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5302B - 发送装置及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及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5302B
CN106165302B CN201580017476.9A CN201580017476A CN106165302B CN 106165302 B CN106165302 B CN 106165302B CN 201580017476 A CN201580017476 A CN 201580017476A CN 106165302 B CN106165302 B CN 106165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bits
information
coding rate
error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74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5302A (zh
Inventor
村上丰
木村知弘
大内干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0261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182102A1/ja
Publication of CN106165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5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 H03M13/25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wit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05Decoding
    • H03M13/1111Soft-decision decoding, e.g. by means of message passing or belief propagation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9Single error correction without using particular properties of the cyclic codes, e.g. Hamming codes, extended or generalised Hamming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5Unequal or adaptive error protection, e.g. by provid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significance of source information or by adapting th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62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从多个编码方式中选择一个编码方式,对使用所选择的编码方式将信息序列编码得到的编码序列进行调制而得到调制信号。对得到的调制信号实施相位变更而发送。多个编码方式至少包括第1编码方式和第2编码方式。第1编码方式是将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的第1代码字作为第1编码序列的第1编码率的编码方式。第2编码方式是通过对使用与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奇偶校验矩阵生成的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而生成第2编码序列的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率的编码方式。第1编码序列的比特数与第2编码序列的比特数相等。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及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纠错码的广播、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利用无线/有线的广播、通信系统中使用纠错码,以便提高接收装置中的数据的接收质量。此时,作为纠错码,考虑到运算规模,期望使用其中纠错能力较高的纠错码。其中,正在研究在利用无线/有线的广播、通信系统中使用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考虑到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量是可变的、以及使用的环境(移动环境中的接收/ 半固定环境中的接收)等,在进行将LDPC码的块长度(码长)、编码率设为可变而构成系统的研究。
另外,关于LDPC码的生成方法也在进行各种研究。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由奇偶校验矩阵H1(其中,设列数为N)定义的LDPC 码,对信息序列进行编码,生成N比特的代码字并进行发送。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由奇偶校验矩阵H2(其中,设列数为L,N<L的关系成立)定义的LDPC码,进行信息序列的编码并生成 L比特的代码字。并且,决定L比特代码字中、L-N比特的不进行发送的比特,发送剩余的N比特的序列(打孔(puncture)方式)。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DVB Document A122,Framing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modulation for a 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broadcasting system(DVB-T2),June 2008.
非专利文献2:Q.Dia,Y.Y.Tai,S.Lin,and K.Abdel-Ghaffar,“LDPC codes onpartial geometries:Construction,trapping set structure,and puncturing”,IEEE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59,no.12,pp.7898-7914,December 2013.
非专利文献3:Digital Video Broadcast(DVB);Second generation framingstructure,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systems for broadcasting, interactiveservices,news gathering and other broadband satellite application, ETSI EN302 307v1.1.1,May 2005.
非专利文献4:R.G.Gallager,“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IRETrans.Inform.Theory,IT-8,pp.21-28,1962.
非专利文献5:D.J.C.Mackay,“Good error-correcting codes based on verysparse matrices,”IEEE Trans.Inform.Theory,vol.45,no.2,pp.399-431, March1999.
非专利文献6:M.P.C.Fossorier,“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from circulant permutation matrices,”IEEE Trans.Inform.Theory,vol.50,no.8,pp.1788-1793,Nov.2001.
非专利文献7:D.Divsalar,H.Jin,and R.J.McElience,“Coding theorems for‘turbo-like’codes,”Proc.36th Allerton Conf.,pp.201-210,Monticello, IL,Sept.1998.
非专利文献8:S.Myung,K.Yang,and J.Kim,“Quasi-cyclic LDPC codes forfast encoding,”IEEE Trans.Inform.Theory,vol.51,no.8,pp.2894-2901, Aug.2005.
非专利文献9:F.R.Kschischang,B.J.Frey,and H.Loeliger,“Factor graphsand the sum-product algorithm,”IEEE Trans.Inform.Theory,vol.47,no.2,pp.399-431,Feb.1999.
非专利文献10:M.P.C.Fossorier,M.Mihaljevic,and H.Imai,“Reducedcomplexity iterative decoding for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based onbelief propagation,”IEEE Trans.Commun.,vol.47,no.5,pp.673-680,May 1999.
非专利文献11:J.Chen,A.Dholakis,E.Eleftheriou,M.P.C.Fossorier,and X.-Yu Hu,“Reduced-complexity decoding for LDPC codes,”IEEE Trans. Commun.,vol.53,no.8,pp.1288-1299,Aug.2005.
非专利文献12:J.Zhang,and M.P.C.Fossorier,“Shuffled iterativedecoding,”IEEE Trans.Commun.,vol.53,no.2,pp.209-213,Feb.2005.
非专利文献13:M.Mansour,and N.Shanbhag,“High-throughput LDPCdecoders,”IEEE Trans.VLSI syst.,vol.11,no.6,pp.976-996,Dec.2003.
非专利文献14:N.Miladinovic,and M.P.C.Fossorier,“Improved bit-flipping decoding of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IEEE Trans.Inform.Theory,vol.51,no.4,pp.1594-1606,April 2005.
非专利文献15:Z.Yang,M.Naccari,D.Agrafiotis,M.Mrak,and D.R.Bull, “Highdynamic range video compression by intensity dependent spatial quantizationin HEVC,”Proc.of Picture Coding Symposium 2013,pp.353- 356.
非专利文献16:竹内健,山村勇太,松尾康孝,甲藤二郎,井口和久,“グラデーション補間を用いたビット深度スケーラブル動画像符号化方法の検討”,電子情報通信学会誌D,vol.J95-D,no.9,pp.1669-1671, 2012年9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发送方法,使用多个编码方式,包括:编码步骤,从多个编码方式中选择一个编码方式,使用所选择的编码方式将信息序列编码而得到编码序列;调制步骤,将编码序列调制而得到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以及发送步骤,对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中的至少一方,一边实施相位变更一边使相位变更的程度规则地变化而进行发送。多个编码方式至少包括第1编码方式和第2编码方式。第1编码方式是将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的第1代码字作为第1编码序列的第1编码率的编码方式。第2编码方式是通过对使用与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奇偶校验矩阵生成的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而生成第2编码序列的、与第1编码率不同的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率的编码方式。并且,第1编码序列的比特数与第2编码序列的比特数相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无线的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编码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利用打孔时的发送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利用打孔时的接收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对于码长和编码率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对于码长和编码率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对于码长和编码率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对于码长和编码率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对于码长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对于码长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发送装置发送的帧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对于编码率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对于编码率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对于编码率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对于码长和编码率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对于码长和编码率选择的编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与控制信息解调部和解码部关联的部分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使用空时块码的传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使用空时块码的传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6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8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9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0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1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2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3是表示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4是表示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5是表示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6是表示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7是表示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8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9是表示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40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1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2是表示数字广播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3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4是表示复用数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5是表示复用数据怎样被复用的一例的图。
图46是表示在PES包序列中怎样保存视频流的一例的图。
图47是表示在复用数据中最终被写入的TS包的形式的一例的图。
图48是表示PMT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9是表示复用数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0是表示流属性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1是表示进行影像显示及声音输出的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2是表示编码部及打孔部关联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3是表示编码处理及打孔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54是表示编码处理及打孔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55是表示编码处理及打孔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56是表示编码处理及打孔处理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在将块长度(码长)、编码率设为可变的、利用无线/有线的广播、通信系统中,在用于接收装置得到更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系统中使用的LDPC码的设定。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发送方法,使用多个编码方式,包括:编码步骤,从多个编码方式中选择一个编码方式,使用所选择的编码方式将信息序列编码而得到编码序列;调制步骤,将编码序列调制而得到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以及发送步骤,对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中的至少一方,一边实施相位变更一边使相位变更的程度规则地变化而进行发送。多个编码方式至少包括第1编码方式和第2编码方式。第1编码方式是将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的第1代码字作为第1编码序列的第1编码率的编码方式。第2编码方式是通过对使用与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奇偶校验矩阵生成的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而生成第2编码序列的、与第1编码率不同的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率的编码方式。并且,第1编码序列的比特数与第2编码序列的比特数相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接收方法,使用多个解码方法,包括:取得步骤,取得表示对接收信号实施的相位变更方式的信息;解调步骤,基于表示相位变更方式的信息将接收信号解调;以及解码步骤,使用解调生成的多个接收值进行纠错解码。在多个接收值是以第1编码方式编码的情况下,对多个接收值应用与第1编码方式对应的第1解码方法。在多个接收值是以第2编码方式编码的情况下,对多个接收值应用解打孔处理,对解打孔处理后的多个值应用与第2编码方式对应的第2解码方法。第1编码方式是将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的第1代码字作为第1编码序列的第1编码率的编码方式。第2编码方式是通过对使用与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奇偶校验矩阵生成的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而生成第2编码序列的、与第1编码率不同的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率的编码方式。并且,第1编码序列的比特数与第2编码序列的比特数相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发送装置,使用多个编码方式,具备:编码部,从多个编码方式中选择一个编码方式,使用所选择的编码方式将信息序列编码而得到编码序列;调制部,将编码序列调制而得到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以及发送部,对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中的至少一方,一边实施相位变更一边使相位变更的程度规则地变化而进行发送。多个编码方式至少包括第1编码方式和第2编码方式。第1编码方式是将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的第1代码字作为第1编码序列的第1编码率的编码方式。第2编码方式是通过对使用与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 奇偶校验矩阵生成的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而生成第2编码序列的、与第1编码率不同的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率的编码方式。并且,第1编码序列的比特数与第2编码序列的比特数相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接收装置,使用多个解码方法,具备:取得部,取得表示对接收信号实施的相位变更方式的信息;解调部,基于表示相位变更方式的信息将接收信号解调;以及解码部,使用解调生成的多个接收值进行纠错解码。在多个接收值是以第1编码方式编码的情况下,解码部对多个接收值应用与第1编码方式对应的第1解码方法。在多个接收值是以第2编码方式编码的情况下,解码部对多个接收值应用解打孔处理,对解打孔处理后的多个值应用与第2编码方式对应的第2解码方法。第1编码方式是将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的第1代码字作为第1编码序列的第1编码率的编码方式。第2编码方式是通过对使用与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奇偶校验矩阵生成的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而生成第2编码序列的、与第1编码率不同的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率的编码方式。并且,第1编码序列的比特数与第2编码序列的比特数相等。
图1表示由发送装置100和接收装置150构成的、利用无线的系统的结构的一例。另外,在图1中设为利用无线的系统,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利用有线(同轴线缆、线缆、光缆等)的系统。
编码部103以信息101、控制信息102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在纠错编码时使用的代码的信息例如编码率、码长(块长度) 的信息进行纠错编码,并输出纠错编码后的数据104。
打孔部105以控制信息102、纠错编码后的数据104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在纠错编码时使用的代码的信息例如编码率、码长(块长度)的信息,进行是否对纠错编码后的数据104进行打孔(是否删除比特序列的一部分)的判定,并输出数据106。
交错部107以控制信息102、数据106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有关交错方法的信息进行数据的重排序,并输出重排序后的数据108。
映射部109以控制信息102、重排序后的数据108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有关调制方法的信息进行映射,并输出基带信号110。
无线部112以控制信息102、基带信号110、导频信号111为输入,进行将接收机从控制信息102进行解调用的控制信息码元(有关调制方式、纠错码的方式等的信息)及导频码元等插入数据码元中等的处理,生成帧并根据控制信息102进行信号处理(例如,在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的情况下进行基于OFDM 的处理,在使用空时码和MIMO(Multi 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 方式的情况下,进行基于该方式的信号处理、频率变换、频带限制、放大等处理),并输出发送信号113,将发送信号113作为电波从天线114进行输出(另外,将天线数量设为2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图1的150表示对发送装置100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
无线部153对通过天线15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152进行频率变换等处理,并输出基带信号154。
同步部155以基带信号154为输入,使用基带信号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及前置码等进行频率同步及时间同步用的处理,并输出同步信号156。
信道估计部157以基带信号154为输入,使用基带信号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及前置码等进行信道估计,并输出信道估计信号158。
控制信息解调部159以基带信号154为输入,进行基带信号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并输出控制信息信号160。
解调部161以基带信号154、同步信号156、信道估计信号158及控制信息信号160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160中包含的有关调制方式等发送方法的信息,使用同步信号156及信道估计信号158求出基带信号154 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的例如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并输出对数似然比信号 162。
去交错部163以控制信息信号160及对数似然比信号162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160中包含的有关交错方式的信息进行对数似然比的顺序的重排序,并输出重排序后的对数似然比信号164。
插入部165以控制信息信号160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160中的纠错码的块长度(码长)、编码率的信息,进行发送装置是否进行了打孔(是否删除了比特序列的一部分)的判定。
插入部165在判定为“发送装置进行了打孔”的情况下,将与发送装置进行了打孔(删除)的比特相当的对数似然比(例如,值为“0”)插入到重排序后的对数似然比信号164中。
插入部165在判定为“发送装置未进行打孔”的情况下,不进行上述的对数似然比的插入。
并且,插入部165输出第2对数似然比信号166。
解码部167以控制信息信号160及第2对数似然比信号166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中包含的有关纠错码的信息进行纠错解码,并输出接收数据168。另外,在本发明中是对LDPC码进行处理,因而根据奇偶校验矩阵进行置信传播(BP:belief Propagation)解码(例如,sum-product(和-积) 解码、min-sum(最小和)解码、Laired BP解码等)。
对LDPC码进行说明。图2表示编码器的结构。
在设信息序列u=(x1,x2,…,xm)(201)、设编码序列s=(x1,x2,…, xm,p1,p2,…,pn)(203)、设奇偶校验矩阵为H时,下式成立(m为自然数,n为自然数)。
HS T=0
利用上式的关系,编码器202以信息序列u=(x1,x2,…,xm)为输入,生成编码序列s=(x1,x2,…,xm,p1,p2,…,pn)并进行输出。另外,编码率R=m/(m+n)。另外,将(p1,p2,…,pn)称为奇偶序列。
因此,发送装置发送(x1,x2,…,xm,p1,p2,…,pn)的合计m+n 比特作为1编码块。
此时,奇偶校验矩阵H的行数为n、列数为m+n成立。
另外,在此将进行如图2所示的编码的情况称为“不进行打孔的LDPC 编码方法”。
下面,对利用打孔的LDPC码进行说明。
在以上说明的LDPC码中,发送装置中,在编码序列s=(x1,x2,…, xm,p1,p2,…,pn)中决定y比特的不进行发送的比特,发送装置发送除所决定的比特以外的m+n-y比特的序列。利用打孔的LDPC码的具体例子在图3中示出。
在图3中,例如选择“x3,…,xm-2,p1,…,pn-1”的合计y比特,发送装置决定不发送这些y比特,而发送除决定为不进行发送的比特以外的合计m+n-y比特的序列z1,z2,z3,…,zm+n-y+2,zm+n-y+1,zm+n-y
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不发送的y比特是从信息序列和奇偶序列双方中选择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从信息序列中选择,也可以仅从奇偶序列中选择。即,不发送的y比特可以从编码序列中任意选择。
因此,发送装置发送(z1,z2,z3,…,zm+n-y+2,zm+n-y+1,zm+n-y)的合计m+n-y比特作为1编码块。
另外,在此将上述的方法称为“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
图4表示如图3所示发送装置发送了数据时的接收装置的动作的一例。
接收装置接收序列z1,z2,z3,…,zm+n-y+2,zm+n-y+1,zm+n-y,将这些比特的对数似然比设为Lz1,Lz2,Lz3,…,Lzm+n-y+2,Lzm+n-y+1,Lzm+n-y
如图4所示,接收装置将发送装置不发送的比特“x3,…,xm-2,p1,…, pn-1”的合计y比特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设定为例如“0(零)”。因此,插入“x3的对数似然比=,…,xm-2的对数似然比=0,p1的对数似然比=0,…, pn-1的对数似然比=0”。由此,能够得到x1,x2,x3,…,xm-2,xm-1,xm, p1,p2,p3,…,pn-2,pn-1,pn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x1,Lx2,Lx3,…,Lxm-2,Lxm-1,Lxm,Lp1,Lp2,Lp3,…,Lpn-2,Lpn-1,Lpn。并且,接收装置使用Lx1,Lx2,Lx3,…,Lxm-2,Lxm-1,Lxm,Lp1,Lp2,Lp3,…,Lpn-2, Lpn-1,Lpn进行BP解码,得到接收数据。
下面,说明发送装置对于编码率R=γ,支持α比特和β比特作为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情况。另外,α、β为自然数,且α<β成立。
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的情况下,编码率R=γ、1编码块为α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α+v比特(其中,v为自然数)、编码率q (其中,q<γ)的LDPC码,然后进行打孔。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 #1”。
同样,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的情况下,编码率R=γ、1 编码块为β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β+u比特(其中,u为自然数)、编码率q(其中,q<γ)的LDPC码,然后进行打孔。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2”。
与此相对,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的情况下,编码率R=γ、1编码块为α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α比特、编码率γ的LDPC码。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3”。
同样,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的情况下,编码率R=γ、1 编码块为β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β比特、编码率γ的LDPC码。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4”。
在α<β的关系成立的条件下进行分析。
此时,在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α比特的情况下,存在“方法#1”提供比“方法#3”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β比特的情况下,存在“方法#4”提供比“方法#2”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情况。
下面,对其理由进行说明。
为了实现1编码块的比特数α比特,在“方法#1”的情况下,码长(块长度)使用大于α的α+v比特LDPC码。其中,在α<β、α较小的情况下,码长(块长度)α+v比特中相加的v的值的贡献度较大,因而与使用码长 (块长度)α比特的LDPC码时相比,存在使用“方法#1”时能够得到较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情况。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1编码块的比特数β比特,在“方法#2”中,码长(块长度)使用大于β的β+u比特LDPC码。其中,在α<β、β较大的情况下,码长(块长度)β+u比特中相加的u的值的贡献度较小,因打孔而导致的劣化较大。因此,在使用码长(块长度)β比特的LDPC码时,即存在“方法 #4”提供比“方法#2”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情况。
但是,依赖于α和β的具体的值。(并且,α和β的值有可能根据编码率而变化)。下面,示出具体的例子。
图5是表示针对1编码块的比特数z和编码率使用“方法#A”、“方法#B”哪种方法的示例。另外,在“方法#A”中,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而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
在图5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8100比特时,编码率5/15、6/15、7/15、 8/15、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A”实现。
并且,在1编码块z=16200比特时,编码率5/15、6/15、7/15、8/15、 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A”实现。
在1编码块z=64800比特时,编码率5/15、6/15、7/15、8/15、9/15、 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B”实现。
此时,说明1编码块的比特数是某个值时的“编码率a时的方式#A”、“编码率b时的方式#A”(其中,a≠b)(其中,假设编码率a、编码率b 都是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此时,假设存在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以上的条件的a、b。
条件5-1: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是不同的代码。
条件5-2: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是不同的奇偶校验矩阵。
条件5-3: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是不同的行数。
条件5-4: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不同的列数。
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z比特。其中,z为自然数。
使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A”。
使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B”。
假设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从如图6所示的编码率中设定编码率,并且从如图6所示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中选择1编码块。
图6是表示针对1编码块的比特数z和编码率使用“方法#A”、“方法#B”哪种方法的示例。另外,在“方法#A”中,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而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
在图6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8100比特时,编码率5/15、6/15、7/15、 8/15、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A”实现。
并且,在1编码块z=16200比特时,编码率5/15、6/15、7/15、8/15、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B”实现。
在1编码块z=64800比特时,编码率5/15、6/15、7/15、8/15、9/15、 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B”实现。
此时,说明1编码块的比特数是某个值时的“编码率a时的方式#A”、“编码率b时的方式#A”(其中,a≠b)(其中,假设编码率a、编码率b 都是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此时,假设存在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以上的条件的a、b。
条件6-1: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是不同的代码。
条件6-2: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是不同的奇偶校验矩阵。
条件6-3: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是不同的行数。
条件6-4: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不同的列数。
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z比特。其中,z为自然数。
使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A”。
使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B”。
假设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从如图7所示的编码率中设定编码率,并且从如图7所示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中选择1编码块。
图7是表示针对1编码块的比特数z和编码率使用“方法#A”、“方法#B”哪种方法的示例。另外,在“方法#A”中,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而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
在图7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为1000比特以上9000比特以下时,编码率5/15、6/15、7/15、8/15、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A”实现。
并且,在1编码块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时,编码率5/15、 6/15、7/15、8/15、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A”实现。
在1编码块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时,编码率5/15、6/15、 7/15、8/15、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B”实现。
此时,说明1编码块的比特数是某个值时的“编码率a时的方式#A”、“编码率b时的方式#A”(其中,a≠b)(其中,假设编码率a、编码率b 都是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此时,假设存在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以上的条件的a、b。
条件7-1: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是不同的代码。
条件7-2: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是不同的奇偶校验矩阵。
条件7-3: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是不同的行数。
条件7-4: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不同的列数。
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z比特。其中,z为自然数。
使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A”。
使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B”。
假设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从如图8所示的编码率中设定编码率,并且从如图8所示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中选择1编码块。
图8是表示针对1编码块的比特数z和编码率使用“方法#A”、“方法#B”哪种方法的示例。另外,在“方法#A”中,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而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
在图8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为1000比特以上9000比特以下时,编码率5/15、6/15、7/15、8/15、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A”实现。
