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4204A -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4204A
CN106304204A CN201510275222.9A CN201510275222A CN106304204A CN 106304204 A CN106304204 A CN 106304204A CN 201510275222 A CN201510275222 A CN 201510275222A CN 106304204 A CN106304204 A CN 106304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arget head
endpoint node
endpoi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52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4204B (zh
Inventor
谌丽
焦斌
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5102752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420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2988 priority patent/WO20161883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4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4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4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4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用以对于分布式网络进行终端服务质量管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目标头节点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从而对于分布式网络进行终端服务质量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新型分布式网络是指大量终端(即末端节点,End Point,EP)分布式部署,并通过本地控制节点根据需要接入高层网络的方式。分布式网络是解决大量终端部署和端到端时延的有效方式。
如图1A所示,分布式网络中一个簇头和一系列末端节点(EndPoint)构成一个簇,簇内EndPoint通信通过簇头设备进行控制。簇头与EndPoint之间采用静态配置的信道与安全参数。各个簇之间相互独立,不同簇间的EndPoint成员无法相互通信。
如图1B所示,现有的蜂窝系统中,终端根据下行导频信号强度确定业务基站,业务基站负责为接入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业务基站将从终端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转发给核心网,核心网负责为接入终端提供到外部网络的连接业务。
传统的分布式网络没有固定的拓扑和骨干,网络中的节点要同时充当主机和路由器,并通过存储转发技术帮助其他节点构成信息链路,簇头管理簇成员之间的通信,簇之间的通信通过网关进行。簇头不负责成员节点的QoS保障,节点在簇之间移动时只是数据路径的转移。
现有LTE系统中,终端在基站间切换时网络仍对终端进行QoS保障,切换过程中,终端始终处于连接态,核心网保留和利用用户签约信息,对用户服务质量进行保障。但在分布式网络中,簇头不是基站,只能进行简单的控制功能,且终端不是由核心网统一控制的。
与LTE系统比,分布式网络没有核心网控制,不能沿用LTE机制保证终端从一个簇移动到另一个簇过程中的用户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分布式网络进行终端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用以对于分布式网络进行终端服务质量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所述目标头节点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可选的,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能够接纳所述末端节点。
可选的,所述目标头节点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之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之前,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根据由所述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的接纳判决,确定能够接纳所述末端节点。
可选的,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收到来自所述源头节点的包含所述末端节点的标识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可选的,所述目标头节点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向所述网络侧发送包含所述末端节点的标识的签约信息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侧的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所述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对应的承载并配置对应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中包括为所述末端节点提供服务的数据服务器标识和/或与所述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标识;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可选的,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源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所述源头节点将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头节点,以使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能够接纳所述末端节点后,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由所述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的接纳判决,确定能够接纳所述末端节点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收到来自所述源头节点的包含所述末端节点的标识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网络侧发送包含所述末端节点的标识的签约信息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侧的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所述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
