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5076B -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 Google Patents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5076B
CN106185076B CN201610826322.0A CN201610826322A CN106185076B CN 106185076 B CN106185076 B CN 106185076B CN 201610826322 A CN201610826322 A CN 201610826322A CN 106185076 B CN106185076 B CN 106185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device
limiting
realizing middle
groove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63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5076A (zh
Inventor
刘波
姜笃良
薛红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gzhou Runyang Logistic Equipment Co Ltd
CIMC Contain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gzhou Runyang Logis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gzhou Runyang Logis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63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85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85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5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5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5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54Large container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acilitating filling or emptying
    • B65D88/546Device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and forming part of the container, e.g. rollers,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02Large containers rigid
    • B65D88/12Large containers rigid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
    • B65D88/127Large containers rigid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 open-sided container, i.e. having substantially the whole side free to provide access, with or without 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限位装置用于具有底架的集装箱,底架上具有地板,限位装置设置在底架上,在限位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装置凸出于地板的上表面,在限位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限位装置不凸出于地板的上表面。由此可简化拴固货物的步骤,可限制货物的移动,此外在空箱时,限位装置不会突出于地板的上表面,扩展了底架的用途。

Description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背景技术
侧帘箱具有较宽的开门跨度及较大的操作空间,能够方便货物从箱体的侧面进出装卸,大幅度地提高货物装卸的工作效率,尤其适合尺寸较大的货物装卸。但同时,侧帘箱通常需要在箱内设置专门的固定装置用以栓固货物。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装置在进行拴固货物时耗费时间较长,或者在空箱返程时固定装置无法折叠,不能方便地在回程中配送其它货物。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限位装置,用于具有底架的集装箱,所述底架上具有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在所述限位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凸出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在所述限位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不凸出于所述地板的所述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限位装置为侧边限位装置,所述侧边限位装置与所述底侧梁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侧边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时,所述侧边限位装置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集装箱的底侧梁的槽型空间中。
可选地,所述侧边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底座以及侧限位挡板,所述限位底座固定在所述底侧梁的所述槽型空间中,所述侧限位挡板一端与所述限位底座连接,并可绕所述限位底座转动,并在所述侧边限位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中时,所述侧限位挡板凸出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在所述侧边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中时,所述侧限位挡板绕所述限位底座旋转至收纳位置。
可选地,所述限位底座包括限位盒和限位装置底框,所述限位盒固定在所述底侧梁的所述槽型空间中,所述限位装置底框的一端插入所述限位盒并能够相对于所述限位盒伸缩移动,所述侧限位挡板与所述限位装置底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底座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侧限位挡板和所述限位装置底框。
