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3772B - 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3772B
CN106373772B CN201610878171.3A CN201610878171A CN106373772B CN 106373772 B CN106373772 B CN 106373772B CN 201610878171 A CN201610878171 A CN 201610878171A CN 106373772 B CN106373772 B CN 106373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high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mounting stud
prod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81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3772A (zh
Inventor
瞿体明
吴其红
吴明硕
顾晨
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8781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3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3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3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3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3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48Superconductive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12Insulating of windings
    • H01F41/127Encapsulating or impregn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6/00Superconducting magnets; Superconducting coils
    • H01F6/06Coils, e.g. winding, insulating, terminating or cas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perconduc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超导线并将所述超导线绕设在绕线架上形成线圈;S2:对所述线圈进行真空浸蜡处理,以使所述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石蜡;S3:采用环氧树脂胶对所述线圈进行封装处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使封装形成的线圈不仅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和较高的机械强度,而且避免了低温下环氧树脂胶的收缩对超导线造成局部破坏而引起线圈的性能衰退,性能保持性好,线圈的超导性和强度等性能较好。

Description

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导电力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温超导导线生产技术的进步,高温超导导线已具备工业应用的条件。由于超导体优秀的电学性能,其在强电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高温超导制作大功率高温超导电机,能够显著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带来电机体积和重量的减小,在船舶推进领域和风力发电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高温超导电机的核心部件是超导线圈磁体,在超导线圈磁体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超导线圈超导线头的固定和超导线圈的固化处理。超导线圈线头固定的空间非常有限,而超导线的机械性能又非常特殊,固定不当会引起导线的部分损坏。相关技术中的做法是采用胶粘的方式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一方面固定不可靠,另一方面需要扭转线头,会造成导线端部部分区域导线破坏。
另外,由于超导线在干绕成线圈后,匝与匝之间难免有空气层,这空气层在超导线圈工作的真空环境中则是真空隔热层,影响超导线圈匝与匝之间的热传导,容易造成局部温升过高,导致线圈部分失超甚至整体破坏。为提高线圈匝与匝之间的传导效果,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做法是在线圈绕制过程中或绕完后,进行环氧浸渍,使线圈整体被环氧胶固化,以解决匝与匝的问题。
