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0328A -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0328A
CN106340328A CN201610812354.5A CN201610812354A CN106340328A CN 106340328 A CN106340328 A CN 106340328A CN 201610812354 A CN201610812354 A CN 201610812354A CN 106340328 A CN106340328 A CN 106340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generator
cylinder
structural beams
drag
dev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23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40328B (zh
Inventor
刘奎林
孙朝朋
杨俊辉
贾金廷
张志强
邵刚
高国新
裴永旗
康增保
马洪泉
李志虎
董建
罗贤宝
李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3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3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3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3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23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40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40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0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40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0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7/00Monitoring; Testing ; Maintaining
    • G21C17/10Structural combination of fuel element, control rod, reactor core, or moderator structure with sensitive instruments, e.g. for measuring radioactivity, strain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7/00Monitoring; Testing ; Mainta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工程建造的技术领域。为了完成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作业并保证安装质量,本发明提出一种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包括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的位置,使用分析设备计算测量值与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液压泵站根据偏差控制三维液压调整机的X向、Y向和Z向油缸,以使结构梁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移动,结构梁的移动依次带动拉索和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移动)移动;重复本步骤,直至将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调整至设计安装位置并调至水平。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完成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调整安装作业,且保证了安装精度和质量。

Description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工程建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气冷堆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第四代技术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具有较高安全特性,应用领域广泛,商业化前景非常广阔。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主回路的主设备,这些大型复杂主设备是核电站的心脏,安装条件苛刻,精度要求高,难度极大。常规压水堆核电站主设备(例如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安装调整是使用核岛环吊配合进行,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反应堆未设计专门用于配合主设备安装调整的设备,且反应堆检修吊车载荷仅为100吨,无法满足单体重达600多吨的压力容器筒体和单体重达400吨的蒸汽发生器的安装调整作业要求,所以需要研发先进可靠的主设备找正、调平方法以完成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作业并保证安装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完成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作业并保证安装质量,本发明提出一种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至少两个三维液压调整机布置于反应堆舱室墙体上表面;
(2)在结构梁的下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固定槽,将结构梁落位于所述至少两个三维液压调整机上,且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Z向油缸插入所述结构梁的固定槽中;
(3)在所述结构梁上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结构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结构梁上表面的端口处设有板式吊耳,所述连接孔均匀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半径相同的圆周上或/和与蒸汽发生器半径相同的圆周上;将至少两个拉索设有销孔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结构梁的连接孔,当所述销孔与板式吊耳的固定孔对齐时,在所述销孔与所述固定孔中插入销轴,以将所述拉索与所述板式吊耳连接;将所述拉索另一端的吊耳与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连接;
