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4220B - 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4220B
CN106374220B CN201510435787.9A CN201510435787A CN106374220B CN 106374220 B CN106374220 B CN 106374220B CN 201510435787 A CN201510435787 A CN 201510435787A CN 106374220 B CN106374220 B CN 106374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ifference
signal strength
strength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57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4220A (zh
Inventor
杨正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357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422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4015 priority patent/WO20161313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4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4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4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4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当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在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本发明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通过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功率衰减以减小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差,提高终端的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相对平衡性。

Description

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基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多媒体子系统)的VoLTE(VoiceOver LTE,LTE语音业务)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实现语音业务的一种方法。因此,现有的LTE终端一般都会有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两根接收天线,通过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来实现信息传输,在VOLTE模式下,终端会将两路天线中信号较好的一路上报给网络侧,网络侧会根据终端上报的信息对手机所处的网络环境进行判断。
因此,在终端的天线设计过程中会尽量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但是由于终端尺寸大小、ID、结构可靠性和主板设计等因素,两根天线性能无法保证足够小的差异。如果分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远大于主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此时主集天线的性能可能针对当前小区和网络状态已经很差了,主集天线会产生大量的信号丢失,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与分集天线接收信号的强度差异极不平衡,但是此时网络侧仍然会根据终端上报的信息认为终端处于一个较好的网络环境或者小区,不会进行小区切换或者系统切换,导致网络侧下发指令不合理,在主集天线接收信号的强度较弱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地切换小区或者切换系统,进而导致通话中掉话或者无法呼通等故障频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功率衰减以减小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与主集天线的接收信号的强度差,提高终端的天线系统的相对平衡性,减少通话故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该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在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优选地,检测终端是否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
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时,执行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差所属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
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差值范围对应的预设衰减功率对所述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的步骤之后,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还包括:
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且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差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的步骤之后,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还包括:
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差或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时,更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并继续执行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该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功率衰减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第一上报模块,用于在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优选地,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还包括:
模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是否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
所述信号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时,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优选地,所述功率衰减模块包括:
范围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差所属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
功率衰减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差值范围对应的预设衰减功率对所述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优选地,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还包括:
第二上报模块,用于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且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差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优选地,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还包括:
次数更新模块,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差或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时,更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
所述信号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上报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本发明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当获取到的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且其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差时,通过功率衰减装置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功率衰减以减小第二接收信号与第一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提高终端的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的相对平衡性,进而提高终端在语音业务模式下的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第二实施例中功率衰减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分集天线实施例中,该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现有的LTE终端一般都会有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两根接收天线,通过MIMO技术来实现信息传输,其中,主集天线用于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分集天线只用于信号接收,终端通过这样的天线设置改善通信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分别有一根主集天线和一根分集天线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有多个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可以将主集天线与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分别进行两两对比,每一次对比均采用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
步骤S20,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由于终端尺寸大小、ID、结构可靠性和主板设计等因素的影响,终端的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会存在差异,因此,当获取到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RSRP1(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RSRP0后,当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RSRP1大于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RSRP0时,通过X=RSRP1-RSRP0计算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X,以供后续根据信号强度差X的大小执行相应的操作。
