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3981A - 设置有容器把手的卡扣式结合的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设置有容器把手的卡扣式结合的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3981A
CN106213981A CN201610387175.1A CN201610387175A CN106213981A CN 106213981 A CN106213981 A CN 106213981A CN 201610387175 A CN201610387175 A CN 201610387175A CN 106213981 A CN106213981 A CN 106213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support member
container
cooking appliance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71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13981B (zh
Inventor
埃里克·沙默鲁瓦
纪尧姆·朱利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B SA
Original Assignee
SEB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B SA filed Critical SEB SA
Publication of CN106213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3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13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3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4Lock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4Locking devices
    • A47J27/0806Locking devices of the bayonet-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9Safety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5/00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gripping kitchen utensils or crockery
    • A47J45/06Handles for hollow-ware articles
    • A47J45/062Bowl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5/00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gripping kitchen utensils or crockery
    • A47J45/06Handles for hollow-ware articles
    • A47J45/063Knobs, e.g. for l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0/00Receptacles
    • Y10S220/912Cookware, i.e. pots and pa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包括容器(2),盖(3),所述烹调器具(1)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件(10),所述支撑件(10)连接于所述盖(3),使得所述盖(3)可相对所述支撑件(10)枢转,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设计成以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相结合,从而确保所述盖(3)锁定至所述容器(2),所述支撑件(10)形成第一定位元件(12,13),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沿径向突出于所述盖(3)之外并且设计成,当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相结合时,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与第二定位元件(14,15)机械地相互作用,从而锁定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的相对角度位置,同时还允许所述把手(2D,2E)沿径向向外突出于所述支撑件(10)之外。

Description

设置有容器把手的卡扣式结合的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器具的一般技术领域,特别是压力锅类型的家用器具,其设计为形成烹调封闭空间,能够允许在其内部形成压力,以便在蒸汽压力下烹煮包含其内的食物。
本发明更特别地涉及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其具有容器,容器设置有把手,独立于容器的盖,以及具有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
背景技术
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特别是供家庭使用,是众所周知的。他们通常包括金属容器,同样也是金属制成的盖设计成通过柔性环状密封件以密封的方式安装其上,以此方式形成能够允许在其内形成压力的烹调封闭空间。盖子被设计成通过锁定装置与容器相结合,允许压力锅可以在锁定构造和解锁构造之间切换,在锁定构造中,盖相对于容器锁定,烹调封闭空间允许在其内形成压力;在解锁构造中,盖可以与容器自由分开。不同类型的锁定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最广泛使用的系统之一是具有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该系统基于采用容器和盖的斜坡(ramp),它们被设计成一旦转动盖,它们达到相互滑动接界,以提供可以维持的机械结合,避免在所形成的压力作用下容器与盖的分离。盖的斜坡通常由盖的环状下降边缘局部地并向内折叠而形成,而容器的斜坡通过折叠并切掉容器的自由顶部边缘而获得。
这样的具有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一般是令人满意,特别是因为它相对重量轻,易于制造,而且可靠。然而,它也具有某些显著缺陷,特别是在实用性和人体工程学方面有缺陷。
首先,卡扣式结合的锁定原理要求使用者将盖以准确且特定的布置方式放置在容器上,确保盖斜坡穿过设置在容器顶部边缘的切去部,以使得它们位于容器斜坡之下,其处于准备锁定位置,从该位置使用者通过在容器上转动盖,使得盖斜坡与容器斜坡进入锁定对应。实践中,将盖以上述准确且特定的布置方式定位在容器上通常是不容易的且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此外,盖一旦处于准备锁定位置,使用者随后必须在盖上施加显著的力使其沿预设方向转动,这并不直观,可能还要结合对盖施加向下的压力。这种锁紧操纵不仅不直观,而且也需要一定的体力,特别地因为插设在容器和盖之间的密封件的相互摩擦。实践中,锁定卡扣式结合的压力锅因此需要将盖准确地装在容器上,随后需要双手抓住压力锅,以此方式,一只手抓住容器保持不动,而另一手施加力相对容器转动盖,同时还需要向盖施加向下的压力,直到达到锁定构造。从这个角度来看,卡扣式结合的压力锅通常比诸如具有下颌的压力锅,使用起来更不容易且更不实用,但是具有下颌的压力锅比卡扣式结合的压力锅重得多,并且通常制造成本高很多。
发明内容
因此,提出本发明以克服上文所述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其尤为轻巧、安全,并可快速、廉价的制造,同时结实并尤其易于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非常符合人体工学,并且只需要一只手操作,尤其易于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特别是可以简单且可靠地锁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以自然且直观的方式明确提示应如何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使用时获得高度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设计成使得用户相对容器锁定盖时,完全没有必要手动地保持压力锅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其使用一种锁定控制机构,其尤为耐用且紧凑。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设计成可以最小化用户为了锁定而施加的手动作用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具有锁定控制机构,其特别简单,轻质,并且可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其设置有控制部件,使其特别直观地执行锁定和解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其可以简单且实用地在洗碗机中放置并清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其大大限制用户通过盖提起整个器具的风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其特别符合人体工程学并且限制用户碰掉盖的风险。
