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6957A - 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6957A
CN106246957A CN201610624094.9A CN201610624094A CN106246957A CN 106246957 A CN106246957 A CN 106246957A CN 201610624094 A CN201610624094 A CN 201610624094A CN 106246957 A CN106246957 A CN 106246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y ball
spool
ball valve
valv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240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46957B (zh
Inventor
张继伟
彭林
张绍华
余宏兵
胡春艳
范宜霖
雷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ene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ene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ene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ene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240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46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46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6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46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6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7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8Details
    • F16K5/14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the sealing faces or f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 F16K5/2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the sealing faces or f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for plugs with spherical surfaces
    • F16K5/201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the sealing faces or f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for plugs with spherical surfaces with the housing or parts of the housing mechanically pressing the seal against the plu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本发明包括第一四通球阀、第二四通球阀,所述第一四通球阀的阀体腔内设有第一阀芯,所述第二四通球阀的阀体腔内设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固定连接且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同步转动以实现对流体流向的同步切换。本发明所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二者之间固定连接且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可以同时进行转动,即该结构可以对第一四通球阀、第二四通球阀阀内流体流向进行同时切换,保证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动作的一致性,实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之间的互锁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四通球阀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
背景技术
干燥器是催化重整装置的核心设备,其制造精度及运行可靠性要求较高,国内在役产品多采用进口的。干燥器中的串联四通球阀组是切换干燥器循环回路中介质流向的关键设备,但是现有此类设备中的两个四通球阀不具备互锁功能、动作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该阀组具备互锁功能且动作具备一致性,尤其适用于催化重整装置中干燥器的循环回路中。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包括第一四通球阀、第二四通球阀,所述第一四通球阀的阀体腔内设有第一阀芯,所述第二四通球阀的阀体腔内设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固定连接且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同步转动以实现对流体流向的同步切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四通球阀包括与第一阀芯固定连接的第一阀杆、第二阀杆,所述第一阀杆与所述驱动机构直接连接,所述第二四通球阀包括与第二阀芯固定连接的第三阀杆,所述第三阀杆与所述第二阀杆通过阀杆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杆、第二阀杆、第三阀杆同轴布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四通球阀、第二四通球阀之间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支撑在所述第二四通球阀的端法兰上且与所述第一四通球阀的底座通过螺栓紧固;所述阀杆套筒两端为便于与所述第二阀杆、第三阀杆进行连接的方形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四通球阀、第二四通球阀各自的阀体上均设有四处流体进出口通道,每处流体进出口通道内都设有阀座组件,所述阀座组件包括与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共