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7442A -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7442A
CN106337442A CN201610947638.5A CN201610947638A CN106337442A CN 106337442 A CN106337442 A CN 106337442A CN 201610947638 A CN201610947638 A CN 201610947638A CN 106337442 A CN106337442 A CN 106337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well lid
rpc
weight portion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76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7442B (zh
Inventor
刘应虎
杨小光
徐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n Xi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n Xi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n Xi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n Xi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76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74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7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7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7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7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8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 B28B1/087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by means acting on the mould ; Fixation thereof to the mould
    • B28B1/0873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by means acting on the mould ; Fixation thereof to the mould the mould being placed on vibrating or jolting supports, e.g. moulding 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包括:井盖、井座,其特征是:井座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内的钢筋组成,井盖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内的钢筋支撑体组成;钢筋支撑体由圆环形钢箍,两端与圆环形钢箍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的井字形钢筋,与井字形钢筋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的内环形钢筋,以及与井字形钢筋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的外环形钢筋构成。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制备钢筋骨架、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以及制作井盖和井座。采用本发明,检查井盖性能优良,经久耐用,可用作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市政工程公用设施所需的检查井盖。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孔检查井或类似物的盖,涉及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检查井盖可广泛适用于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市政工程公用设施所需的检查井盖,也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机动车辆行驶或停放的通道、场地检查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高等级的城市道路日益增加,城市道路地下管网系统随之增多,井盖(即检查井盖)是通往地下设施的出入口顶部的封闭物,凡是安装自来水、电信、电气、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公用设施的地方都需要安装井盖,市场需求量巨大。
现有技术中,检查井盖主要有铸铁(球墨铸铁和灰口铸铁)井盖、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井盖。传统使用的井盖多为铸铁井盖,铸铁井盖强度高、使用方便,但耗铁量大、造价较高,材料脆性易引起断裂现象,并且铸铁井盖因本身具有回收价值而容易被盗、丢失严重,城市监管无力控制,不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容易造成因井盖缺失对行人和车辆的行路安全构成的严重安全威胁,容易造成各种事故。后续发展的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树脂和玻璃钢)井盖,由于其基本不具备回收价值,都克服了被盗的现象。但钢纤维钢筋混凝土井盖强度性能不够,需要较大厚度(>10cm)才能达到GB26537《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D400等级要求的承载能力,井盖重量很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井盖使用寿命较短,在频繁承受动荷载冲击和暴露在外界自然条件,易发生材料老化失效,影响使用寿命。这些缺点使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井盖在城市主要交通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不能满足需要,只能使用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受动荷载较小的情况,仅限于制作C250和以下等级的检查井盖。现有技术井盖还因为采用复杂的曲面结构或蜂窝结构,存在成型难度大、批量生产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检查井盖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材料与钢筋制成,井盖的钢筋配置进行了特别的优化设计,能较大幅度提高井盖的破坏荷载,检查井盖的性能达到GB26537《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D400等级要求;本发明检查井盖克服了传统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及井座强度低、受冲击性能差的缺点,也克服了树脂和玻璃钢井盖及井座成本高的缺点,制作的检查井盖性能优良,经久耐用。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包括:井盖、井座,其特征是: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井盖(1)上间隔还设置有1~5个排气孔(11)。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钢箍(10)较好的是扁钢或角钢制成的钢箍(10)。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井盖(1)的厚度较好的为5~7cm。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中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较好的是:取680~750重量份水泥、100~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1300重量份砂、100~300重量份纤维、120~180重量份水、以及20~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脱模、热养护,即制得。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高活性材料可以是硅灰或纳米SiO2等材料,所述矿物掺和料可以是矿渣粉、粉煤灰或其它辅助性胶凝材料,所述砂可以是山砂、机制砂、河砂或石英砂等,所述纤维材料可以是钢纤维、有机纤维或无机矿物纤维等,所述减水剂可以是聚羧酸减水剂等。