并且,在1编码块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时,编码率5/15、 6/15、7/15、8/15、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B”实现。
在1编码块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时,编码率5/15、6/15、 7/15、8/15、9/15、10/15、11/15、12/15、13/15都使用“方法#B”实现。
此时,说明1编码块的比特数是某个值时的“编码率a时的方式#A”、“编码率b时的方式#A”(其中,a≠b)(其中,假设编码率a、编码率b 都是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此时,假设存在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以上的条件的a、b。
条件8-1: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是不同的代码。
条件8-2: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是不同的奇偶校验矩阵。
条件8-3: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是不同的行数。
条件8-4: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不同的列数。
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z比特。其中,z为自然数。
使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A”。
使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B”。
假设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从如图9所示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中选择1 编码块。另外,假设也能够设定编码率。
图9是表示针对1编码块的比特数z使用“方法#A”、“方法#B”哪种方法的示例。另外,在“方法#A”中,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而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
在图9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小于20000比特时,使用“方法#A”。
并且,在1编码块z为20000比特以上时,使用“方法#B”。
此时,说明1编码块的比特数是某个值时的“编码率a时的方式#A”、“编码率b时的方式#A”(其中,a≠b)(其中,假设编码率a、编码率b 都是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此时,假设存在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以上的条件的a、b。
条件9-1: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是不同的代码。
条件9-2: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是不同的奇偶校验矩阵。
条件9-3: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是不同的行数。
条件9-4: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不同的列数。
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z比特。其中,z为自然数。
使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A”。
使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B”。
假设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从如图10所示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中选择1 编码块。另外,假设也能够设定编码率。
图10是表示针对1编码块的比特数z使用“方法#A”、“方法#B”哪种方法的示例。另外,在“方法#A”中,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而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
在图10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小于10000比特时,使用“方法#A”。
并且,在1编码块z为10000比特以上时,使用“方法#B”。
此时,说明1编码块的比特数是某个值时的“编码率a时的方式#A”、“编码率b时的方式#A”(其中,a≠b)(其中,假设编码率a、编码率b 都是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此时,假设存在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以上的条件的a、b。
条件10-1: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是不同的代码。
条件10-2: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是不同的奇偶校验矩阵。
条件10-3: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是不同的行数。
条件10-4: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不同的列数。
图11是发送装置发送的帧的结构的一例,横轴为时间。在图11中,例如以采用使用单载波的发送方法时为例,但在采用诸如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那样的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在频率方向存在多个载波,在载波方向存在码元。并且,例如在使用空时码和MIMO(Multi 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方式的情况下,按各流的每个流中存在帧。
在图11中,1101表示前置码,例如使用在发送接收机之间已知的PSK (PhaseShift Keying:相移键控)调制码元。接收机使用该码元进行频率偏置的估计、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帧同步、码元同步、信道估计、信号检测等。
1102表示控制信息码元,例如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时使用的纠错码的方式(码长、1编码块的块长度、编码率)信息、在生成数据码元时使用的调制方式的信息、有关发送方法的信息等。接收装置通过对该码元进行解调而得到控制信息,由此能够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纠错解码。
另外,根据在控制信息码元1102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是否执行使用图1 说明的对数似然比的插入的控制。
1103表示数据码元,根据发送装置选择的纠错码的方式(码长、1编码块的块长度、编码率)、调制方式、发送方法生成数据码元。另外,在图 11中没有记述,在记述为控制信息码元1102、数据码元1103时也可以插入导频码元等码元。
因此,关于帧结构,不限于图11的结构。
发送装置能够从多个值中选择要发送的数据的1编码块的值,并设置阈值,在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1编码块为阈值以上时,发送装置选择“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发送数据,在小于阈值时选择“利用打孔的 LDPC编码方法”发送数据,由此能够得到接收装置在哪个1编码块的值时都能够得到较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
下面,说明发送装置对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δ支持α、β、γ的情况。另外,假设α、β、γ是大于0且小于1的值,并且α<β<γ成立。另外,“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时的编码率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 的编码率。
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中,编码率R=α、1编码块为δ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δ+u比特(其中,u为自然数)、编码率a(其中, a<α)的LDPC码,然后进行打孔。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1”。
同样,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中,编码率R=β、1编码块为δ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δ+v比特(其中,v为自然数)、编码率 b(其中,b<β)的LDPC码,然后进行打孔。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2”。
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中,编码率R=γ、1编码块为δ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δ+w比特(其中,w为自然数)、编码率c(其中, c<γ)的LDPC码,然后进行打孔。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3”。
与此相对,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中,编码率R=α、1 编码块为δ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δ比特、编码率α的LDPC码。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4”。
同样,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中,编码率R=β、1编码块为δ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δ比特、编码率β的LDPC码。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5”。
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中,编码率R=γ、1编码块为δ比特,因而使用码长(块长度)δ比特、编码率γ的LDPC码。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6”。
在α<β<γ的关系成立的条件下进行分析。
此时,在编码率为如α那样较小的值的情况下,存在“方法$4”提供比“方法$1”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情况。
在编码率为如β那样中间的值的情况下,存在“方法$2”提供比“方法 $5”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情况。
在编码率为如γ那样较大的值的情况下,存在“方法$6”提供比“方法 $3”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情况。
下面,对其理由进行说明。
存在较低编码率的LDPC码的性能与香农限之差扩大的倾向。因此,在如编码率α那样较小(低)的编码率的情况下,在“方法$1”时,作为基础的LDPC码的编码率小于α,因而与香农限之差增大,在进行了打孔时,难以得到良好的数据的接收质量。
在如编码率β那样中间的编码率的情况下,在“方法$2”时,作为基础的LDPC码的编码率的香农限与打孔后的编码率的香农限之差较大。因此,作为基础的LDPC码的性能发挥作用,“方法$2”提供较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可能性增大。
在如编码率γ那样较高的编码率的情况下,在“方法$3”时,作为基础的LDPC码的编码率的香农限与打孔后的编码率的香农限之差较小。因此,“方法$3”有可能难以得到较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但是,与“方法$6”相比,“方法$3”具有能够使用稀疏的奇偶校验矩阵的优点,因此存在“方法$3”提供良好的接收质量的可能性。
但是,依赖于α和β和γ的具体的值。(并且,α和β和γ的值有可能根据1 编码块的值而变化)。下面,示出具体的例子。
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z比特。其中,z为自然数。
使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A”。
使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B”。
假设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从如图12所示的编码率中选择编码率。并且,假设也能够设定1编码块的比特数。
图12是表示将1编码块的比特数z设定为某个值时,使用“方法#A”、“方法#B”哪种方法的示例。另外,在“方法#A”中,编码率不是指LDPC 码的编码率,而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
在图12中,假设e、f大于0且小于1、并且e<f成立。
在图12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z为自然数)时,在编码率小于f 时使用“方法#B”。
并且,在1编码块z(z为自然数)时,在编码率为e以上f以下时使用“方法#A”。
并且,在1编码块z(z为自然数)时,在编码率大于f时使用“方法# B”。
假设存在满足编码率为e以上且f以下的a和b,发送装置能够选择“编码率a时的方式#A”、“编码率b时的方式#A”(其中,假设编码率a、编码率b都是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其中,a≠b)。
此时,假设存在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以上的条件的a、b。
条件12-1: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是不同的代码。
条件12-2: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是不同的奇偶校验矩阵。
条件12-3: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是不同的行数。
条件12-4: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不同的列数。
另外,如上所述假设“将1编码块的比特数z设定为某个值”。
因此,只要编码率小于f的编码率有一种以上、编码率为e以上且f 以下的编码率有两种以上、编码率大于f时有一种以上即可。
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z比特。其中,z为自然数。
使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A”。
使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B”。
假设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从如图13所示的编码率中选择编码率。并且,假设也能够设定1编码块的比特数。
图13是表示针对1编码块的比特数z使用“方法#A”、“方法#B”哪种方法的示例。另外,在“方法#A”中,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而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
在图13中,假设g大于0且小于1。
在图13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z为自然数)时,在编码率小于g 时使用“方法#B”。
并且,在1编码块z(z为自然数)时,在编码率为g以上时使用“方法#A”。
假设存在满足编码率为g以上的a和b,发送装置能够选择“编码率a 时的方式#A”、“编码率b时的方式#A”(其中,假设编码率a、编码率b 都是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其中,a≠b)。此时,假设存在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以上的条件的a、b。
条件13-1: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是不同的代码。
条件13-2: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是不同的奇偶校验矩阵。
条件13-3: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是不同的行数。
条件13-4: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不同的列数。
另外,如上所述假设“将1编码块的比特数z设定为某个值”。
因此,只要编码率小于g的编码率有一种以上、编码率为g以上的编码率有两种以上即可。
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z比特。其中,z为自然数。
使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A”。
使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另外,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B”。
假设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从如图14所示的编码率中选择编码率。并且,假设也能够设定1编码块的比特数。
图14是表示针对1编码块的比特数z使用“方法#A”、“方法#B”哪种方法的示例。另外,在“方法#A”中,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而是指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
在图14中,假设h大于0且小于1。
在图14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z为自然数)时,在编码率小于h 时使用“方法#A”。
并且,在1编码块z(z为自然数)时,在编码率为h以上时使用“方法#B”。
假设存在满足编码率小于h的a和b,发送装置能够选择“编码率a 时的方式#A”、“编码率b时的方式#A”。(其中,假设编码率a、编码率 b都是打孔后(删除不发送的比特后)的编码率)(其中,a≠b)。此时,假设存在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以上的条件的a、b。
条件14-1: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是不同的代码。
条件14-2: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是不同的奇偶校验矩阵。
条件14-3: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行数是不同的行数。
条件14-4:作为“编码率a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和作为“编码率b时的方式#A”的基础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不同的列数。
另外,如上所述假设“将1编码块的比特数z设定为某个值”。
因此,只要编码率小于h的编码率有两种以上、编码率为h以上的编码率有一种以上即可。
关于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的动作,如前面使用图1、图11等说明的那样。
发送装置将要发送的数据的1编码块的值设定为规定的值,并设置阈值,发送装置
在编码率为阈值以上时选择“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在编码率小于阈值时选择“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
或者
在编码率为阈值以上时选择“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在编码率小于阈值时选择“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
由此能够得到接收装置在哪个编码率值时都能够得到较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
(实施方式A)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目前为止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的结构、和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纠错码的参数的一例。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为z 比特。另外,z为自然数。
利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A”。
利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实现1编码块z比特。将该方法命名为“方法#B”。
对1编码块z比特进行补充。
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的情况下,进行码长(块长)为z+γ比特(γ是自然数)的LDPC码(LDPC块码)的编码,得到z+γ比特的数据。并且,将γ比特打孔(决定不发送的γ比特),得到发送的z比特的数据。在“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的情况下,所谓“1编码块z比特”,是指“该发送的数据为z比特”。
在“不进行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的情况下,进行码长z比特的LDPC 码(LDPC块码)的编码,得到z比特的数据,将该z比特的数据发送。所谓“1编码块z比特”,是指“该发送的数据为z比特”。
图15是表示对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z和编码率使用“方法#A”“方法#B”中的哪个的例子。另外,在“方法#A”的情况下,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不是打孔前的编码率),是指打孔后(将不发送的比特删除后)的编码率。
在图15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16200比特时,将编码率5/15、6/15、 7/15、8/15用“方法#A”实现,将编码率9/15、10/15、11/15、12/15、13/15 用“方法#B”实现。
并且,在1编码块z=64800比特时,编码率5/15、6/15、7/15、8/15、 9/15、10/15、11/15、12/15、13/15用“方法#B”实现。
图15的特征是,“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支持1编码块的比特数x(x是自然数)及1编码块的比特数y(y是自然数),当x>y成立时,存在当1 编码块的比特数x(x是自然数)时在全部的编码率中采用“方法#B”、当1 编码块的比特数y时采用“方法#A”的编码率”。因而,在图15中,在z=16200 比特时,在编码率5/15、6/15、7/15、8/15下使用“方法#A”(其中,图15 不过是例子,在z=16200比特时,只要存在作为“方法#A”的编码率就可以)。
此外,如在以前也说明那样,图15也可以解释为,“在某个编码率下,支持1编码块的比特数x(x是自然数)及1编码块的比特数y(y是自然数),当x>y成立时,存在当1编码块的比特数x时使用“方法#B”、当1编码块的比特数y时使用“方法#A”的情况”(其中,在别的编码率下,也可以在1编码块的比特数x、1编码块的比特数y的两者中是“方法#B”)。
图16是表示对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z和编码率使用”方法#A”“方法#B”中的哪个的、与图15不同的例子。另外,在“方法#A”的情况下,编码率不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不是打孔前的编码率),是指打孔后(将不发送的比特删除后)的编码率。
在图16的例子中,在1编码块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时,将编码率5/15、6/15、7/15用“方法#A”实现,将编码率8/15、9/15、10/15、 11/15、12/15、13/15用“方法#B”实现。
并且,当1编码块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时,将编码率 5/15、6/15、7/15、8/15、9/15、10/15、11/15、12/15、13/15用“方法#B”实现。
图16的特征如以前也说明那样,“在某个编码率下,支持1编码块的比特数x(x是自然数)及1编码块的比特数y(y是自然数),当x>y成立时,存在当1编码块的比特数x时使用“方法#B”、当1编码块的比特数y 时使用“方法#A”的情况”(其中,在别的编码率下,也可以在1编码块的比特数x、1编码块的比特数y的两者下是“方法#B”)。
图17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对于与图1同样动作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图17的编码部103以信息101、控制信息102为输入,实施基于图15或图16的纠错编码的处理。
例如,对基于图15时进行说明。
假设控制信息102包含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和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当进行打孔时,是打孔后的编码率)的信息。
其中,所谓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在“方法#A”的情况下,不是LDPC 码的编码率(不是打孔前的编码率),是指打孔后(将不发送的比特删除后) 的编码率。并且,在“方法#B”的情况下,是指LDPC码的编码率。
因而,例如在基于图15时,编码部103以信息101、控制信息10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和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对信息101进行纠错编码(包括打孔处理),将纠错编码后的数据104输出。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5/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6/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7/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8/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9/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 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0/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 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1/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 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2/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 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3/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5/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6/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7/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8/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9/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 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0/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 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1/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 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2/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 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3/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例如,在基于图16时,编码部103以信息101、控制信息10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和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对信息101进行纠错编码(包括打孔处理),将纠错编码后的数据104输出。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5/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6/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7/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8/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9/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0/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1/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2/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3/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5/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6/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7/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8/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9/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0/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1/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2/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 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3/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生成部1701以控制信息102为输入,提取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输出用来形成控制信息码元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1702。
编码率的信息生成部1703以控制信息102为输入,提取控制信息102 中包含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当进行打孔时,是打孔后的编码率)的信息,输出用来形成控制信息码元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1704。
其他的控制信息生成部1705以控制信息102为输入,输出用来形成控制信息码元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用来形成控制信息码元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以外的用来形成控制信息码元的控制信息1706。
控制信息码元生成部1707以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1702、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1704、控制信息1706为输入,例如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的处理,输出控制信息码元的基带信号1708。
无线部112以控制信息102、基带信号110、导频信号111、控制信息码元的基带信号1708为输入,基于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关于帧结构的信息,生成基于帧结构的发送信号113并输出(例如,在使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情况下,实施逆傅立叶变换、频率变换等的处理)。
图18表示图17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发送一个调制信号时的帧结构的一例)。在图18中,纵轴是时间,横轴是频率,例如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等的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多个载波,所以这里假设在载波0至载波14中存在码元。并且,在图18中,表示时刻$1至时刻$8。
在图18中,“C”表示控制信息码元,“P”表示导频码元,“D”表示数据码元。如在前面也记载那样,假设在控制信息码元中,如使用图17说明那样,包含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
导频码元是用于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进行信道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频率同步、时间同步、信号检测、频率偏移的估计等的码元,例如,导频码元只要是在收发机中使用PSK(Phase Shift Keying)调制进行了调制的已知的码元(或者也可以是,通过接收机取同步,接收机能够知道发送机发送的码元)就可以。
数据码元例如是用来传送基于图15或图16生成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的码元(另外,纠错编码后的数据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和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为由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指定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和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
接着,对接收图17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接收图17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是图1的150 所示那样的。以下,特别在图1的接收装置150中,对控制信息解调部159 和解码部167的动作详细地说明。
图19是表示在图1的接收装置150中与控制信息解调部159和解码部 167关联的部分的结构的图。
控制信息解调部159具备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估计部1903,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估计部1903以基带信号 1902为输入,提取图18所示的控制信息码元,还根据控制信息码元得到1 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输出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
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以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为输入,基于图15或图16,根据1 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是使用图15、图16说明的“方法#A”还是“方法#B”,在判断为“方法#B”的情况下,生成与由发送装置打孔的比特 (发送装置没有发送的比特)对应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106并输出。
例如,在图17的发送装置基于图15进行编码、发送了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进行以下这样的判断。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例如,在图17的发送装置基于图16进行编码、发送了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进行以下这样的判断。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 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 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 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 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 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 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 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 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 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 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 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 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 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 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 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 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 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 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 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实施方式B)
说明实施方式A的变形例。
关于对1编码块数z和编码率使用”方法#A”“方法#B”中的哪个的例子是在实施方式A的图15、图16中说明那样的,说明省略。
发送装置的结构是使用实施方式A的图17说明那样的,一部分说明省略。
图20表示图17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在图20 中,假设纵轴是频率,横轴是时间。并且,由于使用OFDM方式等的采用多载波的传送方式,所以假设在纵轴频率下存在多个载波。
图20的2001表示第1前同步码,2002表示第2前同步码,2003表示数据码元群#1,2004表示数据码元群#2,2005表示数据码元群#3。
对数据码元群进行说明。在广播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每个影像/ 音频分配数据码元群。例如,用来发送第1影像/音频流的码元为数据码元群#1(2003),用来发送第2影像/音频流的码元为数据码元群#2(2004),用来发送第3影像/音频流的码元为数据码元群#3(另外,也可以将PLP (Physical Layer Pipe)设为数据码元群。此时,也可以将数据码元群#1命名为PLP#1,将数据码元群#2命名为PLP#2,将数据码元群#3命名为 PLP#3)。
在第1前同步码2001、第2前同步码2002中,包括用来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例如,对于收发机而言,在同相I-正交平面中,信号点配置为已知的PSK(Phase ShiftKeying)的码元)、用来传送各数据码元群的发送方法信息(识别SISO(Single-InputSingle-Output:单输入单输出) 方式、MISO(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多输入单输出)方式、MIMO 方式的信息)的码元、用来传送关于各数据码元群的纠错码的信息(例如,码长(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的码元、用来传送关于各数据码元群的调制方式的信息(在MISO方式或MIMO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多个流,所以指定多个调制方式)的码元、用来传送第1、第2前同步码的发送方法信息的码元、用来传送关于第1、第2前同步码的调制方式的信息的码元、用来传送关于导频码元的插入方法的信息的码元、用来传送关于PAPR(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的方法的信息的码元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A同样,特别假设各数据码元群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各数据码元群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包含在第1前同步码(2001)及/或第2前同步码(2002)中。因而,在图20的帧结构的情况下,假设数据码元群#1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和数据码元群#1的纠错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以及数据码元群#2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和数据码元群#2的纠错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以及数据码元群#3 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和数据码元群#3的纠错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包含在第1前同步码(2001)及/或第2前同步码(2002)中。
