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2615A - 空调器及其冷媒散热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冷媒散热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52615A CN106352615A CN201610958441.1A CN201610958441A CN106352615A CN 106352615 A CN106352615 A CN 106352615A CN 201610958441 A CN201610958441 A CN 201610958441A CN 106352615 A CN106352615 A CN 1063526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ant
- conditioner
- air
- current temperatures
- electrical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6—Temperatures of fresh outdoor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侧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侧换热器,所述节流元件设于室外侧换热器和室内侧换热器之间,室外侧换热器与节流元件之间设有至少两条冷媒通道,各冷媒通道上分别设有一用于对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的冷媒散热单元,各冷媒散热单元的进口处和/或出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一电磁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本发明空调器在保障空调器制冷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冷媒散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压缩机需要输出较高的制冷量,而当压缩机输出的制冷量较高时,空调器的电控组件就需要输出更高的输出功率,从而导致空调器中电控组件温度的升高。然而,通常情况下空调器的电控组件的温度有一个最高限定值,当其温度过高时,只能通过降低压缩机频率的方法来降低电控组件的温度,以保障空调器系统的安全运行。
现有技术中,部分空调器中设有冷媒散热装置,该冷媒散热装置可以有效地对空调器中的电控组件进行散热,以提升空调器在恶劣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然而,现有技术中,冷媒散热装置普遍都是安装在空调器的冷凝器的出口与节流元件之间,不管环境温度是否恶劣,冷媒散热装置一直对空调器中需散热的电控组件进行散热,而并没有根据空调器中电控组件的实际温度以及室外环境的实际温度来对冷媒散热器的散热过程进行详细的控制,从而当环境温度并没有很恶劣时,冷媒散热装置也在对空调器中的电控组件进行降温,从而导致空调器的冷量损耗,影响空调器系统的制冷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保障空调器制冷能力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以提高空调器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侧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侧换热器,所述节流元件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和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之间,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之间设有至少两条冷媒通道,各所述冷媒通道上分别设有一用于对所述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的冷媒散热单元,各所述冷媒散热单元的进口处和/或出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一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之间还设有冷媒旁通通道,且所述冷媒旁通通道上设有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二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冷媒散热单元并排设置于所述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用于对室外当前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冷媒旁通通道的流通。
优选地,所述冷媒通道为3条。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检测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外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当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外当前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冷媒旁通通道的流通,控制冷媒不流经冷媒散热单元;
否则执行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判断检测到的所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其中所述预设的温度区间为需要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时的温度区间;
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所在的区间及与所述室外当前温度所在的区间对应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
根据所确定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冷媒散热单元对应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
优选地,当所述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为小于7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为小于30℃。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室外侧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侧换热器,所述节流元件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和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之间,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之间设有至少两条冷媒通道,各所述冷媒通道上分别设有一用于对所述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的冷媒散热单元,各所述冷媒散热单元的进口处和/或出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一电磁阀。本发明空调器在保障空调器制冷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0、四通换向阀20、室外侧换热器30、节流元件40、室内侧换热器50、气液分离器60、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需散热的电控组件80及控制器90。其中,所述节流元件40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0和所述室内侧换热器50之间,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0与所述节流元件40之间设有3条冷媒通道,分别为第一冷媒通道、第二冷媒通道和第三冷媒通道(图未标号),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设于所述第一冷媒通道,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设于所述第二冷媒通道,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设于所述第三冷媒通道,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均用于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可以分开独立设置,也可以成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均分别设有一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一电磁阀。具体地,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的进口处设有电磁阀a,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的出口处设有电磁阀b;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的进口处设有电磁阀c,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的出口处设有电磁阀d;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的进口处设有电磁阀e,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的出口处设有电磁阀f。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各冷媒散热单元的进口处或出口处仅设置一个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一电磁阀。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为了使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更有效地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本实施例将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并排设置于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处还设有一用于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图未示),在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0处还设有用于对室外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图未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90的检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图未示连接关系),所述控制器90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磁阀a的控制端、电磁阀b的控制端、电磁阀c的控制端、电磁阀d的控制端、电磁阀e的控制端及电磁阀f的控制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90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外当前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冷媒通道、第二冷媒通道和第三冷媒通道的流通。