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1062A - 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1062A
CN106321062A CN201510391905.0A CN201510391905A CN106321062A CN 106321062 A CN106321062 A CN 106321062A CN 201510391905 A CN201510391905 A CN 201510391905A CN 106321062 A CN106321062 A CN 106321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ing well
well
target
target area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19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1062B (zh
Inventor
何小东
陈森
游红娟
张磊
黄勇
郭文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919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21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21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1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1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1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以及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评价方法。其中,生产井在生产井靶区具有生产井入靶点和生产井出靶点,生产井在生产井入靶点和生产井出靶点之间的井段为生产井目标井段,生产井靶区钻遇率为在生产井目标井段的钻遇率,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包括:步骤S10:获取生产井的实钻轨迹;步骤S20:根据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确定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步骤S30:根据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确定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步骤S40:根据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以及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确定生产井靶区钻遇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的质量没有评价依据的问题。

Description

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AGD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以及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蒸汽重力辅助泄油(SAGD)技术已成为开采稠油和超稠油油藏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一种布井方式为双水平井,即包括并行的生产井和注汽井,其中注汽井设置在生产井上方。在实际钻井过程中,如果双水平井的水平段存在较大轨迹偏差,则会导致开采阶段时注汽井与生产井之间形成热连通较为困难,并需要大幅度增加循环预热时间,对SAGD井组生产效果影响极大。因此双水平井的水平段井眼轨迹的质量,对SAGD采油产量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关于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的井眼轨迹的评价方法,进而在SAGD双水平井钻井施工时缺少评价依据,难以控制水平段的井眼轨迹的质量,影响后续生产阶段的石油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以及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评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的质量没有评价依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生产井包括依次连接的垂直段和水平段,生产井在生产井靶区具有生产井入靶点和生产井出靶点,生产井在生产井入靶点和生产井出靶点之间的井段为生产井目标井段,生产井靶区钻遇率为在生产井目标井段的钻遇率,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包括:步骤S10:获取生产井的实钻轨迹;步骤S20:根据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确定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步骤S30:根据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确定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步骤S40:根据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以及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确定生产井靶区钻遇率,其中,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为生产井由生产井入靶点至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
进一步地,步骤S40通过以下公式得到:其中,PTDR为生产井靶区钻遇率,LE为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LT为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进一步地,步骤S30包括:步骤S31:获取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步骤S32:获取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步骤S33:根据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以及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确定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进一步地,步骤S33通过以下公式得到:LT=LB1-Le;其中,LT为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LB1为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Le为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
