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6230A - 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6230A
CN106246230A CN201610608949.9A CN201610608949A CN106246230A CN 106246230 A CN106246230 A CN 106246230A CN 201610608949 A CN201610608949 A CN 201610608949A CN 106246230 A CN106246230 A CN 106246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gas
pressure
pressure vessel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89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46230B (zh
Inventor
姜彤
郑祥常
陈紫薇
傅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6089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462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46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6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46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6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B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OR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TYPE, e.g. STEAM ENGINES
    • F01B29/00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other than those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main 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B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OR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TYPE, e.g. STEAM ENGINES
    • F01B3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体活塞技术领域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包括:压力容器(25)连接低压气体管道(2)和高压气体管道(1),底部连接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腔内设置促进气液热交换的填料(27)或塔板(29),腔内上方设置液体分布器(46),控温液体注入装置(31)两端分别与压力容器上部和下部连接。该装置有气体储能和释能两种工作方式;控温液体注入装置、液体分布器使控温液体从压力容器上部均匀流下,气体与液体直接接触进行快速热交换;填料、平板的设置增加了气液进行热交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容器内气液热交换效率。该装置利用液体比热大的特点控制气体温度,以实现近似的气体等温缩放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活塞技术领域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储能技术对电网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储能技术辅助新能源发电,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等问题,使之形成持续稳定的能量输出。然而现有的大容量储能技术只有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有对地理环境要求苛刻,建设周期长等等缺点;而压缩空气储能则没有这些方面的限制。
但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缺点是通常与燃气轮机配合,需要消耗燃气,产生环境污染,易泄漏,能量密度低,且空气压缩、膨胀时,温度变化剧烈,对设备的伤害较大,造成检修成本高。
虽然近年来液体活塞技术已经用于压缩空气储能中来,解决了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但空气压缩/膨胀过程多为绝热或者自由膨胀过程,温度变化剧烈,产生热量不易保存,压缩空气势能利用不完全,储能利用效率低。
国内外现有的液体活塞中,每个活塞腔都由单一高压容器组成,无蓄液单元部分设计,更无腔内温控单元。其弊端在于气体缩放过程多为绝热、自由膨胀过程,使得压缩空气释放能量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的压缩过程中存在热量损失和膨胀时低温导致压强下降能量损耗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包括:压力容器与低压气体管道和高压气体管道相连,压力容器底部与液压势能转换装置相连,压力容器腔内设置有促进气液热交换的填料或塔板或混合采用填料和塔板,压力容器上方设置液体分布器,控温液体注入装置两端分别与压力容器上部和下部连接。
