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苦皮藤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苦皮藤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中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特点:以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虫苞上显示白斑,危害严重时,田间虫苞累累,一片枯白。苗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期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特别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下降。
氯虫苯甲酰胺,英文名称为:chlorantraniliprole,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害虫肌肉细胞的鱼尼丁受体结合,导致受体通道非正常开放,钙离子从钙库中无限制地释放到细胞质中,致使害虫瘫痪死亡。氯虫苯甲酰胺作用于水稻害虫以胃毒为主,兼具触杀,具高渗透性,持效期长。该农药属微毒级,对施药人员非常安全,对稻田有益昆虫、鱼虾也非常安全,对农产品无残留影响,环境相容性好,符合现代作物保护要求。
苦皮藤属卫矛科南蛇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丘陵和山区。苦皮藤的根皮和茎皮均含有多种强力杀虫成分,目前已从根皮或种子中分离鉴定出数十个新化合物,特别是从种油中获得4个结晶,即苦皮藤酯I-Ⅳ、从根皮中获得5个纯天然产物,即苦皮藤素I-V。这些苦皮藤重要的杀虫活性成分均简称为苦皮藤素(celastrusangulatus)。
氯虫苯甲酰胺自从2007年在水稻上推广使用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但由于长期在稻纵卷叶螟上频繁单一使用造成稻纵卷叶螟的抗性逐渐加大。因此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延缓害虫的抗性发展,延长氯虫苯甲酰胺的生命周期。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农药成分进行复配是治理害虫抗性发展的一条简单而快捷的途径。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成分复配,增效明显的配方能有效的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降低农用成本,同时有利于延缓病虫害抗性的发展。
目前以苦皮藤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农药混配剂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尚无报道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苦皮藤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以解决稻纵卷叶螟因频繁的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造成害虫抗性增加和亩用成本高的实际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苦皮藤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由氯虫苯甲酰胺和苦皮藤素组成,氯虫苯甲酰胺和苦皮藤素的重量比为2-5:1-2,优选的,氯虫苯甲酰胺和苦皮藤素的重量比为4:1。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氯虫苯甲酰胺在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0-5.0%,苦皮藤素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2.0%。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的辅助剂,制成水乳剂、悬浮剂等农业上可接受的剂型。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辅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消泡剂、增稠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领域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氯虫苯甲酰胺和苦皮藤素混配后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成本。
(2)氯虫苯甲酰胺和苦皮藤素的作用机理不同,相互混用能延缓害虫抗性发展,有利于延长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测定杀虫剂活性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及大田药效试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氯虫苯甲酰胺与苦皮藤素在一定配比范围内混配对稻纵卷叶螟有协同增效作用,其效果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一、生物测定实例
实施例1: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及其混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昆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alis(Guenee))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从田间采集稻纵卷叶螟的雌蛾产卵。将雌虫释入圆柱形笼罩内,内壁衬一层蜡纸,外罩黑布,喂饲10%蜂蜜水。次日将卵块随蜡纸剪下置培养皿中保湿,孵化后用培养的新鲜稻叶饲养。养虫室温度(28±1)℃,光周期16(L):8(D)。挑出生长均匀一致的2龄幼虫,接入置放新鲜稻叶的直径12厘米的培养皿。每皿放入10头稻纵卷叶螟,每处理为5个皿。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培养皿,每皿喷药液3毫升,喷完后快速晾干稻叶后放入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
用DPS软件计算LC50和毒力回归方程,参照NY/T1154.7-2006采用孙云沛的方法求出各混配比例的共毒系数(CTC),并评价二者混用的增效作用,当共毒系数(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当CTC≤80时,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及其不同配比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
供试药剂 |
配比 |
LC50(mg/L) |
共毒系数(CTC) |
氯虫苯甲酰胺(A) |
/ |
1.74 |
/ |
苦皮藤素(B) |
/ |
2.34 |
