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8494B - 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8494B
CN106288494B CN201610712257.9A CN201610712257A CN106288494B CN 106288494 B CN106288494 B CN 106288494B CN 201610712257 A CN201610712257 A CN 201610712257A CN 106288494 B CN106288494 B CN 106288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a
heat
outlet
pipe
recove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22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88494A (zh
Inventor
陆紫生
王如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7122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88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8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8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88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84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2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 F25B15/04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the refrigerant being ammonia evaporated from aqueous sol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1Geometry problems, e.g. for reducing siz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氨气提纯器、板式换热器、吸收冷凝储液器、第三热量回收器、第四热量回收器、蒸发器。所述发生器与氨气提纯器相连;所述氨气提纯器与吸收冷凝储液器相连;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蒸发器相连;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本发明循环可实现四重热量回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同时,系统的热量回收过程与氨气提纯过程有机结合,提高热量回收率;吸收过程、冷凝过程以及储液过程有机结合,从而使得系统结构紧凑,这样有利于氨水吸收制冷机组小型化。

Description

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实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余热资源丰富,我国余热资源丰富,例如在钢铁、电力、有色、化工、水泥等行业,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总消耗量的17%~67%。这些余热资源包括高温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六类,其中,高温烟气余热总量约占余热总资源的50%,冷却介质余热占余热总资源的20%,废汽废水余热占11%。
目前,我国余热资源利用比例低,大型钢铁企业余热利用率约为30%~50%,其他行业则更低,余热利用提升潜力大。
更有效地利用余热已成为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发展到节约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氨水吸收制冷技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例如我国沿海地区就有100余万条渔船从事水产品生产,而其中的中小型渔船上均无制冷设备,它们需要采用带冰保鲜。利用渔船的烟气废热进行制冷,将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渔民的生产成本。
氨水吸收制冷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251739.X,专利名称为“宽窄通道板式满液发生器和降膜吸收器及氨水吸收制冷机”的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利用余热通过宽窄通道板式满液发生器的余热宽通道,加热浓氨水窄通道逆流而来的浓氨水,产生出气液混合物一并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出含水氨气通过分凝器提纯后在板式冷凝器内冷凝成液氨,液氨被送入到液氨罐中;从液氨罐中出来的液氨进入到过冷器的换热管中和从板式蒸发器出来的冷氨气进一步换热后供给板式蒸发器蒸发形成冷氨气,冷氨气进入过冷器与换热管内的液氨进一步换热在压差作用下进入宽窄通道板式降膜吸收器下部的浓氨水出口集箱沿稀氨水窄通道上升,冷氨气被来自气液分离器并经溶液换热器冷却的稀氨水吸收形成浓氨水进入浓氨水罐,并由溶液泵将其泵入宽窄通道板式满液发生器。但是该专利文献未充分回收热量,从而导致系统的性能系数较低。另一方面,该专利文献采用降膜吸收技术,该技术的吸收性能将受到船舶摇摆的影响很大。
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432287.1,专利名称为“电厂发电蒸汽余热驱动的氨水吸收制冷机”的专利文献,包括由满液发生器,气液分离器,冷凝器,液氨罐,过冷器,满液鼓泡吸收器,多管套管换热器,浓溶液罐和溶液泵组成的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是在汽轮机蒸汽出口到满液发生器蒸汽入口之间设置蒸汽电动比例调节阀,满液发生器的右封头下部设有疏水阀,疏水阀凝结水出口通过管道与凝结水循环泵入口连接;蒸发器冷媒水出口设置温度传感器,蒸汽电动比例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箱电联接。该专利文献的效果和好处是替代发电流程中的凝汽器,将乏汽的热量回收并用来制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热电冷联产;具有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电厂发电蒸汽余热驱动的氨水吸收制冷、制冰及空调。但是该专利文献未能进行充分地热量回收,从而使得系统的性能系数较低。
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031135.6,专利名称为“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及其使用的液氨罐和浮球阀”的专利文献,其特征是它包括阀座和浮球,以及设置于阀座上的阀体,在阀体中设置阀芯,所述浮球和阀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阀芯为旋塞阀。它保证了制冷机在频繁倾斜、摇摆、颠簸条件下供液功能,同时它能够充当膨胀阀,代替了膨胀阀,与其它制冷行业相比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并且在此种制冷方式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它还具有运行费用低、免维修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各类船舶的制冷、制冰及空调的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液氨罐浮球阀。但是该专利文献需要手动调节,船舶的余热随着工况变化而变化,但该专利文献的阀门无法实现自动调节,从而降低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139785.0,专利名称为“渔船余热吸收制冷协调双级压缩制冷冷库装置”的专利文献,包括柴油机、水箱、发电机、制冷装置、余热吸收制冷协调装置,制冷装置包括第一增发器、第二增发器、低压压缩机、中间冷却器、高压压缩机、冷凝器,冷凝器出液端形成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膨胀阀,第二膨胀阀与中间冷却器相连,中间冷却器一端与高压压缩机管路相连,第二分支经管路连通中间冷却器后与第一增发器和第二增发器相连;利用柴油机发电之后的余热,通过蒸汽发生器、精馏器、海水冷却组件等实现纯氨到氨水溶液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制冷,提高氟利昂冷却装置的制冷效果;大大提高柴油机的能源利用率,同时也大大增加渔船制冷效果。但是,该专利文献的系统过于复杂,从而使得系统占用船舶空间太大。另一方面,该专利文献未能充分进行热量回收,从而使得系统的性能系数较低。
