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4660A - 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 - Google Patents

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4660A
CN106214660A CN201610677342.6A CN201610677342A CN106214660A CN 106214660 A CN106214660 A CN 106214660A CN 201610677342 A CN201610677342 A CN 201610677342A CN 106214660 A CN106214660 A CN 106214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capsule
capsule
agar
locust bean
bean g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73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洲
缪锦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filed Critical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to CN2016106773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4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4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4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4816Wall or shell materi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该组合物包括琼胶、刺槐豆胶、塑型剂及辅助剂;其中,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塑型剂及辅助剂的重量比为15~30:5~15:10~20:2~9。该组合物可用于形成胶液,该胶液可直接用于制备软胶囊囊材,由该囊材形成的软胶囊保留了标准动物明胶胶囊的全部优点,同时克服了动物明胶重金属超标、保质期短、可传染动物疾病等诸多缺陷,将会逐步替代动物明胶软胶囊,符合胶囊剂产业发展趋势。

Description

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属于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胶囊壳(囊材)是生产软胶囊剂必须使用的辅料,其性能和品质的优劣是决定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使用的软胶囊材是以动物(牛、猪)皮、骨中提取的明胶为原料制造的动物胶囊材,其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其含水量高,保存期短;动物性胶质内含胆固醇过高对人体不利;最重要的是动物性胶囊有引起类禽流感动物性流行病的可能以及伊斯兰国家和信仰伊斯兰教群体的抵触。美国在2007年就出台了有关药品和食品安全的相关政策,于2010年后逐步淘汰动物明胶和相关的药用辅料产品,伊斯兰国家则禁止使用动物胶囊产品。近几年疯牛病和口蹄疫的频频出现,更促使人们着力去研究发现新的植物软胶囊用原材料。尤其是最近我国发生明胶胶囊重金属铬严重超标事件,突显了研发具有更为安全可靠的植物软胶囊囊材的必要性和重大实际需求。
植物软胶囊材是以植物多糖代替动物明胶为原料制成的软胶囊材,它保留了标准动物胶囊材的全部优点,诸如方便服用、有效掩盖味道和气味、内容物透明可见等,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动物胶囊材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另外,植物胶囊材具有更好的包衣特性,植物本身与大多数高分子材料有较好的亲和性,特别适合缓控释包衣性胶囊剂的制备。植物软胶囊材与传统的明胶软胶囊材相比具有安全性高、适用性广、稳定性高及不存在交联反应的优点。因而,开发新型的植物软胶囊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利用该组合物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所述组合物形成的胶液以及该胶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组合物或所述胶液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以本发明所述胶液制成的软胶囊囊材作为囊材。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包括琼胶、刺槐豆胶、塑型剂及辅助剂;其中,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塑型剂及辅助剂的重量比为15~30:5~15:10~20:2~9。
本发明实验表明在模量随振动频率的变化实验中,琼胶与刺槐豆胶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由如上重量比例的琼胶、刺槐豆胶形成的复配胶的储能模量Gˊ显著比琼胶和刺槐豆胶的储能模量Gˊ高,而其损耗模量G"低于琼胶的损耗模量G",因而相比于琼胶及刺槐豆胶而言,复配胶的凝胶强度更明显,凝胶的强度显著增加有助于囊材成型,使其硬度和强度增加,能包住内容物。
此外,本发明实验表明在温度对复配胶黏弹性的影响实验中,在30~80℃范围内复配胶的Gˊ高于琼胶的Gˊ且复配胶的G"低于琼胶的G",表明复配胶的凝胶强度比琼胶强。同样表明琼胶与刺槐豆胶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与水形成胶液,该胶液可直接用于制备植物软胶囊囊材或植物软胶囊。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也可称之为原料、套件等,作为商品形式,组合物中的各组分可分开放置在包装物内进行销售,也可按照相应的重量比将各组分混合形成混合物后进行销售。需要说明的是当组合物中各组分分开放置时,各组分总的放置重量之间的重量比可不按本发明所限定的重量比,只要所销售产品和/或所提供的服务明示和/或暗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分开放置的各组分形成本发明具有特定重量比的组合物即可。