(4)利用液压泵站控制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Z向油缸,使所述Z向油缸顶升,所述Z向油缸的顶升带动所述结构梁向上移动,所述结构梁带动所述拉索向上移动,所述拉索提升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
(5)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的位置,并将测量值发送给分析设备,使用所述分析设备计算该测量值与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值;
将所述分析设备计算的偏差值输入同步控制台中,所述同步控制台接收到偏差值后,将该偏差值发送给所述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根据该偏差值控制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X向油缸、Y向油缸和Z向油缸,以使所述结构梁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移动,所述结构梁的移动带动所述拉索移动,所述拉索的移动带动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移动;
重复本步骤,直至将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调整至设计安装位置并调至水平;
(6)通过所述液压泵站控制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Z向油缸下降,以使所述结构梁向下移动,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下落安装到位。
其中,所述步骤(5)中,所述分析设备接收所述激光跟踪仪发送的测量值后,先对该测量值进行解码,再将解码后的测量值与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安装位置相减,以得出测量值与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值;
其中,所述步骤(1)中,将四个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布置于反应堆舱室墙体上表面,且该四个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呈矩形分布。
其中,所述步骤(3)中,将四个所述拉索分别穿过所述结构梁的四个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半径相同的圆周上的连接孔或分布于与蒸汽发生器半径相同的圆周上的连接孔。
其中,所述步骤(3)中,若需要调整所述拉索的长度,则通过所述拉索的可调拉杆调整,以使所述拉索的长度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其中,所述步骤(5)中,通过人工将所述分析设备计算的偏差值输入同步控制台中。
其中,所述步骤(5)中,将所述分析设备计算的偏差值拷入移动存储设备,再将该移动存储设备与所述同步控制台连接,以将偏差值导入所述同步控制台。
本发明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时,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的位置,测量精度高,使用分析设备计算测量值与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安装值的偏差,液压泵站根据该偏差值调整三维液压调整机的X向油缸、Y向油缸和Z向油缸,以使结构梁产生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位移,结构梁的移动带动拉索产生相应位移,拉索的移动带动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产生相应位移,以达到调整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的目的,同时上述过程要重复多次以不断缩小偏差,使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越来越接近设计安装位置,直至将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调整到设计安装位置并调至水平,这样不仅能够完成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调整安装作业,而且保证了安装精度和质量。
本发明的方法使用由若干个短梁可拆卸连接而成的结构梁,这样不仅增加了作业和运输的方便性,也使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现场条件,能够用于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增加了本发明的方法的适用性。本发明的方法使用连接孔均匀分布的结构梁,这样将拉索一端穿入连接孔,另一端与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连接,以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时,平衡性更好,提高了安装调整的精确和质量。本发明的方法使用包括若干段双拉板的拉索,双拉板的段数可以根据需要的拉索的长度进行调整,使用灵活方便。本发明的方法中若需要调整拉索的长度,则通过拉索的可调拉杆调整,以使拉索的长度满足实际施工需要,因为拉索的实际长度与设计长度之间可能会存在偏差,通过可调拉杆的微调可以弥补这种偏差,避免拉索的长度不够而导致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发明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调整安装蒸汽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结构梁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结构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所使用的拉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所使用的三维液压调整机与液压泵站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所使用的液压调整系统的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首先介绍本发明的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结构梁10、液压调整系统20、拉索系统30和测量系统40。下面分别介绍结构梁10、液压调整系统20、拉索系统30和测量系统40。
