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2193A - 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 - Google Patents

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2193A
CN106382193A CN201610879616.XA CN201610879616A CN106382193A CN 106382193 A CN106382193 A CN 106382193A CN 201610879616 A CN201610879616 A CN 201610879616A CN 106382193 A CN106382193 A CN 106382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guard ring
boss
wind
driven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96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沙
陈爱黎
吴立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796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21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2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21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其中,该电缆旋转防护圈包括:凸台和电缆护圈;凸台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凸台中部设置有中间电缆过孔,凸台的顶端与电缆护圈的底端滚动配合;电缆护圈的顶端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缆过孔;电缆穿过中间电缆过孔、电缆过孔固定在电缆护圈上,当电缆扭转及晃动时,带动电缆护圈绕着凸台的中心轴线转动,减小电缆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电缆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及电缆磨损;由于电缆护圈与凸台滚动配合,当电缆晃动时,电缆护圈不会撞击到机组平台上,防止电缆护圈磨损甚至断裂,保护电缆;电缆不会产生过钮缆,电缆不会折断,进一步保护电缆;保证风力发电机机组正常运行,防止产生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机机组都需要采用电缆,从开关柜到马鞍平台,电缆是悬空垂直放置。目前风力发电机组在应对随机变化的风向时,采用的策略是偏航和解缆系统。这种系统是在风向每偏转一定角度时,风力发电机机组相应偏转同样角度以保证风轮正对风向。同时因为从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需要通过电缆从机舱输送到底面,这样,风力发电机机组在某个方向上累计旋转达到一定角度时,为了避免电缆被缠绕拧断,所以需要一个解缆机构在风力发电机机组旋转到极限位置时连续向相反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以松开电缆。这种偏航解缆机构的缺陷是,悬挂在上塔筒的电缆为了偏航时能够缠绕一定角度,所以是自由松弛状态,风力发电机机组运行时塔架晃动,难免发生和周围的金属部件摩擦,出现绝缘橡胶磨损而导致触电或火灾的事故。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机输出的耐扭曲软电缆(简称扭缆),转接到塔筒内部。当风向发生变化,风力发电机机组随风向偏航时,电缆易发生扭转,一般电缆最多只能承受拧转3圈,当扭转超出电缆承受拧转范围时,电缆就会被拉断,这将导致设备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因此,现在必须为转接到塔筒内部的电缆提供可靠的防过扭保护措施,保证偏航动作时无电缆过扭现象。
现有技术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风力发电机机组顶端设置了一个护圈1,护圈1为卡箍状的,且护圈1的中部为中空状,在护圈1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可以将电缆2穿过固定孔,进而将电缆2固定在护圈1上。
然而现有技术中,当风力发电机的风向变化时或风速较大时,风力发电机机组会偏航并伴随晃动,此时会造成悬空垂直的电缆扭转及晃动,进而电缆之间产生摩擦力和扭力,从而会导致电缆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及电缆磨损;并且,当护圈跟随电缆晃动时,护圈就会撞击到机组平台上,进一步的造成电缆护圈磨损甚至断裂,进而保护电缆作用降低。最终导致风力发电机机组故障,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及电缆磨损,以及由于过扭缆造成的问题,当护圈晃动时护圈就会撞击到机组平台上,进一步的造成电缆护圈磨损甚至断裂。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电缆旋转防护圈,包括:
凸台和电缆护圈;
所述凸台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
所述凸台的中部设置有中间电缆过孔,所述凸台的顶端与电缆护圈的底端滚动配合;
所述电缆护圈的顶端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缆过孔;电缆穿过所述中间电缆过孔、所述电缆过孔,以将所述电缆限制在所述电缆护圈上,以使电缆带动所述电缆护圈绕着所述凸台的中心轴线转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机组,所述风力发电机机组的中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电缆旋转防护圈。