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2629B -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2629B
CN106302629B CN201610393371.XA CN201610393371A CN106302629B CN 106302629 B CN106302629 B CN 106302629B CN 201610393371 A CN201610393371 A CN 201610393371A CN 106302629 B CN106302629 B CN 1063026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ser
iris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33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2629A (zh
Inventor
井雪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33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2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2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2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2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2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所述的方法包括: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依据用户行为模型匹配得到业务信息准确性较高,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一种信息推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使用应用执行各种操作,例如拨打电话、上网购物、玩游戏等。
用户使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执行不同操作时,该操作对应也会反馈业务信息,例如推荐用户感兴趣的新闻、物品、游戏等,以给用户提供便利。但是,若推送的业务信息不准确,反而会给用户带来困扰并且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信息推送方法和相应的信息推送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包括: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虹膜行为信息包括:虹膜数据、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
可选的,所述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包括:依据所述虹膜数据进行用户验证,确定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可选的,还包括对收集的各虹膜行为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的步骤:针对每个虹膜数据,分别获取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作为第二定向数据,以及获取依据虹膜数据执行的操作作为虹膜操作数据。
可选的,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包括:采用所述第一用户作为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通过统计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进行定向分析,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可选的,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包括:依据上传的虹膜数据确定目标用户后,获取第一定向数据;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依据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确定业务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对所述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交互的第二用户;在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中添加所述第二用户。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包括:依据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用户参数;依据所述用户参数,采用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可选的,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位关联信息、时间关联数据、行为关联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接收移动终端对所述业务信息的操作信息;依据所述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
可选的,还包括:预先对虹膜数据进行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则所述虹膜数据用于在执行用户验证时确定用户的实名信息。
可选的,所述业务信息包括邀约信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针对目标用户的邀约信息,确定所述邀约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依据虹膜数据执行实名认证确定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则所述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将所述邀约信息反馈给目标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邀约信息至少包括:邀约时间数据、邀约地点数据、邀约内容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依据所述用户行为模型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依据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还包括服务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推送装置,包括:模型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推荐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虹膜行为信息包括:虹膜数据、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
可选的,所述模型确定模块,包括:用户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虹膜数据进行用户验证,确定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可选的,还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每个虹膜数据,分别获取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作为第二定向数据,以及获取依据虹膜数据执行的操作作为虹膜操作数据。
可选的,所述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一用户作为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通过统计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进行定向分析,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可选的,所述信息确定模块,包括:定向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上传的虹膜数据确定目标用户后,获取第一定向数据;匹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业务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确定业务信息。
可选的,所述预处理模块,还对所述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交互的第二用户;在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中添加所述第二用户。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匹配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用户参数;依据所述用户参数,采用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可选的,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位关联信息、时间关联数据、行为关联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所述模型优化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对所述业务信息的操作信息;依据所述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
可选的,还包括:认证模块,用于预先对虹膜数据进行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则所述虹膜数据用于在执行用户验证时确定用户的实名信息。
可选的,所述业务信息包括邀约信息,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终端确定模块,用于针对目标用户的邀约信息,确定所述邀约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依据虹膜数据执行实名认证确定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所述推荐模块,用于将所述邀约信息反馈给目标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邀约信息至少包括:邀约时间数据、邀约地点数据、邀约内容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用户行为模型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依据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还包括服务信息。
