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6263A - 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6263A
CN106306263A CN201610863174.XA CN201610863174A CN106306263A CN 106306263 A CN106306263 A CN 106306263A CN 201610863174 A CN201610863174 A CN 201610863174A CN 106306263 A CN106306263 A CN 106306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ctus forsythiae
tea
dark green
green tea
raw d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631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文利
蔚长飞
刘培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8631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62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6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62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茶叶加工领域,该新型连翘茶包括连翘黑茶,连翘黑茶由连翘叶经黑茶制作工艺制成。同时,该新型连翘茶可以采用黑茶类中的茯茶制作工艺,将连翘叶加工制成连翘茯茶,其中,在连翘茯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一定量黑毛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连翘叶为原料,有效结合黑茶制作工艺,不仅保留了连翘叶内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实现了连翘叶发酵、发花工艺,使生产出来的连翘黑茶具有抗疲劳、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使生产出来的连翘茯茶富含冠突散囊菌,还具有清热解毒、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等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茶叶市场,除了茶树的鲜嫩叶制茶以外,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鲜叶含有特殊功效的生物活性成份,人们从科学实践出发,探索利用某些植物的鲜叶,经加工制成各种特色的茶,由于其所含有成份特殊,经水热浸后,浸取了叶片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起到了独特的保健作用。迎合了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的消费需求,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热爱,在国内的市场销售量逐年增加。
连翘是中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连翘为木犀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抗病毒之攻效。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为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连草解热口服液、银翘解毒冲剂等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在2003年SARS肆虐横行时,连翘成为预防非典的主药之一。同时,连翘是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劳动人民早就发现连翘良好的食用、药用功能,采撷鲜嫩连翘叶做凉粉、沤酸菜,简单将连翘嫩叶蒸熟、晾干后,常年冲泡饮用,代代相传,称之为“长寿茶”。
市场上现有连翘叶茶,普遍使用蒸笼杀青,温度不够,药用成分流失严重,或者沿用前人的制绿茶、红茶技术方案,只对原料进行了简单加工,没有使原料中含有的特点充分释放出来,口感一般,且带有青草味,口感涩,产品难以推广。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将连翘叶按照黑茶和茯茶制作方法进行的加工的先例,将连翘叶经发酵、发花工艺后,生产出的连翘茶处于市场空白状态,尤其是连翘叶发花后产生的连翘金花更是少有相关文件记录和涉及。
上述茯茶制作方法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制作方法之一,属于全发酵茶制作方法。因在伏天加工,故称茯茶,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数百年来,茯茶以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一般情况下,茯茶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艳明亮。