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8398A - 电气接线箱及线束 - Google Patents

电气接线箱及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8398A
CN106358398A CN201610559768.1A CN201610559768A CN106358398A CN 106358398 A CN106358398 A CN 106358398A CN 201610559768 A CN201610559768 A CN 201610559768A CN 106358398 A CN106358398 A CN 106358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air
flow road
cas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597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8398B (zh
Inventor
高井悦朗
垣见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58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8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8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8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27Natural conv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气接线箱及线束,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性能。包括箱体(10),其具有:主体部件(11),其形成有成为发热源的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第2收容室(22);罩部件(12),将主体部件一端的开口(11a)封闭;及电线导出部(41),将电线(150)引出到外部,第2收容室(22)具有相互对置并与第2电子元器件的2处宽区域部(102a)分别对置的第1及第2壁部(22a)(22b),第1壁部具有进气口(61),其形成在与第2电子元器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端侧,使新气流入到第2收容室内部,第2壁部具有排气口(62),其形成在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将第2收容室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箱体具有:新气导入口(63),在正交方向与进气口相比配置在排气口侧,从箱体外部导入新气;以新气流路(64),将新气从新气导入口引导至进气口。

Description

电气接线箱及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接线箱及线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内部的空间中收容有电子元器件并将与该电子元器件连接的电线引出到外部引出的电气接线箱。并且,已知具有该电气接线箱的线束。电气接线箱、线束例如被搭载在车辆中,并介在于车辆的电源与负载之间。此处,有的电气接线箱收容有电子控制单元等那样的成为发热源的电子元器件。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5中公开了这样的电气接线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214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214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35495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354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36846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0-32962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3-2982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过,在这种电气接线箱中,需要承担该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放热的构造。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5的电气接线箱通过在构成箱体的外壁部与电子控制单元的收容室的壁部之间设置空气层,并且在外壁部设置与该空气层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从而进行电子控制单元的冷却、放热。因此,该电气接线箱在使成为发热源的电子元器件冷却的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在那样的空气层中设置导风板并调整空气层内的冷却风的流量的技术。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在电子控制单元的箱体中设置的冷却构造(风扇形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所收容的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性能提高的电气接线箱及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气接线箱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接线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主体部件,其形成有对成为发热源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收容的收容室;罩部件,其将能够用作所述电子元器件向所述收容室的插入口的、所述主体部件的一端的开口封闭;以及电线导出部,其将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电线从内部引出到外部,所述收容室具有第1壁部及第2壁部,所述第1壁部及第2壁部相互对置,并且还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2处的宽区域部分别对置,所述第1壁部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第1壁部中的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端侧,使新气流入到所述收容室的内部,所述第2壁部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形成在所述第2壁部中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将所述收容室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到该收容室的外部,所述箱体具有:新气导入口,其在所述正交方向与所述进气口相比配置在所述排气口侧,从所述箱体的外部导入新气;以及新气流路,其将新气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引导至所述进气口。
