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6216B - 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 Google Patents

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6216B
CN106386216B CN201611027406.4A CN201611027406A CN106386216B CN 106386216 B CN106386216 B CN 106386216B CN 201611027406 A CN201611027406 A CN 201611027406A CN 106386216 B CN106386216 B CN 106386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control
shed
variety
d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74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86216A (zh
Inventor
乔文臣
李强
陈秀敏
魏建伟
李丁
孟祥海
孙书娈
李慧敏
赵明辉
赵凤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10274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6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6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6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86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6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4Greenhouses
    • A01G9/16Dismountable or portable greenhouses ; Greenhouses with sliding roo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01G9/2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将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及对照品种分别种在相同的试验区内,在其中一块试验区上盖上温控棚,在整个试验75%—85%的品种开花后17—19天后,盖上温控棚的棚膜;对该块试验区采用加热干预,干预20天后去除温控棚,收获后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得出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鉴定结果更直观。

Description

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背景技术
我国受高温胁迫危害面积较大,且比较频繁,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势必会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如果在小麦生育前期和后期发生热胁迫,会加剧其呼吸作用,降低光合效率,细胞膜透性增大,与籽粒充实程度相关的淀粉合成酶等酶类的活性降低,植株老化加速,造成穗粒数和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我国北方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常发生“高温逼熟”灾害,其后果是灌浆期缩短而降低粒重,使小麦减产3.5%-7.1%,严重的可达10%-20%。据研究在小麦灌浆期平均日均气温15.8-27.7 ℃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 ℃,灌浆时间约缩短3.1d,单粒重下降2.8mg。因此小麦抗热性研究非常关键。但是目前抗热性研究仍是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最薄弱的领域。
通过生理性状测定耐热遗传变异,建立一系列抗热鉴定指标,是鉴定小麦品种抗热性的有效方法。肖世和等研究发现气冠温差可用于鉴定耐热性,孙其信等发现在热逆境下千粒重较稳定的品种可能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并据此提出粒重热感指数指标,此指标能够反映作物性状对热逆境的敏感性和参试材料的稳产性,应用于小麦抗热种质材料筛选更直观。
在综合评价作物抗热性方面,虽然研究者提出过种种鉴定方法,但均未能综合表达热胁迫下小麦品种的相对和绝对产量水平,不能说明高产性或高产潜力,难以为育种工作者提供选择高产抗热基因型的依据。小麦品种的抗热性是指植株在热胁迫时依靠某些性状或特性来提供经济上有价值收成的能力,对一个小麦品种,抗热性强的最基本理解应该是:在热胁迫条件下,产量相对较高,因热胁迫减产幅度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通过综合考虑热胁迫下小麦品种相对产量和绝对产量,能说明高产性或高产潜力,最适合检测供试品种抗热级别,使抗热性鉴定结果符合实际生产试验,满足小麦抗热育种和国家区域试验要求的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整理地块
根据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数量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整理地块,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2;
第二步,选取对照品种
将衡4399做为对照品种
第三步,播种
将对照品种和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等量种植在两块试验区内整理好的地块中,对照品种和每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根据整理好地块的数量播种相应地块,公顷播种量为290—310万粒;
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
在两块试验区内距离地面85—95厘米处分别安装温度记录仪,
第五步,加盖温控棚
在整个试验75%—85%的品种开花后17—19天后,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
第六步,移除温控棚
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
第七步,收获并烘干
待小麦成熟后,将两块试验区中的对照品种及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分别收获并晾干或烘干;
第八步,称重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
第九步,计算抗热指数
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
第十步,鉴定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
根据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大,说明该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越好。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在所述第一步整理地块步骤中,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3;在所述第三步播种步骤中,公顷播种量为300—302万粒;在所述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步骤中,温度记录仪距离地面的高度为89—91厘米;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整个试验79%—81%的品种开花后17—19天后,盖上温控棚;
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5—8.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4.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5—2.5℃;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5—10.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5—6.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4.5℃;
