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0989B - 耳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耳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耳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70989B
CN106170989B CN201480064039.8A CN201480064039A CN106170989B CN 106170989 B CN106170989 B CN 106170989B CN 201480064039 A CN201480064039 A CN 201480064039A CN 106170989 B CN106170989 B CN 106170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user
signal
correctly
auris dex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40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70989A (zh
Inventor
李高
林金存
杨晟
刘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70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0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70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0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9/00Measuring steady of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mechanical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L9/0041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 G01L9/008Transmitting or indic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flexible diaphragms using piezoelectr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9Arrangements to adapt hands free headphones for use on both ea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耳机的识别方法和一种耳机的识别装置,其中,耳机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步骤,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102);发送步骤,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终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104)。由此,在用户戴反耳机时,依然可以使用户听到合适的高质量声音,进而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Description

耳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耳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耳机的控制方法和方法、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输出的音乐品质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用户会使用高品质耳机去欣赏音乐,浏览视频,进行语音通话等,但是,一旦用户戴反耳机,用户听到的声音将很别扭,耳机产生的立体声音质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为了防止用户戴反耳机,目前的常用手段是通过在耳机上标注“L”“R”以区分左右声道,但是用户在佩戴耳机时,往往不会刻意去分辨耳机上的左右声道标识符号“L”和“R”,而且,在黑暗环境或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用户也不容易分辨耳机上的左右字母标识符号,另外,耳机上的左右声道标识符号也会随着耳机的使用时长而逐渐磨损消失,因而,即便在耳机上标注“L”“R”,用户也会经常戴反耳机,这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不好。
因此,如何在用户戴反耳机时,依然能够听到合适的高质量声音,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在用户戴反耳机时,依然可以使用户听到合适的高质量声音,进而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耳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步骤,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步骤,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获取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结构信息发送给终端,可以使终端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根据比较结果即可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音频控制电路,以及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声道切换信号,以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耳机中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上设置有音频控制电路,该音频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耳机切换信号,并在接收到该耳机切换信号后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该音频控制电路可以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以使用户在未正确佩戴耳机时,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所述耳机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以及所述获取步骤具体包括: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以及通过所述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为与人耳结构对应的频谱信号,该频谱信号是离散的频谱信号,是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终端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终端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耳机的识别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获取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结构信息发送给终端,可以使终端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根据比较结果即可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音频控制电路,以及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声道切换信号,以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耳机中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上设置有音频控制电路,该音频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耳机切换信号,并在接收到该耳机切换信号后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该音频控制电路可以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以使用户在未正确佩戴耳机时,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所述耳机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以及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以及通过所述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为与人耳结构对应的频谱信号,该频谱信号是离散的频谱信号,是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终端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终端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步骤,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判断步骤,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发送步骤,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发送控制指令,以供所述耳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可以使终端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并在判定用户戴反耳机时,向耳机发送控制执行,使以耳机执行对应的操作,进而保证在用户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很好的使用体验。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向音频控制电路发送耳机切换信号,可以使耳机根据该切换信号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步骤具体还包括: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当判定用户戴反耳机时,可以向该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使音频控制电路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进而使用户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接收到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无法完全重合,因而,通过比较前后两次频谱信号的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的关系,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例如:当两列频谱的相似度高于90%,则认为本次采集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相同,进而可以确定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反之,则说明用户已戴反耳机。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用于终端,包括: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判断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发送单元,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发送控制指令,以供所述耳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可以使终端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并在判定用户戴反耳机时,向耳机发送控制执行,使以耳机执行对应的操作,进而保证在用户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很好的使用体验。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向音频控制电路发送耳机切换信号,可以使耳机根据该切换信号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还具体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当判定用户戴反耳机时,可以向该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使音频控制电路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进而使用户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接收到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无法完全重合,因而,通过比较前后两次频谱信号的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的关系,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例如:当两列频谱的相似度高于90%,则认为本次采集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相同,进而可以确定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反之,则说明用户已戴反耳机。