此处,优选的是,所述新气导入口在所述正交方向配置在与所述排气口同等的位置。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宽区域部中的放热部对置。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电线导出部具有:引出口,其将所述电线引出到所述箱体的外部;以及多个倾倒片,其沿着所述引出口的周缘隔开间隔且从该周缘在所述电线的引出方向延伸,能够以所述周缘侧的根部为支点向所述电线倾倒,从所述引出口引出的所述电线与以抵接于所述电线的方式倾倒的所述倾倒片一起被带缠绕而被固定于所述电线导出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新气流路具有:第1新气流路,其将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导入的新气引导至与所述进气口相同的高度;以及第2新气流路,其将所述第1新气流路的新气引导至所述进气口,所述箱体具有:开口,其使所述第2新气流路在车辆下方侧开放;以及盖部件,其将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所述开口从车辆下方侧封闭,所述盖部件在其周缘部具有朝着向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所述开口的安装方向突出的框体,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侧壁部具有在安装有所述盖部件时插入所述框体的槽部,所述槽部具有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不论所述盖部件是否因自重而下降,都与所述框体的侧壁面对置。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新气流路具有:第1新气流路,其将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导入的新气引导至与所述进气口相同的高度;以及第2新气流路,其将所述第1新气流路的新气引导至所述进气口,所述箱体具有:第1开口,其使所述第2新气流路在车辆下方侧开放;第2开口,其使所述第2新气流路中的所述第1新气流路侧的端部在车辆上方侧开放;第1盖部件,其将所述第1开口从车辆下方侧封闭;以及第2盖部件,将所述第2开口从车辆上方侧封闭,所述第1盖部件是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盖部,其将所述第1开口封闭;多个侧壁部,其从所述盖部的周缘朝着向所述第1开口的安装方向且沿着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多个内壁面突出;以及顶板部,其将所述第2开口从车辆下方侧封闭,并且,将由多个所述侧壁部的突出侧的端部构成的开口封闭,所述第1盖部件包括:流入口,其将所述第1新气流路的新气引导至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流出口,其配置在与所述进气口同等的位置,使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新气流出到所述收容室;以及コ字状的凸缘部,其从构成所述流入口的所述侧壁部和所述顶板部的各自的端部在与所述流入口的开口面交叉的交叉方向且向外侧突出,所述箱体具有收容所述凸缘部的コ字状的槽部。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包括电线和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主体部件,其形成有对成为发热源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收容的收容室;罩部件,其将能够用作所述电子元器件向所述收容室的插入口的、所述主体部件的一端的开口封闭;以及电线导出部,其将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所述电线从内部引出到外部,所述收容室具有第1壁部及第2壁部,所述第1壁部及第2壁部相互对置,并且,还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2处的宽区域部分别对置,所述第1壁部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第1壁部中的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端侧,使新气流入到所述收容室的内部,所述第2壁部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形成在所述第2壁部中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将所述收容室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到该收容室的外部,所述箱体具有:新气导入口,其在所述正交方向与所述进气口相比配置在所述排气口侧,从所述箱体的外部导入新气;以及新气流路,其将新气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引导至所述进气口。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气接线箱及包括该电气接线箱的线束在电子元器件的收容室中在与排气口在对角线上分开的位置设置有进气口,为了将来自在与电子元器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配置得靠近排气口的新气导入口的新气引导至进气口,而设置有将该新气导入口和进气口连接的新气流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及线束中,通过使新气直接流入到收容室,从而能够使流入的新气在收容室中循环,该新气直接从电子元器件夺取热量,将受热后的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因此,能够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及线束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将电气接线箱的罩部件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电气接线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箱体的主体部件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收容有第2电子元器件的主体部件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以X1-X1线切断的主体部件的剖视图,是说明新气的流动态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图4的以X2-X2线切断的主体部件的剖视图,是说明新气的流动态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图4的以X3-X3线切断的主体部件的剖视图,是说明新气的流动态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图5的以Y-Y线切断的主体部件的剖视图。
图10是主体部件的后视图。
图11是示出从箱体拆卸了实施方式的第1盖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主体部件的仰视图。
图13是箱体的仰视图。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第1盖部件与箱体之间的气密构造的图,是将图4的以X4-X4线切断的剖面局部地示出的图。
图15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第1盖部件与箱体之间的气密构造的图,是将第1盖部件向箭头方向下降时的图4的以X4-X4线切断的剖面局部地示出的图。
图16是示出从主体部件拆卸了第1电线导出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从主体部件拆卸了第1电线导出部的状态的其他角度的立体图。
