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3314B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3314B
CN106293314B CN201510290961.5A CN201510290961A CN106293314B CN 106293314 B CN106293314 B CN 106293314B CN 201510290961 A CN201510290961 A CN 201510290961A CN 106293314 B CN106293314 B CN 106293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terminal screen
adsorption
poin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09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3314A (zh
Inventor
杨凯
杨昕
沈艳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909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331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1932 priority patent/WO20161925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3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3314A/zh
Priority to US15/720,114 priority patent/US1050337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3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3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其中的方法可包括: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所述主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所述副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根据所述主窗口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在所述主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并在所述副窗口中确定从吸附点;根据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将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合并窗口。本发明可以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PAD(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的使用日益广泛。终端中可安装运行各类应用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即时通信应用程序、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安全应用程序等等。终端中的同一个应用程序可同时运行一个以上的窗口,例如: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可同时运行两个聊天窗口;再如:安全应用程序中可同时运行优化加速功能窗口及木马查杀功能窗口,等等。现有技术中,同一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一个以上的窗口时,各窗口之间相互独立,且各窗口可以随着用户的拖动而分别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并分离显示于终端屏幕中,这使得现有技术关于应用程序的窗口的显示控制方式较为单一,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可以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可包括:
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所述主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所述副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
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根据所述主窗口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在所述主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并在所述副窗口中确定从吸附点;
根据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将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合并窗口。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可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所述主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所述副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
确定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根据所述主窗口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在所述主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并在所述副窗口中确定从吸附点;
合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将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合并窗口。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可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且分离显示的一个以上的窗口中设置主窗口和副窗口,当副窗口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分别在主窗口和副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通过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能够实现副窗口与主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使得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一个以上的窗口既可实现分离显示,又可实现合并显示,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应用程序所运行的窗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沿终端屏幕的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应用程序的主窗口和副窗口的显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窗口的定位像素点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并窗口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确定单元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合并单元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的分离处理单元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机、PAD(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设备。终端中可安装运行各类应用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即时通信应用程序、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安全应用程序等等。终端中的同一个应用程序可同时运行一个以上的窗口,例如: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可同时运行两个聊天窗口;再如:安全应用程序中可同时运行优化加速功能窗口及木马查杀功能窗口,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且分离显示的一个以上的窗口中设置主窗口和副窗口,当副窗口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分别在主窗口和副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通过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能够实现副窗口与主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使得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一个以上的窗口既可实现分离显示,又可实现合并显示,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本发明后续实施例中,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为终端中的任一个应用程序,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主窗口可以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中正在运行的任一个窗口;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副窗口可以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中正在运行的除主窗口之外的任一个窗口。