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6411A -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6411A
CN110536411A CN201910142651.7A CN201910142651A CN110536411A CN 110536411 A CN110536411 A CN 110536411A CN 201910142651 A CN201910142651 A CN 201910142651A CN 110536411 A CN110536411 A CN 110536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uxiliary
reporting
serving cell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26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6411B (zh
Inventor
杨立
李振东
马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1426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6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6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64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5550 priority patent/WO20201733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6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6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通过AMF与主基站之间的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上报流程,能够通过主基站将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发送至核心网,核心网可以基于更加完整的位置信息合理地进行策略配置和管理。

Description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陆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5GC(5Generation Core,第五代核心网)和NG-RAN(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其中5GC包括AMF(Access Mobility Function,接入移动功能)节点、SMF(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节点和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节点等网络节点。NG-RAN中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制式)类型的基站,即:基于4G eNB(evolved NodeB,演进型基站)继续平滑演进的ng-eNB和全新物理层空口设计的gNB基站。NG-RAN中还包括基站与相关网元实体之间的接口。其中,ng-eNB空口仍然支持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RAT制式,gNB空口支持NR(New Radio,新无线)RAT制式。
在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与NG-RAN基站连接时,AMF可以向NG-RAN基站请求上报UE在主基站侧的单一的ULI(User Location Information用户位置信息)。但是,在UE与多个NG-RAN基站或多个服务小区集合(Cell Group)处于多连接模式下,AMF无法感知UE在辅基站侧的位置信息或辅服务小区及其集合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位置获取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
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位置获取方法,包括:
向主基站发送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所述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主基站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发送的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位置获取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位置获取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主基站发送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所述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主基站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发送的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AMF与主基站之间的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上报流程,能够通过主基站将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发送至核心网。进一步地,核心网可以基于更加完整的位置信息合理地进行策略配置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聚合式NG-RAN基站CU/DU空口协议栈不分离情况下的架构图。
图2为分离式NG-RAN基站gNB CU/DU空口协议栈分离情况下的架构图。
图3为不同RAT制式的宏微小区部署的异构网络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UE处于双连接模式的示意图。
图5为UE处于双连接工作模式下进行ULI上报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位置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位置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8a为UE处于NGEN-DC双连接模式的场景示意图。
图8b为UE处于NGEN-DC双连接模式的SN-ULI上报流程图。
图9a为UE处于NR-DC双连接模式的场景示意图。
图9b为UE处于NR-DC双连接模式的SN-ULI上报流程图。
图10a为UE处于NGEN-DC双连接模式的场景示意图。
图10b为UE处于NGEN-DC双连接模式的SN-ULI上报流程图。
图11a为UE处于NR-DC双连接模式的场景示意图。
图11b为UE处于NR-DC双连接模式的SN-ULI上报流程图。
图1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位置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位置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NG-RAN基站(gNB或ng-eNB)通过标准化的NG接口和5GC连接,包括NG-C(NextGeneration-Control Plane,下一代控制面连接)和NG-U(Next Generation-User Plane,下一代用户面连接)。其中,NG-C是5G核心网元控制面连接,用于信令传输;NG-U是5G核心网元用户面连接,用于用户数据传输。NG-RAN基站(gNB或ng-eNB)彼此之间通过Xn接口连接,包括Xn-C(Xn-Control Plane,NG-RAN基站间控制面连接)和Xn-U(Xn–User Plane,NG-RAN基站间用户面连接)。图1为聚合式(Aggregated)NG-RAN基站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式处理单元)/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式处理单元)空口协议栈不分离情况下的架构图。图2为分离式(Disaggregated)NG-RAN基站gNB CU/DU空口协议栈分离情况下的架构图。以3GPP(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协议的gNB-CU/DU分离为例,单个gNB被分离为单个gNB-CU和多个gNB-DU网络节点实体。它们之间通过标准化的F1接口相互连接,包括F1-C控制面连接和F1-U用户面连接。CU/DU分离后的gNB和不分离的gNB/ng-eNB对外的接口是NG和Xn接口。上述各个网络接口的控制面连接用于传输网络节点之间的控制信令消息,用户面连接用于传输用户业务数据(包)。NGAP(NextGeneration Application Protocol,下一代应用协议)、XnAP、F1AP分别为NG-C、Xn-C、F1-C控制面的RNL(Radio Network Layer,无线网络层)协议。它们基于网络下层TNL(TransportNetwork Layer,传输网络层)传输承载(例如SCTP连接)来传输对应接口上的控制信令。NG-U、Xn-U、F1-U用户面接口的用户业务数据帧,基于网络下层的TNL传输承载(例如GTP-U隧道)来传输对应接口上的用户业务数据(包)。其中,SCTP为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ingControl Transport Protocol),GTP为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 Protocol)。
在未来异构宏微小区混合部署的大网络中,可能存在着不同RAT制式、不同频点带宽和不同无线覆盖能力的各种类型的RAN基站,如:legacy eNB、gNB、ng-eNB、WLAN AP(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ccess Point,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等基站。如图3所示,在某个物理区域内,主基站(Master Node,MN)可以用来提供无线宏覆盖。在局部热点或弱覆盖的区域,众多的辅基站(Secondary Node,SN)群可以用来提供增强的微小区覆盖,以提升网络覆盖容量和综合性能。这些不同类型的RAN基站面向终端UE,可提供不同能力的无线接入功能和性能。RAN基站和终端UE之间通过3GPP标准化的Uu空口(即无线空中接口)相互连接,包括空口控制面连接承载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和空口用户面连接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其中SRB用来传输空口控制信令,DRB用来传输空口用户业务数据包。