所述装置有气体储能和释能两种工作方式:
所述气体储能工作方式是指,压力容器内预置低压气体,各个气体管道封闭,液压势能转换装置用外部能量将液体送入该压力容器内,对气体进行压缩,气体压缩完成后送入高压气体管道;
所述气体释能工作方式是指,在释能时,通过高压气体管道将高压空气送入压力容器内部,气体膨胀驱动液体通过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对外做功,完成后气体送入低压气体管道。
所述装置的控温过程为:
气体压缩储能与膨胀释能过程中,控温液体注入装置将控温液体送入压力容器上部,控温液体通过液体分布器在容器内均匀分布后从容器上部流下,气体与液体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采用塔板和填料来划分气体和液体流经途径,液体流经填料时在填料间形成液膜,塔板延缓气体的流动,延长了气体的流通路径,同时塔板上可保留一定高度的液层,气体通过塔板上设置的筛孔、浮阀或泡罩,穿过塔板上的液层,增大了液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利用液体控制气体体积变化时温度波动,实现近似的等温过程。
所述高压气体管道与压力容器有两种连接方式:
一种方式为高压气体管道只连接在压力容器顶部,同时作为高压气体出气口和入气口,通过强制液体循环实现气体温度控制,即控温液体注入装置从压力容器上方注入液体,液体分布器使液体均匀流下,气体通过塔板、填料的作用与液体充分进行热交换;
另一种方式为高压气体管道分别连接压力容器的顶部和底部,顶部为高压出气口,底部为高压入气口,气体膨胀过程中,高压气体从底部高压入气口送入压力容器,在气体膨胀逐渐上升的过程中,首先与压力容器中已有液体进行热量交换,底部塔板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气体的上升,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气体充分与底部液体进行热交换,当压力容器上部气体积累到一定量后,再采用强制液体循环方式对液体进行控温,同时将液体送至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做功,膨胀结束后,气体从低压气体管道排出。
所述压力容器采用三种控温技术,包括:单纯采用填料塔技术,单纯采用板式塔技术,混合采用填料塔和板式塔技术,来增加液体和气体的接触面积,控制液体和气体流动方向,促进两者充分接触混合,实现气体与液体间的高速热质交换,利用液体比热大的特点实现气体变化近似等温的过程。
所述填料塔技术是指容器内采用填料对容器空间进行填充,液体通过液体分布器在容器内均匀分布后从容器上部流下,流经填料时,在填料表面形成液膜,增大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热质交换效率。
所述板式塔技术是指容器内设置塔板,在塔板设置筛孔或浮阀或泡罩,并且在塔板设置有溢流堰、降液管,其中溢流堰使塔板能保持一定厚度的液层;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穿过筛孔与液层充分进行热量交换,或气体通过齿缝进入液层,被泡罩或浮阀分散成许多细小的气泡或流股,在板上形成鼓泡层,为气液两相的传热和传质提供大量的界面;液体通过塔板横向流动,气体通过筛孔或齿缝纵向流动,气体和液体通过不同的路径流动,增加了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实现快速热质交换。
所述混合采用填料塔和板式塔技术是指在压力容器上部填充填料,下部设置塔板;气体压缩膨胀时集中在压力容器上部,控温液体在填料中形成液膜,促进气液进行充分热交换;压力容器下部塔板的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气体的流动,使气体流动的距离变长,提高了换热效率。
所述控温液体注入装置一端直接连入液体分布器,另一端连接压力容器下部的液体或合适压强的液体源,液体从压力容器上部送入,通过液体分布器均匀流下,在储能、释能过程中为气体控温,以实现近似的等温变化过程,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利用水泵或者液压活塞实现压力容器内部液体自循环,克服容器内液面到容器上部的高度差所导致的液体压强差做功,将下部液体抽至上部,对气体温度进行控制;
利用水泵或者液压活塞通过外部能量做功将外部合适的水源抽入压力容器上部;
所述控温液体注入装置也可省去,直接采用液压势能转换装置通过外部能量做功直接将外部低压液体抽入压力容器上部。
所述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包括水力设备,水力设备连接外部水源,水力设备可以为液压活塞机构、各种抽蓄发电机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或液压马达,液压活塞机构包括液压活塞组及其控制运行的液压控制机构,液压控制机构包括直线电机、曲柄电机、电动液压伺服机构。
所述液体分布器的上方增设附加控温装置,可在液体分布器上方增设喷头对上方气体喷淋液体以控制温度,或增设管道,管道一端靠近容器顶部,另一端位于液体分布器的下方,液体在液体分布器上方形成一定高度的液层,以减少液体分布器上方的气体体积,气体则通过增设的管道送出到高压出气口和低压出气口。
所述装置在压力容器下部设置内部蓄气单元或在压力容器外部设置蓄气缓冲装置;膨胀前气体应预先送入蓄气单元或蓄气缓冲装置,当采用蓄气单元时,气体体积增大,从蓄气单元溢出,实现热质交换;当采用蓄气缓冲装置时,膨胀前应打开连接压力容器的管道的阀门,气体注入压力容器,同时液体驱动液压释能转换单元进行做功,做功的同时在压力容器内实现气体与液体的快速热质交换。
