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8572B - 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8572B
CN106208572B CN201610750535.XA CN201610750535A CN106208572B CN 106208572 B CN106208572 B CN 106208572B CN 201610750535 A CN201610750535 A CN 201610750535A CN 106208572 B CN106208572 B CN 1062085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itable type
felt
insulation
slot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505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8572A (zh
Inventor
薛长志
刘济林
李燕琴
颜晨悦
陈红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505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85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8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8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8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8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包括:在槽绝缘和绕组之间设置第一适型毡,在层间绝缘和绕组之间设置第二适型毡;然后,进行电机白坯绕组浸漆工艺;进行烘焙工艺。由于第一适型毡和第二适型毡具备优良的吸漆性能和适型能力,不影响浸漆过程中浸渍漆渗入槽内,不影响浸渍漆的渗透效果,而且在烘培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定子槽内的漆液流失;在浸渍漆充分固化后,形成定子槽内的完整密闭效果,从而更好地密封电机定子槽部及内部绝缘,达到防潮、防环境腐蚀的作用,并提高电机绝缘处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机的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电机的绝缘性能,通常采用一次或两次真空压力浸漆工艺(英文全称为VacuumPressure Impregnating,简称VPI)处理的方式,对电机定子进行绝缘浸漆处理,再配合相应的烘培工艺,以达到绝缘处理的目的。铁芯槽内的浸渍漆(又称浸渍树脂)填充效果,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绝缘性能。
目前,大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的烘培工艺主要分为:立式静止烘焙(即定子铁心槽方向与地面垂直)和卧式旋转烘焙(即定子铁心槽方向与地面平行)。由于大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中的槽绝缘和绕组之间,绕组和绕组的层间等位置处的间隙较大,而槽绝缘和层间绝缘本身的吸漆能力差,从而槽内这些位置的浸渍漆无法很好的留存,成为了槽内浸渍漆的主要流失通道,无论采用哪种烘培方式,在烘焙过程总是有浸渍漆流失。
其中,“槽绝缘”一般为复合材料纸,衬垫在电机定子铁芯的定子槽内,解决定子绕组的对地绝缘;槽内的“层间绝缘”一般为复合材料纸,衬垫在电机定子铁芯中上层绕组与下层绕组之间,由于上、下层绕组分属不同的相,产生电位差,因此也需要绝缘。
现有技术中,通过提高槽满率可以达到减少铁芯槽内浸渍漆流失目的,但效果有限。过高的槽满率会增大了嵌线难度,导致主绝缘过度压缩,影响其吸漆能力;同时,过高的槽满率也会影响槽内浸渍漆的渗透效果,却无法完全阻止槽内浸渍漆的流出。
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将定子一端槽口完全封堵,配合立式静止烘培的方法,以期达到提高槽内浸渍漆填充效果的目的。但是立式静止烘培中,浸渍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端流动,会造成下端绕组的漆膜过厚、上端绕组挂漆量不足的缺陷;同时立式静止烘焙过程中绕组表面会产生大量因绝缘漆滴流形成的漆瘤,影响定子的后续装配,对电机的运行造成安全隐患;如需对漆瘤进行清理和打磨则容易造成绝缘破损,影响产品质量。
可见,槽内浸渍漆的流失会造成槽内绝缘之间存在空隙,直接影响了电机定子绕组的整体性和机电性能,更为潮气的渗入埋下重大隐患。
因此,如何有效防止烘培过程中浸渍漆流失,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防止烘培过程中浸渍漆流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a:在槽绝缘和绕组之间设置第一适型毡,在层间绝缘和所述绕组之间设置第二适型毡;
步骤b:进行电机白坯绕组浸漆工艺;
步骤c:进行烘焙工艺。
优选地,在上述绝缘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设置所述第一适型毡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a1:在所述槽绝缘的内表面粘贴所述第一适型毡;
步骤a2:将粘贴有所述第一适型毡的所述槽绝缘置于电机定子的定子槽内;
步骤a3:安装绕组。
优选地,在上述绝缘处理方法中,所述第一适型毡上仅与所述槽绝缘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黏胶。
优选地,在上述绝缘处理方法中,所述第一适型毡包括第一毡条和第二毡条,所述第一毡条和所述第二毡条均为条形结构,且分别位于所述槽绝缘的两端,沿所述槽绝缘的侧边固定。
优选地,在上述绝缘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包括:所述第二适型毡位于所述层间绝缘的两端。
优选地,在上述绝缘处理方法中,所述层间绝缘包括第一层间端部、层间中间段、第二层间端部,
所述层间中间段位于所述第一层间端部和所述第二层间端部之间,
所述第一层间端部和所述第二层间端部的厚度和宽度均小于所述层间中间段的厚度和宽度,
所述第一层间端部和所述第二层间端部上分别包裹设置有所述第二适型毡。
优选地,在上述绝缘处理方法中,所述第二适型毡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层间端部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黏胶,