5G的NG-RAN系统支持终端UE单连接(Single Connectivity,SC)和多连接等工作模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双/多连接(Dual/Multiple Connectivity,DC/MC)的工作模式统称为多连接模式。在SC模式下,UE在空口和网络侧都只有一条数据传输通道。在DC/MC模式下,UE在空口或网络侧都有两条或者以上个数的数据传输通道,SRB或DRB承载能在多条传输通道之间被配置。在图4a和图4b中,用虚线表示网元节点之间的控制面连接,用点划线表示网元节点之间的用户面连接。图4a为SN终止(Terminated)模式,在网元节点MN/SN和UPF节点(可以简称UPF)之间,有如下两条NG-U接口数据传输通道。第一条通道是NG-U(MN)提供的UPF和MN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特定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Session(会话)/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Flows(流)上承载的上下行数据包。这条通道的建立需要UPF提供“MN侧上行数据传输通道地址”和MN提供“MN侧下行数据传输通道地址”,上述上下行配对的两个传输通道地址信息通过NG-C控制面信令流程来交互完成。类似地,第二条通道是NG-U(SN)提供的UPF和SN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特定PDUSession/QoS Flows上承载的上下行数据包。这条通道的建立需要UPF提供“SN侧上行数据传输通道地址”和SN提供“SN侧下行数据传输通道地址”,上述上下行配对的两个传输通道地址信息通过NG-C+Xn-C这两种控制面信令流程来交互完成。图4b为MN Terminated模式,聚焦到MN和UPF之间,有如下一条NG-U接口数据传输通道:NG-U(MN)提供的UPF和MN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但SN和UPF之间没有NG-U接口的数据传输通道。与图4a相比,图4b没有NG-U(SN)通道,SN对5GC完全透明,即5GC无法感知SN的存在。此外,由于SN和AMF节点(可以简称AMF)/SMF节点(可以简称/SMF)之间没有NG-C控制面链路,SN侧的所有配置信息(包括SN侧下行传输通道地址信息),都需通过Xn-C控制面连接实例,并通过MN中继再转发到AMF/SMF。
当终端例如UE与NG-RAN基站处于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时,核心网的AMF可向NG-RAN基站请求上报UE在主基站侧的位置信息,简称ULI(User Location Information,用户位置信息)。这样,可以使得核心网感知到UE在异构大网络中的大致小区级的位置。与通过各种定位(Positioning)手段获得UE精准的地理位置信息不同,ULI的最小精度为服务小区。AMF感知到UE的ULI,便于针对该UE的不同位置做差异化的策略配置和处理。举例而言,AMF可向NG-RAN基站请求上报UE的ULI。例如:请求直接上报UE当前正驻留的服务小区信息(report directly);请求当UE发生服务小区变化时再上报目标服务小区信息(report upon change of serving cell);请求当UE进入特定AOI(Area of Interest,兴趣区域)时上报目标AOI信息(report UE presence in the areaof interest)等。
如图5所示,主基站MN提供宏覆盖(例如小区半径10km),众多辅基站SN微小区群(例如小区半径100m)提供异频的连续微覆盖。某终端UE处于宏小区MN Cell-1和微小区SNCell-7的联合覆盖之下,正在进行双连接操作。核心网的AMF通过MN侧的ULI上报流程能够获悉UE处于MN的Cell-1服务覆盖之下,但不能获悉UE同时也处于SN的Cell-7的服务覆盖之下。当UE一直处于双连接且在SN微小区群之间移动,但始终不离开MN的Cell-1,AMF无法感知UE最新的位置或是否进入/离开某个SN侧的辅服务小区、辅服务小区集合(SecondaryCell Group,SCG)或AOI。如果要使得AMF感知到UE在某个SN的ULI,需要使得UE通过切换流程进入到该SN的微小区群内单连接模式。该SN升级成为UE的新主基站之后,AMF才能感知到新主基站的位置信息。但这样不能充分利用多连接模式的优点。如果UE多连接操作只配置为MN Terminated模式(如图4b),SN和5GC无任何的控制面NG-C和用户面NG-U接口连接,核心网也无法感知UE是否何或时处于多连接的工作模式。因此可以在AMF与MN之间增加UE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例如在SN侧的位置信息(简称SN-ULI)上报流程,使得UE保持在多连接模式的情况下,核心网的AMF也能感知到UE在SN侧的位置信息。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位置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接入网的主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
步骤S12、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步骤S13、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辅服务侧可以包括主基站侧的辅服务小区、主基站侧的辅服务小区集合、辅基站侧中至少一种。主基站和辅基站可以包括上述的任意一种NG-RAN基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例如UE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单连接模式和多连接模式。UE与同时连接的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能够进行用户业务数据的传输。UE与一个主基站(MN)建立无线连接的工作模式属于单连接模式。UE同时与一个MN以及至少一个辅基站(SN)建立无线连接的工作模式属于多连接模式。UE同时与一个主服务小区集合(Master Cell Group,MCG)以及至少一个辅服务小区集合(SCG)建立无线连接的工作模式属于多连接模式。例如,在图2所示的分离式基站中,UE同时与主基站的gNB-CU和其相关至少两个gNB-DU建立无线连接的工作模式属于多连接模式。
在多连接模式中,UE同时与一个MN以及一个SN连接的工作模式可以称为双连接模式。UE同时与MN的gNB-CU以及其相关两个gNB-DU连接的工作模式也可以称为双连接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基站从AMF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消息可以为NGAP下行消息。例如,该NGAP下行消息可以通过对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消息进行扩展得到。再如,该NGAP下行消息可以为全新定义的新消息如:MC-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
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第三位置上报指示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这些位置上报指示可以采用枚举类型(Enumerated)、比特串(Bitmap)等形式来表达。主基站向AMF网元发送的上行消息可以为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可以包括UE在SN侧的多种位置信息结果。例如,针对第一位置上报指示上报的位置信息结果可以包括连接模式状态信息。针对第二位置上报指示上报的位置信息结果可以包括辅服务侧各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对应的位置信息。针对第三位置上报指示上报的位置信息结果可以包括主服务侧与辅服务侧的多重联合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消息中包括的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可以为一套,也可以为多套。下行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与至少一套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相应地,上行消息中还包括与收到的下行消息中相同的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及其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
在AMF向主基站发送的NGAP下行消息中可以包括每套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及其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这样,在AMF收到的NGAP上行消息中也可以包括与该NGAP下行消息中相同的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及其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AMF收到的NGAP上行消息后,可以根据其中的参考索引标识,将位置信息结果与具体的配置信息关联。这样,AMF可以基于不同的位置信息结果,进行差异化的策略配置管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S12包括: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通过XnAP或F1AP接口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以下任意方式:
方式一:主基站主动向辅基站获取UE的SN-ULI。
例如,主基站通过XnAP接口向辅基站发送位置信息请求消息,所述位置信息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主基站通过XnAP接口接收所述辅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返回的位置信息响应消息,所述位置信息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基站侧的用户位置信息(其中,终端当前在辅基站侧的用户位置信息可以简称SN-ULI)。
再如,主基站通过F1AP接口向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所属的gNB-DU节点发送位置信息请求消息,所述位置信息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F1AP接口接收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所属的gNB-DU节点,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返回的位置信息响应消息,所述位置信息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SCG)的信息。
方式二:主基站直接从辅基站接收UE的SN-ULI。
例如,主基站通过XnAP接口接收来自辅基站的所述终端在所述辅基站侧的用户位置信息SN-ULI。在这种方式中,辅基站向主基站发送的各种消息中可以携带SN-ULI,使得主基站能够定期或实时地从辅基站接收到SN-ULI。