因而,例如在基于图15时,编码部103以信息101、控制信息10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和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对信息101进行纠错编码(包括打孔处理),将纠错编码后的数据104输出。
此时,在各数据码元群中进行以下处理。另外,在图20的帧结构的情况下,X为1、2、3,实施以下处理。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5/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6/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7/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8/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9/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 #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0/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1/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 #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2/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 #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3/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5/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6/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7/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8/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9/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 #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0/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 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1/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 #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2/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 #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3/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例如,在基于图16时,编码部103以信息101、控制信息10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和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对信息101进行纠错编码(包括打孔处理),将纠错编码后的数据104输出。
此时,在各数据码元群中进行以下处理。另外,在图20的帧结构的情况下,X为1、2、3,实施以下处理。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5/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6/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7/15对应的“方法#A”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进行LDPC码的编码,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决定发送的数据))。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8/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9/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0/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1/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2/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3/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5/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6/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7/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8/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9/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0/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1/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2/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在控制信息102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为了生成用来形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编码部101进行与编码率13/15对应的“方法#B”的编码(如在前面也说明那样,不进行打孔)。
接着,对接收图17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接收图17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是图1的150 所示那样的。以下,特别在图1的接收装置150中对控制信息解调部159 和解码部167的动作详细地说明。
图19是表示在图1的接收装置150中与控制信息解调部159和解码部 167关联的部分的结构的图。
控制信息解调部159具备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估计部1903,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估计部1903以基带信号 1902为输入,提取图20所示的第1前同步码及(或)第2前同步码,进而从第1前同步码及(或)第2前同步码得到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将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输出。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图17的发送装置发送基于图20的帧结构的调制信号,图1的接收装置150接收该调制信号。此时,图1的接收装置150 进行用来得到多个数据码元群中的需要的数据码元群的数据的解调、解码的动作。因而,控制信息解调部159得到需要的数据码元群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将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输出。
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以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为输入,基于图15或图16,根据1 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是使用图15、图16说明的“方法#A”还是“方法#B”,在判断为“方法#B”的情况下,生成与由发送装置打孔的比特 (发送装置没有发送的比特)对应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106并输出。另外,记载了“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在判断为“方法#B”的情况下,生成与由发送装置打孔的比特(发送装置没有发送的比特)对应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106并输出。”,而为生成与对于需要的数据码元群的打孔的比特 (发送装置没有发送的比特)对应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106并输出。
例如,在图17的发送装置基于图15进行编码、发送了基于图20的帧结构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对于各数据码元群进行以下这样的判断(X为1、2、3)。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162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64800比特、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例如,在图17的发送装置基于图16进行编码、发送了基于图20的帧结构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对各数据码元群进行以下这样的判断(X为1、2、3)。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A”。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10000比特以上2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5/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6/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7/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8/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9/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0/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1/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2/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的估计信号 1904在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码(LDPC码)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z的信息表示“z为50000比特以上70000比特以下”、数据码元群#X的纠错编码时的编码率的信息表示编码率13/15的情况下,打孔比特对数似然比发生部 1905判断发送装置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群#X的数据而使用的方法为“方法 #B”。
在实施方式A、实施方式B中,作为表示对1编码块的比特数z和编码率使用”方法#A”“方法#B”中的哪个的例子而说明了图15、图16,但对于 1编码块的比特数z和编码率,“方法#A”“方法#B”的分配并不限于图15、图16,只要满足在实施方式A中说明的图15、图16的特征就可以,例如,对于图15,也可以将z=16800比特、编码率8/15设为“方法#B”,将z=16800比特、编码率9/15设为“方法#A”。
此外,在实施方式B中,作为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而说明了图20,但帧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数据码元群存在1个以上或数据码元群存在两个以上那样的帧结构。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对有关本发明的广播(或通信)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当然,也可以将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组合多个来实施。
此外,关于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不过是例子,例如即使例示了“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但在采用了别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的情况下也以同样的结构实施。
关于调制方式,即使使用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调制方式以外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实施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例如,也可以应用APSK(Amplitude PhaseShift Keying:幅度相移键控)(例如,16APSK、 64APSK、128APSK、256APSK、1024APSK、4096APSK等)、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振幅调制)(例如,4PAM、8PAM、16PAM、 64PAM、128PAM、256PAM、1024PAM、4096PAM等)、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例如,BPSK、QPSK、8PSK、16PSK、64PSK、128PSK、 256PSK、1024PSK、4096PSK等)、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例如,4QAM、8QAM、16QAM、64QAM、128QAM、 256QAM、1024QAM、4096QAM等)等,也可以在各调制方式中设为均匀映射、非均匀映射(实施任何映射都可以)。
此外,I-Q平面中的16个、64个等的信号点的配置方法(具有16个、 64个等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表示的调制方式的信号点配置方法。因而,基于多个比特输出同相成分和正交成分的功能为映射部中的功能。
本发明能够对OFDM方式等的多载波传送方法应用,此外,也能够对单载波的传送方式应用(例如,在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将码元也配置在频率轴,但在单载波的情况下,将码元仅在时间方向上配置)。此外,对基带信号也能够使用扩散码应用波谱扩散通信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也可以是终端的接收装置与天线为各自的结构。例如,接收装置具备经由电缆输入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或对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实施了频率变换的信号的接口,接收装置进行之后的处理。此外,接收装置得到的数据、信息然后被变换为影像及声音,被显示在显示器(监视器) 上,或从扬声器输出声音。进而,接收装置得到的数据、信息被实施关于影像或声音的信号处理(也可以不实施信号处理),从接收装置具备的RCA 端子(影像端子、声音用端子)、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 USB2、USB3、HDMI(注册商标)(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 2、数字用端子等输出。此外,也可以将接收装置得到的数据、信息使用无线通信方式(Wi-Fi(注册商标)(IEEE 802.11a、 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IEEE 802.11ac、IEEE802.11ad 等)、WiGiG、Bluetooth(注册商标)等)、有线的通信方式(光通信、电力线通信等)调制,将这些信息向其他设备传送。此时,终端具备用来传送信息的发送装置(此时,终端既可以发送包含接收装置得到的数据、信息的数据,也可以生成从接收装置得到的数据、信息变形的数据并发送)。
在本说明书中,具备发送装置的例如可以考虑是广播站、基站、接入点、终端、便携电话(mobile phone)等的通信广播设备,此时,具备接收装置的可以考虑是电视机、收音机、终端、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接入点、基站等的通信设备。此外,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也可以考虑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是该设备能够经由某种接口与电视机、收音机、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等的用来执行应用的装置连接那样的形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导频码元(前同步码、唯一字、后同步码、参照码元等)、控制信息用的码元等怎样配置在帧中都可以。并且,这里命名为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用的码元,但进行怎样的命名方式都可以,功能自身是重要的。
由此,例如在本说明书中,以控制信息码元的名称称呼,但称呼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进行控制信道等别的称呼方式。在该码元中,为将传送方式(例如,发送方法、调制方式、纠错码的编码率、纠错码的码长、帧结构的方法、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尺寸)等)的信息等的控制信息的码元。
此外,导频码元例如只要是在收发机中使用PSK调制进行了调制的已知的码元(或者,也可以通过接收机取同步,接收机能够知道发送机发送的码元)就可以,接收机使用该码元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各调制信号的)信道估计(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的估计)、信号的检测等。
此外,控制信息用的码元是用来传送(应用等的)数据以外的用来实现通信的、需要向通信对方传送的信息(例如,在通信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的编码率、上位层中的设定信息等)的码元。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各实施方式,能够各种各样地变形而实施。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作为通信装置进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该通信方法作为软件进行。
在图中都记载了发送站、基站的发送天线、终端的接收天线的1个天线也可以由多个天线构成。
另外,例如也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预先保存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中,通过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单元)使该程序动作。
此外,也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保存到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存储媒体中,将保存在存储媒体中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中,使计算机按照该程序动作。
并且,上述各实施方式等的各结构典型地也可以作为集成电路即LSI (Large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它们既可以单独地1芯片化,也可以包含各实施方式的全部的结构或一部分的结构而1芯片化。这里设为LSI,但根据集成度的差异,也有称作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系统LSI、超级LSI、特级LSI的情况。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 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能够再构成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及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进而,如果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出现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当然也可以利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有可能是生物技术的应用等。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到从多个天线分别发送不同的调制信号的无线系统中。此外,对于在具有多个发送部位的有线通信系统(例如,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供电线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系统)中进行MIMO传送的情况也能够应用。
(实施方式C)
在到此为止的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图11、图18的数据码元、图20的数据码元群也可以是MISO方式、MIMO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MISO 方式、MIMO方式时的调制信号的生成进行详细说明。
图21是本实施方式的(例如广播站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
数据生成部2102以发送数据2101、控制信号210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关于纠错编码的信息(关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等)、调制方式的信息等的信息,进行基于纠错编码、调制方式的映射,输出数据传送用的(正交)基带信号2103。
第2前同步码信号生成部2105以第2前同步码用发送数据2104、控制信号210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关于第2前同步码用的纠错的信息、调制方式的信息等的信息,进行基于纠错编码、调制方式的映射,输出第2前同步码的(正交)基带信号2106。
控制信号生成部2108以第1前同步码用的发送数据2107、第2前同步码用的发送数据2104为输入,将各码元的发送方法(包括纠错码、纠错码的编码率、调制方式、块长、帧结构、规则地切换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的所选择的发送方法、导频码元的插入方法、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或逆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或傅立叶变换)的信息等、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削减方法的信息、保护间隔插入方法的信息)的信息作为控制信号2109输出。
帧构成部2110以数据传送用的(正交)基带信号2103、第2前同步码的(正交)基带信号2106、控制信号210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实施频率、时间轴上的重新排列,输出遵循帧结构的流1的(正交)基带信号2111_1(映射后的信号,即,基于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基带信号)、流2的(正交)基带信号2111_2(映射后的信号,即,基于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基带信号)。
信号处理部2112以流1的基带信号2111_1、流2的基带信号2111_2、控制信号2109为输入,输出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的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1(2113_1)及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2(2113_2)。
另外,在信号处理部2112中,例如假设采用使用预编码、相位变更的 MIMO传送方式(也可以是不实施相位变更的MIMO传送方式)(这里,命名为MIMO方式)、空时块码(使用频率-空间块码的MISO传送方式 (这里,命名为MISO方式)、将一个流的调制信号从一个天线发送的SISO (或SIMO)传送方式(其中,在SISO方式、SIMO方式中,也有将一个流的调制信号从多个天线发送的情况)。关于信号处理部2112的动作在后面详细地说明。
导频插入部2114_1以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1(2113_1)、控制信号 210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关于导频码元的插入方法的信息,在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1(2113_1)中插入导频码元,将导频码元插入后的调制信号2115_1输出。
导频插入部2114_2以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2(2113_2)、控制信号 210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关于导频码元的插入方法的信息,在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2(2113_2)中插入导频码元,将导频码元插入后的调制信号2115_2输出。
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部2116_1以导频码元插入后的调制信号2115_1、控制信号210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IFFT 的方法的信息实施IFFT,将IFFT后的信号2117_1输出。
IFFT部2116_2以导频码元插入后的调制信号2115_2、控制信号2109 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IFFT的方法的信息实施IFFT,将IFFT 后的信号2117_2输出。
PAPR削减部2118_1以IFFT后的信号2117_1、控制信号210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关于PAPR削减的信息,对IFFT后的信号 2117_1实施用于PAPR削减的处理,将PAPR削减后的信号2119_1输出。
PAPR削减部2118_2以IFFT后的信号2117_2、控制信号210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关于PAPR削减的信息,对IFFT后的信号 2117_2实施用于PAPR削减的处理,将PAPR削减后的信号2119_2输出。
保护间隔插入部2120_1以PAPR削减后的信号2119_1、控制信号2109 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关于保护间隔的插入方法的信息,在 PAPR削减后的信号2119_1中插入保护间隔,将保护间隔插入后的信号 2121_1输出。
保护间隔插入部2120_2以PAPR削减后的信号2119_2、控制信号2109 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109中包含的关于保护间隔的插入方法的信息,在 PAPR削减后的信号2119_2中插入保护间隔,将保护间隔插入后的信号 2121_2输出。
第1前同步码插入部2122以保护间隔插入后的信号2121_1、保护间隔插入后的信号2121_2、第1前同步码用的发送数据107为输入,根据第1 前同步码用的发送数据2107生成第1前同步码的信号,对保护间隔插入后的信号2121_1附加第1前同步码,对附加第1前同步码后的信号2123_1 及保护间隔插入后的信号2121_2附加第1前同步码,将附加第2前同步码后的信号2123_2输出。另外,第1前同步码的信号也可以对附加第1前同步码后的信号2123_1、附加第1前同步码后的信号2123_2两者附加,此外也可以对某一方附加。在附加在一方中的情况下,在附加的信号的发送区间中,在没有被附加的信号中作为基带信号而存在零的信号。
无线处理部2124_1以附加第1前同步码后的信号2123_1为输入,实施频率变换、放大等的处理,输出发送信号2125_1。并且,将发送信号2125_1 从天线2126_1作为电波输出。
信号处理部2124_2以附加第1前同步码后的信号2123_2为输入,实施频率变换、放大等的处理,输出发送信号2125_2。并且,将发送信号2125_2 从天线2126_2作为电波输出。
数据生成部2102中的纠错编码进行目前为止已经说明的(在本说明书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纠错编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上述中记载那样,假设采用使用预编码、相位变更的MIMO传送方式、使用空时块码(Space Time Block codes)(或频率-空间块码(SpaceFrequency Block codes))的MISO传送方式、SISO (或SIMO)传送方式。以下,对这些方式进行说明。
对使用空时块码(频率-空间块码)的MISO(传送)方式进行说明。
使用图22,对图21的信号处理部2112进行使用空时块码(Space-Time BlockCodes)的传送方法的情况下的结构进行说明。
映射部2202以数据信号(纠错编码后的数据)2201、控制信号2206 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206中包含的与调制方式有关联的信息进行映射,将映射后的信号2203输出。例如,假设映射后的信号2203以s0,s1,s2,s3,…,s(2i),s(2i+1),…的顺序排列(设i为0以上的整数)。
MISO处理部2204以映射后的信号2203、控制信号2206为输入,在控制信号2206指示以MISO方式发送的情况下,将MISO处理后的信号 2205A及2205B输出。例如,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A为s0,s1,s2, s3,…,s(2i),s(2i+1),…,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B为-s1*,s0*,-s3*,s2*…,-s(2i+1)*,s(2i)*,…。另外,“*”意味着复共轭(例如,s0*为s0的复共轭)。并且,在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A及2205B中,以相同顺序输出的码元被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例如,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A的s0和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B的-s1*被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A的s1和MISO处理后的信号 2205B的s0*被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
此时,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A及2205B分别相当于图21的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1(2113_1)及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2(2113_2)。另外,空时块码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说明。
并且,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1(2113_1)被实施规定的处理,从天线 2126_1作为电波发送。此外,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1(2113_2)被实施规定的处理,从天线2126_2作为电波发送。
图23是进行使用与图22不同的空时块码(Space-Time Block Codes) 的传送方法的情况下的结构。
映射部2202以数据信号(纠错编码后的数据)2201、控制信号2206 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206中包含的与调制方式有关联的信息进行映射,将映射后的信号2203输出。例如,假设映射后的信号2203以s0,s1,s2, s3,…,s(2i),s(2i+1),…的顺序排列(设i为0以上的整数)。
MISO处理部2204以映射后的信号2203、控制信号2206为输入,在控制信号2206指示以MISO方式发送的情况下,将MISO处理后的信号 2205A及2205B输出。例如,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A为s0,-s1*,s2,-s3*,…,s(2i),-s(2i+1)*,…,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B为s1,s0*,s3,s2*…,s(2i+1),s(2i)*,…。另外,“*”意味着复共轭 (例如,s0*为s0的复共轭)。并且,在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A及2205B 中,以相同顺序输出的码元被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例如,MISO 处理后的信号2205A的s0和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B的s1被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A的-s1*和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B的s0*被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
此时,MISO处理后的信号2205A及2205B分别相当于图21的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1(2113_1)及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2(2113_2)。另外,空时块码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说明。
并且,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1(2113_1)被实施规定的处理,从天线 2126_1作为电波发送。此外,信号处理后的调制信号1(2113_2)被实施规定的处理,从天线2126_2作为电波发送。
接着,作为MIMO方式的一例,对应用了预编码、相位变更、功率变更的MIMO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将多个流从多个天线发送的方法并不限于此,如果是其他方式,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实施)。
使用图24至图32,对图21的信号处理部2112进行使用MIMO方式的传送方法的情况下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4的编码部2402以信息2401及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中包含的编码率、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2403输出。
映射部2404以编码后的数据2403、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并且,假设控制信号2412作为传送方式而指定了发送两个流。除此以外,假设控制信号2412作为两个流的各调制方式而指定了调制方式α和调制方式β。另外,如果设调制方式α为将x比特的数据调制的调制方式,调制方式β为将y比特的数据调制的调制方式(例如在16QAM(16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的情况下,是将4比特的数据调制的调制方式,在64QAM(64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的情况下,是将6比特的数据调制的调制方式),则映射部2404对x+y比特的数据中的x比特的数据以调制方式α调制,生成基带信号s1(t)(2405A)并输出,此外,对其余的y比特的数据以调制方式β调制,以基带信号s2(t)(2405B)为输出(另外,在图 24中,使映射部为一个,但作为与其不同的结构,也可以分别存在用来生成s1(t)的映射部和用来生成s2(t)的映射部。此时,编码后的数据2403 被分配给用来生成s1(t)的映射部和用来生成s2(t)的映射部)。
另外,s1(t)及s2(t)被用复数表现(但是,是复数、实数都可以),此外,t是时间。另外,在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等的多载波的传送方式的情况下,s1及s2可以如s1(f)及 s2(f)那样考虑为频率f的函数,或如s1(t,f)及s2(t,f)那样考虑为时间t、频率f的函数。
以下,设基带信号、预编码矩阵、相位变更等为时间t的函数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考虑为频率f的函数、时间t及频率f的函数。
因而,虽然也有将基带信号、预编码矩阵、相位变更等作为码元号码i 的函数推进说明的情况,但在此情况下,只要考虑为时间t的函数、频率f 的函数、时间t及频率f的函数就可以。即,也可以将码元、基带信号在时间轴方向上生成并配置,也可以在频率轴方向上生成并配置。此外,也可以将码元、基带信号在时间轴方向及频率轴方向上生成、配置。
功率变更部2406A(功率调整部2406A)以基带信号s1(t)(2405A) 及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设定实数P1,将P1×s1(t) 作为功率变更后的信号2407A输出(另外,设P1为实数,但也可以是复数)。
同样,功率变更部2406B(功率调整部2406B)以基带信号s2(t)(2405B) 及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设定实数P2,将P2×s2(t)作为功率变更后的信号2407B输出(另外,设P2为实数,但也可以是复数)。
加权合成部2408以功率变更后的信号2407A、功率变更后的信号 2407B及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设定预编码矩阵F(或 F(i))。如果设时隙号码(码元号码)为i,则加权合成部2408进行以下的运算。
[数式1]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31
这里,a(i),b(i),c(i),d(i)可以用复数表现(也可以是实数), a(i),b(i),c(i),d(i)中的3个以上不能是0(零)。另外,预编码矩阵既可以是i的函数,也可以不是i的函数。并且,当预编码矩阵为i的函数时,预编码矩阵通过时隙号码(码元号码)切换。
并且,加权合成部2408将式(1)中的u1(i)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 2409A输出,将式(1)中的u2(i)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409B输出。
功率变更部2410A以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409A(u1(i))及控制信号 241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设定实数Q1,将Q1×u1(t)作为功率变更后的信号2411A(z1(i))输出(另外,设Q1为实数,但也可以是复数)。
同样,功率变更部2410B以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409B(u2(i))及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设定实数Q2,将Q2×u2(t)作为功率变更后的信号2411B(z2(i))输出(另外,设Q2为实数,但也可以是复数)。
因而,以下的式子成立。
[数式2]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41
另外,z1(i)和z2(i)被使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从不同的天线发送 (关于这一点,以后也是同样的)。
接着,使用图25,对与图24不同的将两个流发送的情况下的传送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5中,对于与图24同样动作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
相位变更部2461以将式(1)中的u2(i)加权合成后的信2409B及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变更将式(1)中的u2(i)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409B的相位。因而,变更将式(1)中的u2(i)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409B的相位后的信号被表示为ejθ(i)×u2(i),相位变更部2461 将ejθ(i)×u2(i)作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462输出(j是虚数单位)。另外,变更的相位的值如θ(i)那样是i的函数为特征性的部分。
并且,图25的功率变更部2410A及2410B分别进行输入信号的功率变更。因而,将图25中的功率变更部2410A及2410B的各自的输出z1(i), 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3]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51