所述压力容器采用成对或多个压力容器成组运行来提高效率,即两个压力容器的顶部分别与高压气体管道和低压气体管道相连,两个压力容器的底部与高压气体管道相连,两个压力容器之间通过液压势能转换装置连接;初始时刻,两个压力容器中必有一个压力容器内充满液体,另外一个压力容器内只有少量液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对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进行改造,以液体为介质对空气进行压缩和释放,减少了损耗。同时利用液体比热容大的特点,稳定气体温度变化,提高了压缩空气中能量的利用效率。稳定气体温度变化解决了气体缩放时剧烈温度变化对设备的损坏和危害,同时也降低了对储能设备硬件要求。
(2)本发明在压力容器中加入了填料和塔板技术,促进了气体和液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有利于控温,实现等温缩放,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3)本发明采用液体活塞,可以通过液体势能装换装置实现液体势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
(4)本发明可以就地安装,不需要特定的地理条件,降低了建设成本和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的实施例一;
图2是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的实施例二;
图3是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的实施例三,压力容器下部设置有蓄气缓冲装置;
图4是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的实施例四,在图2高压气体管道连接方式下,采用压力容器成对运行方式;
图5为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的实施例五,直接采用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将控温液体送入压力容器上部;
图6a~c分别是腔内单纯采用填料塔结构、腔内单纯采用平板塔结构、腔内采用填料和平板混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7a~b分别是带有降液管的平板透视图和平板塔剖面图;
图8a~b分别是不带有降液管的平板透视图和平板塔剖面图;
图9a为液体分布器上部设置额外喷淋装置的示意图;
图9b为液体分布器上部设置溢流管道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高压气体端口,2-低压气体端口,3~14-液体端口,15~24、48~51~53-阀门,25~26-压力容器,27~28-填料,29~30-平板,31~32-水泵,33-开孔,34-溢流阀,35-降液管,36-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7~42-液体管道,43~44-高压气体管道,45低压气体管道,46~47-液体分布器,54-喷头,55-蓄气缓冲装置,56-溢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和图2是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高压管道的两种连接方式。压力容器25与高压气体管道1、低压气体管道2、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相连,控温液体注入装置31两端分别连接压力容器的顶部和底部,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连接到外部水源;压力容器从上到下一次设置有液体分布器46、填料27、塔板29。
图1所示高压气体管道连接方式为:高压气体管道只连接在压力容器顶部,同时作为高压气体出气口和入气口。
其压缩过程为:初始状态压力容器25中充满液体,所有阀门均关闭;打开阀门16、21,从低压气体管道45送入低压气体,将压力容器25内的液体通过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排出到外部水源,此时液体驱动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对外做功;压力容器中送入所需进行压缩的气体后,关闭阀门16,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将外部水源中的液体送入压力容器25中,压缩气体;同时,打开阀门19,控温液体注入装置31将压力容器底部部分液体抽到顶部,该液体经液体分布器46后从压力容器顶部均匀流下,与压缩的气体直接对撞进行热交换,液体通过填料时,在填料间形成液膜,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塔板减缓了气体上升、液体流下的速率,塔板上的溢流堰使得流下的液体在塔板上形成有一定高度的液层,气体体积减小的过程中,气体穿过塔板上的筛孔与液层进行充分热交换;压缩结束后,关闭阀门19,打开阀门15,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向压力容器中注入液体,将压缩气体送入高压气体管道44。
其膨胀过程为:初始状态压力容器25中充满液体,所有阀门关闭;打开阀门15、21,从高压气体管道44向压力容器中送入高压气体,送入一定气体后关闭阀门15;气体在压力容器中膨胀,推动液体通过液体管道9、39驱动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对外做功,液体排出到外部水源;气体膨胀的同时,控温液体注入装置31不断将压力容器底部液体送入顶部,对气体进行控温;气体膨胀过程结束后,打开阀门16,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向压力容器中注入液体将气体送出到低压气体管道45。
控温液体注入装置的一端连接压力容器顶部,另一端可以连接压力容器底部,也可以连接其他合适的水源,控温时将其他合适水源中的液体送入压力容器上部。