进一步地,步骤S20包括:步骤S21:获取生产井的实钻轨迹上的等间距的多个第一测试点,多个第一测试点位于生产井目标井段上,相邻两个第一测试点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步骤S22:判断每个第一测试点是否在该第一测试点对应的靶面的范围内,并得到多个第一测试点中位于靶面内的第一测试点的个数;步骤S23:根据第一间距和多个第一测试点中位于靶面内的第一测试点的个数得到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其中,靶面根据生产井预设轨迹确定。
进一步地,获取生产井的实钻轨迹在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步骤S23通过以下公式得到:LE=m×NumE;其中,LE为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m为第一间距,NumE为多个第一测试点中位于靶面内的第一测试点的个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评价方法,获取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根据上述的获取方法得到;获取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根据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以及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确定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确定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和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根据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和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获取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生产井靶区钻遇率能够反映生产井的水平段中符合预设轨迹要求的井段的比率,能够直观的得到生产井水平段的轨迹质量。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的质量没有评价依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步骤S30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步骤S20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步骤S300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中步骤S400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生产井预设轨迹、生产井实钻轨迹和生产井靶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示出了生产井预设轨迹和生产井实钻轨迹在VSD平面投影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生产井预设轨迹和生产井实钻轨迹在NE平面投影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生产井预设轨迹上M点和生产井实钻轨迹上Q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示出了SAGD双水平井的注汽井和生产井的位置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注汽井实钻轨迹、注汽井水平投影轨迹、注汽井曲面投影轨迹、生产井实钻轨迹和投影曲面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蒸汽重力辅助泄油(SAGD)技术已成为开采稠油和超稠油油藏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一种布井方式为双水平井,即包括并行的生产井和注汽井,其中注汽井设置在生产井上方。在实际钻井过程中,如果双水平井的水平段存在较大轨迹偏差,则会导致开采阶段时注汽井与生产井之间形成热连通较为困难,并需要大幅度增加循环预热时间,对SAGD井组生产效果影响极大。因此双水平井的水平段井眼轨迹的质量,对SAGD采油产量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关于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的井眼轨迹的评价方法,进而在SAGD双水平井钻井施工时缺少评价依据,难以控制水平段的井眼轨迹的质量,影响后续生产阶段的石油产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首次提出了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PTDR和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PDHW,并且通过上述两个参数来评价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的质量。
其中,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用来评价生产水平井是否在设计靶区内钻进,其结果量化为百分比;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用来评价注汽水平井与生产水平井在空间上是否保持平行,其结果量化为百分比。
下文将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和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的获取方法,以及举例说明如何用上述参数评价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的质量。
一、生产井靶区钻遇的获取方法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坐标系为水平坐标系,也称为NED坐标系,其中,N表示North,指向北子午线;E表示East,指向东方;D表示Down,指向地面,并和E坐标和N坐标所在的平面垂直。当然,下列计算也可以在其他坐标系中实现,各个坐标系的变换方法为常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图7中的立方体空间即为生产井靶区。直线段AB为生产井的水平段预设轨迹,其中A点为生产井的预设轨迹的入靶点,B点为生产井的预设轨迹的出靶点。曲线段A1B1为生产井的水平段实际钻进轨迹,其中A1点位生产井的实际钻进轨迹的入靶点,B1为生产井的实际钻进轨迹的出靶点。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的A1B1段位生产井目标井段。