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9—8.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4.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9—2.1℃;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9—10.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9—6.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4.1℃。
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上述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的专用温控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的专用温控棚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棚体,在所述棚体内设置有棚内温度记录仪,在棚体外设置有棚外温度记录仪,所述棚内温度记录仪和棚外温度记录仪与控制机构连接,在所述棚体内设置有冷热空调,在所述冷热空调上方设置有导流风扇,所述的冷热空调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连接。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在所述棚体下方设置有行进轮;
所述棚体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棚体、位于中间的第二棚体和位于内部的第三棚体,在所述第一棚体内侧设置有第一行进轨道,在所述第二棚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进轨道匹配的第一轮,所述第一轮位于第一行进轨道上,在所述第二棚体内侧设置有第二行进轨道,在所述第三棚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行进轨道匹配的第二轮,所述第二轮位于第二行进轨道上;
所述冷热空调位于所述棚体的两端,且在所述棚体的每端冷热空调的个数为两个。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通过选取抗热性能较好的衡4399品种做为对照品种,将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及对照品种分别种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在整个试验75%—85%的品种开花后17—19天后,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对该块试验区采用加热干预;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待小麦成熟后,收获并晾干,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最后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高,说明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更好;在热胁迫条件下,产量相对较高,因热胁迫减产的幅度比较小,本方法采用抗热指数这一新的抗热性鉴定指标,以对照品种不同处理的产量表现为参照,综合考虑品种的相对产量和绝对产量,可筛选出丰水年份产量高,干旱年份减产少的品种,通过与对照品种比较,确定供试品种的抗热级别,使抗热鉴定结果更直观,便于与品种区试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综合评价品种的表现,可操作性强,使易于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多年多点试验更具可比性,适用于小麦抗热育种和区域试验的综合性抗热鉴定;其二,由于在所述第一步整理地块步骤中,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3;在所述第三步播种步骤中,公顷播种量为300—302万粒;在所述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步骤中,温度记录仪距离地面的高度为89—91厘米;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整个试验79%—81%的品种开花后17—19天后,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对该块试验区采用加热干预,20天后移除温控棚,这样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其三,由于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5—8.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4.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5—2.5℃;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5—10.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5—6.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4.5℃,通过控制温控棚内不同阶段和不同时刻的温度和自然条件下的温度差,使得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其四,由于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9—8.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4.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9—2.1℃;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9—10.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9—6.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4.1℃,进一步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专用温控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棚体,在所述棚体内设置有棚内温度记录仪,在棚体外设置有棚外温度记录仪,所述棚内温度记录仪和棚外温度记录仪与控制机构连接,在所述棚体内设置有冷热空调,在所述冷热空调上方设置有导流风扇,所述的冷热空调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连接,在需要降温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冷热空调出冷风,导流风扇迅速将冷风吹开,冷风迅速布满棚体内的空间,降温更加均匀和迅速,同样,在需要升温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冷热空调出热风,导流风扇迅速将热风吹散,热风迅速布满棚体内的空间,降温更加均匀和迅速,在到达设定的温差后,控制机构控制冷热空调和导流风扇停止工作,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分天数和分时段控制棚内与棚外的温差,使得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当然,也可以根据试验需要,不开启控制机构和冷热空调,直接将温控棚罩在试验区即可;其二,由于在所述棚体下方设置有行进轮,在需要热干预时,将温控棚移至试验区上方,在不需要热干预时,直接将温控棚移开即可,使用更加方便;其三,由于所述棚体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棚体、位于中间的第二棚体和位于内部的第三棚体,在所述第一棚体内侧设置有第一行进轨道,在所述第二棚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进轨道匹配的第一轮,所述第一轮位于第一行进轨道上,在所述第二棚体内侧设置有第二行进轨道,在所述第三棚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行进轨道匹配的第二轮,所述第二轮位于第二行进轨道上,使用时,将第二棚体和第三棚体拉出,覆盖面积更大,在收起不使用时,将第三棚体和第二棚体依次插入第一棚体内,节省空间占用,存储和搬运更加方便;其四,由于所述冷热空调位于所述棚体的两端,且在所述棚体的每端冷热空调的个数为两个,升温或降温更加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专用温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去除棚膜后的专用温控棚的俯视图;