图18是第1电线导出部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在第1电线导出部和大径的电线上缠绕有带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0是示出在第1电线导出部和小径的电线上缠绕有带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1是示出从箱体拆卸了变形例的第1盖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变形例的第1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23是变形例的第1盖部件的其他角度的立体图。
图24是在与图4的X1-X1线等同的位置切断的主体部件和变形例的第1盖部件的剖视图。
图25是图24的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气接线箱
10 箱体
11 主体部件
11a 开口
11b、11c、11e 外壁部
11d 收容室
11f 槽部
12 罩部件
13 第1盖部件(盖部件)
13a 框体
13a1、13a2 侧壁面
14 第1盖部件
14a 代替流路(箱体的内部空间)
14b 盖部
14c、14d、14e、14f、14i、14k 侧壁部
14g 顶板部
14h 流入口
14j 流出口
14l 凸缘部
20 收容室
21a 底壁部
22 第2收容室
22a 第1壁部
22b 第2壁部
41 第1电线导出部(第2盖部件)
41a 主体
41a1 下端面
41b1 引出口
41c 固定片
41d 第1倾倒片
41e 第2倾倒片
61 进气口
62 排气口
63 新气导入口
64 新气流路
64a 第1新气流路
64b 第2新气流路
64b12、64b13 侧壁面
64b1 第1开口
64b3 第2开口
64b11 槽部
100 电子元器件
102 第2电子元器件
102a 宽区域部
102a1 放热部
150 电线
WH 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气接线箱及线束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会因本实施方式而受到限定。
[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20来说明本发明的电气接线箱及线束的1个实施方式。
图1及图2的附图标记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另外,图1的附图标记WH示出该电气接线箱1所具备的线束。
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1在内部收容有与电源(省略图示)、负载(省略图示)、传感器(省略图示)等连接对象物进行电气连接的各种电子元器件100。该电子元器件100是例如继电器、熔断器等电路保护元器件、连接器等。以下,将这种电子元器件100称为第1电子元器件10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电子控制单元(所谓的ECU)等电子设备,也作为被收容在电气接线箱1中的电子元器件100。以下,将这种电子元器件100称为第2电子元器件102。在收容的电子元器件100上电气连接有相应的电线(电力供给线、信号线等)150。在电气接线箱1中,该电线150被引出到外部。该电气接线箱1与该电线150等一起构成线束WH。线束WH例如被配置于车辆,经由电线150与电源(二次电池)侧、作为负载的电气设备(驱动器等)侧等连接。
电气接线箱1包括箱体10,该箱体10收容至少1个电子元器件100,并将与该电子元器件100电气连接的电线150引出到外部。箱体1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在其内部具有收容电子元器件100的空间。在其内部的空间中形成有至少1个电子元器件100的收容室20(图2及图3)。收容室20有的情况下是收容单个的电子元器件100的空间,也有的情况下是收容多个电子元器件100的组合(以下,称为“电子元器件群”)的空间。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1包括至少1个收容单个的电子元器件100的收容室20。即,该电气接线箱1如果形成有收容单个的电子元器件100的1个收容室20,则也可以包括针对其他单个的电子元器件100每一个的收容室20、针对电子元器件群每一个的收容室20。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箱体10作为其收容室20而具有各1个第1收容室21、和第2收容室22,该第1收容室21将电子元器件群与后述的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一起收容,该第2收容室22,将电子元器件100以单体收容。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箱体10由多个构成部件形成。例如,该例示的箱体10是通过将主体部件11(图1-图5)和罩部件12(图1及图2)相互装配而形成的。主体部件11具有:被用作电子元器件100的插入口的一端的开口11a;以及对从该开口11a插入的电子元器件100进行收容的收容室20。罩部件12封闭主体部件11的开口11a。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1例如搭载在发动机隔间(省略图示)内,使开口11a朝向车辆上方来安装于车身。以下,与车辆的上下方向相对应来定义“上方”、“上部”、“下方”、“下部”及“底部”等上下方向。
如上所述,在该箱体10中设置有2个收容室20(第1收容室21、第2收容室22)。
第1收容室21是收容电子元器件群的空间。该例示的电子元器件群是由同一种类或多个种类构成的多个第1电子元器件101的组合。此处例示的第1电子元器件101是使配置在电气接线箱1的外部的2者间(例如电源与负载之间)电气连接的连接器。
构成电子元器件群的各个第1电子元器件101由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保持,在由该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一体化的状态下一起收容在第1收容室21中。该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在其内部具有对各个第1电子元器件101进行收容及保持的空间。该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有的情况下也被称为模块。收容在第1收容室21中的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借助保持机构(省略图示)而被保持在第1收容室21中。
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在第1收容室21的内部在主体部件11的开口11a侧具有开口,从该开口使各个第1电子元器件101的一部分露出。从该第1电子元器件101的露出部分导出有与该第1电子元器件101电气连接的一侧的电线150。该一侧的电线150沿着罩部件12布设,被从箱体10的第1电线导出部41引出到箱体10的外部(图1)。
在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的内部,与第1电子元器件101电气连接的另一侧的电线150被引导至1个部位。该被引导的另一侧电线150被从第2电线导出部42引出到箱体10的外部(图1)。第2电线导出部42可以设置于箱体10,也可以设置于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在该例示中,设置于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因此,第2电线导出部42被形成为在电子元器件保持体30被收容于第1收容室21时露出到箱体10的外部。
第2收容室22是收容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空间,与第1收容室21相邻地配置。本实施方式的第2收容室22例示为收容电子控制单元等称为发热源的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收容室。在该第2电子元器件102中,在被收容于第2收容室22时,电气连接的电线150被导出到开口11a侧。该电线150被从箱体10的第3电线导出部43引出到箱体10的外部(图1)。