但是,由于环氧胶体的收缩率比超导线本体大,在降温到工作温度时,由于较强的黏着力,匝与匝之间的环氧胶体有可能将多层复合的超导线撕裂,造成超导线的局部破坏,从而导致线圈性能衰退或整体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采用该制作方法制得的线圈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较高的机械强度、低温下性能保持性好且超导性能较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的制作的高温超导线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超导线并将所述超导线绕设在绕线架上形成线圈;S2:对所述线圈进行真空浸蜡处理,以使所述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石蜡;S3:采用环氧树脂胶对所述线圈进行封装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使封装形成的线圈不仅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和较高的机械强度,而且避免了低温下环氧树脂胶的收缩对超导线造成局部破坏而引起线圈的性能衰退,性能保持性好,线圈的超导性和强度等性能较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之间还包括:采用环氧树脂胶对所述线圈进行预封装处理并预留浸蜡通道,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所述浸蜡通道进行真空浸蜡处理且在所述步骤S3中采用环氧树脂胶对所述线圈进行封装处理并封住所述浸蜡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还包括清除所述线圈外表面上残留的石蜡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中,绕线架设在底板上,所述超导线与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偏心固定柱止抵以实现自适应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偏心固定柱与所述超导线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05-0.9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偏心固定柱内设有偏心螺纹孔,所述偏心固定柱的至少部分的外周面形成为弧形面,螺纹杆适于穿过所述固定孔伸入所述偏心螺纹孔内,所述偏心固定柱随所述螺纹杆的伸入相对于所述底板可转动且适于止抵在所述线圈的外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偏心固定柱形成为圆柱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绕线架的轴向分布的上线圈和下线圈,所述固定孔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偏心固定柱包括第一偏心固定柱和第二偏心固定柱,所述螺纹杆包括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偏心固定柱在所述第一螺纹杆伸入到位后适于止抵在所述下线圈的外周面上以固定所述下线圈,所述第二偏心固定柱在所述第二螺纹杆伸入到位后适于止抵在所述上线圈的外周面上以固定所述上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偏心固定柱、所述第二偏心固定柱、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分别为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圈为螺线管线圈。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制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所使用的一个绕线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的封装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所使用的另一个绕线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的封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偏心固定柱101;第二偏心固定柱102;
第一螺纹杆103;第二螺纹杆108;
下线圈104;上线圈105;绕线架106;底板107;超导线201;超导线间隙石蜡填充区域202、环氧树脂胶封装区域203、封装模具204、偏心固定柱205;螺纹杆2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其中,用于绕制形成高温超导线圈的超导线可以为铋系超导线或钇系超导线等。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超导线并将超导线绕设在绕线架上形成线圈。
S2:对线圈进行真空浸蜡处理,以使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石蜡。
S3:采用环氧树脂胶对线圈进行封装处理。
具体而言,在超导线绕成线圈后,采取石蜡填充和环氧固化两步对线圈进行无损固化处理。石蜡填充可利用真空浸渍设备进行,将待填充的线圈放入真空浸渍腔内,加热熔化石蜡为液态,打开液态石蜡容器与真空浸渍腔的连接阀门,让液态石蜡进入真空浸渍腔内,进入待浸蜡的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的间隙,达到在线圈的匝与匝之间填充石蜡,实现线圈的初步固化并增强匝与匝之间的导热效果。
在完成对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的石蜡填充后,可将线圈放入封装模具内,进行环氧浸渍。由于匝与匝之间已经充满了石蜡,因此,环氧树脂胶主要填充在线圈的外部,在环氧固化的过程中,由于线圈的内部已经预先通过石蜡的填充实现初步固化,因此,线圈不易发生损坏,同时环氧树脂胶不会再进入到线圈的间隙内,封装后的线圈可形成一个结实且密实的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并且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强度。
经过两步无损固化处理的线圈可以形成双层封装结构,不仅整体在低温下有较好的导热效果和较高的机械强度,而且内层的石蜡在低温下不易脱落,可减小超导线的活动空间,有利于保护交流工作下的超导线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并且外层的环氧树脂胶在低温下的收缩率大于超导线的收缩率,因此会对线圈产生向内的压应力,能够提高线圈的整体强度以及紧实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通过依次采用真空浸蜡和环氧树脂胶封装对线圈进行无损固化处理,使得线圈在固化过程中以及固化后均不会受到损坏,封装形成的线圈不仅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和较高的机械强度,而且避免了低温下环氧树脂胶的收缩对超导线造成局部破坏而引起线圈的性能衰退,线圈的超导性和强度等性能较好。
