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4524A - 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4524A
CN106284524A CN201610890829.2A CN201610890829A CN106284524A CN 106284524 A CN106284524 A CN 106284524A CN 201610890829 A CN201610890829 A CN 201610890829A CN 106284524 A CN106284524 A CN 106284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ake pool
grid
platform
sump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08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ITY MUNICIPAL DRAIN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ITY MUNICIPAL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ITY MUNICIPAL DRAIN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ITY MUNICIPAL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908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84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4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4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1/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5/00Use of pumping plants or installations; Layou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所述进水池上设有格栅装置、压榨装置和集水井平台;所述进水池包括进水侧和非进水侧,所述集水井平台设于所述非进水侧的内壁上;所述格栅装置包括格栅和格栅电机,所述格栅的一端设于所述进水池的进水侧的底部,所述格栅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上;所述压榨装置包括压榨机和压榨电机,所述压榨机设于所述集水井平台上;所述进水池的侧壁上还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的高度;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均装设在所述安装架,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通过双万向联轴节分别与所述格栅和所述压榨机连接。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弊端。

Description

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结构改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老泵站进水池,在加装了机械格栅机后,由于老泵站进水池安装平台小、空间窄等原因,格栅机、压榨机不能完全满足安装的技术要求。具体地,由于格栅电机和压榨电机的位置偏低,一旦出现前方泵站、管网出现异常情况或供电、配电等设备故障而无法正常排水时,泵站将会因为停止输送污水而发生进水池水位升高,甚至淹没平台以及格栅电机和压榨电机,直接导致格栅电机和压榨电机不能正常工作,直接威胁到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威胁到安全用电和空间实际情况。
例如宝钢2#泵站,其中集水井平台的高度为2.1米,压榨机转动轴中心到集水井平台仅为54厘米。这种情况下,由于压榨电机位置偏低,一旦进水池的水位升高就很容易淹没电机,从而使压榨机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在泵站正常进行时,上述弊端一般是不存在的,但是基于宝钢2#泵站的现实情况以及突发意外的预防,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弊端,进一步地,通过利用实际情况,在对进水池无需进行大幅度改动以及无需进行大工程改造的前提下,根据进水池的水位和空间状态,在技术上通过改进结构实现有效地改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所述进水池上设有格栅装置、压榨装置和集水井平台;所述进水池包括进水侧和非进水侧,所述集水井平台设于所述非进水侧的内壁上;所述格栅装置包括格栅和格栅电机,所述格栅的一端设于所述进水池的进水侧的底部,所述格栅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上;所述压榨装置包括压榨机和压榨电机,所述压榨机设于所述集水井平台上;
所述进水池的侧壁上还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的高度;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均装设在所述安装架,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通过双万向联轴节分别与所述格栅和所述压榨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池还包括进水管和缓冲台,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池的所述进水侧连接,所述缓冲台设于所述进水池的内部并置于所述进水管的水流出口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一端设于缓冲台上,另一端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上;其中,所述缓冲台设于所述进水侧的底部。
进一步地,集水井平台高于所述进水池底部2.1米,所述安装架高于所述进水池底部4.0米。
进一步地,所述双万向联轴节由左右两单万向联轴节组成;所述两单万向联轴节之间设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有花键;所述两单万向联轴节两端分别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的长度至少为13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与中间轴的夹角必须等于所述从动轴与中间轴的夹角。
进一步地,中间轴两端的叉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的高度至少1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泵站,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包括进水池和水泵;
所述进水池包括进水管、缓冲台、格栅装置、压榨装置和集水井平台,所述进水池包括进水侧和非进水侧,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池的所述进水侧连接,所述缓冲台设于所述进水池的内部并置于所述进水管的水流出口下端,所述集水井平台设于所述非进水侧的内壁上,所述格栅装置包括格栅和格栅电机,所述格栅的一端设于所述进水池的进水侧的底部,所述格栅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上,所述压榨装置包括压榨机和压榨电机,所述压榨机设于所述集水井平台上;所述进水池的侧壁上还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的高度;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均装设在所述安装架,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通过双万向联轴节分别与所述格栅和所述压榨机连接;