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外观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具有沿着向第2收容室22的插入方向的4个区域。该4个区域大体上区别为:相互对置的2处的宽区域部102a;以及区域比宽区域部102a狭窄、且相互对置的2处窄区域部102b(图3)。在该宽区域部102a,形成有将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放出的多个放热部(例如放热风扇)102a1。第2电子元器件102例如借助支架等2个保持部件51A、51B(图3)通过螺纹固定等而固定在第2收容室22的2个固定部52A、52B(图5)。该第2电子元器件102配置为:在其2处的宽区域部102a与第2收容室22的内壁面之间、其2处的窄区域部102b与第2收容室22的内壁面之间、及底部与第2收容室22的底壁面之间隔开间隔。在空气能出入第2收容室22的情况下,能够使空气在该各个间隔中流动。
第2收容室22具有相互对置、并且与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2处的宽区域部102a也分别对置的第1壁部22a、第2壁部22b。在一个宽区域部102a与第1壁部22a之间及另一个宽区域部102a与第2壁部22b之间,如上所述设置有间隔。
第1壁部22a是配置在箱体10的内侧的壁部,也能够将其上部的一部分用作第1收容室21的箱体10的内侧的壁部。第1壁部22a在除了与第1收容室21共用的部分之外的场所具有开口,将该开口用作使新气流入到第2收容室22中的进气口61(图6-图9)。该进气口61形成在第1壁部22a中的与第2电子元器件102向第2收容室22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端侧。该例示的进气口61是与该插入方向及正交方向都正交的矩形状或梯形状的开口,配置在比第1收容室21更靠下方的位置(图7)。以下,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将该插入方向简称为“插入方向”,另外,将该正交方向简称为“正交方向”。
此处,进气口61优选在该第1壁部22a的一端侧与第2电子元器件102中的正交方向的一端侧的放热部102a1对置。由此,流入到第2收容室22的新气立即接触到该放热部102a1,因此,能够在新气被第2收容室22的气体介质温度加热之前,从该放热部102a1高效率地夺取热量。
第2壁部22b具有将第2收容室22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到该第2收容室22的外部的排气口62(图3、图5-图8及图10)。该排气口62是与插入方向及正交方向都正交的开口,形成在第2壁部22b中的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该例示的排气口62被形成为圆形。并且,排气口62配置在比进气口61更靠车辆上方侧的位置(图7)。此处,第2壁部22b也被用作箱体10的外壁部。因此,排气口62将第2收容室22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到箱体10的外部。
为了提高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冷却性能,优选尽可能使低温的新气流入到第2收容室22。此处,配置有该电气接线箱1的发动机隔间内受到发动机(省略图示)的热量的影响,随着去往车辆上方而气体介质温度变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箱体10中,在比进气口61更靠车辆下方侧的位置设置有从箱体10的外部导入新气的新气导入口63(图7、图8、图11及图12),并且,设置有将新气从该新气导入口63引导至进气口61的流路(以下,称为“新气流路”)64(图6-图9、图11及图12)。
新气导入口63在正交方向配置在比进气口61更靠排气口62侧,且比主体部件11更靠车辆下方侧。本实施方式的新气导入口63在正交方向配置在与排气口62同等的位置(图12)。该新气导入口63是与主体部件11一体成形的筒体63A的一端的开口,向车辆下方开口。筒体63A的内部被用作用于将从新气导入口63导入的新气引导至与进气口61相同的高度的流路(以下,称为“第1新气流路”)64a。因此,筒体63A从其一端的开口(新气导入口63)延伸到上方,并在与进气口61相同的高度设置有另一端的开口63A2。该开口63A2与插入方向及正交方向都正交,以与进气口61、排气口62相同的朝向开放。
此处,在第1新气流路64a中,从新气导入口63导入的新气的流动方向在另一端的开口63A2切换。因此,在该第1新气流路64a中,为了使从新气导入口63导入的新气向另一端的开口63A2顺畅地流动,也可以在新气的流动方向的切换部分设置倾斜面、曲面。在该例示中,在筒体63A上设置有倾斜面63A3(图7等)。
该筒体63A的第1新气流路64a构成新气流路64中的新气导入口63侧的流路。新气流路64具有作为进气口61侧的其余的流路的、用于将第1新气流路64a的新气引导至进气口61的流路(以下,称为“第2新气流路”)64b。第2新气流路64b是在正交方向延伸的流路。因此,在第2新气流路64b中,从另一端的开口63A2流入的新气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因此,在该第2新气流路64b中的新气的流动方向的切换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倾斜面、曲面。另外,在该第2新气流路64b中,在向进气口61流入时,新气的流动方向也发生改变。因此,在该第2新气流路64b中的新气的流动方向的切换部分,也可以设置倾斜面、曲面。在该例示中,设置有将第2新气流路64b的新气引导至进气口61的引导壁部64A(图6等)。该引导壁部64A具有倾斜面和曲面连接而成的引导壁面,一边将新气从倾斜面向曲面引导一边引导至进气口61。该引导壁部64A在其倾斜面侧与箱体10(主体部件11)的外壁部11b连接,且曲面侧的端部与进气口61的周缘部(即第1壁部22a)连接。
第2新气流路64b由箱体10(主体部件11)的外壁部11b、11c(图4及图6等)、第1壁部22a、引导壁部64A、和第1收容室21的底壁部21a(图6及图7等)包围而形成。在第2新气流路64b中,该外壁部11b、11c和第1壁部22a和引导壁部64A成为侧壁部。外壁部11b与第1壁部22a对置地配置,且与正交的外壁部11c连接。该外壁部11b具有与另一端的开口63A2相符且连通的开口。外壁部11c从第1壁部22a向外壁部11b垂设。在箱体10(主体部件11)中,利用该各个侧壁部形成使第2新气流路64b向车辆下方侧开放的开口(以下,称作“第1开口”)64b1(图7-图9、图11及图12)。此处,第1壁部22a通过使下方的部分比第2新气流路64b向第2收容室22侧偏移(图7及图8),从而形成沿着第1开口64b1的下端22a1(图11及图12)。在第1壁部22a中,比其下端22a1更靠上方的部分被用作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即,该下端22a1成为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第1壁部22a)的下端的一部分。第1开口64b1由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的下端(下端22a1和外壁部11b、11c及引导壁部64A的下端)所构成的框状的周缘部形成。
箱体10包括将该第1开口64b1从车辆下方侧封闭的盖部件(以下,称为“第1盖部件”)13(图3、图11及图13等)。第1盖部件13是被形成为板状的部件。该第1盖部件13由设置在与第1开口64b1的周缘部之间的锁定机构53保持在箱体10上(图13)。该锁定机构53例如包括:设置在第1盖部件13的周缘部和第1开口64b1的周缘部之中的一者上的爪部;以及将该爪部卡止的卡止部。