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耳机的听筒上,并与所述耳机中的控制线相连接,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具体包括: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并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比较器;所述比较器,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并在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信号处理电路发送控制信号;所述音频控制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线接收来自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动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耳机中的比较器判断信号处理电路采集到的用户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的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时,则判定用户戴反耳机了,这时就会向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以使音频控制电路根据该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如发出提示音,提示用户戴反耳机,或自动切换耳机中的声道,最终使得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也会有很好的使用体验。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对所述耳机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并将所述电平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信号处理电路采集的是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对耳机产生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电平信号,以将该电平信号作为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以便于耳机根据用户先后两次佩戴耳机时的电平信号(用户首次是正确佩戴耳机)是否匹配来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设置在所述耳机中的音量控制电路,用于将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电信号处理器是将连续的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离散的频谱信号,并将该离散的频谱信号作为结构信息,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耳机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耳机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为环形传感器组。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人耳不同部位的结构差异很小,不容易检测,而通过使用环形传感器组,可以把这些微小差别转换成电信号并存储,可以实现充分收集外耳道结构信息。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耳机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步骤,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判断步骤,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获取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可以使耳机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比较结果即可判断出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耳机中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上设置有音频控制电路,该音频控制电路用于接收耳机切换信号,并在接收到该耳机切换信号后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该音频控制电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提示信号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以使用户在未正确佩戴耳机时,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所述获取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以及通过所述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为与人耳结构对应的频谱信号,该频谱信号是离散的频谱信号,是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耳机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耳机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还包括比较器,所述判断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比较器根据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到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接收到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接收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无法完全重合,因而,比较器通过比较前后两次频谱信号的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的关系,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例如:当两列频谱的相似度高于90%,则认为本次采集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相同,进而可以确定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反之,则说明用户已戴反耳机。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耳机的识别装置,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获取单元,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获取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可以使耳机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比较结果即可判断出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控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耳机中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上设置有音频控制电路,该音频控制电路用于接收耳机切换信号,并在接收到该耳机切换信号后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控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该音频控制电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提示信号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以使用户在未正确佩戴耳机时,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以及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并通过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为与人耳结构对应的频谱信号,该频谱信号是离散的频谱信号,是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耳机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耳机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为所述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根据获得的左耳和/或右耳的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得的左耳和/或右耳的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接收到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接收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无法完全重合,因而,比较器通过比较前后两次频谱信号的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的关系,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例如:当两列频谱的相似度高于90%,则认为本次采集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相同,进而可以确定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反之,则说明用户已戴反耳机。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用户戴反耳机时,依然可以使用户听到合适的高质量声音,进而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C示出了对图6A和图6B中耳机的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到的电平信号进行处理后的频谱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步骤102,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步骤104,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获取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结构信息发送给终端,可以使终端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根据比较结果即可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音频控制电路,以及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声道切换信号,以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耳机中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上设置有音频控制电路,该音频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耳机切换信号,并在接收到该耳机切换信号后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该音频控制电路可以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以使用户在未正确佩戴耳机时,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所述耳机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以及所述获取步骤具体包括: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以及通过所述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为与人耳结构对应的频谱信号,该频谱信号是离散的频谱信号,是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终端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终端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装置,包括:获取单元202,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单元204,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获取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结构信息发送给终端,可以使终端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根据比较结果即可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音频控制电路,以及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206,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声道切换信号,以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耳机中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上设置有音频控制电路,该音频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耳机切换信号,并在接收到该耳机切换信号后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206还用于: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该音频控制电路可以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以使用户在未正确佩戴耳机时,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所述耳机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以及所述获取单元2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以及通过所述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为与人耳结构对应的频谱信号,该频谱信号是离散的频谱信号,是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终端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终端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步骤302,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判断步骤304,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发送步骤306,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发送控制指令,以供所述耳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可以使终端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并在判定用户戴反耳机时,向耳机发送控制执行,使以耳机执行对应的操作,进而保证在用户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很好的使用体验。