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7677A -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7677A
CN106207677A CN201510400679.8A CN201510400679A CN106207677A CN 106207677 A CN106207677 A CN 106207677A CN 201510400679 A CN201510400679 A CN 201510400679A CN 106207677 A CN106207677 A CN 106207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ng slot
outer cover
cover unit
grounding pin
co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06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7677B (zh
Inventor
金大湖
丘璜燮
金铉济
郑熙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 Jia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igaL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 Jia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 Jia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 Jia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07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7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7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76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16Connectors,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42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comprising impedance matching means 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g. filters or switches
    • H01R24/4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comprising impedance matching means 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g. filters or switches comprising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其与同轴电缆的前端连接且拆装于检查对象物,该同轴连接器包含:外壳单元,其为导电性,与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接触,且两端沿轴向连通;信号针,其为导电性,插入到外壳单元的内部且与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电连接,并配置成相应前端部突出于外壳单元的前端部;电介体,其插入到外壳单元的内部并包围信号针;接地针,其为导电性,插入到外壳单元的内部且与外壳单元电连接,在包围电介体的同时,借助于电介体而与信号针绝缘,并配置成相应前端部突出于外壳单元的前端部;及定位单元,其配置成在外壳单元的内部与接地针的轴向移动联动旋转,决定接地针的轴向移动后停止位置。

Description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查用同轴连接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简便地实施与连接有同轴电缆的连接部的连结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由置于电缆中心的内部导体、包围其的绝缘物质、外部导体以及最外壳的外部被覆层构成,具有以中心的内部导体为同心圆的轴的结构。通过这种同心圆结构,能够在与普通电线相比受到的电干扰较小的情况下传送信号。
这种同轴电缆能够安全地、可靠地向各种测试装置或精密电子装置传递电信号而被广泛利用,因而要求一种能够使同轴电缆稳定地连接到成为检查对象的装置的连接部例如RF开关且可容易拆卸的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以各种方式开发,使用多样种类的连接器。
对于普通的同轴连接器的构成及连接关系,在“同轴连接器及测量用同轴探测器(注册专利10-0905888,专利文献1)”、“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及插座(注册专利10-1239309,专利文献2)”等中具体公开。
但是,就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而言,在把同轴连接器连接于插座的情况下,作业者需要使用双手把同轴连接器连接于检查对象物的连接部,因此存在同轴连接器的连接麻烦的缺点,且在窄小的空间需要利用双手启动同轴连接器,因而存在检查对象物的连接部损伤的危险较大的问题。
作为所述的背景技术而说明的事项只用于增进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不得视为属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知晓的以往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注册专利10-0905888(2009.06.25)
专利文献2:韩国注册专利10-1239309(2013.02.26)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把同轴电缆容易地连接于检查对象物的连接部并分离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
解决课题方法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与连接于同轴电缆的前端,且拆装于检查对象物,该同轴连接器包含:外壳单元,其为导电性,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接触,且两端沿轴向连通;信号针(signal pin),其为导电性,插入到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且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电连接,并配置成使相应前端部突出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前端部;电介体,其插入到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并包围所述信号针;接地针(ground pin),其为导电性,插入到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且与所述外壳单元电连接,在包围所述电介体的同时,借助于所述电介体而与所述信号针绝缘,并配置成相应前端部突出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前端部;定位单元,其配置成在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与所述接地针的轴向移动联动旋转,决定所述接地针的轴向移动后停止位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地针的外周面,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具备一对凸起,所述定位单元供所述接地针沿轴向贯通,且在所述接地针贯通的区域的外周,沿圆周方向形成有供所述凸起配置并移动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上端及下端,形成有通过约束所述凸起而决定所述定位单元的旋转及停止位置的多个定位槽。