在本发明中,石蜡可理解为常温下呈固态的石蜡,包括但不限于精炼蜡、半精炼蜡以及各种合成蜡等。环氧树脂胶指的是以环氧树脂为主体所制得的胶粘剂,包括但不限于Stycast1266、Stycast2850以及DW-3等。这些环氧树脂胶粘结固化效果好,固化后有少许柔性,不会产生应力,并具有良好的耐电器性能和耐冲击强度等,可进一步提高高温超导线圈的性能。
在进行环氧树脂胶封装处理时,所采用的封装模具可以是与线圈大小吻合的容器,也可以用多块模板组合而成,容器或模板的各个与环氧树脂胶可能的接触面可以预先涂覆脱模剂,以方便脱模。
在使用液态石蜡进行真空浸蜡时,液态石蜡可利用带有加热功能的真空浸渍设备自动加热,也可以在外部将固态石蜡熔融后再将液态石蜡加入到浸渍材料容器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还可包括清除线圈外表面上残留的石蜡的步骤。由此,可以避免残留的石蜡对封装的影响,封装效果好。清除石蜡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清除石蜡的步骤可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首先,可采用物理方法去除线圈外表面上残留的大部分石蜡,例如,机械刮蜡或者热洗等;然后,可用汽油擦拭待清理的表面以清除残留的小部分石蜡;再用洗洁精擦拭待清理的表面;最后用清水洗净,清除剩余石蜡以及汽油和洗洁精等,并用冷风吹干。由此,可以较彻底地去除线圈的外表面上的石蜡,并且利于后续的封装操作,避免石蜡对封装造成影响,可提高封装效果。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S4:对封装形成的线圈进行表面整形处理。
可将封装得到的线圈通过整形处理形成所需的形状,整形处理的线圈的外形比较规整,外观效果好。其中,整形处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在此不再详述。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可还包括:采用环氧树脂胶对线圈进行预封装处理并预留浸蜡通道的步骤。其中,在步骤S2中可通过浸蜡通道进行真空浸蜡处理,并且在步骤S3中,可采用环氧树脂胶对线圈进行封装处理并封住浸蜡通道。
也就是说,当线圈绕制完成后,可以首先对线圈进行预封装处理,将线圈的外部进行封装,同时在线圈上预留与线圈内的间隙连通的浸蜡通道,之后可进行真空浸蜡处理,液态的石蜡可以通过预封装处理形成的浸蜡通道进入到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的间隙内。当浸蜡完成后,可以再用环氧树脂胶进行封装处理,将浸蜡通道封住,同时还可以对线圈的外部进行补充封装。这些处理过程对线圈的损坏较小,封装形成的线圈超导性能较好且强度较高。
在实际处理中,在采用环氧树脂胶进行预封装之前可以先将线圈的某些部分包覆起来,以将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的间隙封住,防止环氧树脂胶进入到线圈的间隙,影响后续的浸蜡处理;当预处理封装完成后,再将线圈表面的包覆材料去除,并利用预留的浸蜡通道对线圈进行浸蜡处理,石蜡填充效果仍然较好。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绕制、浸蜡和封装步骤,绕制步骤在浸蜡和封装步骤之前,绕制步骤中的操作不当也不会线圈产生损坏,例如,在相关技术中采用的胶粘以及扭转线头等操作均会对线圈造成一定的损坏。本申请中不仅对线圈的固化处理进行了改进,对于线圈的绕制操作也进行改进,以达到进一步减少线圈受损的目的。
具体而言,在步骤S1中,在线圈绕制的过程中,线圈的固定采用自适应固定方式,从而无需采用相关技术中的采用胶粘以及扭转线头等操作,对线圈的损坏小。在进行线圈的绕制时,可以通过绕线架组件实现线圈的自适应固定。
参照图2至图5所示,绕线架组件可包括底板107、绕线架106、偏心固定柱205和螺纹杆206,底板107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绕线架106设在底板107上,偏心固定柱205的至少部分的外周面形成为弧形面,并且偏心固定柱205内设有偏心螺纹孔,螺纹杆206可以穿过固定孔伸入偏心螺纹孔内,偏心固定柱205随螺纹杆206的伸入可相对于底板107可转动,并且在螺纹杆206伸入到位后,偏心固定柱205可以止抵在线圈的外周面上以压紧线圈。
具体在操作时,可将超导线一匝一匝地绕制在绕线架106上,在绕制过程中,可将螺纹杆206从底板107的下方穿过固定孔伸入偏心螺纹孔内,使偏心固定柱205可与底板107实现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06的伸入过程中,即螺纹杆206的拧紧过程中,螺纹杆206会带动偏心固定柱205一起转动,使偏心固定柱205的弧形面可以与线圈的外表面接触,并对线圈产生压力和静摩擦力,偏心固定柱205与线圈之间的静摩擦力将偏心固定柱205止动,偏心固定柱205被螺纹杆206拧紧在底板107上,超导线头被偏心固定柱205施加的静摩擦力锁住,有效阻止线头散掉,并使线圈因被压紧而绕制的更紧密。
由于偏心螺纹孔在偏心固定柱205上是偏心设置的,即偏心螺纹孔与偏心固定柱205的外周面的距离在偏心固定柱205的周向上不全相同,偏心固定柱205与线圈的外表面接触的位置可以根据线圈实际绕制完最外匝的位置进行小范围调整,偏心固定柱205能够对线头位置的微小浮动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有自适应功能。其中,在绕制的过程中,每绕完一匝即可通过偏心固定柱205实现压紧固定,以使线圈的匝与匝之间接触更紧密,线圈密实度更高。