赋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来实现的,其具有容器,容器设置有把手,独立于容器的盖,以及具有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所述烹调器具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件,以这样的方式连接至盖,使得所述盖可以相对所述支撑件枢转,支撑件和容器设计成以至少一种预设相对布置的方式相结合,确保所述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通过盖相对支撑件绕中心竖直轴线枢转的方式将盖锁定至容器,当支撑件和容器以所述预设的相对布置方式相结合时,所述盖和所述支撑件形成独立的盖子组件,其自由地抵靠在容器上,所述支撑件形成径向突出盖以外的第一定位元件,其设计成,当支撑件和容器以所述预设的相对布置方式相结合时,所述第一定位元件与一体于或固定于所述把手的第二定位元件机械地相互作用,从而在垂直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的水平面内锁定支撑件和容器的相对角度位置,同时也允许所述把手沿径向向外突出于所述支撑件之外。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势可以参考附图,阅读以下描述更具体地呈现和看出,这只是以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并且其中︰
图1是本发明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的示意图,其具有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并装配有用于控制锁定/解锁的控制部件,所述器具1处于准备锁定构造,此时支撑件和容器以预锁定的预设相对布置方式相结合。
图2是图1的压力锅的容器的俯视示意图,所述容器设有两个侧边把手,使其能够被操纵;
图3是图1的压力锅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显示盖子组件,它是图1和3中的烹调器具的一部分,其包括盖和支撑件,所述盖子组件处于解锁构造,准备装在图2的容器顶部之上,形成图1所述的预锁定的预设相对布置。
图5显示了图1-4的压力锅,没有显示支撑件以使得将控制部件的手动移动转换成盖相对支撑件的枢转的移动转换装置可见;
图6是由塑料材料制成并形成图5中省略的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7是图1-6的压力锅的设计细节示意图,特别地,可以看到的是,当支撑件和容器以预锁定的预设相对布置方式相结合,支撑件与容器把手之间协作,以在水平面上锁定盖和容器的相对角位置;
图8显示图7的设计细节的仰视图,省略了容器的把手;
图9是图1-8的压力锅的实施方式的细节示意图,更准确地涉及用于控制锁定/解锁的控制部件以及将控制部件的手动移动转换成盖相对支撑件的枢转的转换装置;
图10是图9的实施方式的细节的俯视图,省略了控制部件;
图11是图10的实施方式的细节的仰视图;
图12是图10、11的实施方式的细节的仰视图;
图13显示了图1-12的压力锅的盖,其上固定有一些形成支撑件和形成将控制部件的手动移动转换成盖相对支撑件的枢转的移动转换装置的部分;
图14是通过图2的容器A-C截面的剖视图;
图15是通过图1的压力锅A-C截面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的压力锅的示意图,盖子组件处于锁定构造,以使盖相对于容器锁定,控制部件向盖降低至对应于锁定的收回位置;
图17是图16的压力锅的俯视图;以及
图18-21是分别与图5、8、9和10相类似的示意图,除了控制部件处于它的收回位置,对应于盖被锁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该器具设计成在大于大气压力的压力水平下烹煮各种食物,其内部存在蒸汽,比如水蒸气。所述蒸汽或者水蒸气由烹煮液体,比如水溶液,在存在食物的情况下在器具1被加热而产生。本发明的器具1优先设计为家用,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也可涉及专业或半专业的器具。本发明的器具1设计为仅仅允许在热源(热源可以纳入其内或为外部的)作用下产生压力,不需要提供任何外部压力。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因此有利地设计成经受外部热源加热,例如,加热板或加热圈(通过电磁,电或燃气加热),并且由此形成没有内部热源的压力锅,其优选设计为放置在用于加热内容物的独立的加热板或加热圈上。本发明的烹调器具1包括至少一个形成烹调容器的容器2,设计用于接收待烹煮的食物,在本例中,其关于中心竖直轴线X-X'大体圆形对称,当以通常方式操作器具1时,即,当其放置在水平面时,该轴线沿近似竖直方向延伸。常规的方式中,容器2由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铝。容器2包括底部2A,其例如为复合层、热传导底部。容器2还包括在所述底部2A与自由顶部边缘2C之间向上延伸的环状侧壁2B,自由顶部边缘2C例如为圆形,并且限定了可以进入容器2内部的进入开口。自由顶部边缘2的形状的更多细节将在下面描述,其与器具1的锁定装置有关。如图所述,容器2有利地设有至少一个把手2D,其固定于所述容器2,以此方式突出于所述容器。如图所示,所述把手2D从器具1向外突出,容器2在器具1内局部地形成外壳,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把手2D操作容器2,实际上是操作器具1。如图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2D安装在容器2侧壁2B的外表面上,以此方式从容器2沿径向朝外延伸从而形成抓手装置,其设计成被用户手动握持以操作容器2(即,举起它并移动它)。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烹调器具1具有两个相同把手2D,2E,以关于中心竖直轴线X-X'沿直径相对的方式固定于容器2的侧壁2B,在本例中,所述容器把手2D,2E靠近容器2的自由顶部边缘2C的附近设置。然而,很有可能的是,容器2设置有单个容器把手,或者具有超过两个把手(比如,三个或四个),并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器具1还包括设计成与容器2相结合并且可以相对于所述容器2锁定的盖3,以形成适合于在其内形成压力的烹调封闭空间,即,足够气密允许器具1形成压力的烹调封闭空间。为了获得这种紧密、气密密封,器具1有利地包括密封件(未示出),优选由柔性环状垫圈形成,比如由弹性体制成,插设在盖3和容器2之间,从而避免密封空间的内部与外界之间任何不可控的水蒸气和/或空气的泄露。盖3独立于容器2,即,它们之间不是永久地结合或连接(特别地,其意味着盖3与容器2不是通过铰链或其他机械联接装置连接在一起的)。因此,使用者可以与容器2独立地、自由地操作和移动盖3。常规方式中,盖3由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铝。其有利地具有与容器2的形状互补的形状,比如,大体为盘状,一旦盖安装并锁定于所述容器,其有利地在静平面中延伸,该静平面大体平行于容器的底部2A在其中延伸的静平面(即,在本例中大体水平的平面)。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盖3包括盘状盖元件3A,其形状和尺寸与进入开口的形状和尺寸互补,该进入开口由容器2的环状侧壁2B的自由顶部边缘2C所界定。在该实施方式中,盖3有利地包括环状箍3B,比如,具有大体圆柱或截头圆锥形状,其在第一圆形边缘30B与自由第二圆形边缘31B之间延伸,第一圆形边缘30B与盘状盖元件3A为一个整体(在本例中,在其外围),自由第二圆形边缘31B例如其本身延伸有端部突缘。如图所示,盘状盖元件3A大体在水平静平面中延伸,即,在本例中,当盖3与容器2结合形成烹调封闭空间,该静平面平行于容器2的底部2A的静延伸平面,而环状箍3B大体竖直地延伸,即,平行于中心轴线X-X',端部突缘大体水平地延伸。自然地,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如图所示,比如,盘状盖3A局部轻微拱起或凹入,从而容纳控制机构。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环状箍3B由下降边缘形成,该下降边缘从盘状盖元件3A的外围向下延伸。在此实施方式中,盖3设计成以大体紧密的方式与容器2的顶部相匹配,以使得环状箍3B从外部包围环状侧壁2B的顶部和自由顶部边缘2C,此时盘状盖元件3A通过插设在容器2与盖3之间的密封垫圈放置并抵压自由边缘2C。然而,可替代地,很有可能的是,环状箍3B设计成结合至容器内,从而被容器2包围并被包含其内,这并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容器2与盖3从而形成彼此互补的外壳,其优选为金属外壳,一旦彼此相结合,形成所产生的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界定了密封空间,其内食物在蒸汽压力下被烹煮。
本发明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有利地包括压力调节装置4,比如,阀,其优选安装在盖3上,比如,以此方式阀可以直接由所述盖3承载,其设置用于将烹调封闭空间中的压力维持在大体恒定的预设值,该值可以参考“操作压力”,该压力超过大气压力一个值,例如,该超过的值大体在10kpa至120kap之间,并且优选约100kpa。这种压力调节装置的一般操作原则本身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下面不需要进一步描述其细节。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可包括其他操作部件(比如,开启安全装置5,其在下面详细描述,超压安全阀6,等)。