其中,靶区钻遇率即为生产井的实钻轨迹从入靶点A1到出靶点B1的井段中在生产井靶区内的合格长度LE与实钻轨迹从入靶点到出靶点的实际钻进长度LT的比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靶区钻遇率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步骤S10:获取生产井的实钻轨迹;
步骤S20:根据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确定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
步骤S30:根据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确定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步骤S40:根据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以及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确定生产井靶区钻遇率。
其中,步骤S40中的靶区钻遇率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公式1: P T D R = L E L T × 100 % ;
其中,所述PTDR为所述生产井靶区钻遇率,所述LE为所述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所述LT为所述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0中,生产井的实钻轨迹通过普通勘测设备即可获得,在此不再赘述,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的精度根据实际测试需要和勘测设备的不同有所区别。
(1)、获得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20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步骤S21:获取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的上的等间距的多个第一测试点,多个第一测试点位于生产井目标井段内,相邻两个第一测试点之间具有第一间距;
步骤S22:判断每个第一测试点是否在该第一测试点对应的靶面的范围内,并得到多个第一测试点中位于靶面内的第一测试点的个数,
步骤S23:根据第一间距和多个第一测试点中位于靶面内的第一测试点的个数得到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
其中第一测试点对应的靶面为该第一测试点在靶区内对应的铅垂面,由于水平井的靶区为立方体或者斜立方体,因此多个第一测试点所对应的多个靶面均与生产井入靶点的靶面形状相同,其中,生产井入靶点的靶面即为靶窗。
其中,步骤S21和S22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在生产井的实钻轨迹上取多个第一测试点,多个第一测试点之间间距相同并具有第一间距,每个第一测试点具有坐标数据(N1i,E1i,D1i)。如图8所示,将生产井的实钻轨迹和预设轨迹投影到D坐标轴和VS坐标轴所在平面,在每个第一测试点上做铅垂线,生产井的预设轨迹和铅垂线相交Di点。经过上述操作后,在生产井上得到多个第一测试点以及和多个第一测试点对应的Di点。其中第一测试点和Di点在铅垂线上的距离即为垂直偏差Dhi。将多个垂直偏差Dhi和靶窗高度H比较,若则认为该第一测试点的垂直偏差Dhi合格。
如图9所示,将生产井的实钻轨迹和预设轨迹投影到E坐标轴和N坐标轴所在平面,并且生产井的预设规矩和N坐标轴具有设计方位角φ0。在每个第一测试点上做辅助线,其中辅助线和设计方位角φ0垂直,生产井的预设轨迹和辅助线相交于NiEi点。经过上述操作后,在生产井上得到和多个第一测试点对应的多个NiEi点。其中第一测试点和NiEi点在辅助线上的距离即为水平偏差DSi。将多个水平偏差DSi和靶窗宽度W比较,若则认为该第一测试点的水平偏差DSi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个第一测试点所对应的多个靶面均与生产井入靶点的靶面形状相同,即与靶窗的形状相同。因此将垂直偏差Dhi和靶窗高度H比较,以及将多个水平偏差DSi和靶窗宽度W比较即可。
当所述第一测试点的垂直偏差Dhi以及水平偏差DSi均合格时则认为该第一测试点在对应的靶面范围内,即该第一测试点则为合格点。
下面将举例在NED坐标系中计算第一测试点垂直偏差Dhi和水平偏差DSi的方法,由于SAGD水平井设计轨道一般为二维水平井且水平段井斜为90°,因此下列方法适用于水平井设计轨迹的井斜角为90°,并且水平井为二维水平井的情况。其中,二维水平井为在水平投影图上出靶点、入靶点和井口在同一直线上的水平井。
如图10所示,在生产井的实钻轨迹A1B1上任选择一离散点i,该点的空间坐标为(N1i,E1i,D1i)。点i在E坐标轴和N坐标轴所在的平面投影为Q点,过Q点作和生产井预设轨迹AB的垂线Li,其中,垂线Li生产井的预设轨迹相交于点M,Li的直线方程为:
公式2: N = - 1 cotφ 0 · E + N 1 i + 1 cotφ 0 · E 1 i
生产井预设轨迹L1的直线方程为:
公式3:N=cotφ0·E
其中,φ0为设计方位角。
将公式2和公式3联立即可求得M点的坐标(Ei,Ni),具体公式为:
公式4: E i = N 1 i · cotφ 0 + E 1 i ( cotφ 0 ) 2 + 1 N i = N 1 i · cotφ 0 + E 1 i ( cotφ 0 ) 2 + 1 · cotφ 0
通过M点坐标和Q点坐标即可计算水平偏差DSi和垂直偏差Dhi,具体公式为:
公式5: D s i = ( N i - N 1 i ) 2 + ( E i - E 1 i ) 2 Dh i = | D i - D 1 i |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三维水平井的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的水平偏差DSi和垂直偏差Dhi较为复杂,并且在现有技术中给出,具体请参见文献《鲁港,邢玉德,王刚,孙忠国.水平井实钻轨迹中靶效果分析的偏差率模型[J],石油钻探技术,2007,35(1);20-22》,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公式3、公式4以及公式5得到水平偏差DSi和垂直偏差Dhi,并将水平偏差DSi和靶窗宽度W比较,将垂直偏差Dhi和靶窗高度H向比较,进而得到多个第一测试点中位于靶面内的第一测试点的个数。
步骤S23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公式6:LE=m×NumE
其中,LE为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m为第一间距,NunE为位于靶面内的第一测试点的个数。
(2)、获得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获取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
步骤S32:获取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
步骤S33:根据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以及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确定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计算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和坐标现有技术中已给出,具体请参见文献《韩志勇.定向钻井技术设计与计算[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其中上述文献的第一章第五节详细介绍了二维水平井和三维水平井的生产井入靶点计算方法,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可以通过勘探设备获得。