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是: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680~750重量份水泥、100~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1300重量份砂、100~300重量份纤维、120~180重量份水、以及20~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36小时、脱模、温度70~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60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36小时、脱模、温度70~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60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5~7cm。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高活性材料可以是硅灰或纳米SiO2等材料,所述矿物掺和料可以是矿渣粉、粉煤灰或其它辅助性胶凝材料,所述砂可以是山砂、机制砂、河砂或石英砂等,所述纤维材料可以是钢纤维、有机纤维或无机矿物纤维等,所述减水剂可以是聚羧酸减水剂等,所述水泥可以是42.5等级水泥(例如P.C42.5水泥等)。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钢筋支撑体(5)还可以由圆环形钢箍(10)、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整体成型(例如:整体铸造成型为一体)。
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所述制得的井盖(10上还可以间隔设置有1~5个排气孔(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通过分析井盖井座受力状况,充分利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和钢筋强度与韧性以及钢筋强度的性能,进一步优化了井盖井座的设计,制作成上下表面都是平面的井盖,井座也同样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来制作,降低了成型难度和节省了生产成本;
(2)采用本发明,结构上,井盖的上下表面都是平面,没有渐变位置,也没有肋板,这样便于加工成型、安装和运输,尤其有利于低成本模具制作;井盖厚度控制在5-7cm,进一步减轻了井盖重量;材料组成上,尽量使用废弃物,可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能耗和制作成本;
(3)本发明,井盖井座制作时的钢筋配置得到了优化,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进一步提升了井盖井座性能;
(4)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检查井盖能够满足D400等级要求,很好地解决了破损、耐久性等问题,全面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的铸铁井盖、复合材料井盖和钢纤维混凝土井盖;经久耐用,可广泛适用于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市政工程公用设施所需的检查井盖,也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机动车辆行驶或停放的通道、场地检查井;
(5)本发明产品制备工艺简单,工序简便,容易操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纵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钢筋支撑体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盖、2—井座、3—(井座的)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井盖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5—钢筋支撑体、6—钢筋、7—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8—外环形钢筋、9—内环形钢筋、10—钢箍、1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720重量份P.O42.5水泥、200重量份硅灰、90重量份Ⅱ级粉煤灰、1130重量份河砂、180重量份钢纤维、135重量份水、45重量份聚羧酸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小时、脱模、温度80℃的水蒸汽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小时、脱模、温度80℃的水蒸汽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7cm、直径78cm,28天抗压强度达160MPa,承载力达到49吨,其开裂荷载达到30吨,满足D400型号井盖的要求。
实施例2: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700重量份P.O42.5水泥、180重量份硅灰、110重量份Ⅱ级粉煤灰、1185重量份机制砂、150重量份钢纤维、134重量份水、41重量份聚羧酸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24小时、脱模、温度80℃的水中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24小时、脱模、温度80℃的水中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7cm、直径78cm,28天抗压强度达165MPa,承载力达到42吨,开裂荷载达到24吨,满足D400型号井盖的要求。
实施例3: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700重量份P.C42.5水泥、166重量份硅灰、161重量份S75矿渣粉、1200重量份河砂、95重量份钢纤维、138重量份水、40重量份聚羧酸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24小时、脱模、温度70℃的水蒸汽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24小时、脱模、温度70℃的水蒸汽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6cm,28天抗压强度可达140MPa,承载力达到45吨,满足D400型号井盖配套井座的要求。
实施例4: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5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连接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5: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7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连接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6: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6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连接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7: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5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8: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7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9: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包括:井盖1、井座2,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井盖1的厚度为6cm;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连为一体(整体成型)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实施例10: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井盖1上还间隔设置有个排气孔11;其它同实施例4~9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