本发明的器具1还包括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从而确保由盖3与容器2结合而形成的烹调封闭空间内达到至少上述操作压力,在封闭空间内的压力作用下,不存在盖3脱离的任何风险。换句话说,锁定系统设计成提供容器2与盖3之间的机械联接,其强度足够大可以避免在封闭空间内所产生的压力作用下盖3与容器2相脱离。更准确地说,所述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设计成通过盖3相对容器2枢转来完成盖3相对容器2的锁定或解锁,在本例中,该枢转绕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进行,从而促使器具1从准备锁定构造切换至锁定构造,在准备锁定构造中,盖3安装在容器2上并且是自由地放置在所述容器2上(图1和3),在锁定构造中,容器2与盖3相互作用从而避免它们彼此自由地分开(图16和17),反之亦然。因此,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盖3相对容器2沿顺时针方向S1绕中心轴X-X'转动预设的角度行程,器具1从其准备锁定构造切换至锁定构造,通过盖3相对容器2以逆时针的相反方向S2围绕中心轴X-X'转动上述预设的角度行程,器具1从其锁定构造变成准备锁定构造(图3和17),可以理解的是相反的情况也是很有可能的,其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S1由此变成逆时针方向,而S2为顺时针方向)。为此目的,烹调器具1的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有利地包括第一组凸起7A-7J,第二组凸起8A-8J,它们分别与盖3和容器2一体,为了实现相对容器2锁定和解锁盖3,这些凸起设计成可以通过盖3相对容器2围绕中心竖直轴线X-X'转动上述预设的角度行程而达到相互接合,相互松脱。其本身是众所周知的,第一、第二组中每一组的凸起7A-7J,8A-8J设计成成对协作,即,通过相对容器2旋转盖3,所述组中的其中一组的每一个凸起被带至另一组中的相应凸起之下,以使盖3相对容器2锁定。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组的凸起7A-7J,与盖3一体,从盖3沿径向向内凸起,而第二组的凸起8A-8J,与容器2一体,从容器2的侧壁2B的外侧面沿径向方向从所述容器2向外凸起。然而,很有可能的是,盖上的锁定凸起7A-7J从盖3上向外凸起,而容器凸起8A-8J从容器沿径向向内凸起。因此本发明并不将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的锁定斜坡限制成特定构造,基本要求是,通过容器2与盖3的相对彼此的转动,盖凸起7A-7J和容器凸起8A-8J分别形成相互协作的盖斜坡和容器斜坡,在此例中,盖绕中心竖直轴线X-X'转动,从而使得盖斜坡定位于容器斜坡之下,形成容器2与盖3之间的机械联接,其可经受烹调封闭空间内的内部压力。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盖凸起7A-7J中的每一个都是由三维(3D)元件构成,其通过材料的局部3D变形得到,盖3的外壳由该材料制成,并且,更准确地说,环状箍3B由该材料制成,凸起7A-7J优选地沿箍配置,可选地等距间隔排列。每个凸起由此形成与环状箍3B一体的隆起物,并且从所述环状箍凸出,一方面限定了凸的内侧面,另一方面,作为“阴性(negative)”,限定了凹的外侧面,例如,其与成型工具引起的压痕相应,优选使用模冲工具。然而,本发明绝对不限于采用特定凸起7A-7J,也不限于如图所示实施例中使用模冲而获得的特定凸起。例如,很有可能的是,为由平舌形成的盖凸起7A-7J,通过局部向内折叠盖3的环状箍3B的自由边缘31B而获得。然而,优先使用3D元件,因为仅仅通过变形材料(通过模冲或某些其他技术),便可容易地获得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小尺寸的凸起。通过这样的小尺寸,可能的是,促使器具1从准备锁定构造(预锁定构造)变成锁定构造,仅需要将盖3和容器2彼此相对转动一个相对小的角度,例如,小于30°的角度,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角度,其可以是大于或等于30°,或者,相反,远小于30°,比如,介于10°与25°之间。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容器凸起8A-8J由环状边沿形成,从自由顶部边缘2C向外超出地凸出,所述环状边沿设置槽口9A-9J,其允许所述盖凸起7A-7J从中穿过,从而在每个槽口9A-9J之间延伸的所述环状边沿的部分形成各自的容器斜坡,用来与形成盖斜坡的盖凸起7A-7J协作配合。因此,当盖3装在容器2的顶部上,盖凸起7A-7J可以穿过槽口9A-9J从而处于环状边沿之下。随后器具1处于其预锁定构造(也可参考为“准备锁定”构造),只要绕竖直轴线X-X'相对容器2转动盖3,便可从预锁定构造达到锁定构造,由此促使盖3的凸起7A-7J以及环状边沿的槽口9A-9J改变角度从而达到“卡扣式结合”类型的锁定。优选地,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盖凸起7A-7B位于盖3的环状箍3B上,与所述环状箍3B的自由第二圆形边缘31B相距一定距离,以此方式,在所述3D元件之下,环状箍3B形成用于使盖3相对容器2自动定心的自动定心裙边。该环状裙边与几乎连续(除了槽口9A-9J)并形成容器斜坡的侧边缘协作,其确保盖3自然且自发地定位,以此方式使得盖置于容器上时,其相对容器2处于居中位置。
根据本发明,器具1包括支撑件1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与盖3永久地连接,以此方式所述盖3可以相对支撑件10枢转,比如,枢转在分别对应于解锁构造和锁定构造的两个位置之间进行。所述的两个位置有利地相隔预设的角度行程,盖3可以在该两个位置之间相对支撑件10枢转,该角度行程对应于促使器具从图1中所示的其预锁定构造(准备锁定构造)切换至比如由图16所示的其锁定构造所需要的行程。
支撑件10和容器2设计成以至少一种预设的相对布置方式相结合(比如,由图1和图3所示),确保所述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通过盖3相对支撑件10绕中心竖直轴线X-X'枢转的方式将盖3锁定至容器2。换句话说,当支撑件10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方式安装在容器2上,盖3随后处于某个位置,其可以从该位置枢转(此时支撑件10和容器2彼此保持不动)从而使盖斜坡和容器斜坡被带至锁定对应状态。有利地,所述预设相对布置对应于某一构造,在该构造中,盖3和连接其上的支撑件10装在容器2的顶部上方,以使盖斜坡位于容器斜坡的下方(在它们穿过槽口9A-9J之后),且相对容器斜坡呈角度偏移。随后足以促使容器3相对支撑件10并相对容器2枢转,从而消除角度偏移,将容器斜坡与盖斜坡带至互锁叠加位置。有利地,所述盖3与所述支撑件10形成盖子组件,即,单一件,其有利地还包括由盖3承载的密封垫圈,设计成插设在盖3与容器2之间,以便于盖3与容器2基本密封地相结合,形成烹调组件。所述盖子组件是独立的,即,并非永久地与容器结合或连接(特别地,意味着盖子组件与容器2不是通过铰链或其他机械联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自由路径,独立于容器2自由操作并移动盖子组件。如图所示,当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所述独立的盖子组件自由地抵靠在容器2上(此例中,放置在容器上)。这意味着,在所述预设相对布置,子组件没有与容器2结合(特别地通过铰链或其他任何铰接联接方式)。
根据本发明,支撑件10至少形成第一定位元件12,13,其沿径向突出盖3之外,并被连接至盖3,即,其明显地沿所述的径向Y-Y'延伸到盖的周缘之外。换句话说,每个第一定位元件12,13从盖3横向突出,并在盖3的周缘处形成径向凸出。有利地,支撑件具有顶部部分100,101,102,其安装在盖3的上方,比如,相抵地安装在盘状盖元件3A的外侧面上,其沿径向突出于所述盖3之外,并延伸有竖直下降边缘10A,10B,该下降边缘承载所述第一定位元件,在本例中,其局部地面向环状箍3B延伸。例如,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0为横档的形式,即,大体为细长件的形式,其在盖3上方沿直径延伸,在本例中,在其每个端部,延伸有各自的下降边缘10A,10B,每个下降边缘形成各自的第一定位元件,它们关于中心竖直轴线X-X'沿直径彼此相对地布置。优选地,这里所说的横档具有更大的中心区域100,例如,为圆形的普通形状,两边延伸有第一和第二臂101,102,其本身终结于各自的所述下降边缘10A,10B。中心区域100有利地设置中心孔100A,设计成供固定至盖3的销钉30穿过其中,在所述盖的中心,支撑件10设计成绕中心竖直轴线X-X',绕销钉转动。例如,销钉30焊接于盖3,以此方式由所述盖的中心竖直延伸,并由此可以穿过所述孔100A。优选地,销钉30设置螺纹槽,用来与螺栓16相配合从而将支撑件10固定至盖3,同时还确保盖3绕销钉30枢转。有利地,除了图6所示的横档形式的部件外,支撑件10还包括板17,其具有圆形普通形状,大体与横档的中心部分100的形状互补,其设计成插设在所述横档与盖3的顶面之间,形成容纳至少部分的控制机构的外壳,该控制机构用于促使盖3相对支撑件10枢转。例如,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板17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盘状形式,并设置有中心孔17A,其经竖直圆柱管延伸,销钉插入该管中。如图6所示,横档本身设计成永久固定(例如,通过多个螺栓)于板17,从而与所述板协作而形成单一件,单一的横档子组件通过销钉30与螺栓16之间的结合保持在盖3上,这种结合允许盖3相对于上述子组件枢转,本例中,子组件形成支撑件10。如上文所解释的,盖3设计成相对支撑件10在两个位置之间枢转,即第一位置(对应于锁定)和第二位置(对应于解锁),两个位置相距预设的角度行程。优选地,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是稳定的位置。然而很有可能的是,所述第一、第二位置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是不稳定的,从而,每当盖3从所述第一、第二位置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移走,盖被迫回到另一个位置(比如,通过弹簧)。有利地,第一、第二位置也是接界位置。例如,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器具1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柱18,优选设置有两个导向柱18,19,它们相对中心轴X-X'沿直径彼此相对地设置,并永久连接于盖3(比如,焊接至所述盖,以此方式,其从所述盖3的外表面向外竖直延伸,并且,在本例中,位于所述盖的外围,如图所示)。每个所述导向柱18,19设计用来在互补的细长导向槽18A,19A中滑动,该导向槽设置于支撑件10中,比如,对着所述支撑件10的每一个端部设置。在此例中,每个导向槽18A,19A的长度与盖3相对于支撑件10的角度行程相适应。每个导向柱18,19设置有更大截面的头部,其与相应的导向槽18A,19A的边缘配合,从而在竖直方向上保持支撑件10并避免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与盖3脱离。
