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4392A - 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4392A
CN106384392A CN201610873235.0A CN201610873235A CN106384392A CN 106384392 A CN106384392 A CN 106384392A CN 201610873235 A CN201610873235 A CN 201610873235A CN 106384392 A CN106384392 A CN 106384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cket checking
ticket
self
rfid
identific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32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杰
冯雨晖
孟威
李新伟
宋俊杰
贺帅
姜作鹏
胡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MA MEDIA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MA MEDIA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MA MEDIA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MA MEDIA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732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4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4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4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1/00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or cancelling issued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步骤二、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复杂网络环境中验票的问题和多种票源在单检票口同时混合进入问题。保证了票品的唯一性,提高了验票的准确率和验票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验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RFID票纸采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信息读取写入识别技术,可以在原有票务系统所支持的功能之上,保证票品的唯一性而被广泛采用。
RFID技术是一种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通信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和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识别系统与识别对象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电子标签(Tag)和阅读器(Reader)。当电子标签进入阅读器的问询范围内时,阅读器可自动将电子标签中的约定数据取出,这些数据不仅有标签TID号(全球唯一代码),还可包括USER区,所述USER区具有可读写的特性。
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电子标签进入阅读器的问询范围内时,阅读器只能判断该RFID电子标签是否可读取,并不能判断该RFID票纸是否是本场次的票纸,是否重复验票等,若该RFID标签损坏或断网断电的情况话,无法进行扫描,对识别该RFID票纸的真伪性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识别RFID票纸的真伪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包括:
步骤一、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
步骤二、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
其中,所述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识别码存储模块存储的识别码信息所绑定的验票记录,所述验票记录包括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或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包括:
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或TID与USER区;所述TID区存储识别码,所述USER区存储初始标识码;
超出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回滚本次读取请求;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进入步骤二。
进一步的,所述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与USER区,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进入步骤二,包括:
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替换初始标识码;所述识别信息包括RFID票纸属性信息;
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成功,进入步骤二;
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失败,接收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的重复读取请求,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USER区,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相同,进入步骤二;
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不同,标记写入失败。
进一步的,所述RFID票纸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验票次数、验证时间、入场次数、安全识别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成功,进入步骤二,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其中,所述识别码为写入的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同时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同时判断是否超出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进一步的,所述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进入步骤二,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
验票模块,用于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
其中,所述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识别码存储模块存储的识别码信息所绑定的验票记录,所述验票记录包括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或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
进一步的,所述读取模块,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或TID区与USER区;所述TID区存储识别码,所述USER区存储初始标识码;
处理单元,用于在超出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回滚本次读取请求;或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调取验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写入单元,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替换初始标识码;所述识别信息包括RFID票纸属性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成功,调取验票模块;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失败,接收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的重复读取请求,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USER区,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相同,调取验票模块;或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不同,标记写入失败。
进一步的,所述RFID票纸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验票次数、验证时间、入场次数、安全识别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其中,所述识别码为写入的识别信息;
第一标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同时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同时判断是否超出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
第二标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RFID票纸的验票系统。
本发明通过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检验该RFID票纸是否存在,并通过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检验RFID票纸的真伪性,解决了复杂网络环境中验票的问题和多种票源在单检票口同时混合进入问题。保证了票品的唯一性,提高了验票的准确率和验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读取模块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处理单元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判断单元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处理单元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设备的实施例三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步骤一和步骤二。
步骤一、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
其中,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包括: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或TID区与USER区;所述TID区存储识别码,所述USER区存储初始标识码;超出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回滚本次读取请求;视为无法读取RFID票纸的RFID电子标签,如RFID电子标签未在RFID扫描模块工作范围内。
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进入步骤二。
其中,所述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与USER区,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进入步骤二,包括:
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替换初始标识码,覆盖原有自定义编码的数据;所述识别信息包括RFID票纸属性信息;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成功,进入步骤二;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失败,接收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的重复读取请求,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USER区,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相同,进入步骤二;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不同,标记写入失败。如,RFID电子标签未在RFID扫描模块工作范围内或写入超时。