此处,取决于锁定机构53的爪部与卡止部的松动的大小,在第1盖部件13因自重而下降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第1盖部件13与第1开口64b1之间产生间隙,并将外气从该间隙导入到第2新气流路64b。该间隙与新气导入口63相比存在于车辆上方,因此,从该间隙导入的外气有可能比从新气导入口63导入到第2新气流路64b中的新气温度高。因此,在第1盖部件13上,在其周缘部设置有向第1开口64b1的安装方向突出的框体13a(图14及图15)。而且,在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的下端(下端22a1和外壁部11b、11c及引导壁部64A的下端),设置有在安装第1盖部件13时插入该第1盖部件13的框体13a的槽部64b11。该槽部64b11例如被形成为:不论第1盖部件13是否如图15的箭头那样因自重而下降,都具有与框体13a的侧壁面13a1、13a2对置的侧壁面64b12、64b13。在进行该设定时,以第1盖部件13因自重而下降到最低时为基准。在该例示中,采用所谓迷宫构造,该迷宫构造中将框体13a的突出侧的端部形成为锐角,并且,将槽部64b11的槽底侧{与框体13a的锐角部分的侧壁面13a1、13a2对置的部位(侧壁面64b12、64b13)}形成为锐角的V字形状。由此,在第1盖部件13与第1开口64b1之间,即使第1盖部件13因自重而下降到最低,也能够利用各个侧壁面13a1、13a2、64b12、64b13,在外气从箱体10的外部到达第2新气流路64b之间确保较长的距离(所谓沿面距离)。因此,在该电气接线箱1中,能够抑制从第1盖部件13与第1开口64b1之间导入温热的外气,能够抑制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冷却性能的降低。
另外,在箱体10(主体部件11)中,利用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外壁部11b、11c和第1壁部22a和引导壁部64A),在车辆上方侧也形成有第2新气流路64b的开口(以下,称为“上部开口”)64b2(图7)。该上部开口64b2的一部分被第1收容室21的底壁部21a封闭。另一方面,该上部开口64b2的其余部分作为第2开口64b3,在车辆上方侧开放(图6、图9及图12)。该第2开口64b3使第2新气流路64b中的第1新气流路64a侧的端部在车辆上方侧开放。箱体10包括将该第2开口64b3从车辆上方侧封闭的盖部件(以下,称为“第2盖部件”)。第2盖部件也可以作为用于将第2开口64b3封闭的专用品来设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1电线导出部41具有第2盖部件的功能。第1电线导出部41具有主体41a(图16-图18)。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主体41a的下端面41a1被用作将第2开口64b3从车辆上方侧封闭的盖部。
具体说明该第1电线导出部41。第1电线导出部41的主体41a具有内部空间,经由该内部空间将电线150引导至收容室20的电子元器件100。箱体10(主体部件11)包括将该主体41a从开口11a侧收容的收容室11d。该收容室11d与主体41a的形状相对应被形成为长方体状,在其底部具有第2开口64b3
并且,第1电线导出部41具有与其主体41a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筒体41b。筒体41b从该主体41a向箱体10的外侧突出,在其内部空间中,引导从主体41a的内部空间导入的电线150。在该筒体41b中,突出侧的端部被用作将电线150向箱体10的外部引出的引出口41b1。收容室11d具有缺口11d1使得该筒体41b向箱体10的外部突出。
另外,第1电线导出部41具有从其引出口41b1的周缘在电线150的引出方向延伸的固定片41c。并且,第1电线导出部41在其引出口41b1的周缘中的与固定片41c不同的位置,具有多个倾倒片(在该例示中为第1倾倒片41d及第2倾倒片41e),该多个倾倒片沿着该周缘隔开间隔且从该周缘在电线150的引出方向延伸、并能够以该周缘侧的根部为支点而向电线150倾倒。第1倾倒片41d配置在相对于固定片41c沿着引出口41b1的周缘错开约45度的位置。第2倾倒片41e配置在比第1倾倒片41d进一步错开约45度的位置(即与固定片41c对置的位置)。第1倾倒片41d及第2倾倒片41e通过将其根部形成为板厚较薄的铰链形状,从而能够以该根部为支点进行倾倒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作业者使第1倾倒片41d及第2倾倒片41e倾倒而使其末端抵接于电线150,并且将该电线150推压到固定片41c侧。而且,该作业者将该电线150与固定片41c及第1倾倒片41d及第2倾倒片41e一起用带TP缠绕(图19及图20)。这样,从引出口41b1引出到外部、并由固定片41c及第1倾倒片41d及第2倾倒片41e夹入的电线150,与固定片41c及第1倾倒片41d及第2倾倒片41e一起被带TP缠绕而被固定于第1电线导出部41。
此处,主体41a的内部空间在罩部件12的内侧与第2收容室22连通。而且,引出口41b1与新气导入口63相比存在于车辆上方。因此,在电线150与引出口41b1之间产生了间隙的情况下,从该间隙导入高温的外气的可能性大于导入新气的可能性。
但是,例如,在如图19所示电线150的径较粗的情况下,电线150与引出口41b1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通过将带TP从筒体41b的引出口41b1侧到电线150进行缠绕,从而能够将该间隙封闭,能够抑制从该间隙导入外气。此外,此处所说的电线150的径例如在引出有多条电线150的情况下,是指将各个电线150捆扎时的粗细,在将多条电线150用波纹管等外装部件汇集为一体的情况下,是指该外装部件的粗细。
另一方面,在如图20所示电线150的径较细的情况下,电线150与引出口41b1之间的间隙较大。例如,在该间隙较大且在引出口41b1的末端仅存在固定片41c和第2倾倒片41e时,即使用该第2倾倒片41e将电线150推压到固定片41c,也会在第2倾倒片41e与电线150之间产生间隙,难以很好地缠绕带TP来将这些间隙封闭。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1中,能够用多个倾倒片(第1倾倒片41d及第2倾倒片41e)来将电线150推压到固定片41c,能够将该固定片41c和多个倾倒片用作带TP的粘接面,因此,即使电线150与引出口41b1之间的间隙较大,也能够用缠绕的带TP来封闭间隙,能够抑制从该间隙导入外气。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1中,能够抑制从第1电线导出部41导入温热的外气,能够抑制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冷却性能降低。
不过,本实施方式的新气导入口63在与发动机隔间内的其他部件的配置的关系所决定的布局上、以及与在发动机隔间内导入低温的外气(新气)这种冷却性能的关系所决定的布局上,在正交方向配置得靠近排气口62。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到将从新气导入口63导入的新气不改变正交方向上的位置来引导到第2收容室22、并从排气口62排出这种构成。但是,该构成有可能难以使流入到第2收容室22中的新气在第2收容室22中循环,仅能够用新气使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一部分冷却。另一方,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1中,为了在与排气口62在对角线上分开的位置设置有进气口61,并将来自在正交方向配置得靠近排气口62的新气导入口63的新气引导至进气口61,而设置有将该新气导入口63和进气口61连接的新气流路6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箱1中,通过使新气直接流入到第2收容室22,从而能够使流入的新气在第2收容室22中循环,该新气直接从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放热部102a1夺取热量,将受热后的空气从排气口62排出,因此,能够提高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冷却性能。