其中,主窗口沿终端屏幕移动时不触发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控制过程,即不触发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副窗口沿终端屏幕移动时可触发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控制过程,即可触发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除特别说明外,本发明后续实施例将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两个窗口为例,对所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当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两个以上窗口时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分析。
基于上述描述,下面将结合附图1-附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述附图1-附图7的方法的流程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所执行,该装置可以为终端中具备显示控制能力的应用程序,例如:终端中的安全应用程序等。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4。
S101,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所述主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所述副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
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为终端中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SNS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或者安全应用程序等等。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可同时两个窗口,例如: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可同时运行两个聊天窗口;再如: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安全应用程序,可同时运行优化加速功能窗口及木马查杀功能窗口,等等。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由于主窗口沿终端屏幕移动时不触发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控制过程,即不触发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副窗口沿终端屏幕移动时可触发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控制过程,即可触发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因此,本步骤可主要监测所述副窗口是否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具体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作用于所述副窗口的移动操作,如果存在作用于所述副窗口的移动操作,表明所述副窗口可能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可能触发主窗口与副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
其中,当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两个窗口中,可设置其中一个窗口为主窗口,另一个窗口为副窗口,主窗口与副窗口之间相互独立且分离显示于终端屏幕中。请一并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应用程序所运行的窗口示意图;如图2所示,1为终端屏幕,窗口A和窗口B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两个窗口。可以将窗口A设置为主窗口,窗口B设置为副窗口,该主窗口A和副窗口B分离显示于终端屏幕1中。所述主窗口A在所述终端屏幕中进行显示时,所述主窗口A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占据一个显示位置,主窗口A的显示位置指由所述主窗口A包含的各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组成的坐标范围。副窗口B在所述终端屏幕中进行显示时,该副窗口B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占据一个显示位置,副窗口B的显示位置指由所述副窗口B包含的各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组成的坐标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存储所述终端屏幕中所显示的各窗口的显示位置;并且,终端屏幕中所显示的各窗口可以随着用户的拖动而沿终端屏幕移动从而使显示位置发生更改,当各窗口的显示位置发生更改时,终端会及时更新所存储的各窗口的显示位置。
其中,所述沿所述终端屏幕的方向可包括: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上、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下、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左或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右。请一并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沿终端屏幕的方向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箭头L(Left)表示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左的方向,箭头R(Right)表示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右的方向,箭头D(Down)表示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箭头U(Up)表示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
其中,吸附点可指具备吸附功能,能够使窗口之间进行合并的像素点;其可以为位于窗口所在区域内的任一个像素点。请一并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应用程序的主窗口和副窗口的显示示意图;如图4所示,主窗口A沿所述终端屏幕的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包括: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1,沿终端屏幕向左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2,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3,以及沿终端屏幕向右的方向设有吸附点a4。副窗口B沿所述终端屏幕中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b1,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b2,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左设有吸附点b3,以及沿终端屏幕向右的方向设有吸附点b4。
S102,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根据所述主窗口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在所述主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并在所述副窗口中确定从吸附点。
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可能触发主窗口与副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本步骤首先可以从终端的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主窗口A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该主窗口A的显示位置指由所述主窗口A包含的各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组成的坐标范围,根据所获取的主窗口A的显示位置,在主窗口A中确定主吸附点,在副窗口B中确定从吸附点。