步骤S33根据以下公式得到:
公式7:LT=LB1-Le
其中,LT为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LB1为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LE为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
综上所述,将公式6中得到的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以及公式7中得到的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带入到公式1中,即可得到生产井靶区钻遇率。
二、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的获取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的计算为现有技术,其方法已在文献《何小东.SAGD注汽井水平段控制目标点的确定方法,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74》中给出。下面将介绍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的计算方法:
如图11所示,SAGD双水平井包括平行设置的生产井和注汽井,其中注汽井位于生产井上方,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反映了注汽井在空间上和生产井的平行程度,即注汽井在水平方向上和生产井的平行程度以及注汽井在垂直方向上和生产井的平行程度。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获取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包括:
步骤S100:获取生产井的实钻轨迹;
步骤S200:获取注汽井的实钻轨迹;
步骤S300:获取注汽井的注汽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步骤S400:判断注汽井目标井段内同时满足预设垂直偏差和预设水平偏差的注汽井合格段长度;
步骤S500:通过注汽井合格段长度和注汽井靶区实际钻井长度获得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
其中,注汽井靶区(图中未示出)和生产井靶区类似,并且注汽井在注汽井靶区内具有注汽井入靶点和注汽井出靶点,注汽井入靶点和注汽井出靶点之间的注汽井井段为注汽井目标井段。
需要说明的,其中生产井的实钻轨迹和注汽井的实钻轨迹通过勘探设备即可获得。
其中,步骤S500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公式8: P D H W = L S L I T × 100 %
其中,PDHW为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LS为注汽井合格段长度,LIT为注汽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1)、获取注汽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获取注汽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的方法和获取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的方法类似,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300包括:
步骤S310:获取注汽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
步骤S320:获取注汽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
步骤S330:通过注汽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和注汽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得到注汽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其中,注汽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可以根据勘探设备得到,注汽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的获得方法请参考文献《韩志勇.定向钻井技术设计与计算[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30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LIT=LIB1-LIe
其中,所述LIT为所述注汽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所述LIB1为所述注汽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所述LIe为所述注汽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
(2)、获得注汽井合格段长度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10:获取注汽井的实钻轨迹的上的等间距的多个第二测试点,多个第二测试点位于注汽井目标井段上,相邻两个第二测试点之间具有第二间距;
步骤S420:通过平移变换使生产井的实钻轨迹和注汽井的实钻轨迹处于同一坐标系中;
步骤S430:分别获取各第二测试点到生产井的实钻轨迹与该第二测试点对应的点的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
步骤S440:分别将各多个第二测试点的水平偏差和预设水平偏差相比较,并得到多个第二测试点中水平偏差小于预设水平偏差的第二测试点;
步骤S450:分别将各多个第二测试点的垂直偏差和预设水平偏差相比较,并得到多个第二测试点中垂直偏差小于预设垂直偏差的第二测试点;
步骤S460:获得多个第二测试点中同时满足步骤S440和步骤S450的第二测试点,其中,同时满足步骤S84和步骤S85的第二测试点为平行点,获取平行点的个数;
步骤S470:通过平行点的个数和第二间距得到注汽井合格段长度。
如图12所示,在注汽井的目标井段(A1B1段)上获取多个间距相等的第二测试点,第二测试点之间具有第二间距。
为了方便计算,通过坐标变换将注汽井的实钻轨迹和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在本实施例中将双水平井的坐标统一为生产井井口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当然也可以统一为注汽井井口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具体如下:
注汽井通过坐标变换后的NED坐标分别为:
公式9: D I 1 = D I + ( H P - H I ) E I 1 = E I + d · sinφ 0 N I 1 = N I + d · cosφ 0