特别是茶中的金花——冠突散囊菌,属国家二级机密保护菌种,只存在于千年灵芝中,是一种对人体极其有益的真菌,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的功效,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该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连翘叶为原料,有效结合黑茶制作工艺,不仅保留了连翘叶内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实现了连翘叶发酵、发花工艺,使生产出来的连翘黑茶具有抗疲劳、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使生产出来的连翘茯茶富含冠突散囊菌,还具有清热解毒、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等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系统,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连翘茶,采用连翘叶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翘黑茶,所述连翘黑茶由连翘叶经黑茶制作工艺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翘黑茶为连翘茯茶,所述连翘茯茶由连翘叶经黑茶制作工艺制成,所述黑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初制工艺和茯茶制作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连翘茯茶由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经茯茶制作工艺制成,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包括1-5重量份的连翘黑毛茶和5-9重量份的黑毛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连翘茶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连翘茶以连翘叶为原料,有效结合黑茶制作工艺,不仅保留了连翘叶内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实现了连翘叶发酵、发花工艺,使生产出来的连翘茶富含冠突散囊菌,还具有清热解毒、抗菌利尿、健胃增食、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
一种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黑茶制作工艺,所述黑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初制工艺,所述鲜叶初制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
进一步的,所述黑茶制作工艺还包括茯茶制作工艺,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原料分拣、高温软化、成型、发花和干燥。
进一步的,所述鲜叶初制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a1)杀青:将新鲜连翘叶放入杀青机内,在温度为120-180℃的条件下杀青6-10分钟;
a2)揉捻:将步骤a1)中杀青后的连翘叶降温至30-45℃,放入揉捻机内揉捻3-6分钟,得连翘叶茶胚;
a3)渥堆:根据步骤a2)中连翘叶茶胚的含水量,适量喷洒水分,保证连翘叶茶胚含水量在60-70%,将连翘叶茶胚置于温度为20-30°、湿度为50-80%的环境下,渥堆5-20小时,得渥堆连翘叶;
a4)干燥:对步骤a3)中的渥堆连翘叶进行烘焙,将渥堆连翘叶的含水量干燥至5~10%,得连翘黑毛茶。
进一步的,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b1)原料分拣:根据产品档次选取不同等级的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进行拼配,得优选连翘黑毛茶,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按照连翘黑毛茶1-5重量份、黑毛茶5-9重量份进行配比,;
b2)高温软化:根据步骤b1)中优选连翘黑毛茶的含水量,适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匀,控制拌匀后的优选连翘黑毛茶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将含水量25-30%的优选连翘黑毛茶蒸3-5min,使优选连翘黑毛茶充分软化,并去除茶叶表面的明水,得软化连翘黑毛茶;
b3)成型:将步骤b2)中的软化连翘黑毛茶降温至60-100℃,装入模具,并压制定型,得成型连翘黑毛茶;
b4)发花:将步骤b3)中的成型连翘黑毛茶置于温度为18-32℃、湿度为30-80%的通风环境下自然发花15-20天,得连翘茯茶;
b5)干燥:将步骤b5)中的连翘茯茶通风干燥,使连翘茯茶的含水量降为5-10%。
进一步的,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c1)原料分拣:根据产品档次选取不同等级的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进行拼配,得优选连翘黑毛茶,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按照连翘黑毛茶1-5重量份、黑毛茶5-9重量份进行配比;
c2)高温软化:根据步骤c1)中优选连翘黑毛茶的含水量,适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匀,控制拌匀后的优选连翘黑毛茶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将含水量25-30%的优选连翘黑毛茶蒸3-5min,使优选连翘黑毛茶充分软化,并去除茶叶表面的明水,得软化连翘黑毛茶;
c3)诱导发花:将步骤c2)中的软化连翘黑毛茶均匀摊开,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发花良好的散茶用粉碎机粉碎制成茶粉,并按照1:100的质量比例将所述茶粉与冷却后的软化连翘黑毛茶均匀混合,得诱导连翘黑毛茶;
c4)成型:将步骤c3)中的诱导连翘黑毛茶降温至60-100℃,装入模具,并压制定型,得成型连翘黑毛茶;
c5)快速发花:将步骤c3)中的成型连翘黑毛茶置于温度为18-32℃、湿度为30-80%的通风环境下发花7-10天,得连翘茯茶;
c6)干燥:将步骤c4)中的连翘茯茶通风干燥,使连翘茯茶的含水量降为5-10%。
进一步的,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d1)原料分拣:根据产品档次选取不同等级的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进行拼配,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按照连翘黑毛茶1-5重量份、黑毛茶5-9重量份进行配比,得优选连翘黑毛茶;