优选地,所述塑型剂包括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本发明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为现有的从海带中分离得到的可溶性纤维素,包括但不限于CN102787519B中制备得到的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相较于其他塑型剂,本发明使用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更有利于胶液成膜、增加其机械强度,有助于囊材成型,增加其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辅助剂包括羟丙基淀粉及无机盐,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所述羟丙基淀粉与所述无机盐的重量比为15~30:5~15:10~20:1~5:1~4;优选地,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钾。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复合胶液,其是由本发明所述的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与水形成的胶液;
优选地,以所述复合胶液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质量分数为15%~30%的所述琼胶、质量分数为5%~15%的所述刺槐豆胶、质量分数为10%~20%的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5%的所述羟丙基淀粉、质量分数为1%~4%的所述无机盐及余量的水。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的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复合胶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称取本发明所述的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塑型剂、所述辅助剂;
(2)将步骤(1)中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塑型剂及所述辅助剂溶化并混合均匀得所述复合胶液。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所述复合胶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方法包括:
(1)称取本发明所述的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所述羟丙基淀粉及所述无机盐;
(2)将步骤(1)中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及所述羟丙基淀粉分别溶化均匀,并将溶化后的溶化液体混合均匀,进一步加入所述无机盐(可以水溶液形式加入,优选地,无机盐的质量分数为1%~4%)搅拌增加至2000mPa·s~7000mPa·s得到所述复合胶液。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分别溶化均匀是:
在所述琼胶中添加重量比为1:1~2的水,然后在60~80℃溶化均匀;
在所述刺槐豆胶中添加重量比为1:1~2的水,然后在60~80℃溶化均匀;
在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中添加重量比为1:1~2的水,然后在50~70℃溶化均匀;
在所述羟丙基淀粉中添加重量比为1:1~2的水,然后在50~70℃溶化均匀。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将溶化后的溶化液体混合均匀是先将溶化均匀的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溶化均匀的羟丙基淀粉混合均匀得混合液A;将溶化均匀的琼胶和溶化均匀的刺槐豆胶混合均匀得混合液B,并趁热将混合液A倒入混合液B中,搅拌至粘度增加至2000mPa·s~7000mPa·s,得到所述复合胶液。采用这种混合方式更均匀,直接混合通常难以均匀,且易产生较多气泡。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的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所述的复合胶液或由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胶液在制备植物软胶囊囊材或植物软胶囊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与水形成胶液,该胶液可直接用于制备植物软胶囊囊材或植物软胶囊。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软胶囊囊材,其是由本发明所述的复合胶液制备得到的。由所述的复合胶液制备所述植物软胶囊囊材可按本领域现有技术进行。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软胶囊,其是以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软胶囊囊材作为囊材。
作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软胶囊中,其内容物包括药物或食品,或药物与食品与油性载体形成的悬浮液,所述药物例如为维生素、共轭亚油酸或吡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的植物软胶囊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软胶囊的内容物;
制备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复合胶液:以该复合藻胶液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15%~30%的所述琼胶、5%~15%的所述刺槐豆胶、10%~20%的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1%~5%所述羟丙基淀粉、1%~4%所述氯化钾及余量的水;