另外,作为实现式(3)的方法,作为与图25不同的结构,有图26。图25与图26的不同点是功率变更部和相位变更部的顺序替换这一点(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此时,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4]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52
式(3)及式(4)中的变更的相位的值θ(i)例如如果设定为使θ(i+1) -θ(i)为固定值,则在直接波为支配性的电波传播环境中,接收装置能得到良好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变更的相位的值θ(i) 的给出方式并不限于该例。
在图24至图26中,以功率变更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存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考虑没有功率变更部的一部分的情况。
例如,在图24中,在功率变更部2406A(功率调整部2406A)、功率变更部2406B(功率调整部2406B)不存在的情况下,z1(i)及z2(i)如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5]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61
此外,在图24中,在功率变更部2410A(功率调整部2410A)、功率变更部2410B(功率调整部2410B)不存在的情况下,z1(i)及z2(i)如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6]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62
此外,在图24中,在功率变更部2406A(功率调整部2406A)、功率变更部2406B(功率调整部2406B)、功率变更部2410A(功率调整部 2410A)、功率变更部2410B(功率调整部2410B)不存在的情况下,z1(i) 及z2(i)如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7]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63
此外,在图25或图26中,在功率变更部2406A(功率调整部2406A),功率变更部2406B(功率调整部2406B)不存在的情况下,z1(i)及z2(i) 如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8]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64
此外,在图25或图26中,在功率变更部2410A(功率调整部2410A),功率变更部2410B(功率调整部2410B)不存在的情况下,z1(i)及z2(i) 如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9]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71
此外,在图25或图26中,在功率变更部2406A(功率调整部2406A),功率变更部2406B(功率调整部2406B)、功率变更部2410A(功率调整部 2410A)、功率变更部2410B(功率调整部2410B)不存在的情况下,z1(i) 及z2(i)如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10]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72
接着,使用图27对与图24至图26不同的发送两个流的情况下的传送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7中,对于与图24至图26同样地动作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图27中,特征性的点是被插入了相位变更部2451。
相位变更部2451以基带信号s2(i)(2405B)及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变更基带信号s2(i)(2405B)的相位。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值为ejλ(i)(j是虚数单位)。另外,变更的相位的值如λ(i)那样是 i的函数为特征性的部分。
于是,如果与式(1)至式(10)同样地考虑,则作为图27的输出信号的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11]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73
另外,作为实现式(11)的方法,作为与图27不同的结构,有将功率变更部2406B和相位变更部2451的顺序替换的结构(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此时,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12]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81
当然,式(11)的z1(i)与式(12)的z1(i)相等,式(11)的z2 (i)与式(12)的z2(i)相等。
图28为能够实现与图27同样的处理的另一结构。另外,在图28中,对与图24至图27同样地动作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并且,图27与图28的不同点是,在图27中功率变更部2410B和相位变更部2461 的顺序被替换的结构为图28(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
于是,如果与式(1)至式(12)同样地考虑,则作为图28的输出信号的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13]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82
另外,作为实现式(13)的方法,作为与图28不同的结构,有将功率变更部2406B和相位变更部2451的顺序替换的结构(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此时,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14]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83
当然,式(11)的z1(i)、式(12)的z1(i)、式(13)的z1(i)和式(14)的z1(i)相等,式(11)的z2(i)、式(12)的z2(i)、式(13) 的z2(i)和式(14)的z2(i)相等。
接着,使用图29对与图24至图28不同的发送两个流的情况下的传送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9中,对与图24至图28同样地动作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图29中,特征性的点是被插入了相位变更部2481和相位变更部2451 这一点。
相位变更部2451以基带信号s2(i)(2405B)及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变更基带信号s2(i)(2405B)的相位。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值为ejλ(i)(j是虚数单位)。另外,变更的相位的值如λ(i)那样是 i的函数为特征性的部分。
此外,相位变更部2481以基带信号s1(i)(2405A)及控制信号2412 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变更基带信号s1(i)(1105A)的相位。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值为ejδ(i)(j是虚数单位)。另外,变更的相位的值如δ(i) 那样是i的函数为特征性的部分。
于是,如果与式(1)至式(14)同样地考虑,则作为图29的输出信号的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15]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691
另外,作为实现式(15)的方法,作为与图29不同的结构,有将功率变更部2406B和相位变更部2451的顺序替换、并将功率变更部2406A和相位变更部2481的顺序替换的结构(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此时,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16]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01
当然,式(15)的z1(i)与式(16)的z1(i)相等,式(15)的z2 (i)与式(16)的z2(i)相等。
图30为能够实现与图29同样的处理的另一结构。另外,在图30中,对于与图24至图2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并且,图29与图30不同的点是,在图29中功率变更部2410B和相位变更部2461 的顺序替换的结构为图30(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
于是,如果与式(1)至式(16)同样地考虑,则作为图30的输出信号的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17]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02
另外,作为实现式(17)的方法,作为与图30不同的结构,有将功率变更部2406B和相位变更部2451的顺序替换、并将功率变更部2406A和相位变更部2481的顺序替换的结构(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此时,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18]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03
当然,式(15)的z1(i)、式(16)的z1(i)、式(17)的z1(i)和式(18)的z1(i)相等,式(15)的z2(i)、式(16)的z2(i)、式(17) 的z2(i)和式(18)的z2(i)相等。
接着,使用图31对与图24至图30不同的发送两个流的情况下的传送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1中,对与图24至图30同样地动作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图31中,特征性的点是被插入了相位变更部2481、相位变更部2451、相位变更部2410A和相位变更部2410B。
相位变更部2451以基带信号s2(i)(2405B)及控制信号241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变更基带信号s2(i)(2405B)的相位。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值为ejλ(i)(j是虚数单位)。另外,变更的相位的值如λ(i)那样是 i的函数为特征性的部分。
此外,相位变更部2481以基带信号s1(i)(2405A)及控制信号2412 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412变更基带信号s1(i)(2405A)的相位。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值为ejδ(i)(j是虚数单位)。另外,变更的相位的值如δ(i) 那样是i的函数为特征性的部分。
相位变更部2461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变更。设此时的相位变更值为θ (i)。同样,相位变更部2491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变更。设此时的相位变更值为ω(i)。
于是,如果与式(1)至式(18)同样地考虑,则作为图31的输出信号的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19]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11
另外,作为实现式(19)的方法,作为与图31不同的结构,有将功率变更部2406B和相位变更部2451的顺序替换、并将功率变更部2406A和相位变更部2481的顺序替换的结构(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此时,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20]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21
当然,式(19)的z1(i)或式(20)的z1(i)相等,式(19)的z2 (i)和式(20)的z2(i)相等。
图32为能够实现与图31同样的处理的另一结构。另外,在图32中,对与图24至图31同样地动作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并且,图31与图32不同的点是,在图31中功率变更部2410B和相位变更部2461 的顺序替换、并且功率变更部2410A和相位变更部2491的顺序替换的结构为图32(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
于是,如果与式(1)至式(20)同样地考虑,则作为图32的输出信号的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21]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22
另外,作为实现式(21)的方法,作为与图32不同的结构,有将功率变更部2406B和相位变更部2451的顺序替换、并将功率变更部2406A和相位变更部2481的顺序替换的结构(进行功率变更、进行相位变更的功能自身不变)。此时,z1(i),z2(i)如下式这样表示。
[数式22]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23
当然,式(19)的z1(i)、式(20)的z1(i)、式(21)的z1(i)和式(22)的z1(i)相等,式(19)的z2(i)、式(20)的z2(i)、式(21) 的z2(i)和式(22)的z2(i)相等。
在上述中,表示了用于加权合成(预编码)的矩阵F,但使用以下记载那样的预编码矩阵F(或F(i))也能够实施本说明书的各实施方式。
[数式23]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31
[数式24]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32
[数式25]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33
[数式26]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34
[数式27]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35
[数式28]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36
[数式29]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41
[数式30]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42
另外,在式(23)、式(24)、式(25)、式(26)、式(27)、式(28)、式(29)、式(30)中,α既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β既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α不是0(零)。并且,β也不是0(零)。
[数式31]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43
[数式32]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44
[数式33]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45
[数式34]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46
[数式35]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47
[数式36]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51
[数式37]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52
[数式38]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53
另外,在式(31)、式(33)、式(35)、式(37)中,β既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β不是0(零)。
[数式39]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54
[数式40]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55
[数式41]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56
[数式42]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61
[数式43]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62
[数式44]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63
[数式45]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64
[数式46]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65
[数式47]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66
[数式48]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67
[数式49]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71
[数式50]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72
其中,θ11(i)、θ21(i)、λ(i)是i的(时间性、或频率性、或时间频率性)函数,λ是固定的值,α既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β既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α不是0(零)。并且,β也不是0(零)。
[数式51]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73
[数式52]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74
[数式53]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75
[数式54]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76
[数式55]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81
其中,θ(i)是i的(时间性、或频率性、或时间频率性)函数,β既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β也不是0(零)。
此外,如果使用这些以外的预编码矩阵,也能够实施本说明书的各实施方式。
除此以外,也可以是不进行在上述中说明的相位变更、而进行预编码生成调制信号、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的方式。此时,z1(i),z2(i)可以考虑用下式表示的例子。
[数式56]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82
[数式57]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83
[数式58]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84
[数式59]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85
[数式60]
Figure GDA0002384244420000786
并且,在图24至图32中得到的z1(i)(或者,式(56)的z1(i)、式(57)的z1(i)、式(58)的z1(i)、式(59)的z1(i)、式(60)的 z1(i))相当于图21的2113_1,在图24至图32中得到的z2(i)(或者,式(56)的z2(i)、式(57)的z2(i)、式(58)的z2(i)、式(59)的 z2(i)、式(60)的z2(i))相当于图21的2113_2。
图33至图37表示在图17至图32中生成的z1(i)及z2(i)的配置方法的一例(如在前面也记述那样,z1(a)和z2(a)被使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从不同的天线发送)。
在图33中,图33(a)表示z1(i)的配置方法,图33(b)表示z2 (i)的配置方法。在图33(a)、图33(b)中,纵轴是时间,横轴是频率。
对图33(a)进行说明。首先,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1 (0),z1(1),z1(2),z1(3),…时,将z1(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1(1)配置给载波1、时刻1,将z1(2)配置给载波2、时刻1,…,将z1(10)配置给载波0、时刻2,将z1(11)配置给载波1、时刻2,将 z1(12)配置给载波2、时刻2,…。
同样,在图33(b)中,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2(0), z2(1),z2(2),z2(3),…时,将z2(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2 (1)配置给载波1、时刻1,将z2(2)配置给载波2、时刻1,…,将 z2(10)配置给载波0、时刻2,将z2(11)配置给载波1、时刻2,将z2 (12)配置给载波2、时刻2,…。
此时,i=a时的z1(a)和z2(a)被从相同频率、相同时刻发送。并且,图33是将所生成的z1(i)和z2(i)在频率轴方向上优先地排列的情况下的例子。
在图34中,图34(a)表示z1(i)的配置方法,图34(b)表示z2 (i)的配置方法。在图34(a)、图34(b)中,纵轴是时间,横轴是频率。
对图34(a)进行说明。首先,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1 (0),z1(1),z1(2),z1(3),…时,将z1(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1(1)配置给载波1、时刻2,将z1(2)配置给载波2、时刻1,…,将z1(10)配置给载波2、时刻2,将z1(11)配置给载波7、时刻1,将 z1(12)配置给载波8、时刻2,…。
同样,在图34(b)中,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2(0), z2(1),z2(2),z2(3),…时,将z2(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2 (1)配置给载波1、时刻2,将z2(2)配置给载波2、时刻1,…,将z2(10)配置给载波2、时刻2,将z2(11)配置给载波7、时刻1,将z2 (12)配置给载波8、时刻2,…。
此时,i=a时的z1(a)和z2(a)被从相同频率、相同时刻发送。并且,图34是将所生成的z1(i)和z2(i)在频率、时间轴方向上随机地排列的情况下的例子。
在图35中,图35(a)表示z1(i)的配置方法,图35(b)表示z2 (i)的配置方法。在图35(a)、图35(b)中,纵轴是时间,横轴是频率。
对图35(a)进行说明。首先,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1 (0),z1(1),z1(2),z1(3),…时,将z1(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1(1)配置给载波2、时刻1,将z1(2)配置给载波4、时刻1,…,将z1(10)配置给载波0、时刻2,将z1(11)配置给载波2、时刻1,将 z1(12)配置给载波4、时刻2,…。
同样,在图35(b)中,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2(0), z2(1),z2(2),z2(3),…时,将z2(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2 (1)配置给载波2、时刻1,将z2(2)配置给载波4、时刻1,…,将 z2(10)配置给载波0、时刻2,将z2(11)配置给载波2、时刻1,将z2 (12)配置给载波4、时刻2,…。
此时,i=a时的z1(a)和z2(a)被从相同频率、相同时刻发送。并且,图35是将所生成的z1(i)和z2(i)在频率轴方向上优先地排列的情况下的例子。
在图36中,图36(a)表示z1(i)的配置方法,图36(b)表示z2 (i)的配置方法。在图36(a)、图36(b)中,纵轴是时间,横轴是频率。
对图36(a)进行说明。首先,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1 (0),z1(1),z1(2),z1(3),…时,将z1(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1(1)配置给载波1、时刻1,将z1(2)配置给载波0、时刻2,…,将z1(10)配置给载波2、时刻2,将z1(11)配置给载波3、时刻2,将 z1(12)配置给载波2、时刻3,…。
同样,在图36(b)中,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2(0), z2(1),z2(2),z2(3),…时,将z2(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2 (1)配置给载波1、时刻1,将z2(2)配置给载波0、时刻2,…,将z2(10)配置给载波2、时刻2,将z2(11)配置给载波3、时刻2,将z2 (12)配置给载波2、时刻3,…。
此时,i=a时的z1(a)和z2(a)被从相同频率、相同时刻发送。并且,图36是将所生成的z1(i)和z2(i)在时间频率轴方向上排列的情况下的例子。
在图37中,图37(a)表示z1(i)的配置方法,图37(b)表示z2 (i)的配置方法。在图37(a)、图37(b)中,纵轴是时间,横轴是频率。
对图37(a)进行说明。首先,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1 (0),z1(1),z1(2),z1(3),…时,将z1(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1(1)配置给载波0、时刻2,将z1(2)配置给载波0、时刻3,…,将z1(10)配置给载波2、时刻3,将z1(11)配置给载波2、时刻4,将 z1(12)配置给载波3、时刻1,…。
同样,在图37(b)中,当生成与i=0,1,2,3,…对应的z2(0), z2(1),z2(2),z2(3),…时,将z2(0)配置给载波0、时刻1,将z2 (1)配置给载波0、时刻2,将z2(2)配置给载波0、时刻3,…,将 z2(10)配置给载波2、时刻3,将z2(11)配置给载波2、时刻4,将z2 (12)配置给载波3、时刻1,…。
此时,i=a时的z1(a)和z2(a)被从相同频率、相同时刻发送。并且,图37是将所生成的z1(i)和z2(i)在时间轴方向上优先地排列的情况下的例子。
图38是接收图21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终端)的结构例。
在图38中,OFDM方式关联处理部3803_X以由天线3801_X接收到的接收信号3802_X为输入,实施用于OFDM方式的接收侧的信号处理,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X输出。同样,OFDM方式关联处理部3803_Y 以由天线3801_Y接收到的接收信号3802_Y为输入,实施用于OFDM方式的接收侧的信号处理,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Y输出。
发送装置用图33至图37或其以外的码元配置方法的哪种方法配置码元都可以(图33至图37不过是码元配置的例子)。
第1前同步码检测解码部3811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X、3804_Y 为输入,通过检测第1前同步码,在进行信号检测、时间频率同步的同时,得到第1前同步码中包含的控制信息(通过进行解调及纠错解码),输出第 1前同步码控制信息3812。
第2前同步码解调部3813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X、3804_Y及第 1前同步码控制信息3812为输入,基于第1前同步码控制信息3812进行信号处理,进行解调(包括纠错解码),输出第2前同步码控制信息3814。
控制信息生成部3815以第1前同步码控制信息3812及第2前同步码控制信息3814为输入,访问(与接收动作有关系的)控制信息,作为控制信号3816输出。并且,控制信号2316如图23所示,被向各部输入。
调制信号z1的信道变动估计部3805_1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X、控制信号3816为输入,使用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等估计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z1的天线与接收天线3801_X间的信道变动,输出信道估计信号3806_1。
调制信号z2的信道变动估计部3805_2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X、控制信号3816为输入,使用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等估计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z2的天线与接收天线3801_X间的信道变动,输出信道估计信号3806_2。
调制信号z1的信道变动估计部3807_1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Y、控制信号3816为输入,使用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Y中包含的导频码元等估计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z1的天线与接收天线3801_Y间的信道变动,输出信道估计信号3808_1。
调制信号z2的信道变动估计部3807_2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Y、控制信号3816为输入,使用信号处理后的信号3804_Y中包含的导频码元等估计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z2的天线与接收天线3801_Y间的信道变动,输出信道估计信号3808_2。
信号处理部3809以信号3806_1、3806_2、3808_1、3808_2、3804_X、 3804_Y及控制信号3816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3816中包含的传送方式、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纠错编码的编码率、纠错码的块尺寸等的信息进行解调、解码的处理,将接收数据3810输出。此时,除了基于在上述中说明的传送方法以外,还进行检波(解调)、解码。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信号处理部3809基于控制信号3816中包含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例如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和“方法#B”的解码切换而进行纠错解码。
另外,接收装置从控制信号3816中提取需要的码元,进行解调(包括信号分离、信号检波)、纠错解码。此外,接收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D)
在到此为止的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图11、图18的数据码元、图20的数据码元群也可以是SISO方式、SIMO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SISO 方式、SIMO方式时的调制信号的生成的与到此为止说明时不同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3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送站与终端的关系。假设终端#3(3903)能够接收发送站#1(3901)发送的调制信号#1和发送站#2(3902)发送的调制信号#2。例如,在频率带域A中,假设在调制信号#1和调制信号#2中传送相同的数据。即,对于数据序列,如果设以某个调制方式映射的基带信号为s1(t,f)(其中,t为时间,f为频率),则发送站#1、发送站#2都将基于s1(t,f)的调制信号发送。
因而,终端#3(3903)在频率带域A中接收发送站#1发送的调制信号和发送站#2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两者,将数据解调、解码。
图40是发送站#1、发送站#2的结构的一例,如在前面说明那样,考虑如频率带域A那样发送站#1、发送站#2一起发送基于s1(t,f)的调制信号的情况。
纠错编码部4002以信息4001、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为输入,基于在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中包含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信息、关于纠错码的编码率的信息进行纠错编码,输出数据4003(例如,将图5、图6、图 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所示的“方法 #A”的编码处理和“方法#B”的编码处理)。
映射部4004以数据4003、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为输入,基于在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中包含的关于调制方式的信息进行映射,输出基带信号4005(s1(t,f))(另外,也可以在纠错编码部4002与映射部4004 之间进行数据交错(数据的顺序的重新排列))。
控制信息码元生成部4007以控制信息4006、关于发送方法的信息4013 为输入,基于在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中包含的关于发送方法的信息生成控制信息码元,输出控制信息码元的基带信号4008(另外,控制信息码元包括1编码块的比特数信息、关于纠错码的编码率的信息)。
导频码元生成部4009以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为输入,基于此生成导频码元,输出导频码元的基带信号4010。
发送方法指示部4012以发送方法指示信息4011为输入,生成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并输出。
相位变更部4014以基带信号4005(s1(t,f))、控制信息码元的基带信号4008、导频码元的基带信号4010、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为输入,基于在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关于相位变更的信息进行相位变更,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4015。另外,根据关于相位变更的信息,也有不进行相位变更而相位变更部4014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4015的情况。
无线部4016以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4015、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 为输入,基于关于发送方法的信号4013实施交错、逆傅立叶变换、频率变换等的处理,生成发送信号4017并输出,发送信号4017被从天线4018作为电波输出。
并且,图39的终端3903将发送站#1(3901)、发送站#2(3902)发送的调制信号接收,基于在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及编码率的信息,例如将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所示的“方法#A”的解码和“方法#B”的解码切换,进行纠错解码。
另外,图39的发送站#1、#2的结构并不限于图40。使用图41说明另一结构例。
在图41中,关于与图40同样地动作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图41的特征是,其他装置发送数据4003、控制信息4006、发送方法指示信息4011,由图41的接收部4102进行解调、解码,得到数据4003、控制信息4006、发送方法指示信息4011。
因而,接收其他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接收部4102以接收信号4101 为输入,进行解调、解码,将数据4003、控制信息4006、发送方法指示信息4011输出。
由此,其他装置为进行在实施方式A中说明的动作那样的例如图17 那样的发送装置。
(实施方式E)
以下,说明目前为止已经说明的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的应用例和使用它的系统的结构例。
以下,说明目前为止已经说明的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的应用例和使用它的系统的结构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被在图42所示那样的包括广播站、电视机(电视)、DVD记录机、蓝光记录机、STB(Set Top Box:机顶盒)、计算机、车载的电视机及便携电话等的各种各样的种类的接收机的数字广播用系统ex200中实施。具体而言,广播站ex201将复用了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等的复用数据使用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发送方法以规定的传送带发送。
从广播站发送的信号被内置在各接收机中的、或设置在外部且与该接收机连接的天线接收。各接收机将在天线中接收到的信号使用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接收方法解调,取得复用数据(因而,发送装置(广播站) 例如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 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编码处理和“方法#B”的编码处理切换,各终端例如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和“方法#B”的解码切换,进行纠错解码。此外,发送装置(广播站)将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控制信息传送,终端得到该控制信息,将纠错解码的方法切换)。由此,数字广播用系统能够得到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本发明的效果。
这里,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被使用依据例如MPEG2、MPEG4 -AVC、VC-1、H.265、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高效视频编码)等的规格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编码。此外,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声音数据被使用例如杜比AC-3、Dolby Digital Plus、MLP、DTS、DTS-HD、线性PCM等的声音编码方法编码。
图43是表示实施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接收方法的接收机ex300 的结构的一例的图。接收机ex300具备将由天线ex204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的调谐器ex301、和将频率变换后的基带信号解调而取得复用数据的解调部ex30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解码方法(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和“方法#B”的解码切换,进行纠错解码)被在解调部 ex302中实施,由此能够得到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接收机ex300具有:流输入输出部ex303,从由解调部得到的复用数据将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分离;信号处理部ex304,使用与分离出的影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解码方法将影像数据解码为影像信号,使用与分离出的声音数据对应的声音解码方法将声音数据解码为声音信号;声音输出部ex306,用来将解码后的声音信号向扬声器或音频用放大器等输出;影像输出部ex308,用来将解码后的影像信号向显示器等输出。
例如,用户使用遥控器(远程控制器)ex312发送选台的频道(选台的 (电视机)节目、选台的声音广播)的信息。于是,接收机ex300在由天线ex204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中,将与所选台的频道对应的信号解调,进行纠错解码等的处理,得到接收数据。此时,接收机ex300通过得到包含与所选台的频道对应的信号中包含的传送方法(传送方式、调制方式、纠错方式等)的信息(例如,关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等) 的控制码元的信息,通过正确地设定接收动作、解调方法、纠错解码等的方法,能够得到在由广播站(基站)发送的数据码元中包含的数据。在上述中,说明了用户通过遥控器对频道进行选台的例子,但如果使用接收机自身搭载的选台键对频道进行选台,也成为与上述同样的动作。
通过上述结构,用户能够对接收机通过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解码方法、接收方法接收到的节目进行视听。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接收机ex300具备将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根据情况,也有不进行纠错解码的情况。此外,也有在纠错解码后实施其他信号处理的情况。关于以下,关于进行同样的表现的部分,这一点也是同样的)中包含的数据或与该数据对应、即通过将数据压缩而得到的数据或将运动图像、声音加工而得到的数据向磁盘、光盘、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等的记录介质记录的记录部(驱动器)。这里,所谓光盘,是例如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或BD(Blu-ray(注册商标)Disc)等的使用激光进行信息的存储和读出的记录介质。所谓磁盘,例如是FD(Floppy Disk)或硬盘(HardDisk)等的通过使用磁束将磁性体磁化而存储信息的记录介质。所谓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是例如闪存存储器或强介电体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记录介质,可以举出使用闪存存储器的SD卡或Flash SSD(SolidState Drive)等。另外,这里举出的记录介质的种类不过是其一例,当然也可以使用上述记录介质以外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
