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4630B - 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4630B
CN106204630B CN201610703991.9A CN201610703991A CN106204630B CN 106204630 B CN106204630 B CN 106204630B CN 201610703991 A CN201610703991 A CN 201610703991A CN 106204630 B CN106204630 B CN 106204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camera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location information
dimensiona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39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4630A (zh
Inventor
黄黎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039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46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4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4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4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4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确定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包括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图像信息,所述三维模型是指预先根据当前场景构建的三维模型;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所述方法能够实现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整个过程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标定,简单易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监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三维模型中配置摄像机,例如摄像机添加标定等,是个比较繁琐的过程,现有技术首先要找到摄像机对应的设备标识,然后手动将所述设备标识拖拉到三维模型中,并将所述设备标识移动到三维模型中相应的位置,随后开始调整所述设备标识等可视域角度,使其角度和真实摄像机的角度一致。这样的配置过程遇到点位较多时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如果操作人员没有相对熟练的三维模型操作经验,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漫游转动容易迷失方向,导致配置难度成倍的上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置摄像机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确定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包括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图像信息,所述三维模型是指预先根据当前场景构建的三维模型;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摄像机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确定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包括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图像信息,所述三维模型是指预先根据当前场景构建的三维模型;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方法及装置,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便能实现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整个过程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标定,简单易实现。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三维模型中未配置待配置摄像机时的部分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三维模型中配置待配置摄像机之后的部分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方法的步骤S400的详细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方法的步骤S500的详细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方法的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方法的步骤S700的详细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方法的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的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时间先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200与用户终端100进行交互的示意图。所述服务器200通过网络300与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100进行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或交互。所述用户终端100可以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所述服务器200可以是网络服务器、视频监控服务器等。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100安装有三维模型客户端,并且所述用户终端100具有拍摄功能以及定位功能。其中,所述定位功能可以通过GPS、Wi-Fi、蓝牙、红外线、超宽带、RFID、ZigBee和超声波等实现,为了能得到准确的定位信息,可以采用较精准的RFID定位。同时可以使用博通公司室内定位芯片BCM4752或者通过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手动输入,来获取到用户终端的高度信息。所述三维模型客户端中可以预先从所述服务器200中同步已建立的三维模型,并在用户终端100进行存储;或者所述三维模型客户端可以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服务器200,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通过定位功能实时获取到定位信息以及通过定位芯片BCM4752或者用户手动输入的高度信息,服务器200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三维模型中所述位置对应的画面信息发送到所述三维模型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200可以安装三维模型服务端以及视频监控服务端,所述视频监控服务端用于对摄像机进行统一的管理,获取各个摄像机的图像画面,其中,当用户终端100进行拍摄时,也作为一台摄像机接入所述视频监控服务端,被所述视频监控服务器获取到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所述视频监控服务端也可以用于对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进行分析,解析出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待配置摄像机的位置,其中,为了能提取到特定物体或人物的信息,可以在视频监控服务端中预先录入了一些特征图片,例如摄像机外形图片、操作人员图片等。当所述视频监控服务端可以将分析的结果,例如确定的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或者获取到画面信息发送到所述三维模型服务端,以使所述三维模型服务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所述三维模型服务端内已经存储了预先根据当前场景构建的三维模型,并且通过所述三维模型服务端发送的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计算处理得到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点位坐标,根据视频监控服务端发送的摄像机设备识别码来添加摄像机,进一步的,根据用户终端所在的位置来计算摄像机转动视角,并完成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例如,在所述三维模型中,添加所述待配置摄像机。进一步的,当在所述三维模型中添加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后,可以设置映射关系,使得操作人员在所述三维模型中,点击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即能从所述视频监控服务端获取到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拍摄的实况画面信息。
请参阅图2,操作人员到现场后,采用所述用户终端100的拍摄装置,例如手机的摄像头,对准待配置的摄像机800的位置,通过操作人员人工调整手机拍摄画面与所述三维模型客户端中画面的角度位置重合度,确认后拍摄照片,并通过所述用户终端100的定位功能获取到拍摄点位置信息,将所述用户终端100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拍摄点位置信息,通过所述三维模型客户端发送到所述服务器200。
请参阅图3至图4,图3所示为在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之前,所述三维模型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之后,所述三维模型的示意图。所述服务器200获取到所述用户终端100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拍摄点位置信息以及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后,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处,添加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的流程图,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描述的是服务器的处理流程,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00,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确定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