可选地,所述限位底座还包括限位固定装置,所述限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所述限位装置底框伸出所述限位盒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底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限位固定装置包括能够延伸穿过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杆。
可选地,所述限位装置为中间限位装置,所述中间限位装置与所述地板连接,并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时,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容纳在设置在所述地板上的凹槽内,使得所述中间限位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相平。
可选地,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包括:中间限位挡板、第一铰链、支撑部件以及第二铰链,所述中间限位挡板一端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地板连接,所述中间限位挡板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支撑部件一端连接;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中时,所述支撑部件支撑所述中间限位挡板凸出于所述地板上表面,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中时,所述中间限位挡板上表面与所述地板上表面相平。
可选地,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凹槽一起构造为阶梯形,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未使用时容纳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未使用时容纳所述中间限位挡板。
可选地,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中时,所述中间限位挡板倾斜于所述地板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中间限位挡板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操控所述中间限位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铰链上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把手通过所述第二铰链与所述支撑部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铰链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中间限位装置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凸起构造为随所述扭力弹簧的旋转移动并接触所述固定杆,以阻止所述扭力弹簧的进一步旋转。
可选地,所述凹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下方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支撑部件的下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公布了一种侧帘箱,其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由设置于其横向两侧的底端梁和设置于其纵向两侧的底侧梁围成,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地板;以及
上述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边限位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帘箱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省略了顶壁和侧壁;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边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边限位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其中,侧边限位装置处于使用状态;
图4为图3示出的侧边限位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其中,侧边限位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侧帘箱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省略了顶壁和侧壁;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边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边限位装置的示意图,其中,侧边限位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边限位装置的示意图,其中,侧边限位装置设置有多个连接部;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边限位装置的示意图,其中,侧边限位装置不设置侧限位挡板;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边限位装置的剖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间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间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间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间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间限位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间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底架 11: 托盘
12: 底侧梁 13: 地板
14a: 第一凹槽 14b: 第二凹槽
14c: 第三凹槽 141: 固定边
16: 槽型空间 20: 中间限位装置
21: 中间限位挡板 22: 支撑部件
221: 固定槽 23: 第一铰链
