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2089A - 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72089A
CN106172089A CN201610452649.6A CN201610452649A CN106172089A CN 106172089 A CN106172089 A CN 106172089A CN 201610452649 A CN201610452649 A CN 201610452649A CN 106172089 A CN106172089 A CN 106172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
haan
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
silver xenocypr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526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天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4526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720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72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2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养殖池塘要求,清理池塘,池塘消毒,移种水草,投施肥料,投放青虾苗,投放黄尾鲴鱼苗,饵料投喂,养殖水质调控,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和捕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充分掌握青虾、黄尾鲴的生长、发育和生活空间,创新地利用在池塘中种植水草养殖青虾和黄尾鲴,达到了生态养殖目的,整个养殖过程操作简单、适用,养殖技术新颖,经济效益高。

Description

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黄尾鲴为一种中小型鲴科鱼类,摄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附生藻类,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捕捞,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青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淡水虾类,它们都深受消费者青睐。如何将青虾与黄尾鲴进行生态养殖,充分利用养殖水体资源、生活空间,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池塘中种植水草,做好清理池塘、池塘消毒、投施肥料,合理地确定青虾、黄尾鲴苗种投放量,强化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和捕捞,真正实现生态养殖。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养殖池塘要求: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3-5亩,坡比为1∶2.5,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基本平坦,土质为沙壤土。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2.清理池塘:冬天抽干池水,清除池边杂草,挖出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冻晒池底20-30天,使池底充分干裂,增强透气性,以加速池底有机物的风化。
3.池塘消毒:采用2次消毒法。第1次用生石灰干法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75-100公斤/亩,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不留死角。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30-40厘米,用溴氯海因进行第2次消毒,溴氯海因1米水深用量为200克/亩,加水稀释2000-3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
4.移种水草:水草种类主要有轮叶黑藻、菹草、苦草等。轮叶黑藻采用枝节插植法,以穴插为主,每穴插8-10株,东西向间隔1.5-2.0米,南北向间隔3.0-5.0米;菹草采用根系插植法,将草根穴插于池底,东西向间隔2.0米,南北向间隔3.0米;苦草采用种植法,在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在水草空隙处补种苦草,使全池水草覆盖率达30-40%。
5.投施肥料:水草成活后,将水深加至50-60厘米,向池内投施用0.2-0.5%EM菌发酵好的禽畜粪肥,施肥量为300公斤/亩,以培育浮游生物,为随后入池的青虾苗提供生物饵料。
6.投放青虾苗:青虾可分两次放苗。第一次于1月-2月份放养越冬虾苗,规格为1500-2000尾/公斤,密度为40-50公斤/亩;第2次于7月-8月份放养当年繁育的虾苗,规格为2000-3000尾/公斤,密度为50-60公斤/亩。
7.投放黄尾鲴鱼苗:黄尾鲴鱼苗的放养规格为2.0-2.5厘米,密度为3000-3500尾/亩,时间在5月下旬。
8.饵料投喂:青虾饵料投喂蛋白含量为30-35%的青虾颗粒饲料,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黄尾鲴苗入池后,每日上午7:00-8:00投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
9.养殖水质调控:每隔7-10天加水1次、15-20天换水1次,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每隔15天使用生石灰10-15公斤/亩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微孔增氧设备,通过微孔管至下而上的曝气作用。