其中,DI为注汽井的垂深,EI为注汽井的东坐标,NI为注汽井的北坐标,DI 1为注汽井通过坐标转换后的垂深,为注汽井通过坐标转换后的东坐标,为注汽井通过坐标转换后的北坐标;
d为注汽井的井口到生产井的井口的水平位移,HP和HI分别为生产井的地面海拔以及注汽井的地面海拔。
将各第二测试点的坐标带入至公式9即可获得注汽井通过坐标转换后的各第二测试点的坐标。
将注汽井的实钻轨迹和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统一到同一坐标系后就可以判断注汽井在水平方向上和生产井的平行程度,以及在垂直方向上和生产井的平行程度。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在生产井上做铅垂面的方法来获取各第二测试点到生产井的水平距离以及垂直距离,从而进一步判断各第二测试点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是否满足预设值。具体如下:
首先,在生产井的目标井段上作一些列的铅垂线,这些铅垂线构成铅锤曲面,即为图5中所示的投影曲面。将注汽井的实钻轨迹以水平方向垂直的投影到投影曲面上,并得到注汽井曲面投影轨迹。
然后,在注汽井的实钻轨迹上任取一点M点,则注汽井曲面投影轨迹上必有一对应点Q点,在将Q点垂直投影到生产井的实钻轨迹上,则生产井的实钻轨迹上必有一对应点P点。其中M点到Q点的距离即为注汽井上M点所对应的到生产井的水平偏距IHP,Q点到P点的距离即为注汽井上M点所对应的到生产井的垂直偏距IVP。
从图中易得,M点的水平偏距IHP和垂直偏距IVP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公式10, IHP M = | M Q | = ( N M - N P ) 2 + ( E M - E P ) 2 IVP M = | P Q | = | D P - D M |
其中:IHPM为M点的水平偏距,IVPM为M点的垂直偏距,NM为M点的N坐标,NP为P点的N坐标,EM为M点的E坐标,EP为P点的E坐标,DP为P点的D坐标,DM为M点的D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水平偏距IHP和垂直偏距IVP的方法为理想状况下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平偏距IHP和垂直偏距IVP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现有技术中已近给出了水平偏距IHP和垂直偏距IVP的具体计算方法,具体请参见文献《刘修善.三维定向井随钻检测的曲面投影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2010,32(3):49-53》,该文献详细介绍了三维定向井的曲面投影方法,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将各第二测试点通过上述方法即可获得每个第二测试点所对应的水平偏距IHP和垂直偏距IVP。
假设工程设计中要求注汽井和生产井的垂直距离要求为VR,允许误差范围为εV,水平偏差要求为HR(一般HR取为0,表示生产井和注汽井的水平投影重合),允许误差范围为εH,则注汽井的垂直距离合格率IVPR以及水平距离合格率IHPR获取方法如下:
如果某第二测试点的垂直偏差IVPi满足:|VR|-|εV|<=|IVPi|<=|VR|+|εV|,则表示该第二测试点的垂直距离偏差IVPi在允许范围内,即垂直距离合格,并得到垂直距离合格的第二测试点,以及统计出垂直距离合格的第二测试点的个数NumH
如果后第二测试点的水平偏差IHPi满足:|IHPi|<=|HR|+|εH|,则表示该第二测试点的水平距离偏差IHPi在允许范围内,即水平距离合格,并得到水平距离合格的第二测试点,以及统计出水平距离合格的第二测试点的个数Numv
经过上述判断后即可计算出注汽井的垂直距离合格率IVPR和水平距离合格率IHPR,具体如下:
公式11: I V P R = Num V ( L I T / m ) &times; 100 %
公式12: I H P R = Num H ( L I T / m ) &times; 100 %
其中,IVPR为注汽井的垂直距离合格率,NumV为垂直距离合格的第二测试点的个数,IHPR为注汽井的水平距离合格率,NumH为水平距离合格的第二测试点的个数,LIT为注汽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m为第二距离。
为了能够全面的反映注汽井在空间中和生产井的平行程度,发明人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具体如下:
当第二测试点中的某个第二测试点的垂直距离偏差IVPi和水平距离偏差IHPi同时在允许范围内,则该第二测试点为水平点,统计注汽井的目标井段上水平点的数量NunS。则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3: P D H W = Num S ( L I T / m ) &times; 100 %
其中,PDHW为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NumS为水平点的数量,LIT为注汽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m为第二间距。
三、通过生产井靶区钻遇率PTDR和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PDHW评价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
通过上文所记载方法获得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PTDR和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PDHW后即可评价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其思想为:评价生产井的轨迹是否按照预设轨迹钻进的同时(由PDTR数值反映),判断注汽井在空间上和生产井的平行程度是否满足要求(由PDHW数值反映)。
显然的,如果生产井靶区钻遇率PTDR的数值和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PDHW的数值较高,则双水平井的水平轨迹质量较高,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同时,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生产井靶区钻遇率PTDR数值和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PDHW数值同时较低,则说明生产井的实钻轨迹和预设轨迹偏差较大,同时注汽井的生产井的空间平行度较差,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整体质量较差;
生产井靶区钻遇率PTDR数值较高,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PDHW数值较低,则说明生产井较好的按照预定轨迹钻进,但是注汽井在空间上和生产井的平行度较差。
生产井靶区钻遇率PTDR数值较低,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PDHW数值较高,则说明注汽井在空间上和生产井的平行度较好,但是生产井没有很好的按照预设轨迹钻进。
