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8711B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38711B CN106238711B CN201610769301.XA CN201610769301A CN106238711B CN 106238711 B CN106238711 B CN 106238711B CN 201610769301 A CN201610769301 A CN 201610769301A CN 106238711 B CN106238711 B CN 1062387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sbar connector
- heating
- mold
- bracket
- thermal ins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5/00—Special cas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product
- B22D25/02—Special cas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product by its peculiarity of shape; of works of art
- B22D25/04—Casting metal electric battery plat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包括机架、模具体、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机架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两个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托架,托架由驱动器带动在两导轨上滑动,托架的中部设有贯通孔,模具体设在托架上并位于贯通孔的正上方,模具体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工位,各工位上均具有汇流排成型槽;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间隔设在两个导轨之间的正下方。采用上述结构制造铅汇流排,可以实现铅的即熔即铸,改变原有铅汇流排的制造方法,无需使用到大铅锅,耗能大大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铅汇流排的成型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蓄电池铅汇流排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蓄电池铅汇流排的制造方法如下:将模具浸没在铅锅中,铅锅中熔融的铅液流入模具上的汇流排成型槽中,然后将整个模具从铅锅中提升并离开铅液,最后将整个模具浸没在水中对熔融的铅液进行冷却,最终形成汇流排。采用上述制造方法中,需要用到一个大型的铅锅,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对铅锅进行保温(每小时消耗33千瓦左右的电能),以使得铅锅内的铅始终处于熔融状态。另外,当铅锅停电时,铅锅内的铅液氧化严重,容易产生废渣,影响铅液的质量。而且,现有的方法制造汇流排,质量难以控制,汇流排成型效果差。
因此,急需改变现有汇流排的制造方法,设计一套低能耗而且成型效果好的设备进行汇流排的制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成型质量好的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包括机架、模具体、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机架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两个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托架,托架由驱动器带动在两导轨上滑动,所述托架的中部设有贯通孔,所述模具体设在托架上并位于贯通孔的正上方,模具体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工位,各工位上均具有汇流排成型槽;所述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间隔设在两个导轨之间的正下方,所述加热单元包括顶部为敞口的壳体,壳体内对应模具体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火焰燃烧器,所述冷却单元包括顶部为敞口的水箱,水箱内对应模具体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向上喷水的喷水孔。
所述模具体的下端面对应各个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均设有沉槽,沉槽所覆盖的区域将对应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整体包围在内。
所述沉槽的深度为3-10mm。
所述托架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滑动部,该滑动部与其对应侧的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托架上设有一圈以上环绕贯通孔设置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连接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所述托架的上端面设有与模具体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模具体设在该定位槽内。
所述驱动器为气缸。
所述火焰燃烧器为燃气灶。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开始时,先将模具体移送至加热单位的正上方,火焰燃烧器对准模具体的沉槽进行加热,使得模具体上各工位的汇流排成型槽处于高温状态,然后将即熔的铅液浇注入汇流排成型槽中,各汇流排成型槽中均注满铅液时,再将模具体移送至冷却单元的正上方,喷水管对准模具体的沉槽进行喷水冷却,铅液经冷却后形成铅汇流排。采用上述结构制造铅汇流排,可以实现铅的即熔即铸,改变原有铅汇流排的制造方法,无需使用到大铅锅,耗能大大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铅汇流排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侧视图;
图3为模具体的俯视图;
图4为模具体的仰视图;
图5为加热单元的俯视图;
图6为冷却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之一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1、模具体2、加热单元3和冷却单元4,机架1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5,两个导轨5上滑动连接有托架6,托架6由驱动器7带动在两导轨5上滑动,驱动器7为气缸,托架6的中部设有贯通孔61,模具体2设在托架6上并位于贯通孔61的正上方,模具体2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工位,本实施例中,模具体2的上端面上具有两个工位,各工位上均具有汇流排成型槽21;加热单元3和冷却单元4间隔设在两个导轨5之间的正下方,加热单元3包括顶部为敞口的壳体31,壳体31内对应模具体2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火焰燃烧器32,其中,火焰燃烧器32为燃气灶。冷却单元4包括顶部为敞口的水箱41,水箱41内对应模具体2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喷水管42,喷水管42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向上喷水的喷水孔。
模具体2的下端面对应各个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21均设有沉槽22,沉槽22所覆盖的区域将对应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21整体包围在内,沉槽22的深度为3-10mm。这样的结构能实现对汇流排成型槽21的均匀加热和冷却。
托架6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滑动部62,该滑动部62与其对应侧的导轨5滑动连接。
托架6上设有一圈以上环绕贯通孔61设置的冷却通道63,冷却通道63连接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冷却通道63内的循环冷却液对托架6进行持续降温,避免托架6温度过高造成导轨5变形或损坏。
托架6的上端面设有与模具体2相适配的定位槽,模具体2设在该定位槽内,并通过螺栓与托架6实现紧固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开始时,先将模具体2移送至加热单位的正上方,火焰燃烧器32对准模具体2的沉槽22进行持续加热,使得模具体2上各工位的汇流排成型槽21处于高温状态(该高温能始终保证铅液处于熔融状态),然后将即熔的铅液浇注入汇流排成型槽21中,各汇流排成型槽21中均注满铅液时,再将模具体2移送至冷却单元4的正上方,喷水管42对准模具体2的沉槽22进行喷水冷却,铅液经冷却后形成铅汇流排。