再如,主基站通过F1AP接口接收来自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所属的gNB-DU节点的所述终端在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SCG的信息。gNB-DU节点向主基站发送的各种消息中可以携带辅服务小区或SCG的信息,使得主基站能够定期或实时地从gNB-DU节点接收到辅服务小区或SCG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基站从AMF网元收到的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可能不同。主基站根据向AMF网元上报的终端当前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可能不同。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步骤S13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多连接模式、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时刻、所述终端处于各种多连接模式的时间长度、当前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辅基站的个数、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从单连接模式改变为多连接模式。例如,UE从连接主基站MN和辅基站SN1,变为只连接MN。这种情况下,主基站可以上报UE变为多连接的时刻、处于单连接的时间长度、所连接的主辅基站和主辅服务小区等。
所述终端从多连接模式改变为单连接模式。例如,UE从只连接主基站MN,变为同时连接MN以及辅基站SN1和SN2。这种情况下,主基站可以上报UE变为单连接的时刻、处于单连接的时间长度、所连接的主基站和主服务小区等。
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改变。例如,UE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从SN1变为SN2。这种情况下,主基站可以上报UE开始连接SN2的时刻,与SN2连接的时间长度等。
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个数改变。例如,UE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个数增加或减少。这种情况下,主基站可以上报UE当前连接的辅基站个数、个数改变的时刻、处于当前的多连接模式的时间长度等。
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个数改变。例如,UE当前所连接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个数增加或减少。这种情况下,主基站可以上报UE当前连接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个数、个数改变的时刻、处于当前的多连接模式的时间长度等。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当前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步骤S13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当前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步骤S13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步骤S13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当前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步骤S13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当前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步骤S13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步骤S13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如果需要主基站停止响应于各种事件向AMF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可以在AMF下发给主基站的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各种停止上报的事件类型。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的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停止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的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所述方法还包括:停止响应于所述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上报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1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的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所述方法还包括:停止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上报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位置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核心网的AMF网元,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1、向主基站发送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所述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主基站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步骤S22、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发送的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基站从AMF网元接收到的下行消息可以为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第三位置上报指示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主基站向AMF网元发送的上行消息可以为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可以包括多种位置信息结果。例如,针对第一位置上报指示上报的位置信息结果可以包括连接模式状态信息。针对第二位置上报指示上报的位置信息结果可以包括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针对第三位置上报指示上报的位置信息结果可以包括主服务侧与辅服务侧的多重联合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行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与至少一套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所述上行消息中还包括与收到的下行消息中相同的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及其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21包括: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步骤S22包括: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多连接模式、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时刻、所述终端处于各种多连接模式的时间长度、当前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辅基站的个数、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终端从单连接模式改变为多连接模式、所述终端从多连接模式改变为单连接模式、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个数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个数改变。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21包括: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步骤S22包括: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21包括: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步骤S22包括: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21包括: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步骤S22包括: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21包括: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步骤S22包括: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21包括: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步骤S22包括: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21包括: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步骤S22包括: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示例中,步骤S21包括: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的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主基站收到该NGAP下行消息后,可以停止响应于各种事件向AMF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能够处于多连接模式。例如,UE能够与一个MN处于RRC连接状态,同时与若干个SN处于RRC连接状态。通过AMF与主基站之间的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的上报流程,使得核心网的AMF能够感知UE在辅服务侧的多种位置信息结果。例如,AMF可以感知UE是否处于多连接模式、何时处于多连接模式、处于多连接模式的时间长度等连接模式状态信息。AMF还可以感知UE在SN侧的SN-ULI、MN侧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AMF还可以感知UE在主辅服务两侧的多重ULI联合位置信息(ULI+SN-ULI)。进而,AMF可以基于收到的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进行基于不同位置信息的差异化策略配置和管理。