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对应的承载并配置对应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中包括为所述末端节点提供服务的数据服务器标识和/或与所述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标识;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可选的,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头节点,以使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目标头节点所述目标头节点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从而对于分布式网络进行终端服务质量管理。
附图说明
图1A为背景技术中MESH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1B为背景技术中蜂窝网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从源DSC获取终端用户签约信息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从网络侧获取终端用户签约信息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保证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业务连续性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目标头节点从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在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从而对于分布式网络进行终端服务质量管理。
本发明的头节点控制范围是指头节点控制的簇的范围,也就是说,所管理的移动末端节点从属于头节点控制的簇。
本发明的用户签约信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用户标识、设备标识、接入限制、签约QoS(Quality of Service,业务质量)信息以及鉴权所需要的密钥和序列号等信息。其中签约QoS信息包括用户调度优先级、用户最大签约速率和用户保证速率等信息。
如图2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网络系统包括:MESH(自组织或无固定基础设施)接入网、蜂窝接入网、回传网络和核心网。
其中,MESH接入网通过回传网络,与核心网连接;蜂窝接入网通过回传网络,与核心网连接。
回传网络包括有线回传网络、无线回传网络和移动蜂窝回传网络。
核心网由各类专用和通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路由器等设备构成,负责对各类接入设备进行签约管理,用户身份验证,鉴权,策略控制,计费管理,业务管理方面功能。
MESH接入网主要为机器类接入设备(MTC)提供服务,其中与EndPoint(末端节点)可以绑定传感器类设备Sensor(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摄像头等),也可以绑定执行设备actuator(例如,加速器,制动器,转向器,机械臂等),也可以绑定物理实体(例如,汽车,自行车,头盔,眼镜,智能手表,无人驾驶飞行器等)。
蜂窝接入网主要为传统手持或车载式接入设备(Device)或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提供接入服务,此外蜂窝接入网还可以为MESH接入网提供到核心网的信令与数据的回传服务。
在介绍具体系统架构前先介绍下图中的各接口:
Me1接口:DSC与NSC之间建立的接口。
Me2接口:DSC与DSC之间建立的接口。
Me3接口:DSC与EP(EndPoint)之间建立的接口。
Me4接口:EP与EP间建立的接口。
C1接口:LSC与NSC之间建立的接口。
C2接口:LSC与基站间建立的接口。
C3接口:LSC与接入点AP间建立的接口。
C4接口:基站与Device(设备)间建立的几口。
C5接口:接入点AP与Device间建立的接口。
C6接口:Device与Device设备间接口。
In1:DSC与LSC之间建立的接口。
In2:LSC与LSC之间建立的接口。
其中,MESH接入网包括至少一个DSC和至少一个EP,蜂窝接入网包括至少一个LSC,还包括至少一个基站和/或至少一个AP,核心网中包括至少一个NSC。
下面分别介绍每个实体。
1、末端节点EndPoint(EP):
EP是具有通信功能的MTC类型接入设备,通过接入“簇”获得数据传输服务,能够绑定到特定物理设备,例如各类传感器sensor、执行器actuator、加速器、制动装置、机械臂、飞行器、汽车、自行车、安全头盔、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根据绑定的特定物理设备不同,可以选择具有不同通信功能的EP。一般EP是面向近距离(例如小于100m),低数据速率(例如低于1000bits/s)的通信场景。本发明实施例也同样适用远距离高速率的EP。
2、分布式服务中心DistributeServiceCenter(DSC):
DSC,用于通过回传网络,与核心网之间传输对应簇中与EP相关的信息;其中,DSC与对应的簇中的每个EP连接。
在实施中,DSC与周围和DSC连接的EndPoints构成簇(Cluster)。
可选的,DSC还负责对簇进行管理和维护。
具体的,DSC对对应簇中的EP进行管理,并协调与其他相邻簇之间的通信,以及进行干扰管理。
若MESH接入网与其他无线网络共用无线资源,DSC还可以协调与相邻或同覆盖的异系统无线资源控制实体的干扰,以及与异系统进行跨系统通信。
比如DSC可以将分配用于“簇内通信”的无线资源的时间或频率信息通知周围的DSC或LSC;
相应的,周围DSC、LSC避免使用相同的时间或频率进行通信。
DSC还可以将自身或簇内EP测量到得干扰信息通知给周围DSC或LSC;
相应的,周围DSC或LSC判断自身对其他簇或“本地接入网”通信造成干扰,则可以通过降低发射功率等方式,弱化干扰。
在业务层和簇成员管理方面:DSC负责参与对成员列表的维护,对簇成员身份验证,参与对EndPoint关联的设备类型和服务要求进行维护。
MESH接入网层面:DSC作为簇的控制点,还负责协调与其他相邻簇Cluster之间的通信,以及干扰管理。
在跨系统协同方面:对于MESH接入网与其他无线网络(例如蜂窝)共用无线资源情况下,DSC还负责协调与相邻或同覆盖的异系统无线资源控制实体进行干扰和跨系统通信(例如DSC负责协调基站进行干扰协调)。
DSC支持软硬件解耦合和软件可配置功能。DSC负责对EP类型的终端(也可称为末端节点)接入进行控制,DSC需要在终端接入过程中对终端身份进行验证。由于核心网采用基于簇的管理策略,因此DSC负责将自身管理的簇信息上报核心网,其中簇信息包括DSC管理的簇内成员数量信息、DSC管理的簇内激活的服务信息等。
3、本地服务中心LocalServiceCenter(LSC):
LSC,用于通过回传网络,与核心网之间传输与特定接入设备相关的信息;其中,特定接入设备是接入到与LSC连接的基站或AP的接入设备。
可选的,LSC还对特定接入设备进行连接管理和传输管理。
具体的,传输管理包括下列管理中的部分或全部:
进行跨基站和/或跨AP的干扰管理;
与相邻或重叠覆盖的蜂窝本地接入网之间进行干扰协调或无线资源协调;
在多基站和/或多AP传输方式下进行无线资源配置和/或传输参数配置;
与相邻或重叠覆盖的MESH接入网之间进行无线资源协调。
例如:LSC可以将分配“本地接入网”通信的无线线资源通知周围的DSC或LSC;
相应的,周围DSC,LSC避免使用相同的时间或频率资源通信。
LSC还可以根据本地接入网中AP,BS以及接入Device测量到得干扰信息通知给周围DSC或LSC;
相应的,周围DSC或LSC判断自身对其他簇或“本地接入网”通信造成干扰,则可以通过降低发射功率等方式,弱化干扰。