轴线且沿所述轴线依次布置的预紧弹簧压环、阀座支撑筒以及与所在阀体内阀芯形成密封配合的阀座密封圈,所述阀座支撑筒外侧面与流体进出口通道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阀座支撑筒靠近所在阀体内腔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设所述阀座密封圈的环槽,所述预紧弹簧压环与阀座支撑筒二者端面之间设有多个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一端作用于所述预紧弹簧压环、另一端作用于所述阀座支撑筒,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内壁处安装有限位部件,所述预紧弹簧压环远离所在阀体内腔的端面抵靠在所述限位部件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槽外侧槽壁的高度大于内侧槽壁的高度,所述阀座密封圈在流体进出口通道轴线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外侧槽壁的高度相当;所述预紧弹簧压环临近所述阀座支撑筒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预紧弹簧的安装孔,所述预紧弹簧压环端面还垂直延伸有凸圈,所述凸圈伸入所述阀座支撑筒内且与所述阀座支撑筒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预紧弹簧位于所述凸圈的外侧;所述限位部件为卡环,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内壁周向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卡环的卡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采用5°的缩径结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临近所在阀体内腔的一端的直径最小;四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相邻流体进出口通道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内均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在阀体上其中两处相邻的流体进出口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在阀体上另外两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内第一流道、第二阀芯内第一流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阀杆轴向的平面内以90°夹角进行布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阀芯顶端设有便于与第一阀杆卡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阀芯底端设有便于与第二阀杆卡接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阀杆端部为与所述第一凹槽榫接吻合的四方形结构,所述第二阀芯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阀杆卡接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阀芯底端设有与所在阀体内腔中定位槽榫接的凸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座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共轴线的环形压盖,所述预紧弹簧压环位于所述环形压盖与阀座支撑筒之间,所述环形压盖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卡环吻合的凹圈,所述环形压盖与所述预紧弹簧压环端面贴合且二者通过连接螺栓紧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座支撑筒外侧面与流体进出口通道内壁面之间依次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石墨防火圈、第二O形密封圈,所述凸圈与阀座支撑筒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三O形密封圈,所述预紧弹簧压环外侧面与流体进出口通道内壁面之间设有第四O形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四通球阀的阀体顶端固定有第一阀盖、底端固定有第二阀盖,所述第二四通球阀的阀体顶端固定有第三阀盖,所述第一阀盖上设有第一阀杆安装孔,所述第二阀盖上设有第二阀杆安装孔,所述第三阀盖上设有第三阀杆安装孔;所述第一阀杆、第二阀杆、第三阀杆分别与各自的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五O形密封圈以及密封填料,所述安装孔所在阀盖的外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填料压盖的凹圈,所述填料压盖通过螺栓与所在阀盖固定,所述填料压盖与安装在相应安装孔中的阀杆之间设有第六O形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二者之间固定连接且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可以同时进行转动,即该结构可以对第一四通球阀、第二四通球阀阀内流体流向进行同时切换,保证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动作的一致性,实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之间的互锁功能。
(2)本发明所述第一阀杆、第一阀芯、第二阀杆、阀杆套筒、第三阀杆、第二阀芯构成一套随动系统,整个随动系统的动作通过与所述第一阀杆连接的驱动机构进行控制,该随动系统进一步保证了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动作的一致性。
(3)所述连接支架用于将所述第一四通球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四通球阀上方,使得整个阀组的结构更为紧凑且便于安装;所述阀杆套筒端部的四方孔可以防止阀杆套筒与第二阀杆、第三阀杆在周向上的相对转动,所述阀杆套筒与第二阀杆、第三阀杆套设连接后实现所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的同步转动。
(4)所述阀座组件具有自动补偿功能,即可以自动补偿阀座密封圈与所在阀体内阀芯球体发生摩擦所产生的密封比压误差,大大提高了阀门的密封可靠性。另外,所述阀座组件在装配时,直接由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的法兰端部装入,即阀座组件的安装、更换以及维修非常方便,相比于现有四通球阀,本发明可以相应减小阀体内腔的空间,减轻阀门整体重量。