这种自适应的固定方式对线圈施加的是压力和沿线圈的绕制方向的摩擦力,没有对超导线的扭转作用,因此不会对超导线造成扭转破坏,不会影响到超导线端部的超导性能,能够克服由于工艺差异导致的线圈最外层位置浮动的影响,实现线圈的自适应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偏心固定柱205的与线圈接触的弧形面在底板107上的投影线(即偏心固定柱205的外轮廓线)可以为圆弧形,也可以是渐开线形或者其它曲线形。例如,如图1所示,偏心固定柱205形成为圆柱形,圆柱形的偏心固定柱205内偏心设置有偏心螺纹孔,此时,偏心固定柱205的外轮廓线形成为正圆形,偏心固定柱205的外周面均为弧形面,使用时无需专门调整偏心固定柱205的摆放角度,使用灵活性较强。当然,偏心固定柱205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部分圆柱体以及其他拓扑型式等。
可选地,偏心固定柱205与超导线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为0.05-0.95。由此,可以使偏心固定柱205对线圈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偏心固定柱205与超导线之间的摩擦系数可为0.1、0.2、0.3、0.4、0.5、0.6、0.7、0.8或0.9等,具有这些参数的偏心固定柱205对线圈均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使线圈绕制更紧密。
在本发明中,对于线圈的形状不做特殊限制,线圈可以为圆环形或者长条形等。对于线圈的绕设形式不做特殊限制,例如,线圈可为螺线管线圈。再例如,每个绕线架106上可以绕制多个线圈,例如,两个、三个等。
如图2和图4所示,线圈可包括沿绕线架106的轴向分布的上线圈104和下线圈105。此时,为实现两个线圈的自适应固定,底板107上的固定孔可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偏心固定柱205可包括第一偏心固定柱101和第二偏心固定柱102,螺纹杆206可包括第一螺纹杆103和第二螺纹杆108,第一偏心固定柱101在第一螺纹杆103伸入到位后可以止抵在下线圈105的外周面上以固定下线圈105的线头,第二偏心固定柱102在第二螺纹杆108伸入到位后可止抵在上线圈104的外周面上以固定上线圈104的线头。
由此,每个线圈均有各自的自适应固定结构,在线圈绕制过程中可以实现各自的自适应固定,固定效果好,线圈绕制更紧密,可以较好地实现单线饼以及双线饼的制作。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偏心固定柱101和第二偏心固定柱102的高度可以分别对应各自线圈的位置,第一偏心固定柱101可对应下线圈105,高度相对较低,第二偏心固定柱102可对应上线圈104,高度相对较高,并且第一偏心固定柱101和第二偏心固定柱102间隔开设置,在对线圈固定时不会相互干涉,固定效果好。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偏心固定柱101、第二偏心固定柱102、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分别为一个,可以理解的是,这些零部件的数量不限于一个,还可以多于一个,以增加对导线头的约束,实现对线圈更好的固定效果,使线圈绕制更紧密,具体采用几个,可以根据导线的张紧力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可以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该高温超导线圈绕制紧密,超导性能好。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绕线架106的形状可以根据最终所需线圈的形状进行设计,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绕线架106形成为圆环形的柱状结构,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绕线架106形成为腰圆环形的柱状结构,或者说跑道形的柱状结构。采用线圈自适应固定方式时需要根据绕线架106的尺寸、超导线201的厚度和长度以及工艺特定等初步计算确定线圈最外层的位置,然后在底板107上加工固定孔,固定孔的孔径与偏心固定柱205上的偏心螺纹孔的孔径匹配,例如,偏心螺纹孔为M4时,固定孔的孔径为4.1mm。
进行绕制时,先在绕线架106上绕制下线饼,即下线圈105。在绕制完成后,在第一固定孔的位置上放置第一偏心固定柱101,将第一螺纹杆103穿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一偏心固定柱101上的偏心螺纹孔配合。旋转第一螺纹杆103,第一偏心固定柱101随第一螺纹杆103一起旋转直到第一偏心固定柱101的弧形面与下线饼的线头侧面接触,在第一螺纹杆103的带动下,第一偏心固定柱101与下线饼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加,摩擦力增加,第一偏心固定柱101被下线饼的摩擦力止动,不随第一螺纹杆103一起旋转,第一螺纹杆103越拧越紧,将第一偏心固定柱101固定在线圈底板或者工装底板等底板107上,下线饼线头由于第一偏心固定柱101的摩擦力作用被锁住。如图2和图4所示,为增加下线饼线头的锁紧力,本示例中采用了两个第一偏心固定柱101。
在下线饼固定完成后可开始绕制上线饼,即上线圈104。在绕制完成后,在第二固定孔的位置上放置第二偏心固定柱102,将第二螺纹杆108穿过第二固定孔,与第二偏心固定柱102上的偏心螺纹孔配合,旋转第二螺纹杆108,第二偏心固定柱102随第二螺纹杆108一起旋转,直到第二偏心固定柱102的弧形面与下线饼线头的侧面接触。
在第二螺纹杆108的带动下,第二偏心固定柱102与上线饼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加,摩擦力增加,第二偏心固定柱102被下线饼的摩擦力止动,不随第二螺纹杆108一起旋转。第二螺纹杆108越拧越紧,将第二偏心固定柱102固定在底板107上,上线饼线头由于第二偏心固定柱102的摩擦力作用被锁住。如图1所示,为增加上线饼线头的锁紧力,本示例中采用了两个第二偏心固定柱102。
线圈绕制完成后,在偏心固定柱205固定线头的情况下,可完成线圈电流引线、电压引线、铜端子等部件的安装和焊接,然后可进入后处理工艺。其中,后处理工艺中可采用无损固定处理工艺对线圈进行处理。
在本示例中,采用先真空浸蜡后环氧树脂胶封装的工艺。具体地,在线圈前处理完成后,将线圈整体放入真空浸渍机的真空浸渍腔内,在浸渍物料腔内加热熔化石蜡或在外部加热容器中熔化石蜡后向浸渍物料腔内灌入液态石蜡,与此同时,对真空浸渍腔进行抽真空操作,当浸渍物料腔内的石蜡全部熔融且真空浸渍腔的真空度达到要求时,关闭真空浸渍腔的抽气阀门,打开浸渍物料腔与真空浸渍腔的连接阀门,熔融石蜡可进入真空浸渍腔,对线圈进行石蜡填充,使得石蜡流入到超导线201之间的石蜡填充区域202以及环氧树脂胶封装区域203,如图3和图5所示。