称取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所述羟丙基淀粉,并将分别用去离子水以1:1~2比例分别溶化均匀;其中,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所述羟丙基淀粉的溶化温度分别为60~80℃、60~80℃、50~70℃、50~70℃;待四种胶料溶化以后,将溶化后的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混合均匀,将溶化后的琼胶和刺槐豆胶溶解液混合均匀,并趁热倒入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四种胶料溶化、混合均匀后,将氯化钾溶液以喷雾形式加入胶料混合物中,持续搅拌直至胶料粘度增加至2000mPa·s~7000mPa·s得到所述复合胶液;
将所述内容物与所述复合胶液倒入胶液罐、物料罐中,采用滴制或压制的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植物软胶囊。
综上可知,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由此形成的胶液,该胶液可直接用于制备植物软胶囊囊材或植物软胶囊,由该囊材或由其形成的软胶囊保留了标准动物明胶胶囊的全部优点,同时克服了动物明胶重金属超标、保质期短、可传染动物疾病等诸多缺陷,将会逐步替代动物明胶软胶囊,符合胶囊剂产业发展趋势。本发明研制的植物胶软胶囊是药用辅料领域的新品种,填补我国植物软胶囊生产史上空白,必将极大推动药用辅料工业和胶囊剂剂型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测得的琼胶、刺槐豆胶及复配胶胶液黏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测得的琼胶、刺槐豆胶及复配胶胶液的模量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温度对琼胶及复配胶胶液黏弹性的影响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明胶液和植物胶液的流动曲线;
图1~图4中AG-LBG表示琼胶与刺槐豆胶的复配胶胶液;LBG表示刺槐豆胶胶液;AG表示琼胶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各原始试剂材料均可商购获得,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为所属领域熟知的常规方法和常规条件,或按照仪器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琼胶购自日本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所用刺槐豆胶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用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按CN102787519B具体实施例1制备得到;所用羟丙基淀粉购自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所用吡哌酸购自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所用维生素A醋酸酯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所用共轭亚油酸购自青岛澳海生物有限公司。
实施例1琼胶、刺槐豆胶及复配胶胶液的静态流变试验
根据流变特性将流体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牛顿流体遵循牛顿黏性定律,且黏度是常数不随着剪切速率变化,仅随温度和组成而变化。非牛顿流体的黏度不是一个常数,其随温度、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而变化,它又分为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性流体及假黏性流体等类型。
物体都具有黏性和弹性,有的以黏性、弹性为主或者兼具两者作用。凝胶体具有黏弹性即具黏性又有弹性,一般用储能模量Gˊ、耗能模量G"表示。Gˊ对应于体系的弹性,而G"对应于体系的黏性。
以下实验中MCR101流变仪具体的试验参数:50mm平板;平板间距为1.0mm;按照不同样品的应力扫描结果选择小幅应力为0.1Pa,以保证所有样品都在线性黏弹范围内测定以减小试验误差。
分别配制质量分数30%的琼胶胶液、30%的刺槐豆胶胶液及30%的植物复配胶溶液,该复配胶溶液中琼胶与刺槐豆胶的质量比分别为18:12,75℃水浴保温30min后,测定其黏度和流变学特性。
(1)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
在30℃条件下观察琼胶、刺槐豆胶及复配胶的黏度与剪切速率的相关性。首先将MCR101流变仪预热到30℃,加样并盖上盖板,用硅油密封以防止水分蒸发。剪切速率范围是0.01s-1~100s-1,记录样品的流动曲线。结果见图1所示。图1表明琼胶、刺槐豆胶及复配胶的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均降低,其是假塑性流体,呈现剪切稀化的特点。黏性反映了破坏凝胶内部结构的难易程度。图1表示琼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在剪切速率≤0.728s-1时,刺槐豆胶的黏度变化幅度小出现了曲线平台区。而琼胶与刺槐豆胶复配后,抗剪切能力增强。
(2)模量随振动频率的变化
在30℃条件下观察琼胶、刺槐豆胶及复配胶的储能模量Gˊ、耗能模量G"与振动频率的相关性。首先将MCR101流变仪预热至30℃,加样并盖上盖板,用硅油密封以防止水分蒸发,平衡5min,频率范围从0.1增加到100rad/s,测定模量随振动频率的变化。结果见图2所示。图2可以看出琼胶和复配胶的损耗模量G"均低于其储能模量Gˊ,Gˊ代表弹性而G"代表黏性,说明体系的弹性成分比黏性成分多,体系均呈凝胶状态。但复配胶的储能模量Gˊ显著比琼胶和刺槐豆胶的储能模量Gˊ高,而其损耗模量G"低于琼胶的损耗模量G",因而相比于琼胶而言,复配胶的凝胶强度更明显。依此可以推断琼胶与刺槐豆胶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3)温度对复配胶黏弹性的影响