因此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PTDR的数值和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PDHW的数值能够直观的反映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并且能够使工程人员明确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质量较差的原因,便于施工调整。
因此根据上述思想,发明人建立了R-W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具体的SAGD双水平井的质量评价参考标准,具体如下:
表1 SAGD双水平井的轨迹质量评价参考标准
其中,PTDR的数值和PDHW的数值以较小值为准,例如,当PTDR的数值为95,PDHW的数值为75时,该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为中等质量,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当然,表1中的各具体范围并不固定,根据实际工程质量需要以及不同地质环境的影响各个数值范围会有变化,实际的评价标准可根据工作需要作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所述生产井包括依次连接的垂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生产井在所述生产井靶区具有生产井入靶点和生产井出靶点,所述生产井在所述生产井入靶点和生产井出靶点之间的井段为生产井目标井段,所述生产井靶区钻遇率为在所述生产井目标井段的钻遇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所述生产井的实钻轨迹;
步骤S20:根据所述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确定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
步骤S30:根据所述生产井的实钻轨迹确定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步骤S40:根据所述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以及所述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确定所述生产井靶区钻遇率,
其中,所述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为所述生产井由所述生产井入靶点至所述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P T D R = L E L T &times; 100 % ;
其中,所述PTDR为所述生产井靶区钻遇率,所述LE为所述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所述LT为所述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获取所述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
步骤S32:获取所述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
步骤S33:根据所述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以及所述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确定所述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LT=LB1-Le
其中,所述LT为所述生产井靶区实际钻进长度,所述LB1为所述生产井出靶点的钻进长度,所述Le为所述生产井入靶点的钻进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获取所述生产井的实钻轨迹上的等间距的多个第一测试点,所述多个第一测试点位于所述生产井目标井段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测试点之间具有第一间距;
步骤S22:判断每个所述第一测试点是否在该第一测试点对应的靶面的范围内,并得到所述多个第一测试点中位于所述靶面内的所述第一测试点的个数;
步骤S23:根据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多个第一测试点中位于所述靶面内的所述第一测试点的个数得到所述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
其中,所述靶面根据生产井预设轨迹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生产井的实钻轨迹在所述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所述步骤S23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LE=m×NumE
其中,所述LE为所述生产井靶区合格段长度,所述m为所述第一间距,所述NumE为所述多个第一测试点中位于所述靶面内的所述第一测试点的个数。
7.一种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所述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获取方法得到;
获取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
根据所述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以及所述SAGD双水平井的平行率确定所述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质量。
CN201510391905.0A 2015-07-06 2015-07-06 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 Active CN106321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1905.0A CN106321062B (zh) 2015-07-06 2015-07-06 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1905.0A CN106321062B (zh) 2015-07-06 2015-07-06 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1062A true CN106321062A (zh) 2017-01-11
CN106321062B CN106321062B (zh) 2020-01-07

Family

ID=5772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1905.0A Active CN106321062B (zh) 2015-07-06 2015-07-06 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210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2228A (zh) * 2017-11-20 2019-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水平井的钻井方法
