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5310B - 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5310B
CN106225310B CN201610562764.9A CN201610562764A CN106225310B CN 106225310 B CN106225310 B CN 106225310B CN 201610562764 A CN201610562764 A CN 201610562764A CN 106225310 B CN106225310 B CN 1062253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ources
corresponding valve
refrigerating capacity
capacity percentag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27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25310A (zh
Inventor
王友良
黄金龙
王沙千
时治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627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5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5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5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25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5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sorpt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9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方法包括获得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当差值大于0时,由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当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a‑m)%时,控制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时,控制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降低了控制器的计算量,提高了调节精度,可以尽快将冷水出口温度调节到冷水目标出口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的不断深入,吸收式制冷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为了充分利用能源,多热源的吸收式制冷机组不断增多。
目前,大多数制冷机都是单一热源机,所以为了稳定冷水出口温度只需要控制单一热源的进入量。
当制冷机的热源种类增多时,为了控制冷水出口温度的稳定,就必须对多个热源进行控制。目前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分别根据冷水出口温度进行PID控制,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开启阀门。但是,这种控制方法的软件算法比较复杂,每一种热源需要对应一个PID控制,而且开启条件的判断也比较复杂,这样就占用了CPU大量的运算时间和程序容量。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提供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能够减少CPU的计算任务,对CPU的要求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能够减少CPU的计算任务,对CPU的要求降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吸收式制冷机组,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热源:A热源和B热源;所述A热源的品位低于所述B热源的品位;所述A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a%,所述B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b%;a%+b%=100%;
该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大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
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
优选地,还包括:当所述差值小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二制冷量百分比;
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逐渐关闭,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优选地,在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
在所述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此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热源的控制装置,应用于吸收式制冷机组,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热源:A热源和B热源;所述A热源的品位低于所述B热源的品位;所述A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a%,所述B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b%;a%+b%=100%;
该装置包括:温度差值获得单元、第一制冷量百分比获得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温度差值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
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差值大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制冷量百分比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差值小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二制冷量百分比;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逐渐关闭,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优选地,还包括:阀门开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此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组,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热源:A热源和B热源;所述A热源的品位低于所述B热源的品位;所述A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a%,所述B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b%;a%+b%=100%;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得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大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差值小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逐渐关闭,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根据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此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根据冷水出口温度计算出总的制冷量百分比,再根据每个热源对应的制冷量大小来优先选用热源,优先使用品位低的热源,再使用品位高的热源。而现有技术中,每种热源都需要单独的PID计算出阀门开度,这样计算复杂,占用了控制器的大量运算时间,而且程序扫描的时间较长,导致采样和输出频率降低,调节精度随之降低。该方法仅使用一个PID算法结合分段控制就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控制器的计算量,提高了调节精度,可以尽快将冷水出口温度调节到冷水目标出口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吸收式制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多热源的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吸收式制冷机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吸收式制冷机组,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热源:A热源和B热源;所述A热源的品位低于所述B热源的品位;所述A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a%,所述B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b%;a%+b%=10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两种热源为例进行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当热源的种类大于两种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同样适用,例如,当包括三种热源时,分别为A热源、B热源和C热源,这三种热源对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分别为a%、b%和c%,则满足a%+b%+c%=100%。
该方法包括:
S101:获得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
S102:当所述差值大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
即当差值大于0时,说明冷水出口温度比较高,需要降低冷水出口温度,此时需要增大热源的供给量。
S103: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
下面以a%=70%,b%=30%,m%=1%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m为设置的不感带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例如设置m为小于等于5的整数。当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在(70-5)%~(70+5)%之间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保持现状不动作。这样可以避免在负荷轻微波动时,频繁控制阀门动作降低阀门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控制原则是,先使用低品位的热源,后使用高品位的热源,例如,A热源为工业废水,B热源为低压蒸汽,则优先使用A热源,然后再使用B热源。当工业废水的热量不够时才使用低压蒸汽进行补充。即,如果需要开启B热源对应的阀门,则A热源对应的阀门一定是完全开启的状态。
例如,当计算出第一制冷量百分比为50%时,说明只有50%负荷,50%小于65%,此时只需要开启低品位A热源对应的阀门到一定开度即可,B热源对应的阀门处于全闭状态。
当负荷增大时,增加到65%,控制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B热源对应的阀门处于全闭状态。
当负荷继续增大,但是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处于不感带范围内时,不调整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
当负荷继续增大,增大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75%时,控制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即开度为100%,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到一定开度。
当负荷继续增大时,增大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为100%,控制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B热源对应的阀门也完全开启,即两个阀门均开启到100%的开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根据冷水出口温度计算出总的制冷量百分比,再根据每个热源对应的制冷量大小来优先选用热源,优先使用品位低的热源,再使用品位高的热源。而现有技术中,每种热源都需要单独的PID计算出阀门开度,这样计算复杂,占用了控制器的大量运算时间,而且程序扫描的时间较长,导致采样和输出频率降低,调节精度随之降低。该方法仅使用一个PID算法结合分段控制就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控制器的计算量,提高了调节精度,可以尽快将冷水出口温度调节到冷水目标出口温度。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直观地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介绍,参见图2,该图为吸收式制冷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从图2可以看出,吸收式制冷机对应的热源包括热源1、热源2,一直到热源n,这些热源对应的阀门分别为阀1、阀2,一直到阀n。
热源的品位从低到高依次为热源1、热源2,一直到热源n;结合图3可以看出,低品位的热源先使用,高品位的热源后使用,即阀门1先开启,当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x+m)时,阀门2才开启,此时阀门1完全开启。需要说明的是,每两个阀门之间对应一个不感带,即阀门1和阀门2对应一个不感带,阀门2和阀门3之间对应一个不感带。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从图3可以看出,当负荷增大时,阀门逐渐开启,当第一制冷量到100%时,所有阀门均开启,并且,开度均为100%。
具体的控制算法可以参见图4,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仅使用一个PID算法,即对总的制冷量进行计算。首先检测冷水出口温度,将检测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例如设置为7摄氏度)进行比较,将比较的结果进行PID计算,计算出制冷量百分比,进而根据制冷量百分比对多个热源的阀门进行控制。