选用的平行板直径为50mm,平行板间距为1mm,固定振动频率为1rad/s~10rad/s,应变设定为1%。将样品从30℃以3℃/min的速度升温至80℃,测定升温过程中质量浓度为30%的琼胶、琼胶-刺槐豆胶复配胶的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的变化,从而分析凝胶体内部分子结构的变化。复配胶的储能模量G'、耗能模量G"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表明凝胶体的网络结构随温度的升高开始溃散。结果见图3所示。在30~80℃范围内复配胶的G'高于琼胶的G'且复配胶的G"低于琼胶的G",这表明刺槐豆胶的存在利于琼胶多糖网络结构的形成,琼胶与刺槐豆胶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对于琼胶而言当温度达到60℃左右时G"大于G',此时体系中粘性成分增加,体系从凝胶向溶胶转化,此时温度为熔化点。对于复配胶而言,在65℃左右时G"大于G',体系从凝胶向溶胶转化。复配胶比琼胶的熔化点提高了5℃,这表明在复配胶体系中琼胶起主要作用,这为植物胶囊皮的熔化温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4)植物复合胶液及明胶液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
在30℃条件下观察明胶液和植物胶液的粘度与剪切速率的相关性。将MCR101流变仪预热至30℃,加样盖上盖板,用硅油密封以防止水分蒸发,剪切速率的范围是0.01s-1-100s-1,记录明胶液和植物胶液的流动曲线。结果见图4,明胶液及植物胶液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两者均是假塑性流体,表现为剪切稀化的特性,开始时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其降低幅度较大;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粘度降低程度减小。明胶和植物胶的变化趋势相似,且粘度相差并不大。
改变复配胶中琼胶与刺槐豆胶的质量比,使其在15~30:5~15范围内变动均能观察到如上所述的协同作用。
实施例2吡哌酸植物软胶囊及其压制方法
(1)吡哌酸混悬液的制备:称取处方量的3g蜂蜡与100g大豆油混合,水浴加热70℃使蜂蜡与大豆油熔融;冷却后加入5g吡哌酸,搅拌均匀用研钵研磨,并进行超声。
(2)植物复合胶液制备:制备本实施例植物复合胶液的原料包括:琼胶20g、刺槐豆胶10g、可溶性海带纤维素15g、羟丙基淀粉2g、氯化钾1g和去离子水52g。
具体操作步骤为依次称取前述重量的琼胶、刺槐豆胶、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羟丙基淀粉,并将上述各物质用去离子水以1∶1的重量比分别溶化均匀;其中,琼胶、刺槐豆胶、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羟丙基淀粉的溶化温度分别为70℃、70℃、60℃、60℃;待四种胶料溶化以后,先将溶化后的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混合均匀,再将溶化后的琼胶和刺槐豆胶溶解液混合均匀,并趁热倒入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四种胶料溶化、混合均匀后,将氯化钾溶液(1g氯化钾与5g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以喷雾形式加入胶料混合物中,持续搅拌直至胶料粘性显著增加为止。
(3)吡哌酸植物软胶囊的压制:将配制好的植物复合胶液及内容物吡哌酸混悬液分别倒入胶液罐、物料罐中,静置15min以除去植物复合胶液中的气泡,利用压丸机压制软胶囊。制备的软胶囊在30℃温度下干燥6h,将干燥后的吡哌酸植物软胶囊用紫外线照射20min灭菌。
(4)本品为黄色软胶囊剂,表面洁净,除去囊壳后内容物为黄色油状物,味苦;检出吡哌酸,崩解时限<6min,装量为0.025g,装量差异系数≤±10%,干燥失重12.5%~17.5%,吡哌酸的标示量为100.6%,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对比例1
将实施例2中的10g刺槐豆胶替换为10g琼胶,即不采用刺槐豆胶而仅采用30g的琼胶,其余原料及步骤均同实施例2,实验结果表明本对比例囊材无法将内容物包住,囊材的强度和硬度显著低于实施例2,无法压制成吡哌酸植物软胶囊。
实施例3吡哌酸植物软胶囊及其滴制方法
(1)吡哌酸混悬液的制备:称取吡哌酸5g,置于100mL烧杯中,然后分次少量加入100g聚乙二醇400并搅拌均匀,直到混悬液从玻璃棒上均匀稳定流下。
(2)植物复合胶液制备:制备本实施例植物复合胶液的原料包括:琼胶18g、刺槐豆胶12g、可溶性海带纤维素13g、羟丙基淀粉4g、氯化钾2g和去离子水51g。
具体操作步骤为依次称取前述重量的琼胶、刺槐豆胶、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羟丙基淀粉,并将上述各物质用去离子水以1∶1.2重量比分别溶化均匀;其中,琼胶、刺槐豆胶、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羟丙基淀粉的溶化温度分别为65℃、65℃、55℃、55℃;待四种胶料溶化以后,先将溶化后的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混合均匀,再将溶化后的琼胶和刺槐豆胶溶解液混合均匀,并趁热倒入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四种胶料溶化、混合均匀后,将氯化钾溶液(1g氯化钾与5g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以喷雾形式加入胶料混合物中,持续搅拌直至胶料粘性显著增加为止。
(3)吡哌酸植物软胶囊的滴制:将配制好的植物复合胶液及内容物吡哌酸混悬液分别倒入胶液罐、物料罐中,静置15min以除去植物复合胶液中的气泡,利用滴丸剂滴制软胶囊。制备的软胶囊在30℃温度下干燥6h,将干燥后的吡哌酸植物软胶囊用紫外线照射20min灭菌。
对比例2
将实施例3中的18g琼胶替换为18g刺槐豆胶,即不采用琼胶而仅采用30g的刺槐豆胶,其余原料及步骤均同实施例3,实验结果表明本对比例囊材也无法将内容物包住,囊材的强度和硬度显著低于实施例3,无法滴制成吡哌酸植物软胶囊。
实施例4维生素A醋酸酯植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1)维生素A醋酸酯混悬液的制备:选取大豆油作为维生素A醋酸酯的分散介质,称取处方量的6.3g维生素A醋酸酯于研钵中研磨,置于大豆油中搅拌均匀并进行超声处理以使维生素A醋酸酯完全快速溶解于大豆油中,配制得到100mL的软胶囊内容物。
(2)植物复合胶液制备:制备本实施例植物胶液的原料包括:琼胶25g、刺槐豆胶9g、可溶性海带纤维素10g、羟丙基淀粉4.5g、氯化钾1.5g和去离子水50g。
