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7780A - 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7780A
CN106357780A CN201610862754.7A CN201610862754A CN106357780A CN 106357780 A CN106357780 A CN 106357780A CN 201610862754 A CN201610862754 A CN 201610862754A CN 106357780 A CN106357780 A CN 106357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ustomer end
communication customer
communic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627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贵明
武培志
张银苹
王智骞
王岩龙
夏永宏
李惠梅
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627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7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7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7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3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using or handl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所述交互方法包括:步骤一:接收来自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及对应的通信客户端的信息;步骤二:将所述请求信息转发至子任务单元,以及根据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步骤三:所述子任务单元根据所述请求信息调取相应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复信息。本发明交互方法通过将请求信息转发至子任务单元、在设定时间内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及根据请求信息得到的处理结果向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复信息,可实现高并发接收信息。

Description

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已成为中国用户在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第一大入口,形成了人人都用微信的格局。微信公众平台相继成为企业和媒体与用户连接的主要方式,企业和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与企业和媒体进行交互互动。
但是,当微信用户集中在同一个时间点向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发送交互信息时,消息接收服务端对每个交互消息进行接收\判断\入数据库\指定返回信息,由于并发处理数量有限,当并发量超过限度时,后面的消息就需要等待,如果等待超时,消息就会主动的放弃,最终用户端接收不到反馈的交互信息,影响了交互效果,达不到最终的交互目标。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目前消息接收服务端的处理方式是常见的同步处理方式,同步处理方式是线性的运行方法,一个任务只能是从头到尾处理完成后才算完成,才能返回结果信息,这种情况不能达到高并发接收消息的效果要求;为了提高发送接收信息,通常情况只能靠增加服务器资源,造成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可实现高并发接收信息。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所述交互方法包括:
步骤一:接收来自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及对应的通信客户端的信息;
步骤二:将所述请求信息转发至子任务单元,以及根据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如果是,则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完成;否则,在所述通信客户端中自动出现提示信息,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失败;
步骤三:所述子任务单元根据所述请求信息调取相应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复信息。
可选的,所述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的方法包括:
记录接收到请求信息的接收时刻以及发送第一回复信息的发送时刻;
根据所述接收时刻和发送时刻确定发送时间;
比较发送时间与设定时间的大小,如果发送时间小于设定时间,则判定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否则表示没有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回复信息为空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表征所述处理结果的信息,所述第二回复信息的表示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文、视频、音频中至少一者。
可选的,所述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的方法包括:直接通过通信客户端的发送信息或者点击通信客户端的菜单发送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包括通信客户端的IP地址,用于确定通信客户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与通信客户端网络连接,所述交互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与所述通信客户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及对应的通信客户端的信息;
发送单元,与所述通信客户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如果是,则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完成;否则,在所述通信客户端中自动出现提示信息,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失败;
子任务单元,用于接收从接收单元转发的请求信息,根据所述请求信息调取相应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处理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复信息。
可选的,所述交互装置还包括:
计时单元,用于记录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请求信息的接收时刻以及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第一回复信息的发送时刻;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时刻和发送时刻确定发送时间;
比较发送时间与设定时间的大小,如果发送时间小于设定时间,则判定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否则表示没有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
可选的,所述交互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与所述子任务单元连接,用于向所述子任务单元提供调取信息,以及存储所述子任务单元的处理结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系统,所述交互系统包括:
上述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以及
通信客户端,用于向所述交互装置发送请求信息及通信客户端的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交互装置的发送的第一回复信息和第二回复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请求信息转发至子任务单元、在设定时间内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及根据请求信息得到的处理结果向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复信息,不再需要串行去执行任务和等待任务执行完成,真正的实现了在网络宽带支持的情况下无限制的高并发;同时又运用了多进程子任务同时并行处理任务,服务器的使用率提高,从而实现了多进程与多线程并用,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投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包括:
步骤100:接收来自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及对应的通信客户端的信息。
其中,所述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的方法包括:直接通过通信客户端的发送信息或者点击通信客户端的菜单发送信息。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包括在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的同时自动发送的通信客户端的IP地址,用于确定通信客户端。所述接收来自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及对应的通信客户端的信息的方式包括http方式。