图2所示高压气体管道连接方式为:高压气体管道分别连接压力容器的顶部和底部,顶部为高压出气口,底部为高压入气口。与图1所示连接方式的运作不同之处在于其膨胀过程:气体从压力容器底部送入,先经过压力容器底部液体进行热交换,压力容器下部塔板阻碍了气体的上升,使气体能充分与液体进行热交换;高压气体在压力容器25中膨胀做功,使压力容器25中液体自液体端口9流出;当压力容器顶部积累一定量气体后,控温液体注入装置将压力容器底部的液体通过液体管道41、37送入压力容器顶部,液体经液体分布器46后从压力容器顶部均匀流下,与膨胀的气体直接对撞进行热交换,同时液体通过填料时,在填料间形成液膜,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气体膨胀结束后,打开阀门16,将气体送入低压气体管道45。
图3为在压力容器高压入气口设置蓄气缓冲单元的示意图。气体膨胀时,初始状态所有阀门关闭,压力容器25中充满液体,蓄气缓冲装置55中充满高压气体;打开阀门20,气体溢出到压力容器25中,当液体充满蓄气缓冲装置后,关闭阀门20,打开阀门21,气体在压力容器25中膨胀释能;打开阀门52、53,向蓄气缓冲装置中送入高压气体,将液体排出到外部水源中。
图4所示为压力容器成对运行的示意图。高压气体管道分别连接压力容器顶部和底部,顶部为高压出气口,底部为高压入气口。
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采用双向水泵实现。当需要向压力容器25内注入液体时,有两种实现方案:一种方案为,打开阀门21、24、49,关闭阀门48、50、51,水泵将液体从压力容器26送入压力容器25中;另一种方案为,打开阀门21、49、51,关闭阀门24、48、50,水泵将液体从外部水源送入压力容器25中。当需要将液体从压力容器25中排出时,有三种方案:一种方案为,打开阀门21、24、48,关闭阀门49、50、51,水泵将液体从压力容器25送入压力容器26中;一种方案为,打开阀门21、48、51,关闭阀门24、49、50,液体驱动水泵对外做功,同时将液体从压力容器25排出到外部水源中;一种方案为,打开阀门21、50,直接将压力容器25中的液体排出到外部水源,此时没有做功过程。
图4所示的成对运行方式下气体膨胀做功过程为:初始状态为,压力容器25充满液体,压力容器26只有少量的液体,阀门15、16、17、22、23、49、50、51关闭,阀门18、19、20、21、24、48开启,适量的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体管道43进入压力容器25中,关闭阀门20,高压气体在压力容器25中膨胀做功,使压力容器25中液体自液体端口9流出,由于压力容器26与低压气体管道连接,液体端口9和10之间形成了势能差,为液体势能转换单元36提供原动力,将液体势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同时将液体送入压力容器26中,将压力容器26中的低压气体送入低压气体管道45,压力容器25中的液体减少。在气体膨胀过程中,控温液体注入装置31不断地将液体抽至压力容器25上部,并喷淋下来。填料27表面所形成的液膜增大了气液热交换面积,塔板29上形成的液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控制气体膨胀过程中温度稳定。膨胀做功阶段结束时,压力容器25内只有少量液体,压力容器26内充满液体。阀门18、19关闭,阀门16、22、23开启。适量的高压气体由高压气体管道43进入压力容器26中,然后阀门23关闭。气体在压力容器26中的膨胀过程与上述压力容器25内气体膨胀过程相同。如此反复可以将压缩空气中的能量完全释放。
图4所示的成对运行方式下气体压缩储能的过程为:初始状态为,压力容器25内预置一定体积的低压气体,压力容器26内充满液体。阀门15、16、17、20、22、23、48、50、51关闭,阀门18、19、21、24、49开启。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做功将压力容器26内的液体通过液体管道39、40抽至压力容器25中,压力容器25内的液面逐渐上升,气压逐渐升高,当压力容器25内的气压大于高压气体管道44中的气压时,打开阀门15,将高压气体送入高压气体管道44中。在气体压缩过程中,控温液体注入装置31不断地将液体抽至压力容器25上部,并喷淋下来,液体在填料27表面所形成的液膜增大了气液热交换面积,在塔板29上形成液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控制气体膨胀过程中温度稳定。高压气体送入到高压气体管道44中后,压力容器25中充满液体,压力容器26中只有少量的液体,低压气体被抽入压力容器26内,关闭阀门15、18、19、49,阀门16、22、48开启,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将压力容器25中的液体抽到压力容器26中对压力容器26内的低压气体进行压缩,过程与上述相同。如此反复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量不断地转换成压缩空气的势能储存起来。
图5为压力容器成对运行的另一种方式。控温液体注入装置31可以将压力容器26中的液体或其他合适水源中的液体送入压力容器25顶部,也可以直接采用液压势能转换装置通过外部能量做功将合适水源中液体抽入压力容器上部,如图4所示。以压力容器25为例,膨胀过程中,气体在压力容器25中膨胀,将液体通过管道39、38及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a)送入压力容器26中,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b)则将压力容器26中的液体送入压力容器25顶部,对气体进行温度控制;压缩过程中,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b)直接将压力容器26中的液体送入压力容器25顶部,该液体既起到控温作用,也起到压缩气体的作用。