通过上述结构,用户能够将接收机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接收方法接收到的节目记录并保存,将在节目的被广播的时间以后的任意的时间中记录的数据读出并视听。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假设接收机将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用记录部记录,但也可以将复用数据中包含的数据中的一部分的数据提取并记录。例如,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括影像数据或声音数据以外的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的情况下,记录部也可以将从由解调部解调的复用数据中提取影像数据或声音数据并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记录。此外,记录部也可以仅将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中的某一方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记录。并且,记录部也可以将在上述中叙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记录。
进而,在电视机、记录装置(例如,DVD记录机、Blu-ray记录机)、便携电话中搭载有在本发明中说明的接收机的情况下,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有用来将用于使电视机或记录装置动作的软件的缺陷(程序错误)修正的数据、或用来将用来防止个人信息或记录的数据的流出的软件的缺陷(程序错误)修正的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安装这些数据,将电视机或记录装置的软件的缺陷修正。并且,在数据中包含用来将接收机自身的软件的缺陷(程序错误)修正的数据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该数据将接收机自身的缺陷修正。由此,能够使搭载有接收装置的电视机、记录装置、便携电话更稳定地动作。
这里,从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多个数据中提取一部分的数据并复用的处理例如由流处理部进行。具体而言,流处理部通过来自未图示的CPU等的控制部的指示,将由解调部解调的复用数据分离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的多个数据,从分离后的数据中仅提取指定的数据并复用,生成新的复用数据。另外,关于从分离后的数据提取哪个数据,例如也可以用户决定,也可以按照记录介质的种类预先决定。
通过上述结构,接收机能够仅将在视听记录的节目视听时所需要的数据提取并记录,所以能够削减记录的数据的数据尺寸。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记录部将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记录,但也可以将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变换为用与对该影像数据实施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不同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编码以使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比该影像数据低的影像数据,将变换后的影像数据记录到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记录。此时,对原来的影像数据实施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和对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实施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既可以依据相互不同的规格,也可以依据相同的规格而仅在编码时使用的参数不同。同样,记录部也可以将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声音数据变换为用与对该声音数据实施的声音编码方法不同的声音编码方法编码以使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比该声音数据低的声音数据,将变换后的声音数据记录到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
这里,将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或声音数据变换为数据尺寸或比特率不同的影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的处理例如由流处理部及信号处理部进行。具体而言,流处理部根据来自CPU等的控制部的指示,将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分离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的多个数据。信号处理部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进行将分离后的影像数据变换为用与对该影像数据实施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不同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编码的影像数据的处理、以及将分离后的声音数据用与对该声音数据实施的声音编码方法不同的声音编码方法编码的声音数据的处理。流处理部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将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和变换后的声音数据复用,生成新的复用数据。另外,信号处理部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既可以仅对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中的某一方进行变换的处理,也可以对两者进行变换的处理。此外,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的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既可以由用户决定,也可以按照记录介质的种类预先决定。
通过上述结构,接收机能够匹配于可记录到记录介质中的数据尺寸及记录部进行数据的记录或读出的速度,将影像数据、声音数据的数据尺寸或比特率变更来记录。由此,在可记录到记录介质中的数据尺寸比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的数据尺寸小的情况下、或在记录部进行数据的记录或读出的速度比由解调部解调的复用数据的比特率低的情况下,记录部也能够记录节目,所以用户能够将在节目被广播的时间以后的任意的时间记录的数据读出并视听。
此外,接收机具备将由解调部解调的复用数据经由通信媒体对外部设备发送的流输出IF(Interface:接口)。作为流输出IF的一例,可以举出将使用Wi-Fi(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 IEEE802.11ac、IEEE802.11ad等)、WiGig、UltraGig、WirelessHD、Bluetooth、Zigbee(注册商标)等的无线通信规格的无线通信方法调制的复用数据经由无线媒体向外部设备发送的无线通信装置。此外,流输出IF也可以是将使用依据以太网(注册商标,以下同样)或USB(Universal Serial Bus)、 USB2、USB3、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2等的有线通信规格的通信方法调制的复用数据经由连接在该流输出IF上的有线传送路向外部设备发送的有线通信装置。
通过上述结构,用户能够用外部设备利用接收机通过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解码方法、接收方法接收到的复用数据。这里所谓的复用数据的利用,包括用户使用外部设备将复用数据实时地视听、用外部设备中具备的记录部将复用数据记录、或从外部设备对再其他的外部设备发送复用数据等。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假设接收机用流输出IF将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输出,但也可以将复用数据中包含的数据中的一部分的数据提取并输出。例如,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以外的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的情况下,流输出IF也可以将从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提取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并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输出。此外,流输出IF也可以输出仅将在由解调部解调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中的某一方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
这里,从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多个数据中提取一部分的数据并复用的处理例如由流处理部进行。具体而言,流处理部根据来自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控制部的指示,将由解调部解调的复用数据分离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的多个数据,从分离后的数据中仅提取指定的数据并复用,生成新的复用数据。另外,关于从分离后的数据提取哪个数据,既可以例如由用户决定,也可以按照流输出IF的种类而预先决定。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接收机能够仅将外部设备需要的数据提取并输出,所以能够削减由复用数据的输出消耗的通信带宽。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假设流输出IF将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记录,但也可以将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变换为用与对该影像数据实施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不同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编码以使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比该影像数据低的影像数据,输出将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此时,对原来的影像数据实施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和对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实施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既可以依据相互不同的规格,也可以依据相同的规格而仅在编码时使用的参数不同。同样,流输出IF也可以将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声音数据变换为用与对该声音数据实施的声音编码方法不同的声音编码方法编码以使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比该声音数据低的声音数据,输出将变换后的声音数据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
这里,将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或声音数据变换为数据尺寸或比特率不同的影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的处理例如由流处理部及信号处理部进行。具体而言,流处理部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将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分立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的多个数据。信号处理部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进行将分离后的影像数据变换为用与对该影像数据实施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不同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编码的影像数据的处理、以及将分离后的声音数据用与对该声音数据实施的声音编码方法不同的声音编码方法编码的声音数据的处理。流处理部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将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和变换后的声音数据复用,生成新的复用数据。另外,信号处理部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既可以仅对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中的某一方进行变换的处理,也可以对两者进行变换的处理。此外,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的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既可以由用户决定,也可以按照流输出IF的种类预先决定。
通过上述结构,接收机能够匹配于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速度而将影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的比特率变更并输出。由此,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速度比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的比特率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流输出IF向外部设备输出新的复用数据,所以用户能够在其他通信装置中利用新的复用数据。
此外,接收机具备对于外部设备将由信号处理部解码的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对外部的通信媒体输出的AV(Audio and Visual)输出IF(Interface)。作为AV输出IF的一例,可以举出将使用依据Wi-Fi(IEEE802.11a、 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IEEE802.11ac、IEEE802.11ad 等)、WiGig、UltraGig、WirelessHD、Bluetooth、Zigbee等的无线通信规格的无线通信方法调制的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经由无线媒体向外部设备发送的无线通信装置。此外,流输出IF也可以是将使用依据以太网或USB、 USB2、USB3、PLC、HDMI、HDMI2等的有线通信规格的通信方法调制的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经由连接在该流输出IF上的有线传送路向外部设备发送的有线通信装置。此外,流输出IF也可以是连接将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以模拟信号的原状输出的电缆的端子。
通过上述结构,用户能够用外部设备利用由信号处理部解码的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
进而,电视机ex300具备受理用户操作的输入的操作输入部ex312。接收机基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向操作输入部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电源的 ON/OFF的切换、接收的信道的切换、字幕显示的有无及显示的语言的切换、从声音输出部输出的音量的变更等的各种各样的动作的切换、或可接收的信道的设定等的设定的变更。
此外,接收机也可以具备显示由该接收机接收中的信号的接收品质的天线水平的功能。这里,所谓天线水平,例如是基于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的RSSI(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接收电场强度、C/N(Carrier-to-noise power ratio)、BER(Bit Error Rate:比特错误率)、包错误率、帧错误率、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等计算的表示接收品质的指标,是表示信号水平、信号的优劣的信号。在此情况下,解调部具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的RSSI、接收电场强度、C/N、BER、包错误率、帧错误率、信道状态信息等的接收品质测量部,接收机根据用户的操作,将天线水平(信号水平,表示信号的优劣的信号)以用户可识别的形式向影像输出部显示。天线水平(信号水平,表示信号的优劣的信号)的显示形式既可以是显示与 RSSI、接收电场强度、C/N、BER、包错误率、帧错误率、信道状态信息等对应的数值的形式,也可以是根据RSSI、接收电场强度、C/N、BER、包错误率、帧错误率、信道状态信息等显示不同的图像那样的形式。此外,接收机既可以显示使用按照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接收方法接收而分离的多个流s1,s2,…求出的多个天线水平(信号水平,表示信号的优劣的信号),也可以下式根据多个流s1,s2,…求出的1个天线水平(信号水平,表示信号的优劣的信号)。此外,在将构成节目的影像数据或声音数据使用层级传送方式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层级表示信号的水平(表示信号的优劣的信号)。
通过上述结构,用户能够将使用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解码方法、接收方法接收的情况下的天线水平(信号水平,表示信号的优劣的信号)在数值上或视觉上、并且有效地掌握。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举接收机具备声音输出部、影像输出部、记录部、流输出IF及AV输出IF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需要具备这些结构的全部。只要接收机具备上述结构中的至少某一个,用户就能够利用通过由解调部解调、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所以各接收机只要匹配于其用途而将上述结构任意地组合来装备就可以。
(复用数据)
接着,对复用数据的构造的一例详细地说明。作为在广播中使用的数据结构,通常是MPEG2-传输流(TS),这里举MPEG2-TS为例进行说明。但是,用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传送的数据结构并不限于MPEG2-TS,如果是其他任何的数据结构,也当然能够得到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
图44是表示复用数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44所示,复用数据是构成由各服务当前提供的节目(programme或作为其一部分的event)的要素,例如通过将视频流、音频流、演示图形流(PG)、交互图形流(IG) 等的基本流中的1个以上复用而得到。在由复用数据提供的节目是电影的情况下,视频流表示电影的主影像及副影像,音频流表示电影的主声音部分和与该主声音混合的副声音,所谓演示图形流表示电影的字幕。这里,所谓主影像表示在画面上显示的通常的影像,所谓副影像表示在主影像之中以较小的画面显示的影像。此外,交互图形流表示通过在画面上配置GUI 部件而制作的对话画面。
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各流由作为分配给各流的识别码的PID识别。例如,对于在电影的影像中利用的视频流分配0x1011,对于音频流分配0x1100 到0x111F,对于演示图形分配0x1200到0x121F,对于交互图形流分配 0x1400到0x141F,对于在电影的副影像中利用的视频流分配0x1B00到 0x1B1F,对于在与主声音混合的副声音中利用的音频流分配0x1A00到0x1A1F。
图45是示意地表示复用数据怎样被复用的图。首先,将由多个视频帧构成的视频流ex235、由多个音频帧构成的音频流ex238分别变换为PES 包序列ex236及ex239,并变换为TS包ex237及ex240。同样,将演示图形流ex241及交互图形ex244的数据分别变换为PES包序列ex242及ex245,再变换为TS包ex243及ex246。复用数据ex247通过将这些TS包复用到1条流中而构成。
图46更详细地表示在PES包序列中怎样保存视频流。图46的第1段表示视频流的视频帧序列。第2段表示PES包序列。如图46的箭头yy1、 yy2、yy3、yy4所示,视频流中的多个作为Video Presentation Unit的I图片、 B图片、P图片按每个图片被分割并保存到PES包的有效载荷中。各PES 包具有PES头,在PES头中,保存有作为图片的显示时刻的PTS(Presentation Time-Stamp)及作为图片的解码时刻的DTS(Decoding Time-Stamp)。
图47表示最终写入在复用数据中的TS包的形式。TS包是由具有识别流的PID等信息的4字节的TS头和保存数据的184字节的TS有效载荷构成的188字节固定长度的包,上述PES包被分割并保存到TS有效载荷中。在BD-ROM的情况下,对于TS包赋予4字节的TP_Extra_Header,构成 192字节的源包,写入到复用数据中。在TP_Extra_Header中记载有ATS(Arrival_Time_Stamp)等信息。ATS表示该TS包向解码器的PID滤波器的转送开始时刻。在复用数据中,源包如图47下段所示排列,从复用数据的开头起递增的号码被称作SPN(源包号)。
此外,在复用数据所包含的TS包中,除了影像、声音、字幕等的各流以外,还有PAT(Program Association Table)、PMT(Program Map Table)、 PCR(Program ClockReference)等。PAT表示在复用数据中使用的PMT 的PID是什么,PAT自身的PID被登记为0。PMT具有复用数据所包含的影像、声音、字幕等的各流的PID、以及与各PID对应的流的属性信息,还具有关于复用数据的各种描述符。在描述符中,有指示许可/不许可复用数据的拷贝的拷贝控制信息等。PCR为了取得作为ATS的时间轴的ATC (Arrival Time Clock)与作为PTS及DTS的时间轴的STC(System Time Clock)的同步,拥有与该PCR包被转送至解码器的ATS对应的STC时间的信息。
图48是详细地说明PMT的数据构造的图。在PMT的开头,配置有记述了包含在该PMT中的数据的长度等的PMT头。在其后面,配置有多个关于复用数据的描述符。上述拷贝控制信息等被记载为描述符。在描述符之后,配置有多个关于包含在复用数据中的各流的流信息。流信息由记载有用来识别流的压缩编解码器的流类型、流的PID、流的属性信息(帧速率、纵横比等)的流描述符构成。流描述符存在复用数据中存在的流的数量。
在记录到记录介质等中的情况下,将上述复用数据与复用数据信息文件一起记录。
复用数据信息文件如图49所示,是复用数据的管理信息,与复用数据一对一地对应,由复用数据信息、流属性信息以及入口映射构成。
复用数据信息如图49所示,由系统速率、再现开始时刻、再现结束时刻构成。系统速率表示复用数据的向后述的系统目标解码器的PID滤波器的最大转送速率。包含在复用数据中的ATS的间隔设定为成为系统速率以下。再现开始时刻是复用数据的开头的视频帧的PTS,再现结束时刻设定为对复用数据的末端的视频帧的PTS加上1帧量的再现间隔的值。
流属性信息如图50所示,按每个PID登记有关于包含在复用数据中的各流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具有按视频流、音频流、演示图形流、交互图形流而不同的信息。视频流属性信息具有该视频流由怎样的压缩编解码器压缩、构成视频流的各个图片数据的分辨率是多少、纵横比是多少、帧速率是多少等的信息。音频流属性信息具有该音频流由怎样的压缩编解码器压缩、包含在该音频流中的声道数是多少、对应于哪种语言、采样频率是多少等的信息。这些信息用于在播放器再现之前的解码器的初始化等中。
使用上述复用数据中的、包含在PMT中的流类型。此外,在记录介质中记录有复用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包含在复用数据信息中的视频流属性信息。具体而言,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示出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中,设置如下步骤或单元,该步骤或单元对包含在PMT中的流类型、或视频流属性信息,设定表示是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的固有信息。通过该结构,能够识别通过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和依据其他标准的影像数据。
图51表示包括将包含从广播站(基站)发送的影像及声音的数据或用于数据广播的数据的调制信号接收的接收装置ex1004的影像显示及声音输出装置ex1000的结构的一例。另外,接收装置ex1004的结构相当于图43 的接收装置ex300。影像显示及声音输出装置ex1000例如搭载有OS (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此外,搭载有用来向因特网连接的通信装置ex1006(例如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及用于以太网的通信装置)。由此,在显示影像的部分ex1001中,能够将影像及声音的数据、或用于数据广播的数据中的影像ex1002及在因特网上提供的超文本(World Wide Web(万维网:WWW))ex1003同时显示。并且,通过操作遥控器(也可以是便携电话或键盘)ex1007,选择用于数据广播的数据中的影像ex1002、在因特网上提供的超文本ex1003的某个来变更动作。例如,在选择了在因特网上提供的超文本ex1003的情况下,通过操作遥控器来变更显示的 WWW的站点。此外,在选择了影像及声音的数据或用于数据广播的数据中的影像ex1002的情况下,通过遥控器发送所选台的频道(所选台的(电视)节目、所选台的声音广播)的信息。
于是,IF(ex1005)取得由遥控器发送的信息,接收装置ex1004将与所选台的频道对应的信号解调,进行纠错解码等的处理,得到接收数据。此时,接收装置ex1004通过得到包含在与所选台的频道对应的信号中包含的传送方法(传送方式、调制方式、纠错方式等)的信息的控制码元的信息,正确地设定接收动作、解调方法、纠错解码等的方法,由此能够得到在由广播站(基站)发送的数据码元中包含的数据(例如,基于控制码元中包含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切换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和“方法#B”的解码,进行纠错解码)。在上述中,说明了用户通过遥控器对频道进行选台的例子,但如果使用接收机自身搭载的选台键对频道进行选台,则成为与上述同样的动作。
此外,也可以使用因特网来操作影像显示及声音输出装置ex1000。例如,从其他连接在因特网上的终端,对影像显示及声音输出装置ex1000进行录像(存储)的预约(因而,影像显示及声音输出装置ex1000如图43 那样具有存储部)。并且,成为在开始录像之前对频道进行选台,接收装置 ex1004将与所选台的频道对应的信号解调,进行纠错解码等的处理,得到接收数据。此时,接收装置ex1004通过得到包含在与所选台的频道对应的信号中包含的传送方法(传送方式、调制方式、纠错方式等)的信息的控制码元的信息,正确地设定接收动作、解调方法、纠错解码等的方法,由此能够得到在由广播站(基站)发送的数据码元中包含的数据(例如,基于控制码元中包含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和“方法#B”的解码切换,进行纠错解码)。
此外,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5或非专利文献16所记载那样的运动图像的解码时,也可以进行与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video compression(视频压缩)对应的解码。例如,能够通过遥控器(也可以是便携电话或键盘等)ex1007或设定部ex1008设定进行还是不进行“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另外,在“ON”时进行与HDR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在“OFF”时不进行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
接收装置ex1004以接收信号为输入。此外,接收装置ex1004经由IF (ex1005)输入与由遥控器ex1007设定的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ON/OFF信号,及/或以与由设定部ex1008设定的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ON/OFF信号为输入。
在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ON/OFF信号表示“ON”的情况下,接收装置ex1004对于通过解调、解码的处理得到的数据进行至少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输出影像信号。并且,将基于影像信号的影像显示在显示部ex1002上(也可以将影像信号向外部输出)。
此外,在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ON/OFF信号表示“OFF”的情况下,接收装置ex1004对于通过解调、解码的处理得到的数据不进行与HDR video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生成影像信号并输出。并且,也可以将基于影像信号的影像显示在显示部ex1002上(将影像信号向外部输出)。
另外,在“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中可以考虑两种方法。
方法1)进行装置ex1000特有的信号处理,进行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此时,装置ex1000不是使用发送装置(广播站、基站等)发送的“用来进行与HDR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的数据”进行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而是进行装置ex1000特有的信号处理,进行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
方法2)使用发送装置(广播站、基站等)发送的“用来进行与HDR video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的数据”,装置ex1000进行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由此,以发送装置(广播站、基站等)发送“用来进行与HDR video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的数据”为前提)。
装置ex1000通过方法1)、方法2)的哪种方法实现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都可以。此外,装置ex1000也可以通过遥控器ex1007及/或设定部ex1008能够进行方法1)的处理、方法2)的处理的选择。
此外,在接收装置ex1004中,在与HDR video compression对应的解码的处理时,也可以经由遥控器ex1007或设定部ex1008设定彩度、色调曲线、亮度、高光、阴影、伽马曲线、对比度等的参数。
另外,接收装置ex1004例如基于控制码元中包含的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和“方法#B”的解码切换,进行纠错解码。
(实施方式F)
以下,对LDPC码进行补充说明。近年来,作为以可实用的电路规模发挥较高的纠错能力的纠错码之一,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受到了关注。LDPC码由于纠错能力较高并且安装较容易,所以在无线LAN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等的纠错编码方式中采用。
LDPC码是由低密度的奇偶校验矩阵H定义的纠错码,作为一例,有拥有与奇偶校验矩阵H的列数N(N是自然数)相等的块长(码长)的块码(LDPC块码)。作为LDPC块码的例子,有随机性的LDPC码、QC- LDPC码(QC:Quasi-Cyclic,准循环)、拥有累积构造的LDPC码等(参照非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4、非专利文献5、非专利文献6、非专利文献7、非专利文献8)。
作为LDPC码的解码,使用在非专利文献4、非专利文献9中表示的 sum-product(和积)解码、将在非专利文献10至非专利文献13中表示的 sum-product解码简略的min-sum解码、Normalized BP(belief propagation)解码、offset-BP解码、精心设计了置信度的更新方法的Shuffled BP解码、Layered BP解码等。
此外,作为与BP解码不同的解码方法,例如如在非专利文献14中表示那样,也有使用基于Bit-Flipping的解码方法进行LDPC码的解码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接收装置的解码中,使用奇偶校验矩阵,例如进行基于在上述中说明的BP解码的解码、基于Bit-Flipping的解码。但是,在进行了打孔的情况下,如使用图4说明那样,接收装置对从接收信号得到的对数似然比插入发送装置没有发送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例如值零),使用这些对数似然比和奇偶校验矩阵进行解码。
此外,在使用图2的说明中记载有“HsT=0”,对这一点进行说明。设奇偶校验矩阵H的列数为M+N,设奇偶校验矩阵H的行数为N(M、N为自然数)。此时,设通过编码得到的编码序列s=(z1,z2,…,zM+N)(s为1 行M+N列的向量)。此时,HsT=0成立,但所谓“HsT=0(零)的0(零)”,是指全部的要素是0的向量。
(实施方式G)
到此为止,说明了发送装置基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切换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 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编码方法和“方法#B”的编码方法,随之接收装置基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切换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 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方法和“方法#B”的解码方法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对“方法#A”的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时的数据的发送方法详细地说明。
作为一例,考虑图15的编码率6/15、1编码块比特数z=16200比特时在图25中表示此时的编码部及打孔部关联的结构的一例。
编码部5203以信息5201、控制信号5202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202 对信息5201例如进行LDPC码的纠错编码,将纠错编码后的数据5204输出。
打孔部5205以控制信号5202、纠错编码后的数据5204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202进行打孔(选择不发送的比特),将打孔后的数据(除了不发送的比特以外的数据)5206输出。
考虑生成编码率6/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数据的情况。此时,编码部5203进行编码率18/48=3/8、码长17280比特的 LDPC码(LDPC块)的编码。并且,将第i个块的信息表示为X(i,j)(i 作为一例为自然数,j为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将第i个块的奇偶性表示为P(i,k)(i作为一例为自然数,k为1以上10800以下的自然数)。于是,编码部5203在进行第i个编码的情况下,以第i个块的信息X(i, 1)至X(i,6480)的6480比特为输入,进行编码率18/48=3/8、码长17280 比特的LDPC码(LDPC块)的编码,作为第i个块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将信息X(i,1)至X(i,6480)的6480比特及奇偶性P(i,1)至P(i, 10800)的10800比特输出。
并且,打孔部5205从第i个块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信息X(i,1) 至X(i,6480)的6480比特及奇偶性P(i,1)至P(i,10800)的10800 比特的共计17280比特中决定不发送的比特1080比特,将除了不发送的比特1080比特以外的16200比特作为第i个块的打孔后的数据输出(由此,实现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6/15)。
对于这一点在图53中表示一例。
图53(a)表示第i个块的信息的结构,第i个块的6480比特的信息 (5301)由“X(i,1),X(i,2),…,X(i,6479),X(i,6480)”的 6480比特构成(即,第i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6480以下的整数的6480比特)。
图53(b)表示进行了编码率18/48=3/8、码长17280比特的LDPC编码时的第i个块的数据的结构,第i个块的17280比特由“X(i,1),X(i, 2),…,X(i,6479),X(i,6480)”的6480比特的信息(5301)和“P (i,1),P(i,2),…,P(i,10799),P(i,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5302)构成。并且,当设编码率18/48=3/8、码长17280比特的LDPC 码的奇偶校验矩阵为H,设第i个块的代码字si为si=(X(i,1),X(i, 2),…,X(i,6479),X(i,6480),P(i,1),P(i,2),…,P(i, 10799),P(i,10800))时,HsiT=0成立(另外,AT意味着是A的转置)。
图53(c)表示在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6/15时发送的第i个块的数据的生成方法。作为这里的特征之一,打孔的比特(即,通过进行编码率18/48=3/8、码长1728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的第i个块的17280比特中的不发送的比特)从“X(i,1),X(i,2),…,X(i, 6479),X(i,6480)”的6480比特的信息中选择1080比特。
例如,如图53(c)那样,在各块中,将“X(i,1),X(i,2),…, X(i,5439),X(i,5400)”的信息5400比特(5303)(当表示为X(i,j) 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设为第i个块的5400比特的发送的信息比特(5303),将“X(i,5401),X(i,5402),…,X(i,6479),X(i,6480)”的信息1080比特(5304)(当表示为X(i,j)时为, 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设为第i个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304)。
因而,发送装置将“X(i,1),X(i,2),…,X(i,5439),X(i, 5400)”的信息5400比特(53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及P(i,1),P(i,2),…,P(i,10799), P(i,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当为P(i,k)时k为1以上10800 以下的整数)(5302)的16200比特的数据发送(5305)。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当将在各块中打孔的数据表示为“X(i,5401), X(i,5402),…,X(i,6479),X(i,6480)”的信息1080比特(5304) (X(i,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但这不过是例子,从“X(i,1),X(i,2),…,X(i,6479),X(i,6480)”的6480比特(即,当第i个块的信息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6480以下的整数的6480比特)中作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而选择 1080比特的方法并不限于此(其中,在各块中,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的选择方法为同样的。即,例如在某个块中将X(i,5400)设定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其他块中也将X(i,5400)设定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
以下,以将“X(i,5401),X(i,5402),…,X(i,6479),X(i, 6480)”的信息1080比特(53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设定为第i个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304)的情况为例继续说明。
在上述说明中,考虑生成编码率6/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数据的情况。此时的1编码块的生成是在上述中说明那样的。此时,为了形成1编码块,需要6480比特的信息。
这里,如果对系统考虑,则想要发送的信息量并不一定为6480的倍数的比特数(6480×N比特(N是自然数))。在此情况下,需要特殊的处理。以下,对其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设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的比特数为“6480×n+α比特”(其中,n是 0以上的整数,α是0以上6479以下的整数),能够一般化。
此时,当n是1以上的整数、并且α是0时,发送装置进行在图53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6/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 #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