专利申请号为CN201110198079.X,专利名称为“一种渔船用柴油机余热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模式”,该专利文献主要包括制冰系统、制低温水系统、直接供冷系统和冰蓄冷系统,运行模式主要包括:I制冰模式、II制低温水模式、III蓄冷模式、IV直接供冷模式和V蓄冰槽供冷模式,运行模式V只在渔船发动机停机时工作,运行模式I、II、III和IV在渔船发动机运行时工作,且运行模式I、II、III和IV根据需要可任意组合。该专利文献根据氨水吸收式制冷和渔船工作的特点,使得渔船用柴油机余热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在回收利用大量余热资源的同时,解决了渔船的制冰、环境供冷、制取低温水等问题,满足渔船的工作需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渔船的工作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该专利文献未能解决船舶摇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的问题,另一方面,该专利文献未充分回收热量,从而使得发生的氨气的纯度较低,另一方面也使得系统的性能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本发明循环可实现四重热量回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同时,系统的热量回收过程与氨气提纯过程有机结合,提高热量回收率;吸收过程、冷凝过程以及储液过程有机结合,从而使得系统结构紧凑,这样有利于氨水吸收制冷机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氨气提纯器、板式换热器、吸收冷凝储液器、第三热量回收器、第四热量回收器、蒸发器;
所述发生器与氨气提纯器相连;所述氨气提纯器与吸收冷凝储液器相连;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蒸发器相连;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
其中:
所述发生器与氨气提纯器相连实现发生的循环过程;
所述氨气提纯器与吸收冷凝储液器相连实现吸收、冷凝、第一重热量回收、第二重热量回收、第三重热量回收、氨气提纯的循环过程;
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蒸发器相连实现蒸发、第四重热量回收的循环过程;
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实现冷却的循环过程。
优选地,发生器浓氨水进口管、发生器换热器、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相连;热源进口管与发生器的底部相连,热源出口管与发生器的顶部相连。
优选地,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和氨气提纯器的底部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与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在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上方,第一填料焊接在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上方;浓氨水预热进口管、第二热量回收器盘管、浓氨水预热出口管在第一填料上方依次相连。
优选地,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底部,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右部,板式换热器第二进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右部,板式换热器第二出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顶部。
优选地,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连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顶部,冷凝器盘管、液氨出口管、液氨进口管、液氨罐相连,第二填料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中部,浓氨水罐是吸收冷凝储液器的下部,液氨罐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的底部。
优选地,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顶部,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右部,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右部。
优选地,第四热量液氨进口管与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相连,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的右部,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的左部。
优选地,冷媒水进口管连接在蒸发器的右部,冷媒水出口管连接在蒸发器的左部,蒸发器液氨进口管、蒸发器的底部、蒸发器换热盘管、蒸发器氨气出口管依次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其循环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同时,系统的热量回收过程与氨气提纯过程有机结合,提高热量回收率。
(2)本发明的循环方式,吸收过程、冷凝过程以及储液过程有机结合,从而使得系统结构紧凑,这样有利于氨水吸收制冷机组小型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热源进口管1,发生器2,发生器换热器3,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4,热源出口管5,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6,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7,第一填料8,氨气提纯器9,第二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10,高纯氨气出口管11,浓氨水预热进口管12,浓氨水预热出口管13,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14,板式换热器第二进口管15,板式换热器16,板式换热器第二出口管17,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18,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19,吸收冷凝储液器20,液氨出口管21,冷凝器盘管22,第二填料23,浓氨水罐24,液氨进口管25,液氨罐26,第一氨泵27,第二氨泵28,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29,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30,第三热量回收器31,第四热量回收器32,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33,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34,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35,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进口管36,氨阀37,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38,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39,冷媒水出口管40,蒸发器换热盘管41,蒸发器液氨进口管42,蒸发器氨气出口管43,蒸发器44,冷媒水进口管45,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46,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47,发生器浓氨水进口管4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氨气提纯器、板式换热器、吸收冷凝储液器、第三热量回收器、第四热量回收器、蒸发器;
所述发生器与氨气提纯器相连;所述氨气提纯器与吸收冷凝储液器相连;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蒸发器相连;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
其中:
所述发生器与氨气提纯器相连实现发生的循环过程;
所述氨气提纯器与吸收冷凝储液器相连实现吸收、冷凝、第一重热量回收、第二重热量回收、第三重热量回收、氨气提纯的循环过程;
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蒸发器相连实现蒸发、第四重热量回收的循环过程;
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实现冷却的循环过程。
进一步地,发生器浓氨水进口管、发生器换热器、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相连;热源进口管与发生器的底部相连,热源出口管与发生器的顶部相连。
进一步地,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和氨气提纯器的底部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与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在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上方,第一填料焊接在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上方;浓氨水预热进口管、第二热量回收器盘管、浓氨水预热出口管在第一填料上方依次相连。
进一步地,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底部,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右部,板式换热器第二进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右部,板式换热器第二出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顶部。