图3为温控棚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整理地块
根据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数量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整理地块,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2;
第二步,选取对照品种
将衡4399做为对照品种
第三步,播种
将对照品种和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等量种植在两块试验区内整理好的地块中,对照品种和每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根据整理好地块的数量播种相应地块,公顷播种量为290—310万粒;
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
在两块试验区内距离地面85—95厘米处分别安装温度记录仪,
第五步,加盖温控棚
在整个试验75%—85%的品种开花后17—19天后,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
第六步,移除温控棚
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
第七步,收获并烘干
待小麦成熟后,将两块试验区中的对照品种及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分别收获并晾干或烘干;
第八步,称重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
第九步,计算抗热指数
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
第十步,鉴定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
根据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大,说明该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越好。
表1 小麦抗热指数(HRI)评价分级标准
Table 1 The opinion level of HRI about wheat
抗热性级别standing 抗热指数HRI 抗热性评价标准opinion
1 ≥1.20 好best
2 1.00-1.19 较好better
3 0.80-0.99 中等medium
4 0.60-0.79 较差worse
5 ≤0.59 差worst
表2小麦品种抗热性分级
Table 2 The heat resistance level of 48 wheat varieties
品种 抗热指数 抗热性级别 品种 抗热指数 抗热性级别 品种 抗热指数 抗热性级别
农大212 1.17 2 济麦22 0.99 3 08CA190 0.87 3
CA0629 1.14 2 烟农19 0.99 3 石新733 0.87 3
衡6632 1.13 2 55319 0.98 3 02Ky119 0.87 3
农大318 1.13 2 中优206 0.98 3 衡观35 0.86 3
农大189 1.11 2 中麦175 0.97 3 CA0415 0.82 3
农大211 1.10 2 石优17 0.96 3 衡4422 0.78 4
农大3492 1.08 2 石B07-4056 0.96 3 邯6228 0.78 4
衡07-5205 1.07 2 农大3432 0.95 3 05CA306 0.77 4
农大413 1.05 2 石6207 0.95 3 67257 0.75 4
08CA95 1.04 2 京冬8 0.94 3 衡观216 0.74 4
山农2149 1.04 2 农大3634 0.94 3 济麦20 0.72 4
05CA349 1.04 2 石8号 0.92 3 济麦7251 0.69 4
DH155 1.03 2 石05-6678 0.92 3 衡07-5114 0.64 4
石麦15 1.03 2 济麦6097 0.89 3 衡观33 0.62 4
CA0518 1.01 2 CA0548 0.88 3 56487 0.60 4
衡4399 1.00 2 济麦19 0.88 3 石4185 0.58 5
表3 15个品种产量、减产率及HRI
品种 处理 产量(kg/hm<sup>2</sup>) 减产率% HRI
农大212 热胁迫处理 6499.5 6.94% 1.168545
正常处理 6708
CA0629 热胁迫处理 6375 3.11% 1.138204
正常处理 6625.5
衡6632 热胁迫处理 7041 5.16% 1.132132
正常处理 8125.5
农大318 热胁迫处理 6834 3.34% 1.130398
正常处理 7666.5
农大189 热胁迫处理 6417 13.58% 1.11148
正常处理 6874.5
农大211 热胁迫处理 6375 5.88% 1.100821
正常处理 6850.5
农大3492 热胁迫处理 6042 6.66% 1.08374
正常处理 6250.5
衡07-5205 热胁迫处理 6166.5 10.86% 1.071764
正常处理 6583.5
农大413 热胁迫处理 6000 17.37% 1.047854
正常处理 6375
08CA95 热胁迫处理 5791.5 3.78% 1.044624
正常处理 5958
山农2149 热胁迫处理 6084 8.33% 1.043278
正常处理 6583.5
05CA349 热胁迫处理 6583.5 11.54% 1.037678
正常处理 7750.5
DH155 热胁迫处理 5791.5 6.25% 1.030101
正常处理 6042
石麦15 热胁迫处理 6166.5 17.84% 1.026396
正常处理 6874.5
CA0518 热胁迫处理 5958 27.00% 1.013444
正常处理 6499.5
衡4399 热胁迫处理 6250.5 15.49% 1
正常处理 7249.5
表4 抗热指数与热胁迫相关产量指标的相关性
Table 4 Correlation between Heat Resistance Index and yield index under heat stress
指标 热胁迫产量 正常产量 减产率 容重变化率 抗热指数
热胁迫产量 1
正常产量 0.5517<sup>* *</sup> 1
减产率 -0.4509<sup>* *</sup> 0.4918<sup>* *</sup> 1
容重变化率 0.4478<sup>* *</sup> 0.1263 -0.3334<sup>*</sup> 1
抗热指数 0.8657<sup>* *</sup> 0.0635 -0.8344<sup>* *</sup> 0.4654<sup>* *</sup> 1
*:P<0.05;* *:P<0.01
在第一步整理地块步骤中,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3;在所述第三步播种步骤中,公顷播种量为300—302万粒;在所述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步骤中,温度记录仪距离地面的高度为89—91厘米;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整个试验79%—81%的品种开花后17—19天后,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对该块试验区采用加热干预,20天后移除温控棚,这样试验数据更加准确。
