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1057A - 磁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1057A
CN106341057A CN201610899578.4A CN201610899578A CN106341057A CN 106341057 A CN106341057 A CN 106341057A CN 201610899578 A CN201610899578 A CN 201610899578A CN 106341057 A CN106341057 A CN 106341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magnetic
isolation plate
radome
magnetic is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95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8995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41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41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1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gnetising or demagnetising
    • H01F13/003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gneti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1/00Generators or motor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obtain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H02N11/008Alleged electric or magnetic perpetua mobil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装置,包括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磁力驱动组件、缸体和曲轴,磁力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罩、第二屏蔽罩、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隔磁板、隔磁板驱动机构、连杆和曲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得隔磁板周期性运动进入和离开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使得多个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顺次循环发生磁性屏蔽和磁性打开,使得多个磁力驱动组件之间依次发生运动,形成循环运动,使得曲轴向下运动设定的距离,进行扭矩和转矩的传递,在整个过程中仅消耗磁场能进行做工,产生持久的运动,并且仅需要在磁场能消耗完成之后进行充磁即可,具有耗能少、绿色环保的特点。

Description

磁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力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电动机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动力装置,通过发动机、电动机驱动车轮转动、重物提升等。但是发动机、电动机在运动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或通过化石能源转化过来的二次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一直大家研究的问题。
超导永磁铁可以进行磁场的屏蔽,超导材料做成封口空间使得绝大部分磁场集中在超导回路中,因为超导材料的磁导率比空气的磁导率要打上万倍,所以组成封口空间的空腔中磁阻要比超导材料大很多,外磁场的磁感应线绝大部分将沿着超导材料内壁通过,几乎没有磁感应线穿过空腔,即空腔中的磁通量接近零。因此被超导材料屏蔽的封口空间中几乎没有外磁场,从而达到静磁屏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力装置耗能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装置,包括磁力驱动组件、缸体和曲轴,磁力驱动组件并排间隔设置有多个,磁力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罩、第二屏蔽罩、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隔磁板、隔磁板驱动机构、连杆和曲柄,第一屏蔽罩的一端与固定架连接,第一磁铁设置于第一屏蔽罩内,第一磁铁的一端与固定架连接,第二屏蔽罩对立设置于第一屏蔽罩的下方且中间预留有缝隙,第二屏蔽罩远离第一屏蔽罩的一端与缸体连接,第二磁铁设置于第二屏蔽罩内,第二磁铁的远离第一屏蔽罩的一端与活塞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邻的一侧磁极相同;缸体内对应多个磁力驱动组件设置有多个活塞杆腔,活塞杆与活塞杆腔滑动连接;活塞杆的第二端通过连杆和曲柄与曲轴连接,曲柄上对应于多个磁力驱动组件的位置形成凸轮,相邻两个及首位两个凸轮的凸部在曲轴的周向上错开相同的距离,凸轮与隔磁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搭接,隔磁板驱动机构的第二端与隔磁板连接,曲柄转动过程中通过凸轮驱动隔磁板驱动机构转动带动隔磁板周期性进入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一个隔磁板位于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之外时,其余隔磁板位于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之间,当一个磁力驱动组件下方的凸轮的凸部与隔磁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连接时,对应的磁力驱动组件的隔磁板位于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之外,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力迫使第二磁铁往下运动使得曲轴转动,当第二磁铁运动设定的距离后,凸轮的凸部与隔磁板驱动机构的第一端脱离接触,对应的隔磁板进入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之间,同时相邻的下一个隔磁板运动至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之外,多个磁力驱动组件之间形成循环运动,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为超导材料构成。
