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1203A - 一种金属加工液、配制方法以及使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加工液、配制方法以及使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1203A
CN106381203A CN201610745214.0A CN201610745214A CN106381203A CN 106381203 A CN106381203 A CN 106381203A CN 201610745214 A CN201610745214 A CN 201610745214A CN 106381203 A CN106381203 A CN 106381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component
metal cleaner
parts
clea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452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成力
拉尔夫·罗曼·利茨
王超
丁佳
孙芹
王建洪
李维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rank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rank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rank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rank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452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1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1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1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6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containing as components a mixture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ingredient selected from base-materials, thickeners or additives,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69/04Mixtures of base-materials an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02Hydroxy compounds
    • C10M2207/021Hydroxy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10M2207/022Hydroxy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10Carboxylix acids; Neutral salts thereof
    • C10M2207/12Carboxylix acids; Neutral salts thereof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10M2207/125Carboxylix acids; Neutral salts thereof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having hydrocarbon chains of eight up to twenty-nine carbon atoms, i.e. fatty acids
    • C10M2207/126Carboxylix acids; Neutral salts thereof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having hydrocarbon chains of eight up to twenty-nine carbon atoms, i.e. fatty acids monocarboxyl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9/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9/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09/103Polyethers, i.e. containing di- or higher polyoxyalkylen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5/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5/02Amines, e.g. polyalkylene polyamines; Quaternary amines
    • C10M2215/04Amines, e.g. polyalkylene polyamines; Quaternary amines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10M2215/042Amines, e.g. polyalkylene polyamines; Quaternary amines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containing hydroxy groups; Alkoxyl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4Detergent property or dispersant proper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6Oiliness; Film-strength; Anti-wear; Resistance to extreme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12Inhibition of corrosion, e.g. anti-rust agents or anti-corro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16Antiseptic; (micro) biocidal or bactericid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20Metal working
