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5663A - 终端拍摄方法和终端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拍摄方法和终端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5663A
CN106375663A CN201610841338.9A CN201610841338A CN106375663A CN 106375663 A CN106375663 A CN 106375663A CN 201610841338 A CN201610841338 A CN 201610841338A CN 106375663 A CN106375663 A CN 106375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ace
shooting
user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13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晓燕
李美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413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5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5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5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拍摄方法和终端拍摄装置,其中,终端拍摄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生成与所述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拍摄体验,并且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拍摄兴趣。

Description

终端拍摄方法和终端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拍摄方法和一种终端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具备拍摄功能的终端得到了广泛普及,用户对终端中拍照应用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对拍摄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厂家也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拍照模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用户在拍照过程中仍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用户的左右脸并不完全对称,若直接进行拍照可能导致拍摄效果较差,因此用户可能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选择拍摄角度,并且可能会多次进行拍摄,同时也会对拍摄后的图片进行较长时间的修改,这些繁琐的过程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拍摄体验。
实际上,用户的左右脸不对称时,一般有一半脸会比另一半脸更加美观,若能够基于相对美观的半张脸来进行拍照并得到左右对称的人脸照片,无疑会提升用户的拍摄体验和拍摄兴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终端拍摄方案,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拍摄体验,并且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拍摄兴趣。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拍摄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生成与所述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并生成与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最后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使得用户能够使用终端拍摄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比如,用户在拍摄时可以选择仅对相对美观的半张脸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然后基于第一图像,生成与之对称的第二图像,进而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左右对称且较为美观的人脸图像;再如用户可以对某一物体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然后基于第一图像,生成与之对称的第二图像,进而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可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拍摄体验,并且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拍摄兴趣。
对于如何得到上述第一图像的步骤,本发明提出了多种具体的实现方案,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一:
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通过所述摄像头对所述区域内的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在拍摄前,即发出拍摄指令(如按下快门键、发出声控指令等)之前,可以在终端的取景界面上选择拍摄后需要作为第一图像的区域,然后通过摄像头直接对用户选择的区域内的对象进行拍摄。譬如,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半张脸所在的区域,进而通过摄像头对用户选择的半张脸进行拍摄,以得到第一图像。
方案二:
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在所述摄像头对目标对象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所述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在拍摄前,即发出拍摄指令(如按下快门键、发出声控指令等)之前,可以在终端的取景界面上选择拍摄后需要作为第一图像的区域,然后在摄像头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用户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设置的闭合轨迹,将所述闭合轨迹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或
在所述取景界面上显示区域选择框;根据用户的调整指令,对所述区域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并将所述区域选择框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方案三:
在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得到第一图像之前,还包括:
显示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之后得到的第三图像;
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所述第三图像中选择指定区域;
在所述第三图像中对所述指定区域进行截取,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可以在摄像头拍摄之后的第三图像中来选择指令区域,进而通过截取的方式来得到第一图像。其中,方案三中的选择指令可以是直接检测用户在第三图像上设置的闭合轨迹,然后将闭合轨迹内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或者用户可以直接调整显示在第三图像上的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将选择框内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方案四:
该方案主要适用于对人脸进行拍摄的场景,具体地,在所述目标对象为人脸的情况下,在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得到第一图像之前,还包括:
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还是非全脸图像;