(5)所述环槽用于安装所述阀座密封圈,所述环槽的结构利于所述阀座密封圈在与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密封配合时产生弹性变形,进一步确保阀门的密封可靠性。所述预紧弹簧实现所述阀座密封圈与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的弹性密封配合,所述预紧弹簧压环通过凸圈与所述阀座支撑筒内壁面进行密封配合并防止气体中固体粉尘进入预紧弹簧安装空间内,确保预紧弹簧的正常使用,进一步保证阀门的密封可靠性。所述限位部件卡环对所述阀座组件整体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其阀座组件在流体进出口通道轴线方向上的移位。
(6)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采用5°的缩径结构,该结构便于所述阀座组件的安装、更换以及维修;四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布置构成“十”字形,便于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对流体流向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每转动90°,所述流体流向切换一次,即与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分别连通的流体进出口通道发生一次改变。
(7)所述卡环对所述预紧弹簧压环、环形压盖均具有限位功能,所述环形压盖对所述预紧弹簧压环具有进一步固定作用。
(8)所述第一O形密封圈、石墨防火圈、第二O形密封圈确保了阀门的密封性,防止了流体在各流体进出口流道之间的窜动;所述第三O形密封圈、第四O形密封圈可以防止流体进出口通道内的固体粉尘进入预紧弹簧安装空间内,保证了预紧弹簧的正常使用功能。所述第一阀杆与第一阀杆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二阀杆与第二阀杆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三阀杆与第三阀杆安装孔之间均通过所述密封填料、第五O形密封圈、第六O形密封圈实现密封,所述凹圈对所述填料压盖的安装具有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四通球阀或第二四通球阀在流体进出口通道轴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1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2部放大图。
图5为第一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催化重整装置中干燥器的循环回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一阀芯、第二阀芯转动后循环回路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A-流体进出口通道 A1-卡槽 B1-第一流道 B2-第二流道
10-第一四通球阀 11-第一阀芯 111-第一凹槽 112-第二凹槽
12-第一阀杆 13-第二阀杆 14-第一阀盖 15-第二阀盖
20-第二四通球阀 21-第二阀芯 211-第三凹槽 212-凸台
22-第三阀杆 23-第三阀盖 30-驱动机构 40-阀杆套筒
50-连接支架 60-阀座组件 61-预紧弹簧压环 611-凸圈
62-阀座支撑筒 63-阀座密封圈 64-预紧弹簧 65-卡环
66-环形压盖 67-连接螺栓 71-第一O形密封圈 72-石墨防火圈
73-第二O形密封圈 74-第三O形密封圈 75-第四O形密封圈
76-第五O形密封圈 77-密封填料 78-填料压盖 79-第六O形密封圈
81-第一三通阀 82-第二三通阀 C-第一干燥罐 D-第二干燥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更为具体的说明:
本发明包括第一四通球阀10、第二四通球阀20,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的阀体腔内设有第一阀芯11,所述第二四通球阀20的阀体腔内设有第二阀芯21,所述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固定连接且在驱动机构30作用下同步转动以实现对流体流向的同步切换。本发明所述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二者之间固定连接且在驱动机构30作用下可以同时进行转动,即该结构可以对第一四通球阀10、第二四通球阀20阀内流体流向进行同时切换,保证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动作的一致性,实现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之间的互锁功能。
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包括与第一阀芯11固定连接的第一阀杆12、第二阀杆13,所述第一阀杆12与所述驱动机构30直接连接,所述第二四通球阀20包括与第二阀芯21固定连接的第三阀杆22,所述第三阀杆22与所述第二阀杆12通过阀杆套筒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杆12、第二阀杆13、第三阀杆22同轴布置。本发明所述第一阀杆12、第一阀芯11、第二阀杆13、阀杆套筒40、第三阀杆22、第二阀芯21构成一套随动系统,整个随动系统的动作通过与所述第一阀杆12连接的驱动机构30进行控制,该随动系统进一步保证了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动作的一致性。
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第二四通球阀20之间设有连接支架50,所述连接支架50支撑在所述第二四通球阀20的端法兰上且与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的底座通过螺栓紧固;所述阀杆套筒40两端为便于与所述第二阀杆13、第三阀杆22进行连接的方形孔。