在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5—8.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4.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5—2.5℃;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5—10.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5—6.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4.5℃,通过控制温控棚内不同阶段和不同时刻的温度和自然条件下的温度差,使得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9—8.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4.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9—2.1℃;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9—10.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9—6.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4.1℃,进一步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的专用温控棚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的专用温控棚,包括包括棚体2,在棚体2内设置有棚内温度记录仪1,在棚体2外设置有棚外温度记录仪3,棚内温度记录仪1和棚外温度记录仪3与控制机构4连接,在棚体2内设置有冷热空调5,在冷热空调5上方设置有导流风扇6,的冷热空调5、导流风扇6与控制机构4控制连接。在需要降温时,通过控制机构4控制冷热空调5出冷风,导流风扇6迅速将冷风吹开,冷风迅速布满棚体内的空间,降温更加均匀和迅速,同样,在需要升温时,通过控制机构4控制冷热空调5出热风,导流风扇6迅速将热风吹散,热风迅速布满棚体内的空间,降温更加均匀和迅速,在到达设定的温差后,控制机构控制冷热空调和导流风扇停止工作,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分天数和分时段控制棚内与棚外的温差,使得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当然,也可以根据试验需要,不开启控制机构和冷热空调,直接将温控棚罩在试验区即可。
在棚体2的下方设置有行进轮7。在需要热干预时,将温控棚移至试验区上方,在不需要热干预时,直接将温控棚移开即可,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3所示,棚体2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棚体21、位于中间的第二棚体22和位于内部的第三棚体23,在第一棚体21内侧设置有第一行进轨道24,在第二棚体22外侧设置有与第一行进轨道24匹配的第一轮25,第一轮25位于第一行进轨道24上,在第二棚体22内侧设置有第二行进轨道26,在第三棚体23外侧设置有与第二行进轨道26匹配的第二轮27,第二轮27位于第二行进轨道26上。使用时,将第二棚体22和第三棚体23拉出,覆盖面积更大,在收起不使用时,将第三棚体23和第二棚体22依次插入第一棚体21内,节省空间占用,存储和搬运更加方便。
冷热空调5位于棚体2的两端,且在棚体2的每端设置有两个冷热空调,这样,升温或降温更加迅速。
实施例1
第一步,整理地块
根据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数量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整理地块,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2;
第二步,选取对照品种
将衡4399做为对照品种
第三步,播种
将对照品种和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等量种植在两块试验区内整理好的地块中,对照品种和每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根据整理好地块的数量播种相应地块,公顷播种量为290万粒;
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
在两块试验区内距离地面85厘米处分别安装温度记录仪,
第五步,加盖温控棚
在整个试验75%的品种开花后17天后,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
第六步,移除温控棚
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
第七步,收获并烘干
待小麦成熟后,将两块试验区中的对照品种及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分别收获并晾干或烘干;
第八步,称重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
第九步,计算抗热指数
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
第十步,鉴定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
根据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大,说明该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越好。
实施例2
第一步,整理地块
根据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数量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整理地块,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3,地块采用2行区,行长2米,行距0.2米,地块面积为0.8 m2
第二步,选取对照品种
将衡4399做为对照品种
第三步,播种
将对照品种和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等量种植在两块试验区内整理好的地块中,对照品种和每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根据整理好地块的数量播种相应地块,公顷播种量为310万粒;
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
在两块试验区内距离地面95厘米处分别安装温度记录仪,
第五步,加盖温控棚
在整个试验85%的品种开花后19天后,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5℃;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
第六步,去除温控棚的棚膜
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
第七步,收获并烘干
待小麦成熟后,将两块试验区中的对照品种及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分别收获并晾干或烘干;
第八步,称重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
第九步,计算抗热指数
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
第十步,鉴定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
根据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大,说明该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越好。
实施例3
第一步,整理地块
根据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数量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整理地块,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3,地块采用2行区,行长2米,行距0.2米,地块面积为0.8 m2
第二步,选取对照品种
将衡4399做为对照品种
第三步,播种
将对照品种和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种植在整理好的地块中,对照品种和每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根据整理好地块的数量播种相应地块,公顷播种量为300万粒;
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
在两块试验区内距离地面89厘米处分别安装温度记录仪,
第五步,加盖温控棚
在整个试验79%的品种开花后18天后,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8.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4.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2.5℃;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0.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6.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4.5℃;