具体地,所述控制器90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外当前温度,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电磁阀a的控制端、电磁阀b的控制端、电磁阀c的控制端、电磁阀d的控制端、电磁阀e的控制端及电磁阀f的控制端,以控制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第一冷媒通道、第二冷媒通道和第三冷媒通道的冷媒流通,即控制冷媒是否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中的控制器90能够根据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是否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当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需要散热时,所述控制器90控制冷媒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中的一个冷媒散热单元、两个冷媒散热单元或三个冷媒散热单元,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在保障空调器制冷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2,基于本发明空调器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空调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侧换热器30与所述节流元件40之间还设有冷媒旁通通道H,且所述冷媒旁通通道H上设有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二电磁阀h。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中的控制器90能够根据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是否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当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需要散热时,所述控制器90控制冷媒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中的一个冷媒散热单元、两个冷媒散热单元或三个冷媒散热单元,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当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不需要进行散热时,控制器90可以控制冷媒不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而是控制所述冷媒旁通通道H上设有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二电磁阀h为打开状态,让冷媒在所述冷媒旁通通道H流通。本实施例在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以提高空调器安全性能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保障空调器的制冷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检测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的当前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主要应用在空调器的散热控制系统中,用于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在保障空调器的制冷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以提高空调器的安全性能。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该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首先是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检测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T1和室外的当前温度T2。
具体地,以图1所示空调器的结构为例,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中的需散热电控组件80处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在空调器的室外侧换热器30处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的当前温度。当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根据预设检测周期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根据所述预设检测周期对室外的当前温度进行检测。上述预设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步骤S20,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
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的当前温度T2,控制冷媒在三个冷媒通道(即上述第一冷媒通道、第二冷媒通道及第三冷媒通道)上流通,即控制冷媒流是否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由于是根据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和室外当前温度T2,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而并不是不管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T1是否需要散热都一直对空调器中需散热的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能够在保障空调器制冷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4,基于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20之前还包括:
步骤S30,判断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外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步骤S40,当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外当前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冷媒旁通通道的流通,控制冷媒不流经冷媒散热单元;
步骤S50,否则执行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的步骤。
具体地,以图2所示空调器的结构为例,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在所述控制器90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和室外当前温度T2,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器90需要先判断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判断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上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和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为小于7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为小于30℃。即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控制器90判断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小于70℃时,且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是否30℃时,所述控制器90控制冷媒在所述冷媒旁通通道H上流通,控制冷媒不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具体地,当所述控制器90判断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小于70℃时,且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小于30℃时,所述控制器90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电磁阀h的控制端,控制所述电磁阀h为打开状态,同时,所述控制器90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电磁阀a的控制端、电磁阀b的控制端、电磁阀c的控制端、电磁阀d的控制端、电磁阀e的控制端及电磁阀f的控制端,以控制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电磁阀d、电磁阀e及电磁阀f均为关闭状态,从而控制冷媒不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当所述控制器90判断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及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不在上述温度区间(即T1<70且T2<30)时,执行上述步骤S20,即当所述控制器90判断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及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不在上述温度区间(即T1<70且T2<30)时,所述控制器90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和室外当前温度T2,控制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当所述控制器90判断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小于70℃时,且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小于30℃时,控制冷媒在所述冷媒旁通通道H上流通,控制冷媒不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当所述控制器90判断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及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不在上述温度区间时,所述控制器90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和室外当前温度T2,控制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能够在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以提高空调器安全性能的同时,更好的保障空调器的制冷能力。
进一步地,参照图5,基于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判断检测到的所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其中所述预设的温度区间为需要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时的温度区间;
步骤S22,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所在的区间及与所述室外当前温度所在的区间对应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
步骤S23,根据所确定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冷媒散热单元对应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
以图1所示空调器的结构为例,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温度区间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的映射关系表如表1所示:
表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90根据表1中预设的温度区间,判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外当前温度T2所在的温度区间。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假设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为65℃,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外当前温度T2为35℃,即所述控制器90可以判断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所在的温度区间为T1<70,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所在的温度区间为30≤T2≤40,根据上述表1所示的预设的温度区间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可知当T1<70且30≤T2≤40时,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具体为: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和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为打开状态,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为关闭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为65℃,且检测到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为35℃时,所述控制器90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进口处的电磁阀a和出口处的电磁阀b以及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的进口处的电磁阀c和出口处的电磁阀d均为打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的进口处的电磁阀e和出口处的电磁阀f均为关闭状态,即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为65℃,且检测到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为35℃时,所述控制器90控制冷媒仅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和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由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和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
以图2所示空调器的结构为例,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温度区间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的映射关系表如表2所示:
表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90根据表2中预设的温度区间,判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外当前温度T2所在的温度区间。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假设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为75℃,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外当前温度T2为25℃,即所述控制器90可以判断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所在的温度区间为70<T1<80,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所在的温度区间为T2<30,根据上述表2所示的预设的温度区间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可知当70<T1<80且T2<30时,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具体为: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为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和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均为关闭状态,所述冷媒旁通通道H为打开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为75℃,且检测到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为25℃时,所述控制器90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进口处的电磁阀a和出口处的电磁阀b为打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的进口处的电磁阀c和出口处的电磁阀d、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的进口处的电磁阀e和出口处的电磁阀f以及所述冷媒旁通通道H上的电磁阀h均为关闭状态,即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为75℃,且检测到所述室外当前温度T2为25℃时,所述控制器90控制冷媒仅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仅由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
在另一实施例中,假设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为75℃,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外当前温度T2为35℃,则此时所述控制器90将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的进口处及出口处的电磁阀全为打开状态,即所述控制器控制冷媒同时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由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同时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
在其他实施例中,假设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的当前温度T1为65℃,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外当前温度T2为20℃,则此时所述控制器90将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的进口处及出口处的电磁阀均为关闭状态,控制所述冷媒旁通通道H上的电磁阀h为打开状态,即此时所述控制器90控制冷媒不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也即此时所述第一冷媒散热单元71、所述第二冷媒散热单元72及所述第三冷媒散热单元73不需要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80进行散热,让冷媒在所述冷媒旁通通道H上流通。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判断检测到的所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其中所述预设的温度区间为需要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时的温度区间;然后,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所在的区间及与所述室外当前温度所在的区间对应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最后,根据所确定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冷媒散热单元对应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在有效地降低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以提高空调器安全性能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保障空调器的制冷能力。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侧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侧换热器,所述节流元件设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和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之间,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之间设有至少两条冷媒通道,各所述冷媒通道上分别设有一用于对所述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的冷媒散热单元,各所述冷媒散热单元的进口处和/或出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一电磁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之间还设有冷媒旁通通道,且所述冷媒旁通通道上设有用于控制冷媒流通的第二电磁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散热单元并排设置于所述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用于对室外当前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冷媒旁通通道的流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为3条。
7.一种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检测空调器中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外当前温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当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外当前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冷媒旁通通道的流通,控制冷媒不流经冷媒散热单元;
否则执行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控制冷媒的流通,以使冷媒流经冷媒散热单元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判断检测到的所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和室外当前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其中所述预设的温度区间为需要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时的温度区间;
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与空调器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的当前温度所在的区间及与所述室外当前温度所在的区间对应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