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单元形成的多个定位槽包含:第一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端形成,且沿一侧方向向下倾斜并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第二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上端形成,且在所述第一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沿一侧向上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正上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第三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端形成,且在所述第二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沿一侧向下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第四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上端形成,且在所述第三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沿一侧向上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三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及第五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端形成,且在所述第四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沿一侧向下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四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所述第三定位槽的位置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及第五定位槽的位置相比,更接近所述第二定位槽及第四定位槽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至第五定位槽在所述定位单元的内部空间,沿一侧方向相互隔开,依次形成,从而形成第一定位槽群,接着所述第一定位槽群,第一定位槽至第五定位槽在所述定位单元的内部空间沿一侧方向相互隔开,依次形成,从而形成第二定位槽群,且所述第一定位槽群的第五定位槽成为第二定位槽群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群的第五定位槽成为第一定位槽群的第一定位槽。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单元、接地针、电介体及信号针以所述信号针为中心轴,依次配置于同心轴上,所述信号针及接地针各自的相应后端部被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支撑,从而受到向前端方向按压的力。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单元包含:上部外壳,其具备圆筒形状,并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接触;及下部外壳,其以与所述上部外壳连通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上部外壳的下部;在所述上部外壳的内部,形成有把其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划分板,在所述下部外壳的内部,配置有所述定位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体贯通所述上部外壳的划分板进行配置,在所述电介体中与所述上部外壳的第一区域对应的后端区域内部,配置有后端密闭、向前端开口的圆筒形的连接导体,所述连接导体的后端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电连接,在相应内部配置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信号针的后端插入到相应前端开口区域而被所述第一弹簧支撑。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外壳的第二区域,配置有所述第二弹簧,支撑所述接地针的后端区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只通过使接地针与检查对象物的连接部连接并使外壳单元沿轴向移动这样的动作,就能够将接地针及信号针与检查对象物的连接部容易地结合或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的局部切开立体图,
图3及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作为检查用同轴连接器主要部分的定位单元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的运转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0:同轴电缆 20:RF开关
100:同轴连接器 110:外壳单元
111:上部外壳 112:下部外壳
120:信号针 130:电介体
140:接地针 141:凸起
142:切开部 150:定位单元
151~155:定位槽 160:连接导体
170:第一弹簧 18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互不相同的多样形态体现,不过,本实施例使得本发明的公开更完全,且为了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发明的范畴而提供。在附图上,相同符号指称相同的要素。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作为连接于同轴电缆的前端并与检查对象物结合或分离的同轴连接器,在本发明中,作为检查对象物的连接部,以RF开关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不限定于RF开关的检查,可应用于具有连接同轴电缆的多样种类的连接部的对象物。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的局部切开立体图,图3及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作为检查用同轴连接器主要部分的定位单元的图。
如图所示,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00大致包括外壳单元110、信号针120、电介体130、接地针140及定位单元150。
外壳单元110作为连接于同轴电缆10并在其内部设置所述信号针120、电介体130、接地针140及定位单元150的机构,以两端沿轴向连通的方式形成为圆筒形。所述外壳单元110为了制造及组装的便利而分成上部外壳111与下部外壳112进行制作。