当n是0以上的整数、并且α是1以上6479以下的整数时,进行在图 53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6/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还需要用来将α比特的信息传送的处理(相当于进行上述“特殊的处理”)。
以下,对“用来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处理”详细地说明。
这里考虑的情形为,“设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的比特数是“6480×n+α比特”,n是0以上的整数,并且α是1以上6479以下的整数时”。如在前面也叙述那样,在该情形中,关于“6480×n比特”的信息,进行在图53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6/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进而,发送装置将α比特的信息发送。对此时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此时的特征性的点是,“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53(c)的第i 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3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18/48=3/8、码长17280比特的LDPC编码”。沿着图53说明关于这一点的一例。
首先,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块为第n+1个块。因而,图53中的6480 比特的信息比特(信息序列)可以表示为“X(n+1,1),X(n+1,2),…,X(n+1,6479),X(n+1,6480)”(即,第n+1个块的信息在表示为 X(n+1,j)时,为j是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6480比特),图53中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可以表示为“P(n+1,1),P(n+1,2),…,P(n+1,10799),P(n+1,10800)”(即,当设为P(n+1,k) 时,为k是1以上10800以下的整数的10800比特)。
<1>当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以上1080以下的整数时:
此时,准备(1080-α)比特的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比特。例如,准备(1080-α)比特的”零”(准备由(1080-α)个零形成的序列)。并且,当将由α比特的信息和(1080-α)比特的“零”形成的1080 比特的序列表示为“Y(n+1,1),Y(n+1,2),…,Y(n+1,1799),Y (n+1,1080)”(即,Y(n+1,j)时,为j是1以上1080以下的整数的 1080比特)。
进而,为了进行LDPC编码,还需要5400比特的信息(根据图53(a)、图53(b)、图53(c)可知,为了进行LDPC编码,需要6480比特的信息。由于作为Y(n+1,j)准备了1080比特,所以还需要6480-1080=5400比特的信息)。所以,作为该5400比特的信息而准备5400比特的已知序列。例如,在设已知序列为5400比特的”零”(由5400个零形成的序列),表示为“Z(n+1,1),Z(n+1,2),…,Z(n+1,5399),Z(n+1,540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
此时,如以下这样进行LDPC编码及数据的发送。
将“Y(n+1,1),Y(n+1,2),…,Y(n+1,1079),Y(n+1,108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0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分配给图53的“第i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不发送的信息比特) 5304。因而,通过“Y(n+1,1),Y(n+1,2),…,Y(n+1,1799),Y (n+1,108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0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得到“X(n+1,5401),X(n+1,5402),…,X(n+1, 6479),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
将“Z(n+1,1),Z(n+1,2),…,Z(n+1,5399),Z(n+1,540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分配给“X(i,1),X(i,2),…,X(i,5439),X(i,5400)”的信息5400比特(53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因而,通过“Z(n+1,1),Z(n+1,2),…,Z(n+1, 5399),Z(n+1,540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 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得到“X(n+1,1),X(n+1,2),…,X (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 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
通过上述,由于得到了“X(n+1,5401),X(n+1,5402),…,X(n+1, 6479),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及“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所以由此进行编码率 18/48=3/8、码长1728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P(n+1,1),P(n+1,2),…,P(n+1,10799),P(n+1,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 P(n+1,k)时,k为1以上10800以下的整数)。
并且,“X(n+1,5401),X(n+1,5402),…,X(n+1,6479),X (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 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由于是图53(c)中打孔的数据,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由于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因而,发送装置作为第n+1个块的数据而发送“P(n+1,1),P(n+1, 2),…,P(n+1,10799),P(n+1,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0800以下的整数)。
在接收装置的解码部的第n+1个块的解码中,进行以下的处理。
得到与发送装置发送的“P(n+1,1),P(n+1,2),…,P(n+1,10799), P(n+1,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 以上10800以下的整数)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由于“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发送装置不发送,所以接收装置不是根据接收信号求出与“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由于“X(n+1,1),X(n+1, 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 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制作与该已知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
在“X(n+1,5401),X(n+1,5402),…,X(n+1,6479),X(n+1, 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 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中,存在已知的序列的部分和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但发送装置关于该1080比特由于是打孔比特(打孔序列)所以不发送。由此,接收装置不是根据接收信号求出与“X(n+1,5401), X(n+1,5402),…,X(n+1,6479),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 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给出“X(n+1,5401),X(n+1, 5402),…,X(n+1,6479),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中的与已知序列的部分对应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此外,给出“X(n+1, 5401),X(n+1,5402),…,X(n+1,6479),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中的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对应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例如,作为对数似然比而给出零)。
通过如上述那样得到对数似然比,能够得到第n+1个块的17280比特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使用这些对数似然比进行置信度传播解码(BP (Belief Propagation)解码),得到第n+1个块中包含的信息的估计值。
发送装置为了将第n+1个块中包含的信息的比特数传送,可以考虑将包含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既可以是信息的比特数,也可以是信息和奇偶性的比特数)的信息的控制信息码元发送的方法。接收装置得到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的信息,由此,能够知道发送装置发送的第n+1个块的结构,基于此进行上述那样的解码。
<2>当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08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时:
此时,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1080比特。并且,将由提取出的1080 比特形成的序列表示为“y(n+1,1),y(n+1,2),…,y(n+1,1079), y(n+1,108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0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
接着,准备(6480-α)比特的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为已知的比特。例如,准备(6480-α)比特的”零”(准备(6480-α)个“零”)。并且,通过(6480-α)比特的“零”和“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1080比特”以外的(α-1080)比特的信息”,将(6480-α)+(α-1080)=5400比特的数据序列表示为“z(n+1,1),z(n+1,2),…,z (n+1,5399),z(n+1,540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 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
此时,如以下这样进行LDPC编码及数据的发送。
将“y(n+1,1),y(n+1,2),…,y(n+1,1079),y(n+1,1080)” (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0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分配给图53的“第i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不发送的信息比特) 5304。因而,通过“y(n+1,1),y(n+1,2),…,y(n+1,1079),y(n+1,108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080以下的整数的 1080比特),得到“X(n+1,5401),X(n+1,5402),…,X(n+1,6479), 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 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
将“z(n+1,1),z(n+1,2),…,z(n+1,5399),z(n+1,540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分配给“X(i,1),X(i,2),…,X(i,5439),X(i,5400)”的信息5400比特(53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因而,通过“z(n+1,1),z(n+1,2),…,z(n+1, 5399),z(n+1,540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5400 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得到“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
通过上述,由于得到了“X(n+1,5401),X(n+1,5402),…,X(n+1,6479),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及“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所以由此进行编码率 18/48=3/8、码长1728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P(n+1,1),P(n+1,2),…,P(n+1,10799),P(n+1,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 P(n+1,k)时,k为1以上10800以下的整数)。
并且,“X(n+1,5401),X(n+1,5402),…,X(n+1,6479),X (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 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由于在图53(c)中是打孔的数据,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在“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由于与(6480-α)比特的”零”对应的序列在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中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并且,在“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 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发送装置将“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1080比特”以外的(α-1080)比特的信息”发送。
发送装置将“P(n+1,1),P(n+1,2),…,P(n+1,10799),P(n+1, 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0800 以下的整数)发送。
因而,发送装置作为第n+1个块的数据,在“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将“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1080比特”以外的(α-1080)比特的信息”及“P(n+1,1),P(n+1,2),…,P(n+1,10799),P(n+1,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0800以下的整数)发送。
在接收装置的解码部的第n+1个块的解码中进行以下的处理。
得到与发送装置发送的“P(n+1,1),P(n+1,2),…,P(n+1,10799), P(n+1,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 以上10800以下的整数)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X(n+1,5401),X(n+1,5402),…,X(n+1,6479),X(n+1, 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 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由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构成。并且,“X(n+1,5401),X(n+1,5402),…,X(n+1,6479),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由于是打孔比特(打孔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X (n+1,5401),X(n+1,5402),…,X(n+1,6479),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由此,接收装置不是根据接收信号求出与“X(n+1, 5401),X(n+1,5402),…,X(n+1,6479),X(n+1,6480)”的信息 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对“X(n+1,5401),X(n+1, 5402),…,X(n+1,6479),X(n+1,6480)”的信息108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540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1080比特)的各比特给出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对应的对数似然比(例如,作为对数似然比而给出零)。
在“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存在已知的序列的部分和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
此时,在“X(n+1,1),X(n+1,2),…,X(n+1,5439),X(n+1, 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 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关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由于发送装置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在“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得到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在“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关于已知的序列,由于发送装置不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1),X(n+1,2),…,X(n+1,5439),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的已知的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对“X(n+1,1),X(n+1,2),…,X(n+1,5439), X(n+1,5400)”的信息540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 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的已知的序列的各比特给出与已知序列对应的对数似然比。
通过如上述那样得到对数似然比,能够得到第n+1个块的17280比特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使用这些对数似然比进行置信度传播解码(BP (Belief Propagation)解码),得到第n+1个块中包含的信息的估计值。
发送装置为了将第n+1的块中的信息的比特数传送,可以考虑将包含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既可以是信息的比特数,也可以是信息和奇偶性的比特数)的信息的控制信息码元发送的方法。接收装置得到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的信息,由此,能够知道发送装置发送的第n+1个块的结构,基于此进行上述那样的解码。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的特征性的点是,“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 53(c)的第i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3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 18/48=3/8、码长17280比特的LDPC编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第 n+1个块的数据传送效率的提高及数据的接收品质提高的效果。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53中的第i个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304不由发送装置发送。在接收装置中,第i个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304使用第i个块的除了“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以外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估计。即,如果第i个块的除了“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以外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的可靠性变高,则接收装置中的第i个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的估计精度提高。
着眼于这一点,如果对第i个块的除了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304以外的信息比特,即对于图53的第i个块的5400比特的发送的信息比特5303优先地分配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序列,则第i个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的估计精度提高。
此外,在信息的传送效率这一点上,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序列不被发送装置发送。除此以外,打孔的比特不被发送装置发送。如果遵循该规则,则如果“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53(c)的第i块的108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3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18/48=3/8、码长 17280比特的LDPC编码”,则第n+1个数据的传送效率较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6/15 (打孔后的编码率)、此时使用的LDPC码的码长(块长)为17280比特、 LDPC码的编码率为18/48=3/8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即使是1编码块的比特数z、编码率(打孔后的编码率)、LDPC码的码长(块长)、 LDPC码的编码率与此不同的情形,也只要同样实施,就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的<1>的情形、<2>的情形中,以如“将“P(n+1,1), P(n+1,2),…,P(n+1,10799),P(n+1,10800)”的1080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0800以下的整数)发送”那样将奇偶性比特全部发送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的一部分)打孔(发送装置也可以不发送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1>的情形中,记载了“当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以上1080以下的整数时”,但也可以在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满足1以上1080 以下的整数的全部的α下,<1>的情形的说明成立。
此外,也可以存在用于<1>的情形的说明成立的满足1以上1080以下的整数α。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2>的情形中,记载了“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 108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时”,但也可以是,在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满足 108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的全部的α下,<2>的情形的说明成立。
此外,也可以存在用于<2>的情形的说明成立的满足1081以上6480以下的整数α。
上述说明的概要也可以如以下这样叙述。
进行码长(块长)u+v、块由信息的比特数u、奇偶性的比特数v构成的编码率u/(u+v)的LDPC码的编码(u是1以上的整数,v是1以上的整数),通过该编码得到信息u比特、奇偶性v比特。
然后,在具备在u比特的信息中提取打孔的β比特(β是1以上v以下的整数(如果考虑消失校正能力则β为v以下))的信息(提取不发送的β比特的信息)的结构的处理部中,设在上述LDPC编码中使用的u比特的信息中的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的比特数为α比特(α是1以上u-1 以下的整数)(此时,在用于上述LDPC编码的u比特的信息中,u-α比特在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中为已知的序列)。
此时,将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α比特的信息尽可能分配给“上述打孔的β比特的序列(与其对应的信息)”(基于此进行上述LDPC编码)。
换言之,成为以下这样。
进行码长(块长)是u+v、块由信息的比特数u、奇偶性的比特数v构成的编码率u/(u+v)的LDPC码的编码(u是1以上的整数,v是1以上的整数),通过该编码得到信息u比特、奇偶性v比特。
然后,在具备在u比特的信息中提取打孔的β比特(β是1以上v以下的整数(如果考虑消失校正能力则β为v以下))的信息(提取不发送的β比特的信息)的结构的处理部中,设在上述LDPC编码中使用的u比特的信息中的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的比特数为α比特(α是1以上u-1 以下的整数)(此时,在用于上述LDPC编码的u比特的信息中,u-α比特在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中为已知的序列)。
此时,当α≧β时(α为β以上时),将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α比特的信息中的β比特的信息分配给“上述打孔的β比特的序列(与其对应的信息)”(基于此进行上述LDPC编码)。
并且,当α<β时(α比β小时),将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α比特的信息分配给“上述打孔的β比特的序列(与其对应的信息)”(基于此进行上述LDPC编码)。
另外,已知比特(已知序列)的处置、奇偶性的处置的例子可以与在 <1>的情形<2>的情形中说明时同样地处置。另外,如在前面也记载那样,也可以将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的一部分)打孔(发送装置也可以不将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的一部分)发送)。
(实施方式H)
到此为止,对于发送装置基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将在图5、图 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编码方法和“方法#B”的编码方法切换、随之接收装置基于1 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方法和“方法#B”的解码方法切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对“方法#A”的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时的数据的发送方法详细地说明。
作为一例,考虑图15的编码率5/15、1编码块比特数z=16200比特时。此时的编码部及打孔部关联的结构的一例是在图52中表示那样的,说明省略。
考虑生成编码率5/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数据的情况。此时,编码部5203进行编码率15/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 码(LDPC块)的编码。并且,将第i个块的信息表示为X(i,j)(i作为一例设为自然数,设j为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将第i个块的奇偶性表示为P(i,k)(i作为一例为自然数,k为1以上12240以下的自然数)。于是,编码部5203在进行第i个编码的情况下,以第i个块的信息X(i, 1)至X(i,5400)的5400比特为输入,进行编码率15/49、码长17640 比特的LDPC码(LDPC块)的编码,作为第i个块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将信息X(i,1)至X(i,5400)的5400比特及奇偶性P(i,1)至P(i, 12240)的12240比特输出。
并且,打孔部5205从第i个块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信息X(i,1) 至X(i,5400)的5400比特及奇偶性P(i,1)至P(i,12240)的12240 比特的共计17640比特中决定不发送的比特1440比特,将除了不发送的比特1440比特以外的16200比特作为第i个块的打孔后的数据输出(由此,实现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5/15)。
关于这一点在图54中表示一例。
图54(a)表示第i个块的信息的结构,第i个块的5400比特的信息 (5401)由“X(i,1),X(i,2),…,X(i,5399),X(i,5400)”的 5400比特构成(即,第i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
图54(b)表示进行了编码率15/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时的第i个块的数据的结构,第i个块的17640比特由“X(i,1),X(i,2),…,X(i,5399),X(i,5400)”的5400比特的信息(5401)和“P(i,1), P(i,2),…,P(i,12239),P(i,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5402) 构成。并且,当设编码率15/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为H,设第i个块的代码字si为si=(X(i,1),X(i,2),…,X(i, 5399),X(i,5400),P(i,1),P(i,2),…,P(i,12239),P(i, 12240))时,HsiT=0成立(另外,AT意味着是A的转置)。
图54(c)表示在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5/15=1/3 时发送的第i个块的数据的生成方法。作为这里的特征之一,打孔的比特 (即,通过进行编码率15/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的第i个块的17640比特中的不发送的比特)从“X(i,1),X(i,2),…,X(i, 5399),X(i,5400)”的5400比特的信息选择1440比特。
例如,如图54(c)那样,在各块中,设“X(i,1),X(i,2),…, X(i,3959),X(i,3960)”的信息3960比特(5403)(当表示为X(i,j) 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为第i个块的3960比特的发送的信息比特(5403),设“X(i,3961),X(i,3962),…,X(i, 5399),X(i,5400)”的信息1440比特(54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为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404)。
因而,发送装置将“X(i,1),X(i,2),…,X(i,3959),X(i, 3960)”的信息3960比特(54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及P(i,1),P(i,2),…,P(i,12239), P(i,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设P(i,k)时,k为1以上12240 以下的整数)(5402)的16200比特的数据发送(5405)。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设在各块中打孔的数据为“X(i,3961),X(i,3962),…,X(i,5399),X(i,5400)”的信息1440比特(54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但这不过是例子,从“X(i,1),X(i,2),…,X(i,5399),X(i,5400)”的5400比特(即,第i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中作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而选择 1440比特的方法并不限于此(其中,在各块中,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的选择方法为同样的。即,例如在某个块中将X(i,5400)设定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其他块中也将X(i,5400)设定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
以下,以将“X(i,3961),X(i,3962),…,X(i,5399),X(i, 5400)”的信息1440比特(54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设定为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404)的情况为例继续说明。
在上述说明中,考虑生成编码率5/15=1/3、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数据的情况。此时的1编码块的生成是在上述中说明那样的。此时,为了形成1编码块,需要5400比特的信息。
这里,如果对系统进行考虑,则想要发送的信息量并不一定为5400的倍数的比特数(5400×N比特(N是自然数))。在此情况下,需要特殊的处理。以下,对其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设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的比特数为“5400×n+α比特”(其中,n是 0以上的整数,α是0以上5399以下的整数),能够一般化。
此时,当n是1以上的整数、并且α是0时,发送装置进行在图54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5/15=1/3,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
当n是0以上的整数、并且α是1以上5399以下的整数时,进行在图 54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5/15=1/3,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块,生成该n个的块并发送,还需要用来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处理(相当于进行上述“特殊的处理”)。
以下,对“用来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处理”详细地说明。
这里考虑的情形,为“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的比特数是“5400×n+α比特”、n是0以上的整数、并且α是1以上5399以下的整数时”。如在前面也叙述那样,在该情形中,关于“5400×n比特”的信息,进行在图54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5/15=1/3,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 #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进而,发送装置将α比特的信息发送。对此时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此时的特征性的点是,“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54(c)的第i 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4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15/49、码长 17640比特的LDPC编码”。沿着图54说明关于这一点的一例。
首先,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块为第n+1个块。因而,图54中的5400 比特的信息比特(信息序列)能够表示为“X(n+1,1),X(n+1,2),…,X(n+1,5399),X(n+1,5400)”(即,第n+1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 X(n+1,j)时,为j是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5400比特),图54中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能够表示为“P(n+1,1),P(n+1, 2),…,P(n+1,12239),P(n+1,12240)”(即,当设为P(n+1,k) 时,为k是1以上12240以下的整数的12240比特)。
<1>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时:
此时,准备(1440-α)比特的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比特。例如,准备(1440-α)比特的”零”(准备由(1440-α)个零形成的序列)。并且,通过α比特的信息和(1440-α)比特的”零”,将形成的1440 比特的序列表四号位“Y(n+1,1),Y(n+1,2),…,Y(n+1,1439), Y(n+1,144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
进而,为了进行LDPC编码,还需要3960比特的信息(根据图54(a)、图54(b)、图54(c)可知,为了进行LDPC编码,需要5400比特的信息。由于作为Y(n+1,j)而准备1440比特,所以还需要5400-1440=3960比特的信息)。所以,作为该3960比特的信息而准备3960比特的已知序列。例如,设已知序列为3960比特的”零”(为由3960个零形成的序列),表示为“Z(n+1,1),Z(n+1,2),…,Z(n+1,3959),Z(n+1,396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
此时,如以下这样进行LDPC编码及数据的发送。
将“Y(n+1,1),Y(n+1,2),…,Y(n+1,1439),Y(n+1,1440)” (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分配给图54的“第i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不发送的信息比特) 5404。因而,通过“Y(n+1,1),Y(n+1,2),…,Y(n+1,1439),Y (n+1,144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得到“X(n+1,3961),X(n+1,3962),…,X(n+1, 5399),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
将“Z(n+1,1),Z(n+1,2),…,Z(n+1,3959),Z(n+1,396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分配给“X(i,1),X(i,2),…,X(i,3959),X(i,3960)”的信息3960比特(54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因而,通过“Z(n+1,1),Z(n+1,2),…,Z(n+1, 3959),Z(n+1,396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 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得到“X(n+1,1),X(n+1,2),…,X (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 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