图6a、6b、6c分别是腔内单纯采用填料塔结构、单纯采用塔板结构、采用填料和塔板混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7a、7b、8a、8b表现的是塔板的2种实现形式:带有降液管35和不带有降液管。溢流堰34能使塔板上形成液层,气体从开孔33向上流动,形成强烈的热质交换。
图9a为液体分布器上方增设喷头的示意图。在压缩过程中,液体分布器无法对上方气体进行温度控制,使得气体温度不断升高,因此采用喷头54对上方气体喷射液体进行控温。
图9b所述的液体分布器上方的预留体积过大时,应当在液体分布器的上方增设溢流管道56,溢流管道一端靠近容器顶部,一端位于液体分布器的下方。控温液体在液体分布器上方形成液层,使上方的气体通过溢流管道挤压到液体分布器下部,从而进行控温;压缩膨胀过程结束后,气体通过溢流管道送入低/高压出气口。
此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包括:压力容器与低压气体管道和高压气体管道相连,压力容器底部与液压势能转换装置相连,压力容器腔内设置有促进气液热交换的填料或塔板或混合采用填料和塔板,压力容器上方设置液体分布器,控温液体注入装置两端分别与压力容器上部和下部连接;
所述装置有气体储能和释能两种工作方式:
所述气体储能工作方式是指,压力容器内预置低压气体,各个气体管道封闭,液压势能转换装置用外部能量将液体送入该压力容器内,对气体进行压缩,气体压缩完成后送入高压气体管道;
所述气体释能工作方式是指,在释能时,通过高压气体管道将高压空气送入压力容器内部,气体膨胀驱动液体通过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对外做功,完成后气体送入低压气体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控温过程为:
气体压缩储能与膨胀释能过程中,控温液体注入装置将控温液体送入压力容器上部,控温液体通过液体分布器在容器内均匀分布后从容器上部流下,气体与液体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采用塔板和填料来划分气体和液体流经途径,液体流经填料时在填料间形成液膜,塔板延缓气体的流动,延长了气体的流通路径,同时塔板上可保留一定高度的液层,气体通过塔板上设置的筛孔、浮阀或泡罩,穿过塔板上的液层,增大了液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利用液体控制气体体积变化时温度波动,实现近似的等温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体管道与压力容器有两种连接方式:
一种方式为高压气体管道只连接在压力容器顶部,同时作为高压气体出气口和入气口,通过强制液体循环实现气体温度控制,即控温液体注入装置从压力容器上方注入液体,液体分布器使液体均匀流下,气体通过塔板、填料的作用与液体充分进行热交换;
另一种方式为高压气体管道分别连接压力容器的顶部和底部,顶部为高压出气口,底部为高压入气口,气体膨胀过程中,高压气体从底部高压入气口送入压力容器,在气体膨胀逐渐上升的过程中,首先与压力容器中已有液体进行热量交换,底部塔板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气体的上升,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气体充分与底部液体进行热交换,当压力容器上部气体积累到一定量后,再采用强制液体循环方式对液体进行控温,同时将液体送至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做功,膨胀结束后,气体从低压气体管道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采用三种控温技术,包括:单纯采用填料塔技术,单纯采用板式塔技术,混合采用填料塔和板式塔技术,来增加液体和气体的接触面积,控制液体和气体流动方向,促进两者充分接触混合,实现气体与液体间的高速热质交换,利用液体比热大的特点实现气体变化近似等温的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技术是指容器内采用填料对容器空间进行填充,液体通过液体分布器在容器内均匀分布后从容器上部流下,流经填料时,在填料表面形成液膜,增大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热质交换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塔技术是指容器内设置塔板,在塔板设置筛孔或浮阀或泡罩,并且在塔板设置有溢流堰、降液管,其中溢流堰使塔板能保持一定厚度的液层;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穿过筛孔与液层充分进行热量交换,或气体通过齿缝进入液层,被泡罩或浮阀分散成许多细小的气泡或流股,在板上形成鼓泡层,为气液两相的传热和传质提供大量的界面;液体通过塔板横向流动,气体通过筛孔或齿缝纵向流动,气体和液体通过不同的路径流动,增加了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实现快速热质交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采用填料塔和板式塔技术是指在压力容器上部填充填料,下部设置塔板;气体压缩膨胀时集中在压力容器上部,控温液体在填料中形成液膜,促进气液进行充分热交换;压力容器下部塔板的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气体的流动,使气体流动的距离变长,提高了换热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液体注入装置一端直接连入液体分布器,另一端连接压力容器下部的液体或合适压强的液体源,液体从压力容器上部送入,通过液体分布器均匀流下,在储能、释能过程中为气体控温,以实现近似的等温变化过程,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利用水泵或者液压活塞实现压力容器内部液体自循环,克服容器内液面到容器上部的高度差所导致的液体压强差做功,将下部液体抽至上部,对气体温度进行控制;