在一个应用示例中,AMF与主基站之间的SN-ULI上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AMF通过NGAP下行消息指示NG-RAN基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NGAP下行消息可以是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消息的扩展,也可以是全新定义的新消息如:MC-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消息。
例如,NGAP下行消息中的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者多个:
C1:是否上报UE的多连接模式的改变。UE的多连接模式的改变包括多种情况。例如,UE从多连接模式从单连接模式改变为多连接模式、UE从多连接模式改变为单连接模式、在多连接模式下UE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UE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个数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UE当前所连接的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个数改变。
C2:是否独立上报UE在SN侧的用户位置信息SN-ULI。
C3:是否联合上报在主基站侧的用户位置信息ULI和辅基站侧的用户位置信息SN-ULI。如果C3=True或1,基站根据SN侧的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进行评估,预备上报UE在SN侧的位置信息结果。并且,NG-RAN基站还可以同时上报MN侧的位置信息结果。也就是说,利用主基站侧的ULI与SN侧的SN-ULI形成联合上报结果。
此外,AMF通过上述NGAP下行消息向NG-RAN基站发送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及其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其中,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与SN侧的服务小区的各种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可以采用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N(SN的位置上报请求类型)来表示。每套配置信息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可以采用Location ReportReference id(位置上报参考标识)来表示。其中,SN侧的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Request Type for SN与MN侧的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的内容可以彼此独立。
进一步地,针对UE,AMF可以同时提供多套不同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N,以实现不同的位置事件评估目的。每一套配置信息可以分别用不同的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进行关联区分。
进一步地,每套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其中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和SN侧的服务小区的各种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种类,可以采用EventType(事件类型)来表示。上述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和辅基站SN侧相关的AOI配置列表(List)等。
以下对Event Type进行举例说明:
UE Enter MC Mode,该类型表示在UE进入或已处于多连接模式时上报UE当前连接的辅基站、辅服务小区、辅服务小区集合等。
UE Exit MC Mode,该类型表示在UE退出多连接模式、已处于单连接模式时上报退出多连接模式的时刻、当前连接的基站等信息。
Direct Report,该类型表示直接上报UE当前SN侧的辅服务小区(PScell)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change of serving cell,该类型表示当SN侧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发生变化时上报SN-ULI。
UE presence in the area of interest,该类型表示当UE进入或处于SN侧的某配置AOI区域时上报SN-ULI。
stop change of serving cell,该类型表示停止之前的SN侧辅服务小区发生变化时的SN-ULI上报评估。
stop UE presence in the area of interest,该类型表示停止之前的UE进入SN侧的某AOI区域的SN-ULI上报评估。
cancel location reporting for the UE,该类型表示停止评估和上报当前SN侧的所有SN-ULI。
进一步地,SN侧的AOI配置列表的内容构成可以与单连接或MN侧的AOI配置列表的构成相同,例如可利用Cell List(小区列表)、Node List(节点列表)、TAI List(跟踪区列表)来构建AOI配置列表。SN侧与MN侧AOI配置列表中具体配置的内容可以彼此独立。当然,SN侧与MN侧AOI配置列表中具体配置的内容也可以不同。
S2:NG-RAN基站接收AMF下发的上述NGAP下行消息,获得C1、C2、C3中的至少一种指示,以及和SN侧位置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N和每套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NG-RAN基站根据上述一套或多套具体配置信息,进行UE在SN侧的SN-ULI位置事件评估和SN-ULI结果的预备上报。
此外,NG-RAN基站还可以同时接收到和MN侧位置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进行UE在MN侧的ULI位置事件评估和ULI结果的预备上报。
进一步地,针对不同的指示,NG-RAN基站的操作示例如下:
当C1=True或1,且Event Type=UE Enter MC Mode或UE Exit MC Mode,NG-RAN基站需要上报UE是否处于多连接模式、何时处于多连接模式、处于多连接模式的时间长度、UE当前连接的辅基站的个数、UE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Cell Group)的个数等。
当C2=True或1,NG-RAN基站根据SN侧的SN-ULI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中的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N进行评估,预备上报UE在SN侧的SN-ULI结果。
当C3=True或1,NG-RAN基站同时接收到MN侧的ULI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和SN侧的SN-ULI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N,联合上报UE在主辅基站两侧的ULI和SN-ULI多重位置信息联合信息。其中联合上报的ULI与SN-ULI可以相对独立。
S3:MN先从SN侧获得UE的SN-ULI结果。例如,MN通过XnAP接口从SN侧获得UE的SN-ULI结果。MN再向AMF发送NGAP上行消息,上报UE在SN侧的SN-ULI结果,也可同时上报UE在主辅基站两侧的ULI和SN-ULI多重位置信息联合信息。
进一步地,NGAP上行消息可以是LOCATION REPORT消息的扩展,也可以是全新定义的新消息如:MC-LOCATION REPORT消息。NGAP上行消息中可以包括:
MC Status/Number/Time。其中,Status表示UE处于多连接模式的信息,例如:UE是否/何时/多长时间处于多连接模式。Number表示UE当前连接的服务基站(可以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服务小区、服务小区集合等个数。Time表示UE已处于双多连接模式的时间。
SN-ULI:表示UE在辅基站SN侧的SN-ULI位置信息。
MC-ULI:UE在主辅基站两侧的ULI和SN-ULI多重位置联合信息。
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N及其对应的location reportingReference id,使得核心网能够针对收到的上报SN-ULI结果进行关联处理。
S4:AMF基于MN上报的UE在SN侧的SN-ULI结果(也可能同时参考终端UE在MN侧的ULI结果),得到UE的位置信息和连接状态。AMF基于UE不同的位置信息和连接状态进行差异化的策略配置管理,如业务QoS参数设置、MDT配置、终端位置监听跟踪等。
本应用示例中,对于多连接模式下的UE,核心网的AMF可以感知主辅多重位置联合信息。一方面,终端UE尽量能保持在双多连接的工作模式下,进而充分发挥多连接操作的优点。另一方面,核心网AMF也能根据本地具体策略适配的需要,及时地感知到UE的多连接模式改变、UE在SN侧的ULI位置信息、UE在MC侧和SN侧的多重位置信息联合信息,从而进行基于不同位置信息的差异化策略适配和管理。
本应用示例中,在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事件类型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举例如下。
示例一:
如图8a所示,UE当前处于NGEN-DC双连接模式。UE同时和主基站MeNB和辅基站SgNB连接。MeNB提供宏小区Cell-1的大覆盖,SgNB提供微小区Cell-2/3…9的连续小覆盖。UE当前主辅服务小区分别为Cell-1和Cell-6,且朝着Cell-7移动。AMF需要感知UE处于双连接模式状态和UE在SgNB侧的小区位置变化情况。该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如图8b所示,AMF向主基站MeNB发送扩展的LOCATION REPORTINGCONTROL消息。该消息中包括C1=True,C2=True的指示命令。该消息中,和SgNB侧的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gNB及其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如下:
和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1关联的配置信息为:
Event Type=UE Enter MC Mode;
和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2关联的配置信息为:
Event Type=change of serving cell。
步骤102:主基站MeNB接收到上述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消息,解析出相关指示命令和具体配置信息,进行UE的SN-ULI位置信息的评估。
