CN106388981A -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8981A
CN106388981A CN201610936847.XA CN201610936847A CN106388981A CN 106388981 A CN106388981 A CN 106388981A CN 201610936847 A CN201610936847 A CN 201610936847A CN 106388981 A CN106388981 A CN 106388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il
strut
struts
hole
fu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68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88981B (zh
Inventor
唐康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 Ta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 Ta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 Ta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 Ta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368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8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8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8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88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89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5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74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inal fixation operations other than for bone removal or filler hand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2017/564Methods for bone or joint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尾板、和撑开钉;所述融合器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植骨的内腔;所述尾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侧面,所述撑开钉包括第一撑开钉和第二撑开钉;所述第一撑开钉被设置用于钉入上节椎骨,所述第二撑开钉被设置用于钉入下节椎骨。本发明的腰椎椎间融合器能够防止融合器的退出等位置移动,以得到更好的定位。同时撑开钉竖直方向钉入上下节椎骨,在融合器植入后,人体直立,也不存在受力折断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脊柱微创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现有的脊柱微创手术种类繁多,其中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疼痛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优点,利用这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可在上、下节椎骨的椎间隙植入椎间融合器,能有效地恢复椎间隙高度与椎间孔容积,有利于分散承重应力、降低植骨所受压力。
常规椎间融合器为中空的六面体,在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应用中,椎间融合器还需配有固定板,一般为钛板,通过钛板对固定椎间融合器进行固定,先将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隙,再通过放置器抓持钛板,找准固定位置后,通过螺钉将钛板与椎间融合器固定,并使椎间融合器锁定在椎体上。然而,现有技术中如果仅植入椎间融合器虽然能够有效减少腰椎总体活动度,却并不能提供可靠、持久的稳定。容易造成融合器移位。通过其它装置增强融合器的稳定性,则会造成操作困难,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创伤。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操作方便、不增加手术创伤、且植入后稳定的腰椎椎间融合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腰椎椎间融合器固定不便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不增加手术创伤、且植入后即可实现固定的腰椎椎间融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尾板、和撑开钉;所述融合器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植骨的内腔,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左、右侧面具有透视窗口,且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侧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凸起;所述尾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侧面,所述撑开钉包括第一撑开钉和第二撑开钉,所述尾板和所述融合器本体之间具有容纳所述第一撑开钉的第一撑开钉腔和容纳所述第二撑开钉的第二撑开钉腔,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具有向上的开口,所述第二撑开钉腔具有向下的开口;所述第一撑开钉被设置用于钉入上节椎骨,所述第二撑开钉被设置用于钉入下节椎骨;所述第一撑开钉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撑开钉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撑开钉位于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内,当所述第一撑开钉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撑开钉钉尖部分自所述开口露出;所述第二撑开钉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二撑开钉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撑开钉位于所述第二撑开钉腔内,当所述第二撑开钉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撑开钉钉尖部分自所述开口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和所述第二撑开钉腔分别位于所述腰椎椎间融合器后侧面的左右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尾板上具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撑开钉沿所述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撑开钉沿所述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尾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的钉头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的钉尖对应,使用外部器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分别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撑开钉的钉头具有受力孔,所述受力孔轴向垂直于所述尾板,所述受力孔被设置用于接受外部装置施加于所述撑开钉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撑开钉钉头整体呈六面体,所述撑开钉钉头面向所述融合器本体一面具有凸起,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侧面上具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当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时,所述撑开钉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凹槽时,撑开钉处于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尾板中央设有融合器把持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