另外,在该电气接线箱1中,与箱体10相比在车辆下方侧配置有新气导入口63,能够将发动机隔间内的外气之中的温度较低的新气输送至第2收容室22,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冷却性能。另外,在该电气接线箱1中,利用第1盖部件13的框体13a和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的槽部64b11,即使第1盖部件13因自重而下降到最低,也能够抑制从第1盖部件13与第1开口64b1之间导入温热的外气,因此,能够抑制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冷却性能的降低。另外,在该电气接线箱1中,利用设置于第1电线导出部41的固定片41c和多个倾倒片(第1倾倒片41d及第2倾倒片41e),能够用带TP将第1电线导出部41与从第1电线导出部41引出的电线150之间的间隙封闭,因此,抑制经由该间隙向第2收容室22导入温热的外气,能够抑制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冷却性能的降低。
[变形例]
本变形例的电气接线箱1主要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将第1盖部件13替换为第1盖部件14(图21-图23)。此外,在本变形例的第2新气流路64b中,未设置实施方式所示的引导壁部64A。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代替该引导壁部64A,而外壁部11e成为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
本变形例的第1盖部件14是埋设在第2新气流路64b中的箱体,将第2新气流路64b的第1开口64b1从车辆下方侧封闭,并且,将箱体的内部空间用作第2新气流路64b的代替流路14a。具体而言,该第1盖部件14具有盖部14b和多个侧壁部14c、14d、14e、14f和顶板部14g,利用该盖部14b和侧壁部14c、14d、14e、14f和顶板部14g形成箱体。严密地说,以还包含后述的侧壁部14i、14k的状态形成箱体。
盖部14b是将第1开口64b1从车辆下方侧封闭的部位,是由与实施方式的第1盖部件13相同的形状构成的板状部。多个侧壁部14c、14d、14e、14f是从盖部14b的周缘朝着盖部14b向第2新气流路64b(第1开口64b1)的安装方向且沿第2新气流路64b的多个内壁面突出的壁部。各个侧壁部14c、14d、14e、14f延伸到第1收容室21的底壁部21a的附近。侧壁部14c与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第1壁部22a)的内壁面对置。侧壁部14d与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外壁部11b)的内壁面对置。侧壁部14e与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外壁部11c)的内壁面对置。侧壁部14f与第2新气流路64b的侧壁部(外壁部11e)的内壁面对置。顶板部14g是将第2开口64b3从车辆下方侧封闭、并且将由多个侧壁部14c、14d、14e、14f的突出侧的端部构成的开口封闭的部位。该顶板部14g配置在第1收容室21的底壁部21a的附近,与该底壁部21a中的第2新气流路64b侧的内壁面对置。
第1盖部件14包括将第1新气流路64a的新气引导至代替流路14a(箱体的内部空间)的流入口14h(图23)。该流入口14h是在与筒体63A的另一端的开口63A2同等的位置以相同的朝向开放的状态配置的开口,介在于相互正交的侧壁部14d与侧壁部14e之间。即,该流入口14h具有与该另一端的开口63A2相同的功能。在该例示的第1盖部件14中,从该侧壁部14d中的流入口14h侧的端部突出有与侧壁部14d正交的侧壁部14i,将由该侧壁部14i和侧壁部14e和盖部14b和顶板部14g各自的端部构成的矩形的开口用作流入口14h。
另外,第1盖部件14包括使代替流路14a(箱体的内部空间)的新气流出到第2收容室22的流出口14j(图22)。该流出口14j是在与进气口61同等的位置以相同的朝向开放的状态配置的开口,介在于相互正交的侧壁部14c与侧壁部14f之间。即,该流出口14j具有与进气口61相同的功能。在该例示的第1盖部件14中,从该侧壁部14c中的流出口14j侧的端部突出有与侧壁部14c正交的侧壁部14k,将由该侧壁部14k和侧壁部14f和盖部14b和顶板部14g的各自的端部构成的矩形的开口用作流出口14j。
此处,在本变形例的电气接线箱1中,第2新气流路64b的车辆上方侧的第2开口64b3由第1电线导出部41的主体41a的下端面41a1和顶板部14g封闭。但是,在该主体41a与收容室11d之间,如果不准备密封部件等新的部件就不能完全密闭,因此,难以用下端面41a1将第2开口64b3密闭。因此,外气会从主体41a与收容室11d之间的间隙流动到第2开口64b3。并且,在该电气接线箱1中,如果不准备密封部件等新的部件,则难以用顶板部14g将第2开口64b3完全密闭。因此,在该电气接线箱1中,从主体41a与收容室11d之间的间隙传导到第2开口64b3的外气有可能从流入口14h被导入到代替流路14a。而且,该外气有可能与在代替流路14a中流动的新气相比是高温。
因此,在第1盖部件14上,设置有从构成流入口14h的侧壁部14d、14e和顶板部14g的各自的端部在与流入口14h的开口面交叉的交叉方向且向外侧突出的コ字状的凸缘部14l(图23-图25)。该例示的凸缘部14l在与流入口14h的开口面同一平面上突出。并且,在箱体10(主体部件11)上,设置有收容该凸缘部14l的コ字状的槽部11f。该槽部11f例如形成在外壁部11b、11c等。凸缘部14l随着第1盖部件14被插入到第2新气流路64b,而被插入到槽部11f。该凸缘部14l与槽部11f之间的间隙优选小到不会妨碍第1盖部件14的插入作业的范围内。由此,在本变形例的电气接线箱1中,即使温热的外气从主体41a与收容室11d之间的间隙传导到第2开口64b3,也能够利用该凸缘部14l和槽部11f,在该外气从第2开口64b3到达流入口14h之间确保较长的距离(所谓沿面距离)。因此,在该电气接线箱1中,能够抑制该温热的外气向代替流路14a的导入,能够抑制第2电子元器件102的冷却性能的降低。

Claims (12)

1.一种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接线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主体部件,其形成有对成为发热源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收容的收容室;罩部件,其将能够用作所述电子元器件向所述收容室的插入口的、所述主体部件的一端的开口封闭;以及电线导出部,其将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电线从内部引出到外部,
所述收容室具有第1壁部及第2壁部,所述第1壁部及第2壁部相互对置,并且还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2处的宽区域部分别对置,
所述第1壁部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第1壁部中的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端侧,使新气流入到所述收容室的内部,
所述第2壁部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形成在所述第2壁部中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将所述收容室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到该收容室的外部,
所述箱体具有:新气导入口,其在所述正交方向与所述进气口相比配置在所述排气口侧,从所述箱体的外部导入新气;以及新气流路,其将新气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引导至所述进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气导入口在所述正交方向配置在与所述排气口同等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宽区域部中的放热部对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导出部具有:引出口,其将所述电线引出到所述箱体的外部;以及多个倾倒片,其沿着所述引出口的周缘隔开间隔且从该周缘在所述电线的引出方向延伸,能够以所述周缘侧的根部为支点向所述电线倾倒,