利用水泵或者液压活塞通过外部能量做功将外部合适的水源抽入压力容器上部;
所述控温液体注入装置也可省去,直接采用液压势能转换装置通过外部能量做功直接将外部低压液体抽入压力容器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包括水力设备,水力设备连接外部水源,水力设备可以为液压活塞机构、各种抽蓄发电机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或液压马达,液压活塞机构包括液压活塞组及其控制运行的液压控制机构,液压控制机构包括直线电机、曲柄电机、电动液压伺服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器的上方增设附加控温装置,可在液体分布器上方增设喷头对上方气体喷淋液体以控制温度,或增设管道,管道一端靠近容器顶部,另一端位于液体分布器的下方,液体在液体分布器上方形成一定高度的液层,以减少液体分布器上方的气体体积,气体则通过增设的管道送出到高压出气口和低压出气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压力容器下部设置内部蓄气单元或在压力容器外部设置蓄气缓冲装置;膨胀前气体应预先送入蓄气单元或蓄气缓冲装置,当采用蓄气单元时,气体体积增大,从蓄气单元溢出,实现热质交换;当采用蓄气缓冲装置时,膨胀前应打开连接压力容器的管道的阀门,气体注入压力容器,同时液体驱动液压释能转换单元进行做功,做功的同时在压力容器内实现气体与液体的快速热质交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采用成对或多个压力容器成组运行来提高效率,即两个压力容器的顶部分别与高压气体管道和低压气体管道相连,两个压力容器的底部与高压气体管道相连,两个压力容器之间通过液压势能转换装置连接;初始时刻,两个压力容器中必有一个压力容器内充满液体,另外一个压力容器内只有少量液体。
CN201610608949.9A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Active CN106246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8949.9A CN106246230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8949.9A CN106246230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6230A true CN106246230A (zh) 2016-12-21
CN106246230B CN106246230B (zh) 2020-04-07

Family

ID=57604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8949.9A Active CN106246230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462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966A (zh) * 2016-12-28 2017-05-17 华北电力大学 气液两相联合储能发电系统及其储能发电方法
CN108443110A (zh) * 2018-01-24 2018-08-24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实现气体等温压缩膨胀的活塞装置
CN109340079A (zh) * 2018-09-17 2019-02-15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高效发电方法
CN111706414A (zh) * 2020-06-09 2020-09-25 西安交通大学 利用可凝气体相变的准等压放电等温压缩储能系统与方法
CN116291792A (zh) * 2021-12-03 2023-06-23 能源8科技公司 使用异质性压能交互致动模组的能量储存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8742A1 (en) * 1992-05-08 1993-11-10 Cooper Industries, Inc. Transfer of production fluid from a well
CN103161774A (zh) * 2013-03-12 2013-06-19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可使气体等温缩放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CN104005802A (zh) * 2013-02-27 2014-08-2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104675763A (zh) * 2015-01-08 2015-06-0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可用于供暖的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及运行方法
CN105201926A (zh) * 2015-09-11 2015-12-30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蓄气单元实现气体等温缩放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8742A1 (en) * 1992-05-08 1993-11-10 Cooper Industries, Inc. Transfer of production fluid from a well