在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蜂窝接入网有多个可相互交叠的蜂窝本地接入网构成。蜂窝本地接入网中的基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基站。
LSC与基站或接入点AP共同构成蜂窝本地接入网,其中如果蜂窝本地接入网由LSC与基站共同构成,则负责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广域覆盖;如果蜂窝本地接入网由LSC与AP共同构成,则负责为热点容量增强服务。蜂窝接入网有多个可相互交叠的蜂窝本地接入网构成。
4、基站(BS):
基站BS与LSC共同组成蜂窝本地接入网(宏网络层),负责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广域覆盖服务。保证接入设备在移动过程中始终获得无缝的连接体验。
具体的,基站可以进行下列功能中的部分或全部:
负责对无线接入过程进行控制;
负责对物理层无线传输相关的基带处理功能;
为单小区传输,进行无线资源调度和传输参数配置;
通过广播信道,为广域覆盖下设备体统广播多播传输服务。
5、接入点AP:
接入点AP与LSC共同组成蜂窝本地接入网(热点网络层),负责为热点地区提供容量服务,从而为接入设备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AP本身可以看成是功能和硬件能力进行裁剪的低成本基站。
具体的,AP可以进行下列功能中的部分或全部:
负责对无线接入过程进行控制。
负责对物理层无线传输相关的基带处理功能。
为单小区传输,进行无线资源调度和传输参数配置。
在无设备接入情况下,可进入静默模式从而降低耗电。
6、设备Device:
Device可以是终端、Modem设备还可以是其他能够通过蜂窝接入网接入网络的设备。
可选的,Device本身还可以为MESH接入网成员提供到核心网或外部网络的中继服务。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Device可以支持在高速情况下(例如,移动速度超过500km/h),接入蜂窝网(例如与基站天线直线距离超过1500m),并且支持非常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例如数据传输速率大于1Gbps)。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Device可以通过系统广播信道接收广播服务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Device可以通过接入蜂窝网络获得数据传输服务。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Device可以实现设备间进行直接通信。
7、网络服务中心NetworkServiceCenter(NSC):
NSC负责终结接入网到核心网控制面接口。NSC支持软硬件解耦合和软件可配置功能。
NSC,用于通过回传网络将收到的DSC和/或LSC的信息传输给核心网。
也就是说,在连接管理方面,NSC负责终结MESH接入网、蜂窝接入网到核心网的控制面连接。
可选的,网络层安全方面,NSC负责对DSC和LSC进行身份验证并建立安全隧道。
具体的,NSC可以对DSC和/或LSC进行身份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在DSC和/或LSC之间,建立经过回传网络的用于传输数据的安全隧道。
比如NSC与DSC、LSC通过证书机制实现身份认证,并建立IPsec安全通道,保证Me1和C1接口的安全性。
可选的,NSC还可以在业务层(Service)和身份层(identity),对与DSC连接的EP和特定接入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的,负责对从MESH接入网和蜂窝接入网收到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包括EP,Device的身份验证,对EP关联的设备类型和服务类型验证与激活过程,为Device设备激活到特定外部网络的会话等。
比如NSC负责对EP的状态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跟踪管理(EP当前接入的“簇”信息),会话管理(例如EP当前激活的业务),身份管理(例如EP签约的设备类型和服务类型)。
在实施中,NSC属于中心式控制单元,而LSC和DSC都属于分布式控制单元。
可选的,在管理方面,LSC和DSC负责对本地的,时延要求高的功能进行控制。而NSC负责对全局性的,对时延要求不高,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进行控制。
比如LSC负责“簇成员”管理,保存当前簇成员的信息。包括为簇成员分配临时标识,负责为簇内通信进行无线资源分配,以及对簇内空口帧格式、空口基本参数进行管理。
DSC负责对本地接入网进行管理,包括维护本地接入网AP,BS列表,建立维护与AP,BS间可靠连接,可以为AP内通信或BS内通信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与协调,负责对从AP和BS接入的Device的链接管理。DSC还可以控制AP和BS用户面数据转发路径选择,DSC还可以对AP、BS在空口帧结构,帧配置参数,以及AP,BS在MAC层使用的传输方案,以及高层协议栈架构进行配置。
在实施中,核心网本身可以部署一个或多个NSC,且不同NSC之间相互平等。在接入网侧,由于接入网分布式的特点,LSC根据地理区域,以及覆盖或容量提升区域的类型进行部署,每个LSC区域由一个LSC进行控制,不同LSC之间也是相互平等的关系,且不存在层级关系(无论LSC控制宏基站还是LSC控制接入点)。
其中,MESH接入网网络中各簇之间能够相互交叠;
蜂窝接入网中各本地接入网之间能够相互交叠;
本地接入网与簇之间能够相互交叠。
可选的,MESH接入网和蜂窝接入网使用传统蜂窝的专用频率或其他公用公共频率。比如传统蜂窝系统采用专用频率,主用频率被分配给不同运营商,用于特定蜂窝系统,例如CDMS,WCDMA,LTE,TD-LTE采用的频率;除传统蜂窝系统采用的专用频率之外,由多个相同或不同制式无线通信系统共用的频率资源。
如图2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可以是DSC或其他可以控制和服务多个末端节点的接入网中心节点。由分布式服务中心对一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控制,一个分布式服务中心控制和服务的一组末端节点可以称为一个簇,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具有类似“簇头”的功能。一个示例如下图所示,DSC1控制末端节点EP1、EP2、EP3的计费,DSC2控制末端节点EP4、EP5、EP6的计费;DSC1和DSC2的基本计费测量和总体控制来自与核心网。核心网可以是运营商网络,从而实现运营商对分布式网络计费的有效控制。
在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簇也可以称为组。
本发明实施例的DSC功能实体可以是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具体的设备可以是能够移动的末端节点,比如手持类末端节点(例如智能手机),或基站类型设备(例如微型基站)或服务器类设备或分布式服务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的EP可以是能够移动的末端节点,比如手持类末端节点(例如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或机器类设备(例如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EP可以对核心网不可见,也可以对核心网可见。