此时,所述上部外壳111以圆筒形状配备,并与所述同轴电缆10连接而与外部导体(图中未示出)接触。而且,所述下部外壳112以与上部外壳111连通的方式配备成圆筒形状,并连接于所述上部外壳111的下部。
于是,所述上部外壳111的开口的上端被盖子190密闭,在下部外壳112的下端形成有供所述信号针120及接地针140贯通的贯通孔112a。为此,所述下部外壳112的下部区域具有越向下端直径越逐渐减小的倒圆锥形状。特别是对于所述贯通孔112a的直径而言,为了使所述接地针140沿轴向顺利移动,优选形成为比所述接地针140的直径稍大。
另一方面,在所述上部外壳111的内部,形成有把其内部空间沿轴向划分的划分板111a。此时,在所述上部外壳111的内部区域中,把所述划分板111a的上部区域定义为第一区域111a1,把所述划分板111a的下部区域定义为第二区域111a2。所述第一区域111a1的内径与第二区域111a2的内径可以彼此相同,但为了固定所述电介体130,优选使第一区域111a1的内径形成为比第二区域111a2的内径大。
而且,使所述下部外壳112的内部空间内径比所述第二区域111a2的内径大,在相应内部空间配置有所述定位单元150。
另一方面,就所述上部外壳111及下部外壳112而言,为了与同轴电缆10的外部导体电接触而执行接地作用,优选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由黄铜制造所述上部外壳111及下部外壳112。
信号针120作为与同轴电缆10的内部导体11电接触并与RF开关20的电极接触的机构,配置成:插入到所述外壳单元110,相应后端部连接于同轴电缆10的内部导体11,前端部贯通所述下部外壳112的贯通孔112a而突出到外部。例如,所述信号针120具备沿轴向长长地形成的针(pin)形状,配置成贯通所述上部外壳111的划分板111a与下部外壳112的贯通孔112a。于是,信号针120的后端区域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111的第一区域111a1,前端区域突出到下部外壳112的外部。
另一方面,所述信号针120的相应后端部被第一弹簧170支撑,以便在沿轴向移动既定距离的同时,始终受到向信号针120的前端方向按压的力。此时,所述第一弹簧170配置成始终保持某种程度压缩的状态,信号针120即使借助于所述第一弹簧170的弹力而向后端方向移动,也始终受到向前端方向按压的力。
而且,为了提供供所述信号针120沿轴向移动既定距离的空间的同时,把所述第一弹簧170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111的第一区域111a1,配备连接导体160。
连接导体160作为后端密闭、向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的导体,在其内部插入配置有所述第一弹簧170。于是,所述第一弹簧170的后端被所述连接导体160的后端支撑,在第一弹簧170的前端固定有所述信号针120的后端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信号针120的后端区域中的一部分形成直径比其它区域大的停止部121,把所述第一弹簧170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停止部121。所述信号针120的停止部121形成为直径比所述连接导体160的内径稍小,以使所述信号针120能够在连接导体160的内部沿轴向顺利移动。
所述连接导体160还执行将同轴电缆10的内部导体11与信号针120的电连接的作用。为此,同轴电缆10的内部导体11连接到所述连接导体160的后端,连接导体160的前端借助于第一弹簧170的弹力而始终与信号针120的停止部121接触。
所述连接导体160与信号针12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由黄铜或铍铜制作。
电介体130作为使所述连接导体160及信号针120与所述外壳单元110及接地针140绝缘的机构,在包围所述连接导体160及信号针120的同时,沿轴向插入所述外壳单元110的内部。
所述电介体130与所述信号针120同样地具备沿轴向长长地形成的圆筒形状,配置成贯通所述上部外壳111的划分板111a而延长至下部外壳112的贯通孔112a。于是,电介体130的后端区域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111的第一区域111a1,前端区域配置于下部外壳112的内部。
此时,使所述电介体130形成为后端区域的外径与所述上部外壳111的第一区域111a1内径相同的大小,以便固定于外壳单元110的内部。不过,为了使所述接地针140轴向移动,将电介体130的前端区域外径形成为比所述上部外壳111的第二区域111a2内径小了所述接地针140的厚度。于是,在所述电介体130的外周面与所述上部外壳111的第二区域111a2内周面之间,形成与所述接地针140的厚度相应的隔离空间。优选地,为了使接地针140顺利地轴向移动,将所述电介体130的外周面与所述上部外壳111的第二区域111a2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形成为比接地针140厚度稍大为宜。
为了使所述连接导体160及信号针120与所述外壳单元110及接地针140绝缘,所述电介体130由绝缘材料制作。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由聚四氟乙烯制作。
接地针140作为使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100结合于RF开关20的机构,与外壳单元110电连接,并且与RF开关20的接地部结合或分离,其中,所述外壳单元110与所述同轴电缆10的外部导体电连接。
接地针140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111的第二区域,在包围所述电介体130的前端区域的同时,相应前端部贯通所述下部外壳112的贯通孔112a而突出到外部。于是,所述接地针140形成为两端沿轴向连通的圆筒形状。此时,在所述接地针140的前端区域,为了与RF开关20的接地部顺利地结合或分离,按既定长度形成沿轴向切开的切开部142。所述切开部142沿接地针140的圆周方向按等间隔隔开,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多个。
另外,所述接地针140的前端形成有钩部143,从而提高与在RF开关20形成的接地部的结合力。例如,接地针140的钩部143结合于在RF开关20的接地部形成的钩槽21。
而且,为了发挥接地作用,所述接地针140由导电性材料制作。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针140由铍铜制作。
另一方面,在所述接地针140的后端区域的外周面上,在彼此相对的位置配备有一对凸起141。
而且,所述接地针140的相应后端部被第二弹簧180支撑,以便在沿轴向移动既定距离的同时,始终受到向接地针140的前端方向按压的力。此时,第二弹簧180配置成始终保持某种程度压缩的状态,即使接地针140借助于所述第二弹簧180的弹力而向后端区域移动,也始终受到向前端方向按压的力。
所述第二弹簧180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111的第二区域111a2,其后端被所述划分板111a支撑,在其前端固定有所述接地针140的后端区域。
另一方面,定位单元150作为决定所述接地针140沿轴向移动后停止位置的机构,配备成在所述下部外壳112的内部区域,与所述接地针140的轴向移动联动旋转。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定位单元150供所述接地针140沿轴向贯通,且在所述接地针140贯通的区域的外周,沿圆周方向形成供所述凸起141配置并移动的内部空间。此时,在定位单元150的内部空间,在其上端及下端形成有通过约束所述凸起141而决定所述定位单元150的旋转及停止位置的多个定位槽151~15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制造及组装的便利,所述定位单元150分成上部旋转体150a和下部旋转体150b进行制作。