进一步地,隔磁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凸轮搭接,第一连杆的中部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水平设置且穿过固定架上的支撑孔,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隔磁板的边缘连接。
进一步地,活塞杆与活塞杆腔之间设置有滚珠。
进一步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为永磁铁。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为超导材料构成,能够对外部的磁场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场形成屏蔽,形成静磁屏蔽的效果。当一个隔磁板位于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之外时,相应的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有排斥力的作用,使得对应的活塞杆往下运动一段距离,其余的隔磁板位于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之间,隔磁板与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共同作用将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场屏蔽,其余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无力的作用,使得其余的活塞杆能够在曲轴的带动下往上运动。活塞杆往下运动一段距离后,原来位于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之外的隔磁板运动至缝隙之内,相邻的下一个隔磁板运动至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之间的缝隙之外,使得下一个磁力驱动组件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屏蔽取消,使得对应的活塞杆往下运动一端距离,如此多个磁力驱动组件之间依次发生运动,形成循环运动,使得曲轴向下运动设定的距离,进行扭矩和转矩的传递,在整个过程中仅消耗磁场能进行做工,产生持久的运动,并且仅需要在磁场能消耗完成之后进行充磁即可,具有耗能少、绿色环保的特点。本发明的磁力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磁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一个磁力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磁力驱动组件;101、第一屏蔽罩;201、第二屏蔽罩;102、第一磁铁;202、第二磁铁;301、隔磁板;401、隔磁板驱动机构;4011、第一连杆;4012、第二连杆;501、连杆;601、曲柄;701、活塞杆;801、滚珠;20、缸体;30、曲轴;40、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力装置耗能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磁力装置包括磁力驱动组件10、缸体20和曲轴30,磁力驱动组件10并排间隔设置有多个,磁力驱动组件10包括第一屏蔽罩101、第二屏蔽罩201、第一磁铁102、第二磁铁202、隔磁板301、隔磁板驱动机构401、连杆501和曲柄601,第一屏蔽罩101的一端与固定架40连接,第一磁铁102设置于第一屏蔽罩101内,第一磁铁102的一端与固定架40连接,第二屏蔽罩201对立设置于第一屏蔽罩101的下方且中间预留有缝隙,第二屏蔽罩201远离第一屏蔽罩101的一端与缸体20连接,第二磁铁202设置于第二屏蔽罩201内,第二磁铁202的远离第一屏蔽罩101的一端与活塞杆70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磁铁102和第二磁铁202相邻的一侧磁极相同;缸体20内对应多个磁力驱动组件10设置有多个活塞杆腔,活塞杆701与活塞杆腔滑动连接;活塞杆701的第二端通过连杆501和曲柄601与曲轴30连接,曲柄601上对应于多个磁力驱动组件10的位置形成凸轮,相邻两个及首位两个凸轮的凸部在曲轴30的周向上错开相同的距离,凸轮与隔磁板驱动机构401的第一端搭接,隔磁板驱动机构401的第二端与隔磁板301连接,曲柄601转动过程中通过凸轮驱动隔磁板驱动机构401转动带动隔磁板301周期性进入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一个隔磁板301位于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时,其余隔磁板301位于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间,当一个磁力驱动组件10下方的凸轮的凸部与隔磁板驱动机构401的第一端连接时,对应的磁力驱动组件10的隔磁板301位于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第一磁铁102和第二磁铁202之间的磁力迫使第二磁铁202往下运动使得曲轴30转动,当第二磁铁202运动设定的距离后,凸轮的凸部与隔磁板驱动机构401的第一端脱离接触,对应的隔磁板301进入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间,同时相邻的下一个隔磁板301运动至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多个磁力驱动组件10之间形成循环运动,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为超导材料构成。