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向音频控制电路发送耳机切换信号,可以使耳机根据该切换信号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步骤具体还包括: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当判定用户戴反耳机时,可以向该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使音频控制电路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进而使用户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接收到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无法完全重合,因而,通过比较前后两次频谱信号的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的关系,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例如:当两列频谱的相似度高于90%,则认为本次采集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相同,进而可以确定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反之,则说明用户已戴反耳机。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的控制装置400,包括:接收单元402,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判断单元404,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发送单元406,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发送控制指令,以供所述耳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可以使终端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并在判定用户戴反耳机时,向耳机发送控制执行,使以耳机执行对应的操作,进而保证在用户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很好的使用体验。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406具体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向音频控制电路发送耳机切换信号,可以使耳机根据该切换信号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406还具体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当判定用户戴反耳机时,可以向该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使音频控制电路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进而使用户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404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接收到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无法完全重合,因而,通过比较前后两次频谱信号的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的关系,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例如:当两列频谱的相似度高于90%,则认为本次采集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相同,进而可以确定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反之,则说明用户已戴反耳机。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500,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502,设置在所述耳机的听筒上,并与所述耳机中的控制线相连接,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502具体包括:信号处理电路5022,用于在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并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比较器;所述比较器5024,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5022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并在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信号处理电路发送控制信号;所述音频控制电路5026,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5022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线接收来自所述信号处理电路5022的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动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耳机中的比较器判断信号处理电路采集到的用户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的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时,则判定用户戴反耳机了,这时就会向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以使音频控制电路根据该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如发出提示音,提示用户戴反耳机,或自动切换耳机中的声道,最终使得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也会有很好的使用体验。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5022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对所述耳机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并将所述电平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信号处理电路采集的是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对耳机产生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电平信号,以将该电平信号作为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以便于耳机根据用户先后两次佩戴耳机时的电平信号(用户首次是正确佩戴耳机)是否匹配来判断用户是否戴反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504,设置在所述耳机中的音量控制电路(图5中未示出),用于将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电信号处理器是将连续的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离散的频谱信号,并将该离散的频谱信号作为结构信息,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耳机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耳机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502为环形传感器组。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人耳不同部位的结构差异很小,不容易检测,而通过使用环形传感器组,可以把这些微小差别转换成电信号并存储,可以实现充分收集外耳道结构信息。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A和图6B所示,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包括:
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602,分布在耳机四周,作为一种动态应变传感器,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能够感知人耳的微小差别,而集成在薄膜传感器上的信号处理电路6022能把这些微小差别转换成电信号并存储,同时,由于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602是环形传感器组,故可以充分收集外耳道结构信息。
耳机线604/控制线606,耳机线604用来传输音频,控制线606用来发送声道切换信号,当薄膜传感器602收集到的压电信号与首次存储的信号不同时,从而判断耳机戴反,则信号处理电路6022经控制线606向音频控制电路6024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切换耳机中的声道或发送提示音(当耳机设计针对人耳结构时)以使用户重新佩戴耳机,其中,耳机线604和控制线606是独立的,以免误触发,而音频控制电路6024用于切换左右声道,控制音量和播放/暂停功能。
左右声道传输线608:用来传输左右音频信号。
下面将具体说明图6A和图6B中的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602的工作原理:
首先,由于图6A和图6B中的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602很薄,质轻,非常柔软,能感知极细微的变化,因而,非常适合应用于在人体皮肤表面或植入人体内部采集人体的结构信息,
而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具有压电薄膜传感器602的耳机时,人耳会挤压压电聚偏氟乙烯PVDF高分子膜(压电薄膜),从而使薄膜上下电极之间产生一系列连续的高低电平信号,但是,由于左右耳的结构不同,因而产生的信号频谱也不相同,如图6C所示,实线表示左耳频谱,虚线表示右耳频谱,
而当下次随意佩戴时,左右耳中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602同样会产生两列频谱,这时,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602中比较器(图6A和图6B中未示出)会将此次得到的频谱和首次存储的频谱比较,若频谱能够重合,则说明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反之,则说明用户已戴反耳机,此时,音频处理电路6022会输出声道切换信号到音频控制电路6024中,以切换耳机中的左右声道。
当然,由于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602收集到的是连续的模拟信号不易于比较和存储的,因此,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602会将收集到的连续的模拟信号传递给耳机上的压电信号处理芯片(图6A和图6B中未示出),以使压电信号处理芯片对该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离散的频谱信号,并将该离散的频谱信号作为用户的左右耳的结构信息进行存储。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步骤702,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判断步骤704,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获取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可以使耳机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比较结果即可判断出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耳机中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上设置有音频控制电路,该音频控制电路用于接收耳机切换信号,并在接收到该耳机切换信号后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该音频控制电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提示信号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以使用户在未正确佩戴耳机时,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所述获取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以及通过所述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为与人耳结构对应的频谱信号,该频谱信号是离散的频谱信号,是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耳机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耳机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还包括比较器,所述判断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比较器根据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到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接收到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接收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无法完全重合,因而,比较器通过比较前后两次频谱信号的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的关系,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例如:当两列频谱的相似度高于90%,则认为本次采集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相同,进而可以确定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反之,则说明用户已戴反耳机。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装置800,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802,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802包括:获取单元8022,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判断单元8024,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获取用户所带耳机采集到的左耳和右耳中的至少一个耳朵的结构信息,可以使耳机根据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比较结果即可判断出用户是否戴反耳机,即当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不匹配,则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反之,则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