所述连接支架50用于将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安装于所述第二四通球阀20上方,使得整个阀组的结构更为紧凑且便于安装;所述阀杆套筒40端部的四方孔可以防止阀杆套筒40与第二阀杆13、第三阀杆22在周向上的相对转动,所述阀杆套筒40与第二阀杆13、第三阀杆22套设连接后实现所述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的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第二四通球阀20各自的阀体上均设有四处流体进出口通道A,每处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都设有阀座组件60,所述阀座组件60包括与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共轴线且沿所述轴线依次布置的预紧弹簧压环61、阀座支撑筒62以及与所在阀体内阀芯形成密封配合的阀座密封圈63,所述阀座支撑筒62外侧面与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阀座支撑筒62靠近所在阀体内腔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设所述阀座密封圈63的环槽,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与阀座支撑筒62二者端面之间设有多个预紧弹簧64,所述预紧弹簧64一端作用于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另一端作用于所述阀座支撑筒62,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处安装有限位部件,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远离所在阀体内腔的端面抵靠在所述限位部件上。所述阀座组件60具有自动补偿功能,即可以自动补偿阀座密封圈63与所在阀体内阀芯球体发生摩擦所产生的密封比压误差,大大提高了阀门的密封可靠性。另外,所述阀座组件60在装配时,直接由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的法兰端部装入,即阀座组件60的安装、更换以及维修非常方便,相比于现有四通球阀,本发明可以相应减小阀体内腔的空间,减轻阀门整体重量。
所述环槽外侧槽壁的高度大于内侧槽壁的高度,所述阀座密封圈63在流体进出口通道A轴线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外侧槽壁的高度相当;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临近所述阀座支撑筒62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预紧弹簧64的安装孔,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端面还垂直延伸有凸圈611,所述凸圈611伸入所述阀座支撑筒62内且与所述阀座支撑筒62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预紧弹簧64位于所述凸圈611的外侧;所述限位部件为卡环65,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周向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卡环65的卡槽A1。所述环槽用于安装所述阀座密封圈63,所述环槽的结构利于所述阀座密封圈63在与第一阀芯11或第二阀芯21密封配合时产生弹性变形,进一步确保阀门的密封可靠性。所述预紧弹簧64实现所述阀座密封圈63与第一阀芯11或第二阀芯21的弹性密封配合,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通过凸圈611与所述阀座支撑筒62内壁面进行密封配合并防止气体中固体粉尘进入预紧弹簧64安装空间内,确保预紧弹簧的正常使用,进一步保证阀门的密封可靠性。所述限位部件卡环65对所述阀座组件60整体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其阀座组件60在流体进出口通道A轴线方向上的移位。
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采用5°的缩径结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临近所在阀体内腔的一端的直径最小;四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相邻流体进出口通道A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内均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流道B1、第二流道B2,所述第一流道B1与所在阀体上其中两处相邻的流体进出口通道A连通,所述第二流道B2与所在阀体上另外两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连通,所述第一阀芯11内第一流道B1、第二阀芯21内第一流道B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阀杆12轴向的平面内以90°夹角进行布置。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采用5°的缩径结构,该结构便于所述阀座组件60的安装、更换以及维修;四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布置构成“十”字形,便于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对流体流向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每转动90°,所述流体流向切换一次,即与所述第一流道B1、第二流道B2分别连通的流体进出口通道A发生一次改变。
所述第一阀芯11顶端设有便于与第一阀杆12卡接的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阀芯11底端设有便于与第二阀杆13卡接的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一阀杆12端部为与所述第一凹槽111榫接吻合的四方形结构,所述第二阀芯21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阀杆22卡接的第三凹槽211,所述第二阀芯21底端设有与所在阀体内腔中定位槽榫接的凸台212。
所述阀座组件60还包括与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共轴线的环形压盖66,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位于所述环形压盖66与阀座支撑筒62之间,所述环形压盖66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卡环65吻合的凹圈,所述环形压盖66与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端面贴合且二者通过连接螺栓67紧固。所述卡环65对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环形压盖66均具有限位功能,所述环形压盖66对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具有进一步固定作用。
所述阀座支撑筒62外侧面与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面之间依次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71、石墨防火圈72、第二O形密封圈73,所述凸圈611与阀座支撑筒62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三O形密封圈74,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外侧面与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面之间设有第四O形密封圈75。所述第一O形密封圈71、石墨防火圈72、第二O形密封圈73确保了阀门的密封性,防止了流体在各流体进出口流道A之间的窜动;所述第三O形密封圈74、第四O形密封圈75可以防止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的固体粉尘进入预紧弹簧64安装空间内,保证了预紧弹簧64的正常使用功能。