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使得用户行为复兴符合用户的行为模式,准确性较高,然后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依据用户行为模型匹配得到业务信息准确性较高,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推送的一种处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推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推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2,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步骤104,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
步骤106,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虹膜属于眼球中层,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在睫状体前方,有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虹膜作为生物特征可以进行用户验证。
因此,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在涉及安全、隐私、支付等保密场景时,可以通过虹膜进行用户验证然后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用户在开关机、解锁屏幕时可以通过虹膜进行身份验证,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应用进行支付等业务时可以通过虹膜进行身份验证,用户在更换移动终端时可以通过虹膜验证身份后将系统配置导入更换的移动终端中,即用户可以通过虹膜验证执行各种操作。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收集用户通过虹膜验证执行的各种操作,以及操作时间、应用、位置等信息生成虹膜行为信息,将虹膜行为信息上传给相应的服务器,服务器对该虹膜行为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生成相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可以收集第一定向数据,该第一定向数据用于对定向应用场景信息,例如可以将用户在移动终端中操作的应用、当前时间以及位置信息信息作为第一定向数据,将第一定向数据上传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第一定向数据后,将该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通过匹配确定该用户可能执行的行为并确定对应的业务信息,本实施例中,业务信息是业务相关的信息,可以依据业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信息,例如游戏业务则推荐游戏相关信息,工作业务可以推送会议相关信息,生活业务可以推送饭店、酒店、商店等。然后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其中,用户行为模型是依据用户的虹膜行为确定的,也可以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匹配得到业务信息准确性较高,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位关联信息、时间关联数据、行为关联数据。定位关联信息即基于位置确定的业务信息,例如某一位置附近的酒店信息,时间关联数据即基于时间确定的业务信息,例如,例如午饭确定饭店信息,会议时间前一小时提醒信息,行为关联数据即基于行为确定的业务信息,例如,基于浏览行为确定头条新闻为业务信息。上述各类型的业务信息并不是独立的,即一个业务信息可能与定位、时间、行为均相关,例如依据时间、地点确定用户需要吃午饭,则业务信息为用户位置附近的饭店。
其中,该用户行为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可以是一个或一组代数方程、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积分方程或统计学方程及其组合,通过这些方程定量地或定性地描述系统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除了用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外,还有用其他数学工具,如代数、几何、拓扑、数理逻辑等描述的模型。数学模型描述的是系统的行为和特征而不是系统的实际结构。
综上,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使得用户行为复兴符合用户的行为模式,准确性较高,然后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依据用户行为模型匹配得到业务信息准确性较高,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2,对收集的各虹膜行为信息进行分类分析。
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收集虹膜行为信息,其中,所述虹膜行为信息包括:虹膜数据、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其中,虹膜数据是用户的虹膜对应数据,可以用户验证用户身份以执行相应的安全操作,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获取虹膜图像数据,然后对虹膜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虹膜数据,因此每个用户的虹膜数据都是唯一的。第二定向数据即用于定向用户以执行操作的数据,例如可以操作的执行时间、对应应用,操作执行时所处位置等数据。虹膜操作数据即依据虹膜数据执行的操作,如解锁操作、支付操作等。
移动终端收集虹膜行为信息后可以定时或实时上传服务器,因此服务器可以接收到移动终端上传的各虹膜行为信息,然后对各虹膜行为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即按照数据类别的不同分别进行分析。
1)针对每个虹膜数据,分别获取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作为第二定向数据。对每个虹膜数据分别进行验证,确定虹膜对应的用户,然后收集该虹膜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作为第二定向数据,其中,第二时间数据即虹膜数据对应操作时间信息,定位数据即虹膜数据对应操作所处的位置数据。
2)获取依据虹膜数据执行的操作作为虹膜操作数据。即确定该虹膜数据对应执行的操作,该操作可以与应用关联,如解锁操作、购物应用的支付操作、通讯应用的支付操作等,将各应用对应操作作为虹膜操作数据。
通过对虹膜行为信息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出每个虹膜数据(即用户)对应的第二定向数据以及虹膜操作数据,从而确定每个用户在各时间、地点、使用某个应用所执行的操作等,确定用户的具体行为数据。
步骤204,依据所述虹膜数据进行用户验证,确定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
步骤206,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然后可以采用虹膜数据执行用户验证,确定该虹膜对应的用户,即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则虹膜数据对应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即为该第一用户的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可以采用该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即分析各时间和/或位置对应执行的虹膜操作,得到用户行为模型。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包括:采用所述第一用户作为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通过统计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进行定向分析,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通过虹膜数据确定第一用户后,可以将该第一用户作为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用户参数用于表征执行该操作的用户,对该用户参数在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统计,即确定每个时间、地点用户所执行的操作,得到统计数据,基于该统计数据对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进行定向分析,例如,用户每天下午5点在办公室都会购买外卖,每天上午8点在地铁上浏览新闻等,从而得到该第一用户的行为模式,确定出各个用户的行为模式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对所述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交互的第二用户;在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中添加所述第二用户。用户实际所执行的虹膜相关操作可能是与其他用户相关的,例如虹膜验证后给其他用户转账,又如虹膜验证解锁后通过通讯应用交互的用户位于或抵达同一位置等,因此,通过对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出与第一用户进行交互的第二用户,还可以在分析虹膜操作数据时结合第二定向数据确定第二用户,在该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中添加第二用户,从而针对第二用户进行定向分析时可以采用该虹膜操作数据。
步骤208,依据上传的虹膜数据确定目标用户后,获取第一定向数据。
步骤210,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步骤212,依据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确定业务信息。