d2)高温软化:根据步骤d1)中优选连翘黑毛茶的含水量,适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匀,控制拌匀后的优选连翘黑毛茶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将含水量25-30%的优选连翘黑毛茶蒸3-5min,使优选连翘黑毛茶充分软化,并去除茶叶表面的明水,得软化连翘黑毛茶;
d3)种菌:将步骤d2)中的软化连翘黑毛茶均匀摊开,自然冷却至室温,根据软化连翘黑毛茶的质量喷洒含有冠突散囊菌孢子的悬液,每千克软化连翘黑毛茶接种5.0×104-6.0×104个冠突散囊菌孢子,得种菌连翘黑毛茶;
d4)成型:将步骤d3)中的种菌连翘黑毛茶降温至60-100℃,装入模具,并压制定型,得成型连翘黑毛茶;
d5)快速发花:将步骤d3)中的成型连翘黑毛茶置于温度为18-32℃、湿度为30-80%的通风环境下发花5-8天,得连翘茯茶;
d6)干燥:将步骤d4)中的连翘茯茶自然干燥,使连翘茯茶的含水量降为5-1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以连翘叶为原料,有效结合黑茶制作工艺,不仅保留了连翘叶内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实现了连翘叶发酵、发花工艺,使生产出来的连翘黑茶具有抗疲劳、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使生产出来的连翘茯茶富含冠突散囊菌,还具有清热解毒、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等功效。特别的,该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采用黑茶制作工艺和三种茯茶发花工艺(自然发花工艺、诱导发花工艺、种菌发花工艺 ),有效放大了连翘自身特点,使生产出来的连翘茶兼具茯茶的醇厚与连翘的清香、入口甘醇。另外的,诱导发花工艺和种菌发花工艺,可以有效缩连翘叶的发花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连翘茶的表面金花生长情况;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连翘茶的第一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连翘茶的第二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连翘茶的第三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连翘茶的第四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连翘茶的第五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连翘茶的第六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连翘茶的第七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一种新型连翘茶,采用连翘叶制备,包括连翘黑茶,所述连翘黑茶由连翘叶经黑茶制作工艺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翘黑茶为连翘茯茶,所述连翘茯茶由连翘叶经黑茶制作工艺制成,所述黑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初制工艺和茯茶制作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连翘茯茶由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经茯茶制作工艺制成,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包括1-5重量份的连翘黑毛茶和5-9重量份的黑毛茶。
具体的,新型连翘茶以连翘叶为原料,采用黑茶制作工艺制成。需要说明的是,新型连翘茶可以采用黑茶制作工艺中的茯茶制作工艺进行加工,使制作完成的新型连翘茶表面和内部富含金花,即富含冠突散囊菌。
需要说明的,混合茶的最优比配为2重量份的连翘黑毛茶和8重量份的黑毛茶。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包括黑茶制作工艺,所述黑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初制工艺,所述鲜叶初制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
进一步的,所述鲜叶初制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a1)杀青:将新鲜连翘叶放入杀青机内,在温度为120-180℃的条件下杀青6-10分钟;
a2)揉捻:将步骤a1)中杀青后的连翘叶降温至30-45℃,放入揉捻机内揉捻3-6分钟,得连翘叶茶胚;
a3)渥堆:根据步骤a2)中连翘叶茶胚的含水量,适量喷洒水分,保证连翘叶茶胚含水量在60-70%,将连翘叶茶胚置于温度为20-30°、湿度为50-80%的环境下,渥堆5-20小时,得渥堆连翘叶;
a4)干燥:对步骤a3)中的渥堆连翘叶进行烘焙,将渥堆连翘叶的含水量干燥至5~10%,得连翘黑毛茶。
具体的,连翘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黑毛茶,所述连翘黑毛茶构成新型连翘茶。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揉捻步骤进一步细分为初揉和复揉:初揉是在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茶叶初步揉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为渥堆的理化变化创造条件。无论是初揉或复揉都必须遵循轻压、慢揉、短时的原则;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松现象,需复揉使茶条卷紧,进一步整饰分形,破损细胞,使其破损率达30%以上,从而增进内质改进外形。