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提供由凸台和电缆护圈构成的电缆旋转防护圈,凸台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凸台的中部设置有中间电缆过孔,凸台的顶端与电缆护圈的底端滚动配合;电缆护圈的顶端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缆过孔;电缆穿过中间电缆过孔、电缆过孔,以将电缆限制在电缆护圈上,以使电缆带动电缆护圈绕着凸台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在当风力发电机的风向变化时或风速较大时,风力发电机机组会偏航并伴随晃动的情况下,电缆扭转及晃动,此时由于凸台的顶端与电缆护圈的底端滚动配合,从而电缆护圈会跟随电缆一起扭转,进而防止电缆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及电缆磨损;同时,由于凸台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且电缆护圈与凸台滚动配合,从而电缆护圈跟随电缆晃动的时候,电缆护圈不会撞击到机组平台上,进而防止了电缆护圈磨损甚至断裂,很好的保护了电缆;同时,使得电缆不会产生过钮缆,电缆不会折断,进一步的保护了电缆;进而保证了风力发电机机组可以正常运行,防止产生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电缆护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电缆护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电缆护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外护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外护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内护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内护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凸台的俯视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凸台的俯视图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滚珠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安装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安装示意图二;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现有技术的护圈 2-现有技术的电缆 3-凸台
4-电缆护圈 5-中间电缆过孔 6-电缆过孔
7-外护圈 8-内护圈 9-第一凹槽
10-第二凹槽 11-第一凹陷部 12-滚珠保持架
13-第二凹陷部 14-滚珠 15-内环圈
16-外环圈 17-加强筋 18-横梁
19-螺栓孔 20-开关柜 21-空气流道
22-电缆 23-机组平台 24-电缆旋转防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的电缆护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包括:凸台3和电缆护圈4;
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
凸台3的中部设置有中间电缆过孔5,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
电缆护圈4的顶端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缆过孔6;电缆穿过中间电缆过孔5、电缆过孔6,以将电缆限制在电缆护圈4上,以使电缆带动电缆护圈4绕着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电缆旋转防护圈由凸台3和电缆护圈4构成,并且,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
在凸台3的中部设置有中间电缆过孔5,进而凸台3为中空状的,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从而在电缆带动电缆护圈4转动的时候,电缆护圈4可以绕着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
在电缆护圈4的顶端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缆过孔6,从而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可以穿过凸台3的中间电缆过孔5、电缆护圈4的顶端外围的电缆过孔6,进而将电缆限制在电缆护圈4上。例如,可以在电缆护圈4的顶端外围上设置10个电缆过孔6,从而10束电缆可以穿过凸台3的中间电缆过孔5、电缆护圈4的顶端外围的电缆过孔6。
在当风力发电机的风向变化时或风速较大时,风力发电机机组会偏航并伴随晃动的情况下,电缆扭转及晃动,此时由于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从而电缆护圈4会跟随电缆一起扭转,进而防止电缆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及电缆磨损;同时,由于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从而电缆护圈4晃动的时候,电缆护圈4不会撞击到机组平台上。
同时,由于电缆限制在电缆护圈4上,且电缆护圈4与凸台3滚动配合,且凸台3固定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所以电缆不会下垂。
本实施例通过提供由凸台3和电缆护圈4构成的电缆旋转防护圈,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凸台3的中部设置有中间电缆过孔5,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电缆护圈4的顶端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缆过孔6;电缆穿过中间电缆过孔5、电缆过孔6,以将电缆限制在电缆护圈4上,以使电缆带动电缆护圈4绕着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在当风力发电机的风向变化时或风速较大时,风力发电机机组会偏航并伴随晃动的情况下,电缆扭转及晃动,此时由于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从而电缆护圈4会跟随电缆一起扭转,减小电缆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电缆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及电缆磨损;同时,由于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且电缆护圈4与凸台3滚动配合,从而电缆护圈4跟随电缆晃动的时候,电缆护圈4不会撞击到机组平台上,进而防止了电缆护圈4磨损甚至断裂,很好的保护了电缆;同时,使得电缆不会产生过钮缆,电缆不会折断,进一步的保护了电缆;进而保证了风力发电机机组可以正常运行,防止产生经济损失。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4-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电缆护圈4包括外护圈7和内护圈8;
凸台3的顶端外围设置有一圈第一凹槽9,外护圈7的底端外围设有一圈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与第一凹槽9滚动配合,电缆过孔6位于外护圈7的顶端外围;
内护圈8为环状,内护圈8的边缘上设置有与各电缆过孔6分别一一对应的第一凹陷部11,第一凹陷部11朝向内护圈8的圆心凹陷;内护圈8设置在外护圈7的顶端外围上,且内护圈8与外护圈7固定连接。