此时,所述上部旋转体150a及下部旋转体150b具备圆筒形状,所述接地针140贯通并穿过其中央。此时,为了使上部旋转体150a和下部旋转体150b以相同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在上部旋转体150a的接合面形成结合凸起156,在下部旋转体150b的接合面形成供所述结合凸起156插入的结合槽157,使所述结合凸起156与结合槽157结合。
另一方面,在所述上部旋转体150a与下部旋转体150b的接合面,形成有供在接地针140的外周面形成的凸起141移动的内部空间。如前所述,该内部空间在接地针140贯通的区域的外周沿圆周方向形成,且形成与接地针140沿轴向移动的距离相应的轴向空间。
特别是在通过所述上部旋转体150a与下部旋转体150b的结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的上端和下端,形成所述多个定位槽151~155。于是,通过接地针140的凸起141与所述定位槽151~155接触,根据定位槽151~155的形状及位置,使所述上部旋转体150a及下部旋转体150b一体旋转,与此联动,决定接地针140的位置。
例如,在所述定位单元150形成的多个定位槽151~155包括:第一定位槽151,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端,即,在所述下部旋转体150b的上端形成,且沿一侧方向向下倾斜并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第二定位槽152,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上端,即,在所述上部旋转体150a的下端形成,且在所述第一定位槽151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沿一侧向上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51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第三定位槽153,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端,即,在所述下部旋转体150b的上端形成,且在所述第二定位槽152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沿一侧向下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二定位槽152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第四定位槽154,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上端,即,在所述上部旋转体150a的下端形成,且在所述第三定位槽153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沿一侧向上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三定位槽153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第五定位槽155,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端,即,在所述下部旋转体150b的上端形成,且在所述第四定位槽154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沿一侧向下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四定位槽154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
此时,第一定位槽151与第五定位槽155以相互相同的高度形成,第二定位槽152与第四定位槽154也以相互相同的高度形成,所述第三定位槽153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51及第五定位槽155的位置相比,更接近所述第二定位槽152及第四定位槽154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在接地针140上形成一对凸起141,为了使各个凸起141被所述多个定位槽151~155中相同的定位槽151~155所约束,把所述第一定位槽151至第五定位槽155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形成一对。如果拓展说明,所述第一定位槽151至第五定位槽155在所述定位单元150的内部空间沿一侧方向相互隔开,依次形成,如此形成第一定位槽群,接着所述第一定位槽群,第一定位槽151至第五定位槽155在所述定位单元150的内部空间沿一侧方向相互隔开,依次形成,从而形成第二定位槽群,使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51至第五定位槽155分别相对。于是,所述第一定位槽群的第五定位槽155成为第二定位槽群的第一定位槽151,第二定位槽群的第五定位槽155成为第一定位槽群的第一定位槽151。
参照附图,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的运转状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的运转状态的图。
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分别是凸起处于图5(f)中的定位槽的各位置a、b、c、d、e时的剖面图。
首先,如图5的(a)所示,把检查用同轴连接器100连接于同轴电缆10后,使RF开关20位于同轴连接器100的正下方。此时,在接地针140上形成的一对凸起141处于位于定位单元150的第一定位槽151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果作业者为了使同轴连接器100与RF开关20结合而把外壳单元110向前端方向加压,则如图5的(b)所示,接地针140及信号针120与RF开关20接触。在该状态下,如果把外壳单元110向下方继续加压,则在第一弹簧170与第二弹簧180被压缩的同时,接地针140及信号针120向后端方向移动。如此一来,由于接地针140的移动,在其外周面上形成的凸起141与定位单元150的第二定位槽152的倾斜部分接触,由此定位单元150因第二定位槽152的倾斜而旋转。于是,定位单元150进行旋转,如果凸起141到达第二定位槽152的最大深度区域,则定位单元150停止旋转。
在该状态下,如果作业者消除曾施加于外壳单元110的加压力,则如图5的(c)所示,借助于第一弹簧170及第二弹簧180的弹力,将信号针120及接地针140向前端方向按压的力进行作用,从而信号针120及接地针140向前端方向移动。此时,信号针120与RF开关20的电极接触,接地针140与RF开关20的接地部结合。特别是在接地针140向前端方向移动的同时,凸起141也一同向前端方向移动,与第三定位槽153的倾斜部分接触,由此定位单元150因第三定位槽153的倾斜而旋转。于是,定位单元150进行旋转,如果凸起到达第三定位槽153的最大深度区域,则定位单元150停止旋转。此时,根据第三定位槽153的位置,接地针140的形成有切开部142的部分成为引入既定部分下部外壳112的内部的状态,并且成为接地针140的端部夹紧RF开关20的接地部状态。
在该状态下,作业者实施RF开关20的检查。
RF开关20的检查结束后,如果作业者为了将同轴连接器100与RF开关20分离,再次把外壳单元110向前端方向加压,则如图5的(d)所示,在第一弹簧170与第二弹簧180被压缩的同时,接地针140及信号针120向后端方向移动。如此一来,由于接地针140的移动,在其外周面上形成的凸起141与定位单元150的第四定位槽154的倾斜部分接触,由此定位单元150因第四定位槽154的倾斜而旋转。于是,定位单元150进行旋转,如果凸起141到达第四定位槽154的最大深度区域,则定位单元150停止旋转。