从所述引出口引出的所述电线与以抵接于所述电线的方式倾倒的所述倾倒片一起被带缠绕而被固定于所述电线导出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气流路具有:第1新气流路,其将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导入的新气引导至与所述进气口相同的高度;以及第2新气流路,其将所述第1新气流路的新气引导至所述进气口,
所述箱体具有:开口,其使所述第2新气流路在车辆下方侧开放;以及盖部件,其将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所述开口从车辆下方侧封闭,
所述盖部件在其周缘部具有朝着向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所述开口的安装方向突出的框体,
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侧壁部具有在安装有所述盖部件时插入所述框体的槽部,
所述槽部具有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不论所述盖部件是否因自重而下降,都与所述框体的侧壁面对置。
6.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气流路具有:第1新气流路,其将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导入的新气引导至与所述进气口相同的高度;以及第2新气流路,其将所述第1新气流路的新气引导至所述进气口,
所述箱体具有:第1开口,其使所述第2新气流路在车辆下方侧开放;第2开口,其使所述第2新气流路中的所述第1新气流路侧的端部在车辆上方侧开放;第1盖部件,其将所述第1开口从车辆下方侧封闭;以及第2盖部件,将所述第2开口从车辆上方侧封闭,
所述第1盖部件是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盖部,其将所述第1开口封闭;多个侧壁部,其从所述盖部的周缘朝着向所述第1开口的安装方向且沿着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多个内壁面突出;以及顶板部,其将所述第2开口从车辆下方侧封闭,并且,将由多个所述侧壁部的突出侧的端部构成的开口封闭,所述第1盖部件包括:流入口,其将所述第1新气流路的新气引导至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流出口,其配置在与所述进气口同等的位置,使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新气流出到所述收容室;以及コ字状的凸缘部,其从构成所述流入口的所述侧壁部和所述顶板部的各自的端部在与所述流入口的开口面交叉的交叉方向且向外侧突出,
所述箱体具有收容所述凸缘部的コ字状的槽部。
7.一种线束,包括电线和箱体,
所述箱体具有:主体部件,其形成有对成为发热源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收容的收容室;罩部件,其将能够用作所述电子元器件向所述收容室的插入口的、所述主体部件的一端的开口封闭;以及电线导出部,其将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所述电线从内部引出到外部,
所述收容室具有第1壁部及第2壁部,所述第1壁部及第2壁部相互对置,并且,还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2处的宽区域部分别对置,
所述第1壁部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第1壁部中的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端侧,使新气流入到所述收容室的内部,
所述第2壁部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形成在所述第2壁部中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将所述收容室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到该收容室的外部,
所述箱体具有:新气导入口,其在所述正交方向与所述进气口相比配置在所述排气口侧,从所述箱体的外部导入新气;以及新气流路,其将新气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引导至所述进气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气导入口在所述正交方向配置在与所述排气口同等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宽区域部中的放热部对置。
10.如权利要求7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导出部具有:引出口,其将所述电线引出到所述箱体的外部;以及多个倾倒片,其沿着所述引出口的周缘隔开间隔且从该周缘在所述电线的引出方向延伸,能够以所述周缘侧的根部为支点向所述电线倾倒,
从所述引出口引出的所述电线与以抵接于所述电线的方式倾倒的所述倾倒片一起被带缠绕而被固定于所述电线导出部。
11.如权利要求7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气流路具有:第1新气流路,其将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导入的新气引导至与所述进气口相同的高度;以及第2新气流路,其将所述第1新气流路的新气引导至所述进气口,
所述箱体具有:开口,其使所述第2新气流路在车辆下方侧开放;以及盖部件,其将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所述开口从车辆下方侧封闭,
所述盖部件在其周缘部具有朝着向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所述开口的安装方向突出的框体,
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侧壁部具有在安装有所述盖部件时插入所述框体的槽部,
所述槽部具有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不论所述盖部件是否因自重而下降,都与所述框体的侧壁面对置。
12.如权利要求7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气流路具有:第1新气流路,其将从所述新气导入口导入的新气引导至与所述进气口相同的高度;以及第2新气流路,其将所述第1新气流路的新气引导至所述进气口,
所述箱体具有:第1开口,其使所述第2新气流路在车辆下方侧开放;第2开口,其使所述第2新气流路中的所述第1新气流路侧的端部在车辆上方侧开放;第1盖部件,其将所述第1开口从车辆下方侧封闭;以及第2盖部件,将所述第2开口从车辆上方侧封闭,
所述第1盖部件是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盖部,其将所述第1开口封闭;多个侧壁部,其从所述盖部的周缘朝着向所述第1开口的安装方向且沿着所述第2新气流路的多个内壁面突出;以及顶板部,其将所述第2开口从车辆下方侧封闭,并且,将由多个所述侧壁部的突出侧的端部构成的开口封闭,所述第1盖部件包括:流入口,其将所述第1新气流路的新气引导至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流出口,其配置在与所述进气口同等的位置,使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新气流出到所述收容室;以及コ字状的凸缘部,其从构成所述流入口的所述侧壁部和所述顶板部的各自的端部在与所述流入口的开口面交叉的交叉方向且向外侧突出,
所述箱体具有收容所述凸缘部的コ字状的槽部。
CN201610559768.1A 2015-07-16 2016-07-15 电气接线箱及线束 Active CN1063583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2062 2015-07-16