在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时,将所述全脸图像划分为两个半脸图像,并在所述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之一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所述人脸图像为非全脸图像时,将所述非全脸图像中完整的半脸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终端可以自动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若人脸图像是全脸图像,则可以将全脸图像分为两个半脸图像,然后基于一定的策略在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一个作为第一图像,比如选择线条较饱满、颜色较亮的半脸图像作为第一图像,当然也可以选择两个半脸图像作为第一图像,这样最终拍摄生成的文件中包含了两个人脸图像。若人脸图像是非全脸图像,则可以在非全脸图像中截取到完整的半脸图像,以作为上述第一图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对称轴;基于所述对称轴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基于对称轴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使得能够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其中,最终得到的对称照片可以是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或者是在其它方向上对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拍摄装置,包括:拍摄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并生成与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最后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使得用户能够使用终端拍摄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比如,用户在拍摄时可以选择仅对相对美观的半张脸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然后基于第一图像,生成与之对称的第二图像,进而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左右对称且较为美观的人脸图像;再如用户可以对某一物体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然后基于第一图像,生成与之对称的第二图像,进而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可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拍摄体验,并且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拍摄兴趣。
对于拍摄处理单元如何得到上述第一图像的操作,本发明提出了多种具体的实现方案,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一:
拍摄处理单元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拍摄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摄像头对所述区域内的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在拍摄前,即发出拍摄指令(如按下快门键、发出声控指令等)之前,可以在终端的取景界面上选择拍摄后需要作为第一图像的区域,然后通过摄像头直接对用户选择的区域内的对象进行拍摄。譬如,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半张脸所在的区域,进而通过摄像头对用户选择的半张脸进行拍摄,以得到第一图像。
方案二:
拍摄处理单元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拍摄单元,用于在所述摄像头对目标对象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所述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在拍摄前,即发出拍摄指令(如按下快门键、发出声控指令等)之前,可以在终端的取景界面上选择拍摄后需要作为第一图像的区域,然后在摄像头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用户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设置的闭合轨迹,将所述闭合轨迹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或
在所述取景界面上显示区域选择框,根据用户的调整指令,对所述区域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并将所述区域选择框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方案三:
拍摄处理单元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之后得到的第三图像;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所述第三图像中选择指定区域;截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图像中对所述指定区域进行截取,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可以在摄像头拍摄之后的第三图像中来选择指令区域,进而通过截取的方式来得到第一图像。其中,方案三中的选择指令可以是直接检测用户在第三图像上设置的闭合轨迹,然后将闭合轨迹内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或者用户可以直接调整显示在第三图像上的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将选择框内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方案四:
该方案主要适用于对人脸进行拍摄的场景,具体地,在所述目标对象为人脸的情况下,所述拍摄处理单元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还是非全脸图像;
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时,将所述全脸图像划分为两个半脸图像,并在所述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之一作为所述第一图像,并用于在所述人脸图像为非全脸图像时,将所述非全脸图像中完整的半脸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终端可以自动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若人脸图像是全脸图像,则可以将全脸图像分为两个半脸图像,然后基于一定的策略在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一个作为第一图像,比如选择线条较饱满、颜色较亮的半脸图像作为第一图像,当然也可以选择两个半脸图像作为第一图像,这样最终拍摄生成的文件中包含了两个人脸图像。若人脸图像是非全脸图像,则可以在非全脸图像中截取到完整的半脸图像,以作为上述第一图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对称轴;合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称轴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基于对称轴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使得能够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其中,最终得到的对称照片可以是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或者是在其它方向上对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拍摄装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得能够拍摄得到对称的照片,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拍摄体验,并且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拍摄兴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终端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拍摄方案的系统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拍摄左半边脸来生成两边对称的人脸图像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拍摄右半边脸来生成两边对称的人脸图像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终端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拍摄得到的半边脸示意图;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拍摄得到的半边脸生成的另一半边脸的示意图;