如图1和图3所示,结构梁10整体为矩形,可以为钢结构梁。结构梁10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槽(图中未示出),优选地,固定槽为四个,分布于结构梁10的四角。结构梁10可以由若干个短梁可拆卸连接而成,使用时,先将若干个短梁运输至现场,再将短梁通过高强螺栓组、普通螺栓组与铰制孔螺栓组相结合的方式连接以组装成结构梁10,这样方便将短梁运输至现场,若将结构梁10整体运输至现场,由于结构梁10体积较大,受现场空间的限制,作业很不方便。如图1和图3所示,结构梁10包括两根中间梁11,该两根中间梁11组成回字形结构,该回字形结构的四角均设有延长梁12,延长梁12为矩形体的结构,延长梁12与两根中间梁11在同一个平面内,延长梁12的作用是延长结构梁10的长度,延长梁12还连接有端梁13,端梁13为U型结构,其中,中间梁11、延长梁12和端梁13相当于短梁。中间梁11与延长梁12之间、延长梁12与端梁13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例如中间梁11与延长梁12之间采用高强螺栓组、普通螺栓组与铰制孔螺栓组相结合的连接形式,延长梁12与端梁13之间也是采用高强螺栓组、普通螺栓组与铰制孔螺栓组相结合的连接形式。如图2和图4所示,图2和图4中的结构梁10与图1和图3中的结构梁10不同的是,中间梁11与端梁13直接连接,中间梁11与端梁13之间未设置延长梁12,这是因为图2和图4中的结构梁10用于调整安装蒸汽发生器53,蒸汽发生器53所在舱室墙体的跨距较小,而结构梁10是放置于舱室墙体上的,由于舱室墙体的跨距较小,所以需要的结构梁10的长度也较小,结构梁10中不需要设置延长梁12;图1和图3中的结构梁10用于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52,压力容器筒体52所在舱室墙体跨距较大,所以需要的结构梁10的长度也较长,中间梁11与端梁13之间要设置延长梁12,以增加结构梁10的长度。其中,中间梁11、延长梁12和端梁13的形状及数量可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的方法所使用的结构梁10由若干个短梁可拆卸连接而成,这样不仅增加了作业的方便性,也使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现场条件,增加了本发明的方法的适用性。
如图3-4,结构梁10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14,连接孔14贯通结构梁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孔14位于结构梁10上表面的端口处设有板式吊耳16,例如每一个连接孔14的端口处可以设有两个板式吊耳16,板式吊耳1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其中,在图3和图4中,为了示出连接孔14,在其中一个连接孔14的端口处只画出了一个板式吊耳16。如图1-4所示,连接孔14均匀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52半径相同的圆周上和/或与蒸汽发生器53半径相同的圆周上,连接孔14的数量可以为八个,其中四个连接孔14均匀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52半径相同的圆周上,另外四个连接孔14均匀分布于与蒸汽发生器53半径相同的圆周上;连接孔14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该四个连接孔14均匀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52半径相同的圆周上,或者该四个连接孔14均匀分布于与蒸汽发生器53半径相同的圆周上。
如图1-2、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所使用的拉索系统30包括至少两个拉索38,该拉索38包括若干个拉板,拉索38的一端设有销孔37,拉索38的另一端设有吊耳36。当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52时,将拉索38穿入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52半径相同的圆周上的连接孔14,当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安装蒸汽发生器53时,将拉索38穿入分布于与蒸汽发生器53半径相同的圆周上的连接孔14。如图1-2所示,连接孔14的数量可以为八个,其中四个连接孔14均匀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52半径相同的圆周上,另外四个连接孔14均匀分布于与蒸汽发生器53半径相同的圆周上,拉索38的数量为四个,连接孔14和拉索38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进行调整。如图5所示,拉索38包括顶部拉板31、两段双拉板32、三拉板33、过渡拉板34和可调拉杆35,顶部拉板31、双拉板32、三拉板33、双拉板32、过渡拉板34、可调拉杆35依次通过销轴连接,顶部拉板31上设有销孔37,可调拉杆35还连接有吊耳36。其中,双拉板32包括两个拉板,该两个拉板并行连接,以增加拉索38的强度,该两个拉板之间还设有夹子39,以增强两个拉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如图5所示,拉索38包括两段双拉板32,双拉板32的段数可以根据需要的拉索38的长度而调整。三拉板33包括三个拉板,用于连接相邻两段双拉板32,三拉板33与双拉板32的连接方式为:双拉板32的两个拉板插入三拉板33的三个拉板之间的空隙中。过渡拉板34用于连接双拉板32和可调拉杆35,由于可调拉杆35与双拉杆32之间没有匹配的接口,所以在双拉杆32与可调拉杆35之间设置过渡拉杆34,过渡拉杆34的一端与双拉板32连接,另一端与可调拉杆35连接,以将双拉板32和可调拉杆35连接。可调拉杆35的作用是微调拉索38的长度,因为拉索38的实际长度与设计长度之间可能会存在偏差,通过可调拉杆35的微调可以弥补这种偏差,避免拉索38的长度不够而导致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可调拉杆35还连接有吊耳36,当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52时,吊耳36与压力容器筒体52连接,当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安装蒸汽发生器53时,吊耳36与蒸汽发生器53连接。
如图7所示,液压调整系统20包括同步控制台23和至少两个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三维液压调整机21和液压泵站22,其中,液压调整系统20的子系统可以为四个,也就是三维液压调整机21和液压泵站22均为四个,一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与一个液压泵站22连接;同步控制台23与四个液压泵站22串联连接,这样只有四台液压泵站22均正常时才能够进行作业,若有一个或多个液压泵站22出现故障,则液压调整系统20停止工作,避免一个或多个液压泵站22出现故障时仍进行作业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如图1-2所示,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分布于反应堆舱室墙体50上表面,图1-2中未示出液压泵站22和同步控制台23,因为使用时需要将三维液压调整机21布置于反应堆舱室墙体50上表面,而液压泵站22和同步控制台23的放置位置无要求。如图6所示,三维液压调整机21包括X向油缸211、Y向油缸212和Z向油缸213,X向油缸211、Y向油缸212和Z向油缸213均与液压泵站22连接,液压泵站22能够控制X向油缸211、Y向油缸212的伸出或回缩,能够控制Z向油缸213的下降或顶升。Z向油缸213与结构梁10的固定槽相配合,即使用时,Z向油缸213是插入结构梁10的固定槽中的。液压泵站22上还安装有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三维液压调整机21的X向油缸211、Y向油缸212和Z向油缸213的行程。液压调整系统20例如可以使用上海耐斯特液压设备有限公司的三维液压调整系统产品。