S103,根据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将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均具备吸附功能,通过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相互吸附,可以使主窗口A与副窗口B进行合并,形成合并窗口。具体实现中,需要判断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是否满足吸附条件,例如:可判断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是否位于预设范围内,如果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满足吸附条件;等等。当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满足吸附条件,则可将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进行位置重合,使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相互吸附,从而使得主窗口A与副窗口B之间合并,形成合并窗口。
S104,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合并窗口。
合并窗口为一个整体的窗口,主窗口A与副窗口B进行吸附合并之后,二者之间不再相互独立,而是形成一个整体。本步骤中,将作为一个整体的所述合并窗口显示于所述终端屏幕中,使得目标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两个窗口能够以整体方式显示于终端屏幕中,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窗口之间只能分离显示的缺陷和不足,丰富了显示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且分离显示的一个以上的窗口中设置主窗口和副窗口,当副窗口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分别在主窗口和副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通过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能够实现副窗口与主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使得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一个以上的窗口既可实现分离显示,又可实现合并显示,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请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S201-步骤S213。
S201,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所述主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所述副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
本实施例的步骤S201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1,在此不赘述。
S202,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获取所述主窗口的定位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定位坐标,所述定位像素点为所述主窗口中的任一个像素点。
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可能触发主窗口与副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需要从终端的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主窗口A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该主窗口A的显示位置指由所述主窗口A包含的各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组成的坐标范围。本实施例中,可以从所述主窗口A中选取任一个像素点作为定位像素点,并从所获取的该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中读取该定位像素点的定位从标;例如:可选取所述主窗口A的中心像素点作为定位像素点,并从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中读取中心像素点的坐标作为定位坐标;或者,可在所述主窗口A的一个边缘中选取一个边缘像素点作为定位像素点,并从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中读取定位坐标;等等。请一并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窗口的定位像素点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主窗口A中选取定位像素点p,该定位像素点p的定位坐标(x,y)。
S203,分别计算所述定位坐标至所述终端屏幕的各边缘的距离,所述终端屏幕的边缘包括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及右边缘。
再请参见图6,本步骤需要分别计算定位像素点p(x,y)至所述终端屏幕的上边缘的距离k,定位像素点p(x,y)至所述终端屏幕的下边缘的距离j,定位像素点p(x,y)至所述终端屏幕的左边缘的距离q,以及定位像素点p(x,y)至所述终端屏幕的右边缘的距离i。
S204,将最大距离对应的所述终端屏幕的边缘确定为目标边缘。
按照图6所示,本步骤需要比较k、j、q、i值的大小,若k值最大则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上边缘为目标边缘,若j值最大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下边缘为目标边缘,若q值最大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左边缘为目标边缘,若i值最大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右边缘为目标边缘。
S205,将所述定位像素点指向所述目标边缘的方向确定为吸附方向。
假设j值最大,即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下边缘为目标边缘,那么,定位像素点p(x,y)指向所述终端屏幕的下边缘的方向则为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本步骤可确定吸附方向为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
S206,将所述主窗口中沿所述吸附方向设置的吸附点确定为主吸附点。
主窗口A沿所述终端屏幕的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包括: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1,沿终端屏幕向左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2,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3,以及沿终端屏幕向右的方向设有吸附点a4。由于所述吸附方向为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那么本步骤可确定主吸附点为a3。
S207,将所述副窗口中沿所述吸附方向的反方向设置的吸附点确定为从吸附点。
副窗口B沿所述终端屏幕中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b1,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b2,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左设有吸附点b3,以及沿终端屏幕向右的方向设有吸附点b4。由于所述吸附方向的反方向为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本步骤可确定从吸附点为b1。
S208,计算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
本步骤中,可从终端的存储空间中分别获取所述主吸附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以及所述从吸附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按照本实施例所示例子,即本步骤需要获取主吸附点a3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以及获取从吸附点b1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并计算主吸附点a3与从吸附点b1之间的距离。
S209,若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将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进行吸附,使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其中,所述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如果所述主吸附点a3与所述从吸附点b1之间的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表明所述主吸附点a3与所述从吸附点b1之间满足吸附条件,则可将所述主吸附点a3与所述从吸附点b1进行位置重合,使主吸附点a3与从吸附点b1之间相互吸附,从而使得主窗口A与副窗口B之间合并,形成合并窗口。请一并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并窗口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将主吸附点a3与从吸附点b1进行吸附后所形成的合并窗口。