由于UE处于双连接模式且C1=True,Event Type=UE Enter MC Mode,MeNB可以预备上报UE进入多连接模式(UE Enter MC Mode)事件和当前UE有两个服务基站的状态。
由于C2=True,Event Type=change of serving cell,随着UE从辅服务小区Cell-6移动到Cell-7,MeNB可以预备上报SgNB侧的服务小区改变(change of servingcell)事件。
步骤103:主基站MeNB从SgNB侧获得终端的SN-ULI。例如,MeNB通过XnAP接口从SgNB侧获得UE的SN-ULI。再如,主基站中的某个DU也可以与UE建立辅服务连接,将该DU标记为SgNB-DU。这种情况下,MeNB可以通过F1AP接口从SgNB-DU获得UE在MN侧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步骤104:MeNB向AMF先后发送两条扩展的LOCATION REPORT消息。
在步骤104a中,MeNB先向AMF发送第一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其中包括SgNB侧的事件类型“UE Enter MC Mode”,当前有两个服务基站的状态“MC No.=2”,UE当前辅服务小区Cell-6和关联的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1。
在步骤104b中,UE完成从Cell-6到Cell-7的移动和PScell改变后,MeNB先向AMF发送第二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其中包括SgNB侧的事件类型“change of serving cell”,UE当前有两个服务基站的状态“MC No.=2”,UE当前新辅服务小区Cell-7和关联的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2。
步骤105:AMF接收到主基站上报的第一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得知UE当前处于双连接状态且UE在SgNB侧处于Cell-6之内。稍后AMF再接收到主基站上报的第二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得知UE在SgNB侧发生了change of serving cell事件,且UE在SgNB侧处于Cell-7之内。基于上述事件信息,如有需要,AMF可针对所述UE的不同位置,进行新策略的适配和管理。
示例二:
如图9a所示,UE当前处于NR-DC双连接模式。UE同时和主基站MgNB和辅基站SgNB连接。低频部署的MgNB提供宏小区Cell-1的大覆盖,高频部署的SgNB提供微小区Cell-2/3…9的连续小覆盖。UE当前主辅服务小区分别为Cell-1和Cell-9,且继续朝着右边移动。AMF需要感知UE处于双连接模式状态和UE在SgNB侧的小区位置变化情况。该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如图9b所示,AMF向主基站MgNB发送扩展的LOCATION REPORTINGCONTROL消息。该消息中包括C1=True的指示命令。该消息中,和SgNB侧的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gNB及其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如下:
和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1关联的配置信息为:
Event Type=UE Enter MC Mode;
和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2关联的配置信息为:
Event Type=UE Exit MC Mode。
步骤202:主基站MgNB接收到上述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消息,解析出相关指示命令和具体配置信息,进行UE的SN-ULI位置信息的评估。
由于UE处于双连接模式且C1=True,Event Type=UE Enter MC Mode,MgNB可以预备上报UE Enter MC Mode事件和当前UE有两个服务基站的状态。
由于C1=True,Event Type=UE Exit MC Mode,随着UE从辅服务小区Cell-9移动到没有辅服务小区覆盖的位置,MgNB可以预备上报SgNB侧的UE退出多连接模式(UE ExitMC Mode)事件。
步骤203:主基站MgNB从SgNB侧获得终端SN-ULI。例如,MgNB通过XnAP接口从SgNB侧获得UE的SN-ULI。再如,主基站中的某个DU也可以与UE建立辅连接,将该DU标记为SgNB-DU。这种情况下,MeNB可以通过F1AP接口从SgNB-DU获得UE在MN侧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步骤204:MgNB向AMF先后发送两条扩展的LOCATION REPORT消息。
在步骤204a中,MgNB先向AMF发送第一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其中包括事件类型为“UE Enter MC Mode”,当前有两个服务基站的状态“MC No.=2”,UE当前辅服务小区Cell-9和关联的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1。
在步骤204b中,UE完成从Cell-9移出和旧的PScell删除后,MgNB先向AMF发送第二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其中包括SgNB侧的事件类型“UE Exit MC Mode”和关联的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2。该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当前有一个服务基站的状态“MCNo.=1”。
步骤205:AMF接收到主基站上报的第一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得知UE当前处于双连接状态且UE在SgNB侧处于Cell-9之内。稍后AMF再接收到主基站上报的第二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得知UE在SgNB侧发生了UE Exit MC Mode事件,且UE处于没有SgNB辅服务小区覆盖的位置。基于上述事件信息,如有需要,AMF可针对所述UE的不同位置,进行新策略的适配和管理。
示例三:
如图10a所示,UE正处于NGEN-DC双连接模式。UE同时和主基站MeNB和辅基站SgNB连接。MeNB提供宏小区Cell-1的大覆盖,SgNB提供微小区Cell-2/3…9的连续小覆盖。其中Cell-2/3/6/7组成兴趣区域AOI1,Cell-4/5/8/9组成兴趣区域AOI2。UE当前处于单连接模式,主服务小区为Cell-1,且朝着Cell-6,7,8,5的轨迹方向移动。AMF需要感知所述UE处于双连接模式状态和UE在SgNB侧的AOI变化情况。该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如图10b所示,AMF向主基站MeNB发送扩展的LOCATION REPORTINGCONTROL消息。该消息中包括C1=True,C2=True指示命令。该消息中,SgNB侧的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gNB及其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如下:
和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1关联的配置信息为:
Event Type=UE presence in the area of interest,且AOI=1;
和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2关联的配置信息为:
Event Type=UE presence in the area of interest,且AOI=2;
步骤302:主基站MeNB接收到上述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消息,解析出相关指示命令和具体配置信息,进行UE的SN-ULI位置信息的评估。
由于UE进入Cell-6处于双连接模式且C2=True,Event Type=UE presence inthe area of interest,MeNB可以预备上报SgNB侧的UE出现在AOI范围之内(UE presencein the AOI)事件和当前UE所处的AOI1。
由于C2=True,Event Type=UE presence in the area of interest,随着UE从辅服务小区Cell-7移动到Cell-8,MeNB可以预备上报SgNB侧的UE presence in the AOI事件和当前UE所处的AOI2。
步骤303:主基站MeNB从SgNB侧获得终端SN-ULI。
步骤304:MeNB向AMF先后发送两条扩展的现有LOCATION REPORT消息。
在步骤304a中,MeNB先向AMF发送第一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其中包括SgNB侧的的事件类型“UE presence in the AOI”,且UE当前有两个服务基站的状态“MC No.=2”,UE当前处于AOI1和关联的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1。
在步骤304b中,UE完成从Cell-7到Cell-8的移动和目标AOI改变,MeNB先向AMF发送第二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其中包括SgNB侧的事件类型“UE presence in the AOI”,UE当前所处的新AOI2和关联的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2。
步骤305:AMF接收到主基站上报的第一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得知UE当前处于DC双连接状态且UE在SgNB侧处于AOI1兴趣区域之内。稍后AMF再接收到主基站上报的第二条LOCATION REPORT消息,得知UE在SgNB侧又发生了UE presence in the AOI事件,且UE在SgNB侧当前处于AOI2兴趣区域之内。基于上述事件信息,如有需要,AMF可针对所述UE的不同位置,进行新策略的适配和管理。
示例四:
如图11a所示,UE正处于NR-DC双连接模式。UE同时和主基站MgNB和辅基站SgNB连接。低频部署的MgNB提供宏小区Cell-1的大覆盖,高频部署的SgNB提供微小区Cell-2/3…9的连续小覆盖。其中Cell-2/3/6/7组成兴趣区域AOI1,Cell-4/5/8/9组成兴趣区域AOI2。UE当前已处于双连接模式,当前主辅服务小区分别为Cell-1和Cell-7,且朝着Cell-8/9的轨迹方向移动。AMF需要感知所述UE处于双连接模式状态和UE在SgNB侧的AOI变化情况。该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如图11b所示,AMF向主基站MgNB发送全新的MC-LOCATION REPORTINGCONTROL消息。该消息中包括C1=True,C2=True,C3=True指示命令。该消息中,和SgNB侧的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 for SgNB及其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如下:
和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1关联的配置信息为:
Event Type=UE presence in the area of interest,且AOI=1,2;
和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2关联的配置信息为:
Event Type=UE Exit MC Mode;
MC-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消息还可以包括和MgNB侧的位置事件评估上报相关的具体配置信息Location Reporting Request Type及其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具体配置内容参见前述相关描述。
步骤402:主基站MgNB接收到上述MC-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消息,解析出相关指示命令和具体配置信息,进行UE在主辅基站两侧的ULI和SN-ULI位置信息的评估。
如果UE已经处于双连接模式且C1=True,C2=True,Event Type=UE presencein the area of interest,MgNB可以预备上报SgNB侧的UE presence in the AOI事件和当前UE所处的AOI1。由于AOI1和AOI2属于同一套参数配置,当UE从辅服务小区Cell-7(属于AOI1)移动到Cell-8(属于AOI2),不需要重新上报SgNB侧的UE presence in the AOI事件。
由于C3=True,UE可以按照MgNB侧的配置信息,预备联合上报主基站MgNB侧的位置信息。由于Event Type=UE Exit MC Mode,随着UE从辅服务小区Cell-9移动到外面,需要预备上报SgNB侧的UE Exit MC Mode事件。
步骤403:主基站MgNB从SgNB侧获得终端SN-ULI。
步骤404:MgNB向AMF先后发送两条全新的MC-LOCATION REPORT消息。
在步骤404a中,MgNB先向AMF发送第一条MC-LOCATION REPORT消息。其中包括SgNB侧的事件类型“UE presence in the AOI事件”,且UE当前有两个服务基站的状态“MC No.=2”,在SgNB侧当前处于AOI 1or 2,当前主基站MgNB侧的位置Cell-1和关联的LocationReport Reference id=1。
在步骤404b中,UE完成从Cell-9移出到无SgNB服务小区的覆盖区域后,MgNB再向AMF发送第二条MC-LOCATION REPORT消息。其中包括SgNB侧的事件类型“UE Exit MC Mode事件”,当前MgNB侧的位置Cell-1和关联的Location Report Reference id=2。
步骤404:AMF接收到主基站上报的第一条MC-LOCATION REPORT消息,得知UE当前处于DC双连接状态且UE在MgNB侧处于Cell-1之内,在SgNB侧处于AOI1or 2兴趣区域之内。稍后AMF再接收到主基站上报的第二条MC-LOCATION REPORT消息,得知UE在SgNB侧发生了UE Exit MC Mode事件,且UE在MgNB侧处于Cell-1之内。基于上述事件信息,如有需要,AMF可针对所述UE的不同位置,进行新策略的适配和管理。
图1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位置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设置于主基站。如图1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
第一获取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53,用于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多连接模式、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时刻、所述终端处于各种多连接模式的时间长度、当前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辅基站的个数、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终端从单连接模式改变为多连接模式、所述终端从多连接模式改变为单连接模式、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个数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个数改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包括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的AOI范围之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的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停止模块,用于停止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的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停止模块,用于停止响应于所述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上报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的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停止模块,用于停止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上报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消息中还包括与至少一套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所述上行消息中还包括与收到的下行消息中相同的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及其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通过XnAP或F1AP接口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XnAP接口向所述辅基站发送位置信息请求消息,所述位置信息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XnAP接口接收所述辅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返回的位置信息响应消息,所述位置信息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基站侧的用户位置信息SN-ULI。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F1AP接口向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所属的gNB-DU节点发送位置信息请求消息,所述位置信息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F1AP接口接收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所属的gNB-DU节点,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返回的位置信息响应消息,所述位置信息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主基站侧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XnAP接口接收来自所述辅基站的所述终端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F1AP接口接收来自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所属的gNB-DU节点的所述终端在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图1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位置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设置于AMF,如图1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61,用于向主基站发送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所述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主基站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发送的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消息为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第三位置上报指示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61还用于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2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发送的上行消息,包括: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多连接模式、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时刻、所述终端处于各种多连接模式的时间长度、当前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辅基站的个数、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终端从单连接模式改变为多连接模式、所述终端从多连接模式改变为单连接模式、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个数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个数改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61还用于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2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61还用于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2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61还用于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2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61还用于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2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61还用于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2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61还用于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2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发送的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基站侧的ULI。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61还用于向主基站发送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的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消息中还包括与至少一套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所述上行消息中还包括与收到的下行消息中相同的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及其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各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括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终端位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