在该状态下,如果作业者消除曾施加于外壳单元110的加压力,则如图5的(e)所示,借助于第一弹簧170及第二弹簧180的弹力,将信号针120及接地针140向前端方向按压的力进行作用,从而信号针120及接地针140向前端方向移动。此时,在接地针140向前端方向移动的同时,凸起141也一同向前端方向移动,与第五定位槽155的倾斜部分接触,由此定位单元150因第五定位槽155的倾斜而旋转。于是,定位单元150进行旋转,如果凸起141到达第五定位槽155的最大深度区域,则定位单元150停止旋转。此时,根据第五定位槽155的位置,接地针140的形成有切开部142的部分成为完全脱出到下部外壳112外部的状态,并且成为接地针140的端部松开RF开关20的接地部的状态。于是,作业者可以轻松把接地针140从RF开关20分离。
如前面所作的说明,第一定位槽群的第五定位槽155成为第二定位槽群的第一定位槽151,因此可以反复进行如上所述作业,连续地实施。
参照附图和前述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书而限定。因此,只要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便能够在不超出上述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多样地变更及修改本发明。

Claims (8)

1.一种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其与同轴电缆的前端连接,且拆装于检查对象物,该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包含:
外壳单元,其为导电性,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接触,且两端沿轴向连通;
信号针,其为导电性,插入到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且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电连接,并配置成相应前端部突出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前端部;
电介体,其插入到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并包围所述信号针;
接地针,其为导电性,插入到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且与所述外壳单元电连接,在包围所述电介体的同时,借助于所述电介体而与所述信号针绝缘,并配置成相应前端部突出于所述外壳单元的前端部;及
定位单元,其配置成在所述外壳单元的内部与所述接地针的轴向移动联动旋转,决定所述接地针的轴向移动后停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接地针的外周面,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具备一对凸起,
所述定位单元供所述接地针沿轴向贯通,且在所述接地针贯通的区域的外周,沿圆周方向形成有供所述凸起配置并移动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上端及下端,形成有通过约束所述凸起而决定所述定位单元的旋转及停止位置的多个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定位单元形成的多个定位槽包含:
第一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端形成,且沿一侧方向向下倾斜并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
第二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上端形成,且在所述第一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沿一侧向上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正上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
第三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端形成,在所述第二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沿一侧向下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
第四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上端形成,且在所述第三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沿一侧向上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三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上部位置相比更靠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及
第五定位槽,其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端形成,且在所述第四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沿一侧向下倾斜,并且在与所述第四定位槽最大深度区域的正下部位置相比更向一侧方向隔开的位置,形成有最大深度区域;
所述第三定位槽的位置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及第五定位槽的位置相比,更接近所述第二定位槽及第四定位槽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槽至第五定位槽在所述定位单元的内部空间,沿一侧方向相互隔开,依次形成,从而形成第一定位槽群,接着所述第一定位槽群,第一定位槽至第五定位槽在所述定位单元的内部空间沿一侧方向相互隔开,依次形成,从而形成第二定位槽群,且所述第一定位槽群的第五定位槽成为第二定位槽群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群的第五定位槽成为第一定位槽群的第一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其中,
所述外壳单元、接地针、电介体及信号针以所述信号针为中心轴,依次配置于同心轴上,所述信号针及接地针各自的相应后端部被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支撑,从而受到向前端方向按压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单元包含:
上部外壳,其具备圆筒形状,并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接触;及
下部外壳,其以与所述上部外壳连通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上部外壳的下部;
在所述上部外壳的内部,形成有把其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划分板,在所述下部外壳的内部,配置有所述定位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介体贯通所述上部外壳的划分板进行配置,
在所述电介体中与所述上部外壳的第一区域对应的后端区域内部,配置有后端密闭、向前端开口的圆筒形的连接导体,
所述连接导体的后端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电连接,在相应内部配置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信号针的后端插入到相应前端开口区域而被所述第一弹簧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上部外壳的第二区域,配置有所述第二弹簧,支撑所述接地针的后端区域。
CN201510400679.8A 2014-08-07 2015-07-09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07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01559A KR101448705B1 (ko) 2014-08-07 2014-08-07 검사용 동축 커넥터