在完成真空浸蜡后,可去除填充在环氧树脂胶封装区域203的固态石蜡。去除办法可采用:先用物理办法去除大部分固态石蜡,然后用矿物油擦拭环氧树脂胶封装区域203内残留的少量石蜡,再用洗洁精和清水洗去液态矿物油,最后用清水冲洗,并用冷风吹干,然后可进行环氧树脂胶的封装。
进行环氧树脂胶封装时,可将线圈放入涂覆脱模剂的封装模具204中,其中,可去除底板107上的偏心固定柱205,然后向模具内灌入环氧树脂胶,使其填充线圈的环氧树脂胶填充区域203,待胶体固化后从模具中取出线圈,切除线圈整体以外多余的胶体,使线圈外观整洁。
通过环氧树脂胶封装使得线圈的超导线201之间石蜡填充区域202内的石蜡在低温下不脱落,在改善超导线之间的导热效果的同时,可减小超导线的活动空间,有利于保护交流工作下的超导线性能;并且,封装在线圈外围的环氧树脂胶在低温下由于收缩率大于超导线的收缩率,因此,会对线圈产生向内的压应力,能够提高线圈的整体强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的其它操作以及绕线架106组件的其他构成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Claims (9)

1.一种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超导线并将所述超导线绕设在绕线架上形成线圈;
S2:对所述线圈进行真空浸蜡处理,以使所述线圈的匝与匝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石蜡;
S3:采用环氧树脂胶对所述线圈进行封装处理,其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绕线架设在底板上,所述超导线与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偏心固定柱止抵以实现自适应固定,所述底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偏心固定柱内设有偏心螺纹孔,所述偏心固定柱的至少部分的外周面形成为弧形面,螺纹杆适于穿过所述固定孔伸入所述偏心螺纹孔内,所述偏心固定柱随所述螺纹杆的伸入相对于所述底板可转动且适于止抵所述线圈的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之间还包括:采用环氧树脂胶对所述线圈进行预封装处理并预留浸蜡通道,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所述浸蜡通道进行真空浸蜡处理且在所述步骤S3中采用环氧树脂胶对所述线圈进行封装处理并封住所述浸蜡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清除所述线圈外表面上残留的石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固定柱与所述超导线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05-0.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固定柱形成为圆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绕线架的轴向分布的上线圈和下线圈,所述固定孔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偏心固定柱包括第一偏心固定柱和第二偏心固定柱,所述螺纹杆包括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偏心固定柱在所述第一螺纹杆伸入到位后适于止抵在所述下线圈的外周面上以固定所述下线圈,所述第二偏心固定柱在所述第二螺纹杆伸入到位后适于止抵在所述上线圈的外周面上以固定所述上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偏心固定柱、所述第二偏心固定柱、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分别为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为螺线管线圈。
9.一种高温超导线圈,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制作。
CN201610878171.3A 2016-10-08 2016-10-08 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6373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8171.3A CN106373772B (zh) 2016-10-08 2016-10-08 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8171.3A CN106373772B (zh) 2016-10-08 2016-10-08 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3772A CN106373772A (zh) 2017-02-01
CN106373772B true CN106373772B (zh) 2018-06-22

Family

ID=57896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8171.3A Active CN106373772B (zh) 2016-10-08 2016-10-08 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37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7424B (zh) * 2018-08-20 2021-03-02 陕西师范大学 利用高温超导原理演示混沌现象的复合摆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57100A (zh) * 2019-12-10 2020-04-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螺线管式高温超导线圈及其固化方法