第一凹槽9内设置有滚珠保持架12;滚珠保持架12为环状,滚珠保持架12的边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13,第二凹陷部13朝向滚珠保持架12的圆心凹陷;第一凹槽9内还设置有与各第二凹陷部13一一对应的滚珠14,滚珠14放置在第二凹陷部13中,以使电缆带动电缆护圈4绕着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或者,第一凹槽9内设置有润滑物,以使电缆带动电缆护圈4绕着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
外护圈7包括内环圈15和外环圈16;内环圈15的直径小于外环圈16的直径,第二凹槽10设置在外环圈16的底端外围上,电缆过孔6位于内环圈15的顶端外围上;内环圈15与外环圈16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加强筋17固定连接。
凸台3位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机组平台上;凸台3与机组平台为一体成型的。或者,凸台3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横梁18;横梁18的两端分别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电缆护圈4由外护圈7和内护圈8构成,在凸台3的顶端外围设置有一圈第一凹槽9,相应的,在外护圈7的底端外围设有一圈第二凹槽10,第一凹槽9与第二凹槽10相对应,第二凹槽10与第一凹槽9滚动配合;电缆过孔6位于外护圈7的顶端外围。并且,内护圈8为环状的,在内护圈8的边缘上设置有与各电缆过孔6分别一一对应的第一凹陷部11,并且,各第一凹陷部11朝向内护圈8的圆心凹陷;例如,若设置了23个电缆过孔6,则在内护圈8的边缘上设置了23个第一凹陷部11。将内护圈8设置在外护圈7的顶端外围上,并且内护圈8与外护圈7固定连接。
并且,外护圈7由内环圈15和外环圈16构成,内环圈15的直径小于外环圈16的直径;进而可以将第二凹槽10设置在外环圈16的底端外围上,将各电缆过孔6设置在内环圈15的顶端外围上;并且,内环圈15与外环圈16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加强筋17固定连接,加强筋17为倾斜状态的。
其中,第二凹槽10与第一凹槽9滚动配合的具体实现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在凸台3的第一凹槽9内设置有一个滚珠保持架12,滚珠保持架12为环状的,且滚珠保持架12的中部为中空状,在滚珠保持架12的边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13,并且,各第二凹陷部13朝向滚珠保持架12的圆心凹陷的。此时,可以在第一凹槽9内还设置有与各第二凹陷部13一一对应的滚珠14,滚珠14放置在第二凹陷部13中;其中,第二凹陷部13的个数是与滚珠14的个数相对应的,且第二凹陷部13的位置是与滚珠14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凹陷部13的大小与滚珠14的大小相同,例如,若在滚珠保持架12的边缘上设置23个第二凹陷部13,则设置了23个滚珠14;进而第二凹陷部13可以限制滚珠14进行重心移动,从而在电缆带动电缆护圈4转动的时候,电缆护圈4可以绕着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在这种方式中,第一凹槽9与第二凹槽10通过滚珠14实现滚动配合,滚珠保持架12使得滚珠14可以转动但是不会滑向其他位置;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滚珠保持架12放入到第一凹槽9内,然后将各滚珠14放置到滚珠保持架12的第二凹陷部13中,然后将第一凹槽9与第二凹槽10接触以进行滚动配合。
第二种方式,在第一凹槽9内设置有润滑物,例如可以在第一凹槽9内设置润滑油,形成一层油膜,进而第一凹槽9与第二凹槽10通过润滑物的油膜实现滚动配合,从而在电缆带动电缆护圈4转动的时候,电缆护圈4可以绕着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
在本实施中,电缆旋转防护圈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安装示意图一,如图15所示,可以直接将凸台3位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机组平台23上,并且,凸台3与机组平台23为一体成型;具体来说,可以将机组平台23的中间加厚,将第一凹槽9直接开在机组平台23上,然后在凸台3、即在机组平台23的中间开设中间电缆过孔5,进而将第一凹槽9与第二凹槽10进行滚动配合。第二种方式,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中安装示意图二,如图16所示,在凸台3的底端穿设两个横梁18,横梁18为平行的,在横梁18的两端分别开设了至少一个螺栓孔19,进而可以采用螺栓穿过螺栓孔19将横梁18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进行螺接,进而横梁18的两端分别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提供由凸台3和电缆护圈4构成的电缆旋转防护圈,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凸台3的中部设置有中间电缆过孔5,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电缆护圈4的顶端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缆过孔6;电缆穿过中间电缆过孔5、电缆过孔6,以将电缆限制在电缆护圈4上。其中,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可以通过滚珠14或润滑物进行滚动配合;凸台3位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机组平台23上,凸台3与机组平台23为一体成型的,或者,凸台3的底端通过横梁18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固定连接。从而在当风力发电机的风向变化时或风速较大时,风力发电机机组会偏航并伴随晃动的情况下,电缆扭转及晃动,此时由于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从而电缆护圈4会跟随电缆一起扭转,此时电缆护圈4可以绕着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减小电缆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电缆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及电缆磨损;同时,由于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且电缆护圈4与凸台3滚动配合,从而电缆护圈4跟随电缆晃动的时候,电缆护圈4不会撞击到机组平台23上,进而防止了电缆护圈4磨损甚至断裂,很好的保护了电缆;同时,使得电缆不会产生过钮缆,电缆不会折断,进一步的保护了电缆;进而保证了风力发电机机组可以正常运行,防止产生经济损失。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机组的中部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24。