器械为撑开钳,所述撑开钳具有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所述尾板具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顶端一侧,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撑开臂插入所述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二撑开臂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所述第一撑开钉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撑开钉施加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器械为撑开钳,所述撑开钳具有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所述尾板具有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顶端一侧,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撑开臂插入所述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二撑开臂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插入所述第二撑开钉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二支撑钉施加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器械为撑开钳,所述撑开钳具有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撑开臂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所述第一撑开钉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所述第二撑开臂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插入所述第二撑开钉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通过施加力即可实现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的相对移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尾板和融合器本体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尾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尾板2、和撑开钉3;所述融合器本体1大体成六面体,具有用于容纳植骨的内腔,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左、右侧面具有透视窗口11,且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分别与上、下节椎骨接触的上、下侧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凸起;所述尾板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后侧面,所述撑开钉3包括第一撑开钉31和第二撑开钉32,所述尾板2和所述融合器本体1之间具有容纳所述第一撑开钉31的第一撑开钉腔和容纳所述第二撑开钉32的第二撑开钉腔,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具有向上的开口,所述第二撑开钉32腔具有向下的开口;所述第一撑开钉31被设置用于钉入上节椎骨,所述第二撑开钉32被设置用于钉入下节椎骨;所述第一撑开钉3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撑开钉3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撑开钉31位于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内,当所述第一撑开钉3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撑开钉31钉尖部分自所述开口露出,进而能够钉入上节椎骨中;所述第二撑开钉3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二撑开钉3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撑开钉32位于所述第二撑开钉腔内,当所述第二撑开钉3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撑开钉32钉尖部分自所述开口露出,进而能够钉入下节椎骨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和所述第二撑开钉腔分别位于所述腰椎椎间融合器后侧面的左右侧边。
本实施例中,所述尾板2上具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撑开钉31沿所述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撑开钉32沿所述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后侧面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以及和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分别与所述凸台构成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和所述第二撑开钉腔。如图6所示,尾板2的两侧向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方向设有连接臂26,所述连接臂26末端设有弧形凸台261,融合器本体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连接臂26相配合的凹槽14(所述凹槽14上可以设有与所述弧形凸台261相配合的凹槽),当所述尾板2和所述融合器本体1相配合时,所述连接臂26卡扣在所述凹槽14中,从而实现所述尾板2和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连接。为了加强连接,在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尾板2中心有台阶孔25,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端面中心有螺纹孔15,当所述第一撑开钉31和第二撑开钉32完成撑开后,使用锁紧螺钉5穿过所述尾板2的台阶孔25旋紧于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螺纹孔15,将两者稳定固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尾板2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第一通孔21和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22的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撑开钉31和所述第二撑开钉32的钉头对应,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22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撑开钉31和所述第二撑开钉32的钉尖对应,使用外部器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第二通孔22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一撑开钉31和所述第二撑开钉32的钉头,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撑开钉31和所述第二撑开钉32分别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撑开钉3(包括第一撑开钉31和第二撑开钉32)的钉头具有受力孔311,所述受力孔311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尾板2,所述受力孔311被设置用于接受外部装置施加于所述撑开钉3的作用力。所述撑开钉3的钉头整体呈六面体,所述撑开钉3的钉头面向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一面具有凸起312,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后侧面上具有与所述凸起31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当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2中时,所述撑开钉3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凸起31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3时,撑开钉3处于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尾板2中央设有的台阶孔25可以作为融合器把持接口使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器械为撑开钳4,所述撑开钳4具有第一撑开臂41和第二撑开臂42。