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后可以基于该用户行为模型匹配用户可能的行为确定业务信息进行推送,因此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采用用户的虹膜数据并上传,服务器依据该虹膜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然后获取第一定向数据,将第一定向数据作为输入与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该用户和该第一定向数据对应可能的行为,得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包括:依据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用户参数;依据所述用户参数,采用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在采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时,可以依据目标用户匹配用户参数,即确定对应的用户,然后针对该用户参数,将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作为输入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即依据该当前时间、地点和用户对用户行为模型进行计算,确定该用户可能执行行为即虹膜操作数据,例如当前时刻为8点针对用户对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该用户可能需要浏览新闻。
然后依据虹膜操作数据确定业务信息,例如用户操作数据为浏览新闻,而可以将热点新闻、头条新闻等作为业务信息,又如用户操作数据为饭店付款信息,则确定该位置附近的饭店描述信息作为业务信息。
步骤214,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确定出业务信息之后可以反馈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对该业务信息进行显示。
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预先对虹膜数据进行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还可以预先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即确定每个用户身份,从而将虹膜数据与该用户身份进行关联,即依据每个用户数据可以确定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则所述虹膜数据用于在执行用户验证时确定用户的实名信息
因此可以,针对目标用户的邀约信息,确定所述邀约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依据虹膜数据执行实名认证确定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将所述邀约信息反馈给目标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用户在生活中常常与其他用户存在交互,例如一起看电影,一起开会等,因此对于目标用户确定邀约信息,该邀约信息用于邀请关联用户执行操作,因此可以确定所述邀约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依据预先存储的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对应虹膜数据,在获取各移动终端上传的虹膜数据后,通过比对确定关联用户以及该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然后将邀约信息作为业务信息,反馈给目标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从而使用户能够及时获知邀约并对用户进行提示。
用户可以查看该业务信息,若对业务信息感兴趣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因此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接收移动终端对所述业务信息的操作信息;依据所述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在移动终端中展示业务信息后,用户可以常看该业务信息,若感兴趣可以执行业务信息对应操作,例如为用户推荐某一饭店后,用户在该饭店进行了支付操作,又如用户查看了推荐的头条信息等,得到相应的操作信息,若用户未查看或查看后护绿该业务信息也可以得到未执行操作的操作信息。然后依据该操作信息对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即依据操作信息对用户行为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调整,例如用户未执行操作,则可以降低该业务信息对应虹膜操作数据的权重,通过调整参数对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用户需求,并提高模型的准确想。
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依据所述用户行为模型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依据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还包括服务信息。用户行为模型中具有用户参数,用户参数具有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操作关联的第二用户等,即该用户行为模型可以匹配出给用户对应的行为,因此可以依据用户行为模型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依据该关联关系存储业务信息,即针对第一用户的业务信息,依据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关联关系,可以确定该业务信息也与第二用户关联,从而也可以对第二用户推送该业务信息。本实施例中该业务信息包括服务信息,服务信息即与服务相关的信息,例如酒店、饭店、会议、加油站等生活服务信息。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推送的一种处理示意图。执行302即终端接收信息后,可以对该信息进行判断确定是否为虹膜相关数据,即确定该信息是否是通过虹膜验证功能执行的,若不是通过虹膜验证功能执行的结束该流程,不执行其他处理;若是通过虹膜验证功能执行的,该信息为虹膜行为信息,则执行304即将虹膜行为信息上传给服务器执行用户行为分析。
然后可以从虹膜行为信息中采集该行为以及该行为的时间地点数据到行为库,则行为库中记录第一定向数据对应虹膜操作数据,例如各条记录为:在xx时间xx地点通过虹膜解锁;在xx时间xx地点通过虹膜接电话(设置的仅能通过虹膜接电话的人);在xx时间xx地点通过虹膜打开的APP(如加密或隐藏的APP),即可以收集利用虹膜验证进入的APP,接听的电话,设置的联系人解锁等操作添加到行为库中。
然后累计一定周期内上传的虹膜行为信息,然后执行306即对行为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将行为以及主要相关的人和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用户行为模型,则该行为模型可以用户在定向数据下的行为,例如在某段时间内/某个地点内使用虹膜验证的功能最多;在某段时间内/某个地点内使用虹膜和某个人联系最多等。
本实施例中,用户行为模型是推送服务器的依据,即服务器依据该用户行为模型可以确定推送的业务信息,因此还可以配置第三方服务器存储库,在该存储库中存储进行推送的业务信息,例如商业服务器信息等,如餐饮、酒店、旅游、加油站、会议、讲座、活动等业务信息,从而还可以推送可定位到的周边朋友等。
执行308即采用服务器(如推送服务器)确定用户和定向数据,即确定用户、时间以及地点等与模型进行匹配,当与用户行为模型中的时间地点行为吻合时,执行310即推送服务器从第三方服务存储库中获取业务信息,通过筛选推送给移动终端即执行312。
移动终端的业务信息被用户使用或查看后,执行314即反馈给服务器和用户行为模型,执行316即依据该反馈信息验证模型匹配行为的准确,比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用户行为模型的准确性。
从而通过采集虹膜相关功能的,通过虹膜验证用户身份,统计该用户的的爱好、活动范围和时间段等虹膜行为信息生成用户行为模型。从而可以根据该用户在某时间、某地点采用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对操作进行预判,并推送相关业务信息如服务信息等,在达到精准营销的基础上,提高用户体验,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数据信息。
例如A先生经常在周四、周五去广州出差,通过虹膜验证使用了手机的操作,比如虹膜接B的电话,虹膜打开某APP等,通过累计A先生在广州去的地方和消费的场所得到用户行为模型,确定B是A广州的朋友,以及他们的爱好、活动范围和消费的档次。在对应时间或地点对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预判A、B可能执行的操作,并得到业务信息进行推送,例如在恰当的时机推送相关的酒店、餐厅、会议活动推荐等。
其中,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移动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设备)、车载电脑等任意设备
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推送装置。
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推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模型确定模块402,用于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信息确定模块404,用于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
推荐模块406,用于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综上,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使得用户行为复兴符合用户的行为模式,准确性较高,然后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依据用户行为模型匹配得到业务信息准确性较高,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参照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推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预处理模块408,用于针对每个虹膜数据,分别获取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作为第二定向数据,以及获取依据虹膜数据执行的操作作为虹膜操作数据。
模型确定模块402,用于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信息确定模块404,用于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