24: 第二铰链 241: 固定凸起
25: 把手 26: 固定杆
30: 侧边限位装置 31: 限位盒
32: 限位装置底框 33: 侧限位挡板
34: 限位固定装置 35: 长形槽
36: 旋转轴 37a: 第一定位孔
37b: 第二定位孔 38: 凸出部
39: 定位杆 40: 侧边限位装置
41: 限位盒 411: 定位板
42: 限位装置底框 43: 侧限位部
44: 附加连接部 45: 连接转轴
451: 定位凸起 46: 旋转轴
47: 侧限位挡板 48: 容纳槽
具体实施例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发明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参见图1至图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位装置,具体地可以为侧边限位装置30,其用于包括底架1的侧帘箱,当然,侧帘箱还可以具有设置在底架1两端的端架。侧帘箱的底架1由设置于其横向两侧的底端梁和设置于其纵向两侧的底侧梁12围成。侧帘箱的底侧梁12可以由工字钢制成,如下文将详细讨论的,诸如工字钢等材料制成的底侧梁12具有槽型空间16。此外,底架1上设置有地板13。
侧边限位装置30可折叠地设置在底架1上。换句话说,侧边限位装置30可以相对于底架1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折叠。在侧边限位装置30处于使用状态时,侧边限位装置30凸出于地板13的上表面,在侧边限位装置30处于非使用状态时,侧边限位装置30不凸出于地板13的上表面。
例如,侧边限位装置30可以为折叠式结构,其如下文详细描述地,在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可收入底侧梁12内,并在使用状态(需要进行限位时)时可从底侧梁12的外侧向上伸出,以凸出于底架1的上表面(地板13的上表面)。
现将参考图2详细描述侧边限位装置30。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侧边限位装置30与底侧梁12连接,并在侧边限位装置30处于非使用状态时,侧边限位装置3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底侧梁12的槽型空间16中。
具体地,如图2所述,侧边限位装置30包括限位底座以及侧限位挡板33,限位底座固定在底侧梁12的槽型空间16中,侧限位挡板33一端与限位底座连接,并可绕限位底座转动,并在侧边限位装置30处于使用状态中时,侧限位挡板33凸出于底架1的上表面(即,地板13的上表面),在侧边限位装置30处于非使用状态中时,侧限位挡板33绕限位底座旋转至收纳位置。
进一步地,限位底座可包括限位盒31和限位装置底框32,限位盒31固定在底侧梁12的槽型空间16中,限位装置底框32的一端插入限位盒31并能够相对于限位盒31伸缩移动,侧限位挡板33与限位装置底框3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由此,当限位装置底框32相对于限位盒31移动时,其可以带动侧限位挡板33一同相对于限位盒31移动。这样,在不使用侧边限位装置30时,可以沿底架1的宽度方向D1将限位装置底框32向底架1的内侧移动,以保护侧边限位装置30免于磕碰和干涉。
此外,为了使得锁定限位装置底框32能够相对于限位盒31固定,可选地,限位底座还包括限位固定装置34,限位固定装置34用以固定限位装置底框32伸出限位盒31的距离。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限位装置底框32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而限位固定装置34包括能够延伸穿过定位孔的定位杆39。这样,当需要固定限位装置底框32时,可以操作限位固定装置34,以将定位杆39延伸穿过定位孔,从而使限位装置底框32不能够相对于限位盒31移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装置底框32的底面设置有定位孔,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定位孔的数量为两个,为了区分,将其分别称为第一定位孔37a和第二定位孔37b。
限位固定装置34包括可移动的定位杆39,如图3所示,定位杆39延伸穿过第二定位孔37b以进入限位固定装置34的内部,由此,可将限位装置底框32固定在伸出位置。这样,当侧限位挡板33受到诸如运输中受到惯性力等作用力影响时,限位固定装置34相对于限位盒31的位置不会改变。
而如图4所示,可以操作定位杆39退出第二定位孔37b,并将限位固定装置34向底架1内侧推动,并操作定位杆39进入第一定位孔37a中,从而可将限位装置底框32固定在缩回位置处。这样,当运输侧帘箱时,限位固定装置34不会不期望地从限位盒31中伸出。
在图3和图4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侧限位挡板33设置有长形槽35,而限位固定装置34设置有与该长形槽35配合的旋转轴36。此外,限位固定装置34还具有凸出部38,其用于限制侧限位挡板33的旋转。特别地,旋转轴36高于凸出部38。
具体地,侧限位挡板33可以从与限位固定装置34(或者,水平面)大致垂直的使用位置P1向上移动至中间位置P2(在图3中以虚线示出),并从中间位置P2沿旋转方向D2旋转至收回位置P3。
当侧限位挡板33位于使用位置P1时,限位固定装置34的外端以及凸出部38可以对其进行限制,以阻止侧限位挡板33沿旋转方向D2向内或向外旋转。换句话说,由于重力的影响,此时,旋转轴36位于长形槽35的上部,从而旋转轴36的中心距离侧限位挡板33的下端(外端)的距离L1较大,使得侧限位挡板33的旋转被限位固定装置34的外端以及凸出部38限制。
而将侧限位挡板33向上提升至中间位置后,旋转轴36位于长形槽35的下部,从而旋转轴36的中心距离侧限位挡板33的下端(外端)的距离L2较小,使得侧限位挡板33的旋转不会被限位固定装置34的外端及凸出部38限制。
而当侧限位挡板33如图3和图4所示旋转至收回位置P3时,凸出部38可以从下方支撑侧限位挡板33。
由此,根据本发明侧边限位装置能够可折叠地设置在底架上,在侧边限位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侧边限位装置凸出于地板的上表面,在侧边限位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侧边限位装置不凸出于地板的上表面。由此可简化拴固货物的步骤,在侧帘箱的底架上快速定位货物,并限制货物的移动,此外在空箱时,限位装置不会突出于地板的上表面,扩展了底架的用途。
现请转到图5和图6,其示出了又一实施方式的侧边限位装置。具体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限位底座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侧限位挡板47和限位装置底框42,限位装置底框42同样可以相对于限位盒41移动。与图1-5所示的侧帘箱的侧限位挡板33可绕限位装置底框32翻转,在非使用状态时容置在限位装置底框32内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限位挡板47可绕限位底座旋转,在非使用状态时抵靠在限位装置底框42的上方。此外,本实施方式总的侧限位挡板47构造为一体,其可以连接多个下文所述的附加连接部44。