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设计成,当支撑件10与容器2以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与互补的第二定位元件14,15机械地相互作用,该第二定位元件一体于或固定于设置在容器2上的所述把手2D,2E,从而在垂直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的水平面AB内锁定支撑件10与容器2的相对角度位置,同时还允许所述把手2D,2E沿径向向外突出所述支撑件10之外。换句话说,每当支撑件10与容器2以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时,支撑件10与容器把手2D,2E设计成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从而大体上避免支撑件10相对容器2的枢转,在本例中该转动绕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进行。这意味着支撑件10与容器把手2D,2E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结合促使支撑件10与容器2的互锁,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与所述互补的第二定位元件14,15相互协作配合来完成,在本例中,由此,当盖放置在容器2上,避免支撑件10绕中心竖直轴线X-X'转动。支撑件10与容器2的相对角度位置的锁定通过第一和第二定位元件12,13,14,15之间的机械地相互作用来获得,确保支撑件10充当相对容器2固定的固定结构,盖3相对容器2可以绕中心竖直轴线X-X'枢转预设角度行程,以从解锁状态(图1所示)切换至锁定状态(图16所示)。
如上文所解释的,器具1设计成,当第一定位元件12,13和互补的第二定位元件14,15机械地相互作用,支撑件10并没有完全覆盖把手2D,2E,至少它们的一部分由此从器具1沿径向突出,支撑件10没有装配在这一部分的顶部之上。这意味着,通过在垂直于中心竖直轴线X-X'的水平面内的突出,把手2D,2E在径向方向Y-Y'上延伸出支撑件10,此时沿径向突出于所述支撑件10之外。容器2所设置的每个把手2D,2E因此有利地在径向方向Y-Y'上向外延伸出支撑件,使得支撑件10仅装配在每个把手2D,2E的一部分的顶部之上,从而允许每个把手2D,2E的端部是自由的。通过该技术特征,使得本发明的烹调器具1更易于使用,因为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认出互补的第一和第二元件12,13,14,15的协作配合的区域,从而确保使用者更容易地完成允许锁定的预设相对布置。这样的设计还具有好的视觉外观,同时也具有功能性的优点,容器2所设置的至少一个把手2D,2E的一部分可见,从而可以被抓住,该可被抓住的部分不会因为太厚而变得不实用。使用者不需要靠器具1的其他部分去移动它,这样会产生危险。此外,通过径向延伸超出所述支撑件10,把手2D,2E可以保护所述支撑件及其第一定位元件12,13免受可能引起的损坏,例如,受到撞击或者被加热圈的火焰烧到。此外,如果使用者通过沿径向超出支撑件10之外的把手2D,2E的部分抓住并移动器具1,把手的弯曲使得支撑件10和把手2D,2E靠得更近,从而加强了支撑件10和每个把手2D,2E之间的机械式相互作用。
有利地,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与所述第二定位元件14,15之间的所述机械式相互作用为公/母配合形式,公部件的所有或某些部分插入到母部件内,从而获得机械式角度锁定。比如,所述公/母配合是由第一和第二定位元件12,13,14,15之间的相互适配接合实现的。优选地,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定位元件12,13,14,15分别具有互补的公形状和母形状。然而,很有可能的是,第一定位元件12,13具有公形状,而第二定位元件14,15具有母形状,这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容器2设置有两个容器公形状14,15,其关于中心竖直轴线X-X'沿直径彼此相对地布置并固定于容器2的侧壁2B的外侧面,而支撑件10设置有两个互补的母形状12,13,其关于中心竖直轴线X-X'沿直径彼此相对地布置在盖3的上面,本例中,所述支撑件母形状12,13面向盖3的环状箍3B的外侧面布置。很有可能的是,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容器2分别设置有单个支撑件成形部分和单个容器成形部分,或者,实际上,公/母成形部分并非设计成通过相互适配接合的方式协作配合,支撑件10与容器2设置有基于采用力配合的其他方式的互锁元件(通过摩擦,夹,啮合,磁引力等),这些方式足以锁定支撑件10和容器2的相对角度位置,这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有利地,如图所示,所述母成形部分由设置在竖直下降边缘10A,10B上的槽口形成,而公成形部分由肋形成,该肋有利地由把手2D,2E承载,优选地为所述把手的一体部分。因此,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容器把手2D,2E永久固定至容器2的侧壁2B并包含各自的公成形部分,例如,公成形部分以肋的形式有利地与相应的把手2D,2E一体。如上所述,支撑件10有利地为横档的形式,其在盖3的上方延伸(当其通过枢轴联接的形式连接至所述盖),并且在其端部延伸有各自的下降边缘10A,10B,其径向突出于盖3之外并在所述箍的外侧大体平行于环状箍3B延伸。有利地在支撑件10的每一个所述下降边缘10A,10B的自由底部边缘上设置槽口,从而形成与优选形成公成形部分的肋互补的母成形部分。
有利地,所述把手2D,2E被成形以便具有凹槽20D,20E,当支撑件10与容器2以上述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凹槽20D,20E用于收纳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优选地,如图所示,形成第二定位元件14,15的所述肋设置在所述凹槽20D,20E之内。有利地,所述把手2D,2E具有握持部分200D,200E,被成形以便可供手动握持,从而确保通过它来操作容器2。换句话说,握持部分200D,200E具有适合使用者用手握持来操作或移动容器2的形状。优选地,所述把手2D,2E还包括固定部分201D,201E,其将所述容器2与所述握持部分200D,200E互相连接。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分201D,201E从容器2的侧壁2B沿径向朝外延伸,并支撑相应的握持部分200D,200E。优选地,所述凹槽20D,20E由所述握持部分200D,200E界定。例如,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握持部分200D,200E具有沿平行于容器2的侧壁2B的方向大体竖直延伸的内侧面,形成第二定位元件14,15的肋有利地从握持部分200D,200E的所述内侧面沿径向向内突出。因此,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持部分200D,200E与所述第二定位元件14,15在径向方向Y-Y'上分别与容器2相隔第一间距E1和第二间距E2,所述第二间距E2小于所述第一间距E1,从而使得把手2D,2E沿径向突出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元件12,13,14,15机械式相互作用的区域之外。
有利地,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设计成,当它们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时,所述盖子组件(其至少包括盖3与支撑件10)直接放置并抵压在容器2上,以这样的方式保持支撑件10与把手2D,2E之间的竖直间距E3,以使得所述支撑件10不竖直地压在把手2D,2E上。换句话说,当支撑件10与容器2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时,盖子组件的重量直接施加在容器2的自由顶部边缘2C上,而不是施加在把手2D,2E上。这意味着,当支撑件10与容器2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时,竖直下降边缘10A,10B并不抵压把手2D,2E,而是保持相隔E3的距离(如图15),盖子组件经盖3所承载的环状密封垫圈(未示出)直接放置在容器2的自由顶部边缘2C上,该环状密封垫圈设计成插设在自由顶部边缘2C与盖3内侧面的周缘之间。
器具1还有利地包括用于控制锁定/解锁的控制部件11,在此例中,控制部件设计成可由用户以这样的方式操作,从而确保用户控制卡扣式结合的锁定系统,通过相对支撑件10和容器2转动盖3,促使器具1从其预锁定构造(也可参考为准备锁定构造,如图1所示)变成其锁定构造(如图16所示),反之亦然。在此例中,控制部件11永久地连接至支撑件10,该方式允许控制部件11相对所述支撑件10在锁定位置(图16)和解锁位置(图1)之间被手动地移动。换句话说,控制部件11永久地固定至支撑件10,同时也保留了相对支撑件移动的可能性,从而使用者可以手动地促使控制部件11相对支撑件10从解锁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反之亦然。
