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5635B - 用于轿车的侧面的上车区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轿车的侧面的上车区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5635B
CN106255635B CN201580022825.6A CN201580022825A CN106255635B CN 106255635 B CN106255635 B CN 106255635B CN 201580022825 A CN201580022825 A CN 201580022825A CN 106255635 B CN106255635 B CN 106255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ower section
vehicle
flange
door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28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5635A (zh
Inventor
M·普劳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06255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5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5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5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面的上车区域(1),其用于包括车辆底板的轿车并且包括多个门洞,所述门洞分别具有一个用于被相应车门贴靠的车门法兰(VT、HT),从车厢外部看,各车门法兰至少在下部区段(2、3)中的总体形状具有凸形形状,所述下部区段至少近似平行于车辆底板延伸。最前面车门法兰在其下部区段中的前端部区段,与其下部区段中的比前端部区段更靠后地设置在车厢上的位置相比,更进一步朝向车厢内部设置。最后面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中的后端部区段,与其下部区段中的比后端部区段更靠前地设置在车厢上的位置相比,更进一步朝向车厢内部设置,各车门法兰从下部区段直至门锁位置的总体形状在车辆底板的俯视图中具有凸形形状且朝向车厢外部拱曲。

Description

用于轿车的侧面的上车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括车辆底板的轿车的侧面的上车区域。该上车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门洞,所述门洞又分别具有一个用于被相应车门贴靠的车门法兰。
背景技术
早就已知如下的轿车,其上车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门洞,所述门洞在其内边缘上分别通过一个用于被车门贴靠的车门法兰限定。尤其是为了简单制造车门下边缘,所述车门下边缘贴靠在这种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上,到目前为止车门下边缘和车门法兰的相应区段构造为平面。在车门中通常在上部区域中设置车窗,该车窗位于车身上部区域中。出于外观原因或空气动力学原因,可以值得期望的是,前侧车窗的延伸走向构造成沿车辆行驶方向,即沿前部区域方向朝向车厢内部延伸,常常为凸拱的。由此车门前边缘和相配车门法兰从如所描述的玻璃起直至车门下边缘(所述车门下边缘在门关闭时根据现有技术贴靠在平面的车门法兰上)产生这样的形状曲线,其在门固定区域或者说门铰链区域中就已经在门锁高度上显著朝向车厢内部方向延伸。该形状导致,在A柱区域和门固定区域中存在缩小的安装空间。尤其是在门固定区域中,在此通常设置门固定铰链,可能很难安装所有要求的元件。车门法兰的一个区段通常大约延伸至门锁高度中,该区段连同用于被车门下边缘贴靠的下部区段构造成平面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上车区域,其克服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主题涉及一种用于轿车的上车区域,用于包括车辆底板的轿车,该上车区域包括多个门洞,所述门洞分别具有一个用于被相应车门贴靠的车门法兰,其中,从车厢外部看,上车区域的各车门法兰在下部区段中的总体形状具有凸形形状,而该形状从车厢内部看是凹形的,所述下部区段至少近似平行于车辆底板延伸;最前面车门法兰在其下部区段中的前端部区段,与最前面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中的比前端部区段更靠后地设置在车厢上的位置相比,更进一步朝向车厢内部设置;最后面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中的后端部区段,与最后面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中的比后端部区段更靠前地设置在车厢上的位置相比,更进一步朝向车厢内部设置,其中,各车门法兰从下部区段直至门锁位置的总体形状在车辆底板的俯视图中具有凸形形状且朝向车厢外部拱曲,并且各车门法兰在下部区段中的总体形状包括两个单个车门法兰的两个平坦的下部区段,所述平坦的下部区段彼此之间形成在车厢外部的大于180°的角度。