    • C10N2040/22Metal working with essential removal of material, e.g. cutting, grinding or drill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液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清洗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碳酸钾5‑10%;三乙醇胺10‑15%;癸二酸4‑8%;异壬酸3‑7%;甲基苯并三氮唑0.2‑0.5%;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二乙二醇单丁醚4‑8%;2‑氨基‑2‑甲基‑1‑丙醇8‑15%;水补足至100%。本发明的金属清洗剂以上述的原料以及质量分数进行配比,其作用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形成的金属清洗剂用于金属加工、维修时的清洗,具有优异的清洗防锈效果,同时,金属清洗剂在使用后无需进行后处理,可以直接将回收的金属清洗剂与具有润滑作用的组分混合,形成金属切削液用于切削加工,从而省略了清洗剂使用后的后处理过程,节约了后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加工液、配制方法以及使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清洗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金属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清洗剂属于金属加工液中的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预处理,包括零部件生产中的清洗,维护清洗,除去金属加工用润滑油和切削液等。
金属切削液也属于金属加工液的一种,是在金属切削、磨加工等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
目前市场上的清洗剂普遍使用后都需要进行废液处理才能进行排放。对于废液处理,有些厂家采用废液处理站处理,随后排放;有些厂家直接交由环保处理。不管哪一种,都需要耗费大量费用。
因此,当前的金属清洗剂使用后废液处理成本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处理成本更低的金属清洗剂。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清洗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碳酸钾 5-10%;
三乙醇胺 10-15%;
癸二酸 4-8%;
异壬酸 3-7%;
甲基苯并三氮唑 0.2-0.5%;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1-3%;
二乙二醇单丁醚 4-8%;
2-氨基-2-甲基-1-丙醇 8-15%;
水 补足至100%。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切削液,包括上述的金属清洗剂,以及第一组分;上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丙三醇 20-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20 15-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40 25-40%;
2-氨基-2-甲基-1-丙醇 5-10%;
新癸酸 6-11%。
进一步地,上述金属切削液,金属清洗剂与第一组分的质量比为1:50 - 50:1。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金属切削液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金属清洗剂与上述第一组分混合均匀。
还提供了另一种金属切削液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金属清洗剂用于清洗后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将上述清洗回收液与上述第一组分混合均匀。
还提供了另一种金属切削液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金属清洗剂用于清洗后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将上述清洗回收液与上述金属清洗剂及上述第一组分混合均匀。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包括清洗装置和集中供液装置;上述清洗装置包括回收机构;上述回收机构用于回收清洗后的金属清洗剂,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上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液输出管路;上述集中供液装置包括用于输入第一组分的第一组分输入管路,以及与上述回收液输出管路连通的回收液输入管路;上述金属清洗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碳酸钾 5-10%;
三乙醇胺 10-15%;
癸二酸 4-8%;
异壬酸 3-7%;
甲基苯并三氮唑 0.2-0.5%;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1-3%;
二乙二醇单丁醚 4-8%;
2-氨基-2-甲基-1-丙醇 8-15%;
水 补足至100%;
上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丙三醇 20-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20 15-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40 25-40%;
2-氨基-2-甲基-1-丙醇 5-10%;
新癸酸 6-11%。
进一步地,上述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上述集中供液装置还包括金属清洗剂输入管路。
进一步地,上述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上述集中供液装置还包括负氧离子机构;上述负氧离子机构用于产生负氧离子并输送至金属加工液中。
进一步地,上述任一种金属加工液使用系统,还包括真空蒸馏装置;上述真空蒸馏装置用于处理金属加工液使用后产生的废液。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在金属清洗剂中,碳酸钾具有清洗作用;三乙醇胺具有防锈及稳定pH的作用;癸二酸具有防锈的作用;异壬酸具有清洗以及增溶作用;甲基苯并三氮唑具有使有色金属缓蚀的作用;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润湿以及清洗的作用;二乙二醇单丁醚具有增溶以及清洗的作用;2-氨基-2-甲基-1-丙醇具有防锈、抗菌、调节pH以及清洗的作用;水则作为载体以及溶剂。金属清洗剂以上述的原料以及质量分数进行配比,其作用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形成的金属清洗剂用于金属加工、维修时的清洗,具有优异的清洗防锈效果。
同时,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金属清洗剂在使用后无需进行后处理,可以直接将回收的金属清洗剂(也就是清洗回收液),与具有润滑作用的组分混合,形成金属切削液用于切削加工,从而省略了清洗剂使用后的后处理过程,节约了后处理成本。回收的金属清洗剂(也就是清洗回收液)可以代替普通切削液中的清洗防锈成分,与具有润滑作用的组分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防锈、润滑作用,在金属材料进行切削、钻孔铣削等加工时起到优异的润滑、冷却、清洗和防锈等作用。