进一步地,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连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顶部,冷凝器盘管、液氨出口管、液氨进口管、液氨罐相连,第二填料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中部,浓氨水罐是吸收冷凝储液器的下部,液氨罐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的底部。
进一步地,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顶部,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右部,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右部。
进一步地,第四热量液氨进口管与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相连,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的右部,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的左部。
进一步地,冷媒水进口管连接在蒸发器的右部,冷媒水出口管连接在蒸发器的左部,蒸发器液氨进口管、蒸发器的底部、蒸发器换热盘管、蒸发器氨气出口管依次相连。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2、氨气提纯器9、板式换热器16、吸收冷凝储液器20、第三热量回收器31、第四热量回收器32、蒸发器44,其中:
发生器2与氨气提纯器9连接,其连接的管路是,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6、氨气提纯器9、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4、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47依次相连;
氨气提纯器9与吸收冷凝储液器20连接,其连接的管路是,高纯氨气出口管11、冷凝器盘管22、液氨出口管21依次相连;浓氨水罐24、第二氨泵28、浓氨水预热进口管12、第二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10、浓氨水预热出口管13、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30、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7依次相连;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39、第三热量回收器31、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29、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14、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18、吸收冷凝储液器20顶部依次相连;
吸收冷凝储液器20与蒸发器44连接,其连接管路是,液氨罐26、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进口管36、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35、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33、氨阀37、蒸发器液氨进口管42、蒸发器换热盘管41、蒸发器氨气出口管43、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38、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34、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19、吸收冷凝储液器20的顶部依次相连;
吸收冷凝储液器20与板式换热器16连接,其连接管路是,浓氨水罐24、第一氨泵27、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14、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18、吸收冷凝储液器20的顶部依次相连。
所述发生器2包括:热源进口管1、发生器换热器3、热源出口管5、发生器浓氨水进口管48、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6,其中:发生器浓氨水进口管48、发生器换热器3、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6依次相连;热源进口管1与发生器2的底部相连,热源出口管5与发生器2的顶部相连;
所述氨气提纯器9包括: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39、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47、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4、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7、第一填料8、第二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10、高纯氨气出口管11,其中: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39和氨气提纯器9的底部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4与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47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7在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4上方,第一填料8焊接在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7上方;浓氨水预热进口管12、第二热量回收器盘管10、浓氨水预热出口管13在第一填料8上方依次相连;
所述板式换热器16包括: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14、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18、板式换热器第二进口管15、板式换热器第二出口管17,其中: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14连接在板式换热器16的底部,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18连接在板式换热器16的右部,板式换热器第二进口管15连接在板式换热器16的右部,板式换热器第二出口管17连接在板式换热器16的顶部;
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20包括: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19、液氨出口管21、冷凝器盘管22、第二填料23、浓氨水罐24、液氨进口管25、液氨罐26,其中: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19连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20顶部,冷凝器盘管22与液氨出口管21、液氨进口管25、液氨罐26相连,第二填料23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20中部,浓氨水罐24是吸收冷凝储液器20的下部,液氨罐26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20的底部;
所述第三热量回收器31包括: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29、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47、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30,其中: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30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31的顶部,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46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31的右部,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29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31的右部;
所述第四热量回收器32包括: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进口管36、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33、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38、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34、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35,其中:第四热量液氨进口管36、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35、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33依次相连,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38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32的右部,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34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32的左部;