所述水泵上设有泵进水管,所述泵进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进水池内,另一端与设有所述进水池外的所述水泵连接。
本发明在技术上采纳抬高格栅机、压榨机电机方案,采用万向联轴器(可避免了安装难度),增长传动轴长度提高电动机的位置,避免水浸没的事故。采用在适当的位置安装一不锈钢槽钢支架(即安装架),电动机安装在槽钢支架上,采用万向联轴器将动能传递到机械设备上的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万向联轴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格栅,2-格栅电机,3-压榨机,4-压榨电机,5-进水池,6-集水井平台,7-进水管,8-安装架,9-泵进水管,10-水泵,11-主动轴,12-从动轴,13-中间轴,14-缓冲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万向联轴节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所述进水池上设有格栅装置、压榨装置和集水井平台6;所述进水池5包括进水侧和非进水侧,所述集水井平台6设于所述非进水侧的内壁上;所述格栅装置包括格栅1和格栅电机2,所述格栅1的一端设于所述进水池5的进水侧的底部,所述格栅1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6上;所述压榨装置包括压榨机3和压榨电机4,所述压榨机3设于所述集水井平台6上;所述进水池5的侧壁上还设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6的高度;所述格栅电机2和所述压榨电机4均装设在所述安装架8,所述格栅电机2和所述压榨电机4通过双万向联轴节分别与所述格栅1和所述压榨机3连接。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选择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几项的技术特征应用于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技术特征包括: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池5还包括进水管7和缓冲台14,所述进水管7与所述进水池5的所述进水侧连接,所述缓冲台14设于所述进水池5的内部并置于所述进水管7的水流出口下端。进一步地,所述格栅1一端设于缓冲台14上,另一端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6上;其中,所述缓冲台14设于所述进水侧的底部。进一步地,集水井平台6高于所述进水池5底部2.1米,所述安装架8高于所述进水池5底部4.0米。进一步地,所述双万向联轴节由左右两单万向联轴节组成;所述两单万向联轴节之间设有中间轴13,所述中间轴13上设有花键;所述两单万向联轴节两端分别连接主动轴11和从动轴12。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13的长度至少为135厘米。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11与中间轴13的夹角必须等于所述从动轴12与中间轴13的夹角。进一步地,中间轴13两端的叉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8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6的高度至少1米。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经验,所述缓冲台14设于所述进水侧的底部。进一步地,集水井平台6高于所述进水池5底部1.5-3.0米,所述安装架8高于所述集水井平台6至少1.5米。
事实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水管由前向后平行设有多个,其一同作用将水引向进水池中,所述缓冲台的作用是为了缓冲由进水管流出的水,降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而减轻水对进水池部件的冲击及损耗;所述格栅斜设于所述进水池中,其中,格栅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格栅共平面或垂直于底面的挡板,用于将水流集中,使之通过所述格栅。
事实上,不同的进水池根据实际经验,都有一个发生突发情况所达到的极限水位,或者新的进水池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计算得到一个理论值,只要安装架的高度高于极限水位即可,而这种高度的实现则是通过万向联轴器实现的。
进一步地,由于单万向联轴节从动轴的角速度作周期变化,因而传动中将产生附加动载荷,使轴发生振动。因此,为避免从动轴产生角速度变化,本发明采用双万向联轴节。
本发明所述的双万向联轴节是由左右两单万向联轴节组成,由于传动中主、从动轴相对位置有变化,因此,两端的两万向联轴节间距离也相对发生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采用花键联接。
为保证主、从动轴的角速度相等,即角速比恒等于1,双万向联轴节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主动轴与中间轴的夹角必须等于从动轴与中间轴的夹角,即β1=β3 ;
2) 中间轴两端的叉面必须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泵站,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包括进水池和水泵;
所述进水池包括进水管7、缓冲台14、格栅装置、压榨装置和集水井平台6,所述进水池5包括进水侧和非进水侧,所述进水管7与所述进水池5的所述进水侧连接,所述缓冲台14设于所述进水池的内部并置于所述进水管7的水流出口下端,所述集水井平台6设于所述非进水侧的内壁上,所述格栅装置包括格栅1和格栅电机2,所述格栅1的一端设于所述进水池5的进水侧的底部,所述格栅1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6上,所述压榨装置包括压榨机3和压榨电机4,所述压榨机3设于所述集水井平台6上;所述进水池5的侧壁上还设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6的高度;所述格栅电机2和所述压榨电机4均装设在所述安装架8,所述格栅电机2和所述压榨电机4通过双万向联轴节分别与所述格栅1和所述压榨机3连接;所述水泵10上设有泵进水管9,所述泵进水管9的一端伸入所述进水池5内,另一端与设有所述进水池9外的所述水泵1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宝钢2号泵站的实际情况,在技术上采纳抬高电机,增设一安装平台抬高格栅电机和压榨电机,高度为4.0米。集水井平台标高2.1米,通过将格栅电机和压榨电机抬高1.9米,异常情况下进水池水位最高可达3.5米。同时采用万向联轴器(可避免安装难度),传动轴(中间轴)长度设为135厘米来提高电动机的位置。安装采用了不锈钢槽钢支架,电动机安装在槽钢支架上的工艺。
本发明解决了一直以来的技术弊端,通过极简单且容易实现的方式实现了相关技术效果,无需大幅度地进行改造。这对于实际工程工艺而言是有益的,需要说明的,此办法已经被采纳,有效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池上设有格栅装置、压榨装置和集水井平台;所述进水池包括进水侧和非进水侧,所述集水井平台设于所述非进水侧的内壁上;所述格栅装置包括格栅和格栅电机,所述格栅的一端设于所述进水池的进水侧的底部,所述格栅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上;所述压榨装置包括压榨机和压榨电机,所述压榨机设于所述集水井平台上;