11: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井盖1上还设置有1个排气孔11;其它同实施例4~9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12: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井盖1上还设置有3、4或5个间隔的排气孔11;其它同实施例4~9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13: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所述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中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取680重量份水泥、1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重量份砂、100重量份纤维、120重量份水、以及2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脱模、热养护,即制得;其它同实施例4~12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14: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所述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中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取750重量份水泥、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300重量份砂、300重量份纤维、180重量份水、以及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脱模、热养护,即制得;其它同实施例4~12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15: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所述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中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取715重量份水泥、15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5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150重量份砂、200重量份纤维、150重量份水、以及4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脱模、热养护,即制得;其它同实施例4~12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16~22: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所述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中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取680~750重量份水泥、100~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1300重量份砂、100~300重量份纤维、120~180重量份水、以及20~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脱模、热养护,即制得;
各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具体重量份用量见下表:
其它同实施例4~12中任一,省略。
上述实施例13~22中:所述高活性材料可以是硅灰或纳米SiO2等材料,所述矿物掺和料可以是矿渣粉、粉煤灰或其它辅助性胶凝材料,所述砂可以是山砂、机制砂、河砂或石英砂等,所述纤维材料可以是钢纤维、有机纤维或无机矿物纤维等,所述减水剂可以是聚羧酸减水剂等,所述水泥可以是42.5等级水泥(例如P.C42.5水泥等)。
上述实施例4~12中:所述钢箍10是可以是扁钢或角钢制成的钢箍10。
实施例23: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680重量份水泥、1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重量份砂、100重量份纤维、120重量份水、以及2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小时、脱模、温度7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60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小时、脱模、温度7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60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5cm。
实施例24: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750重量份水泥、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300重量份砂、300重量份纤维、180重量份水、以及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36小时、脱模、温度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36小时、脱模、温度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7cm。
实施例25: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715重量份水泥、15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5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150重量份砂、200重量份纤维、150重量份水、以及4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24小时、脱模、温度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24小时、脱模、温度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6cm。
实施例26: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715重量份水泥、15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5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150重量份砂、200重量份纤维、150重量份水、以及4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36小时、脱模、温度7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36小时、脱模、温度7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8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7cm。
实施例27~33:参见各附图: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680~750重量份水泥、100~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1300重量份砂、100~300重量份纤维、120~180重量份水、以及20~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各实施例中各原料组分的具体重量份用量见下表: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36小时、脱模、温度70~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60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36小时中任一、脱模、温度70~80℃中任一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60小时中任一,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即倒圆台形的高度)为5~7cm中任一。
上述实施例23~33中:步骤b中所述高活性材料可以是硅灰或纳米SiO2等材料,所述矿物掺和料可以是矿渣粉、粉煤灰或其它辅助性胶凝材料,所述砂可以是山砂、机制砂、河砂或石英砂等,所述纤维材料可以是钢纤维、有机纤维或无机矿物纤维等,所述减水剂可以是聚羧酸减水剂等,所述水泥可以是42.5等级水泥(例如P.C42.5水泥等)。