其中,该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可以为反映人耳结构的音频或视频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802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804,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控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耳机中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802,压电薄膜传感器802上设置有音频控制电路,该音频控制电路用于接收耳机切换信号,并在接收到该耳机切换信号后自动切换耳机中声道,即将左听筒中的声道与右听筒中的声道进行交换,以使用户在戴反耳机的情况下,不用重新佩戴耳机也可以听到正确的高品质的声音,这有利于用户的听觉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804还用于: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控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用户佩戴的耳机是针对人耳结构的,则在用户未正确佩戴耳机时,耳机无法实现自动切换声道,这时,该音频控制电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提示信号以声音或震动的形式提示用户,以使用户在未正确佩戴耳机时,及早地重新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806,以及所述获取单元8022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并通过压电信号处理器806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为与人耳结构对应的频谱信号,该频谱信号是离散的频谱信号,是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这相比于该结构信息为模拟信号而言,可以使耳机更容易且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即可以使耳机更加准确方便地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8024为所述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根据获得的左耳和/或右耳的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得的左耳和/或右耳的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接收到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接收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无法完全重合,因而,比较器通过比较前后两次频谱信号的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的关系,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正确佩戴耳机。例如:当两列频谱的相似度高于90%,则认为本次采集的频谱信号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时采集到的对应耳朵的频谱信号相同,进而可以确定用户已正确佩戴耳机;反之,则说明用户已戴反耳机。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902,在用户佩戴耳机时,判断用户是否首次正确佩戴耳机,如果是,则执行步骤906;否则,执行步骤904。
步骤906,启动耳机的学习模式,记录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
步骤908,收集并存储耳机中的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的耳朵结构信息,以便于确定左右耳。
步骤904,采集用户本次佩戴耳机时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
步骤910,将用户本次佩戴耳机时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进行对比。
步骤912,判断用户本次佩戴耳机时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914;否则,执行步骤916。
步骤914,播放音乐。步骤916,在结果不相同时,说明用户戴反耳机,切换耳机中的左右声道。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002,在用户佩戴针对人耳结构的耳机时,判断用户是否首次正确佩戴耳机,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04;否则,执行步骤1006。
步骤1004,收集并存储耳机中的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的耳朵结构信息,以便于确定左右耳。
步骤1006,环形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用户本次佩戴耳机时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
步骤1008,将用户本次佩戴耳机时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进行对比。
步骤1010,判断用户本次佩戴耳机时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与用户首次正确佩戴耳机得到的耳朵结构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1012;否则,执行步骤1014。
步骤1012,播放音乐。步骤1014,在结果不相同时,说明用户戴反耳机,提示用户重新佩戴耳机。步骤1016,判断用户是否重新佩戴耳机,在用户未重新佩戴耳机时,重新执行步骤101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在非易失性机器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产品,用于耳机的识别方法,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以下步骤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机器可读介质,存储有用于终端中耳机的识别的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以下步骤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程序,所述程序使机器执行如上所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耳机的识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机器可读程序使得机器执行如上所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耳机的识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在非易失性机器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产品,用于耳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以下步骤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发送控制指令,以供所述耳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机器可读介质,存储有用于终端中耳机的控制的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以下步骤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发送控制指令,以供所述耳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程序,所述程序使机器执行如上所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机器可读程序使得机器执行如上所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在非易失性机器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产品,用于耳机的识别方法,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以下步骤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机器可读介质,存储有用于终端中耳机的识别的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以下步骤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程序,所述程序使机器执行如上所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耳机的识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机器可读程序使得机器执行如上所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耳机的识别方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用户戴反耳机时,依然可以使用户听到合适的高质量声音,进而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耳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发送步骤,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所述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所述耳机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以及所述获取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以及
通过所述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音频控制电路,以及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声道切换信号,以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4.一种耳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发送单元,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终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所述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所述耳机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以及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以及
通过所述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音频控制电路,以及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声道切换信号,以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音频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7.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判断步骤,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发送步骤,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发送控制指令,以供所述耳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判断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步骤具体还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10.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判断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发送单元,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发送控制指令,以供所述耳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接收到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还用于: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所述耳机中的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13.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耳机的听筒上,并与所述耳机中的控制线相连接,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具体包括: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并将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发送至比较器;