实际操作时,还需要对干燥后的连翘黑毛茶进行除尘工作,一般使用除尘机和风选机,去除碎茶和杂物。
实施例二
如图3、4所示,一种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所述黑茶制作工艺还包括茯茶制作工艺,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原料分拣、高温软化、成型、发花和干燥。
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b1)原料分拣:根据产品档次选取不同等级的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进行拼配,得优选连翘黑毛茶,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按照连翘黑毛茶1-5重量份、黑毛茶5-9重量份进行配比,;
b2)高温软化:根据步骤b1)中优选连翘黑毛茶的含水量,适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匀,控制拌匀后的优选连翘黑毛茶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将含水量25-30%的优选连翘黑毛茶蒸3-5min,使优选连翘黑毛茶充分软化,并去除茶叶表面的明水,得软化连翘黑毛茶;
b3)成型:将步骤b2)中的软化连翘黑毛茶降温至60-100℃,装入模具,并压制定型,得成型连翘黑毛茶;
b4)发花:将步骤b3)中的成型连翘黑毛茶置于温度为18-32℃、湿度为30-80%的通风环境下自然发花15-20天,得连翘茯茶;
b5)干燥:将步骤b5)中的连翘茯茶通风干燥,使连翘茯茶的含水量降为5-10%。
具体的,连翘叶先经过鲜叶初制工艺,通过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黑毛茶,连翘黑毛茶再经过茯茶制作工艺,通过高温软化、成型、发花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茯茶,所述连翘茯茶构成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如图3所示。
实施例三
连翘叶先经过鲜叶初制工艺,通过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黑毛茶,连翘黑毛茶根据重量比例与黑毛茶进行混合得混合茶,混合茶再经过茯茶制作工艺,通过高温软化、成型、发花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茯茶,所述连翘茯茶构成新型连翘茶,具体制备方法如图4所示。
实施例四
一种新型连翘茶,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c1)原料分拣:根据产品档次选取不同等级的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进行拼配,得优选连翘黑毛茶,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按照连翘黑毛茶1-5重量份、黑毛茶5-9重量份进行配比;
c2)高温软化:根据步骤c1)中优选连翘黑毛茶的含水量,适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匀,控制拌匀后的优选连翘黑毛茶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将含水量25-30%的优选连翘黑毛茶蒸3-5min,使优选连翘黑毛茶充分软化,并去除茶叶表面的明水,得软化连翘黑毛茶;
c3)诱导发花:将步骤c2)中的软化连翘黑毛茶均匀摊开,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发花良好的散茶用粉碎机粉碎制成茶粉,并按照1:100的质量比例将所述茶粉与冷却后的软化连翘黑毛茶均匀混合,得诱导连翘黑毛茶;
c4)成型:将步骤c3)中的诱导连翘黑毛茶降温至60-100℃,装入模具,并压制定型,得成型连翘黑毛茶;
c5)快速发花:将步骤c3)中的成型连翘黑毛茶置于温度为18-32℃、湿度为30-80%的通风环境下发花7-10天,得连翘茯茶;
c6)干燥:将步骤c4)中的连翘茯茶通风干燥,使连翘茯茶的含水量降为5-10%。
具体的,连翘叶先经过鲜叶初制工艺,通过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黑毛茶,连翘黑毛茶再经过茯茶制作工艺,通过高温软化、诱导发花、成型、快速发花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茯茶,所述连翘茯茶构成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如图5所示。
实施例五
连翘叶先经过鲜叶初制工艺,通过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黑毛茶,连翘黑毛茶根据重量比例与黑毛茶进行混合得混合茶,混合茶再经过再经过茯茶制作工艺,通过高温软化、诱导发花、成型、发花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茯茶,所述连翘茯茶构成新型连翘茶,具体制备方法如图6所示。
实施例六
一种新型连翘茶,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d1)原料分拣:根据产品档次选取不同等级的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进行拼配,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按照连翘黑毛茶1-5重量份、黑毛茶5-9重量份进行配比,得优选连翘黑毛茶;
d2)高温软化:根据步骤d1)中优选连翘黑毛茶的含水量,适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匀,控制拌匀后的优选连翘黑毛茶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将含水量25-30%的优选连翘黑毛茶蒸3-5min,使优选连翘黑毛茶充分软化,并去除茶叶表面的明水,得软化连翘黑毛茶;
d3)种菌:将步骤d2)中的软化连翘黑毛茶均匀摊开,自然冷却至室温,根据软化连翘黑毛茶的质量喷洒含有冠突散囊菌孢子的悬液,每千克软化连翘黑毛茶接种5.0×104-6.0×104个冠突散囊菌孢子,得种菌连翘黑毛茶;