图6C示出了根据拍摄得到的半边脸和生成的另一半边脸合成的全脸图像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设置区域来选择半边脸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拍摄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拍摄处理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拍摄处理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拍摄处理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拍摄处理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终端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终端拍摄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
其中,对于步骤S10中如何得到上述第一图像的步骤,本发明提出了多种具体的实现方案,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一:
步骤S10具体包括: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通过所述摄像头对所述区域内的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在拍摄前,即发出拍摄指令(如按下快门键、发出声控指令等)之前,可以在终端的取景界面上选择拍摄后需要作为第一图像的区域,然后通过摄像头直接对用户选择的区域内的对象进行拍摄。譬如,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半张脸所在的区域,进而通过摄像头对用户选择的半张脸进行拍摄,以得到第一图像。
方案二:
步骤S10具体包括: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在所述摄像头对目标对象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所述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在拍摄前,即发出拍摄指令(如按下快门键、发出声控指令等)之前,可以在终端的取景界面上选择拍摄后需要作为第一图像的区域,然后在摄像头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用户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对于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的步骤,本发明提出了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1、检测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设置的闭合轨迹,将所述闭合轨迹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具体地,用户可以使用手指在触摸屏上面滑动设置闭合轨迹,或者通过操纵控制器(如鼠标、触控板等)来设置闭合轨迹。
2、在所述取景界面上显示区域选择框;根据用户的调整指令,对所述区域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并将所述区域选择框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方案三:
在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得到第一图像之前,还包括:
显示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之后得到的第三图像;
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所述第三图像中选择指定区域;
在所述第三图像中对所述指定区域进行截取,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可以在摄像头拍摄之后的第三图像中来选择指令区域,进而通过截取的方式来得到第一图像。其中,方案三中的选择指令可以是直接检测用户在第三图像上设置的闭合轨迹,然后将闭合轨迹内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或者用户可以直接调整显示在第三图像上的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将选择框内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方案四:
该方案主要适用于对人脸进行拍摄的场景,具体地,在所述目标对象为人脸的情况下,在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得到第一图像之前,还包括:
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还是非全脸图像;
在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时,将所述全脸图像划分为两个半脸图像,并在所述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之一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所述人脸图像为非全脸图像时,将所述非全脸图像中完整的半脸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终端可以自动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若人脸图像是全脸图像,则可以将全脸图像分为两个半脸图像,然后基于一定的策略在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一个作为第一图像,比如选择线条较饱满、颜色较亮的半脸图像作为第一图像,当然也可以选择两个半脸图像作为第一图像,这样最终拍摄生成的文件中包含了两个人脸图像。若人脸图像是非全脸图像,则可以在非全脸图像中截取到完整的半脸图像,以作为上述第一图像。
图1所示的终端拍摄方法还包括:
步骤S12,生成与所述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
步骤S14,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
具体地,步骤S14具体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对称轴;基于所述对称轴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基于对称轴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使得能够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其中,最终得到的对称照片可以是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或者是在其它方向上对称。
在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并生成与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最后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使得用户能够使用终端拍摄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比如,用户在拍摄时可以选择仅对相对美观的半张脸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然后基于第一图像,生成与之对称的第二图像,进而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左右对称且较为美观的人脸图像;再如用户可以对某一物体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然后基于第一图像,生成与之对称的第二图像,进而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可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拍摄体验,并且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拍摄兴趣。
其中,可以在终端中预置一种模式,当开启这种模式时,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来进行拍摄。当然,也可以不预置模式,默认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来进行拍摄。
