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0164A - 一种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0164A
CN106200164A CN201610617156.3A CN201610617156A CN106200164A CN 106200164 A CN106200164 A CN 106200164A CN 201610617156 A CN201610617156 A CN 201610617156A CN 106200164 A CN106200164 A CN 106200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play floater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71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0164B (zh
Inventor
郑志伟
杨康鹏
许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171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0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0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0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0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0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第一挠性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还包括多条导线,所述多条导线至少延伸至所述延伸部;多个导电连接机构,所述导电连接机构将所述导线和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该显示面板可以降低检测电极的信号引出线的阻抗,并且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下边框。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纯具有显示功能的传统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显示面板生产厂商已经实现在传统的显示面板中集成触控功能,形成触控显示面板,以满足人们在触控方面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均已实现在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集成触控功能,形成相应的触控显示面板。
现有技术中在显示面板中集成触控功能形成的触控显示面板主要有两种:自容式的和互容式的。对于互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是通过在两组交叉电极之间形成电容,再通过检测两组交叉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确定触摸位置。常见的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如下:将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公共电极分为多个条状电极,形成驱动电极,并在彩膜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多个检测电极,利用驱动电极和检测电极相结合实现触控功能。
目前,检测电极是通过彩膜基板两侧的金属走线连接至彩膜基板的末端的贴合区,彩膜基板的末端的贴合区再与阵列基板的末端的贴合区相互贴合。然而,该检测电极的走线方式具有如下问题:检测电极在由玻璃材料制程的彩膜基板的上走线阻抗较大;不同检测电极的引线之间的阻抗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降低检测电极的信号引出线的阻抗,并且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下边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第一挠性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还包括多条导线,所述多条导线至少延伸至所述延伸部;多个导电连接机构,所述导电连接机构将所述导线和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导电连接机构将第一电极直接电连接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导线上,由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导线将第一电极的信号引出,进而相比现有技术中第一电极的信号利用彩膜基板上的走线引出的方式来说,利用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导线走线的方式可以减小第一电极的走线的阻抗,并且降低各个第一电极的引线(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上的各条导线)之间的阻抗差异。
此外,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连接接口可直接与第二挠性电路基板相互插接,无需如现有技术中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末端(即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处)进行贴合,进而,可以大大减小显示面板的下边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2,其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以及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或者是OLED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D(图1中虚线框内区域)和环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图1中虚线框外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第一电极1、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以及多个导电连接机构31。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具体来说,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4和彩膜基板5。多条第一电极1设置于彩膜基板5上。多条第一电极1均沿第一方向(图1中X轴方向)延伸,第一电极1之间相互平行。其中,第一电极1可以为触控检测电极。
每个第一电极1包括至少一个导通点13。需要说明的是,导通点13是第一电极1的一部分,是指第一电极1上与导电连接机构3电连接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导通点13位于第一电极1的端部。具体来说,每个第一电极1沿第一方向(即图1中X轴方向)上均包括一第一端部和一第二端部,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为第一电极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每个第一电极1包括一导通点13,每个导通点13均位于第一电极1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图1和图2中导通点13为位于第一电极1左端的第一端部)。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的导通点13分别位于第一电极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为例,位于上方的第一电极1的导通点13位于该第一电极1的第一端部(即图1中的左端部),而位于下方的相邻的一个第一电极1的导通点13位于该第一电极1的第二端部(图1中的右端部),即可以理解为图1中Y轴的方向上,奇数行(例如第1行、第3行、第5行)的第一电极1的导通点13位于第一端部,而偶数行(例如第2行、第4行、第6行)的第一电极1的导通点13位于第二端部,奇数行和偶数行的第一电极1上的导通点13相互交错排列。该导通点13的排列方式可以便于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上导线23的排布。
每个第一电极1的导通点13通过一个导电连接机构3与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上对应的一条导线23电连接。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为了更为清楚地示出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的结构,请一并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包括主体部22(图3中虚线下方)以及分别位于主体部22两侧的两个延伸部21(图3中虚线上方),延伸部21由主体部22沿第二方向(即图1中的Y方向)延伸、且位于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延伸部21用于承载导线23,并供导线23延伸至对应的导通点13的下方。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还包括多条导线23,多条导线23至少延伸至延伸部21。具体来说,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每条导线23均由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的主体部22延伸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的延伸部21。其中,导线23用于将第一电极1的触控感测信号导出。
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还包括多个导电触垫24,多个导电触垫24设置于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的延伸部21,每个导电触垫24均与一条导线23电连接,导电连接机构通过导电触垫24将第一电极1与导线23电连接。进而,相比现有技术中第一电极的信号利用彩膜基板上的走线引出的方式来说,该走线方式可以减小第一电极的走线的阻抗,并且降低各个第一电极的引线(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上的各条导线)之间的阻抗差异。