其中,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各机组平台23的中部设置有电缆旋转防护圈24;或者,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各机组平台23的上方的中部设置有电缆旋转防护圈24。
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第一层机组平台23的两端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接触,以在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中部形成空气流道21。
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凸台3位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机组平台23上;凸台3与机组平台23为一体成型的。
在本实施中,具体的,可以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中部设置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24;具体来说,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顶端具有开关柜20,由于可以将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凸台与机组平台23进行一体成型,此时,在机组平台23的中部设置电缆旋转防护圈24,并且,可以在每一个机组平台23的中部分别设置一个电缆旋转防护圈24;或者,由于可以通过横梁将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凸台3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固定连接,此时,可以在机组平台23的上方的中部设置电缆旋转防护圈24,并且,可以在每一个机组平台23的上方的中部分别设置一个电缆旋转防护圈24。
同时,可以将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第一层机组平台23的两端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接触,从而风只可以通过第一层机组平台23的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中部,进而在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中部形成空气流道21。此时,电缆22穿过了每一个电缆旋转防护圈24,进而将电缆22设置在了风力发电机机组的中部。可以直接将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凸台3位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机组平台23上,并且,凸台3与机组平台23为一体成型;或者,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凸台3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横梁,横梁的两端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19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螺纹连接,从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风力发电机机组的中部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缆旋转防护圈24,提供由凸台3和电缆护圈4构成的电缆旋转防护圈24,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凸台3的中部设置有中间电缆过孔,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电缆护圈4的顶端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缆过孔;电缆22穿过中间电缆过孔、电缆过孔,以将电缆22固定在电缆护圈4上。其中,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可以通过滚珠或润滑物进行滚动配合;凸台3位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机组平台23上,凸台3与机组平台23为一体成型的,或者,凸台3的底端通过横梁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固定连接。从而在当风力发电机的风向变化时或风速较大时,风力发电机机组会偏航并伴随晃动的情况下,电缆22扭转及晃动,此时由于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从而电缆护圈4会跟随电缆22一起扭转,此时电缆护圈4可以绕着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减小电缆2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电缆22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及电缆22磨损;同时,由于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且电缆护圈4与凸台3滚动配合,从而电缆护圈4跟随电缆晃动的时候,电缆护圈4不会撞击到机组平台23上,进而防止了电缆护圈磨4损甚至断裂,很好的保护了电缆22;同时,使得电缆22不会产生过钮缆,电缆22不会折断,进一步的保护了电缆22;进而保证了风力发电机机组可以正常运行,防止产生经济损失。并且,将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第一层机组平台23的两端与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接触,从而在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中部形成空气流道21,同时电缆22从上到下的都从风力发电机机组中间垂直敷设下来,进而控制流道的风可以集中对电缆22进行散热,提高散热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缆旋转防护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凸台(3)和电缆护圈(4);