器具1有利地包括该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用于将控制部件11的所述移动转换成盖3相对支撑件10的枢转。特别地,图5,9-13,18,20和21中可见,转换装置设计成将控制部件11相对支撑件10的移动转换成盖3相对所述支撑件10的旋转运动,在本例中,该旋转运动绕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进行,这样使得,一旦盖3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该布置中盖斜坡被置于容器斜坡之下)安装在容器2上,使用者仅仅通过操作控制部件11,就可以促使盖3相对支撑件10枢转,从而完成锁定/解锁。自然地,上述转换装置设计成执行控制部件11相对支撑件10的移动的该类型的功能,其可采用任何所需的驱动组件(齿轮,凸轮,杆,连接杆等)。
然而,采用包含在支撑件10内并且相对所述支撑件活动安装的控制部件11是完全可选的。例如,很有可能的是,控制部件11仅仅由直接固定于盖3并且区别于支撑件10的把手形成,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采用转换装置,这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然而,采用包含在支撑件10内并且相对所述支撑件活动安装的控制部件11是优选的,因为它使得器具1更易于使用。在该情况中,本发明绝不限于采用使控制部件11和支撑件10互连的特定的机械联接方式。控制部件11因此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安装成相对支撑件10枢转和/或平移。例如,控制部件11可安装成仅能绕旋转轴作旋转运动,该旋转轴沿与中心竖直轴线X-X'相交的方向延伸,并且更优选地,绕与中心竖直轴线X-X'相交的旋转轴线旋转,或者可替代的,所述控制部件11安装成相对支撑件10作平移移动,比如,相对所述支撑件10竖直地(优选地沿与中心竖直轴线X-X'重合的滑动轴线)滑动,或者事实上,控制部件11经机械联接连接至支撑件10,作旋转和平移的组合运动(绕轴线X-X'的螺旋耦合)。控制部件11因此可以为旋转元件的形式,如手柄或旋钮(knob)、杆、操作杆、环形把手或其他类型,和/或为滑动安装元件的形式,如按钮,滑动器等。如图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部件11安装成相对所述支撑件10绕垂直于中心竖直轴线X-X'的枢转径向轴线Y-Y'枢转,并且枢转径向轴线Y-Y'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相交。这样的绕径向轴线枢转的枢转联接促使控制部件11相对支撑件10作这样的运动,其仅由绕轴线Y-Y'的旋转运动形成,该旋转轴线垂直于盖3相对支撑件10枢转的轴线X-X',从而避免容器2的任何不合时宜的移动。这样的旋转运动也是尤其符合人体工程学并且是直观的。如图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装配于容器2的每个容器把手2D,2E沿径向方向从所述容器2向外延伸,该径向大体平行于所述枢轴联接的所述径向轴线Y-Y',该枢轴联接使控制部件11与支撑件10互连。容器把手2D,2E与控制部件11相对支撑件10的旋转轴线Y-Y'对齐排列,这样的构造尤其实用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然而,很可能的是,控制部件11与支撑件10之间的机械联接是绕径向轴线的枢转联接,该径向轴线垂直于中心竖直轴线X-X',也垂直于所述容器把手2D,2E延伸的径向,这并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有利地,所述转换装置包括齿轮机构,设计成驱动盖3绕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旋转某个行程,该行程具有第一预设角幅度α,以响应所述控制部件11绕所述径向轴线Y-Y'被旋转某个行程,该行程具有第二预设角幅度β,该第二预设角幅度β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幅度α。例如,控制部件11设计成,绕所述径向轴线Y-Y'在上升位置(对应解锁)与下降位置(对应锁定)之间枢转,上述两个位置相隔一个行程,该行程具有约为90°的预设角幅度β,同时,以响应控制部件11相对支撑件10移动约90°的角度,盖3相对支撑件10枢转一个行程,该行程具有约为15°的预设角幅度α。这样的齿轮机构,可以确保分别对应于锁定和解锁时,控制部件11的位置清楚地相区别,并且减少使用者将器具1由其准备锁定构造变成其锁定构造所要施加的力。自热地,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可以获得这种传动效果的可能性,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齿轮机构。事实上,本发明根本不局限于具有这样的齿轮机构。如图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转换装置包括传动部件20,安装成可以在水平内相对所述支撑件10平移,该水平面垂直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传动部件20由此相对支撑件10滑动地安装,比如,该传动部件20在壳体内,该壳体设置在板17与装在所述板17之上的中心部分100之间。本实施方式中,转换装置包括用于将控制部件11相对支撑件10的枢转转换成所述转换件20相对所述支撑件的平移移动的机构。例如,这里所说的转换机构由凸轮110,111形成,其与控制部件11一体,或者固定至控制部件11,所述凸轮110,111设置有螺柱,其可收纳于设置在该传动部件20中的相应凹槽内,以此方式,控制部件11的枢转促使凸轮110,111相应地枢转,随后凸轮110,111在垂直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的水平面内推回传动部件20。有利地,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转换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水平杆21,其相对支撑件10绕偏心竖直轴线Z-Z'枢转地安装,该轴线相对所述支撑件10是固定的,并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平行,并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相距预设的距离。优选地,如图所示,所述水平杆21在第一端21A与第二端21B之间沿纵向延伸,第一端21A与盖3铰接,第二端21B与所述控制部件11或传动部件(比如,例如,上述传动部件20)铰接,该传动部件是转换装置的一部分,并且由控制部件11促使其相对支撑件10移动,如前面的实施方式所述。优选地,水平杆21设置有凹槽(由贯穿孔形成),用于收纳与支撑件10一体或者固定其上的销钉22,例如,该销钉与板17形成为整体,以此方式形成所述水平杆21与支撑件10之间的绕轴线Z-Z'的枢转联接。优选地,所述水平杆21相对于支撑件10在枢转点枢转地安装,该枢转点位于所述第一端21A与第二端21B之间,以使得偏心竖直轴线Z-Z'穿过水平杆21的某个区域,该区域与第一端21A和第二端21B都相距某个距离。所述第一端21A相对盖3的铰接可以这样实现,例如,通过第一钉210A来实现,该第一钉与盖3一体或固定其上,并且,例如,该第一钉焊接于所述盖3的外侧面,以此方式使其沿竖直方向从所述盖向外延伸。所述第一钉210A有利地收纳于第一相应凹槽211A中,其设置在水平杆21的第一端21A上,以此方式使得所述第一钉210A可以在所说的第一凹槽211A中滑动以及转动。转换装置有利地还包括第二钉210B,在本例中,其与传动部件20一体或固定其上,并被包含其内。所述第二钉210B有利地收纳于互补的第二凹槽211B中,其设置在水平杆21的第二端21B上,以此方式使得所述第二钉210B可以在所说的第二凹槽211A中滑动以及转动。有利地,水平杆21通常为镰刀状,具有大致直的臂部,其从第一端21A延伸至偏心竖直轴线Z-Z'穿过的旋转点,随后延伸有弧形部分,直至第二端21B。传动部件20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平移运动被转换为水平杆21绕偏心竖直轴线Z-Z'的旋转运动,该旋转运动自身转换成盖3相对支撑件10绕中心竖直轴线X-X'的旋转运动。然而,本发明绝不限于这样的移动转换机构,很有可能的是,例如,取代所示的杆系统,可以使用具有连接杆、凸轮、或相互接合的系统,或者其他任何已知系统,这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有利地,如图所示,控制部件11包括环状把手11A,用于使用者对其手动操作从而使其在优选地两个稳定的接界位置之间运动,该两个位置分别对应于锁定和解锁。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部件11因此为弧形部件的形式,为环形或拱形的形式,有利地,把手设计成适合使用者稳固地抓持,优选使用整个手去抓持。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采用环形把手用以形成控制部件11,例如,所述控制部件可由大体直的杆构成,或者其具有T形或L形的轮廓、球形把手状、喇叭形把手状等。其形状确保使用者可以通过它来移动盖子组件。控制部件11有利地设计成可以相对支撑件10在锁定方向和相反的解锁方向上被手动移动(旋转和/或平移)。因此,在此优选实施方式中,烹调器具1具有单个控制部件11,其确保使用者促使盖3相对支撑件10枢转,转动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S1,也可以是逆时针方向S2。此情况下,上述转换装置用以转换控制部件11的手动移动,将其分别在锁定和解锁方向上的移动转换成盖3相对支撑件10绕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沿两个相反的旋转方向的枢转。有利地,如图所示,控制部件11安装成相对所述支撑件10在首先的展开位置(图1)与其次的收回位置之间枢转,展开位置对应于盖3的解锁,所述控制部件11沿竖直方向突出,本例中,对准盖3朝外突出,收回位置形成所述锁定位置,所述控制部件11朝盖3下降。在其展开位置,控制部件有利地沿大致平行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的方向延伸,而在其收回位置,其有利地沿大致垂直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的方向延伸,如图所示。此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部件11因此是可收回的,以保证当其处于收回位置时可以隐蔽起来。