具体操作步骤为称取前述重量的琼胶、刺槐豆胶、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羟丙基淀粉,并将上述各物质用去离子水以1.1∶1的重量比分别溶化均匀;其中,琼胶、刺槐豆胶、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羟丙基淀粉的溶化温度分别为75℃、75℃、65℃、65℃;待四种胶料溶化以后,先将溶化后的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混合均匀,再将溶化后的琼胶和刺槐豆胶溶解液混合均匀,并趁热倒入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四种胶料溶化、混合均匀后,将氯化钾溶液(1g氯化钾与5g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以喷雾形式加入胶料混合物中,持续搅拌直至胶料粘性显著增加为止。
(3)维生素A醋酸酯植物软胶囊的滴制:调整好滴丸机参数,将配制好的植物复合胶液及内容物维生素A醋酸酯混悬液倒入胶液罐、物料罐中,静置15min以除去植物复合胶液中的气泡,滴制软胶囊,软胶囊的装量为0.025g。最初制备的软胶囊用70%的乙醇清洗,然后在30℃温度下干燥6h,将干燥后的维生素A醋酸酯植物软胶囊用紫外线照射20min灭菌。
(4)本品为黄色软胶囊剂,表面洁净,除去囊壳后内容物为黄色透明油状物;检出维生素A醋酸酯,规格为5000单位,崩解时限<6min,装量为0.025g,装量差异系数≤±10%,干燥失重12.5%~17.5%,维生素A醋酸酯的标示量为99.4%,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对比例3
将实施例4中的9g刺槐豆胶替换为9g琼胶,即不采用刺槐豆胶而仅采用34g的琼胶,其余原料及步骤均同实施例4,实验结果表明本对比例囊材无法将内容物包住,囊材的强度和硬度显著低于实施例4,无法滴制成维生素A醋酸酯植物软胶囊。
实施例5共轭亚油酸植物软胶囊的滴制
(1)选取100mL纯度为85-90%的共轭亚油酸作为软胶囊的内容物。
(2)植物复合胶液制备:制备本实施例植物复合胶液的原料包括:琼胶21g、刺槐豆胶13g、可溶性海带纤维素11g、羟丙基淀粉3.5g、氯化钾1.5g和去离子水50g。
具体操作步骤为依次称取前述重量的琼胶、刺槐豆胶、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羟丙基淀粉,并将上述各物质用去离子水以1∶1.1的重量比分别溶化均匀;其中,琼胶、刺槐豆胶、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羟丙基淀粉的溶化温度分别为80℃、80℃、70℃、70℃;待四种胶料溶化以后,先将溶化的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混合均匀,再将溶化的琼胶和刺槐豆胶溶解液混合均匀,并趁热倒入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四种胶料溶化、混合均匀后,将氯化钾溶液(1g氯化钾与5g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以喷雾形式加入胶料混合物中,持续搅拌直至胶料粘性显著增加为止。
(3)共轭亚油酸植物软胶囊的滴制:调整好滴丸机参数,将配制好的植物复合胶液及内容物倒入胶液罐、物料罐中,静置15min以除去胶液中的气泡,滴制软胶囊,软胶囊的装量为0.05g。最初制备的软胶囊用70%的乙醇洗去软胶囊,然后在30℃温度下干燥6h,将干燥后的维生素A植物软胶囊用紫外线照射20min灭菌。
(4)本品为淡黄色软胶囊剂,表面洁净,除去囊壳后内容物为淡黄色共轭亚油酸,崩解时限<6min,装量为0.05g,装量差异系数≤±10%,干燥失重12.5%~17.5%。
对比例4
将实施例5中的21g琼胶替换为21g刺槐豆胶,即不采用琼胶而仅采用34g的刺槐豆胶,其余原料及步骤均同实施例5,实验结果表明本对比例囊材无法将内容物包住,囊材的强度和硬度显著低于实施例5,无法滴制共轭亚油酸植物软胶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特点,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包括琼胶、刺槐豆胶、塑型剂及辅助剂;其中,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塑型剂及辅助剂的重量比为15~30:5~15:10~20: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塑型剂包括可溶性海带纤维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辅助剂包括羟丙基淀粉及无机盐,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所述羟丙基淀粉与所述无机盐的重量比为15~30:5~15:10~20:1~5:1~4;优选地,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钾。
4.一种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复合胶液,其是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与水形成的胶液;
优选地,以所述复合胶液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质量分数为15%~30%的所述琼胶、质量分数为5%~15%的所述刺槐豆胶、质量分数为10%~20%的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5%的所述羟丙基淀粉、质量分数为1%~4%的所述无机盐及余量的水。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复合胶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称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所述羟丙基淀粉及所述无机盐;
(2)将步骤(1)中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及所述羟丙基淀粉分别溶化均匀,并将溶化后的溶化液体混合均匀,进一步加入所述无机盐,搅拌至粘度增加至2000mPa·s~7000mPa·s,得到所述复合胶液;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分别溶化均匀是:
在所述琼胶中添加重量比为1:1~2的水,然后在60~80℃溶化均匀;
在所述刺槐豆胶中添加重量比为1:1~2的水,然后在60~80℃溶化均匀;
在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中添加重量比为1:1~2的水,然后在50~70℃溶化均匀;