可以理解的是,副窗口B可能一直处于移动状态中,因此,步骤S208需要实时计算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当其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209进行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的吸附,从而使副窗口吸附至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S210,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合并窗口。
本实施例的步骤S210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4,在此不赘述。
S211,当在所述合并窗口中检测到的移动操作时,获取所述移动操作的操作点坐标。其中,所述操作点坐标即为操作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
S212,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主窗口,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对所述合并窗口进行移动处理。
本步骤可判断所述操作点坐标是否位于所述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内,如果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内,表明所述移动操作作用于所述合并窗口中的主窗口A中,则可认为是对整体的合并窗口进行的移动操作,因此,可以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对所述合并窗口进行移动处理,使合并窗口随着所述移动操作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
S213,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副窗口与所述主窗口进行分离。
本步骤可判断所述操作点坐标是否位于所述副窗口B的坐标范围内,如果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B的坐标范围内,表明所述移动操作作用于所述合并窗口中的副窗口B中,则可认为是需要将副窗口B拖离主窗口A所进行的移动操作,因此,可以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副窗口B与所述主窗口A进行分离。
具体实现中,本步骤S21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s13:
s11,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解除所述从吸附点至所述主吸附点的吸附。
s12,计算所述从吸附点与所述主吸附点之间的距离。副窗口B随着所述移动操作一直处于移动状态中,因此,步骤s12需要实时计算从吸附点b1与主吸附点a3之间的距离。
s13,当所述从吸附点与所述主吸附点之间的距离超出所述预设范围时,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对所述主窗口与所述副窗口进行分离显示。
如果所述从吸附点b1与所述主吸附点a3之间的距离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表明所述主吸附点a3与所述从吸附点b1之间不再满足吸附条件,而满足分离条件,则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对所述主窗口A与所述副窗口B进行分离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且分离显示的一个以上的窗口中设置主窗口和副窗口,当副窗口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分别在主窗口和副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通过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能够实现副窗口与主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使得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一个以上的窗口既可实现分离显示,又可实现合并显示,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8-附图11,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装置可以为终端中具备显示控制能力的应用程序,例如:终端中的安全应用程序等,以被应用于执行上述附图1-附图6所示的显示控制方法。
请参见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包括:监测单元101、确定单元102、合并单元103和显示单元104。
监测单元101,用于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所述主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所述副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
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为终端中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SNS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或者安全应用程序等等。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可同时两个窗口,例如: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可同时运行两个聊天窗口;再如: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安全应用程序,可同时运行优化加速功能窗口及木马查杀功能窗口,等等。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由于主窗口沿终端屏幕移动时不触发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控制过程,即不触发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副窗口沿终端屏幕移动时可触发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控制过程,即可触发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因此,所述监测单元101可主要监测所述副窗口是否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具体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作用于所述副窗口的移动操作,如果存在作用于所述副窗口的移动操作,表明所述副窗口可能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可能触发主窗口与副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
其中,当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两个窗口中,可设置其中一个窗口为主窗口,另一个窗口为副窗口,主窗口与副窗口之间相互独立且分离显示于终端屏幕中。如图2所示,窗口A和窗口B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两个窗口。可以将窗口A设置为主窗口,窗口B设置为副窗口,该主窗口A和副窗口B分离显示于终端屏幕1中。所述主窗口A在所述终端屏幕中进行显示时,所述主窗口A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占据一个显示位置,主窗口A的显示位置指由所述主窗口A包含的各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组成的坐标范围。副窗口B在所述终端屏幕中进行显示时,该副窗口B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占据一个显示位置,副窗口B的显示位置指由所述副窗口B包含的各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组成的坐标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存储所述终端屏幕中所显示的各窗口的显示位置;并且,终端屏幕中所显示的各窗口可以随着用户的拖动而沿终端屏幕移动从而使显示位置发生更改,当各窗口的显示位置发生更改时,终端会及时更新所存储的各窗口的显示位置。
其中,所述沿所述终端屏幕的方向可包括: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上、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下、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左或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右。其中,吸附点可指具备吸附功能,能够使窗口之间进行合并的像素点;其可以为位于窗口所在区域内的任一个像素点。如图4所示,主窗口A沿所述终端屏幕的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包括: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1,沿终端屏幕向左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2,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3,以及沿终端屏幕向右的方向设有吸附点a4。副窗口B沿所述终端屏幕中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b1,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b2,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左设有吸附点b3,以及沿终端屏幕向右的方向设有吸附点b4。