如图2所示,所述尾板2具有第一支撑孔23,所述第一支撑孔2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顶端一侧。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撑开臂41插入所述第一支撑孔23,所述第二撑开臂4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插入所述第一撑开钉31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311,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撑开钉31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一撑开钉31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变。所述尾板2具有第二支撑孔24,所述第二支撑孔24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2的顶端一侧,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撑开臂41插入所述第二支撑孔24,所述第二撑开臂4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2插入所述第二撑开钉32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311,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二支撑钉32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二撑开钉32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变。
如图3、5所示,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器械为撑开钳4,所述撑开钳4具有第一撑开臂41和第二撑开臂42,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撑开臂4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插入所述第一撑开钉31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311,所述第二撑开臂4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2插入所述第二撑开钉32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311,通过施加力即可实现所述第一撑开钉31和所述第二撑开钉32的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以撑开钉31和所述第二撑开钉32同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变。
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本发明的腰椎椎间融合器植入上、下节椎骨的椎间隙中,使用把持棒通过把持接口(台阶孔25)控制所述腰椎椎间融合器,然后通过撑开钳4将第一撑开钉31和所述第二撑开钉32分别钉入上、下节椎骨上(即,使所述第一撑开钉31和所述第二撑开钉32处于第二位置),从而使得腰椎椎间融合器牢固的固定在椎间隙中。同时可实现撑开钉的回退(第一位置),方便植入定位不佳时,做进一步的调整。本发明能够防止融合器的退出等位置移动,以得到更好的定位。同时撑开钉竖直方向钉入上下节椎骨,在融合器植入后,人体直立,也不存在受力折断的可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尾板、和撑开钉;
所述融合器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植骨的内腔,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左、右侧面具有透视窗口,且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侧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凸起;
所述尾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侧面,所述撑开钉包括第一撑开钉和第二撑开钉,所述尾板和所述融合器本体之间具有容纳所述第一撑开钉的第一撑开钉腔和容纳所述第二撑开钉的第二撑开钉腔,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具有向上的开口,所述第二撑开钉腔具有向下的开口;
所述第一撑开钉被设置用于钉入上节椎骨,所述第二撑开钉被设置用于钉入下节椎骨;所述第一撑开钉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撑开钉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撑开钉位于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内,当所述第一撑开钉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撑开钉钉尖部分自所述开口露出;所述第二撑开钉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二撑开钉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撑开钉位于所述第二撑开钉腔内,当所述第二撑开钉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撑开钉钉尖部分自所述开口露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开钉腔和所述第二撑开钉腔分别位于所述腰椎椎间融合器后侧面的左右侧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板上具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撑开钉沿所述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撑开钉沿所述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的钉头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尾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的钉尖对应,使用外部器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分别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钉的钉头具有受力孔,所述受力孔轴向垂直于所述尾板,所述受力孔被设置用于接受外部装置施加于所述撑开钉的作用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钉钉头整体呈六面体,所述撑开钉钉头面向所述融合器本体一面具有凸起,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侧面上具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当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时,所述撑开钉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凹槽时,撑开钉处于第二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板中央设有融合器把持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器械为撑开钳,所述撑开钳具有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所述尾板具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顶端一侧,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撑开臂插入所述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二撑开臂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所述第一撑开钉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撑开钉施加作用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器械为撑开钳,所述撑开钳具有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所述尾板具有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顶端一侧,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撑开臂插入所述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二撑开臂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插入所述第二撑开钉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二支撑钉施加作用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器械为撑开钳,所述撑开钳具有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撑开臂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所述第一撑开钉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所述第二撑开臂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插入所述第二撑开钉的钉头的所述受力孔,通过施加力即可实现所述第一撑开钉和所述第二撑开钉的相对移动。