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
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多连接模式、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时刻、所述终端处于各种多连接模式的时间长度、当前与所述终端连接的辅基站的个数、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的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终端从单连接模式改变为多连接模式、所述终端从多连接模式改变为单连接模式、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基站个数改变、在多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当前所连接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个数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当前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当前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的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服务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当前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处于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服务侧的UL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服务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当前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当前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发生改变后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服务侧的ULI。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包括: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三位置上报指示和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服务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GAP上行消息,所述NGAP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当前在主服务侧的ULI。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消息中还包括与至少一套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所述上行消息中还包括与收到的下行消息中相同的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及其所对应的参考索引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通过XnAP或F1AP接口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XnAP或F1AP接口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包括:
通过XnAP接口向辅基站发送位置信息请求消息,所述位置信息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XnAP接口接收所述辅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返回的位置信息响应消息,所述位置信息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基站侧的用户位置信息SN-ULI;或
通过F1AP接口向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所属的gNB-DU节点发送位置信息请求消息,所述位置信息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F1AP接口接收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所属的gNB-DU节点,根据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返回的位置信息响应消息,所述位置信息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主基站侧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XnAP或F1AP接口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包括:
通过XnAP接口接收来自辅基站的所述终端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或
通过F1AP接口接收来自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所属的gNB-DU节点的所述终端在主基站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服务侧包括主基站侧的辅服务小区、主基站侧的辅服务小区集合、辅基站侧中至少一种。
16.一种终端位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主基站发送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所述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主基站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发送的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消息为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第三位置上报指示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19.一种终端位置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上报指示,通过XnAP或F1AP接口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21.一种终端位置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主基站发送下行消息,所述下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上报指示和位置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种位置上报事件类型,所述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主基站获取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基站响应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对应的事件发送的上行消息,所述上行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结果。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消息为NGAP下行消息,所述NGAP下行消息中包括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第二位置上报指示和第三位置上报指示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所述第二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上报指示用于指示联合上报所述终端在主基站侧和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位置上报事件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上报终端的多连接模式改变;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
上报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停止上报终端在辅服务侧的位置信息;
停止上报终端的辅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集合改变;
停止上报终端出现在辅基站侧的AOI范围之内。
2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42651.7A 2019-02-26 2019-02-26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36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2651.7A CN110536411B (zh) 2019-02-26 2019-02-26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0/075550 WO2020173324A1 (zh) 2019-02-26 2020-02-17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2651.7A CN110536411B (zh) 2019-02-26 2019-02-26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6411A true CN110536411A (zh) 2019-12-03