由于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为超导材料构成,能够对外部的磁场与第一磁铁102和第二磁铁202的磁场形成屏蔽,形成静磁屏蔽的效果。当一个隔磁板301位于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时,相应的地第一磁铁102和第二磁铁202之间有排斥力的作用,使得对应的活塞杆701往下运动一段距离,其余的隔磁板301位于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间,隔磁板301与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共同作用将第一磁铁102和第二磁铁202之间的磁场屏蔽,其余的第一磁铁102和第二磁铁202之间无力的作用,使得其余的活塞杆701能够在曲轴30的带动下往上运动。活塞杆701往下运动一段距离后,原来位于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的隔磁板301运动至缝隙之内,相邻的下一个隔磁板301运动至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使得下一个磁力驱动组件10的第一磁铁102和第二磁铁202之间的屏蔽取消,使得对应的活塞杆701往下运动一端距离,如此多个磁力驱动组件10之间依次发生运动,形成循环运动,使得曲轴30向下运动设定的距离,进行扭矩和转矩的传递,在整个过程中仅消耗磁场能进行做工,产生持久的运动,并且仅需要在磁场能消耗完成之后进行充磁即可,具有耗能少、绿色环保的特点,多个磁力驱动组件10相当于汽车发动机多缸的效果。
如图,隔磁板驱动机构401包括第一连杆4011和第二连杆4012,第一连杆4011的第一端与凸轮搭接,第一连杆4011的中部与固定架40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012水平设置且穿过固定架40上的支撑孔,第一连杆401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401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杆4012的第二端与隔磁板301的边缘连接。第一连杆4011在凸轮的作用下发生往复摆动,带动第二连杆4012在水平面内往复运动,带动隔磁板301周期性地进入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间。具体地,当第一连杆4011与凸轮的凸部接触时,隔磁板301运动至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第一连杆4011离开凸轮的凸部时,隔磁板301运动至第一屏蔽罩101和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间。一个磁力驱动组件10的第一连杆4011与凸轮的凸部接触时,其余的磁力驱动组件10的第一连杆4011与均与凸轮的非凸部接触,上一个磁力驱动组件10的第一连杆4011离开凸轮的凸部时,曲轴30的转动恰好使得下一个磁力驱动组件10的第一连杆4011与凸轮的凸部接触,多个磁力驱动组件10形成无缝隙循环对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活塞杆701与活塞杆腔之间设置有滚珠801,从而减少活塞杆701与活塞杆腔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能量的摩擦损失。
优选地,第一磁铁102和第二磁铁202为永磁铁,第一磁铁102和第二磁铁202的材质为稀土永磁钕铁硼。经过试验,规格为100mm*100mm*50mm的稀土永磁钕铁硼永磁铁,排斥距离为150mm/自重,表面磁力为5800GS,最大承重为1.2Kg/cm2,是磁性最强的永磁铁,它的最大磁能积(BH)max值是铁氧体磁铁的5~12倍,是铝镍钴磁铁的3~10倍,它的矫顽力相当于铁氧体磁铁的5~10倍,能够吸起相当于自身重量640倍的重物。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力驱动组件(10),所述磁力驱动组件(10)并排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磁力驱动组件(10)包括第一屏蔽罩(101)、第二屏蔽罩(201)、第一磁铁(102)、第二磁铁(202)、隔磁板(301)、隔磁板驱动机构(401)、连杆(501)和曲柄(601),所述第一屏蔽罩(101)的一端与固定架(40)连接,所述第一磁铁(102)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罩(101)内,所述第一磁铁(102)的一端与固定架(40)连接,所述第二屏蔽罩(201)对立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罩(101)的下方且中间预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屏蔽罩(201)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罩(101)的一端与缸体(20)连接,所述第二磁铁(202)设置于所述第二屏蔽罩(201)内,所述第二磁铁(202)的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罩(101)的一端与活塞杆(7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磁铁(102)和所述第二磁铁(202)相邻的一侧磁极相同;
缸体(20),所述缸体(20)内对应多个所述磁力驱动组件(10)设置有多个活塞杆腔,所述活塞杆(701)与所述活塞杆腔滑动连接;
曲轴(30),所述活塞杆(701)的第二端通过连杆(501)和曲柄(601)与所述曲轴(30)连接,所述曲柄(601)上对应于多个所述磁力驱动组件(10)的位置形成凸轮,相邻两个及首位两个所述凸轮的凸部在所述曲轴(30)的周向上错开相同的距离,所述凸轮与所述隔磁板驱动机构(401)的第一端搭接,所述隔磁板驱动机构(401)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磁板(301)连接,所述曲柄(601)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凸轮驱动所述隔磁板驱动机构(401)转动带动所述隔磁板(301)周期性进入所述第一屏蔽罩(101)和所述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一个所述隔磁板(301)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罩(101)和所述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时,其余所述隔磁板(301)