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3363A - 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3363A
CN106223363A CN201610711864.3A CN201610711864A CN106223363A CN 106223363 A CN106223363 A CN 106223363A CN 201610711864 A CN201610711864 A CN 201610711864A CN 106223363 A CN106223363 A CN 106223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iving
concrete
reten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18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从启
薛文韬
雷超
袁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7118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3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3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3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Sewage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地下廊道由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和内部的混凝土柱组成,在混凝土柱上设置混凝土梁,并在混凝土梁上设置行车通道路面板;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上部作为行车通道,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下部为可蓄水的地下调蓄库,用于蓄水;当降雨量较大,下部蓄水量不足以容纳积水时,可暂时上部的行车通道,使用上部空间容纳积水;所述地下廊道与城市排水出口相连,增大城市雨洪的吞吐能力;地下调蓄库可以储水供给干旱少雨的季节使用。本发明基于海绵城市的蓄水原理,同时解决了城市交通拥挤和城市内涝问题;地下廊道的下部调蓄库的水量还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交通干道的地下廊道,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给世界各城市的交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我国,伴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和机动车快速增长,交通量快速增加,城市交通问题不断涌现。据公安部交管局口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将近450个城市在高峰时段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交通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也成为了民生问题,使居民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口益突出,从大城市到二三城市,甚至是小城镇都开始出现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国内一些城市排水管网发展不成熟,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有的地方排水设施就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1865145U、申请号为CN201020530268.3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一种公路雨水收集蓄水池,包括池体,在池体侧壁的上部连有带排水阀的横向排水管,池体的底部为倾斜的流水廊道,在流水廊道的末端设有接水槽,在接水槽的一端设有沉水槽,在沉水槽内设有抽水阀门;在流水廊道的中部设有一个沿倾斜面延伸的矮墙,在矮墙两侧的流水廊道上分别设有一个防冲刷垫板。
上述专利主要是针对公路的雨水收集,解决了雨水的回收利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解决城市交通干道的拥挤和城市汛期的内涝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所述地下廊道由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和内部的混凝土柱组成,其中:混凝土隔水层形成隔水的地下空间,混凝土柱设置在混凝土隔水层的内部,在混凝土柱上设置混凝土梁,并在混凝土梁上设置行车通道路面板,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上部作为行车通道,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下部为可蓄水的地下调蓄库用于蓄水。
优选地,所述地下廊道与城市排水管网相连,在汛期时排水管网中的部分雨水储存在地下调蓄库中;当地下调蓄库的水量已到达其容纳量且外部降雨一直持续时,封闭上部的行车通道,切断行车通道中的电供应,上部的行车通道用来增加地下调蓄库的容水量,从而增大城市雨洪的吞吐能力;同时,地下调蓄库用于储水以供给干旱少雨的季节使用。
优选地,所述行车通道路面板与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之间设有空隙,从而使得水能够上升到行车通道上部,同时避免封闭造成的行车通道的破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的施工方法,所述地下廊道使用隧道的施工方法形成地下空间,然后再进行混凝土隔水层的施工,最后再进行行车通道的架立;
对于跨度较大的地下廊道,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与内部的混凝土柱同时施工,从而保证土体的安全性;
在仅有拱形结构的混凝土隔水层的情况下,地下廊道的安全性不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时,使用柱支撑的方式,即将混凝土柱延伸至混凝土隔水层的拱形结构。
本发明主要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解决了地下行车廊道与地下蓄水库的空间利用问题。地下廊道与城市排水管网相连,在汛期时排水管网中的部分雨水储存在地下调蓄库中;当地下调蓄库的水量已到达其容纳量且外部降雨一直持续时,封闭上部的交通通道,切断交通通道中的电供应,上部的行车通道用来增加地下调蓄库的容水量,从而增大城市雨洪的吞吐能力;同时,地下调蓄库用于储水以供给干旱少雨的季节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同时具有行车和蓄水的功能,解决了城市排水和蓄水的问题;本发明合理地最大限度使用了地下空间,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地下廊道的下部调蓄库的水量还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地下廊道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行车通道俯视图;
图中:混凝土隔水层1,混凝土柱2,行车通道路面板3,混凝土梁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包括: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1,内部的混凝土柱2和混凝土梁4、行车通道路面板3,其中:混凝土隔水层1形成隔水的地下空间,混凝土柱2设置在混凝土隔水层1的内部,在混凝土柱2上设置混凝土梁4,并在混凝土梁4上设置行车通道路面板3,行车通道路面板3的上部作为行车通道,行车通道路面板3的下部为可蓄水的地下调蓄库用于蓄水。
所述地下廊道与城市排水管网相连,在汛期时排水管网中的部分雨水储存在地下调蓄库中;当地下调蓄库的水量已到达其容纳量且外部降雨一直持续时,封闭上部的行车通道,切断行车通道中的电供应,上部的行车通道用来增加地下调蓄库的容水量,从而增大城市雨洪的吞吐能力;同时,地下调蓄库用于储水以供给干旱少雨的季节使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行车通道路面板3与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1之间设有空隙,从而使得水能够上升到行车通道上部,同时避免封闭造成的行车通道的破坏。
所述地下廊道的施工过程具体为:
使用隧道的施工方法形成地下空间,然后再进行混凝土隔水层的施工,最后再进行行车通道的架立。
对于跨度较大的地下廊道,拱形结构的外部混凝土隔水层1和内部的混凝土柱2同时施工,从而保证土体的安全性。
另外,在仅有拱形结构的混凝土隔水层1情况下,地下廊道的安全性不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使用柱支撑的方式,即将图1中的混凝土柱2延伸至混凝土隔水层1的拱形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同时具有行车和蓄水的功能,解决了城市排水和蓄水的问题;同时合理地最大限度使用了地下空间,降低了工程造价。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6)