通过上述,由于得到了“X(n+1,3961),X(n+1,3962),…,X(n+1, 5399),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及“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所以由此进行编码率 15/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P(n+1,1),P(n+1,2),…,P(n+1,12239),P(n+1,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 P(n+1,k)时,k为1以上12240以下的整数)。
并且,由于“X(n+1,3961),X(n+1,3962),…,X(n+1,5399), 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 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在图54(c)中是打孔的数据,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由于“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因而,发送装置作为第n+1个块的数据而发送“P(n+1,1),P(n+1, 2),…,P(n+1,12239),P(n+1,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2240以下的整数)。
在接收装置的解码部的第n+1个块的解码中,进行以下的处理。
得到与发送装置发送的“P(n+1,1),P(n+1,2),…,P(n+1,12239), P(n+1,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 以上12240以下的整数)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由于发送装置没有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由于“X(n+1,1),X(n+1, 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 X(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制作与该已知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
在“X(n+1,3961),X(n+1,3962),…,X(n+1,5399),X(n+1, 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 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中,存在已知的序列的部分和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但发送装置关于该1440比特由于是打孔比特(打孔序列),所以不发送。由此,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 3961),X(n+1,3962),…,X(n+1,5399),X(n+1,5400)”的信息 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给出“X(n+1,3961),X (n+1,3962),…,X(n+1,5399),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 (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中的与已知序列的部分对应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此外,给出“X(n+1,3961),X(n+1,3962),…,X(n+1,5399),X(n+1,5400)”的信息 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中的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对应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例如,作为对数似然比而给出零)。
通过如上述那样得到对数似然比,能够得到第n+1个块的17640比特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使用这些对数似然比进行置信度传播解码(BP (Belief Propagation)解码),得到第n+1个块中包含的信息的估计值。
发送装置为了传送在第n+1的块中包含的信息的比特数,可以考虑将包含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既可以是信息的比特数,也可以是信息和奇偶性的比特数)的信息的控制信息码元发送的方法。接收装置得到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的信息,由此,能够知道发送装置发送的第n+1个块的结构,基于此进行上述那样的解码。
<2>当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44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时:
此时,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1440比特。并且,将由提取出的1440 比特形成的序列表示为“y(n+1,1),y(n+1,2),…,y(n+1,1439), y(n+1,144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
接着,准备(5400-α)比特的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比特。例如,准备(5400-α)比特的”零”(准备(5400-α)个“零”)。并且,通过(5400-α)比特的“零”和“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1440比特”以外的(α-1440)比特的信息”,将(5400-α)+(α-1440) =3960比特的数据序列表示为“z(n+1,1),z(n+1,2),…,z(n+1, 3959),z(n+1,396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3960 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
此时,如以下这样进行LDPC编码及数据的发送。
将“y(n+1,1),y(n+1,2),…,y(n+1,1439),y(n+1,1440)” (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分配给图54的“第i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不发送的信息比特) 5404。因而,通过“y(n+1,1),y(n+1,2),…,y(n+1,1439),y(n+1,144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得到“X(n+1,3961),X(n+1,3962),…,X(n+1,5399), 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 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
将“z(n+1,1),z(n+1,2),…,z(n+1,3959),z(n+1,396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分配给“X(i,1),X(i,2),…,X(i,3959),X(i,3960)”的信息3960比特(54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因而,通过“z(n+1,1),z(n+1,2),…,z(n+1, 3959),z(n+1,396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3960 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得到“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
通过上述,由于得到了“X(n+1,3961),X(n+1,3962),…,X(n+1, 5399),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及“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所以由此进行编码率 15/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P(n+1,1),P(n+1,2),…,P(n+1,12239),P(n+1,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 P(n+1,k)时,k为1以上12240以下的整数)。
并且,由于“X(n+1,3961),X(n+1,3962),…,X(n+1,5399), 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 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在图54(c)中是打孔的数据,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在“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中,与(5400-α)比特的“零”对应的序列由于在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中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并且,在“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 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中,发送装置将“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1440比特”以外的(α-1440)比特的信息”发送。
发送装置将“P(n+1,1),P(n+1,2),…,P(n+1,12239),P(n+1, 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2240 以下的整数)发送。
因而,发送装置作为第n+1个块的数据,在“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中,将“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1440比特”以外的(α-1440)比特的信息”及“P(n+1,1),P(n+1,2),…,P(n+1,12239),P(n+1,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2240以下的整数)发送。
在接收装置的解码部的第n+1个块的解码中,进行以下的处理。
得到与发送装置发送的“P(n+1,1),P(n+1,2),…,P(n+1,12239), P(n+1,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 以上12240以下的整数)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X(n+1,3961),X(n+1,3962),…,X(n+1,5399),X(n+1, 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 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由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构成。并且,“X(n+1,3961),X(n+1,3962),…,X(n+1,5399),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由于是打孔比特(打孔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将“X (n+1,3961),X(n+1,3962),…,X(n+1,5399),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发送。由此,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 (n+1,3961),X(n+1,3962),…,X(n+1,5399),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对“X(n+1,3961), X(n+1,3962),…,X(n+1,5399),X(n+1,540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396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1440 比特)的各比特给出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对应的对数似然比 (例如作为对数似然比而给出零)。
在“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中,存在已知的序列的部分和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
此时,在“X(n+1,1),X(n+1,2),…,X(n+1,3959),X(n+1, 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3960 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中,关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由于发送装置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在“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中,得到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在“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中,关于已知的序列,由于发送装置不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1),X(n+1,2),…,X(n+1,3959),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1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中的已知的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对“X(n+1,1),X(n+1,2),…,X(n+1,3959), X(n+1,3960)”的信息39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 以上3960以下的整数的3960比特)中的已知的序列的各比特给出与已知序列对应的对数似然比。
通过如上述那样得到对数似然比,能够得到第n+1个块的17640比特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使用这些对数似然比进行置信度传播解码(BP (Belief Propagation)解码),得到第n+1个块中包含的信息的估计值。
发送装置为了将第n+1的块中包含的信息的比特数传送,可以考虑将包含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既可以是信息的比特数,也可以是信息和奇偶性的比特数)的信息的控制信息码元发送的方法。接收装置得到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的信息,由此,能够知道发送装置发送的第n+1个块的结构,基于此进行上述那样的解码。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的特征性的点是,“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 54(c)的第i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4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 15/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第n+1 个块的数据传送效率的提高及数据的接收品质提高的效果。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54中的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404不被发送装置发送。在接收装置中,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404被使用第i个块的除了“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以外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估计。即,如果第i个块的除了“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以外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的可靠性较高,则接收装置中的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的估计精度提高。
着眼于这一点,如果对第i个块的除了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 5404以外的信息比特、即图54的第i个块的3960比特的发送的信息比特 5403优先地分配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序列,则第i个块的 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的估计精度提高。
此外,在信息的传送效率这一点上,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序列不被发送装置发送。除此以外,打孔的比特不被发送装置发送。如果遵循该规则,则如果“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54(c)的第i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4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15/49、码长17640 比特的LDPC编码”,则第n+1个数据的传送效率较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5/15 (打孔后的编码率)、此时使用的LDPC码的码长(块长)为17640比特、 LDPC码的编码率为15/49时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即使是1编码块的比特数z、编码率(打孔后的编码率)、LDPC码的码长(块长)、LDPC 码的编码率与其不同的情形,也只要同样实施就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的<1>的情形、<2>的情形中,以如“将“P(n+1,1), P(n+1,2),…,P(n+1,12239),P(n+1,12240)”的122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2240以下的整数)发送”那样将奇偶性比特全部发送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将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的一部分)打孔(发送装置也可以不发送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1>的情形中,记载了“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以上 1440以下的整数时”,但也可以在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满足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全部的α下<1>的情形的说明成立。
此外,也可以存在用于<1>的情形的说明成立的满足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α。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2>的情形中,记载了“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 144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时”,但也可以在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满足1441 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的全部的α下<2>的情形的说明成立。
此外,也可以存在用于<2>的情形的说明成立的满足1441以上5400以下的整数α。
(实施方式I)
到此为止,对发送装置基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编码方法和“方法#B”的编码方法切换、随之接收装置基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方法和“方法#B”的解码方法切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对“方法#A”的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时的数据的发送方法详细地说明。
作为一例,考虑图15的编码率7/15、1编码块比特数z=16200比特时。此时的编码部及打孔部关联的结构的一例是图52所示那样的,说明省略。
考虑生成编码率7/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数据的情况。此时,编码部5203进行编码率21/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 码(LDPC块)的编码。并且,将第i个块的信息表示为X(i,j)(i作为一例为自然数,j为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将第i个块的奇偶性表示为 P(i,k)(i作为一例为自然数,k为1以上10080以下的自然数)。于是,编码部5203在进行第i个编码的情况下,以第i个块的信息X(i,1)至X (i,7560)的7560比特为输入,进行编码率21/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 码(LDPC块)的编码,作为第i个块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输出信息X(i, 1)至X(i,7560)的7560比特及奇偶性P(i,1)至P(i,10080)的10080 比特。
并且,打孔部5205从第i个块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信息X(i,1) 至X(i,7560)的7560比特及奇偶性P(i,1)至P(i,10080)的10080 比特的共计17640比特中决定不发送的比特1440比特,将除了不发送的比特1440比特以外的16200比特作为第i个块的打孔后的数据输出(由此,实现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7/15)。
关于这一点在图55中表示一例。
图55(a)表示第i个块的信息的结构,第i个块的7560比特的信息 (5501)由“X(i,1),X(i,2),…,X(i,7559),X(i,7560)”的 7560比特构成(即,第i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7560以下的整数的7560比特)。
图55(b)表示进行了编码率21/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时的第i个块的数据的结构,第i个块的17640比特由“X(i,1),X(i,2),…,X(i,7559),X(i,7560)”的7560比特的信息(5501)和“P(i,1), P(i,2),…,P(i,10079),P(i,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5502) 构成。并且,当设编码率21/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为H、设第i个块的代码字si为si=(X(i,1),X(i,2),…,X(i, 7559),X(i,7560),P(i,1),P(i,2),…,P(i,10079),P(i, 10080))时,HsiT=0成立(另外,AT意味着是A的转置)。
图55(c)表示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7/15时发送的第i个块的数据的生成方法。作为这里的特征之一,打孔的比特(即,通过进行编码率21/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的第i个块的 17640比特中的不发送的比特)从“X(i,1),X(i,2),…,X(i,7559), X(i,7560)”的7560比特的信息中选择1440比特。
例如,如图55(c)那样,在各块中,设“X(i,1),X(i,2),…, X(i,6119),X(i,6120)”的信息6120比特(5503)(当表示为X(i,j) 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为第i个块的6120比特的发送的信息比特(5503),设“X(i,6121),X(i,6122),…,X(i,7559),X(i,7560)”的信息1440比特(55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为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504)。
因而,发送装置将“X(i,1),X(i,2),…,X(i,6119),X(i, 6120)”的信息6120比特(55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及P(i,1),P(i,2),…,P(i,10079), P(i,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设P(i,k)时,k为1以上10080 以下的整数)(5502)的16200比特的数据发送(5505)。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设在各块中打孔的数据为“X(i,6121),X(i, 6122),…,X(i,7559),X(i,7560)”的信息1440比特(55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但这不过是例子,从“X(i,1),X(i,2),…,X(i,7559),X(i,7560)”的7560比特(即,第i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7560以下的整数的7560比特)中作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而选择 1440比特的方法并不限于此(其中,在各块中,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的选择方法为同样的。即,例如,在某个块中将X(i,5400)设定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其他的块中也将X(i,5400) 设定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
以下,以将“X(i,6121),X(i,6122),…,X(i,7559),X(i, 7560)”的信息1440比特(55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设定为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504)的情况为例继续说明。
在上述说明中,考虑生成编码率7/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数据的情况。此时的1编码块的生成是在上述中说明那样的。此时,为了形成1编码块,需要7560比特的信息。
这里,如果对系统进行考虑,则想要发送的信息量并不一定为7560的倍数的比特数(7560×N比特(N是自然数))。在此情况下,需要特殊的处理。以下,对其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将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的比特数设为“7560×n+α比特”(其中,n 是0以上的整数,α是0以上7559以下的整数),能够一般化。
此时,当n是1以上的整数、并且α为0时,发送装置进行在图55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7/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 #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
当n是0以上的整数、并且α是1以上7559以下的整数时,进行在图 55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7/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还需要用来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处理(相当于进行上述“特殊的处理”)。
以下,对“用来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处理”详细地说明。
这里考虑的情形为“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的比特数为“7560×n+α比特”、 n是0以上的整数并且α是1以上7559以下的整数时”。如在前面也叙述那样,在该情形中,关于“7560×n比特”的信息,进行在图55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7/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进而,发送装置将α比特的信息发送。对此时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此时的特征性的点是,“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55(c)的第i 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5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21/49、码长 17640比特的LDPC编码”。沿着图55说明关于这一点的一例。
首先,将α比特的信息传送的块为第n+1个块。因而,图55中的7560 比特的信息比特(信息序列)可以表示为“X(n+1,1),X(n+1,2),…,X(n+1,7559),X(n+1,7560)”(即,第n+1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 X(n+1,j)时,为j是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7560比特),图55中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可以表示为“P(n+1,1),P(n+1, 2),…,P(n+1,10079),P(n+1,10080)”(即,当设为P(n+1,k) 时,为k是1以上10080以下的整数的10080比特)。
<1>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时:
此时,准备(1440-α)比特的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比特。例如,准备(1440-α)比特的”零”(准备由(1440-α)个零形成的序列)。并且,通过α比特的信息和(1440-α)比特的“零”,将形成的1440 比特的序列表示为“Y(n+1,1),Y(n+1,2),…,Y(n+1,1439),Y (n+1,144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
进而,为了进行LDPC编码,还需要6120比特的信息。(根据图55(a)、图55(b)、图55(c)可知,为了进行LDPC编码,需要7560比特的信息。由于作为Y(n+1,j)而准备了1440比特,所以还需要7560-1440=6120 比特的信息)。所以,作为该6120比特的信息而准备6120比特的已知序列。例如,设已知序列为6120比特的“零”(由6120个零形成的序列),表示为“Z(n+1,1),Z(n+1,2),…,Z(n+1,6119),Z(n+1,612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
此时,如以下这样进行LDPC编码及数据的发送。
将“Y(n+1,1),Y(n+1,2),…,Y(n+1,1439),Y(n+1,1440)” (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分配给图55的“第i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不发送的信息比特) 5504。因而,通过“Y(n+1,1),Y(n+1,2),…,Y(n+1,1439),Y (n+1,144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得到“X(n+1,6121),X(n+1,6122),…,X(n+1, 7559),X(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
将“Z(n+1,1),Z(n+1,2),…,Z(n+1,6119),Z(n+1,612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分配给“X(i,1),X(i,2),…,X(i,6119),X(i,6120)”的信息6120比特(55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因而,通过“Z(n+1,1),Z(n+1,2),…,Z(n+1, 6119),Z(n+1,612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 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得到“X(n+1,1),X(n+1,2),…,X (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 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
通过上述,由于得到了“X(n+1,6121),X(n+1,6122),…,X(n+1, 7559),X(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及“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所以由此进行编码率 21/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P(n+1,1),P(n+1,2),…,P(n+1,10079),P(n+1,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 P(n+1,k)时,k为1以上10080以下的整数)。
并且,“X(n+1,6121),X(n+1,6122),…,X(n+1,7559),X (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 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由于在图55(c)中是打孔的数据,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由于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因而,发送装置作为第n+1个块的数据,发送“P(n+1,1),P(n+1, 2),…,P(n+1,10079),P(n+1,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0080以下的整数)。
在接收装置的解码部的第n+1个块的解码中,进行以下的处理。
得到与发送装置发送的“P(n+1,1),P(n+1,2),…,P(n+1,10079), P(n+1,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 以上10080以下的整数)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由于发送装置不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由于“X(n+1,1),X(n+1, 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 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制作与该已知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
在“X(n+1,6121),X(n+1,6122),…,X(n+1,7559),X(n+1, 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 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中,存在已知的序列的部分和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但发送装置关于该1440比特,由于是打孔比特(打孔序列)所以不发送。由此,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 6121),X(n+1,6122),…,X(n+1,7559),X(n+1,7560)”的信息 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给出“X(n+1,6121), X(n+1,6122),…,X(n+1,7559),X(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 比特)中的与已知序列的部分对应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此外,给出“X (n+1,6121),X(n+1,6122),…,X(n+1,7559),X(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中的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对应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例如,作为对数似然比而给出零)。
通过如上述那样得到对数似然比,能够得到第n+1个块的17640比特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使用这些对数似然比进行置信度传播解码(BP (Belief Propagation)解码),得到第n+1个块中包含的信息的估计值。
发送装置为了传送第n+1的块中包含的信息的比特数,可以考虑发送包含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既可以是信息的比特数,也可以是信息和奇偶性的比特数)的信息的控制信息码元的方法。接收装置得到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的信息,由此能够知道发送装置发送的第n+1个块的结构,基于此进行上述那样的解码。
<2>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44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时:
此时,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1440比特。并且,将由所提取的1440 比特形成的序列表示为“y(n+1,1),y(n+1,2),…,y(n+1,1439), y(n+1,144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
接着,准备(7560-α)比特的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比特。例如,准备(7560-α)比特的“零”(准备(7560-α)个“零”)。并且,通过(7560-α)比特的“零”和“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1440比特”以外的(α-1440)比特的信息”,将(7560-α)+(α-1440) =6120比特的数据序列表示为“z(n+1,1),z(n+1,2),…,z(n+1,6119),z(n+1,612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6120 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
此时,如以下这样进行LDPC编码及数据的发送。
将“y(n+1,1),y(n+1,2),…,y(n+1,1439),y(n+1,1440)” (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分配给图55的“第i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不发送的信息比特) 5504。因而,通过“y(n+1,1),y(n+1,2),…,y(n+1,1439),y(n+1,144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的 1440比特),得到“X(n+1,6121),X(n+1,6122),…,X(n+1,7559), X(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 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
将“z(n+1,1),z(n+1,2),…,z(n+1,6119),z(n+1,612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分配给“X(i,1),X(i,2),…,X(i,6119),X(i,6120)”的信息6120比特(55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因而,通过“z(n+1,1),z(n+1,2),…,z(n+1, 6119),z(n+1,612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6120 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得到“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
通过上述,由于得到了“X(n+1,6121),X(n+1,6122),…,X(n+1, 7559),X(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及“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所以由此进行编码率 21/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P(n+1,1),P(n+1,2),…,P(n+1,10079),P(n+1,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 P(n+1,k)时,k为1以上10080以下的整数)。