如图1-2所示,测量系统40包括激光跟踪仪42和分析设备41,激光跟踪仪42与分析设备41连接,分析设备41可以为电脑。当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52时,激光跟踪仪42用于测量压力容器筒体52的位置,当调整安装蒸汽发生器53时,激光跟踪仪42用于测量蒸汽发生器53的位置。激光跟踪仪42将测量得到的压力容器筒体52或蒸汽发生器53的位置数据发送给分析设备41,分析设备41先对激光跟踪仪42发送的测量数据进行解码,然后根据解码后的测量值,计算出压力容器筒体52或蒸汽发生器53的测量位置与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值,计算方法为将测量位置与设计安装位置相减。
如图1-2所示,使用时,三维液压调整机21分布于反应堆舱室墙体50上表面,结构梁10落位于三维液压调整机21上,且三维液压调整机21的Z向油缸213插入结构梁10的固定槽中,拉索38设有销孔37的一端穿过连接孔14,并与板式吊耳16固定连接,拉索38的吊耳36与压力容器筒体52或蒸汽发生器53连接。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方法:
如图1-2所示,第一步,将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布置于反应堆舱室墙体50上表面,液压泵站22和同步控制台23的布置位置无要求。在下一步骤中,会将结构梁10落位于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上,且三维液压调整机21的Z向油缸213插入结构梁10下表面的固定槽中,所以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的位置应该满足结构梁10能够落位于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上,且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的Z向油缸213插入结构梁10下表面的四个固定槽中的要求。
如图1-2所示,第二步,将结构梁10落位于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上,且四个Z向油缸213插入结构梁10下表面的四个固定槽中,Z向油缸213的作用一方面是支撑结构梁10,另一方面是带动结构梁10移动。
优选地,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在反应堆舱室墙体50上呈矩形分布,固定槽分布于结构梁10的四角,这样能够方便地将结构梁10落位于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上且Z向油缸213插入结构梁10的固定槽中。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第三步,当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52时,将四条拉索38设有销孔37的一端分别穿过四个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52半径相同的圆周上的连接孔14,当销孔37与板式吊耳16的固定孔对齐时,在销孔37和板式吊耳16的固定孔中穿入销轴,以将拉索38与板式吊耳16固定连接。将四条拉索38的吊耳36均与压力容器筒体52连接,连接过程中,若拉索38长度需要调整,则可通过可调拉杆35调整拉索38的长度,以使拉索38的长度符合实际施工需要。由于四个连接孔14位于与压力容器筒体52半径相同的圆周上,所以吊耳36与压力容器筒体52的连接点也均匀分布于压力容器筒体52的圆周上,这样使用拉索38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52时,平衡性更好,调整安装更精确。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当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调整安装蒸汽发生器53时,将四条拉索38设有销孔37的一端分别穿过四个分布于与蒸汽发生器53半径相同的圆周上的连接孔14,当销孔37与板式吊耳16的固定孔对齐时,在销孔37和板式吊耳16的固定孔中穿入销轴,以将拉索38与板式吊耳16固定连接。将四条拉索38的吊耳36均与蒸汽发生器53连接,连接过程中,若需要调整拉索38的长度,则可通过可调拉杆35调整拉索38的长度,以使拉索38的长度符合实际施工需要。由于四个连接孔14位于与蒸汽发生器53半径相同的圆周上,所以吊耳36与蒸汽发生器53的连接点也均匀分布于蒸汽发生器53的圆周上,这样使用拉索38调整安装蒸汽发生器53时,平衡性更好,提高了调整安装的精度。
其中,在进行本步骤之前,压力容器筒体52和蒸汽发生器53都已大体就位,本发明的方法的作用是对压力容器筒体52或蒸汽发生器53再进行微调,以将压力容器筒体52或蒸汽发生器53调整至设计安装位置、并调至水平,也就是找正、调平的作用。
如图1-2所示,第四步,在本步骤中,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52和蒸汽发生器53是相同的,下面以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52为例进行介绍。利用液压泵站22控制四个三维液压调整机21的Z向油缸213,使四个Z向油缸213均顶升,Z向油缸213的顶升带动结构梁10向上移动,这样结构梁10提升拉索38,拉索38提升压力容器筒体52,压力容器筒体52提升后,就能够对压力容器筒体52的位置进行调整。
如图1-2所示,第五步,本步骤仍以调整安装压力容器筒体52为例进行介绍,使用测量系统40的激光跟踪仪42测量压力容器筒体52的位置,并将测量值发送给分析设备41,分析设备41先对激光跟踪仪42发送的测量值进行解码,再将解码后的测量值与压力容器筒体52的设计安装位置进行比较,以得出测量值与压力容器筒体52的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值,该偏差值包括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偏差值,同时由于压力容器筒体52上有较多管件,为了调整管件的管口方向,还需要将压力容器筒体52绕Z轴旋转。
将分析设备41计算的偏差值人工输入到液压调整系统20的同步控制台23中,或将该偏差值拷入移动存储设备,再将移动存储设备与同步控制台23连接,将偏差值导入同步控制台23。同步控制台23接收到偏差值后,将该偏差值发送给四台液压泵站22,液压泵站22根据该偏差值控制三维液压调整机21的X向油缸211、Y向油缸212和Z向油缸213,通过X向油缸211的伸出或回缩带动结构梁10在X方向移动,结构梁10在X方向的移动通过拉索38带动压力容器筒体52在X方向发生移动,进而调整压力容器筒体52在X方向的位置,同样地,通过Y向油缸212的伸出或回缩调整压力容器筒体52在Y方向的位置,通过Z向油缸213的下降或顶升调整压力容器筒体52在Z方向的位置,通过同时控制结构梁10在X方向和Y方向的移动,来实现压力容器筒体52绕Z轴方向旋转;此次压力容器筒体52的位置调整结束后,需要重复本步骤多次,因为受拉索38摆动等因素影响,压力容器筒体52经过一次调整后,实际位置与设计安装位置还会存在偏差,重复本步骤多次的目的就是不断缩小偏差,使压力容器筒体52越来越接近设计安装位置,直至将压力容器筒体52调整至设计安装位置并调至水平。