此外,回收的金属清洗剂(也就是清洗回收液),与具有润滑作用的组分混合形成的金属切削液,与普通的双组份切削液相比,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泡沫大、导电率高导致乳液不稳定而造成分层等情况。目前市面上普通的切削液都是一个整体,各方面功能剂都是按照固定比例添加,针对不同的加工要求,难免会有部分功能添加剂浪费,增加原料成本、废液处理费用和环境负担。例如,金属加工液用于磨削时,对极压性要求比较低,那么,此时金属加工液就不用添加极压剂。若重新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功能添加剂,则要重新考虑乳化剂的添加量,使原液乳化平衡,实际使用中灵活性差。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金属清洗剂使用后仍然可以与具有润滑作用的组分混合,灵活协调配比,并且无需考虑原液乳化平衡问题,不会出现乳液不稳定而造成分层等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金属加工液使用系统1;清洗装置2;回收机构21;回收液输出管路211;集中供液装置3;第一组分输入管路311;回收液输入管路312;金属清洗剂输入管路313;负氧离子机构32;真空蒸馏装置4;金属加工装置5。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清洗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碳酸钾 5-10%;
三乙醇胺 10-15%;
癸二酸 4-8%;
异壬酸 3-7%;
甲基苯并三氮唑 0.2-0.5%;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1-3%;
二乙二醇单丁醚 4-8%;
2-氨基-2-甲基-1-丙醇 8-15%;
水 补足至100%。
在金属清洗剂中,碳酸钾具有清洗作用;三乙醇胺具有防锈及稳定pH的作用;癸二酸具有防锈的作用;异壬酸具有清洗以及增溶作用;甲基苯并三氮唑具有使有色金属缓蚀的作用;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润湿以及清洗的作用;二乙二醇单丁醚具有增溶以及清洗的作用;2-氨基-2-甲基-1-丙醇具有防锈、抗菌、调节pH以及清洗的作用;水则作为载体以及溶剂。金属清洗剂以上述的原料以及质量分数进行配比,其作用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形成的金属清洗剂用于金属加工、维修时的清洗,具有优异的清洗防锈效果。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金属清洗剂在使用后无需进行后处理,可以直接将回收的金属清洗剂(也就是清洗回收液),与具有润滑作用的组分混合,形成金属切削液用于切削加工,从而省略了清洗剂使用后的后处理过程,节约了后处理成本。回收的金属清洗剂(也就是清洗回收液)可以代替普通切削液中的清洗防锈成分,与具有润滑作用的组分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防锈、润滑作用,在金属材料进行切削、钻孔铣削等加工时起到优异的润滑、冷却、清洗和防锈等作用。
此外,回收的金属清洗剂(也就是清洗回收液),与具有润滑作用的组分混合形成的金属切削液,与普通的双组份切削液相比,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泡沫大、导电率高导致乳液不稳定而造成分层等情况。目前市面上普通的切削液都是一个整体,各方面功能剂都是按照固定比例添加,针对不同的加工要求,难免会有部分功能添加剂浪费,增加原料成本、废液处理费用和环境负担。例如,金属加工液用于磨削时,对极压性要求比较低,那么,此时金属加工液就不用添加极压剂。若重新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功能添加剂,则要重新考虑乳化剂的添加量,使原液乳化平衡,实际使用中灵活性差。而本实施例中,金属清洗剂使用后仍然可以与具有润滑作用的组分混合,灵活协调配比,并且无需考虑原液乳化平衡问题,不会出现乳液不稳定而造成分层等情况。
优选的,上述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EO。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切削液包括上述的金属清洗剂,以及第一组分;第一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丙三醇 20-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20 15-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40 25-40%;
2-氨基-2-甲基-1-丙醇 5-10%;
新癸酸 6-11%。
上述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都是现有的原料,可以通过商业途径直接购买到。
第一组分中,丙三醇具有润湿以及增溶作用;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 可以提高润滑性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 起到清洗抗菌及润滑作用;2-氨基-2-甲基-1-丙醇起到防锈、调节pH以及清洗作用;新癸酸起到防锈、提高聚醚浊点以及清洗作用。第一组分的各个原料作用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具有优异的润滑、防锈及清洗性能。
金属清洗剂和第一组分可以单独存储,在使用时按照需求灵活进行配比,形成金属切削液,在金属材料进行切削、钻孔铣削等加工时提供优异的润滑,冷却,清洗和防锈等性能。作为优选,金属清洗剂与第一组分的质量比为1:50 - 50:1时,金属加工液的润滑,冷却,清洗和防锈等性能更佳。金属切削液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金属清洗剂与第一组分混合均匀。
目前市场上的切削液主要是由防锈剂,pH调整剂,清净剂,矿物油,抗菌剂,润滑剂,极压剂,抗硬水稳定剂,乳化剂以及消泡剂等功能添加剂组成。在金属加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加工需求,有些功能添加剂是不必要添加。因此,过多不必要的添加剂,导致成本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使用后的废液处理费用和环境负担。而本实施方式中的金属切削液则可以根据需求将金属清洗剂与第一组分进行灵活配比,既能达到加工要求,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由于金属清洗剂和第一组分各个组分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与普通的双组份切削液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切削液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泡沫大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导电率高导致乳液不稳定而造成分层等情况。同时无需添加乳化平衡剂,避免了大量乳化平衡剂的使用及浪费,也节约了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切削液还具有优异的抗杂油性能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
将上述金属清洗剂用于清洗后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清洗回收液与上述第一组分混合均匀,可配制成切削液,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将上述金属清洗剂用于清洗后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清洗回收液与上述第一组分以及金属清洗剂混合均匀,也可配制成切削液,具有上述有益效果。上述的清洗回收液、第一组分以及金属清洗剂,无论以何种混合顺序进行混合配制成切削液,都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从实施例11的实验结果也可以得知:金属清洗剂无论是使用前,还是使用后回收的清洗回收液,与第一组分混合,或者三者进行混合,所形成的切削液,在金属加工中的切削液性能均无明显差异。此外,三个样品在加工过程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抗杂油性能。