10.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适时使用微孔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充足,促进虾、鱼的健康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制成药饵投喂,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一旦发现虾、鱼生病,应及时诊断病因,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价廉的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11.捕捞:青虾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虾苗经过近2个月的养殖就有部分达到5cm以上商品规格,4月下旬开始使用虾笼、地笼捕大留小上市,黄尾鲴在冬季捕捞上市。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第2次消毒用溴氯海因。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全池水草覆盖率达30-40%。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施用0.2-0.5%EM菌发酵禽畜粪肥。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的青虾、黄尾鲴的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的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充分把握青虾、黄尾鲴的生长、发育和生活空间,创新地利用在池塘中种植水草养殖青虾和黄尾鲴,达到了生态养殖目的,整个养殖过程操作简单、适用,养殖技术新颖,经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养殖池塘要求: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3亩,坡比为1:2.5,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基本平坦,土质为沙壤土。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2.清理池塘:冬天抽干池水,清除池边杂草,挖出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冻晒池底20-30天,使池底充分干裂,增强透气性,以加速池底有机物的风化。
3.池塘消毒:采用2次消毒法。第1次用生石灰干法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75公斤/亩,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不留死角。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30厘米,用溴氯海因进行第2次消毒,溴氯海因1米水深用量为200克/亩,加水稀释2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
4.移种水草:水草种类主要有轮叶黑藻、菹草、苦草等。轮叶黑藻采用枝节插植法,以穴插为主,每穴插8株,东西向间隔1.5米,南北向间隔3.0米;菹草采用根系插植法,将草根穴插于池底,东西向间隔2.0米,南北向间隔3.0米;苦草采用种植法,在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在水草空隙处补种苦草,使全池水草覆盖率达30%。
5.投施肥料:水草成活后,将水深加至50厘米,向池内投施用0.2%EM菌发酵好的禽畜粪肥,施肥量为300公斤/亩,以培育浮游生物,为随后入池的青虾苗提供生物饵料。
6.投放青虾苗:青虾可分两次放苗。第一次于1月-2月份放养越冬虾苗,规格为1500尾/公斤,密度为40公斤/亩;第2次于7月-8月份放养当年繁育的虾苗,规格为2000尾/公斤,密度为50公斤/亩。
7.投放黄尾鲴鱼苗:黄尾鲴鱼苗的放养规格为2.0厘米,密度为3000尾/亩,时间在5月下旬。
8.饵料投喂:青虾饵料投喂蛋白含量为30-35%的青虾颗粒饲料,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黄尾鲴苗入池后,每日上午7:00-8:00投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
9.养殖水质调控:每隔7天加水1次、15天换水1次,保持透明度在35厘米。每隔15天使用生石灰10公斤/亩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微孔增氧设备,通过微孔管至下而上的曝气作用。
10.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适时使用微孔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充足,促进虾、鱼的健康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制成药饵投喂,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一旦发现虾、鱼生病,应及时诊断病因,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价廉的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11.捕捞:青虾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虾苗经过近2个月的养殖就有部分达到5cm以上商品规格,4月下旬开始使用虾笼、地笼捕大留小上市,黄尾鲴在冬季捕捞上市。
实施例2
1.养殖池塘要求: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5亩,坡比为1∶2.5,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基本平坦,土质为沙壤土。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2.清理池塘:冬天抽干池水,清除池边杂草,挖出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冻晒池底20-30天,使池底充分干裂,增强透气性,以加速池底有机物的风化。
3.池塘消毒:采用2次消毒法。第1次用生石灰干法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100公斤/亩,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不留死角。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40厘米,用溴氯海因进行第2次消毒,溴氯海因1米水深用量为200克/亩,加水稀释3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
4.移种水草:水草种类主要有轮叶黑藻、菹草、苦草等。轮叶黑藻采用枝节插植法,以穴插为主,每穴插10株,东西向间隔2.0米,南北向间隔5.0米;菹草采用根系插植法,将草根穴插于池底,东西向间隔2.0米,南北向间隔3.0米;苦草采用种植法,在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在水草空隙处补种苦草,使全池水草覆盖率达40%。
5.投施肥料:水草成活后,将水深加至50-60厘米,向池内投施用0.5%EM菌发酵好的禽畜粪肥,施肥量为300公斤/亩,以培育浮游生物,为随后入池的青虾苗提供生物饵料。
6.投放青虾苗:青虾可分两次放苗。第一次于1月-2月份放养越冬虾苗,规格为2000尾/公斤,密度为50公斤/亩;第2次于7月-8月份放养当年繁育的虾苗,规格为3000尾/公斤,密度为60公斤/亩。
7.投放黄尾鲴鱼苗:黄尾鲴鱼苗的放养规格为2.5厘米,密度为3500尾/亩,时间在5月下旬。