CN104005802A (zh) * 2013-02-27 2014-08-2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103161774A (zh) * 2013-03-12 2013-06-19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可使气体等温缩放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CN104675763A (zh) * 2015-01-08 2015-06-0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可用于供暖的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及运行方法
CN105201926A (zh) * 2015-09-11 2015-12-30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蓄气单元实现气体等温缩放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966A (zh) * 2016-12-28 2017-05-17 华北电力大学 气液两相联合储能发电系统及其储能发电方法
CN106677966B (zh) * 2016-12-28 2019-02-01 华北电力大学 气液两相联合储能发电系统及其储能发电方法
CN108443110A (zh) * 2018-01-24 2018-08-24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实现气体等温压缩膨胀的活塞装置
CN109340079A (zh) * 2018-09-17 2019-02-15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高效发电方法
CN109340079B (zh) * 2018-09-17 2019-10-1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高效发电方法
CN111706414A (zh) * 2020-06-09 2020-09-25 西安交通大学 利用可凝气体相变的准等压放电等温压缩储能系统与方法
CN111706414B (zh) * 2020-06-09 2021-07-13 西安交通大学 利用可凝气体相变的准等压放电等温压缩储能系统与方法
CN116291792A (zh) * 2021-12-03 2023-06-23 能源8科技公司 使用异质性压能交互致动模组的能量储存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6230B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6230A (zh) 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WO2018120439A1 (zh) 气液两相联合储能发电系统及其储能发电方法
CN201032254Y (zh) 一种节能冷、热水器
AU2014338692B2 (en) Modulat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in plate design
CN106321343A (zh) 基于液体温度控制的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03452612A (zh) 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压缩气体储能系统
CN203949361U (zh) 一种智能空气能生活热水制取系统
CN109595468A (zh) 一种低温运载火箭冷氦气增压降温输送系统
CN108443110A (zh) 一种实现气体等温压缩膨胀的活塞装置
CN107061206A (zh) 一种温度差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泵组
CN105201926B (zh) 基于蓄气单元实现气体等温缩放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CN107143472B (zh) 主动持续从各种环境中获取温差转化成动力的温差发动机
CN206668483U (zh) 一种温度差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泵组
CN206668237U (zh) 撬装式凝胶泡沫调驱装置
CN214274528U (zh) 一种采油工程用油气输送装置
CN207893407U (zh) 一种lng储罐控温装置
CN206755635U (zh) 一种工艺用水热量回收装置
CN201696161U (zh) 一种电能储存及再生装置
CN112460797A (zh) 一种节能型空气能热水器保温水箱
CN2884041Y (zh) 导热油炉的保护装置
CN203614209U (zh) 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装置和具有其的发动机实验装置
CN204987936U (zh) 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
CN105135906A (zh) 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
CN214836907U (zh) 地热发电热调整池式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JP2019218944A (ja) 液体揚水循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