尽管金属清洗剂在清洗过程中会被带走部分有效成分,但回收后与第一组分进行混合,其作为切削液的各项性能均不会受到影响。这点从实施例11和12的实验结果也可以得知。
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包括清洗装置2和集中供液装置3;清洗装置2包括回收机构21;回收机构21用于回收清洗后的金属清洗剂,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回收机构21包括回收液输出管路211;集中供液装置3包括用于输入第一组分的第一组分输入管路311,以及与回收液输出管路211连通的回收液输入管路312;金属清洗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碳酸钾 5-10%;
三乙醇胺 10-15%;
癸二酸 4-8%;
异壬酸 3-7%;
甲基苯并三氮唑 0.2-0.5%;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1-3%;
二乙二醇单丁醚 4-8%;
2-氨基-2-甲基-1-丙醇 8-15%;
水 补足至100%;
第一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丙三醇 20-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20 15-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40 25-40%;
2-氨基-2-甲基-1-丙醇 5-10%;
新癸酸 6-11%。
上述的清洗装置2将金属清洗剂用于零部件等的清洗。上述集中供液装置3用于混合输入其中的不同组分,形成金属加工液。上述第一组分输入管路311用于将上述第一组分输入集中供液装置3。
金属清洗剂被用于清洗装置2中的零部件清洗后,回收机构21将使用过的金属清洗剂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清洗回收液通过回收液输出管路211和回收液输入管路312,被输入到集中供液装置3中。集中供液装置3将清洗回收液和从第一组分输入管路311中输入的第一组分混合均匀,形成金属加工液。金属加工液可以再被输送至金属加工装置5中用于金属切削、钻孔等加工。从而集中供液装置3和清洗装置2共同构成了一个金属清洗剂再利用的循环系统,实现了金属清洗剂的零排放,降低了后处理成本。
进一步地,集中供液装置3还包括金属清洗剂输入管路313。金属清洗剂输入管路313用于将金属清洗剂输入集中供液装置3。从而集中供液装置3可以将金属清洗剂、清洗回收液以及第一组分共同进行混合,形成金属加工液。上述三个组分的配比以及混合顺序可以按照不同的加工需求进行调节。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集中供液装置3还包括负氧离子机构32;负氧离子机构32用于产生负氧离子并输送至金属加工液中。
负氧离子机构32产生负氧离子,并输入金属加工液中,使金属加工液具有持续抑菌作用,从而金属加工液在长时间使用中不易发臭,并且进一步延长了金属加工液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还包括真空蒸馏装置4;真空蒸馏装置4用于处理金属加工液使用后产生的废液。
金属加工液使用后产生的废液不能直接排入环境中,需进行后处理。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真空蒸馏装置4处理废液,即可以得到90-95%的清水,该清水可以通过连通集中供液装置3和真空蒸馏装置4的管路重新输回集中供液装置3中用作配液,从而节约用水,降低废水排放量,并且节约废液处理90%以上的成本。集中供液装置3配制的金属加工液输入到金属加工装置5中,使用后排入真空蒸馏装置4,真空蒸馏装置4后处理产生的清水又通过管路输入集中供液装置3进行回用,从而使整个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形成另一个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与上述的清洗装置2以及集中供液装置3所形成的金属清洗剂的再利用循环结合,共同构成一个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实现金属清洗剂的零排放,同时降低废液处理和排放,减轻环保压力,节约成本。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可从商业途径直接购买的试剂。
实施例1
称量5份碳酸钾,10份三乙醇胺,4份癸二酸,3份异壬酸,0.2份甲基苯并三氮唑,1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EO,4份二乙二醇单丁醚,8份AMP95,64.8份水,混合均匀,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金属清洗剂。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数。金属清洗剂中各原料总份数为100份,原料的份数即为该原料在金属清洗剂中的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2
称量10份碳酸钾,15份三乙醇胺,8份癸二酸,7份异壬酸,0.5份甲基苯并三氮唑,3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EO,8份二乙二醇单丁醚,15份AMP95,33.5份水,混合均匀,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金属清洗剂。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数。金属清洗剂中各原料总份数为100份,原料的份数即为该原料在金属清洗剂中的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3
称量20份丙三醇,30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34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5份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11份新葵酸,搅拌均匀之后,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第一组分。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数。第一组分中各原料总份数为100份,原料的份数即为该原料在第一组分中的质量百分比。
将实施例1所制得的金属清洗剂与本实施例制得的第一组分按质量比为50:1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金属切削液。
实施例4
称量30份丙三醇,15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40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9份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6份新葵酸,搅拌均匀之后,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第一组分。
将实施例2所制得的金属清洗剂与本实施例制得的第一组分按质量比为1:50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金属切削液。
实施例5
称量5份碳酸钾,10份三乙醇胺,4份癸二酸,4份异壬酸,0.3份甲基苯并三氮唑,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EO,5份二乙二醇单丁醚,14份AMP95,55.7份水,混合均匀,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金属清洗剂。