确定单元102,用于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根据所述主窗口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在所述主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并在所述副窗口中确定从吸附点。
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可能触发主窗口与副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所述确定单元102首先可以从终端的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主窗口A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该主窗口A的显示位置指由所述主窗口A包含的各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组成的坐标范围,根据所获取的主窗口A的显示位置,在主窗口A中确定主吸附点,在副窗口B中确定从吸附点。
合并单元103,用于根据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将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均具备吸附功能,通过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相互吸附,可以使主窗口A与副窗口B进行合并,形成合并窗口。具体实现中,需要判断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是否满足吸附条件,例如:可判断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是否位于预设范围内,如果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满足吸附条件;等等。当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满足吸附条件,则可将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进行位置重合,使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相互吸附,从而使得主窗口A与副窗口B之间合并,形成合并窗口。
显示单元104,用于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合并窗口。
合并窗口为一个整体的窗口,主窗口A与副窗口B进行吸附合并之后,二者之间不再相互独立,而是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显示单元104将作为一个整体的所述合并窗口显示于所述终端屏幕中,使得目标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两个窗口能够以整体方式显示于终端屏幕中,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窗口之间只能分离显示的缺陷和不足,丰富了显示方式。
再请参见图8,可选地,该装置还可包括:坐标获取单元105、移动处理单元106和分离处理单元107。
坐标获取单元105,用于当在所述合并窗口中检测到的移动操作时,获取所述移动操作的操作点坐标。其中,所述操作点坐标即为操作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
移动处理单元106,用于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主窗口,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对所述合并窗口进行移动处理。
所述移动处理单元106可判断所述操作点坐标是否位于所述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内,如果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内,表明所述移动操作作用于所述合并窗口中的主窗口A中,则可认为是对整体的合并窗口进行的移动操作,因此,可以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对所述合并窗口进行移动处理,使合并窗口随着所述移动操作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
分离处理单元107,用于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副窗口与所述主窗口进行分离。
所述分离处理单元107可判断所述操作点坐标是否位于所述副窗口B的坐标范围内,如果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B的坐标范围内,表明所述移动操作作用于所述合并窗口中的副窗口B中,则可认为是需要将副窗口B拖离主窗口A所进行的移动操作,因此,可以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副窗口B与所述主窗口A进行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且分离显示的一个以上的窗口中设置主窗口和副窗口,当副窗口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分别在主窗口和副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通过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能够实现副窗口与主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使得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一个以上的窗口既可实现分离显示,又可实现合并显示,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请参见图9,为图8所示的确定单元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确定单元102可包括:定位单元1001、第一计算单元1002、目标边缘确定单元1003、吸附方向确定单元1004、主吸附点确定单元1005和从吸附点确定单元1006。
定位单元1001,用于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获取所述主窗口的定位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定位坐标,所述定位像素点为所述主窗口中的任一个像素点。
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可能触发主窗口与副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过程,需要从终端的存储空间中获取所述主窗口A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该主窗口A的显示位置指由所述主窗口A包含的各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组成的坐标范围。本实施例中,可以从所述主窗口A中选取任一个像素点作为定位像素点,并从所获取的该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中读取该定位像素点的定位从标;例如:可选取所述主窗口A的中心像素点作为定位像素点,并从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中读取中心像素点的坐标作为定位坐标;或者,可在所述主窗口A的一个边缘中选取一个边缘像素点作为定位像素点,并从主窗口A的坐标范围中读取定位坐标;等等。如图6所示,在主窗口A中选取定位像素点p,该定位像素点p的定位坐标(x,y)。
第一计算单元1002,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定位坐标至所述终端屏幕的各边缘的距离,所述终端屏幕的边缘包括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及右边缘。
再请参见图6,所述第一计算单元1002需要分别计算定位像素点p(x,y)至所述终端屏幕的上边缘的距离k,定位像素点p(x,y)至所述终端屏幕的下边缘的距离j,定位像素点p(x,y)至所述终端屏幕的左边缘的距离q,以及定位像素点p(x,y)至所述终端屏幕的右边缘的距离i。
目标边缘确定单元1003,用于将最大距离对应的所述终端屏幕的边缘确定为目标边缘。
按照图6所示,所述目标边缘确定单元1003需要比较k、j、q、i值的大小,若k值最大则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上边缘为目标边缘,若j值最大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下边缘为目标边缘,若q值最大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左边缘为目标边缘,若i值最大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右边缘为目标边缘。
吸附方向确定单元1004,用于将所述定位像素点指向所述目标边缘的方向确定为吸附方向。
假设j值最大,即确定所述终端屏幕的下边缘为目标边缘,那么,定位像素点p(x,y)指向所述终端屏幕的下边缘的方向则为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所述吸附方向确定单元1004可确定吸附方向为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