所述进水池的侧壁上还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的高度;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均装设在所述安装架,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通过双万向联轴节分别与所述格栅和所述压榨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池还包括进水管和缓冲台,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池的所述进水侧连接,所述缓冲台设于所述进水池的内部并置于所述进水管的水流出口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一端设于缓冲台上,另一端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上;其中,所述缓冲台设于所述进水侧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集水井平台高于所述进水池底部2.1米,所述安装架高于所述进水池底部4.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万向联轴节由左右两单万向联轴节组成;所述两单万向联轴节之间设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有花键;所述两单万向联轴节两端分别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的长度至少为135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与中间轴的夹角必须等于所述从动轴与中间轴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中间轴两端的叉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的高度至少1米。
10.一种泵站,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包括进水池和水泵;
所述进水池包括进水管、缓冲台、格栅装置、压榨装置和集水井平台,所述进水池包括进水侧和非进水侧,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池的所述进水侧连接,所述缓冲台设于所述进水池的内部并置于所述进水管的水流出口下端,所述集水井平台设于所述非进水侧的内壁上,所述格栅装置包括格栅和格栅电机,所述格栅的一端设于所述进水池的进水侧的底部,所述格栅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搭设在所述集水井平台上,所述压榨装置包括压榨机和压榨电机,所述压榨机设于所述集水井平台上;所述进水池的侧壁上还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井平台的高度;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均装设在所述安装架,所述格栅电机和所述压榨电机通过双万向联轴节分别与所述格栅和所述压榨机连接;
所述水泵上设有泵进水管,所述泵进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进水池内,另一端与设有所述进水池外的所述水泵连接。
CN201610890829.2A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 Pending CN106284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0829.2A CN106284524A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0829.2A CN106284524A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4524A true CN106284524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717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0829.2A Pending CN106284524A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845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212A (zh) * 2018-11-26 2019-02-15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集水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11217A (ko) * 2000-08-01 2002-02-08 지차용 급수 시스템
CN101373004A (zh) * 2007-08-22 2009-02-25 基尔谢中央传动有限公司 联轴装置
CN201593233U (zh) * 2009-11-04 2010-09-29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安全节能型城市排水泵站
CN202597127U (zh) * 2012-05-02 2012-12-12 杭州金氏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轴流泵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11217A (ko) * 2000-08-01 2002-02-08 지차용 급수 시스템
CN101373004A (zh) * 2007-08-22 2009-02-25 基尔谢中央传动有限公司 联轴装置
CN201593233U (zh) * 2009-11-04 2010-09-29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安全节能型城市排水泵站
CN202597127U (zh) * 2012-05-02 2012-12-12 杭州金氏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轴流泵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周娟等: "《机械原理》", 28 February 201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212A (zh) * 2018-11-26 2019-02-15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集水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5365A (zh) 移动式防洪排涝、消防装置
CN106284524A (zh) 一种泵站进水池的改造工艺
CN206205059U (zh) 一种泵站进水池以及泵站
CN102182706A (zh) S型下卧式轴伸贯流泵装置
CN103986253A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支架及应用其的直驱强制风冷风力发电机
CN207317567U (zh) 一种具有防倒流功能的冷却水塔
CN203933179U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支架及应用其的直驱强制风冷风力发电机
CN203984223U (zh) 一种三电平变频器水冷散热系统
CN203730467U (zh) 斗轮机构和取料机
CN206187279U (zh) 浮船抢险泵站
CN107255313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203978734U (zh)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散热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4205917U (zh) 一种整体式的高压变频器机柜
CN207418990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经编机冷却装置
CN207371171U (zh) 一种水利工程过滤装置
CN205023883U (zh) 净水机
CN212583967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塔用环保型无电化多通道水轮机组
CN204220595U (zh) 一种除尘器的出风系统
CN213574670U (zh) 一种用于管道系统的无噪音循环泵
CN110656771A (zh) 洞口位置模板体系
CN220555820U (zh) 一种防积水的电缆井结构
CN209692572U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自动化的步进电机
CN204349669U (zh) 伺服电动机的高效水冷系统
CN202732375U (zh) 一种轴流泵
CN212672078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塔用环保型无电化水轮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