称量25份丙三醇,30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25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10份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10份新葵酸,搅拌均匀之后,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第一组分。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数。金属清洗剂中各原料总份数为100份,原料的份数即为该原料在金属清洗剂中的质量百分比。第一组分亦相同。
将金属清洗剂与第一组分按质量比为1:20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金属切削液。
实施例6
称量5份碳酸钾,10份三乙醇胺,4份癸二酸,4份异壬酸,0.3份甲基苯并三氮唑,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EO,5份二乙二醇单丁醚,14份AMP95,55.7份水,混合均匀,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金属清洗剂。
称量25份丙三醇,25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34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10份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6份新葵酸,搅拌均匀之后,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第一组分。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数。金属清洗剂中各原料总份数为100份,原料的份数即为该原料在金属清洗剂中的质量百分比。第一组分亦相同。
将金属清洗剂与第一组分按质量比为2:0.5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金属切削液。
实施例7
称量5份碳酸钾,10份三乙醇胺,4份癸二酸,4份异壬酸,0.3份甲基苯并三氮唑,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EO,5份二乙二醇单丁醚,14份AMP95,55.7份水,混合均匀,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金属清洗剂。
称量25份丙三醇,25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34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10份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6份新葵酸,搅拌均匀之后,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第一组分。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数。金属清洗剂中各原料总份数为100份,原料的份数即为该原料在金属清洗剂中的质量百分比。第一组分亦相同。
将上述金属清洗剂用于金属零件的清洗,并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
将清洗回收液与第一组分按质量比为2:0.5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金属切削液。
实施例8
称量5份碳酸钾,10份三乙醇胺,4份癸二酸,4份异壬酸,0.3份甲基苯并三氮唑,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EO,5份二乙二醇单丁醚,14份AMP95,55.7份水,混合均匀,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金属清洗剂。
称量25份丙三醇,25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34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10份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6份新葵酸,搅拌均匀之后,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第一组分。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数。金属清洗剂中各原料总份数为100份,原料的份数即为该原料在金属清洗剂中的质量百分比。第一组分亦相同。
将上述金属清洗剂用于金属零件的清洗,并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
将清洗回收液、金属清洗剂以及第一组分按质量比为1:1:0.5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金属切削液。
实施例9
称量7份碳酸钾,12份三乙醇胺,7份癸二酸,5份异壬酸,0.4份甲基苯并三氮唑,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EO,6份二乙二醇单丁醚,11份AMP95,49.6份水,混合均匀,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金属清洗剂。
称量30份丙三醇,22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32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7份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9份新葵酸,搅拌均匀之后,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第一组分。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数。金属清洗剂中各原料总份数为100份,原料的份数即为该原料在金属清洗剂中的质量百分比。第一组分亦相同。
将上述金属清洗剂用于金属零件的清洗,并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
将金属清洗剂与第一组分按质量比为20:1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金属切削液。
实施例10
称量7份碳酸钾,12份三乙醇胺,7份癸二酸,5份异壬酸,0.4份甲基苯并三氮唑,2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EO,6份二乙二醇单丁醚,11份AMP95,49.6份水,混合均匀,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金属清洗剂。
称量30份丙三醇,22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20,32份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1740,7份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9份新葵酸,搅拌均匀之后,呈无色透明液体,得到第一组分。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份数。金属清洗剂中各原料总份数为100份,原料的份数即为该原料在金属清洗剂中的质量百分比。第一组分亦相同。