根据所确定的冷媒散热单元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冷媒散热单元对应的电磁阀的开关状态,以对所述需散热电控组件进行散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媒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为小于7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为小于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58441.1A CN106352615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空调器及其冷媒散热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58441.1A CN106352615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空调器及其冷媒散热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52615A true CN106352615A (zh) | 2017-01-25 |
CN106352615B CN106352615B (zh) | 2019-12-20 |
Family
ID=5786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58441.1A Active CN106352615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空调器及其冷媒散热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52615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49568A (zh) * | 2017-03-29 | 2017-07-1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冷媒散热电控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2460736A (zh) * | 2019-09-06 | 2021-03-0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的变频器热管理系统及空调机组 |
CN112460774A (zh) * | 2019-09-06 | 2021-03-0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变频器热管理系统及空调器 |
CN112460824A (zh) * | 2019-09-06 | 2021-03-0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 |
CN112460755A (zh) * | 2019-09-06 | 2021-03-0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的变频器热管理系统、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
CN112728655A (zh) * | 2020-12-28 | 2021-04-30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室外机电控温升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804010A2 (en) * | 2005-12-29 | 2007-07-04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onditioner and refrigerant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202231001U (zh) * | 2011-09-30 | 2012-05-23 | 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空调器控制模块芯片降温装置 |
CN103604168A (zh) * | 2013-11-14 | 2014-02-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冷暖型空调器 |
CN104534576A (zh) * | 2014-12-08 | 2015-04-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4596142A (zh) * | 2015-01-21 | 2015-05-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674434A (zh) * | 2016-03-23 | 2016-06-15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冷暖型空调器和单冷型空调器 |
-
2016
- 2016-11-03 CN CN201610958441.1A patent/CN1063526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804010A2 (en) * | 2005-12-29 | 2007-07-04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onditioner and refrigerant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202231001U (zh) * | 2011-09-30 | 2012-05-23 | 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空调器控制模块芯片降温装置 |
CN103604168A (zh) * | 2013-11-14 | 2014-02-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冷暖型空调器 |
CN104534576A (zh) * | 2014-12-08 | 2015-04-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4596142A (zh) * | 2015-01-21 | 2015-05-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674434A (zh) * | 2016-03-23 | 2016-06-15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冷暖型空调器和单冷型空调器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49568A (zh) * | 2017-03-29 | 2017-07-1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冷媒散热电控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2460736A (zh) * | 2019-09-06 | 2021-03-0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的变频器热管理系统及空调机组 |
CN112460774A (zh) * | 2019-09-06 | 2021-03-0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变频器热管理系统及空调器 |
CN112460824A (zh) * | 2019-09-06 | 2021-03-0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 |
CN112460755A (zh) * | 2019-09-06 | 2021-03-0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的变频器热管理系统、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
CN112460755B (zh) * | 2019-09-06 | 2022-07-1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的变频器热管理系统、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
CN112460774B (zh) * | 2019-09-06 | 2022-08-02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变频器热管理系统及空调器 |
CN112460824B (zh) * | 2019-09-06 | 2022-08-09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 |
CN112728655A (zh) * | 2020-12-28 | 2021-04-30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室外机电控温升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52615B (zh) | 2019-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52615A (zh) | 空调器及其冷媒散热控制方法 | |
US10486494B2 (en) | Vehicle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
US10525787B2 (en) | Electric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series and parallel structure | |
EP3348917B1 (en) | Air volume regulation method | |
US10343487B2 (en) | Vehicle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
CN107444065B (zh) | 电动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 |
US20220212517A1 (en)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 |
CN105115065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EP3900964B1 (en)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5240996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105157127B (zh) | 空调器电控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 |
CN107499086A (zh) | 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203671793U (zh) | 空调器 | |
US11472262B2 (en) |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 | |
US10207566B2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 including two condensers and a control door within a duct to selectively control airflow through said two condensers | |
CN103388944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346841A (zh) |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0307597A (zh) | 一种分区控制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 |
CN107791783A (zh) |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和热管理方法 | |
CN108598612A (zh) | 一种基于车辆空调的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 |
JP2004132651A (ja) | フリークーリング利用冷熱源設備 | |
CN204902305U (zh) | 热回收风冷热泵冷热水机 | |
CN106352614B (zh) | 空调器及其冷媒散热控制方法 | |
KR100442033B1 (ko) | 에어콘 | |
KR101824875B1 (ko) | 열회수 공조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