所述蒸发器44包括:冷媒水进口管45、冷媒水出口管40、蒸发器液氨进口管42、蒸发器换热盘管41、蒸发器氨气出口管43,其中:冷媒水进口管45连接在蒸发器44的右部,冷媒水出口管40连接在蒸发器44的左部,蒸发器液氨进口管42、蒸发器44的底部、蒸发器换热盘管41、蒸发器氨气出口管43依次相连。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实现四重热量回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同时,系统的热量回收过程与氨气提纯过程有机结合,提高热量回收率;吸收过程、冷凝过程以及储液过程有机结合,从而使得系统结构紧凑,这样有利于氨水吸收制冷机组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8)

1.一种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器、氨气提纯器、板式换热器、吸收冷凝储液器、第三热量回收器、第四热量回收器、蒸发器;
所述发生器与氨气提纯器相连;所述氨气提纯器与吸收冷凝储液器相连;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蒸发器相连;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
其中:
所述发生器与氨气提纯器相连实现发生的循环过程;
所述氨气提纯器与吸收冷凝储液器相连实现吸收、冷凝、第一重热量回收、第二重热量回收、第三重热量回收、氨气提纯的循环过程;
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蒸发器相连实现蒸发、第四重热量回收的循环过程;
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实现冷却的循环过程;
发生器与氨气提纯器连接,其连接的管路是,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氨气提纯器、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依次相连;
氨气提纯器与吸收冷凝储液器连接,其连接的管路是,高纯氨气出口管、冷凝器盘管、液氨出口管依次相连;浓氨水罐、第二氨泵、浓氨水预热进口管、第二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浓氨水预热出口管、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依次相连;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第三热量回收器、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吸收冷凝储液器顶部依次相连;
吸收冷凝储液器与蒸发器连接,其连接管路是,液氨罐、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进口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氨阀、蒸发器液氨进口管、蒸发器换热盘管、蒸发器氨气出口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吸收冷凝储液器的顶部依次相连;
吸收冷凝储液器与板式换热器连接,其连接管路是,浓氨水罐、第一氨泵、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吸收冷凝储液器的顶部依次相连;
所述发生器包括:热源进口管、发生器换热器、热源出口管、发生器浓氨水进口管、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其中:发生器浓氨水进口管、发生器换热器、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依次相连;热源进口管与发生器的底部相连,热源出口管与发生器的顶部相连;
所述氨气提纯器包括: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第一填料、第二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高纯氨气出口管,其中: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和氨气提纯器的底部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与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在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上方,第一填料焊接在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上方;浓氨水预热进口管、第二热量回收器盘管、浓氨水预热出口管在第一填料上方依次相连;
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板式换热器第二进口管、板式换热器第二出口管,其中: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底部,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左部,板式换热器第二进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右部,板式换热器第二出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顶部;
所述吸收冷凝储液器包括: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液氨出口管、冷凝器盘管、第二填料、浓氨水罐、液氨进口管、液氨罐,其中: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连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顶部,冷凝器盘管与液氨出口管、液氨进口管、液氨罐相连,第二填料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中部,浓氨水罐是吸收冷凝储液器的下部,液氨罐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的底部;
所述第三热量回收器包括: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其中: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顶部,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右部,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左部;
所述第四热量回收器包括: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进口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其中:第四热量液氨进口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依次相连,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的右部,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的左部;
所述蒸发器包括:冷媒水进口管、冷媒水出口管、蒸发器液氨进口管、蒸发器换热盘管、蒸发器氨气出口管,其中:冷媒水进口管连接在蒸发器的右部,冷媒水出口管连接在蒸发器的左部,蒸发器液氨进口管、蒸发器的底部、蒸发器换热盘管、蒸发器氨气出口管依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发生器浓氨水进口管、发生器换热器、发生器稀溶液出口管相连;热源进口管与发生器的底部相连,热源出口管与发生器的顶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氨气提纯器稀氨水出口管和氨气提纯器的底部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与氨气提纯器稀氨水进口管相连,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在第一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上方,第一填料焊接在第一热量回收器喷淋管上方;浓氨水预热进口管、第二热量回收器盘管、浓氨水预热出口管在第一填料上方依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板式换热器第一进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底部,板式换热器第一出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左部,板式换热器第二进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右部,板式换热器第二出口管连接在板式换热器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冷凝储液器氨气进口管连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顶部,冷凝器盘管、液氨出口管、液氨进口管、液氨罐相连,第二填料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中部,浓氨水罐是吸收冷凝储液器的下部,液氨罐焊接在吸收冷凝储液器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进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顶部,第三热量回收器浓氨水出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右部,第三热量回收器稀氨水出口管连接在第三热量回收器的左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四热量液氨进口管与第四热量回收器换热盘管、第四热量回收器液氨出口管相连,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进口管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的右部,第四热量回收器氨气出口管连接在第四热量回收器的左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媒水进口管连接在蒸发器的右部,冷媒水出口管连接在蒸发器的左部,蒸发器液氨进口管、蒸发器的底部、蒸发器换热盘管、蒸发器氨气出口管依次相连。