进一步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包括连接接口25。如图3所示,每条导线23均连接至连接接口25,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挠性电路基板(图中未示出),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通过连接接口25与第二挠性电路基板相连接。其中,第二挠性电路基板用于实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之间的触控信号和显示信号的传输。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通过与第二挠性电路基板的连接将第一电极1的触控感测信号传输至第二挠性电路基板。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挠性电路基板具有一插接口,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的连接接口25插接于第二挠性电路基板的插接口处,实现与第二挠性电路基板的连接。进而,由于第一挠性电路基板与第二挠性电路基板可相互插接,因此,无需如现有技术中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末端(即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处)进行贴合,进而,可以大大减小显示面板的下边框。
导电连接机构设置于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将导线23和第一电极1电连接。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一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背光模组3,背光模组3包括多个背光卡扣31,其中,背光卡扣31用于实现固定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之间的固定。多个背光卡扣31分别设置于背光模组3的两侧(即图2中沿X轴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设置于背光模组3中,所述导电连接机构即为背光卡扣31,每条第一电极1通过背光卡扣31与导线23电连接。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背光卡扣31包括金属触头311,每个背光卡扣31均由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所在平面延伸至第一电极1所在平面,并通过金属触头311与一条第一电极1和一条导线23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导线23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上仅仅起到对第一电极1的触控感测信号进行传输的作用;或者也可以因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设置于背光模组3中而复用为背光模组中的其他信号传输线,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阵列基板4上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图2中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41。其中,第二电极41可选地为触控驱动电极,其延伸方向与设置于阵列基板4上的数据线相平行;第一电极1可选地为触控检测电极,其延伸方向与设置于阵列基板4上的扫描线相平行。
由上可见,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通过导电连接机构将第一电极直接电连接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导线上,由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导线将第一电极的信号引出,进而相比现有技术中第一电极的信号利用彩膜基板上的走线引出的方式来说,利用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导线走线的方式可以减小第一电极的走线的阻抗,并且降低各个第一电极的引线(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上的各条导线)之间的阻抗差异。
此外,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连接接口可直接与第二挠性电路基板相互插接,无需如现有技术中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末端(即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处)进行贴合,进而,可以大大减小显示面板的下边框。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请一并参见图4和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电极包括两个导通点,每个第一电极的两个导通点分别位于第一电极的两端,每个导通点均通过一个导电连接机构与对应的一条导线电连接,连接同一个第一电极的两条所述导线相连后连接至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连接接口。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第一电极1的两端(即图4中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具有一个导通点13,每个导通点13均通过背光卡扣31电连接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上的导电触垫24,并由导电触垫24连接导线23。如图5所示,连接同一个第一电极1的两条导线23在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的主体部22相连后连接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的连接接口25。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第一电极包括两个导通点,因此,该双侧式的连线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电极的走线阻抗,并且当第一电极一端的导线出现断线时,仍然可以保证正常的触控操作,避免因断线对触控功能产生影响。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请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此实施例中,导电连接机构为金属连接片,每条第一电极通过该金属连接片与导线电连接。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第一电极1的导通点13是通过金属连接片32电连接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2的导电触垫24上的,从而替代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卡扣。该实施例同样可以实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并且,由于无需使用背光模组上的背光卡扣,因此,该显示面板可以使用其他结构的背光模组(例如不具有背光卡扣的背光模组),或者,也可以应用于不具有背光模组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进而,增加了显示面板的应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导电连接机构将第一电极直接电连接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导线上,由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导线将第一电极的信号引出,进而相比现有技术中第一电极的信号利用彩膜基板上的走线引出的方式来说,利用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导线走线的方式可以减小第一电极的走线的阻抗,并且降低各个第一电极的引线(即第一挠性电路基板上的各条导线)之间的阻抗差异。
此外,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连接接口可直接与第二挠性电路基板相互插接,无需如现有技术中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末端(即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处)进行贴合,进而,可以大大减小显示面板的下边框。
虽然本发明已以可选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
第一挠性电路基板,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还包括多条导线,所述多条导线至少延伸至所述延伸部;
多个导电连接机构,所述导电连接机构将所述导线和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机构为背光卡扣,每条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背光卡扣与所述导线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卡扣由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所在平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电极所在平面,所述背光卡扣还包括金属触头,所述背光卡扣通过所述金属触头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导线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机构为金属连接片,每条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金属连接片与所述导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挠性电路基板还包括多个导电触垫,所述多个导电触垫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每个所述导电触垫均与一条所述导线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机构通过所述导电触垫与所述导线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个导通点,所述导通点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端部,每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导通点通过一个所述导电连接机构与对应的一条所述导线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包括连接接口,每条所述导线均连接至所述连接接口,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挠性电路基板,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通过所述连接接口与所述第二挠性电路基板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均包括一第一端部和一第二端部,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所述导通点,所述导通点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导通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两个所述导通点,每个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导通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两端,每个所述导通点均通过一个所述导电连接机构与对应的一条所述导线电连接,连接同一个所述第一电极的两条所述导线相连后连接至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的连接接口。