JP2015142062A JP6188747B2 (ja) 2015-07-16 2015-07-16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8398A true CN106358398A (zh) 2017-01-25
CN106358398B CN106358398B (zh) 2019-03-15

Family

ID=5784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59768.1A Active CN106358398B (zh) 2015-07-16 2016-07-15 电气接线箱及线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88747B2 (zh)
CN (1) CN10635839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8592A (zh) * 2017-04-27 2018-11-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
CN109656128A (zh) * 2019-02-15 2019-04-1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冗余功能的电子控制装置
CN110581467A (zh) * 2018-06-07 2019-12-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锁定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
CN112803328A (zh) * 2019-11-13 2021-05-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盒
US20220037718A1 (en) * 2020-07-29 2022-02-03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suppl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2000B2 (ja) 2019-12-05 2022-03-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7691A (ja) * 1996-02-02 1997-08-12 Toyota Motor Corp 電子部品の冷却構造
CN101183775A (zh) * 2006-11-16 2008-05-2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连接箱
CN101232160A (zh) * 2003-04-22 2008-07-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盒
JP2014150656A (ja) * 2013-01-31 2014-08-2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気接続箱の電線固定方法および電線固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7691A (ja) * 1996-02-02 1997-08-12 Toyota Motor Corp 電子部品の冷却構造
CN101232160A (zh) * 2003-04-22 2008-07-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盒
CN101183775A (zh) * 2006-11-16 2008-05-2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连接箱
JP2014150656A (ja) * 2013-01-31 2014-08-2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気接続箱の電線固定方法および電線固定構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8592A (zh) * 2017-04-27 2018-11-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
CN110581467A (zh) * 2018-06-07 2019-12-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锁定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
CN110581467B (zh) * 2018-06-07 2020-10-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锁定结构、电气连接箱以及线束
CN109656128A (zh) * 2019-02-15 2019-04-1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冗余功能的电子控制装置
CN112803328A (zh) * 2019-11-13 2021-05-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盒
US20220037718A1 (en) * 2020-07-29 2022-02-03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supply device
US11824179B2 (en) * 2020-07-29 2023-11-21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suppl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88747B2 (ja) 2017-08-30
JP2017028766A (ja) 2017-02-02
CN106358398B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8398A (zh) 电气接线箱及线束
CN106410090B (zh) 蓄电装置
CN107415672B (zh) 车载用蓄电池
CN103988592B (zh) 具有改进的热消散的电气柜
EP2698862B1 (en)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CN104968516B (zh) 用于将芳香剂引入车辆的内部的系统
CN103460440B (zh) 电池块
KR101619860B1 (ko) 압력보정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제어장치 모듈
KR101702196B1 (ko) 전기실
KR20170010531A (ko) 배터리 모듈
CN111746315A (zh) 电力供给单元
JP2019514169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10364649A (zh) 车载用电池
JP5515756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5182469A (ja) ルーフ搭載バッテリの冷却構造
AU2019240735A1 (en) Generator assembly
JP6879815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CN110013616A (zh) 闭合回路呼吸设备的外壳
EP3054524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CN103035859A (zh) 电池包
CN107340210B (zh) 一种封装装置及汽车
JPH1118246A (ja) 電気接続箱
CN106356783A (zh) 电气接线箱和线束
US7683258B2 (en) Wire harness that prevents water ingress
CN116940064A (zh) 一种电气模块容置结构及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