CN201610936847.XA 2016-10-24 2016-10-24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88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6847.XA CN106388981B (zh) 2016-10-24 2016-10-24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6847.XA CN106388981B (zh) 2016-10-24 2016-10-24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8981A true CN106388981A (zh) 2017-02-15
CN106388981B CN106388981B (zh) 2018-10-02

Family

ID=58012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684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88981B (zh) 2016-10-24 2016-10-24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898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5713A (zh) * 2016-02-22 2017-08-29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脊柱的固定系统
CN112155703A (zh) * 2020-10-23 2021-01-01 江佩师 一种内置锁钉式腰骶椎轴向融合内固定装置
CN113262084A (zh) * 2021-04-02 2021-08-17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稳型零切迹腰椎椎间融合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0314A1 (en) * 2000-07-10 2004-10-21 Michelson Gary K. Flanged interbody spinal fusion implants
US20100249935A1 (en) * 2009-03-30 2010-09-30 Slivka Michael A Zero Profile Spinal Fusion Cage
CN102458278A (zh) * 2009-04-15 2012-05-16 斯恩蒂斯有限公司 弓形固定部件
CN203226925U (zh) * 2013-03-15 2013-10-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新型螺钉固定颈椎间融合器
CN103501734A (zh) * 2011-03-10 2014-01-08 新特斯有限责任公司 锥形螺钉固定构件和相关系统
CN203736352U (zh) * 2014-03-13 2014-07-30 毛德举 防脱出腰椎椎间融合器
CN205163322U (zh) * 2015-12-07 2016-04-20 胡桓宇 颈椎零切迹融合器
CN105559949A (zh) * 2015-12-16 2016-05-11 贝尔泰克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自稳定型椎间融合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0314A1 (en) * 2000-07-10 2004-10-21 Michelson Gary K. Flanged interbody spinal fusion implants
US20100249935A1 (en) * 2009-03-30 2010-09-30 Slivka Michael A Zero Profile Spinal Fusion Cage
CN102458278A (zh) * 2009-04-15 2012-05-16 斯恩蒂斯有限公司 弓形固定部件
CN103501734A (zh) * 2011-03-10 2014-01-08 新特斯有限责任公司 锥形螺钉固定构件和相关系统
CN203226925U (zh) * 2013-03-15 2013-10-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新型螺钉固定颈椎间融合器
CN203736352U (zh) * 2014-03-13 2014-07-30 毛德举 防脱出腰椎椎间融合器
CN205163322U (zh) * 2015-12-07 2016-04-20 胡桓宇 颈椎零切迹融合器
CN105559949A (zh) * 2015-12-16 2016-05-11 贝尔泰克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自稳定型椎间融合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5713A (zh) * 2016-02-22 2017-08-29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脊柱的固定系统
CN107095713B (zh) * 2016-02-22 2020-06-09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脊柱的固定系统
CN112155703A (zh) * 2020-10-23 2021-01-01 江佩师 一种内置锁钉式腰骶椎轴向融合内固定装置
CN112155703B (zh) * 2020-10-23 2022-09-02 江佩师 一种内置锁钉式腰骶椎轴向融合内固定装置
CN113262084A (zh) * 2021-04-02 2021-08-17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稳型零切迹腰椎椎间融合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8981B (zh) 201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54626B1 (en)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and systems
CN106388981A (zh)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CN103610523A (zh)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CN102860888B (zh) 一体化腰椎椎间钛板融合器
CN201088619Y (zh) 组合式多用腰椎间融合器
CN203662946U (zh)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US20230301798A1 (en) Surgical plate systems
CN205163322U (zh) 颈椎零切迹融合器
CN106344088A (zh) 一种后路椎管手术软组织微创牵开器
TW201424674A (zh) 脊椎植入結構體及其套件
CN209032748U (zh) 分体式人工椎体
CN106236330B (zh) 侧路腰椎间融合器
CN109771106A (zh) 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关节复位融合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5924085U (zh) 用于椎体间融合术的拉钩组件
CN210138163U (zh) 一种颈椎小关节融合器
CN210749460U (zh) 一种经皮微创骨折复位器
CN209713108U (zh) 接骨板结构
CN204971534U (zh) 一种多功能微创椎弓根钉套管
CN203693716U (zh) 脊椎椎板撑开装置
CN207886318U (zh) 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
CN107669375B (zh) 脊柱后路装置
CN210170233U (zh) 一种四向展开的椎间融合器
CN108325069A (zh) 一种医疗器械固定装置
CN216167687U (zh) 一种脊柱腰椎手术用新型椎板微骨折打孔器
CN218739054U (zh) 一种辅助导针植入用限深平口磨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Kang Xuewen

Inventor before: Tang Kangla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