推荐模块406,用于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模型优化模块410,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对所述业务信息的操作信息;依据所述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
其中,所述虹膜行为信息包括:虹膜数据、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
所述模型确定模块402,包括:
用户确定子模块4022,用于依据所述虹膜数据进行用户验证,确定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
模型确定子模块4024,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所述模型确定子模块4024,用于采用所述第一用户作为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通过统计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进行定向分析,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其中,所述信息确定模块404,包括:
定向确定子模块4042,用于依据上传的虹膜数据确定目标用户后,获取第一定向数据。
匹配子模块4044,用于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业务确定子模块4046,用于依据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确定业务信息。
所述预处理模块410,还对所述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交互的第二用户;在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中添加所述第二用户。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匹配子模块4044,用于依据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用户参数;依据所述用户参数,采用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位关联信息、时间关联数据、行为关联数据。
认证模块412,用于预先对虹膜数据进行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则所述虹膜数据用于在执行用户验证时确定用户的实名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邀约信息,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终端确定模块414,用于针对目标用户的邀约信息,确定所述邀约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依据虹膜数据执行实名认证确定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所述推荐模块406,用于将所述邀约信息反馈给目标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邀约信息至少包括:邀约时间数据、邀约地点数据、邀约内容数据。
存储模块416,用于依据所述用户行为模型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依据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还包括服务信息。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一种信息推送装置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公开了A1、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包括: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A2、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虹膜行为信息包括:虹膜数据、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
A3、如A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包括:依据所述虹膜数据进行用户验证,确定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A4、如A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对收集的各虹膜行为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的步骤:针对每个虹膜数据,分别获取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作为第二定向数据,以及获取依据虹膜数据执行的操作作为虹膜操作数据。
A5、如A4所述的方法,其中,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包括:采用所述第一用户作为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通过统计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进行定向分析,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A6、如A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包括:依据上传的虹膜数据确定目标用户后,获取第一定向数据;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依据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确定业务信息。
A7、如A2-A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对所述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交互的第二用户;在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中添加所述第二用户。
A8、如A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定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包括:依据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用户参数;依据所述用户参数,采用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A9、如A1-A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位关联信息、时间关联数据、行为关联数据。
A10、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接收移动终端对所述业务信息的操作信息;依据所述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
A11、如A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预先对虹膜数据进行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则所述虹膜数据用于在执行用户验证时确定用户的实名信息。
A12、如A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邀约信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针对目标用户的邀约信息,确定所述邀约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依据虹膜数据执行实名认证确定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则所述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将所述邀约信息反馈给目标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A13、如A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邀约信息至少包括:邀约时间数据、邀约地点数据、邀约内容数据。
A14、如A12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依据所述用户行为模型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依据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还包括服务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B15、一种信息推送装置,包括:模型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推荐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B16、如B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虹膜行为信息包括:虹膜数据、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
B17、如B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模型确定模块,包括:用户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虹膜数据进行用户验证,确定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B18、如B1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每个虹膜数据,分别获取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作为第二定向数据,以及获取依据虹膜数据执行的操作作为虹膜操作数据。
B19、如B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一用户作为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通过统计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进行定向分析,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B20、如B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确定模块,包括:定向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上传的虹膜数据确定目标用户后,获取第一定向数据;匹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业务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确定业务信息。