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
13.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挠性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中设置有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扫描线平行,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数据线平行。
CN201610617156.3A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显示面板 Active CN106200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7156.3A CN106200164B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7156.3A CN106200164B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0164A true CN106200164A (zh) 2016-12-07
CN106200164B CN106200164B (zh) 2019-11-05

Family

ID=57498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7156.3A Active CN106200164B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016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3958A (zh) * 2018-12-27 2019-03-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扫描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EP3564999A1 (en) * 2018-02-22 2019-11-06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11433834A (zh) * 2017-12-29 2020-07-1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柔性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3657A (zh) * 2005-01-24 2008-01-09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触摸屏的导线连接方法
CN101344831A (zh) * 2008-08-27 2009-01-14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fpc降低线路阻抗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1958082A (zh) * 2009-07-17 2011-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按键的显示系统
CN103576364A (zh) * 2012-08-01 2014-02-1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具有输入装置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4631833U (zh) * 2015-05-14 2015-09-09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CN205193767U (zh) * 2015-12-08 2016-04-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3657A (zh) * 2005-01-24 2008-01-09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触摸屏的导线连接方法
CN101344831A (zh) * 2008-08-27 2009-01-14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fpc降低线路阻抗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1958082A (zh) * 2009-07-17 2011-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按键的显示系统
CN103576364A (zh) * 2012-08-01 2014-02-1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具有输入装置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4631833U (zh) * 2015-05-14 2015-09-09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CN205193767U (zh) * 2015-12-08 2016-04-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3834A (zh) * 2017-12-29 2020-07-1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柔性设备
EP3564999A1 (en) * 2018-02-22 2019-11-06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9523958A (zh) * 2018-12-27 2019-03-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扫描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523958B (zh) * 2018-12-27 2020-12-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扫描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0164B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8142B (zh)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110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5665677U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04571655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9062442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5353991U (zh) 一种有机发光触控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触控显示装置
CN105630260A (zh)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990878A (zh) 触摸屏面板
US20140111707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CN104679369A (zh)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6054431A (zh) 触摸面板内置型显示装置
CN106229332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US9001073B2 (en) Capacitance typ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293209A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设备
CN106444199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90886A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60035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5513501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7153475B (zh) 触控面板
CN103872081A (zh) 包括触摸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
CN103105990B (zh) 单层电容触摸传感器及触控终端
CN106293231A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95186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544697A (zh) 内嵌式(in‑cell)触控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