具体地,如图6所示,连接部包括相互连接的侧限位部43和附加连接部44,侧限位部43与限位装置底框42连接,并且侧限位部43具有连接转轴45,附加连接部44通过该连接转轴45相对于侧限位部43可旋转地连接。附加连接部侧限位部43上设置有旋转轴46,侧限位挡板47通过该旋转轴46与附加连接部侧限位部43连接,且侧边限位装置40还在附加连接处44处设置有容纳槽48,容纳槽48用于当侧边限位装置40未使用时容纳侧限位挡板。这样,侧限位挡板47可绕限位底座沿旋转方向D3旋转,同时侧限位部43绕旋转轴46旋转,最终侧限位部43旋转90度,侧限位挡板47容纳在容纳槽48中。并且侧边限位装置40可沿D1方向向内缩回槽型空间16,如图8所示。因此侧限位装置40在不使用时可不凸出于地板13的上表面。
可以理解,如图8所示,侧限位挡板47可以与多个侧限位部43分别通过旋转轴46相连,也就是说侧边限位装置40可以设置多个侧限位部43以及附加连接部44、限位盒41,使得侧限位挡板47更稳固地起到限位作用。也可以如图9所示不设置侧限位挡板47,即侧限位部43可单独地起到侧边限位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侧限位部43相对于附加连接部44旋转90度,然后侧限位部43、附加连接部44一同随限位装置底框42缩进并容置在底架1的槽型空间16,完全不突出于地板13的上表面。
侧边限位装置40中,限位盒41还设置有定位板411,如图10所示,连接转轴45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凸起451,定位凸起451可卡在两块定位板411的中间,起到固定侧限位部43的作用。具体地,定位凸起451固定地设置在连接转轴45的端部,而连接转轴45与侧限位部43固定地连接,且连接转轴45可跟随限位装置底框42在横向运动。当侧限位部43水平放置时,定位凸起451不起到定位作用,可随着限位装置底框42在横向上水平滑动,当需要侧限位部43起到限位作用时,沿横向水平移动连接转轴45,当定位凸起451在横向上位于两块定位板411之间时,旋转侧限位部43使得侧限位部43旋转90度而到达竖直位置,定位凸起451也随之旋转了90度而卡在两块定位板411之间,这样,侧限位部便在横向上固定,无法再在横向上滑动。
当然,可以理解,本发明所公布的限位装置也可以为中间限位装置,例如图11至图16所示的中间限位装置20,其具体的结构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介绍。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侧帘箱,其可以包括侧边限位装置30和/或中间限位装置20。即,根据需要,可以在侧帘箱上设置侧边限位装置30、设置中间限位装置20,或者设置侧边限位装置30和中间限位装置20两者。
在图1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底架1上同时设置有侧边限位装置30和中间限位装置20。侧边限位装置30在底架1的宽度方向上提供限位作用,中间限位装置20在底架1的长度方向上提供限位作用。
相似地,中间限位装置20同样为折叠式结构,处于非使用状态时,中间限位装置20可以容纳在地板13上的凹槽内,优选地,其上表面与地板13上表面相平,以作为地板13的一部分。而在需要进行限位时,中间限位装置20可向上翻转一定的角度,以对货物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边限位装置30和中间限位装置20共同围成货物(本实施例中为托盘11)的装载空间。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并不限于此,例如,在货物体积较小时,也可由若干中间限位装置20围成货物的装载空间。
现请转到图11,中间限位装置20与地板13连接,并在中间限位装置20处于非使用状态时,中间限位装置20容纳在设置在地板13上的凹槽内,使得中间限位装置20的上表面与地板13的上表面相平。
可选地,中间限位装置20包括:中间限位挡板21、第一铰链23、支撑部件22以及第二铰链24,中间限位挡板21一端通过第一铰链23与地板13连接,中间限位挡板21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24与支撑部件22一端连接;在中间限位装置20处于使用状态中时,支撑部件22支撑中间限位挡板21凸出于地板13上表面,在中间限位装置20处于非使用状态中时,中间限位挡板21上表面与地板13上表面相平。换句话说,中间限位装置20的上表面具有遮盖作用,这样就不需要单独设置盖子,保证地板13的平整性。
如图11所示,中间限位装置20包括中间限位挡板21、第一铰链23、支撑部件22及第二铰链24,中间限位挡板21一端通过第一铰链23与地板13连接,中间限位挡板21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24与支撑部件22一端连接,在使用状态时,将中间限位挡板21翻转向上成一定的角度,再翻转支撑部件22对中间限位挡板21进行支撑。在非使用状态时,中间限位挡板21可以折叠向下作为地板13结构。
进一步地,设置在地板13上的凹槽包括第一凹槽14a和第二凹槽14b,第二凹槽14b位于第一凹槽14a的顶部并与第一凹槽14a一起构造为阶梯形,在当中间限位装置20不使用时第二凹槽14b用于容纳中间限位挡板21,第一凹槽14a用于容纳支撑部件22。
可选地,在中间限位装置20处于使用状态中时,中间限位挡板21倾斜于地板13上表面。由此,当从上往下放置货物时,中间限位装置20还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在中间限位装置20上设置把手25和用于容纳把手25的把手槽,中间限位挡板21与支撑部件22通过第二铰链24连接,把手25也通过第二铰链24与支撑部件22连接。其中,第二铰链24安装有扭力弹簧,使得中间限位挡板21与支撑部件22之间存在扭转力。
如图13至图16所示,依次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的中间限位装置20从未使用状态打开到使用状态的过程图。如图12和12所示,地板13除了设置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凹槽14a和第二凹槽14b,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二凹槽14b下方且与第二凹槽14b相似的的第三凹槽14c,第三凹槽14c用于在中间限位装置20不使用的时候容纳支撑部件22的下部。具体地,将第三凹槽14c上方起到将支撑部件22固定的作用的边定义为固定边141,而支撑部件22也设置与固定边141对应的固定槽221,可以理解,如图13所示,固定边141为垂直于纸面的一条边。当中间限位装置20不使用时,支撑部件22的固定槽221卡在固定边141处,使得支撑部件22固定。