车门法兰因此在下部区段中在该下部区段的中点从车辆拱起。车门法兰的总体形状涉及假想的连续表面,多个车门法兰的表面位于该连续表面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车门法兰的凸形总体形状包括下述情况:各车门法兰在其下部区段本身中看是平面的,但它们彼此之间成角度定向,以致车门法兰的总体形状从车厢拱起。因而在此情况下各车门法兰之间的角度在车厢内部小于180°或者说在车厢外侧大于180°。
在车门法兰形状(车门法兰在其下部区段中为平面)的替代方案中按另一实施方式提出,至少一个车门法兰在其下部区段中向外拱曲地构造。由此也产生本发明意义中的凸形的总体形状。在此,不仅车门法兰在其下部区段中的总体形状构造成凸形的,而且至少一个单个车门法兰在其下部区段中的形状也构造成凸形的。这种弯曲可构造为圆柱表面或弯曲的自由曲面。借助这种弯曲的车门法兰,除了在门固定区域中提供安装空间,而且也在门槛区域中提供更多的设计自由度。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提出,构造车门法兰的总体形状并且设置车门法兰,使得它们的在行驶方向上处于最前面的区域或者说端部区段、尤其是车辆A柱比车门法兰的总体形状的中间区域或后部区域更进一步设置在车辆内部中。通过这种方式,除了至少在车门法兰或车门下部区段中的凸形形状之外,车门法兰的前部区段或A柱至少比该车门法兰下部区段的中间区段或在B柱上的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更进一步设置在车辆内部中。这顺应上述空气动力学或外观要求。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最后面的车门法兰的后端部区段在其下部区段中比车门法兰的设置在车辆更靠前的下部区段更进一步朝向车辆纵向中心设置。通过这种设计允许,车门中的后侧玻璃(其属于最后面的车门法兰)可在车尾方向上更进一步朝向车辆方向弯曲,例如出于空气动力学考虑,而在其朝向车尾的一侧上尤其是在门锁区域中或者在后侧连接的车门的门固定区域中不产生安装空间问题。侧面玻璃在车尾方向上朝向车厢内部的凹入提供空气动力学优点,因为如此可将车尾构造得更细长。此外,该形状出于外观原因也是希望的。因为如果车门法兰的最后面的区段不进一步朝向车厢内侧设置,则车门及其车门法兰或贴靠其上的门扇表面必须从下部区段中的一个位置起(该位置应相对靠外侧地位于车辆上)在侧面玻璃的方向上加强地朝向车辆内部延伸,这将减小车门后边缘上的安装空间。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车门法兰的总体形状的凸形设计延伸直至大约门锁高度。由此产生车门法兰的均匀定向,而不会突然过渡到平面或类似物中。这基于均匀的形状延伸走向有利于强度和在上车区域中的外观自由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车门法兰之一的下部区段的形状从上方看具有与属于该车门法兰的车门侧面玻璃至少近似相同的形状,从同一角度看。这引起配置给该车门法兰的车门中的和谐线条,这另外实现通过门的良好力传导。在此,侧面玻璃的形状也可相对于车门法兰下部区段的形状略微增大或特别优选减小。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出,车门法兰下部区段至少近似平行于车辆底板外边缘延伸。车门法兰附近的车辆底板外边缘通常是门槛外壁。通过将车门法兰下部区段的形状与门槛外壁平行设计,优选实现门槛上侧到车门法兰的均匀宽度。这除了外观优点也可有利地使门槛外部区域具有沿车辆纵向均匀的强度,尽管门槛外部区域可具有凸形形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出一种轿车,该轿车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上车区域。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如下:
图1为轿车侧部的侧视图,其包括两个分别具有车门法兰的门洞;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上车区域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为轿车侧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从外部看轿车侧部1的视图,其包括具有两个门洞的上车区域。侧壁的朝向车辆前部定向的部分在图1中在左侧示出。每个上车口被一个上车法兰包围,前部上车法兰包括前部区段4、下部区段2、后部区段5,并且后部上车法兰包括前部区段6、下部区段3和后部区段7。在前部车门法兰的前部区段4前方有门固定区域8。在B柱B上设有用于门锁固定部件的容纳部9。用于门锁固定部件的相应凹腔10设置在后部车门法兰的后部区段7附近。在前部或后部车门法兰VT、HT的下部区段2或3下方,向下紧接着是门槛区域11或12。配置给法兰VT、HT的车门的未示出的侧面玻璃分别在A柱A和B柱B之间或在B柱B和C柱C之间的上部区域中延伸。车门法兰VT和HT根据现有技术在侧面玻璃区域中通常具有朝向车辆外部拱曲的形状,而尤其是在车门法兰VT和HT的下部区域2、3中车门法兰平面分别构造成平面的。根据本发明规定,两个车门法兰的总体形状构造成朝向外侧为凸形的。这在图1的侧视图中基于角度不能看出。