主吸附点确定单元1005,用于将所述主窗口中沿所述吸附方向设置的吸附点确定为主吸附点。
主窗口A沿所述终端屏幕的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包括: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1,沿终端屏幕向左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2,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a3,以及沿终端屏幕向右的方向设有吸附点a4。由于所述吸附方向为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那么所述主吸附点确定单元1005可确定主吸附点为a3。
从吸附点确定单元1006,用于将所述副窗口中沿所述吸附方向的反方向设置的吸附点确定为从吸附点。
副窗口B沿所述终端屏幕中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b1,沿终端屏幕向下的方向上设有吸附点b2,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左设有吸附点b3,以及沿终端屏幕向右的方向设有吸附点b4。由于所述吸附方向的反方向为沿终端屏幕向上的方向,所述从吸附点确定单元1006可确定从吸附点为b1。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且分离显示的一个以上的窗口中设置主窗口和副窗口,当副窗口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分别在主窗口和副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通过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能够实现副窗口与主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使得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一个以上的窗口既可实现分离显示,又可实现合并显示,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请参见图10,为图8所示的合并单元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合并单元103可包括:第二计算单元2001和吸附单元2002。
第二计算单元2001,用于计算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2001可从终端的存储空间中分别获取所述主吸附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以及所述从吸附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按照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例子,即所述第二计算单元2001需要获取主吸附点a3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以及获取从吸附点b1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坐标,并计算主吸附点a3与从吸附点b1之间的距离。
吸附单元2002,用于若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将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进行吸附,使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其中,所述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如果所述主吸附点a3与所述从吸附点b1之间的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表明所述主吸附点a3与所述从吸附点b1之间满足吸附条件,所述吸附单元2002可将所述主吸附点a3与所述从吸附点b1进行位置重合,使主吸附点a3与从吸附点b1之间相互吸附,从而使得主窗口A与副窗口B之间合并,形成合并窗口。如图7所示将主吸附点a3与从吸附点b1进行吸附后形成合并窗口。
可以理解的是,副窗口B可能一直处于移动状态中,因此,所述第二计算单元2001需要实时计算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当其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吸附单元2002进行主吸附点与从吸附点之间的吸附,从而使副窗口吸附至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且分离显示的一个以上的窗口中设置主窗口和副窗口,当副窗口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分别在主窗口和副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通过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能够实现副窗口与主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使得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一个以上的窗口既可实现分离显示,又可实现合并显示,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请参见图11,为图8所示的分离处理单元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分离处理单元107可包括:解除单元3001、第三计算单元3002和分离显示单元3003。
解除单元3001,用于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解除所述从吸附点至所述主吸附点的吸附。
第三计算单元3002,用于计算所述从吸附点与所述主吸附点之间的距离。副窗口B随着所述移动操作一直处于移动状态中,因此,所述第三计算单元3002需要实时计算从吸附点b1与主吸附点a3之间的距离。
分离显示单元3003,用于当所述从吸附点与所述主吸附点之间的距离超出所述预设范围时,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对所述主窗口与所述副窗口进行分离显示。
如果所述从吸附点b1与所述主吸附点a3之间的距离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表明所述主吸附点a3与所述从吸附点b1之间不再满足吸附条件,而满足分离条件,所述分离显示单元3003则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对所述主窗口A与所述副窗口B进行分离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且分离显示的一个以上的窗口中设置主窗口和副窗口,当副窗口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分别在主窗口和副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通过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能够实现副窗口与主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使得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一个以上的窗口既可实现分离显示,又可实现合并显示,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包括显示控制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见附图8-附图11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具体实现中,该装置可以为终端中具备显示控制能力的应用程序,例如:终端中的安全应用程序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终端也可以应用于上述附图1-附图7所示的方法中。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且分离显示的一个以上的窗口中设置主窗口和副窗口,当副窗口沿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分别在主窗口和副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通过主吸附点和从吸附点能够实现副窗口与主窗口之间的吸附合并,使得应用程序同时运行的一个以上的窗口既可实现分离显示,又可实现合并显示,丰富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式,提升显示控制的灵活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所述主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所述副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
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获取所述主窗口的定位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定位坐标;
分别计算所述定位坐标至所述终端屏幕的各边缘的距离,所述终端屏幕的边缘包括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及右边缘;
将最大距离对应的所述终端屏幕的边缘确定为目标边缘;
将所述定位像素点指向所述目标边缘的方向确定为吸附方向;
将所述主窗口中沿所述吸附方向设置的吸附点确定为主吸附点;