所述第二适型毡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层间端部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黏胶。
优选地,在上述绝缘处理方法中,所述烘焙工艺为卧式旋转烘焙工艺。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中,在电机白坯绕组浸漆前,在槽绝缘和绕组之间设置了第一适型毡,用于密封定子槽内槽绝缘和绕组之间的间隙;在层间绝缘和绕组之间设置第二适型毡,用于密封定子槽内相邻绕组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密封定子槽内间隙(具体为槽绝缘和绕组之间,绕组和绕组的层间等位置处的间隙),防止槽绝缘和层间绝缘本身的吸漆能力差导致烘培过程中槽内浸渍漆通过此间隙流失的目的。
其中,第一适型毡和第二适型毡具备优良的吸漆性能和适型能力,不影响浸漆过程中浸渍漆渗入槽内,不影响浸渍漆的渗透效果,而且在烘培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定子槽内的漆液流失;在浸渍漆充分固化后,形成定子槽内的完整密闭效果,从而更好地密封电机定子槽部及内部绝缘,达到防潮、防环境腐蚀的作用,并提高电机绝缘处理的效果。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操作简便、适型性强、密封性好,可适用于各类电机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槽绝缘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一适型毡的槽绝缘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一适型毡的槽绝缘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层间绝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二适型毡的层间绝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槽绝缘,2-第一适型毡,3-层间绝缘,4-第二适型毡,
31-第一层间端部,32-层间中间段,33-第二层间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通过第一适型毡和第二适型毡对定子槽间隙进行密封,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烘培过程中浸渍漆流失。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槽绝缘的截面图,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一适型毡的槽绝缘的截面图,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一适型毡的槽绝缘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层间绝缘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二适型毡的层间绝缘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如图1中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槽绝缘1和绕组之间设置第一适型毡2,在层间绝缘3和绕组之间设置第二适型毡4;(“适型”即能够适应槽绝缘1或层间绝缘3的型状,以及所在间隙的型状)
步骤b:进行电机白坯绕组浸漆工艺;
步骤c:进行烘焙工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中,在电机白坯绕组浸漆前,在槽绝缘1和绕组之间设置了第一适型毡2,用于密封定子槽内槽绝缘和绕组之间的间隙;在层间绝缘3和绕组之间设置第二适型毡4,用于密封定子槽内相邻绕组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密封定子槽内间隙(具体为槽绝缘和绕组之间,绕组和绕组的层间等位置处的间隙),防止槽绝缘和层间绝缘本身的吸漆能力差导致烘培过程中槽内浸渍漆通过此间隙流失的目的。
其中,第一适型毡2和第二适型毡4具备优良的吸漆性能和适型能力,不影响浸漆过程中浸渍漆渗入槽内,不影响浸渍漆的渗透效果,而且在烘培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定子槽内的漆液流失;在浸渍漆充分固化后,形成定子槽内的完整密闭效果,从而更好地密封电机定子槽部及内部绝缘,达到防潮、防环境腐蚀的作用,并提高电机绝缘处理的效果。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操作简便、适型性强、密封性好,可适用于各类电机产品。
在具体实施例中,步骤a中设置第一适型毡2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a1:在槽绝缘1的内表面粘贴第一适型毡2;
步骤a2:将粘贴有第一适型毡2的槽绝缘1置于电机定子的定子槽内;
步骤a3:安装绕组。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槽绝缘”用于解决定子绕组的对地绝缘,一般为复合材料纸,衬垫在电机定子铁芯的定子槽内,上述“槽绝缘1的内表面”是指槽绝缘1未与定子槽接触的一面,即第一适型毡2位于槽绝缘1和绕组之间。第一适型毡2和槽绝缘1的具体安装结构请参阅图2和图3。
其中,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3中所示,第一适型毡2包括第一毡条和第二毡条,第一毡条和第二毡条均为条形结构,且分别位于槽绝缘1的两端,沿槽绝缘1的侧边固定。
此外,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步骤a中关于第二适型毡4的设置方式为:第二适型毡4位于层间绝缘3的两端。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层间绝缘”一般为复合材料纸,位于定子槽内,衬垫在电机定子铁芯中上层绕组与下层绕组之间,由于上、下层绕组分属不同的相,产生电位差,因此需要绝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具体请参阅图2所示的方法流程图。但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在将层间绝缘安装到绕组之间时将第二适型毡4粘贴到层间绝缘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4和图5中所示,层间绝缘3包括第一层间端部31、层间中间段32、第二层间端部33。其中:层间中间段32位于第一层间端部31和第二层间端部33之间;第一层间端部31和第二层间端部33的厚度和宽度均小于层间中间段32的厚度和宽度;第一层间端部31和第二层间端部33上分别包裹设置有第二适型毡4。