d4)成型:将步骤d3)中的种菌连翘黑毛茶降温至60-100℃,装入模具,并压制定型,得成型连翘黑毛茶;
d5)快速发花:将步骤d3)中的成型连翘黑毛茶置于温度为18-32℃、湿度为30-80%的通风环境下发花5-8天,得连翘茯茶;
d6)干燥:将步骤d4)中的连翘茯茶自然干燥,使连翘茯茶的含水量降为5-10%。
具体的,连翘叶先经过鲜叶初制工艺,通过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黑毛茶,连翘黑毛茶再经过茯茶制作工艺,通过高温软化、种菌、成型、快速发花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茯茶,所述连翘茯茶构成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如图7所示。
实施例七
连翘叶先经过鲜叶初制工艺,通过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黑毛茶,连翘黑毛茶根据重量比例与黑毛茶进行混合得混合茶,混合茶再经过茯茶制作工艺,通过高温软化、种菌、成型、发花和干燥过程制成连翘茯茶,所述连翘茯茶构成新型连翘茶,具体制备方法如图8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快茶叶的干燥速度可以使用热风机、空调等设备进行干燥工作,使茶叶的含水量快速降为5-10%。具体的,为了做到茶叶一致,需要在原料分拣过程中选择条索形状类似的茶叶依据配料比拼配成堆。
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温度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渥堆时间,夏季一般渥堆5-12小时、春秋两季渥堆13-14小时、冬季渥堆24-48小时。同时,发花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等到金花生长均匀茂盛后,可以适量增加通风,以保持空气干燥为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采用连翘叶为原料,但不限于唯一原料,可以在制作过程添加其他材料,如黑毛茶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连翘茶包括连翘黑茶,连翘黑茶由连翘叶经黑茶制作工艺制成。同时,该新型连翘茶可以采用黑茶类中的茯茶制作工艺,将连翘叶加工制成连翘茯茶,其中,在连翘茯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一定量黑毛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连翘叶为原料,有效结合黑茶制作工艺,不仅保留了连翘叶内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实现了连翘叶发酵、发花工艺,使生产出来的连翘黑茶具有抗疲劳、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使生产出来的连翘茯茶富含冠突散囊菌,还具有清热解毒、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等功效。特别的,该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采用黑茶制作工艺和三种茯茶发花工艺(自然发花工艺、诱导发花工艺、种菌发花工艺 ),有效放大了连翘自身特点,使生产出来的连翘茶兼具茯茶的醇厚与连翘的清香、入口甘醇。另外的,诱导发花工艺和种菌发花工艺,可以有效缩连翘叶的发花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连翘茶,采用连翘叶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翘黑茶,所述连翘黑茶由连翘叶经黑茶制作工艺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翘黑茶为连翘茯茶,所述连翘茯茶由连翘叶经黑茶制作工艺制成,所述黑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初制工艺和茯茶制作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翘茯茶由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经茯茶制作工艺制成,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包括1-5重量份的连翘黑毛茶和5-9重量份的黑毛茶。
4.一种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黑茶制作工艺,所述黑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初制工艺,所述鲜叶初制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茶制作工艺还包括茯茶制作工艺,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原料分拣、高温软化、成型、发花和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初制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a1)杀青:将新鲜连翘叶放入杀青机内,在温度为120-180℃的条件下杀青6-10分钟;
a2)揉捻:将步骤a1)中杀青后的连翘叶降温至30-45℃,放入揉捻机内揉捻3-6分钟,得连翘叶茶胚;
a3)渥堆:根据步骤a2)中连翘叶茶胚的含水量,适量喷洒水分,保证连翘叶茶胚含水量在60-70%,将连翘叶茶胚置于温度为20-30°、湿度为50-80%的环境下,渥堆5-20小时,得渥堆连翘叶;
a4)干燥:对步骤a3)中的渥堆连翘叶进行烘焙,将渥堆连翘叶的含水量干燥至5~10%,得连翘黑毛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b1)原料分拣:根据产品档次选取不同等级的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进行拼配,得优选连翘黑毛茶,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按照连翘黑毛茶1-5重量份、黑毛茶5-9重量份进行配比,;