B21、如B16-B2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模块,还对所述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交互的第二用户;在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中添加所述第二用户。
B22、如B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定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匹配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用户参数;依据所述用户参数,采用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B23、如B15-B2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位关联信息、时间关联数据、行为关联数据。
B24、如B15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所述模型优化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对所述业务信息的操作信息;依据所述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
B25、如B1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认证模块,用于预先对虹膜数据进行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则所述虹膜数据用于在执行用户验证时确定用户的实名信息。
B26、如B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邀约信息,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终端确定模块,用于针对目标用户的邀约信息,确定所述邀约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依据虹膜数据执行实名认证确定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所述推荐模块,用于将所述邀约信息反馈给目标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B27、如B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邀约信息至少包括:邀约时间数据、邀约地点数据、邀约内容数据。
B28、如B26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用户行为模型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依据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还包括服务信息。

Claims (24)

1.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包括:
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
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移动终端;
所述虹膜行为信息包括:虹膜数据、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
所述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包括:
依据所述虹膜数据进行用户验证,确定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
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所述第一定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包括: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收集的各虹膜行为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的步骤:
针对每个虹膜数据,分别获取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作为第二定向数据,以及获取依据虹膜数据执行的操作作为虹膜操作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包括:
采用所述第一用户作为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
通过统计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定向分析,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包括:
依据上传的虹膜数据确定目标用户后,获取第一定向数据;
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依据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确定业务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交互的第二用户;
在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中添加所述第二用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用户参数;
依据所述用户参数,采用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位关联信息、时间关联数据、行为关联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对所述业务信息的操作信息;
依据所述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对虹膜数据进行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则所述虹膜数据用于在执行用户验证时确定用户的实名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包括邀约信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针对目标用户的邀约信息,确定所述邀约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
依据虹膜数据执行实名认证确定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则所述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将所述邀约信息反馈给目标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邀约信息至少包括:邀约时间数据、邀约地点数据、邀约内容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依据所述用户行为模型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
依据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还包括服务信息。
13.一种信息推送装置,包括:
模型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收集的虹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将第一定向数据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信息;
推荐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信息反馈给移动终端;
所述虹膜行为信息包括:虹膜数据、第二定向数据和虹膜操作数据;
所述模型确定模块,包括:
用户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虹膜数据进行用户验证,确定执行操作的第一用户;
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行为模型;
所述第一定向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所述第二定向数据包括: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每个虹膜数据,分别获取对应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作为第二定向数据,以及获取依据虹膜数据执行的操作作为虹膜操作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一用户作为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通过统计各第二时间数据和/或第二定位数据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定向分析,生成对应的用户行为模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确定模块,包括:
定向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上传的虹膜数据确定目标用户后,获取第一定向数据;