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的阀体顶端固定有第一阀盖14、底端固定有第二阀盖15,所述第二四通球阀20的阀体顶端固定有第三阀盖23,所述第一阀盖14上设有第一阀杆12安装孔,所述第二阀盖15上设有第二阀杆13安装孔,所述第三阀盖23上设有第三阀杆22安装孔;所述第一阀杆12、第二阀杆13、第三阀杆22分别与各自的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五O形密封圈76以及密封填料77,所述安装孔所在阀盖的外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填料压盖78的凹圈,所述填料压盖78通过螺栓与所在阀盖固定,所述填料压盖78与安装在相应安装孔中的阀杆之间设有第六O形密封圈79。即所述第一阀杆12与第一阀杆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二阀杆13与第二阀杆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三阀杆22与第三阀杆安装孔之间均通过所述密封填料77、第五O形密封圈76、第六O形密封圈79实现密封,所述凹圈对所述填料压盖78的安装具有限位作用。
本发明在干燥器循环回路中的连接使用如图7、8所示:该循环回路的作用:对参与催化重整反应的气流进行预先干燥处理。为了确保气流干燥处理的连续进行,需要对图中所示第一干燥罐C、第二干燥罐D进行切换,所述第一干燥罐C、第二干燥罐D其中一个罐内分子筛处于失效再生状态,另一个罐内分子筛处于有效干燥状态。所述第一干燥罐C、第二干燥罐D的切换操作是通过本发明四通球阀组来实现的。
图7中,所述第一干燥罐C内分子筛处于失效再生状态,所述第二干燥罐D中分子筛处于有效干燥状态且对循环回路内气流实施干燥处理。由图7可以看出,循环管路中气体流经第二三通阀82,后通过第二四通球阀20进入第一干燥罐C进行分子筛再生,从第一干燥罐C流出后经第一四通球阀10及第一三通阀81流入系统管路,进行冷却脱水,随后经第一四通球阀10流入第二干燥罐D中进行气体干燥,之后再次通过第二四通球阀20流入系统管路进入后续反应。因为所述气流处于高温状态,在经过第一干燥罐C时,第一干燥罐C中失效的分子筛内水分被高温气流带走且逐渐恢复干燥性能,即所述高温气流对第一干燥罐C内失效分子筛具有再生作用。所述第二干燥罐D中分子筛对气流中水分具有进一步干燥功能,第二干燥罐D内分子筛在使用后逐渐失去干燥活性。为了对气流进行持续干燥,这时就操作四通球阀组使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两者同步转动90°实现流体流向的切换,如图8所示,气流流经第二三通阀82,后通过第二四通球阀20进入第二干燥罐D进行分子筛再生,从第二干燥罐D流出后经第一四通球阀10及第一三通阀81流入系统管路,进行冷却脱水,随后经第一四通球阀10流入第一干燥罐C进行气体干燥,后再次通过第二四通球阀20流入系统管路进入后续反应。图8中所述第一干燥罐C内分子筛处于有效干燥状态且对循环回路内气流实施干燥处理,所述第二干燥罐D中分子筛处于失效再生状态。

Claims (10)

1.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四通球阀(10)、第二四通球阀(20),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的阀体腔内设有第一阀芯(11),所述第二四通球阀(20)的阀体腔内设有第二阀芯(21),所述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固定连接且在驱动机构(30)作用下同步转动以实现对流体流向的同步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包括与第一阀芯(11)固定连接的第一阀杆(12)、第二阀杆(13),所述第一阀杆(12)与所述驱动机构(30)直接连接,所述第二四通球阀(20)包括与第二阀芯(21)固定连接的第三阀杆(22),所述第三阀杆(22)与所述第二阀杆(12)通过阀杆套筒(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杆(12)、第二阀杆(13)、第三阀杆(22)同轴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第二四通球阀(20)之间设有连接支架(50),所述连接支架(50)支撑在所述第二四通球阀(20)的端法兰上且与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的底座通过螺栓紧固;所述阀杆套筒(40)两端为便于与所述第二阀杆(13)、第三阀杆(22)进行连接的方形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第二四通球阀(20)各自的阀体上均设有四处流体进出口通道(A),每处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都设有阀座组件(60),所述阀座组件(60)包括与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共轴线且沿所述轴线依次布置的预紧弹簧压环(61)、阀座支撑筒(62)以及与所在阀体内阀芯形成密封配合的阀座密封圈(63),所述阀座支撑筒(62)外侧面与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阀座支撑筒(62)靠近所在阀体内腔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卡设所述阀座密封圈(63)的环槽,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与阀座支撑筒(62)二者端面之间设有多个预紧弹簧(64),所述预紧弹簧(64)一端作用于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另一端作用于所述阀座支撑筒(62),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处安装有限位部件,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远离所在阀体内腔的端面抵靠在所述限位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外侧槽壁的高度大于内侧槽壁的高度,所述阀座密封圈(63)在流体进出口通道(A)轴线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外侧槽壁的高度相当;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临近所述阀座支撑筒(62)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