以下以拍摄人脸图像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用户在拍摄人脸图像时,可能由于左右脸并不完全对称导致拍摄效果较差,因此用户可能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选择拍摄角度,并且可能会多次进行拍摄,同时也会对拍摄后的图片进行较长时间的修改,这些繁琐的过程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拍摄体验。而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在用户拍照时,可以仅拍摄相对美观的半边脸,并基于此生成与之对称的另一半脸,这两得到了两个比例一致的两个半脸图像,然后根据这两个半脸图像生成一张全脸图像,弥补了脸部不完全对称的缺陷,有效提高了用户的拍摄质量,同时也提升了用户的拍摄体验和拍摄兴趣。
具体地,可以将人脸分为额头、眼睛、下巴三大区域,分别用横线和竖线分割得到不用区域的宽度和高度,在进行拍照时,用户可以只拍摄比例最适中的半边脸,进而复制得到另外的半边脸,从而得到一张脸部比例适中的人脸图像。在具体拍摄时,用户可以控制摄像头仅拍摄比例最适中的半张脸,或者终端通过将两个半脸进行对比分析,自动识别比例最适中的半边脸来进行拍摄。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框图,其中,在终端中可以设置半边脸拍摄功能的开启和关闭按钮(默认状态优选可以为开启)。如果半边脸拍摄功能被开启,则框图中虚线右侧的各个功能将被激活;如果半边脸拍摄功能被关闭,则取消半边脸拍摄的功能。其中,系统设置的选项可以集成到终端的相机软件中,也可以直接添加到终端的操作系统设置之中。
最美半边脸成像的主要原理是:根据对脸部区域的划分,基于最美半边脸额头生成对称的额头、基于最美半边脸眼睛生成对称的眼睛、基于最美半边脸下巴生成对称的下巴。
在生成对称的额头、眼睛、下巴之后可以基于两个半脸合成两边对称的人脸图像。具体如图3和图4所示:
如图3所示,若拍摄的图像是左半边脸的图像,则通过复制得到右边的脸,然后对两个半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匹配,进而自动合成一张整体的两边对称的人脸图像,最后保存生成的图片。
如图4所示,若拍摄的图像是右半边脸的图像,则通过复制得到左边的脸,然后对两个半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匹配,进而自动合成一张整体的两边对称的人脸图像,最后保存生成的图片。
上述过程具体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2,启动摄像头。
步骤504,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半边脸拍摄,若是,则执行步骤508;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在判定不需要进行半边脸拍摄时,进行正常拍摄,并在拍摄结束之后执行步骤516。
步骤508,在判定需要进行半边脸拍摄时,选取需要拍摄的半边脸。
步骤510,拍摄选取的半边脸图像。
步骤512,基于拍摄的半边脸图像生成对称的半边脸。
步骤514,将拍摄的半边脸图像和生成的半边脸图像进行合成,得到左右对称的人脸图像。
步骤516,保存图像。
具体地,假设拍摄之后得到的半边脸如图6A所示,基于图6A所示的半边脸生成如图6B所示的与图6A所示的半边脸对称的另一半脸。然后基于图6A的半边脸和图6B的半边脸生成如图6C所示的相互对称的全脸图像。
此外,若摄像头拍摄之后的图像如图7所示,即用户可能没有非常精确地拍摄出半脸图像(如拍摄出的是全脸图像或包含半脸的非全脸图像),此时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来确保得到半脸图像。譬如:在拍摄之前的取景界面上由用户来设置区域,假设图7中的区域70是由用户设置的拍摄区域,进而摄像头仅对用户设置的区域70内的图像进行拍摄,或在摄像头拍摄后截取区域70对应的图像,以确保得到半脸图像。当然,还可以使用户在摄像头拍摄后的图像中由用户来设置需要截取的区域70;此外,终端也可以自主识别来确定半脸图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对人脸进行拍摄,还可以用于对动物、植物等进行拍摄,以得到对称的图像。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拍摄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拍摄装置800,包括:拍摄处理单元802、生成单元804和图像处理单元806。
其中,拍摄处理单元802用于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生成单元804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图像处理单元806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并生成与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最后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使得用户能够使用终端拍摄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比如,用户在拍摄时可以选择仅对相对美观的半张脸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然后基于第一图像,生成与之对称的第二图像,进而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左右对称且较为美观的人脸图像;再如用户可以对某一物体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然后基于第一图像,生成与之对称的第二图像,进而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可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拍摄体验,并且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拍摄兴趣。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806包括:确定单元8062和合成单元8064。
其中,确定单元806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对称轴;合成单元8064用于基于所述对称轴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基于对称轴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使得能够得到一张对称的照片。其中,最终得到的对称照片可以是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或者是在其它方向上对称。
对于拍摄处理单元802如何得到上述第一图像的操作,本发明提出了多种具体的实现方案,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一:
如图9所示,拍摄处理单元802包括:
检测单元802A,用于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拍摄单元802B,用于通过所述摄像头对所述区域内的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在拍摄前,即发出拍摄指令(如按下快门键、发出声控指令等)之前,可以在终端的取景界面上选择拍摄后需要作为第一图像的区域,然后通过摄像头直接对用户选择的区域内的对象进行拍摄。譬如,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半张脸所在的区域,进而通过摄像头对用户选择的半张脸进行拍摄,以得到第一图像。
方案二:
如图10所示,拍摄处理单元802包括:
检测单元802A,用于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拍摄单元802C,用于在所述摄像头对目标对象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所述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在拍摄前,即发出拍摄指令(如按下快门键、发出声控指令等)之前,可以在终端的取景界面上选择拍摄后需要作为第一图像的区域,然后在摄像头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用户选择的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所述检测单元802A具体用于:
检测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设置的闭合轨迹,将所述闭合轨迹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或
在所述取景界面上显示区域选择框,根据用户的调整指令,对所述区域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并将所述区域选择框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方案三:
如图11所示,拍摄处理单元802包括:显示单元802D、选择单元802E和截取单元802F。