CN110536411B CN110536411B (zh) 2023-03-21

Family

ID=68659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2651.7A Active CN110536411B (zh) 2019-02-26 2019-02-26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6411B (zh)
WO (1) WO202017332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73324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68183A (zh) * 2019-12-26 2021-07-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密钥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WO2021135188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显示5g图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2111417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处理、上报方法、基站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396890A (zh) * 2020-08-10 2022-1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3788A (zh) * 2022-03-03 2023-09-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感知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感知数据上报方法、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465A (zh) * 2014-04-25 2015-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位置上报方法、基站、移动管理实体及系统
CN105848098A (zh) * 2015-01-15 2016-08-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终端的方法和网元
US20180109915A1 (en) * 2016-10-13 2018-04-1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virtual fencing
WO2019013543A1 (ko) * 2017-07-14 2019-01-1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네트워크를 위한 캐리어 병합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7329B1 (ko) * 2007-06-21 2012-11-06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셀룰러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기지국의 위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757621B2 (en) * 2017-03-22 2020-08-25 Ofinno, Llc Conditional handover execution
CN110536411B (zh) * 2019-02-26 2023-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465A (zh) * 2014-04-25 2015-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位置上报方法、基站、移动管理实体及系统
CN105848098A (zh) * 2015-01-15 2016-08-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终端的方法和网元
US20180109915A1 (en) * 2016-10-13 2018-04-1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virtual fencing
WO2019013543A1 (ko) * 2017-07-14 2019-01-1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네트워크를 위한 캐리어 병합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Discussion and decision on Allowed NSSAI", 《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99BIS: R3-182153》 *
HUAWEI: "Introduction of Mobility Restriction List on NGAP", 《3GPP TSG RAN WG3 #100: R3-18297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ling between an LMF and NG-RAN node/UE",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103: R2-1812344》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73324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68183A (zh) * 2019-12-26 2021-07-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密钥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WO2021135188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显示5g图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396890A (zh) * 2020-08-10 2022-1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WO2022111417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处理、上报方法、基站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6411B (zh) 2023-03-21
WO2020173324A1 (zh)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6411A (zh) 终端位置获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200615B (zh) 一种在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49504B (zh) 使用者设备及其装置对装置通讯选择方法
US20190174391A1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first wireless control apparatus, second wireless contro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apparatus
CN104471870B (zh) 通信系统
CN102655682B (zh)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996306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4170420B (zh) 开放无线管道能力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210039310A (ko)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e2 인터페이스를 통한 서비스 가입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4038971B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165050B (zh) 用于提供与小小区有关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07423A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切片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0035472A (zh)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7155187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9804667A (zh)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CN105704039A (zh) 具有移动基站的蜂窝通信系统和用于与其结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87332A (zh)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1132846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604343A (zh) 一种小区虚拟化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223127A1 (en) Method for handover management with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9792639A (zh) 通信系统、无线电接入装置、无线电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13881A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宏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CN104919741A (zh) 用于双重连接的缓冲状态报告
Monteiro et al. Paving the way toward mobile IAB: Problems, solutions and challenges
CN102869066B (zh)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的接入控制方法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