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的目的为防止无法扫描到RFID电子标签时(例如无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损坏)的情况,同样可以实现验票的操作。
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与USER区无指定先后顺序,但是必须要先进行USER区与TID区读取,再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
如果先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在进行读取USER或TID区,将会造成已在其他设备验过的票品还可以再次入场;
如果先读取TID区再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最后再读取USER区的内容,也会造成上述问题;
由于读取写入存在失败,如果先读取USER区再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最后读取TID区,如果在最后一步读取TID区失败,将会造成未验票显示已在其他设备验过,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的发生,保证验票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其中,所述RFID票纸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验票次数、验证时间、入场次数、安全识别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二、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
其中,所述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包括:查询数据库中识别码存储模块存储的识别码信息所绑定的验票记录,所述验票记录包括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或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
其中,所述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成功,进入步骤二,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其中,所述识别码为写入的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同时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同时判断是否超出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例如,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为有限次入场(普通票)和无限次入场(工作证),对于有限次入场的普通票,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同时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同时标记重复验票次数,同时判断是否超出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对于无限次入场的工作证,根据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可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其中,所述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进入步骤二,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过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检验该RFID票纸是否存在,并通过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检验RFID票纸的真伪性,通过RFID票务系统利用RFID电子标签中包括USER区和TID区的使用,保证票品的唯一性,通过利用RFID电子标签中USER区可读写的特性,解决了复杂网络环境中验票的问题和多种票源在单检票口同时混合进入问题。保证了票品的唯一性,提高了验票的准确率和验票速度。
实施例二
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系统20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包括:
读取模块21,用于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
验票模块22,用于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
其中,所述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识别码存储模块存储的识别码信息所绑定的验票记录,所述验票记录包括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或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读取模块21,包括:
读取单元211,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或TID区与USER区;所述TID区存储识别码,所述USER区存储初始标识码;
处理单元212,用于在超出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回滚本次读取请求,视为无法读取RFID票纸的RFID电子标签,如RFID电子标签未在RFID扫描模块工作范围内;或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调取验票模块。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处理单元212,包括:
写入单元2121,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替换初始标识码;所述识别信息包括RFID票纸属性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2122,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成功,调取验票模块;
第二判断单元2123,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失败,接收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的重复读取请求,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USER区,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相同,调取验票模块;或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不同,标记写入失败。如,RFID电子标签未在RFID扫描模块工作范围内或写入超时。
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的目的为防止无法扫描到RFID电子标签时(例如无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损坏)的情况,同样可以实现验票的操作。
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与USER区无指定先后顺序,但是必须要先进行USER区与TID区读取,再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
如果先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在进行读取USER或TID区,将会造成已在其他设备验过的票品还可以再次入场;
如果先读取TID区再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最后再读取USER区的内容,也会造成上述问题;
由于读取写入存在失败,如果先读取USER区再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最后读取TID区,如果在最后一步读取TID区失败,将会造成未验票显示已在其他设备验过,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的发生,保证验票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RFID票纸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验票次数、验证时间、入场次数、安全识别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判断单元2123,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21231,用于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其中,所述识别码为写入的识别信息;
第一标记单元21232,用于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同时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同时判断是否超出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处理单元212,还包括:
第二查询单元2124,用于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
第二标记单元2125,用于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例如,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为有限次入场(普通票)和无限次入场(工作证),对于有限次入场的普通票,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同时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同时标记重复验票次数,同时判断是否超出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对于无限次入场的工作证,根据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可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本发明实施例二通过读取模块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检验该RFID票纸是否存在,并通过验票模块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检验RFID票纸的真伪性,通过RFID票务系统利用RFID电子标签中包括USER区和TID区的使用,保证票品的唯一性,通过利用RFID电子标签中USER区可读写的特性,解决了复杂网络环境中验票的问题和多种票源在单检票口同时混合进入问题。保证了票品的唯一性,提高了验票的准确率和验票速度。
实施例三
参照图7,图7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设备30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设备300,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RFID票纸的验票系统200。
本发明实施例三通过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检验该RFID票纸是否存在,并通过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检验RFID票纸的真伪性,解决了复杂网络环境中验票的问题和多种票源在单检票口同时混合进入问题。保证了票品的唯一性,提高了验票的准确率和验票速度。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步骤/部件拆分为更多步骤/部件,也可将两个或多个步骤/部件或者步骤/部件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步骤/部件,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存储在记录介质(诸如CD 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诸如ASIC或FPGA)的记录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在此描述的处理方法。此外,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现在此示出的处理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在此示出的处理的专用计算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
步骤二、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识别码存储模块存储的识别码信息所绑定的验票记录,所述验票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无验票记录且未验票信息、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或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包括:
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或TID与USER区;所述TID区存储识别码,所述USER区存储初始标识码;