以上实施例介绍的是负荷增大时的控制方法,下面结合附图介绍负荷减小时的控制方法,与负荷增大时的控制方法类似,负荷减小时对阀门的控制顺序与负荷增大时的相反。即先关闭高品位热源对应的阀门,后关闭低品位热源对应的阀门。
参见图5,该图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1:当所述差值小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二制冷量百分比;
即当差值小于0时,说明冷水出口温度低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此时需要降低热源的供给量。
降低热源的供给量时的控制原则是,先关闭高品位热源对应的阀门,再关闭低品位热源对应的阀门。继续以A热源和B热源为例进行说明,当A热源的阀门需要关闭时,B热源对应的阀门一定是完全关闭状态。
S502: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逐渐关闭,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例如,继续以a=70,b=30为例进行介绍。
当负荷减小时,即第二制冷量百分比从100%减小时,控制B热源对应的阀门先关闭,一直关闭到完全关闭状态。
当负荷继续减小时,负荷在70%~75%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
当负荷继续减小到65%以下时,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A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到合适的开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两个阀门的具体开度,需要根据制冷量的具体数值来确定。
即,在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
在所述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此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热源的控制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6,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多热源的控制装置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源的控制装置,应用于吸收式制冷机组,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热源:A热源和B热源;所述A热源的品位低于所述B热源的品位;所述A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a%,所述B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b%;a%+b%=100%;
该装置包括:温度差值获得单元601、第一制冷量百分比获得单元602和控制单元603;
所述温度差值获得单元601,用于获得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
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获得单元602,用于当所述差值大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
所述控制单元603,用于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两种热源为例进行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当热源的种类大于两种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同样适用,例如,当包括三种热源时,分别为A热源、B热源和C热源,这三种热源对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分别为a%、b%和c%,则满足a%+b%+c%=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根据冷水出口温度计算出总的制冷量百分比,再根据每个热源对应的制冷量大小来优先选用热源,优先使用品位低的热源,再使用品位高的热源。而现有技术中,每种热源都需要单独的PID计算出阀门开度,这样计算复杂,占用了控制器的大量运算时间,而且程序扫描的时间较长,导致采样和输出频率降低,调节精度随之降低。该方法仅使用一个PID算法结合分段控制就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控制器的计算量,提高了调节精度,可以尽快将冷水出口温度调节到冷水目标出口温度。
继续参见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制冷量百分比获得单元604,用于当所述差值小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二制冷量百分比;
所述控制单元603,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逐渐关闭,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还包括:阀门开度确定单元(图6中未示出),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此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原则是,先使用低品位的热源,后使用高品位的热源,例如,A热源为工业废水,B热源为低压蒸汽,则优先使用A热源,然后再使用B热源。当工业废水的热量不够时才使用低压蒸汽进行补充。即,如果需要开启B热源对应的阀门,则A热源对应的阀门一定是完全开启的状态。
降低热源的供给量时的控制原则是,先关闭高品位热源对应的阀门,再关闭低品位热源对应的阀门。继续以A热源和B热源为例进行说明,当A热源的阀门需要关闭时,B热源对应的阀门一定是完全关闭状态。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组,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参见图7,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吸收式制冷机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收式制冷机组,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热源:A热源和B热源;所述A热源的品位低于所述B热源的品位;所述A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a%,所述B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b%;a%+b%=100%;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
可以理解的是,该机组还包括机组本体703,机组本体703包括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等。
所述温度传感器701,用于检测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
所述控制器702,用于获得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大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
所述控制器702,还用于当所述差值小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逐渐关闭,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所述控制器7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根据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此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收式制冷机组,根据冷水出口温度计算出总的制冷量百分比,再根据每个热源对应的制冷量大小来优先选用热源,优先使用品位低的热源,再使用品位高的热源。而现有技术中,每种热源都需要单独的PID计算出阀门开度,这样计算复杂,占用了控制器的大量运算时间,而且程序扫描的时间较长,导致采样和输出频率降低,调节精度随之降低。该方法仅使用一个PID算法结合分段控制就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控制器的计算量,提高了调节精度,可以尽快将冷水出口温度调节到冷水目标出口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以上出现的负荷指的是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入口温度,负荷增加指的是冷水入口温度升高;负荷降低指的是冷水入口温度降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吸收式制冷机组,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热源:A热源和B热源;所述A热源的品位低于所述B热源的品位;所述A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a%,所述B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b%;a%+b%=100%;
该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大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
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差值小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二制冷量百分比;
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逐渐关闭,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热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
在所述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此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5.一种多热源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吸收式制冷机组,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热源:A热源和B热源;所述A热源的品位低于所述B热源的品位;所述A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a%,所述B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b%;a%+b%=100%;
该装置包括:温度差值获得单元、第一制冷量百分比获得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温度差值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
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差值大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热源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制冷量百分比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差值小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二制冷量百分比;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逐渐关闭,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热源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开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此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8.一种吸收式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两种热源:A热源和B热源;所述A热源的品位低于所述B热源的品位;所述A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a%,所述B热源对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的作用所占比值为b%;a%+b%=100%;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得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水出口温度与冷水目标出口温度的差值;当所述差值大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关闭;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时,控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开启;所述m为预设的不感带值;当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大于(a-m)%且小于(a+m)%时,A热源对应的阀门和B热源对应的阀门均保持现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式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差值小于0时,由所述差值根据PID算法获得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大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逐渐关闭,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当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等于所述(a+m)%时,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关闭,控制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式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根据所述第二制冷量百分比确定所述B热源对应的阀门的开度,此时所述A热源对应的阀门完全开启。
CN201610562764.9A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 Active CN106225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2764.9A CN106225310B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2764.9A CN106225310B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5310A CN106225310A (zh) 2016-12-14
CN106225310B true CN106225310B (zh) 2018-08-14