根据公式X=RSRP1-RSRP0获取到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X之后,将其与预设的第一信号强度差X0进行对比,预设信号强度差X0可以优选地为2-10dbm,本实施例以X0=3dbm为例进行说明。
当X>3dbm,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本实施例通过功率衰减器实现对第一接收信号的功率衰减,通过功率衰减器减小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例如,在终端出厂前,可以通过进行多次的模拟实验,获得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X可能存在的范围,并且根据信号强度差X的范围为终端设置一定衰减值的衰减装置,或者设置包含多个衰减器的衰减装置,根据信号强度差X的数值的不同通过开关切换至不同衰减功率的衰减器进行信号的功率衰减。
进一步地,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可以认为第二接收信号与第一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别不大,即使此时终端向网络侧上报的是分集信号强度,也不会对网络侧作出的系统切换指令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无需进行功率衰减,可以将衰减装置的开关切换至0dbm的衰减器,继续执行获取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的步骤。
步骤S30,在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在完成功率衰减之后,在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上报网络侧。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相对于衰减之前有所减小,提高了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对平衡性,有助于网络侧根据终端上报的信号强度下发相对正确的指令,当判断当前网络环境不好时,及时进行小区切换或者系统切换。
进一步地,在获取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前,检测终端是否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时,执行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步骤。可以理解的是,获取天线的接收信号可以是在检测到终端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时,或者在接收到进行接收信号调节指令之后进行。
本实施例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当获取到的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其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差时,通过功率衰减装置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功率衰减以减小第二接收信号与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差,提高终端的天线系统的相对平衡性,进而提高终端在语音业务模式下的通话质量。
参照图2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以下细化步骤:
步骤S201,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差所属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
步骤S202,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差值范围对应的预设衰减功率对所述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功率衰减装置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的方法,本实施例以X0=3dbm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多次试验测得的数据设置四个不同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3<X≤5、5<X≤7、7<X≤9和X>9,当信号强度差3<X≤5时,功率衰减装置通过开关切换到3db的衰减器;当信号强度差5<X≤7时,功率衰减装置通过开关切换到3db的衰减器;当信号强度差7<X≤9时,功率衰减装置通过开关切换到3db的衰减器;当X>9时,功率衰减装置通过开关切换到9db的衰减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其他衰减值的衰减器,并划分不同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或者直接设置具有固定衰减值的衰减装置,并直接将经过该衰减装置衰减的第一接收信号上报给网络侧,该衰减装置的衰减值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设置合理的衰减值。
本发明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根据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值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衰减功率,提高了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对平衡性。
参照图3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后,该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且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差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强度差优选地为0db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值,如-3dbm,此处设置第二预设强度差是因为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是动态变化的,会存在一定的上下浮动,可能衰减后会导致衰减后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或者由于衰减功率过大,导致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过低。如果衰减后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或大于第二预设强度,那么说明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与原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差别不大,即使上报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网络侧下发指令影响不大。
本实施例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对衰减后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差进行再次判断并进行衰减,进一步提高终端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的相对平衡性。
参照图4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0之后,该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差或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时,更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并继续执行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步骤S60,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因为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是动态变化的,会存在一定的上下浮动,因此,经过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与原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可能会出现小于0或者大于3的情况,则说明此时的衰减网络并不合适,此时更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并且还原回物理链路上没有衰减的状态,然后根据重新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差进行重新判定并根据信号强度差进行功率衰减,这样,通过循环检测,实时功控,提高终端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的相对平衡性。
当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达到偏差次数时,不再进行返回原物理链路进行衰减,将该次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以避免用户通话等待时间过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预设一定时长,当从获取到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开始,当达到预设的时长时,将经过最后一次衰减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上报网络侧。
本实施例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对衰减后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差进行再次判断并进行衰减,进一步提高终端主集天线和第一接收信号的相对平衡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
参照图5所示,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分集天线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该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现有的LTE终端一般都会有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两根接收天线,通过MIMO技术来实现信息传输,其中,主集天线用于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分集天线只用于信号接收,终端通过这样的天线设置改善通信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分别有一根主集天线和一根分集天线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有多个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可以将主集天线与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分别进行两两对比。可以理解的是,信号获取模块10获取天线的接收信号可以是在检测到终端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时,或者在接收到进行接收信号调节指令之后进行。
功率衰减模块20,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由于终端尺寸大小、ID、结构可靠性和主板设计等因素的影响,终端的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会存在差异,因此,当信号获取模块10获取到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RSRP1(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RSRP0后,当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RSRP1大于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RSRP0时,通过X=RSRP1-RSRP0计算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X,以供后续根据信号强度差X的大小执行相应的操作。