超出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回滚本次读取请求;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进入步骤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与USER区,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进入步骤二,包括:
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替换初始标识码;所述识别信息包括RFID票纸属性信息;
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成功,进入步骤二;
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失败,接收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的重复读取请求,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USER区,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相同,进入步骤二;
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不同,标记写入失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票纸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验票次数、验证时间、入场次数、安全识别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成功,进入步骤二,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其中,所述识别码为写入的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同时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同时判断是否超出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进入步骤二,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8.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识别码和初始标识码;
验票模块,用于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并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修改本次验票记录标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包括:
查询数据库中识别码存储模块存储的识别码信息所绑定的的验票记录,所述验票记录包括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或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模块,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进入射频范围的RFID票纸的TID区;或TID与USER区;所述TID区存储识别码,所述USER区存储初始标识码;
处理单元,用于在超出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回滚本次读取请求;或在自定义时间内和/或自定义次数,调取验票模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写入单元,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将识别信息写入USER区替换初始标识码;所述识别信息包括RFID票纸属性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成功,调取验票模块;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写入失败,接收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的重复读取请求,在自定义时间和/或自定义次数内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USER区,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相同,调取验票模块;或判断读取数据与本次写入的识别信息不同,标记写入失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票纸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验票次数、验证时间、入场次数、安全识别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其中,所述识别码为写入的识别信息;
第一标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同时标记验票次数;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同时判断是否超出验票次数;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同识别码的验票记录;
第二标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票记录中,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未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已验票;或将有验票记录数据且已验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重复验票;或将无验票记录数据且无此票的验票记录标记为无此票。
15.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RFID票纸的验票系统。
CN201610873235.0A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 Pending CN106384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3235.0A CN106384392A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3235.0A CN106384392A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4392A true CN106384392A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7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3235.0A Pending CN106384392A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439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4360A (ja) * 2001-01-10 2002-11-22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非接触式トーク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改札処理システム
CN101075353A (zh) * 2007-06-14 2007-11-21 高英杰 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
CN101515333A (zh) * 2008-02-20 2009-08-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具有存储体状况的电子标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77018A (zh) * 2008-05-09 2009-11-11 英属维尔京群岛宏霸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多重防伪电子票务系统
CN101989341A (zh) * 2009-08-03 2011-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电子票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46925A (zh) * 2010-08-02 2012-0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电子票存储设备、电子检票系统及方法
CN105279800A (zh) * 2015-10-20 2016-01-27 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身份证检票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4360A (ja) * 2001-01-10 2002-11-22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非接触式トーク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改札処理システム
CN101075353A (zh) * 2007-06-14 2007-11-21 高英杰 多功能电子票务系统
CN101515333A (zh) * 2008-02-20 2009-08-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具有存储体状况的电子标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77018A (zh) * 2008-05-09 2009-11-11 英属维尔京群岛宏霸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多重防伪电子票务系统
CN101989341A (zh) * 2009-08-03 2011-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电子票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46925A (zh) * 2010-08-02 2012-0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电子票存储设备、电子检票系统及方法
CN105279800A (zh) * 2015-10-20 2016-01-27 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身份证检票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435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RFID devices
CN105913682B (zh)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反向寻车方法及系统
Roussos Networked RFID: systems, software and services
CN102855573A (zh) 一种多功能产品防伪识别系统及其防伪识别方法
CN101533489A (zh) 作业历史记录系统和方法
GB2593553A (en) Machine-learning data handling
CN203759747U (zh) 一种电子储物柜及基于电子储物柜的耗材管理系统
CN206162687U (zh) 一种基于多种标签的产品溯源防伪系统
CN202870897U (zh) 一种商品防伪系统
CN103390176A (zh) 装配系统和方法
CN107993329A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门锁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90607A (zh) 一种物料追溯系统及方法
CN106384392A (zh) 一种rfid票纸的验票方法、系统及设备
CN207882986U (zh) 机电设备巡检管理系统
CN109389192A (zh) 一种基于rfid编码的艺术品安全鉴别方法
CN108108644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试卷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0568260C (zh) 一种rfid系统中多个阅读器清点电子标签方法
CN106446989A (zh) 一种rfid票纸的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493159A (zh) 一种基于mes系统的节点位置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09272085B (zh) 基于云端数据的rfid智能工具管理系统
CN101609512A (zh) 基于射频识别的通用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JP5067170B2 (ja)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CN105677387B (zh) 基于硬件标识差异的基准程序写入变更方法及装置
CN110163311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物流管理系统
JP2008094588A (ja) 物品管理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