预紧弹簧(64)的安装孔,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端面还垂直延伸有凸圈(611),所述凸圈(611)伸入所述阀座支撑筒(62)内且与所述阀座支撑筒(62)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预紧弹簧(64)位于所述凸圈(611)的外侧;所述限位部件为卡环(65),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周向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卡环(65)的卡槽(A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采用5°的缩径结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临近所在阀体内腔的一端的直径最小;四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相邻流体进出口通道(A)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阀芯(11)、第二阀芯(21)内均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流道(B1)、第二流道(B2),所述第一流道(B1)与所在阀体上其中两处相邻的流体进出口通道(A)连通,所述第二流道(B2)与所在阀体上另外两处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连通,所述第一阀芯(11)内第一流道(B1)、第二阀芯(21)内第一流道(B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阀杆(12)轴向的平面内以90°夹角进行布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11)顶端设有便于与第一阀杆(12)卡接的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阀芯(11)底端设有便于与第二阀杆(13)卡接的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一阀杆(12)端部为与所述第一凹槽(111)榫接吻合的四方形结构,所述第二阀芯(21)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阀杆(22)卡接的第三凹槽(211),所述第二阀芯(21)底端设有与所在阀体内腔中定位槽榫接的凸台(212)。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组件(60)还包括与所述流体进出口通道(A)共轴线的环形压盖(66),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位于所述环形压盖(66)与阀座支撑筒(62)之间,所述环形压盖(66)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卡环(65)吻合的凹圈,所述环形压盖(66)与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端面贴合且二者通过连接螺栓(67)紧固。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支撑筒(62)外侧面与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面之间依次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71)、石墨防火圈(72)、第二O形密封圈(73),所述凸圈(611)与阀座支撑筒(62)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三O形密封圈(74),所述预紧弹簧压环(61)外侧面与流体进出口通道(A)内壁面之间设有第四O形密封圈(75)。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联四通球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球阀(10)的阀体顶端固定有第一阀盖(14)、底端固定有第二阀盖(15),所述第二四通球阀(20)的阀体顶端固定有第三阀盖(23),所述第一阀盖(14)上设有第一阀杆(12)安装孔,所述第二阀盖(15)上设有第二阀杆(13)安装孔,所述第三阀盖(23)上设有第三阀杆(22)安装孔;所述第一阀杆(12)、第二阀杆(13)、第三阀杆(22)分别与各自的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五O形密封圈(76)以及密封填料(77),所述安装孔所在阀盖的外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填料压盖(78)的凹圈,所述填料压盖(78)通过螺栓与所在阀盖固定,所述填料压盖(78)与安装在相应安装孔中的阀杆之间设有第六O形密封圈(79)。
CN201610624094.9A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 Active CN106246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4094.9A CN106246957B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4094.9A CN106246957B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6957A true CN106246957A (zh) 2016-12-21
CN106246957B CN106246957B (zh) 2019-04-16

Family

ID=5760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4094.9A Active CN106246957B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4695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415A (zh) * 2018-06-14 2018-10-12 山西省水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阀芯及阀
CN113531166A (zh) * 2021-07-30 2021-10-22 江苏亿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模块化快拆机构的多通道换向球阀
CN113531165A (zh) * 2021-07-30 2021-10-22 江苏亿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控升降式多通道换向球阀
CN113531163A (zh) * 2021-07-30 2021-10-22 江苏亿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八通换向球阀