其中,显示单元802D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之后得到的第三图像;选择单元802E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所述第三图像中选择指定区域;截取单元802F用于在所述第三图像中对所述指定区域进行截取,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用户可以在摄像头拍摄之后的第三图像中来选择指令区域,进而通过截取的方式来得到第一图像。其中,方案三中的选择指令可以是直接检测用户在第三图像上设置的闭合轨迹,然后将闭合轨迹内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或者用户可以直接调整显示在第三图像上的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将选择框内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方案四:
该方案主要适用于对人脸进行拍摄的场景,具体地,在所述目标对象为人脸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拍摄处理单元802包括:
识别单元802G,用于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还是非全脸图像;
执行单元802H,用于在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时,将所述全脸图像划分为两个半脸图像,并在所述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之一作为所述第一图像,并用于在所述人脸图像为非全脸图像时,将所述非全脸图像中完整的半脸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该方案中,终端可以自动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若人脸图像是全脸图像,则可以将全脸图像分为两个半脸图像,然后基于一定的策略在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一个作为第一图像,比如选择线条较饱满、颜色较亮的半脸图像作为第一图像,当然也可以选择两个半脸图像作为第一图像,这样最终拍摄生成的文件中包含了两个人脸图像。若人脸图像是非全脸图像,则可以在非全脸图像中截取到完整的半脸图像,以作为上述第一图像。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终端1300,包括:如图8中所示的终端拍摄装置800。其中,终端1300可以是相机或者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移动电脑等。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处理器1、输入装置2、输出装置3和存储器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输入装置2、输出装置3和存储器5可以通过总线4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4中以通过总线4连接为例。
其中,存储器5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
生成与所述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操作具体为:
通过输入装置2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通过所述摄像头对所述区域内的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或在所述摄像头对目标对象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所述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输入装置2检测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设置的闭合轨迹,将所述闭合轨迹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或
通过输出装置3在所述取景界面上显示区域选择框;通过输入装置2接收用户的调整指令,根据用户的调整指令,对所述区域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并将所述区域选择框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输出装置3显示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之后得到的第三图像;
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所述第三图像中选择指定区域;
在所述第三图像中对所述指定区域进行截取,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目标对象为人脸的情况下,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还是非全脸图像;
在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时,将所述全脸图像划分为两个半脸图像,并在所述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之一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所述人脸图像为非全脸图像时,将所述非全脸图像中完整的半脸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的操作具体为: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对称轴;
基于所述对称轴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拍摄装置和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终端拍摄方案,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拍摄体验,并且也能够提高用户的拍摄兴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终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
生成与所述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通过所述摄像头对所述区域内的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或在所述摄像头对目标对象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所述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设置的闭合轨迹,将所述闭合轨迹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或
在所述取景界面上显示区域选择框;根据用户的调整指令,对所述区域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并将所述区域选择框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得到第一图像之前,还包括:
显示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之后得到的第三图像;
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所述第三图像中选择指定区域;
在所述第三图像中对所述指定区域进行截取,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对象为人脸的情况下,在所述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得到第一图像之前,还包括:
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还是非全脸图像;
在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时,将所述全脸图像划分为两个半脸图像,并在所述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之一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在所述人脸图像为非全脸图像时,将所述非全脸图像中完整的半脸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对称轴;
基于所述对称轴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