所述凸台(3)固定设置在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中;
所述凸台(3)的中部设置有中间电缆过孔(5),所述凸台(3)的顶端与电缆护圈(4)的底端滚动配合;
所述电缆护圈(4)的顶端外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缆过孔(6);电缆穿过所述中间电缆过孔(5)、所述电缆过孔(6),以将所述电缆限制在所述电缆护圈(4)上,以使电缆带动所述电缆护圈(4)绕着所述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旋转防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护圈(4)包括外护圈(7)和内护圈(8);
所述凸台(3)的顶端外围设置有一圈第一凹槽(9),所述外护圈(7)的底端外围设有一圈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与所述第一凹槽(9)滚动配合,所述电缆过孔(6)位于所述外护圈(7)的顶端外围;
所述内护圈(8)为环状,所述内护圈(8)的边缘上设置有与各电缆过孔(6)分别一一对应的第一凹陷部(11),所述第一凹陷部(11)朝向所述内护圈(8)的圆心凹陷;所述内护圈(8)设置在所述外护圈(7)的顶端外围上,且所述内护圈(8)与所述外护圈(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旋转防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9)内设置有滚珠保持架(12);
所述滚珠保持架(12)为中空的环状,所述滚珠保持架(12)的边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13),所述第二凹陷部(13)朝向所述滚珠保持架(12)的圆心凹陷;
所述第一凹槽(9)内还设置有与各第二凹陷部(13)一一对应的滚珠(14),滚珠(14)放置在所述第二凹陷部(13)中,以使电缆带动所述电缆护圈(4)绕着所述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旋转防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9)内设置有润滑物,以使电缆带动所述电缆护圈(4)绕着所述凸台(3)的中心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旋转防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圈(7)包括内环圈(15)和外环圈(16);
所述内环圈(15)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环圈(16)的直径,所述第二凹槽(10)设置在所述外环圈(16)的底端外围上,所述电缆过孔(6)位于所述内环圈(15)的顶端外围上;
所述内环圈(15)与外环圈(16)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加强筋(1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旋转防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横梁(18);
所述横梁(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固定连接。
7.一种风力发电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机组的中部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旋转防护圈(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各机组平台(23)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电缆旋转防护圈(2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各机组平台(23)的上方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电缆旋转防护圈(24)。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第一层机组平台(23)的两端与所述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塔筒接触,以在所述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中部形成空气流道(21)。
11.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机组,其特征在于,电缆旋转防护圈(24)的凸台(3)位于所述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机组平台(23)上;
所述凸台(3)与所述机组平台(23)为一体成型的。
CN201610879616.XA 2016-10-08 2016-10-08 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 Pending CN1063821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9616.XA CN106382193A (zh) 2016-10-08 2016-10-08 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9616.XA CN106382193A (zh) 2016-10-08 2016-10-08 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2193A true CN106382193A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6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9616.XA Pending CN106382193A (zh) 2016-10-08 2016-10-08 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219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6080A (zh) * 2017-03-15 2018-10-09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塔筒内部电缆安装装置
WO2020074421A1 (de) * 2018-10-12 2020-04-16 Innogy Se Windkraftanlage
CN114006318A (zh) * 2021-11-03 2022-02-01 华能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电缆护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7547A (en) * 2006-12-26 2008-07-01 Inst Nuclear Energy Res Aec The direction control device on rotation