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可以是DSC或其他可以控制和服务多个末端节点节点的接入网中心节点。由分布式服务中心对一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控制,一个分布式服务中心控制和服务的一组末端节点可以称为一个簇,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具有类似“簇头”的功能。如图2B所示,末端节点接入一个簇进行工作,DSC1控制末端节点EP1、EP2、EP3,DSC2控制末端节点EP4、EP5、EP6。
图2B中的DSC相当于“簇头”,即头节点,对一组末端节点进行控制管理,可以是一个独立实体,也可以是其中一个末端节点,并且DSC可以不是固定实体,例如一个簇下的不同末端节点可以根据需求在不同时间点担任DSC。末端节点EP的数据传输路由可以不经由DSC,例如直接从数据服务器获取数据或经由其他末端节点中继,DSC可以控制数据路由和进行必要的资源管理。由此可见,在这种分布式网络下,DSC不同于蜂窝网的基站,没有基站的集中调度和精细资源管理,控制力度没有基站大。且不同于蜂窝网中核心网对于所有设备的统一安全性、用户体验等统一控制。
当末端节点初始接入系统时,末端节点EP通过分布式服务中心DSC向鉴权设备发送鉴权请求,鉴权设备从服务器中获得用户的签约信息,然后其在鉴权结束后向DSC发送用户的签约信息。鉴权设备一般位于核心网。对于分布式网络,核心网不对每个末端节点进行管理,末端节点接入后,可以将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删除。末端节点在DSC之间移动时,核心网不参与管理。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步骤302、目标头节点从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步骤303、目标头节点在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头节点是一个簇的管理节点,可以是分布式服务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的头节点控制范围是指头节点控制的簇的范围,也就是说,该末端节点从属于头节点控制的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这里的服务质量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管理中的部分或全部:
QoS控制(比如用户调度优先级、用户最大签约速率、用户保证速率等),资源配置,多用户资源协调等。
在实施中,目标头节点需要对末端节点进行接纳判决,如果判决结果为允许接纳,则可以将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否则,不允许将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
接纳判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负荷判决,具体的,如果负荷高于设定的负荷门限值,则确定负荷过重,不可以接纳;反之,可以接纳。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负荷判决只是举例说明,其他能够进行判决的方式同样适用本发明实施例。比如可以根据末端节点数量判决,如果当前接入的末端节点数量大于设定的数量门限值,则确定接入末端节点数量过多,不可以接纳;反之,可以接纳。
除了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进行接纳判决时还可以通过获取的用户签约信息进行。
具体的,目标头节点从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之后,根据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的接纳判决,如判决当前簇可提供的资源是否能满足用户保证速率或用户最大签约速率,从而判决是否接纳该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接纳判决不需要用户签约信息,则目标头节点可以在确定允许接纳后,去获取用户签约信息;如果接纳判决需要用户签约信息,则目标头节点在进行接纳判决之前就需要获取用户签约信息。
可选的,目标头节点在收到来自源头节点的包含末端节点的标识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可选的,目标头节点需要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时,向网络侧发送包含末端节点的标识的签约信息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网络侧的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在实施中,头节点是簇控制节点,不一定直接为末端节点提供数据传输。在分布式网络中,数据来自本地服务器或通过一跳或多跳进行末端节点之间的端到端通信,末端节点从源DSC移动到目标DSC时,需要与数据服务器或对端末端节点重新建立路由通道。
基于此,为了让目标头节点对接入的末端节点更好地服务,一种可选的方式是:目标头节点通过获取一些信息,为末端节点进行服务。
具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中的部分或全部:
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
具体的,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接收来自末端节点或源头节点的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
目标头节点在末端节点接入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对应的承载并配置对应的资源。
其中,根据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对应的承载并配置对应的资源。例如目标头节点所管理的簇资源可容纳末端节点所有当前承载的传输,则在目标头节点管理的簇中,为末端节点建立与当前承载一致的承载;如果目标头节点所管理的簇资源只能容纳部分末端节点的当前承载的传输,则在目标头节点管理的簇中,优先为末端节点建立需要保障速率的承载和高优先级承载。
二、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中包括为末端节点提供服务的数据服务器标识和/或与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标识。
具体的,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接收来自末端节点或源头节点的标识信息;
目标头节点在末端节点接入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标识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其中,根据标识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由目标头节点的路由算法确定,例如目标头节点确定数据服务器标识和末端节点标识后,按照最短路径原则或合并考虑资源占用情况,确定中间节点和跳数,从而最终确定数据路由关系。
可选的,末端节点和与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标识可以是接入网分配的标识,如特定头节点下的C-RNTI,或IP地址,或MAC地址(MAC位址即硬件位址,用于定义终端端口)。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位址。
三、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其中,标识信息中包括为末端节点提供服务的数据服务器标识和/或与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标识。