将所述副窗口中沿所述吸附方向的反方向设置的吸附点确定为从吸附点;
根据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将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合并窗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所述终端屏幕的方向包括: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上、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下、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左或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像素点为所述主窗口中的任一个像素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将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包括:
计算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
若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将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进行吸附,使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合并窗口之后,还包括:
当在所述合并窗口中检测到的移动操作时,获取所述移动操作的操作点坐标;
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主窗口,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对所述合并窗口进行移动处理;
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副窗口与所述主窗口进行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副窗口与所述主窗口进行分离,包括:
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解除所述从吸附点至所述主吸附点的吸附;
计算所述从吸附点与所述主吸附点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从吸附点与所述主吸附点之间的距离超出所述预设范围时,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对所述主窗口与所述副窗口进行分离显示。
7.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目标应用程序在终端屏幕中分离显示的主窗口和副窗口,所述主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所述副窗口在沿所述终端屏幕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各设有吸附点;
确定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根据所述主窗口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在所述主窗口中确定主吸附点,并在所述副窗口中确定从吸附点;
合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将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合并窗口;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定位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所述副窗口沿所述终端屏幕进行移动时,获取所述主窗口的定位像素点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的定位坐标;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定位坐标至所述终端屏幕的各边缘的距离,所述终端屏幕的边缘包括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及右边缘;
目标边缘确定单元,用于将最大距离对应的所述终端屏幕的边缘确定为目标边缘;
吸附方向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定位像素点指向所述目标边缘的方向确定为吸附方向;
主吸附点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主窗口中沿所述吸附方向设置的吸附点确定为主吸附点;
从吸附点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副窗口中沿所述吸附方向的反方向设置的吸附点确定为从吸附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所述终端屏幕的方向包括: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上、沿所述终端屏幕向下、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左或沿所述终端屏幕向右。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像素点为所述主窗口中的任一个像素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
吸附单元,用于若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之间的距离位于预设范围内,将所述主吸附点与所述从吸附点进行吸附,使所述副窗口吸附至所述主窗口形成合并窗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坐标获取单元,用于当在所述合并窗口中检测到的移动操作时,获取所述移动操作的操作点坐标;
移动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主窗口,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对所述合并窗口进行移动处理;
分离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根据所述移动操作将所述副窗口与所述主窗口进行分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处理单元包括:
解除单元,用于若所述操作点坐标位于所述副窗口,解除所述从吸附点至所述主吸附点的吸附;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从吸附点与所述主吸附点之间的距离;
分离显示单元,用于当所述从吸附点与所述主吸附点之间的距离超出所述预设范围时,在所述终端屏幕中对所述主窗口与所述副窗口进行分离显示。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
CN201510290961.5A 2015-05-30 2015-05-30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6293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0961.5A CN106293314B (zh) 2015-05-30 2015-05-30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PCT/CN2016/081932 WO2016192521A1 (zh) 2015-05-30 2016-05-12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5/720,114 US10503375B2 (en) 2015-05-30 2017-09-29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0961.5A CN106293314B (zh) 2015-05-30 2015-05-30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3314A CN106293314A (zh) 2017-01-04
CN106293314B true CN106293314B (zh) 2020-07-14

Family

ID=57440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0961.5A Active CN106293314B (zh) 2015-05-30 2015-05-30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3375B2 (zh)
CN (1) CN106293314B (zh)
WO (1) WO20161925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4013B (zh) * 2017-03-01 2020-10-2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与装置
CN109240561B (zh) * 2018-08-20 2021-01-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元素的吸附元素选择方法和装置、旋转吸附方法
CN110196669A (zh) * 2019-06-11 2019-09-0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窗口排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24402B (zh) * 2019-10-12 2023-03-31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窗口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554725A (zh) * 2020-04-24 2021-10-26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图形移动吸附方法及其装置