优选地,器具1具有用于确保盖3可被抓持的握持部件,该部件连接至盖3,用于被手动抓持从而通过该握持部件确保盖3的操作和转移,例如,以便拿起盖3以使其以预先相对布置的形式安装在容器2上。在此情况中,有利地,握持部件由处于展开位置的控制部件11形成。当控制部件11由环状把手11A形成,盖3有利地在其表面具有缓部23(relief),缓部23的形状优选地大体与所述环状把手11A界定的空心空间的形状互补,该空间用来容纳使用者的手指。换句话说,缓部23设计成,当所述把手相对盖3收回时,其至少部分地填充环状把手11A所界定的内部空心空间。因此,当环状把手11A相对盖3完全收回时,其与盖平行(控制部件11处于收回位置),其有利地与缓部23连贯地延伸,由此限制了使用者抓住环状把手11A操作(即,抬起,转移等)烹调器具1的可能性。
优选地,在烹调封闭空间中的压力作用下,上述开启安全装置5适合于在释放构造和阻止位置之间切换,当处于释放构造时,该装置允许盖3相对容器2解锁,而在阻止位置,该装置避免盖3相对容器2解锁。为此,所述开启安全装置5包括移动元件5A,滑动安装在盖3上,并且,在本例中,沿平行于中心竖直轴线X-X'的方向在高位(为接界位置)和低位(也为接界位置)之间竖直滑动,在高位时其可与由支撑件10承载的互补的阻止元件5B相配合,从而阻止盖3相对支撑件10枢转;在低位时其与互补元件5B互不干涉,从而允许盖3相对支撑件10枢转。特别地,图12可见,移动元件5A有利地由指状物形成,设计成可在管内竖直滑动,该管与贯穿盖3的泄压孔对接,从而,指状物在其高位时,牢牢关闭泄压孔,而当指状物在其低位时,允许蒸汽由所说的泄压孔泄出。互补元件5B优选由具有阻挡表面50B和贯穿孔51B的部分形成。只要盖处于其相对支撑件10解锁的位置,阻挡表面50B在所述移动元件滑动的路径上与移动元件5A对准,从而阻止其达到其高位,并因此维持烹调封闭空间的内部与外部的联通,避免封闭空间压力的显著提高。相反地,当盖3相对于支撑件10枢转上述预设角度行程,到达解锁位置时,移动元件5A对准开口51B,从而允许移动元件5A在烹调封闭空间内所产生的压力驱动下达到其密封高位。一旦处于高位,移动元件5A被孔51B的边缘包围,从而阻止盖3相对支撑件10向解锁方向枢转。
图中所示烹调器具1的操作下面简单描述。使用者首先向如图2所示的容器2中装填待烹煮食物,可选地将食物放在内部具有间隙的蒸煮篮内,食物与容器2的底部间隔一定距离。使用者随后通过环状把手11A抓住图4所示的盖子组件,以便拿起所述盖子组件将其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装在容器2上。为此,使用者将下降边缘10A,10B定位在由容器把手2D,2E提供的相应凹槽20D,20E中,所述下降边缘10A,10B的形状有利地与容器把手2D,2E提供的凹槽20D,20E大体互补。盖3由此装配在容器2的顶部边缘2C的顶部之上,从而将形成第二定位元件14,15的肋相互适配接合入形成第一定位元件12,13的相应槽口中,从而在垂直于中心竖直轴线X-X'的水平面内锁定支撑件10与容器2的相对角度位置。在支撑件10与容器2的该预设相对布置中,支撑件10大致沿径向向外延伸有容器把手2D,2E的部分(握持部分200D,200E),特别地,这可以从图1和图3中看出。器具1随后处于准备锁定构造,仅仅通过将盖3相对容器2转动,可以相对容器2锁定盖3。为此,使用者收折环状把手11A约90°的角度行程β,直到其到达接界收回位置,特别地如图16和17示出。环状把手11A从其展开位置到其收回位置的该手动移动同时促使盖3相对支撑件10枢转约15°的角度α,由此确保在锁定构造中,盖斜坡达到相应的容器斜坡的下面,确保压力的形成。烹调周期的最后,一旦封闭空间内的压力降至预设的安全水平,使用者仅需抬起环状把手11A,从而促使盖3相对支撑件10反向枢转,由此解除容器斜坡与盖斜坡之间的结合,确保盖3与容器2分离。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具有设置有把手(2D,2E)的容器(2),独立于所述容器(2)的盖(3),以及卡扣式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器具(1)包括支撑件(10),所述支撑件(10)连接于所述盖(3),以使得所述盖(3)可相对所述支撑件(10)枢转,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设计成以至少一种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相结合,从而确保所述卡扣式锁定系统通过所述盖(3)相对所述支撑件(10)绕中心竖直轴线(X-X')的枢转将所述盖(3)锁定至所述容器(2),所述盖(3)与所述支撑件(10)形成独立的盖子组件,当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相结合时,所述盖子组件自由地抵靠在所述容器(2)上,所述支撑件(10)形成第一定位元件(12,13),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沿径向突出于所述盖(3)之外,并且设计成,当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相结合时,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与一体于或者固定于所述把手(2D,2E)的互补的第二定位元件(14,15)机械地相互作用,从而在垂直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的水平面内锁定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的相对角度位置,同时还允许所述把手(2D,2E)沿径向向外突出于所述支撑件(10)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D,2E)被成形以便提供凹槽(20D,20E),所述凹槽(20D,20E)用于收纳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D,2E)具有握持部分(200D,200E),所述握持部分(200D,200E)被成形以便可以被手动握持,从而确保容器(2)经所述握持部分(200D,200E)被操作,所述把手(2D,2E)还具有固定部分(201D,201E),所述固定部分(201D,201E)将所述容器(2)与所述握持部分(200D,200E)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0D,20E)由所述握持部分(200D,200E)界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分(200D,200E)与所述第二定位元件(14,15)在径向方向(Y-Y')上与所述容器(2)分别相隔第一间距(E1)和第二间距(E2),所述第二间距(E2)小于所述第一间距(E1)。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与所述第二定位元件(14,15)之间的所述机械的相互作用为公/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与所述第二定位元件(14,15)分别具有公成形部分和母成形部分,所述公成形部分和母成形部分彼此互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包括顶部部分(100,101,102),所述顶部部分(100,101,102)安装在所述盖(3)的上方并沿径向突出于所述盖(3)之外,以使得所述顶部部分(100,101,102)延伸有竖直下降边缘(10A,10B),所述竖直下降边缘(10A,10B)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2,13)。
9.根据权利要求7和8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成形部分由设置在所述竖直下降边缘(10A,10B)上的槽口形成,而所述公成形部分由肋形成,所述肋由所述把手(2D,2E)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组件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由盖(3)承载并设计成插设在所述盖(3)与所述容器(2)之间,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设计成,当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容器(2)以所述预设相对布置的形式相结合时,所述盖子组件直接放置并抵压在所述容器(2)上,从而保持所述支撑件(10)与所述把手(2D,2E)之间的竖直间距,以使得所述支撑件(10)不竖直地抵压在所述把手(2D,2E)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器具(1)包括用于控制锁定/解锁的控制部件(11),所述控制部件(11)连接于所述支撑件(10),使得所述控制部件(11)可相对所述支撑件(10)在锁定和解锁位置之间被手动移动,所述烹调器具(1)包括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控制部件的所述手动移动转换成所述盖(3)相对所述支撑件(10)的枢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11)安装成相对所述支撑件(10)绕垂直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的径向枢转轴线(Y-Y')枢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D,2E)沿大体平行于所述径向枢转轴线(Y-Y')的径向方向从所述容器(2)向外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11)安装成相对所述支撑件(10)在首先的展开位置与其次的收回位置之间枢转,所述展开位置对应于所述盖(3)的解锁,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控制部件(11)竖直地突出,所述收回位置对应所述盖(3)的锁定,在所述收回位置,所述控制部件(11)朝所述盖(3)降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器具(1)包括用于确保所述盖(3)可被抓持的握持部件,所述握持部件连接至所述盖(3)并设计成被手动抓持,从而确保所述盖(3)通过所述握持部件被操作和转移,所述握持部件仅由处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所述控制部件(11)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控制部件(11)沿大致平行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的方向延伸,而在所述收回位置,所述控制部件(11)沿大致垂直于所述中心竖直轴线X-X'的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11)包括环状把手(11A)。