Family

ID=57520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2764.9A Active CN106225310B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多热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吸收式制冷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53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6875B (zh) * 2021-01-19 2022-04-08 乐金空调(山东)有限公司 自动节流膨胀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4420A (zh) * 2010-09-09 2011-02-16 同济大学 一种用地源/空气源热泵途径加温沼气池的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4776636A (zh) * 2015-04-10 2015-07-15 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 多不稳定冷热源联合供冷供热混水系统及其供冷供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10027A (ko) * 2009-04-02 2010-10-12 주식회사 동성에너지 무제상 공기열 및 수축열 히트펌프 냉난방 시스템
JP5415201B2 (ja) * 2009-09-28 2014-0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制御装置
JP2012189266A (ja) * 2011-03-10 2012-10-04 Fuji Electric Co Ltd 空調システム
KR101411336B1 (ko) * 2013-09-25 2014-06-27 주식회사 세연플랜트 팬코일유닛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조화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4420A (zh) * 2010-09-09 2011-02-16 同济大学 一种用地源/空气源热泵途径加温沼气池的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4776636A (zh) * 2015-04-10 2015-07-15 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 多不稳定冷热源联合供冷供热混水系统及其供冷供热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5310A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3930B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变频压缩机加减载控制方法
CN107036256B (zh) 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排气温度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8375175B (zh)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71437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
CN104613651B (zh) 变频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频率调节方法
CN107990609B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冷媒循环系统
JP476625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104501421B (zh) 一种变频双级压缩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CN104457072B (zh) 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制热系统
CN203657295U (zh) 一种多源调控超低温热泵
CN104457073B (zh) 一种变频控制方法
CN103994618B (zh) 用于控制串排涡旋式压缩机组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13559B (zh) 一种基于主机cop值的制冷机组群控方法
CN113203176B (zh) 一种压缩机排气压力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US20110072840A1 (en) Heat pump apparatus
CN104633942A (zh) 变频喷气增焓热泵热水器频率调节及控制方法
CN110736270B (zh) 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242996A (zh) 中央空调机组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控制方法
CN104676837A (zh) 应用于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全程温差控制的变频节能方法
CN107676939B (zh) 一种定频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CN105042763B (zh) 变频磁悬浮离心式中央空调机组正常运行的控制方法
CN105091440A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644621A (zh) 一种中央运算型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状态切换控制法
CN107606830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调节方法
CN105910229A (zh) 一种空调机组节流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Yongda road 265500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Fushan hi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720

Applicant after: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Yongda road 265500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Fushan hi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720

Applicant before: YANTAI EBARA AIR CONDITIONE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unit with multiple heat sourc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

Pledgee: Mitsubishi UFJ Bank (China) Co.,Ltd. Qingdao Branch

Pledgor: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HINA)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7001003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

Pledgee: Mitsubishi UFJ Bank (China) Co.,Ltd. Qingdao Branch

Pledgor: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HINA)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7001003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