CN112017576A (zh) * 2020-08-26 2020-12-0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764862A (zh) * 2021-01-22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64654B (zh) * 2021-01-29 2022-10-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组件的吸附操作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19649A (zh) * 2021-05-31 2021-09-2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电子装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3504830B (zh) * 2021-07-22 2024-02-27 优奈柯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23092403A1 (zh) * 2021-11-25 2023-06-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窗口显示控制方法、装置、显示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1042A (en) * 1996-07-17 1998-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size control for multiple adjacent workspaces
US5977973A (en) * 1997-05-14 1999-11-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ndow link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8610A (en) * 1996-08-28 1998-09-15 Macromedi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docking panels
US5870091A (en) * 1996-11-07 1999-02-09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ombining palettes on a computer display
US6857106B1 (en) * 1999-09-15 2005-02-15 Listen.Com, Inc.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with moveable, mergeable elements
US8046712B2 (en) * 2004-06-29 2011-10-25 Acd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Management of multiple window panels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02662572A (zh) * 2012-03-24 2012-09-12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以调整界面栏目的方法及终端
CN103677492A (zh) * 2012-09-05 2014-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窗口显示方法及即时通讯客户端
US10013671B2 (en) * 2012-12-04 2018-07-03 Sap Se Electronic worksheet with reference-specific data display
CN103793136B (zh) * 2014-01-21 2017-06-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407865B (zh) * 2014-11-25 2017-10-10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窗口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571987B (zh) * 2014-12-08 2018-10-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558344B2 (en) * 2015-06-01 2020-02-11 Apple Inc. Linking multiple windows in a user interface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1042A (en) * 1996-07-17 1998-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size control for multiple adjacent workspaces
US5977973A (en) * 1997-05-14 1999-11-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ndow link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24729A1 (en) 2018-01-25
US10503375B2 (en) 2019-12-10
CN106293314A (zh) 2017-01-04
WO2016192521A1 (zh)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3314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1367194B1 (en) Image segmentation of a video stream
EP2907020B1 (en) Multi-modal user expressions and user intensity as interactions with an application
US982382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uperimposing virtual objects on input image and selecting an interested object
US902019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 device action based on a detected gesture
KR102488563B1 (ko) 차등적 뷰티효과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EP3082025A1 (en) Touch input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US9411418B2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461312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860517B1 (en) Power saving approaches to object detection
US9400575B1 (en) Finger detection for element selection
CN103793141B (zh) 一种控制图标旋转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765549A (zh) 一种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缩放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US9665232B2 (en)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 storage medium,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processing system for enlarging or reducing an image displayed on a display device
CN104850585A (zh) 一种信息加载时的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838508A (zh) 控制智能终端界面显示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082936B1 (en) Handedness determinatio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8874141B (zh) 一种体感浏览方法和装置
KR101425755B1 (ko) 영상통화 중에 어플리케이션의 인터페이스를 표시하는 방법
KR20170052264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카메라 모듈을 이용하여 오브젝트를 트랙킹하는 방법
CN104850302A (zh) 一种浮游控件的放置方法及装置
KR102620195B1 (ko) 콘텐츠 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961251B2 (en) Continuous surface and depth estimation
CN109542223B (zh) 一种基于虚拟城市的交互方法、相关装置和设备
KR20130032598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화면 크기를 조절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