根据公式X=RSRP1-RSRP2获取到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X之后,功率衰减模块20将其与预设的第一信号强度差X0进行对比,预设信号强度差X0可以优选地为2-10dbm,本实施例以X0=3dbm为例进行说明。
当X>3dbm,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本实施例通过功率衰减器实现对第一接收信号的功率衰减,功率衰减模块20通过功率衰减器减小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例如,在终端出厂前,可以通过进行多次的模拟实验,获得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X可能存在的范围,并且根据信号强度差X的范围为终端设置一定衰减值的衰减装置,或者设置包含多个衰减器的衰减装置,根据信号强度差X的数值的不同通过开关切换至不同衰减功率的衰减器进行信号的功率衰减。
进一步地,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可以认为第二接收信号与第一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别不大,即使此时终端向网络侧上报的是分集信号强度,也不会对网络侧作出的系统切换指令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无需进行功率衰减,可以将衰减装置的开关切换至0dbm的衰减器,继续获取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
第一上报模块30,用于在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在功率衰减模块20完成功率衰减之后,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第一上报模块30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上报网络侧。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相对于衰减之前有所减小,提高了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对平衡性,有助于网络侧根据第一上报模块30上报的信号强度下发相对正确的指令,当判断当前网络环境不好时,及时进行小区切换或者系统切换。
进一步地,该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还包括:
模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是否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信号获取模块10,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时,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理解的是,获取天线的接收信号可以是在检测到终端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时,或者在接收到进行接收信号调节指令之后进行。
本实施例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当获取到的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其信号强度差大于预设信号强度差时,通过功率衰减装置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功率衰减以减小第二接收信号与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差,提高终端的天线系统的相对平衡性,进而提高终端在语音业务模式下的通话质量。
参照图6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功率衰减模块20包括以下单元:
范围判断单元210,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差所属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
功率衰减单元220,用于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差值范围对应的预设衰减功率对所述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本实施例以X0=3dbm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多次试验测得的数据设置四个不同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3<X≤5、5<X≤7、7<X≤9和X>9,当范围判断单元210判断信号强度差3<X≤5时,功率衰减单元220控制功率衰减装置通过开关切换到3db的衰减器;当范围判断单元210判断信号强度差5<X≤7时,功率衰减单元220控制功率衰减装置通过开关切换到3db的衰减器;当范围判断单元210判断信号强度差7<X≤9时,功率衰减单元220控制功率衰减装置通过开关切换到3db的衰减器;当范围判断单元210判断X>9时,功率衰减单元220控制功率衰减装置通过开关切换到9db的衰减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其他衰减值的衰减器,并划分不同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或者直接设置具有固定衰减值的衰减装置,并直接将经过该衰减装置衰减的第一接收信号上报给网络侧,该衰减装置的衰减值可以根据实验设置合理的衰减值。
本发明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根据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值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衰减功率,提高了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对平衡性。
参照图7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还包括:
第二上报模块40,用于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且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差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范围优选地为0-3db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的范围值,如-3-3dbm,此处设置第二预设强度差是因为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是动态变化的,会存在一定的上下浮动,可能衰减后会导致衰减后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或者由于衰减功率过大,导致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过低。如果衰减后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或大于第二预设强度,那么说明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与原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差别不大,即使第二上报模块40上报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网络侧下发指令影响不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上报模块30和第二上报模块40可以是同一个模块。
本实施例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对衰减后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差进行再次判断并进行衰减,进一步提高终端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的相对平衡性。
参照图8所示,基于第三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还包括:
次数更新模块50,用于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差或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时,更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
所述信号获取模块10,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差或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时,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第二上报模块40,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差或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因为第一接收信号与第二接收信号是动态变化的,会存在一定的上下浮动,因此,经过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与原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可能会出现小于0或者大于3的情况,则说明此时的衰减网络并不合适,此时次数更新模块50更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并且还原回物理链路上没有衰减的状态,然后根据重新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差进行重新判定并根据信号强度差进行功率衰减,这样,通过循环检测,实时功控,提高终端主集天线和第一接收信号的相对平衡性。
当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达到偏差次数时,不再进行返回原物理链路进行衰减,第二上报模块40将该次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上报网络侧,以避免用户通话等待时间过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预设一定时长,当从获取到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开始,当达到预设的时长时,第二上报模块40将经过最后一次衰减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上报网络侧。
本实施例提出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对衰减后的两路信号的信号强度差进行再次判断并进行衰减,进一步提高终端主集天线和第一接收信号的相对平衡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在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且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步骤之前,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还包括:
检测终端是否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
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时,执行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差所属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
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差值范围对应的预设衰减功率对所述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的步骤之后,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还包括:
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差或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时,更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并继续执行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5.一种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功率衰减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按照预设的衰减功率对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第一上报模块,用于在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差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第二上报模块,用于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且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差时,将衰减后的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还包括:
模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是否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
所述信号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基于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业务模式时,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衰减模块包括:
范围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强度,且所述信号强度差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差时,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差所属的信号强度差值范围;
功率衰减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差值范围对应的预设衰减功率对所述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衰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装置还包括:
次数更新模块,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差或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差时,更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
所述信号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衰减后的所述信号强度差不属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时,获取分集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和主集天线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上报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差偏差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将所述衰减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上报网络侧。
CN201510435787.9A 2015-07-22 2015-07-22 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374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5787.9A CN106374220B (zh) 2015-07-22 2015-07-22 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PCT/CN2015/094015 WO2016131307A1 (zh) 2015-07-22 2015-11-06 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5787.9A CN106374220B (zh) 2015-07-22 2015-07-22 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4220A CN106374220A (zh) 2017-02-01
CN106374220B true CN106374220B (zh) 2019-11-05

Family

ID=5669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5787.9A Active CN106374220B (zh) 2015-07-22 2015-07-22 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4220B (zh)
WO (1) WO20161313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6761B (zh) * 2017-04-19 2019-10-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信号强度上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219119A (zh) * 2017-06-30 2019-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11211823B (zh) * 2018-11-22 2023-10-17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切换发送天线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218314B (zh) * 2020-09-25 2021-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676A (zh) * 2006-09-15 2007-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通道分析方法、上行通道异常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JP2012159345A (ja) * 2011-01-31 2012-08-23 Aiphone Co Ltd 移動物体検出装置及び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CN103379553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通信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043504A (ja) * 2013-08-26 2015-03-05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多共振アンテナ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8423A (ja) * 2005-11-30 2007-06-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受信装置
US8412469B1 (en) * 2010-02-02 2013-04-0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microbe metabolic transformation
CN104768216B (zh) * 2015-04-28 2018-05-29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te终端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676A (zh) * 2006-09-15 2007-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通道分析方法、上行通道异常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JP2012159345A (ja) * 2011-01-31 2012-08-23 Aiphone Co Ltd 移動物体検出装置及び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CN103379553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通信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043504A (ja) * 2013-08-26 2015-03-05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多共振アンテ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4220A (zh) 2017-02-01
WO2016131307A1 (zh) 2016-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4220B (zh) 终端lte天线系统的接收信号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3379553B (zh) 一种提高通信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28394B (zh) 一种多链路设备的链路选择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787411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终端的多径衰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US10064065B2 (en) Downlink direction remote radio unit selection deci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82353B (zh) 基于VoLTE网络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11097854A1 (zh) 基于多天线系统的空间射频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WO2011088696A1 (zh) 一种天线系统空间射频性能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854710A (zh) 无线接入点及其射频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
CN103369564B (zh) 对终端电量进行优化使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49061A (zh) 语音质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547144B (zh) 射频测试系统
CN101997618A (zh) 一种mimo无线终端测试中的相关装置及方法
CN103067928A (zh) 一种网络覆盖质量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1800561A (zh) 一种阻抗匹配装置及方法
CN104427601B (zh) 一种调整双通道室分系统中的通道功率方法和装置
CN106162841A (zh) 移动终端最大功率回退方法及装置
CN110719359A (zh) 终端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6162782A (zh) 一种语音回落目标小区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199237A (zh) 测试设备天线的系统
CN106888060A (zh) 无线通信模块的抗干扰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6160779A (zh) 用于共享天线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N208820793U (zh) 基站测试系统
CN103516447A (zh) 一种多天线信号合并方法和网络侧设备
CN103944627B (zh) 用于在lte系统中切换接收模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08

Address after: 210012 Nanjing, Yuhuatai District, South Street,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Applicant before: Z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