KR10-2014-0101559 2014-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7677A true CN106207677A (zh) 2016-12-07
CN106207677B CN106207677B (zh) 2017-06-30

Family

ID=51997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067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07677B (zh) 2014-08-07 2015-07-09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48705B1 (zh)
CN (1) CN1062076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2851A (zh) * 2021-11-30 2022-03-01 苏州毕毕西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精准的检测同轴连接器导体偏移的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46333B1 (ko) 2016-09-09 2018-04-06 (주)텔러스테크 신호 계측용 헤더
KR101992258B1 (ko) 2017-10-13 2019-06-25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동축 커넥터
KR102061669B1 (ko) * 2018-07-25 2020-01-03 주식회사 이노글로벌 양방향 도전성 모듈
KR102376730B1 (ko) * 2020-06-01 2022-03-23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특성 임피던스 부정합 방지용 커넥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3910A (ja) * 2001-10-12 2003-04-25 Murata Mfg Co Ltd コンタクトプローブ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装置の測定装置
CN101083375A (zh) * 2006-05-30 2007-12-05 约翰美兹林高协会公司 集成滤波器连接器
CN101164205A (zh) * 2006-01-13 2008-04-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同轴连接器及测定用同轴探针
JP2012099246A (ja) * 2010-10-29 2012-05-24 Murata Mfg Co Ltd 検査用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プローブ
CN101796695B (zh) * 2008-07-16 2012-12-1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同轴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3910A (ja) * 2001-10-12 2003-04-25 Murata Mfg Co Ltd コンタクトプローブ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装置の測定装置
CN101164205A (zh) * 2006-01-13 2008-04-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同轴连接器及测定用同轴探针
CN101083375A (zh) * 2006-05-30 2007-12-05 约翰美兹林高协会公司 集成滤波器连接器
CN101796695B (zh) * 2008-07-16 2012-12-1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同轴连接器
JP2012099246A (ja) * 2010-10-29 2012-05-24 Murata Mfg Co Ltd 検査用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プロー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2851A (zh) * 2021-11-30 2022-03-01 苏州毕毕西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精准的检测同轴连接器导体偏移的机构
CN114122851B (zh) * 2021-11-30 2024-01-30 苏州毕毕西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精准的检测同轴连接器导体偏移的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48705B1 (ko) 2014-10-10
CN106207677B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7677A (zh)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
CN105337122B (zh)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
CN1253977C (zh) 电连接器
EP1607749B1 (en) Test probe assembly for IC chips
US7121834B2 (en) Reorientable electrical receptacle
CN102460844B (zh) 插座开关
US7322858B1 (en) Multi-functional receptacle
US20140340106A1 (en) Probe member for pogo pin
US20060073725A1 (en) Rotatable adapter device with multiple connectors
US20110117766A1 (en) Power adapter having a replaceable and rotatable plug
CN101713790A (zh) 检查治具、电极构造及电极构造的制造方法
CN103875094A (zh) 电力端子连接器和系统
TW201833559A (zh) 探針結構
CN101305285A (zh) 集成电路测试用探针
US8597059B2 (en) Plug movable to a plurality of positions depending upon characteristics of a load device
CN101796695A (zh) 同轴连接器
US8221005B2 (en) Stepped connector
US20150093919A1 (en) Connectors
WO2016116451A1 (en) Rotary switch for low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connection
US8803017B2 (en) Push button switch
US6365849B1 (en) Composite switch
US2448452A (en) Test socket
CN107004989A (zh) 阴阳电连接器
TWI671964B (zh) 集電環及具集電環之集電環單元
US3329792A (en) Multicircuit pushbutton switch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