如果末端节点与对端之间的传输是多跳,目标头节点除了获取标识信息,还需要获取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
具体的,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接收来自末端节点或源头节点的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
目标头节点在末端节点接入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其中,根据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由目标头节点的路由算法确定,具体原则为路径最短原则和/或资源使用率最优原则。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源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步骤402、源头节点将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发送给目标头节点,以使目标头节点在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下面列举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说明。
例一、目标头节点从源头节点获取末端节点用户签约信息。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从源头节点获取末端节点用户签约信息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
步骤1:末端节点通过测量(或其他头节点发现过程)确定需要切换后,向源头节点发起切换请求。
可选的,切换请求中可以携带末端节点期望接入的目标头节点的标识。
步骤2:源头节点在收到切换请求后,向目标头节点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的,切换请求中携带末端节点标识和用户签约信息(如QoS参数等)。
步骤3:目标头节点判决是否能接纳末端节点并为其提供其要求的QoS服务;
如果可以接纳该末端节点,在末端节点上下文中存储签约信息,并向源头节点发送切换应答;否则,向源头节点发送拒绝信息。
步骤4:如果源头节点收到来自目标头节点的切换应答,则向末端节点发送切换应答,其中携带目标头节点标识。
步骤5:末端节点在收到切换应答后,向目标头节点发起切换过程。
例二、目标头节点网络侧获取用户签约信息。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用户签约信息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
步骤1:末端节点通过测量(或其他头节点发现过程)确定需要切换后,向源头节点发起切换请求。
可选的,切换请求中可以携带末端节点期望的目标头节点标识。
步骤2:源头节点在收到切换请求后,向目标头节点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的,切换请求中携带末端节点标识。
步骤3:标头节点判决是否能接纳末端节点并为其提供其要求的QoS服务;
如果可以接纳该末端节点,在末端节点上下文中存储签约信息,向源头节点发送切换应答;否则,向源头节点发送拒绝信息。
在实施中,进行接纳判决的方式有很多,一种可行的方式是:根据负荷判决,具体的,如果负荷高于设定的负荷门限值,则确定负荷过重,不可以接纳;反之,可以接纳。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负荷判决只是举例说明,其他能够进行判决的方式同样适用本发明实施例。比如可以根据末端节点数量判决,如果当前接入的末端节点数量大于设定的数量门限值,则确定接入末端节点数量过多,不可以接纳;反之,可以接纳。
步骤4:如果源头节点收到来自目标头节点的切换应答,则向末端节点发送切换应答,其中携带目标头节点标识。
步骤5:末端节点在收到切换应答后,向目标头节点发起切换过程。
步骤6:目标头节点向服务器发送签约信息请求,其中携带用户标识。
步骤7:服务器将用户签约信息发送给目标头节点。
步骤8:目标头节点在对应的末端节点上下文中存储收到的用户签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步骤7可以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相应的,目标头节点获取用户签约信息后,进入步骤3,并根据用户签约信息进行接纳判决,并根据接纳判决结果确定向源头节点回复应答消息还是拒绝消息。
例三、保证末端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保证末端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包括: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可以同步进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二可以同步进行。即在传输用户签约信息的同时向目标头节点通知数据路由和承载的信息。目标头节点在判决接纳后就为末端节点建立数据通道和建立对应承载。
步骤1:源头节点通知目标头节点需要进行切换的末端节点的用户数据服务信息。
用户数据服务信息可以包括下列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以使目标头节点为末端节点建立相应承载和资源配置;
为该末端节点提供服务的数据服务器标识,或与该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末端节点标识,以使目标头节点在该末端节点进入其管理的簇后,为该末端节点重新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如果末端节点进行的传输是多跳(即传输过程需要经过多个设备),用户数据服务信息还可以包括跳数和中间节点信息,以使目标头节点可以正确进行数据路由关系建立。
除了由源头节点通知目标头节点需要进行切换的末端节点的用户数据服务信息,还可以由末端节点向目标头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服务信息。
在实施中,如果由末端节点向目标头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服务信息,并且是多跳,则根据不同的路由规则有多个情况:
情况一、多跳透明的,即末端节点只知道对端,这时跳数和中间节点信息由源头节点通知目标头节点。
情况二、末端节点知道完整路径信息,则跳数和中间节点信息由末端节点通知目标头节点。
步骤2:目标头节点根据收到的用户数据服务信息,为该末端节点建立业务承载,并建立数据路由通道。
步骤3:在后续信令交互过程中通知末端节点建立的数据路由通道信息,如告知末端节点下一跳标识或数据服务器标识。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801,用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获取模块802,用于从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管理模块803,用于在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可选的,获取模块802还用于:
在确定能够接纳末端节点后,从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可选的,管理模块803还用于:
根据由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的接纳判决,确定能够接纳末端节点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可选的,第一确定模块801具体用于:
在收到来自源头节点的包含末端节点的标识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可选的,获取模块802具体用于:
向网络侧发送包含末端节点的标识的签约信息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网络侧的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可选的,管理模块803还用于:
接收来自末端节点或源头节点的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
在末端节点接入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对应的承载并配置对应的资源。
可选的,管理模块803还用于:
接收来自末端节点或源头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中包括为末端节点提供服务的数据服务器标识和/或与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标识;在末端节点接入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标识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可选的,管理模块803还用于:
接收来自末端节点或源头节点的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在末端节点接入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901,用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发送模块902,用于将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发送给目标头节点,以使目标头节点在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在实施中,目标头节点也可能作为源头节点。源头节点也可能作为目标头节点,所以图8和图9的设备可以合在一个实体中,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图8的设备功能或图9的设备功能。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设备包括:
处理器1001,用于读取存储器1004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从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在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收发机1002,用于在处理器10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001还用于:
在确定能够接纳末端节点后,从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1001还用于:
根据由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的接纳判决,确定能够接纳末端节点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可选的,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
在收到来自源头节点的包含末端节点的标识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可选的,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
向网络侧发送包含末端节点的标识的签约信息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网络侧的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1001还用于:
接收来自末端节点或源头节点的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
在末端节点接入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对应的承载并配置对应的资源。
可选的,处理器1001还用于:
接收来自末端节点或源头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中包括为末端节点提供服务的数据服务器标识和/或与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标识;在末端节点接入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标识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可选的,处理器1001还用于:
接收来自末端节点或源头节点的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在末端节点接入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为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在图10中,总线架构(用总线1000来代表),总线10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1000将包括由处理器10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10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003在总线1000和收发机1002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1002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10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1005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1005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1001。
处理器1001负责管理总线1000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10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10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001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
处理器1101,用于读取存储器1104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通过收发机1102将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发送给目标头节点,以使目标头节点在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收发机1102,用于在处理器11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11中,总线架构(用总线1100来代表),总线11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1100将包括由处理器11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11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103在总线1100和收发机1102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1102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11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1105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1105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1101。