b2)高温软化:根据步骤b1)中优选连翘黑毛茶的含水量,适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匀,控制拌匀后的优选连翘黑毛茶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将含水量25-30%的优选连翘黑毛茶蒸3-5min,使优选连翘黑毛茶充分软化,并去除茶叶表面的明水,得软化连翘黑毛茶;
b3)成型:将步骤b2)中的软化连翘黑毛茶降温至60-100℃,装入模具,并压制定型,得成型连翘黑毛茶;
b4)发花:将步骤b3)中的成型连翘黑毛茶置于温度为18-32℃、湿度为30-80%的通风环境下自然发花15-20天,得连翘茯茶;
b5)干燥:将步骤b5)中的连翘茯茶通风干燥,使连翘茯茶的含水量降为5-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c1)原料分拣:根据产品档次选取不同等级的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进行拼配,得优选连翘黑毛茶,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按照连翘黑毛茶1-5重量份、黑毛茶5-9重量份进行配比;
c2)高温软化:根据步骤c1)中优选连翘黑毛茶的含水量,适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匀,控制拌匀后的优选连翘黑毛茶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将含水量25-30%的优选连翘黑毛茶蒸3-5min,使优选连翘黑毛茶充分软化,并去除茶叶表面的明水,得软化连翘黑毛茶;
c3)诱导发花:将步骤c2)中的软化连翘黑毛茶均匀摊开,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发花良好的散茶用粉碎机粉碎制成茶粉,并按照1:100的质量比例将所述茶粉与冷却后的软化连翘黑毛茶均匀混合,得诱导连翘黑毛茶;
c4)成型:将步骤c3)中的诱导连翘黑毛茶降温至60-100℃,装入模具,并压制定型,得成型连翘黑毛茶;
c5)快速发花:将步骤c3)中的成型连翘黑毛茶置于温度为18-32℃、湿度为30-80%的通风环境下发花7-10天,得连翘茯茶;
c6)干燥:将步骤c4)中的连翘茯茶通风干燥,使连翘茯茶的含水量降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连翘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茯茶制作工艺包括如下加工步骤及操作方式:
d1)原料分拣:根据产品档次选取不同等级的连翘黑毛茶或混合茶进行拼配,所述连翘黑毛茶由连翘叶经鲜叶初制工艺制成,所述混合茶按照连翘黑毛茶1-5重量份、黑毛茶5-9重量份进行配比,得优选连翘黑毛茶;
d2)高温软化:根据步骤d1)中优选连翘黑毛茶的含水量,适量添加水分并充分拌匀,控制拌匀后的优选连翘黑毛茶含水量在25-30%,使用110-160℃的蒸汽将含水量25-30%的优选连翘黑毛茶蒸3-5min,使优选连翘黑毛茶充分软化,并去除茶叶表面的明水,得软化连翘黑毛茶;
d3)种菌:将步骤d2)中的软化连翘黑毛茶均匀摊开,自然冷却至室温,根据软化连翘黑毛茶的质量喷洒含有冠突散囊菌孢子的悬液,每千克软化连翘黑毛茶接种5.0×104-6.0×104个冠突散囊菌孢子,得种菌连翘黑毛茶;
d4)成型:将步骤d3)中的种菌连翘黑毛茶降温至60-100℃,装入模具,并压制定型,得成型连翘黑毛茶;
d5)快速发花:将步骤d3)中的成型连翘黑毛茶置于温度为18-32℃、湿度为30-80%的通风环境下发花5-8天,得连翘茯茶;
d6)干燥:将步骤d4)中的连翘茯茶自然干燥,使连翘茯茶的含水量降为5-10%。
CN201610863174.XA 2016-09-29 2016-09-29 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3062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3174.XA CN106306263A (zh) 2016-09-29 2016-09-29 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3174.XA CN106306263A (zh) 2016-09-29 2016-09-29 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6263A true CN106306263A (zh) 2017-01-11

Family

ID=57820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63174.XA Pending CN106306263A (zh) 2016-09-29 2016-09-29 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626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9271A (zh) * 2017-03-27 2017-06-27 蔚长飞 一种新型枸杞茶
CN106900946A (zh) * 2017-03-04 2017-06-30 曹丽梅 一种连翘紧压茶的制作方法
CN107242328A (zh) * 2017-08-12 2017-10-13 刘培民 一种女贞茯茶
CN107279378A (zh) * 2017-06-21 2017-10-24 山西博创北茶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
CN108094636A (zh) * 2018-01-24 2018-06-01 陕西汇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药王茯茶的生产工艺
CN111493183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刘培民 一种沙棘茯茶