由于服务器的视频监控服务端用于对摄像机进行统一的管理,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取到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
当操作人员需要在三维模型中配置某一台摄像机时,需要去所述摄像机所在的地方,并站在所述摄像机的可视域内,手持用户终端,对准需要配置的摄像机,此时用户终端的三维模型客户端将显示三维模型背景,并且叠加手机拍摄的画面信息,此时操作人员将三维模型背景尽量和手机拍摄的画面信息对准,按下拍摄按钮,将手机拍摄的画面信息发送到服务器。
可以理解的是,当操作人员在所述待配置可视域内进行拍摄时,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同时记录下所述操作人员手持用户终端拍摄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画面,并将所述画面信息发送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是否包含所述操作人员手持用户终端拍摄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画面的相关信息,便能确定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
因此,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400可以包括:
依次将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分别与预设的标记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摄像机作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将对应的设备识别码作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
其中,所述预设的标记信息可以是预先录入的一些特征图片,例如摄操作人员图片,或者操作人员去现场拍摄时可以携带一些特殊的标记物,并预先将这些标记物的图片录入到服务器中,当获取到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时,可以通过比对这些画面信息中是否包含了这些标记物的信息,及可以识别出待配置摄像机。当然,这两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同时使用,增加匹配的准确率。
服务器也可以预先将各种摄像机与设备识别码进行一一映射,也可以将所述设备识别码与摄像机的固定参数,例如摄像机的焦距等参数,当获取到所述对应的设备识别码后,便能通过所述设备识别码查询对应的摄像机固定参数,根据所述摄像机的固定参数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也可能由于摄像机安装比较密集或者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导致可能有多个摄像机拍摄到了操作人员手持用户终端拍摄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画面的相关信息,导致可能有多个摄像机能够匹配成功,此时,请参阅图6,步骤S400还可以包括:
步骤S410,判断匹配成功的摄像机是否为一个。
步骤S420,如果是,则所述摄像机为待配置的摄像机。
步骤S430,如果否,则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判断用户终端与各个摄像机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确定待配置的摄像机。
可以理解的是,操作人员在拍摄待配置摄像机时,通常会将摄像头对准待配置摄像机,这样机会导致拍摄下来的画面信息中,待配置摄像机通常处于画面的中心,因此,通过判断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哪一台摄像机在所述画面中处于居中的位置,即可以判断出哪一台摄像机距离用户终端最近,选择距离用户终端最近的摄像机,作为待配置的摄像机。
步骤S500,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包括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图像信息,所述三维模型是指预先构建的对应场景的三维模型。
其中,三维模型可以是根据位置尺寸信息按照1:1的比例关系预先构建的三维环境信息。
当确定了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待配置摄像机的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步骤S500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下面介绍一种实施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
请参阅图7,步骤S500可以包括:
步骤S510,将所述用户终端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获得所述用户终端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
从用户终端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包括通过定位功能实时获取到定位信息以及通过定位芯片BCM4752或者用户手动输入的高度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可以是GPS信息,即经纬度坐标,需要将是经纬度坐标以及高度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三维模型是可以是根据位置尺寸信息按照1:1的比例关系预先构建的三维环境信息,因此在构建的时候,实际场景中的经纬度坐标与模型中的坐标会有映射的比例关系,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即可以获得所述用户终端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
步骤S520,将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映射到所述三维模型中,获得在三维模型中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
无论操作人员手持用户终端在距离待配置摄像机多远的位置进行拍摄,其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都不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比例位置信息是一个平面二维坐标,因此需要将所述平面二维坐标换算到空间坐标中,换算的实施方式很多,此处就不再赘述。
步骤S530,根据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比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的方向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分别与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的夹角。当操作人员手持用户终端开始校准时,调整三维模型客户端中的视角的方向与实际站立方向一致,即用户终端中的三维模型客户端中的视角和当前人站立的视角位置一致,此时继续调整用户终端摄像头方向,尽量使实况画面和三维画面重合,当三维画面和实况画面基本重合时即调整到位,此时按下拍摄按钮,通过用户终端自带的重力感应器和陀螺仪,可以获得此时用户终端的方向参数。
请参阅图8,利用所述用户终端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的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POSA,以及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映射到所述三维模型中的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比例位置信息,即POSB,通过三维的射线碰撞原理,就能确定所要添加的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即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即将POSA与POSB的形成的射线与墙面的碰撞点的位置作为添加的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对于待删除的摄像机而言,由于用户终端拍摄到的画面信息中,没有待删除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此时可以取用户终端拍摄画面信息的中心位置作为POSB,此时POSA与POSB的形成的射线与墙面的碰撞点的位置作为待删除的摄像机的位置。
步骤S600,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实施方式有多种,包括在所述三维模型中添加、删除或者修改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删除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情况而言,操作人员发现此处的摄像机被拆除时,同样适用于手持用户终端对准原来安装待配置摄像机的位置进行拍照,由于此时上传到服务器的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没有摄像机的位置信息,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进行摄像机删除。例如,若用户终端拍摄到的画面信息中包括了三台摄像机,但是服务器中的三维模型中所述位置处存在四台摄像机,则删去除去拍摄到的三台摄像机中的其中一台即可。
对于修改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情况而言,操作人员发现此处的摄像机被移动或者角度调整时,同样适用于手持用户终端对准原来安装待配置摄像机的位置进行拍照,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后,添加所述摄像机时发现已经有相同设备标识号的摄像机存在,此时移动该相机位置,并重新调整摄像机视角。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的资源配置也可使用所述方法来配置,可以通过手动绑定资源识别码的方式,也可以在用户终端手动输入添加资源识别码,来获取到配置资源的识别码,并将所述资源识别码与资源绑定起来,这样就达到了无需操作三维软件,完成添加配置所有资源的过程。
当确定了待配置摄像机的设备识别码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便能完成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但是进一步的,若能获取到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则能更加真实及准确在三维模型中对所述待配置摄像机进行配置。