第六步,压力容器筒体52调整至设计安装位置并调至水平后,通过液压泵站22控制三维液压调整机21的Z向油缸213下降,以使结构梁10向下移动,压力容器筒体52下落安装到位。

Claims (7)

1.一种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至少两个三维液压调整机布置于反应堆舱室墙体上表面;
(2)在结构梁的下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固定槽,将结构梁落位于所述至少两个三维液压调整机上,且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Z向油缸插入所述结构梁的固定槽中;
(3)在所述结构梁上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结构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结构梁上表面的端口处设有板式吊耳,所述连接孔均匀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半径相同的圆周上或/和与蒸汽发生器半径相同的圆周上;将至少两个拉索设有销孔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结构梁的连接孔,当所述销孔与板式吊耳的固定孔对齐时,在所述销孔与所述固定孔中插入销轴,以将所述拉索与所述板式吊耳连接;将所述拉索另一端的吊耳与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连接;
(4)利用液压泵站控制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Z向油缸,使所述Z向油缸顶升,所述Z向油缸的顶升带动所述结构梁向上移动,所述结构梁带动所述拉索向上移动,所述拉索提升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
(5)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的位置,并将测量值发送给分析设备,使用所述分析设备计算该测量值与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值;
将所述分析设备计算的偏差值输入同步控制台中,所述同步控制台接收到偏差值后,将该偏差值发送给所述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根据该偏差值控制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X向油缸、Y向油缸和Z向油缸,以使所述结构梁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移动,所述结构梁的移动带动所述拉索移动,所述拉索的移动带动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移动;
重复本步骤,直至将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调整至设计安装位置并调至水平;
(6)通过所述液压泵站控制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的Z向油缸下降,以使所述结构梁向下移动,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下落安装到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分析设备接收所述激光跟踪仪发送的测量值后,先对该测量值进行解码,再将解码后的测量值与压力容器筒体或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安装位置相减,以得出测量值与设计安装位置的偏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四个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布置于反应堆舱室墙体上表面,且该四个所述三维液压调整机呈矩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四个所述拉索分别穿过所述结构梁的四个分布于与压力容器筒体半径相同的圆周上的连接孔或分布于与蒸汽发生器半径相同的圆周上的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若需要调整所述拉索的长度,则通过所述拉索的可调拉杆调整,以使所述拉索的长度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通过人工将所述分析设备计算的偏差值输入同步控制台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所述分析设备计算的偏差值拷入移动存储设备,再将该移动存储设备与所述同步控制台连接,以将偏差值导入所述同步控制台。
CN201610812354.5A 2016-09-09 2016-09-09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 Active CN106340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2354.5A CN106340328B (zh) 2016-09-09 2016-09-09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2354.5A CN106340328B (zh) 2016-09-09 2016-09-09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0328A true CN106340328A (zh) 2017-01-18
CN106340328B CN106340328B (zh) 2022-05-20

Family

ID=57823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2354.5A Active CN106340328B (zh) 2016-09-09 2016-09-09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403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5884A (zh) * 2020-01-20 2020-05-05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屏蔽主泵在线检修用测量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7626A1 (zh) * 2011-01-19 2012-07-26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
JP2013253872A (ja) * 2012-06-07 2013-12-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重量機器の据付工法
CN103935881A (zh) * 2014-04-29 2014-07-23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翻转架
DE102013018010A1 (de) * 2013-11-29 2015-06-03 Winfried Eming Verfahren für Herstellung und Betrieb eines fortschrittlichen Druckwasserreaktors mittlerer Leistung