图2示出图1的上车区域1的俯视图。在图2中示意性示出车门法兰VT或HT的下部区段20和30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示意图与侧部1俯视图的实物显示不一致,但技术人员可很容易想到,侧部1这样成形,使得位于侧部1中的车门法兰下部区段与根据本发明规定的位置线20和30重合。规定线20和30在此是直线,与此相应,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也构造成直的,或者说位于一个平面中的。规定线20和30彼此之间朝向车辆内部方向具有角度α。该角度α小于180°,因此位于车厢外侧上的相对应的未示出的角度大于180°。通过这种方式,产生两个车门法兰VT和HT的凸形的、朝向车厢外部突出的总体形状。由于轿车侧部1与其厚度或者说车门结构的厚度相比通常构造得较长,因此朝向车厢外部方向的相对小的拱曲即可在前门的门固定区域中明显获得空间,并且因此实现本发明的优点。角度α可比180°小1度或几度。
图3示出从外部斜前方看轿车侧部的透视图,在此,侧部1包括具有两个门洞的上车区域。侧壁的朝向车辆前部定向的部分在图3中在左侧示出。在此涉及与图1和2中相同的侧部。相同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再特别说明。请参见关于图1和2的说明。
前部车门法兰的前部区段4和后部车门法兰的前部区段6基于角度无法看到,因而附图标记4和6仅表示它们的位置在哪。由于车门法兰VT、HT的总体形状仅以很少的程度朝向车辆外部方向凸拱,因而这在图3中几乎不能看出。
附图标记列表
1 上车区域
2 前部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
3 后部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
4 前部车门法兰的前部区段
5 前部车门法兰的后部区段
6 后部车门法兰的前部区段
7 后部车门法兰的后部区段
8 门固定区域
9 用于前门门锁固定部件的容纳部
10 用于后门门锁固定部件的容纳部
11 前门区域中的门槛
12 后门区域中的门槛
20 前部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的规定线
30 后部车门法兰的下部区段的规定线
A A柱
B B柱
C C柱
VT 前部车门法兰
VH 后部车门法兰

Claims (4)

1.侧面的上车区域(1),用于包括车辆底板的轿车,该上车区域(1)包括多个门洞,所述门洞分别具有一个用于被相应车门贴靠的车门法兰(VT、HT),从车厢外部看,各车门法兰(VT、HT)至少在下部区段(2、3)中的总体形状具有凸形形状,所述下部区段至少近似平行于车辆底板延伸;
最前面车门法兰(VT)在其下部区段(2)中的前端部区段,与最前面车门法兰(VT)的下部区段(2)中的比前端部区段更靠后地设置在车厢上的位置相比,更进一步朝向车厢内部设置;
其特征在于,最后面车门法兰(HT)的下部区段(3)中的后端部区段,与最后面车门法兰(HT)的下部区段(3)中的比后端部区段更靠前地设置在车厢上的位置相比,更进一步朝向车厢内部设置,其中,各车门法兰(VT、HT)从下部区段(2、3)直至门锁(9、10)位置的总体形状在车辆底板的俯视图中具有凸形形状且朝向车厢外部拱曲,并且各车门法兰(VT、HT)在下部区段中的总体形状包括两个单个车门法兰(VT、HT)的两个平坦的下部区段(2、3),所述平坦的下部区段(2、3)彼此之间形成在车厢外部的大于180°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的上车区域(1),其特征在于,各车门法兰(VT、HT)之一的下部区段(2、3)的形状的延伸走向在车辆底板的俯视图中至少近似与配置给这一个车门法兰(VT、HT)的车门的侧面玻璃在同一视角中的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面的上车区域(1),其特征在于,车辆底板的外边缘至少近似平行于车门法兰(VT、HT)的下部区段延伸。
4.轿车,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侧面的上车区域(1)。
CN201580022825.6A 2014-04-30 2015-04-29 用于轿车的侧面的上车区域 Active CN1062556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08121.1A DE102014208121A1 (de) 2014-04-30 2014-04-30 Seitlicher Einstiegsbereich für Personenkraftwagen
DE102014208121.1 2014-04-30
PCT/EP2015/059272 WO2015165929A1 (de) 2014-04-30 2015-04-29 Seitlicher einstiegsbereich für personenkraftwag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5635A CN106255635A (zh) 2016-12-21
CN106255635B true CN106255635B (zh) 2020-10-30

Family

ID=53174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2825.6A Active CN106255635B (zh) 2014-04-30 2015-04-29 用于轿车的侧面的上车区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137366B1 (zh)
CN (1) CN106255635B (zh)