步骤200:将所述请求信息转发至子任务单元,以及根据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
如果是,则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完成;否则,在所述通信客户端中自动出现提示信息,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失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复信息为空值。
进一步地,在步骤200中,所述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的方法包括:
步骤210:记录接收到请求信息的接收时刻以及发送第一回复信息的发送时刻;
步骤220:根据所述接收时刻和发送时刻确定发送时间;
步骤230:比较发送时间与设定时间的大小,如果发送时间小于设定时间,则判定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否则表示没有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时间为发送时刻与接收时刻的差值;所述设定时间可根据用户需求或者网络传输速率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时间为5s。
步骤300:所述子任务单元根据所述请求信息调取相应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复信息。
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表征所述处理结果的信息,所述第二回复信息的表示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文、视频、音频中至少一者,但并不以此为限,根据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的处理结果而定。用户可根据第二回复信息进行相应操作,以参与互动交互。
本发明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通过采用异步接收消息机制,不再需要串行去执行任务和等待任务执行完成,真正的实现了在网络宽带支持的情况下无限制的高并发;同时又运用了多进程子任务同时并行处理任务,服务器的使用率提高,从而实现了多进程与多线程并用,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投入、降低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本发明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与通信客户端1连接,如图2所示,本发明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包括接收单元2、发送单元3、判断单元4及子任务单元5。其中,所述接收单元2与所述通信客户端1连接,用于接收来自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及对应的通信客户端的信息;所述发送单元3与所述通信客户端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客户端1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1发送第一回复信息;所述判断单元4用于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1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如果是,则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完成;否则,在所述通信客户端中自动出现提示信息,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失败;所述子任务单元5用于接收从接收单元2转发的请求信息,根据所述请求信息调取相应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发送单元3;所述发送单元3还用于根据处理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1发送第二回复信息。
其中,所述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的方法包括:直接通过通信客户端的发送信息或者点击通信客户端的菜单发送信息。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包括在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的同时自动发送的通信客户端的IP地址,用于确定通信客户端。所述接收来自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及对应的通信客户端的信息的方式包括http方式。
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表征所述处理结果的信息,所述第二回复信息的表示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文、视频、音频中至少一者,但并不以此为限,根据用户发送的请求信息的处理结果而定。用户可根据第二回复信息进行相应操作,以参与互动交互。
进一步地,本发明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还包括计时单元6,与所述发送单元2和发送单元3连接,用于记录所述接收单元2接收到请求信息的接收时刻以及所述发送单元3发送第一回复信息的发送时刻;所述判断单元4用于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包括:根据所述接收时刻和发送时刻确定发送时间;比较发送时间与设定时间的大小,如果发送时间小于设定时间,则判定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否则表示没有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回复信息为空值。其中,所述发送时间为发送时刻与接收时刻的差值;所述设定时间可根据用户需求或者网络传输速率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时间为5s。
此外,本发明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7,所述存储单元7与所述子任务单元5连接,用于向所述子任务单元5提供调取信息,以及存储所述子任务单元5的处理结果。优选地,所述存储单元7还与所述判断单元4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判断单元4得到的判断结果,便于相关人员的查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系统,所述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系统包括上述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以及通信客户端,用于向所述交互装置发送请求信息及通信客户端的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交互装置的发送的第一回复信息和第二回复信息。其中,所述通信客户端可为微信客户端,但并不以此为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交互系统与上述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较清楚全面地了解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所表示含义或内容。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发明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单元,和步骤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为清楚展示硬件和软件的可替换性(interchangeability),上述的各种说明性部件(illustrative components),单元和步骤已经通用地描述了它们的功能。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方法包括:
步骤一:接收来自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及对应的通信客户端的信息;
步骤二:将所述请求信息转发至子任务单元,以及根据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如果是,则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完成;否则,在所述通信客户端中自动出现提示信息,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失败;
步骤三:所述子任务单元根据所述请求信息调取相应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复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的方法包括:
记录接收到请求信息的接收时刻以及发送第一回复信息的发送时刻;
根据所述接收时刻和发送时刻确定发送时间;
比较发送时间与设定时间的大小,如果发送时间小于设定时间,则判定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否则表示没有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复信息为空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表征所述处理结果的信息,所述第二回复信息的表示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文、视频、音频中至少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的方法包括:直接通过通信客户端的发送信息或者点击通信客户端的菜单发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包括通信客户端的IP地址,用于确定通信客户端。