8.饵料投喂:青虾饵料投喂蛋白含量为30-35%的青虾颗粒饲料,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黄尾鲴苗入池后,每日上午7:00-8:00投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6%。
9.养殖水质调控:每隔10天加水1次、20天换水1次,保持透明度在40厘米。每隔15天使用生石灰15公斤/亩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微孔增氧设备,通过微孔管至下而上的曝气作用。
10.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适时使用微孔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充足,促进虾、鱼的健康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制成药饵投喂,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一旦发现虾、鱼生病,应及时诊断病因,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价廉的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11.捕捞:青虾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虾苗经过近2个月的养殖就有部分达到5cm以上商品规格,4月下旬开始使用虾笼、地笼捕大留小上市,黄尾鲴在冬季捕捞上市。
本发明通过效果检验,①充分利用青虾、黄尾鲴的生长、发育及生活空间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②经济效益高,亩产青虾150-200公斤、黄尾鲴1800-2200公斤;③在养殖池中种植水草,为青虾提供了植物饵料和栖息隐蔽场所,净化了养殖水质,高温季节水草可遮挡和吸收部分光照,起到降低水温的作用,为青虾、黄尾鲴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真正达到生态养殖目的。
总而言之,本发明方法是对青虾、黄尾鲴提供了一种新的养殖方法,是青虾、黄尾鲴综合养殖的一大创新,大大提高了青虾、黄尾鲴养殖产量与质量。

Claims (7)

1.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1:养殖池塘要求,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3-5亩,坡比为1∶2.5,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土质为沙壤土,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步骤2:清理池塘,冬天抽干池水,清除池边杂草,挖出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冻晒池底20-30天,使池底充分干裂;
步骤3:采用2次消毒法,第1次用生石灰干法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75-100公斤/亩,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不留死角,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30-40厘米,用溴氯海因进行第2次消毒,溴氯海因1米水深用量为200克/亩,加水稀释2000-3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
步骤4:移种水草,水草种类主要有轮叶黑藻、菹草、苦草等,轮叶黑藻采用枝节插植法,以穴插为主,每穴插8-10株,东西向间隔1.5-2.0米,南北向间隔3.0-5.0米,菹草采用根系插植法,将草根穴插于池底,东西向间隔2.0米,南北向间隔3.0米,苦草采用种植法,在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在水草空隙处补种苦草,使全池水草覆盖率达30-40%;
步骤5:投施肥料,水草成活后,将水深加至50-60厘米,向池内投施用0.2-0.5%EM菌发酵好的禽畜粪肥,施肥量为300公斤/亩;
步骤6:投放青虾苗分两次放苗,第一次于1月-2月份放养越冬虾苗,规格为1500-2000尾/公斤,密度为40-50公斤/亩,第2次于7月-8月份放养当年繁育的虾苗,规格为2000-3000尾/公斤,密度为50-60公斤/亩;
步骤7:投放黄尾鲴鱼苗,放养规格为2.0-2.5厘米,密度为3000-3500尾/亩,时间在5月下旬。
步骤8:饵料投喂,青虾饵料投喂蛋白含量为30-35%的青虾颗粒饲料,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00-9: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黄尾鲴苗入池后,每日上午7:00-8:00投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
步骤9:养殖水质调控,每隔7-10天加水1次、15-20天换水1次,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每隔15天使用生石灰10-15公斤/亩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微孔增氧设备,通过微孔管至下而上的曝气作用;
步骤10:养殖管理、病虫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适时使用微孔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充足,促进虾、鱼的健康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制成药饵投喂,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一旦发现虾、鱼生病,应及时诊断病因,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价廉的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步骤11:捕捞,青虾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虾苗经过近2个月的养殖就有部分达到5cm以上商品规格,4月下旬开始使用虾笼、地笼捕大留小上市,黄尾鲴在冬季干塘捕捞上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池中安装微孔增氧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第2次消毒用溴氯海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全池水草覆盖率达3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施用0.2-0.5%EM菌发酵禽畜粪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的青虾、黄尾鲴的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的严禁使用敌百虫、敌杀死和菊酯类杀虫药物。