第六步,去除温控棚的棚膜
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
第七步,收获并烘干
将两块试验区中的对照品种及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分别收获并烘干;
第八步,称重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
第九步,计算抗热指数
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
第十步,鉴定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
根据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大,说明该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越好。
实施例4
第一步,整理地块
根据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数量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整理地块,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3,地块采用2行区,行长2米,行距0.2米,地块面积为0.8 m2
第二步,选取对照品种
将衡4399做为对照品种
第三步,播种
将对照品种和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种植在整理好的地块中,对照品种和每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根据整理好地块的数量播种相应地块,公顷播种量为302万粒;
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
在两块试验区内距离地面91厘米处分别安装温度记录仪,
第五步,加盖温控棚
在整个试验81%的品种开花后17天后,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9℃,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9℃;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9℃,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9℃,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
第六步,去除温控棚的棚膜
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
第七步,收获并烘干
将两块试验区中的对照品种及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分别收获并烘干;
第八步,称重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
第九步,计算抗热指数
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
第十步,鉴定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
根据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大,说明该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越好。
实施例5
第一步,整理地块
根据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数量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整理地块,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3,地块采用2行区,行长2米,行距0.2米,地块面积为0.8 m2
第二步,选取对照品种
将衡4399做为对照品种
第三步,播种
将对照品种和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种植在整理好的地块中,对照品种和每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根据整理好地块的数量播种相应地块,公顷播种量为301万粒;
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
在两块试验区内距离地面90厘米处分别安装温度记录仪,
第五步,加盖温控棚
在整个试验80%的品种开花后19天后,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8.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4.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2.1℃;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0.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6.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4.1℃;
第六步,去除温控棚的棚膜
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
第七步,收获并烘干
将两块试验区中的对照品种及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分别收获并烘干;
第八步,称重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
第九步,计算抗热指数
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
第十步,鉴定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
根据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大,说明该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越好。
实施例6
第一步,整理地块
根据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数量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整理地块,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3,地块采用2行区,行长2米,行距0.2米,地块面积为0.8 m2
第二步,选取对照品种
将衡4399做为对照品种
第三步,播种
将对照品种和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种植在整理好的地块中,对照品种和每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根据整理好地块的数量播种相应地块,公顷播种量为301万粒;
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
在两块试验区内距离地面90厘米处分别安装温度记录仪,
第五步,加盖温控棚
在整个试验80%的品种开花后19天后,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8℃,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4℃,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2℃;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0℃,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6℃,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4℃;
第六步,去除温控棚的棚膜
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
第七步,收获并烘干
将两块试验区中的对照品种及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分别收获并烘干;
第八步,称重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
第九步,计算抗热指数