7.一种终端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摄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图像对称的第二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拍摄得到的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处理单元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在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拍摄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摄像头对所述区域内的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或用于在所述摄像头对目标对象拍摄后得到的图像中,截取所述区域对应的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设置的闭合轨迹,将所述闭合轨迹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或
在所述取景界面上显示区域选择框,根据用户的调整指令,对所述区域选择框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并将所述区域选择框内的区域作为用户在所述取景界面上选择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处理单元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拍摄之后得到的第三图像;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所述第三图像中选择指定区域;
截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图像中对所述指定区域进行截取,以得到所述第一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对象为人脸的情况下,所述拍摄处理单元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对拍摄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还是非全脸图像;
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人脸图像为全脸图像时,将所述全脸图像划分为两个半脸图像,并在所述两个半脸图像中选择至少之一作为所述第一图像,并用于在所述人脸图像为非全脸图像时,将所述非全脸图像中完整的半脸图像作为所述第一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对称轴;
合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称轴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合成。
CN201610841338.9A 2016-09-22 2016-09-22 终端拍摄方法和终端拍摄装置 Pending CN106375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1338.9A CN106375663A (zh) 2016-09-22 2016-09-22 终端拍摄方法和终端拍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1338.9A CN106375663A (zh) 2016-09-22 2016-09-22 终端拍摄方法和终端拍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5663A true CN106375663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9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1338.9A Pending CN106375663A (zh) 2016-09-22 2016-09-22 终端拍摄方法和终端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566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1524A (zh) * 2017-05-31 2017-10-0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32413A (zh) * 2018-05-15 2018-10-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50463A (zh) * 2018-05-15 2018-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83851A (zh) * 2018-05-15 2018-10-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159029A (zh) * 2020-12-18 2021-07-23 深圳简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中局部信息精准抓取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43A (zh) * 1993-06-07 1995-03-01 卡西欧计算机公司 目标图象建立设备和方法及其中使用的存储器
CN1659578A (zh) * 2002-06-03 2005-08-2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半脸图像的脸部识别
US20070047761A1 (en) * 2005-06-10 2007-03-01 Wasilunas Elizabeth A Methods Of Analyzing Human Facial Symmetry And Balance To Provide Beauty Advice
JP2009047912A (ja) * 2007-08-20 2009-03-05 Fujifilm Corp 立体画像撮影装置
JP2009061178A (ja) * 2007-09-07 2009-03-26 Noritsu Koki Co Ltd 顔撮影装置及び顔撮影方法
CN102938827A (zh) * 2012-11-29 2013-02-20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监控指挥系统及跨摄像头虚拟跟踪方法
US20130070115A1 (en) * 2011-09-20 2013-03-21 Altek Corporation Feature Data Compression Device, Multi-Directional Face Detection System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530659A (zh) * 2013-10-18 2014-0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结合原始和对称脸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方法及考勤系统
CN103593873A (zh) * 2012-08-17 2014-02-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影像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3617434A (zh) * 2013-12-16 2014-03-05 东南大学 基于幂平均半脸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
CN103997607A (zh) * 2014-06-11 2014-08-20 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对应装置及含该装置的电子移动终端
CN104042236A (zh) * 2013-03-13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复制图像的方法及其所用的超声设备
CN104796594A (zh) * 2014-01-16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览界面特殊效果即时呈现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899825A (zh) * 2014-03-06 2015-09-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图片人物造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01763A (zh) * 2015-12-30 2016-06-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人脸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59564A (zh) * 2016-06-15 2016-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959567A (zh) * 2016-06-21 2016-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43A (zh) * 1993-06-07 1995-03-01 卡西欧计算机公司 目标图象建立设备和方法及其中使用的存储器