CN201610452649.6A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Pending CN1061720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2649.6A CN106172089A (zh)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2649.6A CN106172089A (zh)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2089A true CN106172089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60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52649.6A Pending CN106172089A (zh)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7208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0361A (zh) * 2017-03-08 2017-06-06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菊酯类药害池塘修复及河蟹养殖方法
CN108157241A (zh) * 2017-12-29 2018-06-15 浦江县酉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松江鲈鱼苗的培育方法
CN109644911A (zh) * 2019-01-11 2019-0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红螯螯虾-草鱼-轮叶黑藻生态综合种养方法
CN109874715A (zh) * 2019-04-09 2019-06-14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虾-蟹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11109171A (zh) * 2019-12-30 2020-05-0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提高青虾产量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11406681A (zh) * 2019-01-08 2020-07-14 许惠忠 一种虾蟹苗种投放前期管理方法
CN112841098A (zh) * 2021-01-15 2021-05-28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对虾草共生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雍正保等: "青虾与沙塘鳢同池共养技术", 《渔业致富指南》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0361A (zh) * 2017-03-08 2017-06-06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菊酯类药害池塘修复及河蟹养殖方法
CN108157241A (zh) * 2017-12-29 2018-06-15 浦江县酉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松江鲈鱼苗的培育方法
CN111406681A (zh) * 2019-01-08 2020-07-14 许惠忠 一种虾蟹苗种投放前期管理方法
CN109644911A (zh) * 2019-01-11 2019-0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红螯螯虾-草鱼-轮叶黑藻生态综合种养方法
CN109874715A (zh) * 2019-04-09 2019-06-14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虾-蟹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11109171A (zh) * 2019-12-30 2020-05-0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提高青虾产量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12841098A (zh) * 2021-01-15 2021-05-28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对虾草共生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1659B (zh)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CN101595851B (zh) 螃蟹的养殖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CN106172089A (zh) 一种青虾、黄尾鲴生态养殖方法
CN105994027A (zh) 一种提高池塘克氏原螯虾商品规格及产量的养殖方法及池塘
CN106797900A (zh) 一种小龙虾虾稻共作生态养殖、繁育的方法
CN106376503A (zh) 一种小龙虾的有机生态养殖方法
CN104855318A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方法
CN104273063B (zh) 一种池塘蟹种强化培育方法
CN103814851B (zh) 野生田螺的养殖方法
CN101755581B (zh) 农产品立体种植养殖的方法
CN108719158A (zh) 一种稻田搭建温棚培育下龙虾的方法
CN110679416B (zh) 鳝蟾稻共生养殖方法
CN103392646A (zh) 一种稻田科学饲养胭脂鱼的方法
CN107155986A (zh) 一种河蟹的养殖系统和养殖方法
CN103385190A (zh) 一种沙塘鳢、螺蛳和河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06508735A (zh) 一种田螺和鱼立体混养的方法
CN112690184B (zh)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CN107616066A (zh) 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的方法
CN104756911A (zh) 一种鳑鲏和沙塘鳢生态立体养殖方法
CN104054614A (zh) 一种河蟹、青虾和中华鳑鲏的生态混养方法
CN106614181A (zh) 稻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10558260A (zh) 一种生态池塘凡纳滨对虾和金刚虾可持续养殖技术
CN107027702A (zh) 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种苗选育方法
CN107996477A (zh) 一种基于太空莲的龙虾养殖方法
CN102657110A (zh) 河蟹生态育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