DE (1) DE102014208121A1 (zh)
WO (1) WO2015165929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14344A (en) * 1934-01-29 1938-04-19 Murray Corp Vehicle door and sill construction
US20050046238A1 (en) * 2003-08-29 2005-03-03 Shinsuke Miyoshi Side body structure
CN101386308A (zh) * 2007-09-12 2009-03-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减少侧面撞击侵入车内的系统
CN101868399A (zh) * 2007-12-19 2010-10-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14344A (en) * 1934-01-29 1938-04-19 Murray Corp Vehicle door and sill construction
US20050046238A1 (en) * 2003-08-29 2005-03-03 Shinsuke Miyoshi Side body structure
CN101386308A (zh) * 2007-09-12 2009-03-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减少侧面撞击侵入车内的系统
CN101868399A (zh) * 2007-12-19 2010-10-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5635A (zh) 2016-12-21
EP3137366A1 (de) 2017-03-08
EP3137366B1 (de) 2018-08-15
DE102014208121A1 (de) 2015-11-05
WO2015165929A1 (de) 2015-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0773B2 (en) Tailgate structure
JP4358151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US6976730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8870263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sliding door and swing door for vehicle
US8985675B1 (en) Vehicle liftgate reinforcement
US8424954B2 (en) Vehicle grab handle assembly
US6698823B2 (en) Front pillar panel assembl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US10683037B2 (en) Sid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10829159B2 (en) Vehicle having reinforcement assemblies
KR101327738B1 (ko) 차량 도어의 후킹 구조
WO2016076012A1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取り付け部の補強構造
US10745058B2 (en) Upper arch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lateral section
CN106255635B (zh) 用于轿车的侧面的上车区域
CN109070940B (zh) 车身侧板组件及没有中柱的车辆的组装方法
US8899666B1 (en) Vehicle body having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JP5516001B2 (ja) 車両の側部構造
JP6178837B2 (ja) 車両室内構造
JP4567701B2 (ja) 車両用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US9193389B2 (en) Side bottom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for improving crashworthiness and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US20080163556A1 (en) Automotive vehicle door system
US6386618B1 (en) Single parting line between side door and back door of a vehicle
CN113401224A (zh) 车辆
CN110576910B (zh) 车身后部构造
EP4197836A1 (en) Vehicle door and vehicle
CN109987151B (zh) 车身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