在所述羟丙基淀粉中添加重量比为1:1~2的水,然后在50~70℃溶化均匀;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将溶化后的溶化液体混合均匀是先将溶化均匀的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溶化均匀的羟丙基淀粉混合均匀得混合液A;将溶化均匀的琼胶和溶化均匀的刺槐豆胶混合均匀得混合液B,并趁热将混合液A倒入混合液B中,搅拌至粘度增加至2000mPa·s~7000mPa·s,得到所述复合胶液。
6.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胶液或由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胶液在制备植物软胶囊囊材或植物软胶囊中的应用。
7.一种植物软胶囊囊材,其是由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胶液制备得到的。
8.一种植物软胶囊,其中,所述软胶囊以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软胶囊囊材作为囊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软胶囊,其中,该软胶囊的内容物包括药物或食品,或药物或食品与油性载体形成的悬浮液,所述药物例如为维生素、共轭亚油酸或吡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植物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软胶囊的内容物;
制备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复合胶液:以所述复合胶液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包括15%~30%的所述琼胶、5%~15%的所述刺槐豆胶、10%~20%的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1%~5%所述羟丙基淀粉、1%~4%所述氯化钾及余量的水;
称取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所述羟丙基淀粉,并将分别用去离子水以1:1~2比例分别溶化均匀;其中,所述琼胶、所述刺槐豆胶、所述可溶性海带纤维素、所述羟丙基淀粉的溶化温度分别为60~80℃、60~80℃、50~70℃、50~70℃;待四种胶料溶化以后,将溶化后的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混合均匀,将溶化后的琼胶和刺槐豆胶溶解液混合均匀,并趁热倒入可溶性海带纤维素与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四种胶料溶化、混合均匀后,将氯化钾溶液以喷雾形式加入胶料混合物中,持续搅拌直至胶料粘度增加至2000mPa·s~7000mPa·s,得到所述复合胶液;
将所述内容物与所述复合胶液倒入胶液罐、物料罐中,采用滴制或压制的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植物软胶囊。
CN201610677342.6A 2016-08-16 2016-08-16 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 Pending CN106214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7342.6A CN106214660A (zh) 2016-08-16 2016-08-16 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7342.6A CN106214660A (zh) 2016-08-16 2016-08-16 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4660A true CN106214660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53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7342.6A Pending CN106214660A (zh) 2016-08-16 2016-08-16 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46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1119A (zh) * 2018-02-28 2020-10-20 三生医药株式会社 皮膜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皮膜组合物的胶囊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2626A (en) * 1993-04-27 1994-08-30 Merck & Co., Inc.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gelatin-free soft capsules
CN1489992A (zh) * 2002-10-18 2004-04-21 上海众伟生化有限公司 植物性软胶囊及其生产工艺
CN102787519A (zh) * 2012-08-29 2012-11-21 青岛恒生生物制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CN103055317A (zh) * 2012-12-26 2013-04-24 北京航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性植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209964A1 (en) * 2013-06-25 2014-12-31 R.P. Scherer Technologies, Llc Shell-forming compositions for soft capsules and soft capsul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2626A (en) * 1993-04-27 1994-08-30 Merck & Co., Inc.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gelatin-free soft capsules