CN111075353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Sagd双水平井钻完井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8989A1 (en) * 2008-04-17 2009-10-22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Method for drilling wells in close relationship using magnetic ranging while drilling
US7812610B2 (en) * 2005-11-04 2010-10-1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well casings from an adjacent wellbore
US20100300676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Permeability flow balancing within integral screen joints
CN102383787A (zh) * 2011-07-14 2012-03-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水平井入靶成功率的方法
CN103883312A (zh) * 2013-07-11 2014-06-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钻井入靶形势预测的通用方法
CN104736795A (zh) * 2012-09-28 2015-06-24 兰德马克绘图国际公司 自导式地质导向组件和优化井位和质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2610B2 (en) * 2005-11-04 2010-10-1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well casings from an adjacent wellbore
WO2009128989A1 (en) * 2008-04-17 2009-10-22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Method for drilling wells in close relationship using magnetic ranging while drilling
US20100300676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Permeability flow balancing within integral screen joints
CN102383787A (zh) * 2011-07-14 2012-03-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水平井入靶成功率的方法
CN104736795A (zh) * 2012-09-28 2015-06-24 兰德马克绘图国际公司 自导式地质导向组件和优化井位和质量的方法
CN103883312A (zh) * 2013-07-11 2014-06-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钻井入靶形势预测的通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港油田公司十一五优秀科技论文集编委会: "《大港油田公司十一五优秀科技论文集》", 31 August 201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章敬等: "SAGD双水平井入靶控制技术", 《石油钻采工艺》 *
陈涛平: "《石油工程 第2版》", 31 March 201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2228A (zh) * 2017-11-20 2019-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水平井的钻井方法
CN111075353A (zh) * 2018-10-18 2020-04-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Sagd双水平井钻完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75353B (zh) * 2018-10-18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Sagd双水平井钻完井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1062B (zh) 202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5803B (zh) 一种三维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方法及系统
US9733387B2 (e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plan and elevation drawings directly by rotational tin network and non profiling method
CN101387198A (zh) 一种实钻井眼轨迹的监测方法
CN104653172A (zh) 一种三维水平井井眼轨道初始井斜方位角的确定方法
CN103883312A (zh) 一种导向钻井入靶形势预测的通用方法
CN104616350A (zh) 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三维物理模型建立方法
CN105095540B (zh) 一种井间相对位置关系的法面扫描解析方法
CN103321629A (zh) 一种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预测方法
CN105117809B (zh) 海上丛式井组钻井顺序优化方法
CN102322256A (zh) 水平井着陆导向方法
CN105484735B (zh) 一种实钻井眼轨迹与设计轨道符合率的评价方法
CN106321062A (zh) Sagd双水平井的生产井靶区钻遇率的获取方法
CN113294137A (zh) 水热型地热井工厂的建立方法及水热型地热井工厂
CN108197421B (zh) 一种致密气和煤层气联合开发有利区量化评价方法
Jun et al. Drilling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ling Shale Gas Field
CN103995972A (zh) 一种地层对比方法
CN106320978B (zh) 基于井下定向孔的煤层等高线绘制方法
Ten et al. Application of modern geodetic tools in the operation of railway reconstructions
CN107545079A (zh) 一种钻井轨迹偏移监测方法
Usmanova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optimal well profile
CN110108262A (zh) 矿井贯通联合测绘方法
CN214499020U (zh) 水热型地热井工厂
CN111046515B (zh) 用于邻井防碰的警戒距离评价方法
CN105089643A (zh) 一种邻井距离扫描的解析方法
CN111963152B (zh) 基于水平孔分层测温数据的地温梯度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