CN113606360A (zh) * 2021-07-15 2021-11-05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通节流电子膨胀阀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13223A1 (en) * 1991-01-28 1992-08-06 Armaturjonsson Ab Device for alternately controlling two cooperating valves, especially safety valves on pressure vessels
CN200975510Y (zh) * 2006-11-30 2007-11-14 曾品其 组合密封座v型调节球阀
CN102207210A (zh) * 2010-12-21 2011-10-05 卓开挺 用于吸附式干燥机的四通阀
CN203395276U (zh) * 2013-07-26 2014-01-15 浙江上工阀门有限公司 双联三通球阀
CN204852478U (zh) * 2015-07-21 2015-12-09 田晓良 一种双头联动夹套四通阀
CN205226474U (zh) * 2015-11-27 2016-05-11 美沃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密封双联三通球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13223A1 (en) * 1991-01-28 1992-08-06 Armaturjonsson Ab Device for alternately controlling two cooperating valves, especially safety valves on pressure vessels
CN200975510Y (zh) * 2006-11-30 2007-11-14 曾品其 组合密封座v型调节球阀
CN102207210A (zh) * 2010-12-21 2011-10-05 卓开挺 用于吸附式干燥机的四通阀
CN203395276U (zh) * 2013-07-26 2014-01-15 浙江上工阀门有限公司 双联三通球阀
CN204852478U (zh) * 2015-07-21 2015-12-09 田晓良 一种双头联动夹套四通阀
CN205226474U (zh) * 2015-11-27 2016-05-11 美沃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密封双联三通球阀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清双、尹玉杰、明赐东: "《阀门手册——选型》", 31 January 201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415A (zh) * 2018-06-14 2018-10-12 山西省水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阀芯及阀
CN108644415B (zh) * 2018-06-14 2023-10-13 山西省水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阀芯及阀
CN113606360A (zh) * 2021-07-15 2021-11-05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通节流电子膨胀阀
CN113531166A (zh) * 2021-07-30 2021-10-22 江苏亿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模块化快拆机构的多通道换向球阀
CN113531165A (zh) * 2021-07-30 2021-10-22 江苏亿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控升降式多通道换向球阀
CN113531163A (zh) * 2021-07-30 2021-10-22 江苏亿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八通换向球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6957B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6957A (zh) 一种串联四通球阀组
CN103256410B (zh) 制冷系统及其球阀
CN104471297B (zh) 用于车辆的箱的阀组件
US20110212213A1 (en) Stackable valve system
CN106015647A (zh) 一种四通球阀
CN206786062U (zh) 一种十字型连体阀
CN103939629A (zh) 高压差阀门的双密封联动先导阀芯结构
US4078966A (en) System for the emergency injection of liquid into a nuclear reactor core
CN103370442B (zh) 气闸和带有气闸的涂覆装置
CN109506001A (zh) 一种新型防冲刷平衡阀门
CN106195398A (zh) 电磁阀及具有该电磁阀的电磁阀组和电磁阀阵列
CN105546330B (zh) 一种超低温流体装卸臂专用旋转接头
CN205446787U (zh) 一种新型球阀启闭件及含其的球形单斜焊缝全焊接球阀
CN208852867U (zh) 组合式流体分布器
US20220170560A1 (en) Valve assemblies for a diaphragm pump
CN207137637U (zh) 一种n2提纯系统及气体处理系统
US7549603B2 (en) Deflection system for a gas stream in a nozzle
CN209100675U (zh) 一种用于特殊工况下的保温套闸阀
CN103084122B (zh) 径向反应器
CN109046181A (zh) 组合式流体分布器
CN209054100U (zh) 一种气液动程序控制截止阀的平衡阀芯
CN111365475A (zh) 一种密封可靠的蝶阀
CN104747753B (zh) 一种含有组合换向阀的干燥系统
CN104033190B (zh) 一种三层壳汽轮机的进汽结构
CN110131478A (zh) 一种贯穿式降压短件、套筒以及降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031 No. 888 Changjiang West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Anhui.

Applicant after: Hefei Gene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31 No. 888 Changjiang West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Anhui.

Applicant before: Hefei Universal Machinery Ins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