CN1489992A (zh) * 2002-10-18 2004-04-21 上海众伟生化有限公司 植物性软胶囊及其生产工艺
CN102787519A (zh) * 2012-08-29 2012-11-21 青岛恒生生物制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溶性海带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CN103055317A (zh) * 2012-12-26 2013-04-24 北京航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性植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209964A1 (en) * 2013-06-25 2014-12-31 R.P. Scherer Technologies, Llc Shell-forming compositions for soft capsules and soft capsules
CN105338971A (zh) * 2013-06-25 2016-02-17 R.P.谢勒技术有限公司 软胶囊用成壳组合物和软胶囊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药品GMP指南口服固体制剂》", 31 August 201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方亮: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31 August 2015,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蒋建新,等: "《功能性多糖胶开发与应用》", 31 January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陆彬: "《药剂学》", 31 January 2003,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1119A (zh) * 2018-02-28 2020-10-20 三生医药株式会社 皮膜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皮膜组合物的胶囊剂
EP3760232A4 (en) * 2018-02-28 2021-05-05 Sunsho Pharmaceutical Co.Ltd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CAPSULE USING A COATING COMPOSI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utimer et al. Modern ointment base technology II.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bases
CN104886554B (zh) 爆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Montesinos-Herrero et al.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at by functional fibre in imitation cheese: Effects on rhe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CN1276779C (zh) 一种植物多糖空心胶囊原料组合物及空心胶囊的制备方法
EA006861B1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пуллулановых пленок
WO2000025760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39;une capsule dure
US11878079B2 (en) Pullulan capsules
EA039416B1 (ru) Состав амфетамина, препятствующий злоупотреблению
CN104887643A (zh) 海藻酸钠/淀粉基肠溶型空心胶囊及其一次成型制备方法
CN109661226A (zh) 耐酸胶囊
CN106214660A (zh) 可制成植物软胶囊囊材的组合物及植物软胶囊
Juma'at et al. The production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natural lipstick
KR100483072B1 (ko) 하드 캅셀에 적합한 필름 형성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4770431A (zh) 无蔗糖月饼生产工艺
CN106309146A (zh) 一种不含防腐剂的面膜制作方法及其工艺设备
Smith et al. Polymer film formula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nteric pharmaceutical capsules
CN110403913B (zh) 盐酸金刚烷胺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9438A (zh) 一种全淀粉植物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JP6843376B2 (ja) カプセル皮膜組成物及びカプセル
JP2009196958A (ja) 粉末高含有軟カプ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045151A1 (ja) フィルム成形用組成物及びフィルム
JP6778963B1 (ja) ソフトカプセル皮膜、ソフトカプセル皮膜の製造方法、及びソフトカプセル
JP7311448B2 (ja) フィルム成形用組成物及びフィルム
CN108498565B (zh) 一种复方扶芳藤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jafar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lasticizer concentration on cooking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capsule carrageenan film she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