因此,步骤S600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其中,若所述待配置摄像机为云台摄像机,则可以直接从所述云台摄像机中获取到所述转动参数,并根据获取到的转动参数完成在三维模型中虚拟相机的角度转动;对于非云台相机,则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计算。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步骤S500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700:
步骤S700,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拍摄画面中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
请参阅图9,所述步骤S700可以包括:
步骤S710,将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坐标与第一位置坐标构成第一向量,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是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拍摄画面中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消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坐标。
请参阅图10,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坐标为POS3对应的位置坐标,所述第一位置坐标为POS2对应的位置坐标,将POS3和POS2连接起来,构成第一向量vector1。
步骤S720,将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环境中的位置坐标与第二位置坐标构成第二向量,所述第二位置坐标是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坐标。
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坐标为POS3对应的位置坐标,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为POS1对应的位置坐标,将POS3和POS1连接起来,构成第二向量vector2。
步骤S730,计算第一向量与第二向量的夹角,所述夹角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
计算所述第一向量vector1与第二向量vector2的向量夹角,将所述夹角作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计算向量夹角的实施方式很多,此处就不再赘述。当确定转动参数后,服务器可以根据所述转动参数调整三维模型中虚拟相机的可视角度,进一步保证与真实相机情况相同,并免去了手动调整角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摄像机方法,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便能实现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整个过程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标定,简单易实现。
请参阅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摄像机的装置21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所述配置摄像机的装置210可以运行于所述服务器200。所述配置摄像机的装置210包括第一处理模块211,第二处理模块212以及配置模块213。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11,用于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确定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11,具体用于依次将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分别与预设的标记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摄像机作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将对应的设备识别码作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
其中,将匹配成功的摄像机作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包括:判断匹配成功的摄像机是否为一个;如果是,则所述摄像机为待配置的摄像机;如果否,则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判断用户终端与各个摄像机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确定待配置的摄像机。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12,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包括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图像信息,所述三维模型是指预先根据当前场景构建的三维模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处理模块212,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终端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获得所述用户终端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将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映射到所述三维模型中,获得在三维模型中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比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
所述配置模块213,用于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优选的,所述配置模块21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处理模块214,用于将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坐标与第一位置坐标构成第一向量,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是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拍摄画面中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坐标;将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环境中的位置坐标与第二位置坐标构成第二向量,所述第二位置坐标是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坐标;计算第一向量与第二向量的夹角,所述夹角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
以上各模块可以是由软件代码实现,也同样可以由硬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置摄像机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及系统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确定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
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包括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图像信息,所述三维模型是指预先根据当前场景构建的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摄像机的图像信息,确定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包括:
依次将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分别与预设的标记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摄像机作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将对应的设备识别码作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匹配成功的摄像机作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包括:
判断匹配成功的摄像机是否为一个;
如果是,则所述摄像机为待配置的摄像机;
如果否,则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判断用户终端与各个摄像机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确定待配置的摄像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包括:
将所述用户终端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获得所述用户终端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映射到所述三维模型中,获得在三维模型中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比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坐标与第一位置坐标构成第一向量,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是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拍摄画面中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坐标;
将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环境中的位置坐标与第二位置坐标构成第二向量,所述第二位置坐标是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坐标;
计算第一向量与第二向量的夹角,所述夹角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