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罩(101)和所述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间,当一个所述磁力驱动组件(10)下方的所述凸轮的凸部与所述隔磁板驱动机构(401)的第一端连接时,对应的所述磁力驱动组件(10)的所述隔磁板(301)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罩(101)和所述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所述第一磁铁(102)和所述第二磁铁(202)之间的磁力迫使所述第二磁铁(202)往下运动使得所述曲轴(30)转动,当所述第二磁铁(202)运动设定的距离后,所述凸轮的凸部与所述隔磁板驱动机构(401)的第一端脱离接触,对应的所述隔磁板(301)进入所述第一屏蔽罩(101)和所述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间,同时相邻的下一个所述隔磁板(301)运动至所述第一屏蔽罩(101)和所述第二屏蔽罩(201)之间的缝隙之外,多个所述磁力驱动组件(10)之间形成循环运动,所述第一屏蔽罩(101)和所述第二屏蔽罩(201)为超导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板驱动机构(401)包括:
第一连杆(4011),所述第一连杆(4011)的第一端与所述凸轮搭接,所述第一连杆(4011)的中部与所述固定架(40)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4012),所述第二连杆(4012)水平设置且穿过所述固定架(40)上的支撑孔,所述第一连杆(40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40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012)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磁板(301)的边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701)与所述活塞杆腔之间设置有滚珠(8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102)和所述第二磁铁(202)为永磁铁。
CN201610899578.4A 2016-10-17 2016-10-17 磁力装置 Pending CN106341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9578.4A CN106341057A (zh) 2016-10-17 2016-10-17 磁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9578.4A CN106341057A (zh) 2016-10-17 2016-10-17 磁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1057A true CN106341057A (zh) 2017-01-18

Family

ID=57839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9578.4A Pending CN106341057A (zh) 2016-10-17 2016-10-17 磁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410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462A (zh) * 2018-11-30 2019-01-18 广州天磁科技有限公司 磁动力移动结构
WO2022105001A1 (zh) * 2020-11-17 2022-05-27 和联新能源有限公司 磁力驱动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462A (zh) * 2018-11-30 2019-01-18 广州天磁科技有限公司 磁动力移动结构
WO2020107964A1 (zh) * 2018-11-30 2020-06-04 广州天磁科技有限公司 磁动力移动结构
CN109236462B (zh) * 2018-11-30 2024-03-29 广州天磁科技有限公司 磁动力移动结构
WO2022105001A1 (zh) * 2020-11-17 2022-05-27 和联新能源有限公司 磁力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1478A (zh) 电磁永磁双激励爬壁机器人吸附机构
CN101814871B (zh) 直流静动态对称/不对称磁场发生装置
CN106341057A (zh) 磁力装置
CN102710044A (zh) 自适应无源弱磁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CN108418533A (zh) 快拆式车载太阳能装置
CN104723818A (zh) 一种汽车轮内主动悬架用直线电机减振器
CN202586540U (zh) 一种永磁电动机的转子及其永磁电动机
Zhang et al.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guidance force enhancement by a novel permanent magnet guideway for maglev curve negotiation
CN203166806U (zh) 超导磁速动力机构
CN103925293A (zh) 一种薄片转子径向混合磁轴承
CN208190443U (zh) 一冲程间歇供电电动机
CN107359780A (zh) 发电系统
CN203387441U (zh) 具有永磁吸盘的发动机
CN1855689B (zh) 一种单轮双极磁动机
CN103762908B (zh) 一种实现能量采集器内共振的方法
CN211715705U (zh) 一种永磁铁组及向外输出动力的装置
CN201699628U (zh) 活塞式电动机
CN201699627U (zh) 一种永磁体直吸式动力装置
CN107959359A (zh) 全载发电装置
CN201048341Y (zh) 一种电磁发动机
CN202488230U (zh) 混合励磁开关磁通电机
CN103318298B (zh) 电动自行车电磁锁
CN201378785Y (zh) 高转矩密度的风力发电机
CN204465310U (zh) 机动车挤压式高阻尼发电机
CN208369447U (zh) 一种模块化双边平板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