上述实施例23~33中:步骤a中所述钢筋支撑体(5)还可以由圆环形钢箍(10)、井字形钢筋(或称网格状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整体成型(例如:整体铸造成型为一体)。
上述实施例23~33中:所述制得的井盖1上还可以间隔设置有1~5个排气孔11。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百分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重量(质量)百分比例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百分比例;所述重量(质量)份可以均是克或千克。
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中的工艺参数(温度、时间、厚度等)和各组分用量数值等为范围的,任一点均可适用。
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包括:井盖、井座,其特征是:所述井座(2)由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设置在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内的钢筋(6)组成,所述井盖(1)由呈倒圆台形的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和设置在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内的钢筋支撑体(5)组成;
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的井字形钢筋(7),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的内环形钢筋(9),以及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的外环形钢筋(8)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其特征是:所述井盖(1)上间隔设置有1~5个排气孔(11)。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其特征是:所述钢箍(10)是扁钢或角钢制成的钢箍(10)。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其特征是:所述井盖(1)的厚度为5~7cm。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活性粉末混凝土体(3)和第二活性粉末混凝土体(4)中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取680~750重量份水泥、100~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1300重量份砂、100~300重量份纤维、120~180重量份水、以及20~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脱模、热养护,即制得。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其特征是:所述高活性材料是硅灰或纳米SiO2材料,所述矿物掺和料是矿渣粉或粉煤灰,所述砂是山砂、机制砂、河砂或石英砂,所述纤维材料是钢纤维、有机纤维或无机矿物纤维,所述减水剂是聚羧酸减水剂。
7.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钢筋骨架:
取钢筋,切断,制成井座(2)内设置的钢筋(6),备用;
取扁钢或角钢,制成圆环形钢箍(10);取钢筋,制成井字形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将井字形钢筋(7)中各根钢筋的两端与圆环形钢箍(10)固定焊接,将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与井字形钢筋(7)固定焊接,即制得井盖(1)的钢筋支撑体(5),备用;
b、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取680~750重量份水泥、100~200重量份高活性材料、100~200重量份矿物掺和料、1000~1300重量份砂、100~300重量份纤维、120~180重量份水、以及20~60重量份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
c、制备井盖(1)、井座(2):
将钢筋(6)置于井座(2)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36小时、脱模、温度70~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60小时,即制得井座(2);
将钢筋支撑体(5)置于井盖(1)的模具中,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浇入模具成型,再经振实台振动密实、自然养护16~36小时、脱模、温度70~80℃的水蒸汽或水中热养护40~60小时,即制得井盖(1),制得的井盖(1)呈倒圆台形、且厚度为5~7cm。
8.按权利要求7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高活性材料是硅灰或纳米SiO2材料,所述矿物掺和料是矿渣粉或粉煤灰,所述砂是山砂、机制砂、河砂或石英砂,所述纤维材料是钢纤维、有机纤维或无机矿物纤维,所述减水剂是聚羧酸减水剂,所述水泥是42.5等级水泥。
9.按权利要求7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钢筋支撑体(5)由圆环形钢箍(10)、井字形钢筋(7)、内环形钢筋(9)和外环形钢筋(8)整体成型。
10.按权利要求7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制得的井盖(1)上间隔设置有1~5个排气孔(11)。
CN201610947638.5A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6337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7638.5A CN106337442B (zh)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7638.5A CN106337442B (zh)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7442A true CN106337442A (zh) 2017-01-18
CN106337442B CN106337442B (zh) 2019-04-02

Family

ID=5784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7638.5A Active CN106337442B (zh)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744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512A (zh) * 2017-02-09 2017-05-31 湖州瑞坤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市政及电力工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井盖及制作工艺
CN106946506A (zh) * 2017-03-14 2017-07-14 山东大学 一种抗冲击性井篦子、井盖
CN107059932A (zh) * 2017-05-31 2017-08-18 福州大学 一种组合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CN109020345A (zh) * 2018-09-27 2018-12-18 常州绿马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蒸养超高性能混凝土检查井盖及其制备方法
PL423544A1 (pl) * 2017-11-22 2019-06-03 Politechnika Krakowska Im Tadeusza Kosciuszki Sposób wytwarzania kompozytu mineralnego z proszków reaktywnych
CN110482914A (zh) * 2019-08-23 2019-11-22 苏州市兴邦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检查井盖
CN110627442A (zh) * 2019-10-14 2019-12-31 北京工业大学 纤维网格增强混杂纤维高强和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检查井井盖及制备
CN111231102A (zh) * 2020-01-19 2020-06-05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钢渣窨井盖的制作工艺
CN112177049A (zh) * 2020-09-25 2021-01-05 湖南省合创渣土运输有限公司 一种井盖制作方法