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器具(1)包括开启安全装置(5),在所述烹调器具(1)内的压力作用下,所述开启安全装置(5)适合于在释放构造和阻止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释放构造中,所述开启安全装置(5)允许所述盖(3)相对所述容器(2)解锁,而在所述阻止位置,所述开启安全装置(5)避免所述盖(3)相对所述容器(2)解锁,所述开启安全装置(5)包括移动元件(5A),所述移动元件(5A)滑动安装在所述盖(3)上并在高位和低位之间滑动,在所述高位,所述移动元件(5A)可与由所述支撑件(10)承载的互补的阻止元件(5B)相配合,从而阻止所述盖(3)相对所述支撑件(10)枢转,在所述低位,所述移动元件(5A)与互补元件(5B)互不干涉,从而允许所述盖(3)相对所述支撑件(10)枢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烹调器具(1)设计成承受外部热源,例如加热板或加热圈。
CN201610387175.1A 2015-06-02 2016-06-02 设置有容器把手的卡扣式结合的压力锅 Active CN1062139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555000 2015-06-02
FR1555000A FR3036936B1 (fr) 2015-06-02 2015-06-02 Autocuiseur a baionnette pourvu d'une poignee de cu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3981A true CN106213981A (zh) 2016-12-14
CN106213981B CN106213981B (zh) 2019-11-26

Family

ID=540078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7175.1A Active CN106213981B (zh) 2015-06-02 2016-06-02 设置有容器把手的卡扣式结合的压力锅
CN20162053294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42329U (zh) 2015-06-02 2016-06-02 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3294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42329U (zh) 2015-06-02 2016-06-02 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8777B2 (zh)
EP (1) EP3100654B1 (zh)
JP (1) JP6783556B2 (zh)
KR (1) KR102472981B1 (zh)
CN (2) CN106213981B (zh)
BR (1) BR102016012413B1 (zh)
ES (1) ES2674164T3 (zh)
FR (1) FR3036936B1 (zh)
TR (1) TR201808708T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8322A (zh) * 2018-06-26 2020-01-03 Seb公司 设置有用于其盖子的支座的压力炊具
WO2021088185A1 (zh) * 2019-11-05 2021-05-14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烹饪锅及其锅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36936B1 (fr) * 2015-06-02 2019-11-08 Seb S.A. Autocuiseur a baionnette pourvu d'une poignee de cuve
CN112716274A (zh) 2017-08-09 2021-04-30 沙克忍者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烹饪系统
CN108158418B (zh) * 2018-01-25 2023-11-28 伊立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功能锅盖的多功能锅具
USD914436S1 (en) 2018-06-19 2021-03-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Air diffuser with food preparation pot
USD903413S1 (en) 2018-08-09 2020-12-0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basket
USD883015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and parts thereof
USD934027S1 (en) 2018-08-09 2021-10-2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Reversible cooking rack
USD883014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US11751710B2 (en) 2019-02-25 2023-09-1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uard for cooking system
US11051654B2 (en) 2019-02-25 2021-07-0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D918654S1 (en) 2019-06-06 2021-05-1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rill plate
USD982375S1 (en) 2019-06-06 2023-04-0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US11647861B2 (en) 2020-03-30 2023-05-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FR3139986A1 (fr) * 2022-09-27 2024-03-29 Seb S.A. couvercle d’article culinaire muni d’un organe de prehension amélioré.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83687A1 (fr) * 1998-09-28 2000-03-31 Seb Sa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deverrouillage d'un appareil de cuisson sous pression a fermeture a baionnettes
CN2389593Y (zh) * 1999-09-09 2000-08-02 周赛方 压力锅
CN2469839Y (zh) * 2001-03-30 2002-01-09 简伟文 多功能电热锅
CN102349791A (zh) * 2011-10-12 2012-02-15 中山市雅乐思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侧翻盖压力锅
EP2732736A1 (fr) * 2012-11-16 2014-05-21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d'aliments sous pression comportant un organe de commande amélioré
CN206342329U (zh) * 2015-06-02 2017-07-21 Seb公司 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8274A (en) * 1876-06-06 Improvement in exhaust-pipes for steam-hammers
US339223A (en) * 1886-04-06 Spring-vehicle
US360384A (en) * 1887-03-29 Wash-board
US2600703A (en) 1946-05-18 1952-06-17 Speed Meal Corp Pressure cooker
GB641540A (en) 1947-08-05 1950-08-16 Puzant William Bakaria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ressure cookers
CH298375A (de) * 1948-11-26 1954-04-30 Keller Max Druckkocher.