7.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与通信客户端网络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与所述通信客户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通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及对应的通信客户端的信息;
发送单元,与所述通信客户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如果是,则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完成;否则,在所述通信客户端中自动出现提示信息,表示请求信息任务失败;
子任务单元,用于接收从接收单元转发的请求信息,根据所述请求信息调取相应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处理结果以及所述通信客户端的信息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复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装置还包括:
计时单元,用于记录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请求信息的接收时刻以及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第一回复信息的发送时刻;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时刻和发送时刻确定发送时间;
比较发送时间与设定时间的大小,如果发送时间小于设定时间,则判定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否则表示没有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向对应的通信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复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与所述子任务单元连接,用于向所述子任务单元提供调取信息,以及存储所述子任务单元的处理结果。
10.一种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装置;以及
通信客户端,用于向所述交互装置发送请求信息及通信客户端的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交互装置的发送的第一回复信息和第二回复信息。
CN201610862754.7A 2016-09-28 2016-09-28 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 Pending CN106357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2754.7A CN106357780A (zh) 2016-09-28 2016-09-28 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2754.7A CN106357780A (zh) 2016-09-28 2016-09-28 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7780A true CN106357780A (zh) 2017-01-25

Family

ID=57865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62754.7A Pending CN106357780A (zh) 2016-09-28 2016-09-28 与通信客户端信息交互的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交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77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7785A (zh) * 2013-04-23 2013-07-1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下载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69601A (zh) * 2013-07-15 2013-10-23 厦门卓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为手机客户端提供大并发处理及流量控制的方法
CN10385663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回呼预约取消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5187288A (zh) * 2014-06-05 2015-12-23 南京优跃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会话组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5933457A (zh) * 2016-06-30 2016-09-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663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回呼预约取消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3207785A (zh) * 2013-04-23 2013-07-1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下载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69601A (zh) * 2013-07-15 2013-10-23 厦门卓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为手机客户端提供大并发处理及流量控制的方法
CN105187288A (zh) * 2014-06-05 2015-12-23 南京优跃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会话组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5933457A (zh) * 2016-06-30 2016-09-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53918A1 (en) Multi-modal conversational intercom
CN102474432B (zh) 社交网络虚拟专用网络
US8849917B2 (en) Use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s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CN102143227B (zh) 在电信网上协作浏览的系统和方法
EP363915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verse across fragmented messaging services based on discussion topics
WO2017181970A1 (zh) 广告创意处理方法及广告创意处理装置、存储介质
JP2019537158A (ja) リソース共有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3227796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共享联系人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47609A (zh) 便携连续性对象
CN102708173A (zh) 处理用户访问网页的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KR102245250B1 (ko) 메시징 서버의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05208047A (zh) 分布式系统服务器上下线方法及服务器
US20120233244A1 (en) Remote support system and remote support method for terminal
JP7309889B2 (ja) エンドポイント通信チャネル選択を実現する動的テキストメッセージ処理
US20160373581A1 (en) Direct engagement and device assisted caller authentication using a dynamic phone number
CN104937906A (zh) 用于经由虚拟通信空间在具有通信终端的多个用户之间通信的方法
CN103179099A (zh) 一种接入开放网站平台的统一认证方法和一种网站平台
CN109598550A (zh) 一种互联网广告投放方法和装置
CN105208560A (zh) 一种WiFi免认证登陆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335978B2 (ja) 通信セッション上の一部の参加者のための仮想の通信セッション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7979520A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消息处理装置
CN102893296B (zh) 在合作式环境中选择性地控制信息流
CN114500481A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8111374B (zh) 同步设备列表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5779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n informational site using a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