CN113973952A (zh) * 2021-11-01 2022-01-28 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连翘小青柑茶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49A (zh) * 1996-08-09 1997-06-11 武安市阳甄乡秋树坪村村民委员会 连翘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1632405A (zh) * 2009-08-19 2010-01-27 阳城县析城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连翘茶的制作方法
CN102919461A (zh) * 2012-11-12 2013-02-13 左权县桐峪镇嘉百岁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连翘茶
CN103891949A (zh) * 2014-03-12 2014-07-02 贵州芳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黑茶
CN104543230A (zh) * 2014-12-31 2015-04-29 范春霞 一种连翘乌龙茶制作工艺
CN105941700A (zh) * 2016-04-29 2016-09-21 陕西汇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沙棘茯茶及其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49A (zh) * 1996-08-09 1997-06-11 武安市阳甄乡秋树坪村村民委员会 连翘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1632405A (zh) * 2009-08-19 2010-01-27 阳城县析城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连翘茶的制作方法
CN102919461A (zh) * 2012-11-12 2013-02-13 左权县桐峪镇嘉百岁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连翘茶
CN103891949A (zh) * 2014-03-12 2014-07-02 贵州芳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黑茶
CN104543230A (zh) * 2014-12-31 2015-04-29 范春霞 一种连翘乌龙茶制作工艺
CN105941700A (zh) * 2016-04-29 2016-09-21 陕西汇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沙棘茯茶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0946A (zh) * 2017-03-04 2017-06-30 曹丽梅 一种连翘紧压茶的制作方法
CN106889271A (zh) * 2017-03-27 2017-06-27 蔚长飞 一种新型枸杞茶
CN107279378A (zh) * 2017-06-21 2017-10-24 山西博创北茶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陈皮连翘茶的制作方法
CN107242328A (zh) * 2017-08-12 2017-10-13 刘培民 一种女贞茯茶
CN108094636A (zh) * 2018-01-24 2018-06-01 陕西汇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药王茯茶的生产工艺
CN111493183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刘培民 一种沙棘茯茶
CN113973952A (zh) * 2021-11-01 2022-01-28 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连翘小青柑茶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4720A (zh) 一种新型杜仲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263A (zh) 一种新型连翘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3760B (zh) 一种发酵桑叶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0559955C (zh) 金银花贡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6359759A (zh) 一种新型沙棘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6048B (zh) 一种涮青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751496A (zh) 一种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3049A (zh) 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
CN103988944B (zh) 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
CN112515013A (zh) 茉莉花味金花黑茶袋泡的制备方法
CN111034815A (zh) 一种调味黑茶的制备方法
CN105724679A (zh) 一种铁皮石斛叶酵素茶生产工艺
CN107372927A (zh) 一种元宝枫茯茶
CN107006777A (zh) 一种淮山米粉的生产方法
CN106635632A (zh) 一种米兰风味糯米酒
CN109645174A (zh) 一种桔梗茶
CN109691563A (zh) 一种紫苏茶
CN109673787A (zh) 一种石斛茶
CN106889271A (zh) 一种新型枸杞茶
CN109645178A (zh) 一种蒲公英茶
CN111493183A (zh) 一种沙棘茯茶
CN109645180A (zh) 一种桑椹茶
CN109645182A (zh) 一种三七茶
CN109645177A (zh) 一种芡实茶
CN109645181A (zh) 一种山药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