匹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定向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业务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确定业务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处理模块,还对所述虹膜操作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进行交互的第二用户;在所述虹膜操作数据的用户参数中添加所述第二用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匹配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用户参数;依据所述用户参数,采用第一时间数据和/或第一定位数据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虹膜操作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位关联信息、时间关联数据、行为关联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模型优化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对所述业务信息的操作信息;依据所述操作信息对所述用户行为模型进行优化。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认证模块,用于预先对虹膜数据进行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则所述虹膜数据用于在执行用户验证时确定用户的实名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包括邀约信息,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终端确定模块,用于针对目标用户的邀约信息,确定所述邀约信息对应的关联用户;依据虹膜数据执行实名认证确定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所述推荐模块,用于将所述邀约信息反馈给目标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以及所述关联用户的移动终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邀约信息至少包括:邀约时间数据、邀约地点数据、邀约内容数据。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用户行为模型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依据所述关联关系存储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还包括服务信息。
CN201610393371.XA 2016-06-06 2016-06-06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302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3371.XA CN106302629B (zh) 2016-06-06 2016-06-06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3371.XA CN106302629B (zh) 2016-06-06 2016-06-06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2629A CN106302629A (zh) 2017-01-04
CN106302629B true CN106302629B (zh) 2020-02-14

Family

ID=57651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3371.XA Active CN106302629B (zh) 2016-06-06 2016-06-06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26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100A (zh) * 2017-04-12 2017-07-28 中山市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源自行为分析的智能手机管理系统
CN107590676A (zh) * 2017-07-28 2018-01-1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88671A (zh) * 2017-10-30 2018-04-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9582330B (zh) * 2018-09-29 2021-08-03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模型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800A (zh) * 2013-05-27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5095343A (zh) * 2015-05-28 2015-11-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610929A (zh) * 2015-12-24 2016-05-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个性化的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800A (zh) * 2013-05-27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5095343A (zh) * 2015-05-28 2015-11-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610929A (zh) * 2015-12-24 2016-05-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个性化的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2629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3576B1 (en) Screen interface for a mobile device apparatus
JP7242750B2 (ja) メッセージングエージェント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のための技術
US10699221B2 (en) Collaborative ticketing system
US11431834B1 (en) Screen interface for a mobile device apparatus
US20200210904A1 (en) Automated, conditional event ticketing, reservation, and promotion techniques implemented over computer networks
KR102115104B1 (ko) 통합 코드 발급에 기초한 정보 처리 네트워크 시스템, 그 방법 및 센싱 액세스 장치
US9349108B2 (en) Automated, conditional event ticketing and reservation techniques implemented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US101761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placement, retrieval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geolocation and other parameters
US20170178034A1 (en) Automated, conditional event ticketing, reservation, and promotion techniques implemented over computer networks
CN105122288B (zh) 用于处理多媒体商务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CN104541245B (zh) 用于移动应用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US9361626B2 (en) Social gathering-based group sharing
US201300134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of digital offers
CN106302629B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JP6419206B2 (ja) センサスベースとユーザーベースの混合測定技術によるマルチスクリーンインターネットユーザーのプロファイル、取引行動、及びユーザー母集団の構造の測定
US20150324400A1 (en) Interest Colle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20130339374A1 (en) Multi-media management, stream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techniques implemented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KR20170132230A (ko) 자동화 메시징을 위한 기술
US2019005292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gnizing, Analyzing, and Reporting on Subjects in Videos without Interrupting Video Play
US201500582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and coordinating online and offline relationships
US2012000495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offline audience validation
KR20200131809A (ko) 고속 및 안전한 콘텐츠 제공을 위한 시스템
JP202202831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TWI684158B (zh) 整合至即時通訊程式的房地產成交行情查詢方法及其裝置
TWM572516U (zh) Video stream display device integrated into instant messaging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3

Address after: 100102, 18 floor, building 2, Wangjing street,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180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NYUNSHIJ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4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th floor, No. 104, floors 1-19, building 2, yard 6,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102 1801, 18 / F, building 2, Wangjing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NYUNSHIJ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