CN104992738A (zh) * 2014-07-29 2015-10-21 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高精度测量的核岛主设备安装工艺
RU2583324C1 (ru) * 2014-12-12 2016-05-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и ордена труда ЧССР опыт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ГИДРОПРЕСС" (ОАО ОКБ "ГИДРОПРЕСС")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й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 для реактор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с водо-водяным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м реактором и реакто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 указанным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о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7626A1 (zh) * 2011-01-19 2012-07-26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冷却剂系统主管道的安装方法
JP2013253872A (ja) * 2012-06-07 2013-12-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重量機器の据付工法
DE102013018010A1 (de) * 2013-11-29 2015-06-03 Winfried Eming Verfahren für Herstellung und Betrieb eines fortschrittlichen Druckwasserreaktors mittlerer Leistung
CN103935881A (zh) * 2014-04-29 2014-07-23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翻转架
CN104992738A (zh) * 2014-07-29 2015-10-21 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高精度测量的核岛主设备安装工艺
RU2583324C1 (ru) * 2014-12-12 2016-05-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и ордена труда ЧССР опыт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ГИДРОПРЕСС" (ОАО ОКБ "ГИДРОПРЕСС")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й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 для реактор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с водо-водяным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м реактором и реакто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 указанным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о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5884A (zh) * 2020-01-20 2020-05-05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屏蔽主泵在线检修用测量工艺
CN111105884B (zh) * 2020-01-20 2021-07-16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屏蔽主泵在线检修用测量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0328B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1010B (zh) 深部围岩锚固性能多功能试验机
CN103711986B (zh) 工厂法管节预制施工的顶推系统及顶推方法
CN102235943A (zh) 一种加载试验装置
CN106437178A (zh) 一种多层钢结构连廊整体提升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06638322A (zh) 一种步履式多点连续顶推工艺的钢箱梁顶推和纠偏方法
CN103940627B (zh) 一种适用于土木工程空间加载试验的双向滑动装置
CN109507013A (zh) 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协调加载试验系统
CN108627400B (zh) 一种角钢交叉斜材稳定承载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3728178A (zh) 一种柱的充气式加载定位装置及加载定位方法
CN104964918B (zh) 一种钢筋锈蚀率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CN106340328A (zh)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方法
CN109506919A (zh) 一种飞机起落架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CN206174484U (zh)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装置
CN206174486U (zh) 核电站金属堆芯壳的找正、调平装置
CN104061993B (zh) 高精度衡器载荷测量仪的自动定值系统
CN106320719A (zh) 核电站金属堆芯壳的找正、调平方法
CN108942152A (zh) 一种用于分段产品的总装系统及总装方法
CN106320721A (zh) 核电站金属堆芯壳的找正、调平装置
CN106320720A (zh) 核电站压力容器筒体和蒸汽发生器的找正、调平装置
CN104634527B (zh) 一种动力模型试验加载装置
CN106644744A (zh) 一种可外装试样的岩石真三轴试验方法
CN104863259B (zh) 一种大跨度超高单层筒状建筑钢结构倒装施工方法
CN101672743B (zh) 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施工仿真试验评价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15655637B (zh) 一种大型高超声速高温风洞模型送进系统的举升机构
CN106836011A (zh) 挂篮行走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