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
第十步,鉴定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
根据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大,说明该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越好。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发明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就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整理地块
根据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数量在两块相同的试验区内整理地块,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2;
第二步,选取对照品种
将衡4399做为对照品种
第三步,播种
将对照品种和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等量种植在两块试验区内整理好的地块中,对照品种和每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根据整理好地块的数量播种相应地块,公顷播种量为290—310万粒;
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
在两块试验区内距离地面85—95厘米处分别安装温度记录仪,
第五步,加盖温控棚
在整个试验75%—85%的品种开花后的19天后,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
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5—8.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4.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5—2.5℃;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5—10.5℃,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5—6.5℃,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5—4.5℃;
第六步,移除温控棚
在20天后将温控棚移开试验区;
第七步,收获并烘干
待小麦成熟后,将两块试验区中的对照品种及所需鉴定小麦品种分别收获并晾干或烘干;
第八步,称重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H 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籽粒产量GYS.N ,称出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H 和不带有温控棚的对照品种籽粒产量GYCK.N
第九步,计算抗热指数
根据公式HRI=GYS.H 2·GYS.N -1·GYCK.N·(GYCK.H 2)-1 ,计算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
第十步,鉴定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
根据各个所需鉴定小麦品种的抗热指数HRI,抗热指数HRI越大,说明该小麦品种的抗热性能越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步整理地块步骤中,每块试验区内整理地块的数量=(所需鉴定小麦品种数量+1)×3;在所述第三步播种步骤中,公顷播种量为300—302万粒;在所述第四步安装温度记录仪步骤中,温度记录仪距离地面的高度为89—91厘米;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整个试验79%—81%的品种开花后的19天后,盖上温控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步加盖温控棚步骤中,在将温控棚移至其中一块试验区上方后,开启温控棚的控制机构,在前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7.9—8.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4.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1.9—2.1℃;在后10天内,在每天0时至8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9.9—10.1℃,在每天8时至16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5.9—6.1℃,在每天16时至24时,温控棚内的温度比另一试验区的温度高3.9—4.1℃。
CN201611027406.4A 2016-11-22 2016-11-22 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Active CN106386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7406.4A CN106386216B (zh) 2016-11-22 2016-11-22 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7406.4A CN106386216B (zh) 2016-11-22 2016-11-22 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6216A CN106386216A (zh) 2017-02-15
CN106386216B true CN106386216B (zh) 2022-05-06

Family

ID=58068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27406.4A Active CN106386216B (zh) 2016-11-22 2016-11-22 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62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8399A (zh) * 2016-02-24 2016-07-06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快速筛选耐热小青菜的方法
CN107807064A (zh) * 2017-10-20 2018-03-16 石河子大学 一种筛选耐热小麦品种的方法
CN107896873B (zh) * 2017-10-27 2020-04-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小麦群体调节能力的鉴定方法
CN109006264B (zh) * 2018-06-17 2023-04-25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新小麦品种耐干热风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CN112616587A (zh) * 2020-12-21 2021-04-09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选拔耐热小麦品种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A69859A (en) * 2003-12-11 2004-09-15 Breeding And Genetic Inst Nat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heat resistance of winter wheat
CN102487771A (zh) * 2011-12-28 2012-06-13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水稻品种抽穗期耐高温性鉴定方法
CN103353445A (zh) * 2013-07-22 2013-10-16 洛阳农林科学院 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快速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技术方法
CN103828580A (zh) * 2014-02-27 2014-06-04 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田间鉴定棉花耐高温的筛选方法