将上述金属清洗剂用于金属零件的清洗,并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
将金属清洗剂与第一组分按质量比为1:3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金属切削液。将上述金属切削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为5%,用于切削加工。
将金属清洗剂与第一组分按质量比为2:0.5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金属切削液。将上述金属切削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为10%,用于磨削加工。
实施例11
效果实验一
将实施例6、7、8所制得的技术切削液分别用水稀释至浓度为5%,对应得到样品1,样品2和样品3。将三个样品依次对应三个机台,均用于磨削铸铁。
磨削过程中,观察机台泡沫,三个机台均只是有少许泡沫,并且消泡很快,属于正常现象。
经过一周之后,机台停机,三个机台的泡沫均1分钟消完。
对于机台的导轨油等泄露在磨削液中的情况,三个样品均出现明显分层。用撇油器撇掉浮油,三个样品的性能均无明显影响。
可见金属清洗剂无论是使用前,还是使用后回收的清洗回收液,与第一组分混合,或者三者进行混合,所形成的切削液,在金属加工中的切削液性能均无明显差异。此外,三个样品在加工过程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抗杂油性能。
实施例12
效果实验二
取实施例6、7所制得的金属切削液作为实验组,用水稀释至浓度为7.5%,分别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用于磨削加工。
同时,以普通金属切削液作为对照组,同样用水稀释至浓度为7.5%,用于磨削加工。
经过3年对比实验,检测或观察三组切削液的浓度、pH值、电导率、防锈性能、沉降性、菌含量以及杂油含量,结果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 实验组1实验数据
表2 实验组2实验数据
注:表1和表2中的第一组分和金属清洗剂的数值为二者各自的质量百分数。
表3 对照组实验数据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见,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金属切削液在三年中浓度和pH的数据正常,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pH逐渐下降;对照组电导上升速度明显快于2个实验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防锈性能优异,而对照组在使用一年多以后防锈性能开始下降,到两年多时防锈性能急速下降,已无法满足防锈要求;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沉降性良好,而对照组在使用一年半以后沉降性能变差;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抗菌性能优异,而对照组在使用一年多以后抗菌性能变差,开始出现细菌;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抗杂油性能优异,三年中杂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的杂油含量随着使用时间逐渐增加。综合对比,实验组1和实验组2在使用三年以后各项性能仍然良好,并且无明显差异,都可以继续使用,而对照组由于pH下降,电导升高导致防锈性能变差,沉降性变差导致工件的光洁度变差,达不到加工要求,抗菌性能和抗杂油性能亦变差,已经无法满足加工要求,需要更换新液,可见本发明的金属切削液的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清洗剂、金属切削液及其配制方法,以及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金属清洗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碳酸钾 5-10%;
三乙醇胺 10-15%;
癸二酸 4-8%;
异壬酸 3-7%;
甲基苯并三氮唑 0.2-0.5%;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1-3%;
二乙二醇单丁醚 4-8%;
2-氨基-2-甲基-1-丙醇 8-15%;
水 补足至100%。
2.一种金属切削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清洗剂,以及第一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丙三醇 20-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20 15-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40 25-40%;
2-氨基-2-甲基-1-丙醇 5-10%;
新癸酸 6-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清洗剂与所述第一组分的质量比为1:50 - 50:1。
4.一种金属切削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清洗剂与权利要求2所述第一组分混合均匀。
5.一种金属切削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清洗剂用于清洗后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
将所述清洗回收液与权利要求2所述第一组分混合均匀。
6.一种金属切削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清洗剂用于清洗后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
将所述清洗回收液与权利要求2所述金属清洗剂及所述第一组分混合均匀。
7.一种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装置和集中供液装置;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用于回收清洗后的金属清洗剂,回收得到清洗回收液;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液输出管路;
所述集中供液装置包括用于输入第一组分的第一组分输入管路,以及与所述回收液输出管路连通的回收液输入管路;
所述金属清洗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碳酸钾 5-10%;
三乙醇胺 10-15%;
癸二酸 4-8%;
异壬酸 3-7%;
甲基苯并三氮唑 0.2-0.5%;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1-3%;
二乙二醇单丁醚 4-8%;
2-氨基-2-甲基-1-丙醇 8-15%;
水 补足至100%;
所述第一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丙三醇 20-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20 15-30%;
巴斯夫反式嵌段聚醚 1740 25-40%;
2-氨基-2-甲基-1-丙醇 5-10%;
新癸酸 6-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供液装置还包括金属清洗剂输入管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供液装置还包括负氧离子机构;所述负氧离子机构用于产生负氧离子并输送至所述金属加工液中。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加工液的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蒸馏装置;所述真空蒸馏装置用于处理所述金属加工液使用后产生的废液。