GB657982A (en) 1949-04-29 1951-10-03 Midland Metal Spinning Company Pressure cookers
US2583085A (en) 1949-09-21 1952-01-22 John F Campbell Flexible sleeve type vulcanizing apparatus for v belts and the like
US3653533A (en) 1969-10-24 1972-04-04 Peder Mortensen Door assembly
US3876385A (en) 1972-07-31 1975-04-08 Johns Manville Fail-safe system for operating an autoclave door
CH571335A5 (en) 1972-11-28 1976-01-15 Tanner Willy Pressure cooker with bayonet type lid fixing - prevents excessive pressure by allowing local deflection of sealing ring
BR5701390U (pt) 1977-11-04 1979-06-19 M Chiodo Aperfeicoamento em panela de pressao
JPS5898018U (ja) 1981-12-23 1983-07-04 株式会社東芝 圧力調理器
BR8601076A (pt) 1986-03-13 1987-10-27 Alcan Brasil Recipiente para preparacao de conservas de alimentos
DE3703448A1 (de) 1987-02-05 1988-08-18 Tecsy Ag Dampfdruckkochgefaess
US5310981A (en) * 1993-07-23 1994-05-10 Ensar Corporation Microwave cooker
FR2720465B1 (fr) 1994-05-27 1996-07-26 Seb Sa Dispositif de sécurité pour récipient sous pression comportant un joint d'étanchéité à section affaiblie.
DE19518305C2 (de) 1995-05-18 1997-09-25 Niese Ursula Topf, insbesondere Dampfdruckkochtopf, sowie hierfür passende Deckel, Dämpfeinsatz, Simmereinsatz und Schneideinsatz
KR0128775Y1 (ko) 1995-12-07 1998-10-15 문무영 전기압력솥의 압력뚜껑 자동 개폐로크장치
FR2782257B1 (fr) 1998-08-13 2000-11-17 Seb Sa Joint indexe pour autocuiseur, et autocuiseur equipe d'un tel joint
FR2783686B1 (fr) * 1998-09-28 2000-11-17 Seb Sa Dispositif de securite a l'ouverture d'un appareil de cuisson sous pression a fermeture a baionnettes
FR2802400B1 (fr) 1999-12-15 2002-07-12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sous pression a poignees amovibles
WO2001076428A2 (en) * 2000-04-07 2001-10-18 Jian, Wei, Wen Pressure cooker
CH694356A5 (de) 2000-09-27 2004-12-15 Marlene Hurni Dampfkochtopf für Linkshänder.
US6450361B1 (en) * 2001-04-18 2002-09-17 Lewis A. Mendelson Low pressure cooker with pivoting latch handles
FR2836806B1 (fr) * 2002-03-08 2004-09-10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d'aliments sous pression comportant un module de couvercle
FR2836807B1 (fr) * 2002-03-08 2004-07-16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d'aliments sous pression 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verouillage/deverouillage rotatif
FR2872015B1 (fr) * 2004-06-29 2008-01-18 Sitram Autocuiseur avec couvercle a machoires mobiles
DE102004056463B3 (de) * 2004-11-23 2006-03-16 Gero Vertriebs Gmbh Kochgefäß
ITMI20042268A1 (it) * 2004-11-23 2005-02-23 Lagostina Spa Sistema di apertura e chiusura con servomeccanismo a leva per pentola a pressione
FR2918863B1 (fr) * 2007-07-20 2009-10-09 Seb Sa Autocuiseur pourvu d'un ecran
FR2940601B1 (fr) * 2008-12-30 2012-07-13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sous pression a organe de commande du verrouillage/deverrouillage bi-fonctionnel
FR2940603B1 (fr) * 2008-12-30 2011-01-28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sous pression pourvu d'un organe de commande du verrouillage/deverrouillage a fonctionnement asymetrique
CH701207A1 (de) 2009-06-02 2010-12-15 Kuhn Rikon Ag Schnellkochtopf.
CN201624512U (zh) 2010-03-30 2010-11-10 黄振雄 一种连体式电压力锅
DE202010012194U1 (de) * 2010-07-05 2010-11-25 Silag Handel Ag Deckel für einen Schnellkochtopf sowie Schnellkochtopf mit einem Deckel
CN102166092B (zh) 2011-04-22 2013-05-01 珠海双喜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锁装置的压力锅
US10321782B2 (en) * 2011-09-15 2019-06-18 Woo Yong KIM Electric rice pressure cooker and pressure cooker without a rubber packing
US9271595B2 (en) * 2012-04-05 2016-03-01 Happycall Co., Ltd. Lid for vacuum cooking pot and cooking pot using same
CN203000535U (zh) 2013-01-15 2013-06-19 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拆装方便的电压力锅
US9456713B2 (en) * 2013-05-20 2016-10-04 Dart Industries Inc. Microwave pressure cook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83687A1 (fr) * 1998-09-28 2000-03-31 Seb Sa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deverrouillage d'un appareil de cuisson sous pression a fermeture a baionnettes
CN2389593Y (zh) * 1999-09-09 2000-08-02 周赛方 压力锅
CN2469839Y (zh) * 2001-03-30 2002-01-09 简伟文 多功能电热锅
CN102349791A (zh) * 2011-10-12 2012-02-15 中山市雅乐思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侧翻盖压力锅
EP2732736A1 (fr) * 2012-11-16 2014-05-21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d'aliments sous pression comportant un organe de commande amélioré
CN206342329U (zh) * 2015-06-02 2017-07-21 Seb公司 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8322A (zh) * 2018-06-26 2020-01-03 Seb公司 设置有用于其盖子的支座的压力炊具
WO2021088185A1 (zh) * 2019-11-05 2021-05-14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烹饪锅及其锅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36936A1 (fr) 2016-12-09
JP2016221289A (ja) 2016-12-28
TR201808708T4 (tr) 2018-07-23
CN106213981B (zh) 2019-11-26
EP3100654A1 (fr) 2016-12-07
KR102472981B1 (ko) 2022-12-02
KR20160142244A (ko) 2016-12-12
ES2674164T3 (es) 2018-06-27
BR102016012413B1 (pt) 2022-03-08
US10448777B2 (en) 2019-10-22
EP3100654B1 (fr) 2018-05-16
FR3036936B1 (fr) 2019-11-08
BR102016012413A2 (pt) 2016-12-06
CN206342329U (zh) 2017-07-21
US20160353913A1 (en) 2016-12-08
JP6783556B2 (ja) 2020-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3981A (zh) 设置有容器把手的卡扣式结合的压力锅
CN106213983B (zh) 设置有用于控制锁定的手动控制部件的压力锅
CN206365739U (zh) 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
CN206342327U (zh) 用于在压力下烹调食物的烹调器具
US10362891B2 (en) Pressure-cooking utensil provided with a locking/unlocking control member that operates asymmetrically
CN106235878A (zh) 配备有支撑件和相对于所述支撑件可移动的盖的压力锅
CN102368936B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1954746B (zh) 高压锅
JP7104459B2 (ja) 連結可能なボウルと蓋ハンドルを備えたバイオネット圧力調理器
CN108294613A (zh) 卡扣式压力锅和可移动锁
CN106235877A (zh) 设置有可拆卸阀和温度传感器的压力锅
CN105030052A (zh) 具有可手动举起的控制元件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03341516U (zh) 压力锅
CN203341515U (zh) 压力锅
CN203341513U (zh) 压力锅
CN104223936A (zh) 压力锅
CN104223937A (zh) 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