CN113690010A (zh) * 2021-08-25 2021-11-23 北京智诺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混合结构的高温超导储能磁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5968Y (zh) * 2001-11-16 2002-08-14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型线圈固定压块
CN102087904A (zh) * 2010-12-14 2011-06-08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超导螺线管线圈的绕制装置及其绕制方法
CN202205581U (zh) * 2011-09-14 2012-04-25 天津市滨海电器有限公司 环形线圈绕线机的绕线执行机构
CN202422900U (zh) * 2012-02-10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一种真空浸蜡式超导除铁器磁体结构
CN102810378A (zh) * 2012-07-13 2012-12-0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超导磁体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5914B2 (ja) * 2013-11-22 2018-07-11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超電導コイル及びその超電導コイルの製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5968Y (zh) * 2001-11-16 2002-08-14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型线圈固定压块
CN102087904A (zh) * 2010-12-14 2011-06-08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超导螺线管线圈的绕制装置及其绕制方法
CN202205581U (zh) * 2011-09-14 2012-04-25 天津市滨海电器有限公司 环形线圈绕线机的绕线执行机构
CN202422900U (zh) * 2012-02-10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一种真空浸蜡式超导除铁器磁体结构
CN102810378A (zh) * 2012-07-13 2012-12-05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超导磁体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充蜡稳定超导螺线管的实验研究;严陆光 等;《低温物理》;19811231;第3卷(第4期);第325-33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3772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3772B (zh) 高温超导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制作方法
US4376904A (en) Insulated electromagnetic coil
US8104164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otor of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9653199B2 (en) Electromagnetic coil assemblies having braided lead wires and/or braided sleeves
CA2675821A1 (en) Conductor bar for the stator of a generator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CN207968251U (zh) 一种电机线圈的绕线模具
GB2498961A (en) Methods of joining superconducting wires
TWI427650B (zh) 功率變壓器
CN102185432B (zh) 用于实现导电棒周围的绝缘体的方法
KR20010080595A (ko) 고전압 고정자 코일의 뢰벨 충전재내에서의 부분 방전을감소시키는 방법
CN103871726B (zh) 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
CN102347156B (zh) 一种高压绝缘接头制作工艺
CN201307475Y (zh) 电磁铆枪用放电线圈
JPS6243328B2 (zh)
JP2004006148A (ja) 超電導ケーブル
CN102063993B (zh) 压缩机离合器的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KR840000587B1 (ko) 건식 변압기용 코일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101777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NO141291B (no) Fremgangsmaate for fremstilling av en viklingsisolasjon for elektriske maskiner
JPS5857711A (ja) 浮上式鉄道の推進用樹脂成形コイル
JPH0218662Y2 (zh)
JPS633544B2 (zh)
JPH0329973Y2 (zh)
CN104104196A (zh) 用于激活电动机的线圈线的方法和具有这种线圈线的线圈
JPH0635641Y2 (ja) 高電圧回転機巻線の絶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