CN1659578A (zh) * 2002-06-03 2005-08-2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半脸图像的脸部识别
US20070047761A1 (en) * 2005-06-10 2007-03-01 Wasilunas Elizabeth A Methods Of Analyzing Human Facial Symmetry And Balance To Provide Beauty Advice
JP2009047912A (ja) * 2007-08-20 2009-03-05 Fujifilm Corp 立体画像撮影装置
JP2009061178A (ja) * 2007-09-07 2009-03-26 Noritsu Koki Co Ltd 顔撮影装置及び顔撮影方法
US20130070115A1 (en) * 2011-09-20 2013-03-21 Altek Corporation Feature Data Compression Device, Multi-Directional Face Detection System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593873A (zh) * 2012-08-17 2014-02-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影像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2938827A (zh) * 2012-11-29 2013-02-20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监控指挥系统及跨摄像头虚拟跟踪方法
CN104042236A (zh) * 2013-03-13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复制图像的方法及其所用的超声设备
CN103530659A (zh) * 2013-10-18 2014-0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结合原始和对称脸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方法及考勤系统
CN103617434A (zh) * 2013-12-16 2014-03-05 东南大学 基于幂平均半脸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
CN104796594A (zh) * 2014-01-16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览界面特殊效果即时呈现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899825A (zh) * 2014-03-06 2015-09-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图片人物造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97607A (zh) * 2014-06-11 2014-08-20 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对应装置及含该装置的电子移动终端
CN105701763A (zh) * 2015-12-30 2016-06-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人脸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59564A (zh) * 2016-06-15 2016-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959567A (zh) * 2016-06-21 2016-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湖南电视台: "快乐大本营20120623期,杨幂独家揭秘走红秘诀", 《HTTPS://M.MGTV.COM/B/292873/3219637.HTML?T=VIDEOSHARE&TC=JXKKOSRPSAN7&F=WB&DC=88232B4F-5EBD-41D6-B2E2-D7C06A122215》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1524A (zh) * 2017-05-31 2017-10-0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32413A (zh) * 2018-05-15 2018-10-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50463A (zh) * 2018-05-15 2018-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83851A (zh) * 2018-05-15 2018-10-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50463B (zh) * 2018-05-15 2019-1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159029A (zh) * 2020-12-18 2021-07-23 深圳简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中局部信息精准抓取的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5663A (zh) 终端拍摄方法和终端拍摄装置
EP3526964B1 (en) Masking in video stream
CN104767933B (zh) 一种具备拍照功能的便携数码设备及筛选照片的方法
US2013015525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amera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according to gestures
WO2022028184A1 (zh)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248815B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
JP7167244B2 (ja) 遮蔽された画像の検出方法、装置、及び媒体
JP2013017127A (ja) 自動写真作成装置、自動写真作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00118943A (ko) 증강 현실 외국어 체험 학습 시스템
CN105744179A (zh) 摄像装置、摄像控制方法
CN108632553B (zh) 图像处理装置、投影仪、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2013243466A (ja) 遊戯用撮影装置、遊戯用撮影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69640A (zh) 用于控制场景的捕获图像的图像处理以调适捕获图像的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
JP6991033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835531B1 (ko) 얼굴 인식 기반의 증강현실 영상을 제공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08010009A (zh) 一种去除干扰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JP5632104B2 (ja) 遊戯用撮影装置、遊戯用撮影装置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022559B1 (ko) 듀얼 카메라를 이용한 무배경 이미지 촬영과 이를 이용한 합성사진 촬영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2018029343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45529B2 (ja) 遊戯用撮影装置、遊戯用撮影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56559B2 (ja) 遊戯用撮影装置、遊戯用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67275B2 (ja) 写真撮影遊戯機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コンピュータ
JP2013098657A (ja) コンテンツ管理装置、記録装置、操作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テンツ管理システム
JP6090369B2 (ja) 遊戯用撮影装置、遊戯用撮影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179811A (ja) 画像合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