7.一种配置摄像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信息,确定待配置摄像机对应的设备识别码;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包括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图像信息,所述三维模型是指预先根据当前场景构建的三维模型;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坐标与第一位置坐标构成第一向量,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是所述待配置摄像机拍摄画面中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坐标;将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环境中的位置坐标与第二位置坐标构成第二向量,所述第二位置坐标是所述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位置坐标;计算第一向量与第二向量的夹角,所述夹角为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待配置摄像机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转动参数,在所述三维模型中配置所述待配置摄像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终端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中,获得所述用户终端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将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映射到所述三维模型中,获得在三维模型中所述用户终端拍摄的画面信息中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比例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在三维模型中的比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的方向参数,确定所述待配置摄像机的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信息。
CN201610703991.9A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204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3991.9A CN106204630B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3991.9A CN106204630B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4630A CN106204630A (zh) 2016-12-07
CN106204630B true CN106204630B (zh) 2019-03-12

Family

ID=5752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3991.9A Active CN106204630B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46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06856A1 (de) 2022-07-05 2024-01-11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Kalibrierung einer Kameraanordnung mit Hilfe eines Mobilgerät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409B (zh) * 2018-09-30 2020-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mec服务器、终端设备
CN111696216B (zh) * 2020-06-16 2023-10-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增强现实全景融合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030A (zh) * 2007-12-18 2008-06-11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CN102867086A (zh) * 2012-09-10 2013-01-09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4320616A (zh) * 2014-10-21 2015-01-28 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场景建模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5279331A (zh) * 2015-10-23 2016-01-2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场地监控摄像机建设部署建模方法
CN105320725A (zh) * 2015-05-29 2016-02-10 杨振贤 获取采集点图像中的地理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28045A (zh) * 2016-05-12 2016-08-0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空间信息实现目标追踪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84994B2 (en) * 2012-12-12 2018-09-25 Verint Systems Ltd. Live streaming video over 3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030A (zh) * 2007-12-18 2008-06-11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CN102867086A (zh) * 2012-09-10 2013-01-09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4320616A (zh) * 2014-10-21 2015-01-28 广东惠利普路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场景建模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5320725A (zh) * 2015-05-29 2016-02-10 杨振贤 获取采集点图像中的地理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79331A (zh) * 2015-10-23 2016-01-2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场地监控摄像机建设部署建模方法
CN105828045A (zh) * 2016-05-12 2016-08-0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空间信息实现目标追踪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06856A1 (de) 2022-07-05 2024-01-11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Kalibrierung einer Kameraanordnung mit Hilfe eines Mobilgerä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4630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3173B2 (en)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WO2021036353A1 (zh) 基于拍照的3d建模系统及方法、自动3d建模装置及方法
CN104081433B (zh) 图像坐标和地图坐标之间的转换
US9756260B1 (en) Synthetic camera lenses
KR102009223B1 (ko) 위치기반 공간객체 원격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204630B (zh) 一种配置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4869A (zh) 基于位置信息与时间段的实景图像处理方法及其服务器
CN106446098A (zh) 基于位置信息的实景图像处理方法及其服务器
CN113436311A (zh) 一种户型图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KR101176743B1 (ko) 객체 인식 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정보 컨텐츠 제공 장치 및 정보 컨텐츠 관리 서버
TWM580186U (zh) 一種360度環繞方位及位置感知物件信息獲取系統
Kwiatek et al. Immersive photogrammetry in 3D modelling
US20220264004A1 (en) Generation of an image that is devoid of a person from images that include the person
JP7001711B2 (ja) カメラ撮影画像を用いる位置情報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カメラ付き情報機器
KR20180029690A (ko) 매물에 관한 가상현실영상 제공방법 및 제공서버, 매물에 관한 가상현실영상 제작방법 및 제작서버
JP2016194784A (ja) 画像管理システム、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画像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25736B1 (ja) 画像特定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特定方法
CN110796706A (zh) 视觉定位方法及系统
WO2019127320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云处理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14517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3D tour comparison
JP2017184025A (ja) 通信端末、画像通信システム、画像送信方法、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241916A1 (en) 3d space rendering system with multi-camera image depth
TWI611307B (zh) 適地性空間物件資料建立方法、顯示方法與應用系統
Sahin The geometry and usage of the supplementary fisheye lenses in smartphones
CN114723923B (zh) 一种传动解决方案模拟展示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