当需要使用中间限位装置20时,需先将把手25转动一定角度,带动支撑部件22的运动,使得固定槽221脱离固定边141。如图14所示,中间限位装置20还包括固定地设置在中间限位挡板21内的固定杆26,第二铰链24还包括与固定杆26相配合的固定凸起241,固定凸起241构造为随扭力弹簧的旋转移动并接触固定杆26,以阻止扭力弹簧的进一步旋转,因此,当接着将把手25抬起而使得中间限位挡板21向上翻转时,固定凸起241会被固定杆26卡住,因此第二铰链24上的扭力弹簧无法再带动支撑部件22旋转,此时把手25的运动则是带动中间限位挡板21向上翻转,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使得支撑部件22放置于第二凹槽14b并抵靠第二凹槽14b的底部,由于中间限位挡板21与支撑部件22之间存在扭转力,因此此时支撑部件22会对中间限位挡板21产生一定的推力,使得中间限位挡板21更稳定地突出于地板13的上表面。然后如图16所示,把手25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把手槽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例,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例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6)

1.一种限位装置,用于具有底架的集装箱,所述底架上具有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在所述限位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凸出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在所述限位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不凸出于所述地板的所述上表面,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侧边限位装置,所述侧边限位装置在使用状态时从所述集装箱的底侧梁的外侧向上伸出,在所述侧边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时,所述侧边限位装置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底侧梁的槽型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限位装置与所述底侧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底座以及侧限位挡板,所述限位底座固定在所述底侧梁的所述槽型空间中,所述侧限位挡板一端与所述限位底座连接,并可绕所述限位底座转动,并在所述侧边限位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中时,所述侧限位挡板凸出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在所述侧边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中时,所述侧限位挡板绕所述限位底座旋转至收纳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包括限位盒和限位装置底框,所述限位盒固定在所述底侧梁的所述槽型空间中,所述限位装置底框的一端插入所述限位盒并能够相对于所述限位盒伸缩移动,所述侧限位挡板与所述限位装置底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侧限位挡板和所述限位装置底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还包括限位固定装置,所述限位固定装置用以固定所述限位装置底框伸出所述限位盒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底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限位固定装置包括能够延伸穿过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中间限位装置,所述中间限位装置与所述地板连接,并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时,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容纳在设置在所述地板上的凹槽内,使得所述中间限位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相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包括:中间限位挡板、第一铰链、支撑部件以及第二铰链,所述中间限位挡板一端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地板连接,所述中间限位挡板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支撑部件一端连接;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中时,所述支撑部件支撑所述中间限位挡板凸出于所述地板上表面,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非使用状态中时,所述中间限位挡板上表面与所述地板上表面相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凹槽一起构造为阶梯形,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未使用时容纳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未使用时容纳所述中间限位挡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限位装置处于所述使用状态中时,所述中间限位挡板倾斜于所述地板上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限位挡板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操控所述中间限位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上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把手通过所述第二铰链与所述支撑部件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中间限位装置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凸起构造为随所述扭力弹簧的旋转移动并接触所述固定杆,以阻止所述扭力弹簧的进一步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下方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支撑部件的下部。
16.一种侧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由设置于其横向两侧的底端梁和设置于其纵向两侧的底侧梁围成,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地板;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限位装置。