处理器1101负责管理总线1100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11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11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101可以是CPU、ASIC、FPGA或CPLD。
在实施中,目标头节点也可能作为源头节点。源头节点也可能作为目标头节点,所以图10和图11的设备可以合在一个实体中,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图10的设备功能或图11的设备功能。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目标头节点目标头节点从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在末端节点切换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从而对于分布式网络进行终端服务质量管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所述目标头节点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能够接纳所述末端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头节点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之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之前,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根据由所述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的接纳判决,确定能够接纳所述末端节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收到来自所述源头节点的包含所述末端节点的标识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头节点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向所述网络侧发送包含所述末端节点的标识的签约信息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侧的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所述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对应的承载并配置对应的资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中包括为所述末端节点提供服务的数据服务器标识和/或与所述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标识;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还包括:
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9.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源头节点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所述源头节点将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头节点,以使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10.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能够接纳所述末端节点后,从所述源头节点或从网络侧获取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由所述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的接纳判决,确定能够接纳所述末端节点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收到来自所述源头节点的包含所述末端节点的标识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网络侧发送包含所述末端节点的标识的签约信息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侧的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所述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
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当前承载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对应的承载并配置对应的资源。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中包括为所述末端节点提供服务的数据服务器标识和/或与所述末端节点通信的对端标识;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末端节点或所述源头节点的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在所述末端节点接入所述目标头节点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跳数信息和中间节点信息,为所述末端节点建立数据路由关系。
18.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有末端节点需要从源头节点控制范围移动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头节点,以使所述目标头节点在所述末端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头节点控制范围后,根据所述末端节点的用户签约信息,对所述末端节点进行服务质量管理。
CN201510275222.9A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6304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5222.9A CN106304204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6/082988 WO2016188388A1 (zh) 2015-05-26 2016-05-23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5222.9A CN106304204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4204A true CN106304204A (zh) 2017-01-04
CN106304204B CN106304204B (zh) 2020-02-21