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中,仅在槽绝缘1和层间绝缘3的端部分别设置第一适型毡2和第二适型毡4,从而密封定子槽的槽口处间隙,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在烘培过程中防止槽内漆液流失,更好的密封定子槽及内部绝缘,达到防潮、防环境腐蚀的作用,提高电机绝缘处理的效果,而且这样的适型毡用料少、结构简单、适型能力强。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适型毡2和第二适型毡4均为单面上胶材料,其毛毡和胶层可以根据电机的绝缘等级进行调整。毛毡吸漆效果好,适型能力强,单面上胶后,固定方式简单、牢固,在经过浸漆处理后,毛毡与浸渍漆形成牢固整体。
具体地,第一适型毡2上仅与槽绝缘1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黏胶,与绕组接触的一面没有黏胶;第二适型毡4上用于与层间绝缘3的第一层间端部31接触的面上设置有黏胶,第二适型毡4上用于与层间绝缘3的第二层间端部33接触的面上设置有黏胶,即第二适型毡4上用于接触绕组的一面没有黏胶。从而达到单面上胶的目的。单面上胶的第一适型毡2和第二适型毡4,可有效避免双面上胶的毛毡在嵌线过程中压缩后自身粘结成团成块的现象,避免双面上胶影响浸漆过程中浸渍漆的有效渗透。从而可见,单面上胶的第一适性毡2和第二适型毡4使用方法简单,便于将带有第一适型毡2的槽绝缘1、带有第二适型毡4的层间绝缘3分别装配到定子槽内,便于对槽绝缘1和层间绝缘3的位置进行调整,而且保证了第一适型毡2和第二适型毡4对浸渍漆具有一定吸收能力,防止槽内漆液流失,吸漆固化后,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并且有利于保证槽绝缘1和层间绝缘3以及定子槽内部的绝缘效果。
但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中,槽绝缘1与第一适型毡2之间的固定方式、层间绝缘3和第二适型毡4之间的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方式对其进行组装固定,或者直接压紧固定;并且,第一适型毡2和第二适型毡4的具体结构,也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结构。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中的“浸漆工艺”一般是指电机VPI(VacuumPressure Impregnating,即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处理,并且,采用的“烘焙工艺”优选为卧式旋转烘焙工艺。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还可以采用立式静止烘焙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同样可以起到防止定子槽内漆液流失的效果,提高电机定子的绝缘效果。但是,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在槽绝缘(1)和绕组之间设置第一适型毡(2),在层间绝缘(3)和所述绕组之间设置第二适型毡(4);
步骤b:进行电机白坯绕组浸漆工艺;
步骤c:进行烘焙工艺;
所述步骤a中包括:所述第二适型毡(4)位于所述层间绝缘(3)的两端;
所述层间绝缘(3)包括第一层间端部(31)、层间中间段(32)、第二层间端部(33),
所述层间中间段(32)位于所述第一层间端部(31)和所述第二层间端部(33)之间,
所述第一层间端部(31)和所述第二层间端部(33)的厚度和宽度均小于所述层间中间段(32)的厚度和宽度,
所述第一层间端部(31)和所述第二层间端部(33)上分别包裹设置有所述第二适型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设置所述第一适型毡(2)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a1:在所述槽绝缘(1)的内表面粘贴所述第一适型毡(2);
步骤a2:将粘贴有所述第一适型毡(2)的所述槽绝缘(1)置于电机定子的定子槽内;
步骤a3:安装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适型毡(2)上仅与所述槽绝缘(1)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黏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适型毡(2)包括第一毡条和第二毡条,所述第一毡条和所述第二毡条均为条形结构,且分别位于所述槽绝缘(1)的两端,沿所述槽绝缘(1)的侧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适型毡(4)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层间端部(31)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黏胶,
所述第二适型毡(4)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层间端部(33)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黏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工艺为卧式旋转烘焙工艺。
CN201610750535.XA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 Active CN1062085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0535.XA CN106208572B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0535.XA CN106208572B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8572A CN106208572A (zh) 2016-12-07
CN106208572B true CN106208572B (zh) 2019-03-26

Family