CN201610826322.0A 2016-09-14 2016-09-14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Active CN106185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6322.0A CN106185076B (zh) 2016-09-14 2016-09-14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6322.0A CN106185076B (zh) 2016-09-14 2016-09-14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5076A CN106185076A (zh) 2016-12-07
CN106185076B true CN106185076B (zh) 2018-12-18

Family

ID=58067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6322.0A Active CN106185076B (zh) 2016-09-14 2016-09-14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85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3388A (zh) * 2019-10-23 2021-04-23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固定装置及货运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4316A (zh) * 2004-07-23 2006-01-25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运输大型圆柱状货物的平台式集装箱
EP1632442A1 (en) * 2004-07-15 2006-03-08 Cobra Containers S.p.A. Curtainside container
CN103183191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5英尺侧帘箱
CN203158478U (zh) * 2012-11-20 2013-08-28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卷状货物v型架及集装箱、平台箱和平板车
CN105383818A (zh) * 2015-12-25 2016-03-09 天津新华昌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地面操作扶栏的罐式集装箱
CN206032256U (zh) * 2016-09-14 2017-03-22 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32442A1 (en) * 2004-07-15 2006-03-08 Cobra Containers S.p.A. Curtainside container
CN1724316A (zh) * 2004-07-23 2006-01-25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运输大型圆柱状货物的平台式集装箱
CN103183191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5英尺侧帘箱
CN203158478U (zh) * 2012-11-20 2013-08-28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卷状货物v型架及集装箱、平台箱和平板车
CN105383818A (zh) * 2015-12-25 2016-03-09 天津新华昌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地面操作扶栏的罐式集装箱
CN206032256U (zh) * 2016-09-14 2017-03-22 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5076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365089B2 (en) Folding-type container
KR101439073B1 (ko) 토션바 적용 슬라이딩 도어를 구비한 접이식 컨테이너
RU261721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множества предметов, таких как ящики
US20140119863A1 (en) Reconfigurable partition for compartmentalising a space within a vehicle
CN106185076B (zh)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JP2009120202A (ja) 貨物用上段ラックおよび貨物用下段ラック
WO2013187428A1 (ja) 貨物用ラック
CN111376958A (zh) 折叠式拉杆车
CN207791711U (zh) 折叠箱
KR20110117608A (ko) 이동 판매차
KR101842213B1 (ko) 적재 화물의 쓰러짐이 방지되는 화물용 윙바디 특장차
CN206032256U (zh) 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侧帘箱
CN211642234U (zh) 一种板车用折叠式把手结构体
KR101632379B1 (ko) 접이식 바퀴가 구비된 손수레
KR20140141968A (ko) 수박 전용 접이식 컨테이너
KR101247749B1 (ko) 조립식 포장박스를 갖는 팔레트
CN113329955B (zh) 折叠式集装箱
US20220079122A1 (en) Automatically unfoldable beekeeping apparatus
US20130206620A1 (en) Collapsible Garment Stillage
CN107472721B (zh) 折叠集装箱
CN113365927B (zh) 折叠式集装箱的前板和后板旋转支撑部件
KR102055327B1 (ko) 사이드패널 접철용 토션바모듈을 구비한 접이식 컨테이너
CN104139933B (zh) 折叠箱
KR101592285B1 (ko) 롤 컨테이너
KR102588352B1 (ko) 관절형 연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5102 No. 99 Yang Wei Road, six town, Jiangsu, Yangzhou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RUNYANG LOGISTIC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225102 No. 99 Yang Wei Road, six town, Jiangsu, Yangzhou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RUNYANG LOGISTIC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