CN117209234A (zh) * 2023-11-07 2023-12-12 广州华隧威预制件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井盖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5183Y (zh) * 2004-12-14 2006-02-01 深圳大学 活性粉末混凝土井盖
CN101818504A (zh) * 2009-11-06 2010-09-01 长江大学 一种检查井盖或水箅盖的制造方法
CN202672190U (zh) * 2012-01-13 2013-01-16 郑州禹建复合井盖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井盖
CN203034488U (zh) * 2012-12-27 2013-07-03 北京惠诚基业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井盖
CN104310879A (zh) * 2014-09-28 2015-01-28 湖北正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及其制备方法
CN206220130U (zh) * 2016-10-26 2017-06-06 福建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井盖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5183Y (zh) * 2004-12-14 2006-02-01 深圳大学 活性粉末混凝土井盖
CN101818504A (zh) * 2009-11-06 2010-09-01 长江大学 一种检查井盖或水箅盖的制造方法
CN202672190U (zh) * 2012-01-13 2013-01-16 郑州禹建复合井盖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井盖
CN203034488U (zh) * 2012-12-27 2013-07-03 北京惠诚基业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井盖
CN104310879A (zh) * 2014-09-28 2015-01-28 湖北正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及其制备方法
CN206220130U (zh) * 2016-10-26 2017-06-06 福建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井盖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512A (zh) * 2017-02-09 2017-05-31 湖州瑞坤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市政及电力工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井盖及制作工艺
CN106946506A (zh) * 2017-03-14 2017-07-14 山东大学 一种抗冲击性井篦子、井盖
CN106946506B (zh) * 2017-03-14 2019-04-09 山东大学 一种抗冲击性井篦子、井盖
CN107059932A (zh) * 2017-05-31 2017-08-18 福州大学 一种组合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PL423544A1 (pl) * 2017-11-22 2019-06-03 Politechnika Krakowska Im Tadeusza Kosciuszki Sposób wytwarzania kompozytu mineralnego z proszków reaktywnych
CN109020345A (zh) * 2018-09-27 2018-12-18 常州绿马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蒸养超高性能混凝土检查井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2914A (zh) * 2019-08-23 2019-11-22 苏州市兴邦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检查井盖
CN110627442A (zh) * 2019-10-14 2019-12-31 北京工业大学 纤维网格增强混杂纤维高强和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检查井井盖及制备
CN110627442B (zh) * 2019-10-14 2022-03-08 北京工业大学 纤维网格增强混杂纤维高强和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检查井井盖及制备
CN111231102A (zh) * 2020-01-19 2020-06-05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钢渣窨井盖的制作工艺
CN112177049A (zh) * 2020-09-25 2021-01-05 湖南省合创渣土运输有限公司 一种井盖制作方法
CN117209234A (zh) * 2023-11-07 2023-12-12 广州华隧威预制件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井盖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7442B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7442B (zh)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检查井盖及其制作方法
Azmee et al.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rom fundamental to applications
Wu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vious concrete using incineration bottom ash in place of sandstone graded material
CN103951351B (zh) 一种偏高岭土免蒸养耐久混凝土及管片施工方法
CN106495585A (zh) 地质聚合物基重载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8322A (zh) 一种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9872B (zh) 一种2m长轻型预制混凝土U型渠道的制备方法
CN101818504A (zh) 一种检查井盖或水箅盖的制造方法
CN104294728A (zh) 装配式活性粉末混凝土无配筋预制路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2153321B (zh) 高钛型矿渣井盖及其生产方法
CN102775107A (zh) 一种利用沙漠沙作为骨料的新型渗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45384A (zh) 一种单级配粒径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
CN105016670A (zh) 一种混凝土环形电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4836A (zh) 一种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6942B (zh) 一种井盖
CN112358230A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及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工艺
CN107759170A (zh) 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装配式预制空心楼梯及制备方法
CN102942329B (zh) 利用钢渣做骨料的渗水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206220130U (zh) 一种检查井盖
CN104529259A (zh) 一种环保型沥青砖混合料及其制备沥青砖的方法
CN107056199A (zh) 一种环保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0806A (zh) 一种填充粉煤灰基地聚合物的半柔性沥青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4139015U (zh) 一种装配式活性粉末混凝土无配筋预制路面板
CN103304190B (zh) 一种屋面防水层浇注用高抗渗抗裂保护层及其制作工艺
Khan et al. Use of scrapped rubber tires for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of manhole cov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