ID=5752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0535.XA Active CN106208572B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85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53306B2 (ja) 2017-11-13 2020-0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CN113567324B (zh) * 2021-07-30 2023-12-05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槽内的浸渍漆填充渗透状态的检查方法
CN114362461A (zh) * 2022-01-13 2022-04-15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绝缘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9733A (ja) * 2006-10-23 2008-05-08 Toyota Motor Corp ワニス処理方法及びワニス処理装置
CN201222671Y (zh) * 2008-06-30 2009-04-15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水轮机发电机定子铁心绕组嵌线槽部的垫条结构
CN103107661A (zh) * 2012-12-20 2013-05-15 黄林 电机转子绝缘浸漆处理方法
CN103248142A (zh) * 2013-05-13 2013-08-14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绕组与铁芯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62786A (zh) * 2014-11-25 2015-02-18 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级低压电机散嵌绕组绝缘结构及其绝缘方法
CN204794440U (zh) * 2015-05-19 2015-11-18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引线绝缘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9733A (ja) * 2006-10-23 2008-05-08 Toyota Motor Corp ワニス処理方法及びワニス処理装置
CN201222671Y (zh) * 2008-06-30 2009-04-15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水轮机发电机定子铁心绕组嵌线槽部的垫条结构
CN103107661A (zh) * 2012-12-20 2013-05-15 黄林 电机转子绝缘浸漆处理方法
CN103248142A (zh) * 2013-05-13 2013-08-14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机定子绕组与铁芯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62786A (zh) * 2014-11-25 2015-02-18 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级低压电机散嵌绕组绝缘结构及其绝缘方法
CN204794440U (zh) * 2015-05-19 2015-11-18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引线绝缘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8572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8572B (zh) 一种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方法
US9467016B2 (en) Method of attaching a magnet to a rotor or a stator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CN101789651B (zh) 具有用于横向分段连接的特殊端部线圈的分段制造
CN108566005A (zh) 转子结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及电动汽车
CN206283347U (zh) 电机转子磁极密封防护结构和风力发电机
CN107147269A (zh) 一种永磁直线电机次级
CN110601411A (zh) 一种定子槽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17679A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コイル相間の絶縁方法
CN108233561A (zh) 一种开放式防水的水下电机
WO2023134463A1 (zh) 一种电机绝缘处理方法
CN107070039B (zh) 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及绝缘方法
CN206302226U (zh) 一种分段磁钢的表贴式外转子组件
CN203481947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同步电机磁极
CN203339832U (zh) 一种耐氨冷媒电机绝缘系统
CN210780319U (zh) 一种带有防护外罩的电机
CN209545270U (zh) 一种具有新型定子槽型的电机定子
CN207069732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测温元件的引出线槽结构
CN208656535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绝缘结构及牵引电机定子
CN103608412A (zh) 绝缘漆和绝缘叠制件
CN207994742U (zh) 一种开放式防水的水下电机
CN219678221U (zh) 电机定子组件以及电机和风力发电机组
CN106059222A (zh) 一种绝缘纸、双层绕组嵌线定子、电机及一种嵌线方法
CN206602421U (zh) 电子膨胀阀、步进电机及其绕组
CN105047383B (zh) 一种抗短路油浸式变压器器身及其制备方法
CN208337249U (zh) 一种高压电机定子冲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