CN201610745214.0A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金属加工液、配制方法以及使用系统 Pending CN106381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5214.0A CN106381203A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金属加工液、配制方法以及使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5214.0A CN106381203A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金属加工液、配制方法以及使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1203A true CN106381203A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1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45214.0A Pending CN106381203A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金属加工液、配制方法以及使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120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8648A (zh) * 2017-03-20 2017-07-04 北京中鼎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探伤低温耦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4714A (zh) * 2018-09-21 2019-02-01 江苏富兰克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免清洗新型环保切削液
CN115678659A (zh) * 2022-10-21 2023-02-03 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用水性产品的循环应用方法和金属用水性产品组合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283A (zh) * 2014-09-25 2015-01-14 巢湖广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铝镁合金专用水基清洗剂
CN105238533A (zh) * 2015-09-16 2016-01-13 东莞市伟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铁全合成金属加工液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283A (zh) * 2014-09-25 2015-01-14 巢湖广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铝镁合金专用水基清洗剂
CN105238533A (zh) * 2015-09-16 2016-01-13 东莞市伟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铁全合成金属加工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8648A (zh) * 2017-03-20 2017-07-04 北京中鼎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探伤低温耦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4714A (zh) * 2018-09-21 2019-02-01 江苏富兰克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免清洗新型环保切削液
CN115678659A (zh) * 2022-10-21 2023-02-03 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用水性产品的循环应用方法和金属用水性产品组合
CN115678659B (zh) * 2022-10-21 2024-01-16 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用水性产品的循环应用方法和金属用水性产品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2946B (zh) 一种机床工作液的配方及其配制工艺
CN111004676B (zh) 乳化型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7902B (zh) 一种重负荷金属加工全合成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662773B (zh) 一种长效全合成镁合金切削液及加工方法
CN106381203A (zh) 一种金属加工液、配制方法以及使用系统
CN107892988A (zh) 不含矿油通用型微乳化切削磨削加工液
CN105597938A (zh) 一种白钨矿的选矿方法
CN109054973A (zh) 一种微乳化切削液、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425665A (zh) 一种金属加工液的供液系统
CN102274799B (zh) 一种用于从浮选尾矿中高效磁选回收硫铁精矿的组合药剂
CN109054974A (zh) 一种镁合金水溶性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769A (zh) 一种多功能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45656A (zh) 一种提高微细粒级石墨浮选效率的方法
CN105733772A (zh) 植物油基合成脂型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6343A (zh) 一种水基金属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30492A (zh) 切削液
CN104722392A (zh) 从高硫化矿中回收锡金属的选矿工艺
CN103865623A (zh) 一种多功能无毒水基防锈切割液
CN110846118A (zh) 一种环保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8673A (zh) 一种基于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的新型乳化体系的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46184A (zh) 一种适用于同时选别铜冶炼电炉渣与转炉渣的工艺方法
CN105038919A (zh) 一种机床用切削液
CN107338087A (zh) 提高磨削液沉降性的方法
CN107057802A (zh) 一种含有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玻璃磨削液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1635809B (zh) 水溶性金属多线切割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