Family

ID=5739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5222.9A Active CN106304204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4204B (zh)
WO (1) WO20161883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79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维布络有限公司 控制无线发射器传输范围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227B (zh) * 2019-12-25 2023-05-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分层网络态势转发效率优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677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间切换时传递QoS的方法、网络系统及目的侧网络
US20080247388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ferring a session in a cluster
CN101772983A (zh) * 2007-07-31 2010-07-07 摩托罗拉公司 通信系统内的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95406A (zh) * 2012-02-15 2012-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签约信息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2905334A (zh) * 2011-07-25 2013-01-30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簇头辅助用户终端从d2d通信转换到蜂窝通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677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间切换时传递QoS的方法、网络系统及目的侧网络
US20080247388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ferring a session in a cluster
CN101772983A (zh) * 2007-07-31 2010-07-07 摩托罗拉公司 通信系统内的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05334A (zh) * 2011-07-25 2013-01-30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簇头辅助用户终端从d2d通信转换到蜂窝通信的方法
CN102595406A (zh) * 2012-02-15 2012-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签约信息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79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维布络有限公司 控制无线发射器传输范围的方法和系统
CN108631797B (zh) * 2017-03-21 2020-10-09 维布络有限公司 控制无线发射器传输范围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8388A1 (zh) 2016-12-01
CN106304204B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ng et al. Architecture harmonization betwee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and fog networks
Duan et al. Authentication handover and privacy protection in 5G hetnets usin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CN109996306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3220815B (zh) 一种基站间接口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2984782B (zh) 一种多模智能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79622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7925614A (zh) 制定和传播软件可编程无线网络中本地策略决策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72088B (zh) 基于分层云计算的移动蜂窝网络
CN107710832A (zh) 用于控制面和数据面中的虚拟化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79335A (zh) 用于数据通信网络中指定附接过程和移动性及寻呼支持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70056A (zh) 车载通信设备,车辆间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7409402A (zh) 用于车辆通信智能无线电接入区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EP4033851B1 (en) Method for unique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user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intelligent controller
CN103458398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6488512B (zh) 基地台及其回程网络的带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048758A (zh) 节点和通信方法
CN103501499A (zh) 一种基于lte企业网系统的无线回传方法及其实现设备
Alnoman et al. On D2D communications for public safety applications
EP3267763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578534A (zh) 终端化小区基于sdn控制的带宽共享方法及带宽共享装置
CN106714311A (zh) 毫米波通信控制方法及毫米波通信控制装置
CN110536411A (zh)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30439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8282320A (zh) 一种系统间信息交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984531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