/ |
A:B |
2:1 |
1.53 |
124.1 |
A:B |
3:1 |
1.35 |
137.1 |
A:B |
3:2 |
1.29 |
150.6 |
A:B |
4:1 |
1.13 |
161.5 |
A:B |
5:1 |
1.33 |
136.8 |
A:B |
5:2 |
1.30 |
144.5 |
A:B |
3:7 |
1.94 |
109.2 |
A:B |
1:9 |
2.83 |
79.8 |
表1联合毒力测试的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苦皮藤素在重量比为2-5:1-2混配对稻纵卷叶螟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当氯虫苯甲酰胺和苦皮藤素的重量比为4:1时,共毒系数为161.5,增效最为显著,有利于减少用药量,降低农药成本。
二、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5.0%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4:1)
按量称取氯虫苯甲酰胺4.0%、苦皮藤素1.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2.5%(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2.5%(润湿剂)、1.5%聚乙烯醇(增稠剂)、0.5%苯甲酸、0.3%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2:5.0%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3:2)
按量称取氯虫苯甲酰胺3.0%、苦皮藤素2.0%、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3.5%(分散剂)、聚萘甲醛磺酸钠5.0%(润湿剂)、乙二醇2.5%(抗冻剂)、黄原胶0.8%、0.3%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2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组份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高速剪切后得到含有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
实施例3:3.0%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水乳剂(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5:1)
按量称取氯虫苯甲酰胺2.5%、苦皮藤素0.5%、2%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2%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磷酸酯)、二甲苯10%、2.5%吡咯烷酮、3.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有机硅(消泡剂)0.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4:7%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水乳剂(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5:2)
按量称取氯虫苯甲酰胺5.0%、苦皮藤素2.0%、2%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3%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磷酸酯)、二甲苯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0%、有机硅0.8%、环己酮3.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3-4的制备方法为:将将各组份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反应釜的高速搅拌和剪切机的高速剪切,即制得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剂型为水乳剂。
三、大田药效实施例
实施例1:制备实施例中的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用于防治早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
(1)试验设计: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包含一个空白对照(CK),采用常规喷雾法,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以水稻叶面湿润为准,施药时稻纵卷叶螟为2-3龄幼虫,分别药后1天、3天、7天调查虫口数,计算防效。
处理1#:5.0%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悬浮剂(配比为4:1),兑水稀释1500倍;
处理2#: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兑水稀释1000倍;
处理3#:2%苦皮藤素悬浮剂,兑水稀释300倍;
处理4#:空白对照(CK)
(2)试验结果:
施药后1天,处理1-3#的防效分别为91.2%、78.2%和72.3%;施药后3天,处理1-3#的防效分别为95.6%、83.7%和76.3%;施药后7天,处理1-3#的防效分别为92.4%、76.6%和71.3%。这说明氯虫苯甲酰胺与苦皮藤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明显好于各单剂。
实施例2:制备实施例中的实施例3所得的制剂用于防治晚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
(1)试验设计: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包含一个空白对照(CK),采用常规喷雾法,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以水稻叶面湿润为准,施药时稻纵卷叶螟为2-3龄幼虫,分别药后1天、3天、7天调查虫口数,计算防效。
处理1#:3.0%氯虫苯甲酰胺·苦皮藤素水乳剂(配比为2.5:0.5),兑水稀释1000倍;
处理2#:4%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兑水稀释800倍;
处理3#:2%苦皮藤素悬浮剂,兑水稀释400倍;
处理4#:空白对照(CK)
(2)试验结果:
施药后1天,处理1-3#的防效分别为89.4%、81.3%和72.5%;施药后3天,处理1-3#的防效分别为96.5%、84.3%和76.4%;施药后7天,处理1-3#防效分别为92.6%、76.3%和72.5%。这说明氯虫苯甲酰胺与苦皮藤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成分复配,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速效性提高、持效性长,有利于减缓稻纵卷叶螟抗性的产生,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