采用上述结构制造铅汇流排,可以实现铅的即熔即铸,改变原有铅汇流排的制造方法,无需使用到大铅锅,耗能大大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铅汇流排的成型质量。同时通过沉槽22对各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21进行加热和冷却,加热和冷却效果更集中,因此,大大提高了汇流排的成型质量。
Claims (8)
1.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模具体、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机架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两个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托架,托架由驱动器带动在两导轨上滑动,所述托架的中部设有贯通孔,所述模具体设在托架上并位于贯通孔的正上方,模具体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工位,各工位上均具有汇流排成型槽;所述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间隔设在两个导轨之间的正下方,所述加热单元包括顶部为敞口的壳体,壳体内对应模具体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火焰燃烧器,所述冷却单元包括顶部为敞口的水箱,水箱内对应模具体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向上喷水的喷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体的下端面对应各个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均设有沉槽,沉槽所覆盖的区域将对应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整体包围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的深度为3-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滑动部,该滑动部与其对应侧的导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设有一圈以上环绕贯通孔设置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连接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上端面设有与模具体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模具体设在该定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燃烧器为燃气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69301.XA CN106238711B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69301.XA CN106238711B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38711A CN106238711A (zh) | 2016-12-21 |
CN106238711B true CN106238711B (zh) | 2019-01-04 |
Family
ID=5807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69301.XA Active CN106238711B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387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88097A (zh) * | 2018-08-30 | 2018-11-13 | 福建亚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抽蒸汽冷却池结构 |
CN113042711B (zh) * | 2021-03-11 | 2022-05-17 | 长兴金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止铸焊模具变形的冷却机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54175A1 (en) * | 2001-05-22 | 2010-11-24 | MiTek Holdings, Inc | Battery assembling method |
CN202655604U (zh) * | 2012-03-22 | 2013-01-09 | 周剑鹏 | 一种电池极板的铸焊装置 |
CN104781021A (zh) * | 2012-10-30 | 2015-07-15 | Tbs工程有限公司 | 铅输送设备 |
CN206009792U (zh) * | 2016-08-30 | 2017-03-15 | 福建亚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51218B2 (ja) * | 1990-09-28 | 1996-11-06 |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 鉛蓄電池極板群の製造法 |
-
2016
- 2016-08-30 CN CN201610769301.XA patent/CN1062387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54175A1 (en) * | 2001-05-22 | 2010-11-24 | MiTek Holdings, Inc | Battery assembling method |
CN202655604U (zh) * | 2012-03-22 | 2013-01-09 | 周剑鹏 | 一种电池极板的铸焊装置 |
CN104781021A (zh) * | 2012-10-30 | 2015-07-15 | Tbs工程有限公司 | 铅输送设备 |
CN206009792U (zh) * | 2016-08-30 | 2017-03-15 | 福建亚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38711A (zh) | 2016-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77588B (zh)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 | |
CN103212674B (zh) | 一种钢板铸锭装置及用该装置生产特厚钢板铸锭的方法 | |
CN106216641B (zh)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用铅液供给装置 | |
CN205996170U (zh)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冷却结构 | |
CN106238711B (zh)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 |
CN205927076U (zh)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 | |
CN102581264B (zh) | 节能环保型铅酸电池电极铅板熔焊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 |
CN104907538A (zh) | 一种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 | |
CN105261725A (zh) | 铅酸蓄电池极板群铸焊装置和方法 | |
CN206241234U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汇流排的定量成型模具 | |
CN208696274U (zh) | 一种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 | |
CN205069746U (zh) | 铅酸蓄电池极板群铸焊装置 | |
CN106493341A (zh) | 铝电解阴极炭块磷生铁浇铸机组及浇铸方法 | |
CN206009792U (zh)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结构 | |
CN206009791U (zh)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模具的加热保温结构 | |
CN204174077U (zh) | 一种平板玻璃水平出口锡槽的挡锡装置 | |
CN206276887U (zh) | 铝电解阴极炭块磷生铁浇铸机组 | |
CN202683953U (zh) | 带有闸门横浇道的浇注系统 | |
CN205241801U (zh) | 一种先进的阴极炭块与钢棒预热装置 | |
CN201799581U (zh) | 非电渣重熔式洁净金属锭模 | |
CN205927078U (zh) |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用的滑动托架 | |
CN205008554U (zh) | 一种高效便捷式升液管 | |
CN103394670A (zh) | 小密蓄电池铸焊机 | |
CN203184613U (zh) | 一种水平连铸机 | |
CN208841725U (zh) |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热传导分流板生产用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