CA2604167A1 (en) * 2007-10-03 2009-04-03 Gerard Voon Gravity to electricity version iv
CN101709742A (zh) * 2009-09-01 2010-05-19 常州光洋轴承有限公司 直驱式风电机组主轴组合轴承
DE102011085879A1 (de) * 2011-11-08 2013-05-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Wälzlager
CN203456837U (zh) * 2013-09-18 2014-02-26 大唐华安(齐齐哈尔)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缆导向装置
CN204627873U (zh) * 2015-02-05 2015-09-09 上海创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电缆保护装置
CN105429092A (zh) * 2015-12-16 2016-03-23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7547A (en) * 2006-12-26 2008-07-01 Inst Nuclear Energy Res Aec The direction control device on rotation
CA2604167A1 (en) * 2007-10-03 2009-04-03 Gerard Voon Gravity to electricity version iv
CN101709742A (zh) * 2009-09-01 2010-05-19 常州光洋轴承有限公司 直驱式风电机组主轴组合轴承
DE102011085879A1 (de) * 2011-11-08 2013-05-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Wälzlager
CN203456837U (zh) * 2013-09-18 2014-02-26 大唐华安(齐齐哈尔)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缆导向装置
CN204627873U (zh) * 2015-02-05 2015-09-09 上海创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电缆保护装置
CN105429092A (zh) * 2015-12-16 2016-03-23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6080A (zh) * 2017-03-15 2018-10-09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塔筒内部电缆安装装置
WO2020074421A1 (de) * 2018-10-12 2020-04-16 Innogy Se Windkraftanlage
JP2021531436A (ja) * 2018-10-12 2021-11-18 エル・ヴェー・エー リニューワブルズ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RWE Renewables GmbH 風力発電施設
JP7060765B2 (ja) 2018-10-12 2022-04-26 エル・ヴェー・エー リニューワブルズ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風力発電施設
US11326581B2 (en) 2018-10-12 2022-05-10 Rwe Renewables Gmbh Wind turbine
CN114006318A (zh) * 2021-11-03 2022-02-01 华能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电缆护圈
CN114006318B (zh) * 2021-11-03 2023-08-01 华能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电缆护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2193A (zh) 电缆旋转防护圈和风力发电机机组
GB2469740A (en) Extraction of energy from the wind using kites
CN106532610B (zh) 电缆隔离固定装置及塔筒
CN103174317B (zh) 停车设备的升降传动系统及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
CN107896503A (zh) 浮动式波力发电装置
CN104016255A (zh) 一种双向转扬装置
CN206313418U (zh) 用于保护电缆的电缆保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4477366A (zh) 柔性襟翼舵的传动机构及其襟翼舵
US20150367959A1 (en) Airship-mooring device
CN107618622B (zh) 一种沉管横移系泊导缆装置
EP2232103A2 (en)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through cables for airborne wind-type power generation and sail winch-driving applications
CN20222828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扭缆保护装置
CN202091127U (zh) 一种无需解缆的风力发电机组
US9831653B2 (en) Cable twist allowance system for power system
CN208963335U (zh) 万向滑轮及锚泊车
CN207989239U (zh) 一种滚动式偏航系统扭缆保护装置
CN205931217U (zh) 一种系留式浮空器转接头
CN206225976U (zh) 线缆保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JP6378250B2 (ja) 風力発電装置用の吊り荷昇降装置及び吊り荷昇降方法
CN20357051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扭缆导向及保护装置
CN205936991U (zh) 线缆保护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
KR200364737Y1 (ko) 싱글 로터 방식의 수평-수직축 통합형 풍력 발전기
CN101630049A (zh) 一种架空光缆线路施工机具
KR101304419B1 (ko) 케이블 보호 장치
CN104370187B (zh) 一种电梯用钢丝绳组的两节点均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