CN201610712257.9A 2016-08-23 2016-08-23 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88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2257.9A CN106288494B (zh) 2016-08-23 2016-08-23 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2257.9A CN106288494B (zh) 2016-08-23 2016-08-23 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8494A CN106288494A (zh) 2017-01-04
CN106288494B true CN106288494B (zh) 2019-11-01

Family

ID=57614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225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88494B (zh) 2016-08-23 2016-08-23 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884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7076B (zh) * 2018-02-11 2023-08-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蒸汽优化利用的综合分布式能源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1012474A1 (de) * 1990-02-06 1991-08-22 Fritz Curtius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umwandlung von abwärme in nutzbare energie
JPH08271080A (ja) * 1995-03-30 1996-10-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吸収式冷凍装置
CN2371517Y (zh) * 1999-05-25 2000-03-29 吴键 高效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CN2842312Y (zh) * 2005-11-03 2006-11-29 庞启东 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氨水吸收式制冷装置
CN101915478A (zh) * 2010-08-13 2010-12-15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废气驱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CN102679614A (zh) * 2011-12-22 2012-09-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溶液自冷却精馏的氨水吸收制冷系统
CN103206803A (zh) * 2012-01-11 2013-07-17 江苏江平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多重蒸发冷却式氨水吸收系统
CN106352593A (zh) * 2016-08-19 2017-01-25 上海交通大学 四重热量回收的氨水吸收制冷及发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1012474A1 (de) * 1990-02-06 1991-08-22 Fritz Curtius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umwandlung von abwärme in nutzbare energie
JPH08271080A (ja) * 1995-03-30 1996-10-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吸収式冷凍装置
CN2371517Y (zh) * 1999-05-25 2000-03-29 吴键 高效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CN2842312Y (zh) * 2005-11-03 2006-11-29 庞启东 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氨水吸收式制冷装置
CN101915478A (zh) * 2010-08-13 2010-12-15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废气驱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CN102679614A (zh) * 2011-12-22 2012-09-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溶液自冷却精馏的氨水吸收制冷系统
CN103206803A (zh) * 2012-01-11 2013-07-17 江苏江平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多重蒸发冷却式氨水吸收系统
CN106352593A (zh) * 2016-08-19 2017-01-25 上海交通大学 四重热量回收的氨水吸收制冷及发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8494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2772B (zh) 立式烧结余热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方法
CN113309985A (zh) 一种零碳排放的lng燃料动力船冷能余热综合梯级利用系统
CN103954091B (zh) 一种充分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冷库制冷系统
CN106764414A (zh) 一种lng气化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N110926108A (zh) 一种中低温工业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CN110440239A (zh) 一种电站锅炉排烟余热与水分的深度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4390387B (zh) 双工质双循环式制冷系统
CN101865560A (zh) 一种渔船尾气制冷机组
CN106288494B (zh) 四重热量回收紧凑型氨水制冷系统
CN109028269A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机组及回收低温水源余热的供热系统
CN1232785C (zh) 类分离热管型船用吸附制冰机
CN108800651B (zh) 一种基于昼夜电力调峰的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装置
CN109350983A (zh) 一种双级压缩式热泵双效蒸发浓缩系统
CN202770043U (zh) 一种内循环喷淋渔船尾气制冷机组
CN206016979U (zh) 海水冷却、混合冷源的高效燃机进气冷却装置
CN212692165U (zh) 船用氨水吸收式冷冻系统
CN209270860U (zh) 一种双级压缩式热泵双效蒸发浓缩系统
CN115111806A (zh) 一种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供系统及方法
CN213354815U (zh) 一种船舶用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8620655U (zh) 一种基于昼夜电力调峰的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装置
CN109631391B (zh) 一种锅炉内置双级吸收式热泵
CN203893526U (zh) 一种充分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冷库制冷系统
CN113091349A (zh) 一种高效吸收式热泵
CN207599838U (zh)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燃料供热装置
CN217876528U (zh) 一种利用余热的氨水吸收式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