CN105104180A (zh) * 2015-10-08 2015-12-0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一种耐旱广适稳产小麦品种筛选方法
CN105557487A (zh) * 2015-12-22 2016-05-11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研究小麦高温胁迫的试验方法
CN105631758A (zh) * 2016-01-11 2016-06-01 长江大学 一种水稻品种耐高温性能鉴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A69859A (en) * 2003-12-11 2004-09-15 Breeding And Genetic Inst Nat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heat resistance of winter wheat
CN102487771A (zh) * 2011-12-28 2012-06-13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水稻品种抽穗期耐高温性鉴定方法
CN103353445A (zh) * 2013-07-22 2013-10-16 洛阳农林科学院 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快速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技术方法
CN103828580A (zh) * 2014-02-27 2014-06-04 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田间鉴定棉花耐高温的筛选方法
CN105104180A (zh) * 2015-10-08 2015-12-0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一种耐旱广适稳产小麦品种筛选方法
CN105557487A (zh) * 2015-12-22 2016-05-11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研究小麦高温胁迫的试验方法
CN105631758A (zh) * 2016-01-11 2016-06-01 长江大学 一种水稻品种耐高温性能鉴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分析北方冬麦区小麦品种抗热性;韩利明等;《作物学报》;20100912;第36卷(第09期);第1538-1546页 *
北方冬麦区与黄淮北片优良小麦品种(系)耐热性评价;耿晓丽等;《麦类作物学报》;20160126;第36卷(第02期);第172-181页 *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灌浆的影响及叶面喷剂的缓解作用;曹彩云等;《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0801;第24卷(第08期);第1103-11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6216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6216B (zh) 新小麦品种抗热性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Zhang et al. Progress i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and related physiological traits of Chinese wheat in Henan Province
Sun et al.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weather and management to the annual yield variation of summer maize using APSIM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Eagles Competition for light and nutrients betwee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Dactylis glomerata
CN106472299A (zh) 一种大田筛选强耐高温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CN107889578A (zh) 一种玉米萌发期耐低温指标筛选方法
Shrestha et al. Agronomic performance of maize genotyp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condition
Zaefizadeh et 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for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in hulless barley
CN110777214B (zh) 与玉米种子耐储性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及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CN107047286B (zh) 一种杂交小麦育种方法
Jin et al. Comparisons of plant-type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filial generations of Indica× Japonica crosses grown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Rebetzke et al. Genetically vigorous wheat genotypes maintain superior early growth in no-till soils
CN112616587A (zh) 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选拔耐热小麦品种的方法
CN114097606B (zh) 一种抗穗螟酿酒专用糯高粱品种的培育方法
Drăghici et al. The study of some cultivars of cowpea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southern Oltenia.
CN109006264B (zh) 新小麦品种耐干热风鉴定方法及专用温控棚
CN107014709A (zh) 利用错期播种鉴定水地小麦灌浆期耐高温耐干热风性方法
Ravikanth et al. Genetic variability studies on agronomic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suitable for direct seeding in rice (Oryza sativa L.)
Rafiei et al. Survey of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sunflower cultivars under drought stress
Shannon et al. Awned vs. Awnless Isogenic Winter Barley Grown at Three Environments 1
Yadi et al. Effect of seed rate in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wheat in Iran
CN110108743B (zh) 一种冬小麦耐热性快速鉴定的方法
Islam Photosynthesis, chlorophyll stability and grain growth of aromatic rice genotyp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Pauk et al. Drought stress and the response of wheat: nursery and complex stress diagnostic experiments.
DIMA Results on soybean time of sowing and distance between rows in Romania in the experimental years 2015 and 2016.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