1.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廊道由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和内部的混凝土柱组成,其中:混凝土隔水层形成隔水的地下空间,混凝土柱设置在混凝土隔水层的内部,在混凝土柱上设置混凝土梁,并在混凝土梁上设置行车通道路面板,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上部作为行车通道,行车通道路面板的下部为可蓄水的地下调蓄库用于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廊道与城市排水管网相连,在汛期时排水管网中的部分雨水储存在地下调蓄库中;当地下调蓄库的水量已到达其容纳量且外部降雨一直持续时,封闭上部的行车通道,切断行车通道中的电供应,上部的行车通道用来增加地下调蓄库的容水量,从而增大城市雨洪的吞吐能力;同时,地下调蓄库用于储水以供给干旱少雨的季节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通道路面板与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之间设有空隙,从而使得水能够上升到行车通道上部,同时避免封闭造成的行车通道的破坏。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廊道使用隧道的施工方法形成地下空间,然后再进行混凝土隔水层的施工,最后再进行行车通道的架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跨度大的地下廊道,外部的混凝土隔水层与内部的混凝土柱同时施工,从而保证土体的安全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仅有拱形结构的混凝土隔水层的情况下,地下廊道的安全性不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时,使用柱支撑的方式,即将混凝土柱延伸至混凝土隔水层的拱形结构。
CN201610711864.3A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6223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1864.3A CN106223363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1864.3A CN106223363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3363A true CN106223363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53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1864.3A Pending CN106223363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33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7491A (zh) * 2020-10-15 2021-01-26 中交烟台环保疏浚有限公司 一种蓄洪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113323721A (zh) * 2021-04-29 2021-08-31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暗埋段隧道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CN113323721B (zh) * 2021-04-29 2024-05-28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暗埋段隧道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3529A (ko) * 2009-09-25 2011-03-31 장동원 빗물의 저수설비장치
CN104234078A (zh) * 2013-06-18 2014-12-2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多功能隧道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
CN104631862A (zh) * 2013-11-07 2015-05-20 西安道恒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蓄水的岗亭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3529A (ko) * 2009-09-25 2011-03-31 장동원 빗물의 저수설비장치
CN104234078A (zh) * 2013-06-18 2014-12-2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多功能隧道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
CN104631862A (zh) * 2013-11-07 2015-05-20 西安道恒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蓄水的岗亭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恭俭等: "交通枢纽道路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研究", 《城市道桥与防洪》 *
王如路等: "《上海地铁监护实践》", 30 April 2013, 同济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7491A (zh) * 2020-10-15 2021-01-26 中交烟台环保疏浚有限公司 一种蓄洪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112267491B (zh) * 2020-10-15 2022-04-22 中交烟台环保疏浚有限公司 一种蓄洪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113323721A (zh) * 2021-04-29 2021-08-31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暗埋段隧道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CN113323721B (zh) * 2021-04-29 2024-05-28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暗埋段隧道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0433A (zh)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结构
CN201459905U (zh)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
CN110700038A (zh) 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
CN106223363A (zh) 一种可行车蓄水的地下廊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64884B (zh) 一种组合体系护坡固堤方法
CN109024673A (zh) 一种海绵路面-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及施工工艺
CN105648874A (zh) 一种线性路缘石排水管涵
CN205369737U (zh) 一种屋面雨水排水断接构造
CN208748463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
CN207062758U (zh) 一种高架道路可储水的排水结构
CN106284504A (zh) 以既有地层作为蓄水海绵体的地下水库及施工方法
CN208328599U (zh) 一种透水沥青道路排水装置
CN206971571U (zh) 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蓝绿屋顶结构
CN207469190U (zh) 一种高效排水的渗渠结构
CN205399132U (zh) 一种线性路缘石排水管涵
CN202202393U (zh) 路面综合排水系统
CN206308775U (zh) 一种雨水渗管结构
CN204530376U (zh) 防涝消雨污水人行道平整城镇道路结构
CN203741983U (zh) 深基坑雨水调蓄池
CN107083729A (zh) 一种蓄透水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She et al. Performance of LID Treatment Trains in Shenzhen University during Extreme Storm Events
CN202370074U (zh) 一种房子周围雨水洪峰削减及利用系统
CN202390912U (zh) 一种城市低洼地带排水结构
CN206873225U (zh) 一种新型园林道路用路面砖
CN110158650A (zh) 一种设置防水和排水体系的地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