所述比较器,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并在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向信号处理电路发送控制信号;
音频控制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线接收来自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动作;
压电信号处理器,设置在所述耳机中的音量控制电路,用于将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具体用于:
在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对所述耳机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所述电平信号,并将所述电平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为环形传感器组。
16.一种耳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步骤,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判断步骤,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所述耳机还包括压电信号处理器,所述获取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通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以及
通过所述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耳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耳机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还包括比较器,所述判断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比较器根据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到的左耳和/或右耳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采集到的左耳和/或右耳的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20.一种耳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和压电信号处理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
获取单元,当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和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的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取所述耳机听筒上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平信号,并通过压电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电平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以得到频谱信号,并将所述频谱信号作为所述左耳和/或右耳的结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控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声道切换信号,以使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切换所述耳机听筒中的声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耳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控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向所述音频控制电路发送提示信号,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佩戴所述耳机。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机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为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根据获得的左耳和/或右耳的频谱信号与所述用户首次正确佩戴所述耳机时获得的左耳和/或右耳的频谱信号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正确佩戴所述耳机,以及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未正确佩戴所述耳机,当所述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用户正确佩戴所述耳机。
CN201480064039.8A 2014-08-27 2014-08-27 耳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耳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耳机 Active CN1061709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5347 WO2016029393A1 (zh) 2014-08-27 2014-08-27 耳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耳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0989A CN106170989A (zh) 2016-11-30
CN106170989B true CN106170989B (zh) 2019-06-11

Family

ID=5539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4039.8A Active CN106170989B (zh) 2014-08-27 2014-08-27 耳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耳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耳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61446B2 (zh)
CN (1) CN106170989B (zh)
WO (1) WO20160293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83278B1 (en) * 2017-04-18 2018-01-30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ar location of earphone and rechanneling connections accordingly and earphone using same
JP6972814B2 (ja) * 2017-09-13 2021-11-2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イヤホン装置、ヘッドホン装置及び方法
CN108055606B (zh) * 2017-12-11 2019-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810693B (zh) * 2018-05-28 2020-07-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设备控制装置、方法
CN108540890A (zh) * 2018-05-31 2018-09-14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方法及智能耳机
CN115361628A (zh) * 2019-10-31 2022-11-18 北京钛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CN111372166B (zh) * 2020-02-21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左右耳智能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411447B (zh) * 2020-03-16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声道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84267A (zh) * 2021-08-09 2021-12-10 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耳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5914948A (zh) * 2021-09-30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3784A1 (ja) * 2011-05-10 2012-11-15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ステレオヘッドホン装置
CN104080028A (zh) * 2013-03-25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45304A1 (en) 2004-09-02 2006-03-02 Maxtor Corporation Smart earphone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JP2008103827A (ja) 2006-10-17 2008-05-01 Sharp Corp ワイヤレスヘッドホン
JP4780185B2 (ja) 2008-12-04 2011-09-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音楽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EP2293589B1 (en) * 2009-08-28 2013-03-20 Nxp B.V. Electronic circuit for a headse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316394B (zh) 2010-06-30 2014-09-03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和利用该蓝牙设备的音频播放方法
CN103258548B (zh) * 2012-02-15 2017-09-19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279724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Auto detection of headphone orient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3784A1 (ja) * 2011-05-10 2012-11-15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ステレオヘッドホン装置
CN104080028A (zh) * 2013-03-25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29393A1 (zh) 2016-03-03
CN106170989A (zh) 2016-11-30
US20170150269A1 (en) 2017-05-25
US9961446B2 (en)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0989B (zh) 耳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耳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耳机
US11294619B2 (en) Earphone software and hardware
US10123133B2 (en) Listening device comprising an interface to signal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or wearer load to wearer and/or surroundings
US92993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web
CN106254993B (zh) 一种耳机左右声道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17594B (zh) 助听系统、助听手机及其助听方法
CN104822119B (zh) 用于确定耳蜗死区的设备
EP2528356A1 (en) Voice dependent compensation strategy
WO2015180537A1 (zh) 耳机兼容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56354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3609139A (zh) 耳机、音频设备、音频系统和用于传送信号的方法
CN108886653A (zh) 一种耳机声道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JP2022531363A (ja) 骨伝導センサを備える聴覚機器
CN112822585A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音频播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83316B (zh) 一种耳机的佩戴校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20103952A1 (en) Hearing aid comprising a record and replay function
TWI624183B (zh) 電話語音處理之方法及其電腦程式
CN105704619A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KR20160091620A (ko) 이어셋
CN102118676A (zh) 数字助听器和利用双音多频按键音调节其参数的方法
CN108024189A (zh) 借助助听器识别节拍的方法
EP4303873A1 (en) Personalized bandwidth extension
JP2002300259A (ja) 音声通話装置の評価試験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7528330A (zh)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蓝牙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1462747B (zh) 一种听力辅助设备及其设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