并且,“X(n+1,6121),X(n+1,6122),…,X(n+1,7559),X (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 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由于在图55(c)中是打孔的数据,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在“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中,与(7560-α)比特的“零”对应的序列由于在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中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并且,在“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 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中,发送装置将“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1440比特”以外的(α-1440)比特的信息”发送。
发送装置将“P(n+1,1),P(n+1,2),…,P(n+1,10079),P(n+1, 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0080 以下的整数)发送。
因而,发送装置作为第n+1个块的数据,在“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中,将“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1440比特”以外的(α-1440)比特的信息”及“P(n+1,1),P(n+1,2),…,P(n+1,10079),P(n+1,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0080以下的整数)发送。
在接收装置的解码部的第n+1个块的解码中,进行以下的处理。
得到与发送装置发送的“P(n+1,1),P(n+1,2),…,P(n+1,10079), P(n+1,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 以上10080以下的整数)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X(n+1,6121),X(n+1,6122),…,X(n+1,7559),X(n+1, 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 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由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构成。并且,“X(n+1,6121),X(n+1,6122),…,X(n+1,7559),X(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由于是打孔比特(打孔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X (n+1,6121),X(n+1,6122),…,X(n+1,7559),X(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由此,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 6121),X(n+1,6122),…,X(n+1,7559),X(n+1,7560)”的信息 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对“X(n+1,6121),X(n+1, 6122),…,X(n+1,7559),X(n+1,7560)”的信息144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612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1440比特)的各比特给出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对应的对数似然比(例如,作为对数似然比而给出零)。
在“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中,存在已知的序列的部分和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
此时,在“X(n+1,1),X(n+1,2),…,X(n+1,6119),X(n+1, 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 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中,关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由于发送装置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在“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中,得到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在“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中,关于已知的序列,由于发送装置不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1),X(n+1,2),…,X(n+1,6119),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1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中的已知的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对“X(n+1,1),X(n+1,2),…,X(n+1,6119), X(n+1,6120)”的信息612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 以上6120以下的整数的6120比特)中的已知的序列的各比特给出与已知序列对应的对数似然比。
通过如上述那样得到对数似然比,能够得到第n+1个块的17640比特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使用这些对数似然比进行置信度传播解码(BP (Belief Propagation)解码),得到第n+1个块中包含的信息的估计值。
发送装置为了将第n+1的块中的信息的比特数传送,考虑发送包含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既可以是信息的比特数,也可以是信息和奇偶性的比特数)的信息的控制信息码元的方法。接收装置得到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的信息,由此能够知道发送装置发送的第n+1个块的结构,基于此进行上述那样的解码。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的特征性的点是,“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 55(c)的第i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5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 21/49、码长17640比特的LDPC编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第n+1 个块的数据传送效率的提高及数据的接收品质提高的效果。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55中的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504不被发送装置发送。在接收装置中,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504使用第i个块的除了“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以外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估计。即,如果第i个块的除了“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以外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的可靠性较高,则接收装置中的第i个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的估计精度提高。
着眼于这一点,如果对第i个块的除了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 5504以外的信息比特、即图55的第i个块的6120比特的发送的信息比特 5503优先地分配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序列,则第i个块的 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的估计精度提高。
此外,在信息的传送效率这一点上,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序列不被发送装置发送。除此以外,打孔的比特不被发送装置发送。如果遵循该规则,则如果“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55(c)的第i块的144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5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21/49、码长17640 比特的LDPC编码”,则第n+1个数据的传送效率较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7/15 (打孔后的编码率)、设此时使用的LDPC码的码长(块长)为17640比特、 LDPC码的编码率为21/49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如果是1编码块的比特数z、编码率(打孔后的编码率)、LDPC码的码长(块长)、LDPC 码的编码率与其不同的情形,也只要同样地实施,就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的<1>的情形、<2>的情形中,以如“将“P(n+1,1), P(n+1,2),…,P(n+1,10079),P(n+1,10080)”的1008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10080以下的整数)发送”那样将奇偶性比特全部发送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的一部分)打孔(发送装置也可以不发送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1>的情形中,记载了“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以上 1440以下的整数时”,但也可以在α比特的信息中的满足α为1以上1440 以下的整数的全部的α下,<1>的情形的说明成立。
此外,也可以存在用于<1>的情形的说明成立的满足1以上1440以下的整数α。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2>的情形中,记载了“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 144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时”,但也可以在α比特的信息中的满足α为1441 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的全部的α下,<2>的情形的说明成立。
此外,也可以存在用于<2>的情形的说明成立的满足1441以上7560以下的整数α。
(实施方式J)
到此为止,对发送装置基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编码方法和“方法#B”的编码方法切换、随之接收装置基于1编码块的比特数、编码率将在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等中表示的“方法#A”的解码方法和“方法#B”的解码方法切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对“方法#A”的利用打孔的LDPC编码方法时的数据的发送方法详细地说明。
作为一例,考虑图15的编码率9/15、1编码块比特数z=16200比特时。此时的编码部及打孔部关联的结构的一例是图52所示那样的,说明省略。
考虑生成编码率9/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数据的情况。此时,编码部5203进行编码率27/46、码长16560比特的LDPC 码(LDPC块)的编码。并且,将第i个块的信息表示为X(i,j)(i作为一例为自然数,j为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将第i个块的奇偶性表示为 P(i,k)(i作为一例为自然数,k为1以上6840以下的自然数)。于是,编码部5203在进行第i个编码的情况下,以第i个块的信息X(i,1)至X (i,9720)的9720比特为输入,进行编码率27/46、码长16560比特的LDPC 码(LDPC块)的编码,作为第i个块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输出信息X(i, 1)至X(i,9720)的9720比特及奇偶性P(i,1)至P(i,6840)的6840比特。
并且,打孔部5205从第i个块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信息X(i,1) 至X(i,9720)的9720比特及奇偶性P(i,1)至P(i,6840)的6840 比特的共计16560比特中决定不发送的比特360比特,将除了不发送的比特360比特以外的16200比特作为第i个块的打孔后的数据输出(由此,实现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9/15)。
关于这一点,在图56中表示一例。
图56(a)表示第i个块的信息的结构,第i个块的9720比特的信息 (5601)由“X(i,1),X(i,2),…,X(i,9719),X(i,9720)”的 9720比特构成(即,第i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9720以下的整数的9720比特)。
图56(b)表示进行编码率27/46、码长16560比特的LDPC编码时的第i个块的数据的结构,第i个块的16560比特由“X(i,1),X(i,2),…,X(i,9719),X(i,9720)”的9720比特的信息(5601)和“P(i,1), P(i,2),…,P(i,6839),P(i,6840)”的6840比特的奇偶性(5602) 构成。并且,当设编码率27/46、码长16560比特的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为H,设第i个块的代码字si为si=(X(i,1),X(i,2),…,X(i, 9719),X(i,9720),P(i,1),P(i,2),…,P(i,6839),P(i,6840)) 时,HsiT=0成立(另外,AT意味着是A的转置)。
图56(c)表示在设为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9/15 时发送的第i个块的数据的生成方法。作为这里的特征之一,设为打孔的比特(即,通过进行编码率27/46、码长1656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的第 i个块的16560比特中的不发送的比特)从“X(i,1),X(i,2),…,X (i,9719),X(i,9720)”的9720比特的信息中选择了360比特。
例如,如图56(c)那样,在各块中,将“X(i,1),X(i,2),…, X(i,9359),X(i,9360)”的信息9360比特(5603)(当表示为X(i,j) 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作为第i个块的9360比特的发送的信息比特(5603),将“X(i,9361),X(i,9362),…,X(i,9719),X(i,9720)”的信息360比特(56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作为第i个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604)。
因而,发送装置将“X(i,1),X(i,2),…,X(i,9359),X(i, 9360)”的信息9360比特(56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及P(i,1),P(i,2),…,P(i,6839), P(i,6840)的6840比特的奇偶性(设P(i,k)时,k为1以上6840以下的整数)(5602)的16200比特的数据发送(5605)。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设在各块中打孔的数据为“X(i,9361),X(i, 9362),…,X(i,9719),X(i,9720)”的信息360比特(56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但这不过是例子,从“X(i,1),X(i,2),…,X(i,9719),X(i,9720)”的9720比特(即,第i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 9720以下的整数的9720比特)中作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而选择 360比特的方法并不限于此(其中,在各块中,假设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的选择方法为同样的。即,例如在某个块中将X(i,5400)设定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其他块中也将X(i,5400)设定为打孔的数据(不发送的数据))。
以下,以将“X(i,9361),X(i,9362),…,X(i,9719),X(i, 9720)”的信息360比特(5604)(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9361以上 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设定为第i个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604)的情况下为例继续说明。
在上述说明中,考虑生成编码率9/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数据的情况。此时的1编码块的生成是在上述中说明那样的。此时,为了形成1编码块,需要9720比特的信息。
这里,如果对系统考虑,则想要发送的信息量并不一定为9720的倍数的比特数(9720×N比特(N是自然数))。在此情况下,需要特殊的处理。以下,对其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将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的比特数设为“9720×n+α比特”(其中,n 是0以上的整数,α是0以上9719以下的整数),能够一般化。
此时,当n是1以上的整数且α为0时,发送装置进行在图56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9/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
当n是0以上的整数且α为1以上9719以下的整数时,进行在图56 中表示的处理,生成n个“编码率9/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块,生成该n个块并发送,还需要用来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处理 (相当于进行上述“特殊的处理”)。
以下,对“用来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处理”详细地说明。
这里考虑的情形为“发送装置发送的信息的比特数是“9720×n+α比特”、 n是0以上的整数且α是1以上9719以下的整数时”。如在前面也叙述那样,在该情形中,关于“9720×n比特”的信息,进行在图56中表示的处理,生成 n个“编码率9/15,1编码块的比特数16200比特,“方法#A””的块,生成该 n个块并发送。进而,发送装置将α比特的信息发送。对此时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此时的特征性的点是,“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56(c)的第i 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6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27/46、码长16560 比特的LDPC编码”。沿着图56说明关于这一点的一例。
首先,传送α比特的信息的块为第n+1个块。因而,图56中的9720 比特的信息比特(信息序列)可以表示为“X(n+1,1),X(n+1,2),…,X(n+1,9719),X(n+1,9720)”(即,第n+1个块的信息当表示为 X(n+1,j)时,为j是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9720比特),图56中的 6840比特的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可以表示为“P(n+1,1),P(n+1,2),…,P(n+1,6839),P(n+1,6840)”(即,当设为P(n+1,k)时,为k是1以上6840以下的整数的6840比特)。
<1>当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以上360以下的整数时:
此时,准备(360-α)比特的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比特。例如,准备(360-α)比特的“零”(准备由(360-α)个零形成的序列)。并且,将由α比特的信息和(360-α)比特的“零”形成的360比特的序列表示为“Y(n+1,1),Y(n+1,2),…,Y(n+1,359),Y(n+1,36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360以下的整数的360 比特)。
进而,为了进行LDPC编码,还需要9720比特的信息(根据图56(a)、图56(b)、图56(c)可知,为了进行LDPC编码,需要9720比特的信息。由于作为Y(n+1,j)而准备了360比特,所以还需要9720-360=9360比特的信息)。所以,作为该9360比特的信息而准备9360比特的已知序列。例如,作为已知序列为9360比特的“零”(作为由9360个零形成的序列),表示为“Z(n+1,1),Z(n+1,2),…,Z(n+1,9359),Z(n+1,936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
此时,如以下这样进行LDPC编码及数据的发送。
将“Y(n+1,1),Y(n+1,2),…,Y(n+1,359),Y(n+1,360)” (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36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 分配给图56的“第i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604。因而,通过“Y(n+1,1),Y(n+1,2),…,Y(n+1,359),Y(n+1, 36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360以下的整数的360 比特),“X(n+1,9361),X(n+1,9362),…,X(n+1,9719),X(n+1, 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 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
将“Z(n+1,1),Z(n+1,2),…,Z(n+1,9359),Z(n+1,936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分配给“X(i,1),X(i,2),…,X(i,9359),X(i,9360)”的信息9360比特(56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因而,通过“Z(n+1,1),Z(n+1,2),…,Z(n+1, 9359),Z(n+1,936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 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得到“X(n+1,1),X(n+1,2),…,X (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 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
通过上述,由于得到了“X(n+1,9361),X(n+1,9362),…,X(n+1, 9719),X(n+1,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及“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所以由此进行编码率 27/46、码长1656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P(n+1,1),P(n+1,2),…,P(n+1,6839),P(n+1,6840)”的68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 (n+1,k)时,k为1以上6840以下的整数)。
并且,“X(n+1,9361),X(n+1,9362),…,X(n+1,9719),X (n+1,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 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由于在图56(c)中是打孔的数据,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由于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因而,发送装置作为第n+1个块的数据而发送“P(n+1,1),P(n+1, 2),…,P(n+1,6839),P(n+1,6840)”的68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6840以下的整数)。
在接收装置的解码部的第n+1个块的解码中,进行以下的处理。
得到与发送装置发送的“P(n+1,1),P(n+1,2),…,P(n+1,6839), P(n+1,6840)”的68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 以上6840以下的整数)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由于发送装置不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1),X(n+1,2),…,X(n+1,6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由于“X(n+1,1),X(n+1, 2),…,X(n+1,6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 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制作与该已知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
在“X(n+1,9361),X(n+1,9362),…,X(n+1,9719),X(n+1, 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 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中存在已知的序列的部分和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但发送装置关于该360比特,由于是打孔比特(打孔序列)所以不发送。由此,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 9361),X(n+1,9362),…,X(n+1,9719),X(n+1,9720)”的信息 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 36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给出“X(n+1,9361),X(n+1, 9362),…,X(n+1,9719),X(n+1,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中的与已知序列的部分对应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此外,给出“X(n+1,9361), X(n+1,9362),…,X(n+1,9719),X(n+1,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中的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对应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例如作为对数似然比而给出零)。
通过如上述那样得到对数似然比,能够得到第n+1个块的16560比特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使用这些对数似然比进行置信度传播解码(BP (Belief Propagation)解码),得到第n+1个块中包含的信息的估计值。
发送装置为了传送第n+1的块中包含的信息的比特数,可以考虑发送包含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既可以是信息的比特数,也可以是信息和奇偶性的比特数)的信息的控制信息码元的方法。接收装置得到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的信息,由此,能够知道发送装置发送的第n+1个块的结构,基于此进行上述那样的解码。
<2>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时:
此时,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360比特。并且,将由提取出的360比特形成的序列表示为“y(n+1,1),y(n+1,2),…,y(n+1,359),y (n+1,36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36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
接着,准备(9720-α)比特的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比特。例如,准备(9720-α)比特的“零”(准备(9720-α)个“零”)。并且, (9720-α)比特的“零”和“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360 比特”以外的(α-360)比特的信息”,由此,将(9720-α)+(α-360) =9360比特的数据序列表示为“z(n+1,1),z(n+1,2),…,z(n+1,9359),z(n+1,936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9360 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
此时,如以下这样进行LDPC编码及数据的发送。
将“y(n+1,1),y(n+1,2),…,y(n+1,359),y(n+1,360)” (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36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 分配给图56的“第i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不发送的信息比特)5604。因而,通过“y(n+1,1),y(n+1,2),…,y(n+1,359),y(n+1,360)”(即,当表示为y(n+1,j)时,为j是1以上36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得到“X(n+1,9361),X(n+1,9362),…,X(n+1,9719),X(n+1, 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 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
将“z(n+1,1),z(n+1,2),…,z(n+1,9359),z(n+1,9360)” (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分配给“X(i,1),X(i,2),…,X(i,9359),X(i,9360)”的信息9360比特(5603)(当表示为X(i,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因而,通过“z(n+1,1),z(n+1,2),…,z(n+1, 9359),z(n+1,9360)”(即,当表示为Z(n+1,j)时,为j是1以上9360 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得到“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
通过上述,由于得到了“X(n+1,9361),X(n+1,9362),…,X(n+1,9719),X(n+1,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及“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所以由此进行编码率 27/46、码长16560比特的LDPC编码,得到“P(n+1,1),P(n+1,2),…,P(n+1,6839),P(n+1,6840)”的68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 (n+1,k)时,k为1以上6840以下的整数)。
并且,“X(n+1,9361),X(n+1,9362),…,X(n+1,9719),X (n+1,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 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由于在图56(c)中是打孔的数据,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
在“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中,与(9720-α)比特的“零”对应的序列由于在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中是已知的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并且,在“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 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中,发送装置将“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360比特”以外的(α-360)比特的信息”发送。
发送装置将“P(n+1,1),P(n+1,2),…,P(n+1,6839),P(n+1, 6840)”的68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6840 以下的整数)发送。
因而,发送装置作为第n+1个块的数据,在“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中,将“α比特的信息中的“从α比特的信息中提取的360比特”以外的(α-360)比特的信息”及“P(n+1,1),P(n+1,2),…,P(n+1,6839),P(n+1,6840)”的6840 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6840以下的整数)发送。
在接收装置的解码部的第n+1个块的解码中,进行以下的处理。
得到与发送装置发送的“P(n+1,1),P(n+1,2),…,P(n+1,6839), P(n+1,6840)”的68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 以上6840以下的整数)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X(n+1,9361),X(n+1,9362),…,X(n+1,9719),X(n+1, 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 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由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构成。并且,由于“X(n+1,9361),X(n+1,9362),…,X(n+1,9719),X(n+1, 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 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是打孔比特(打孔序列),所以发送装置不发送“X (n+1,9361),X(n+1,9362),…,X(n+1,9719),X(n+1,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由此,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 9361),X(n+1,9362),…,X(n+1,9719),X(n+1,9720)”的信息 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 360比特)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对“X(n+1,9361),X(n+1, 9362),…,X(n+1,9719),X(n+1,9720)”的信息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9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360比特)的各比特给出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对应的对数似然比(例如,作为对数似然比而给出零)。
在“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中,存在已知的序列的部分和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部分。
此时,在“X(n+1,1),X(n+1,2),…,X(n+1,9359),X(n+1, 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 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中,关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由于发送装置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在“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 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中,得到与想要向接收装置传送的信息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例如对数似然比。
在“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中,关于已知的序列,由于发送装置不发送,所以接收装置根据接收信号,不是求出与“X(n+1,1),X(n+1,2),…,X(n+1,9359),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 j是1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中的已知的序列的各比特对应的对数似然比,而是对“X(n+1,1),X(n+1,2),…,X(n+1,9359), X(n+1,9360)”的信息9360比特(当表示为X(n+1,j)时,为j是1 以上9360以下的整数的9360比特)中的已知的序列的各比特给出与已知序列对应的对数似然比。
通过如上述那样得到对数似然比,能够得到第n+1个块的16560比特的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使用这些对数似然比进行置信度传播解码(BP (Belief Propagation)解码),得到第n+1个块中包含的信息的估计值。
发送装置为了传送第n+1的块中包含的信息的比特数,可以考虑发送包含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既可以是信息的比特数,也可以是信息和奇偶性的比特数)的信息的控制信息码元的方法。接收装置得到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的比特数的信息,由此,能够知道发送装置发送的第n+1个块的结构,基于此进行上述那样的解码。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的特征性的点是,“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 56(c)的第i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6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 27/46、码长16560比特的LDPC编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第n+1 个块的数据传送效率的提高及数据的接收品质提高的效果。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56中的第i个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604不被发送装置发送。在接收装置中,第i个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604使用第 i个块的除了“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以外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估计。即,如果第i个块的除了“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以外的比特的对数似然比的可靠性较高,则接收装置中的第i个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的估计精度提高。
着眼于这一点,如果对第i个块的除了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604 以外的信息比特、即图56的第i个块的9360比特的发送的信息比特5603 优先地分配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序列,则第i个块的360 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的估计精度提高。
此外,在信息的传送效率这一点上,对于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已知的序列不被发送装置发送。除此以外,打孔的比特不被发送装置发送。如果遵循该规则,则如果“将α比特的信息优先地用于图56(c)的第i块的360比特的打孔的信息比特5604的部分,进行编码率27/46、码长16560 比特的LDPC编码”,则第n+1个数据的传送效率较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设1编码块的比特数z=16200比特、编码率9/15 (打孔后的编码率)、设此时使用的LDPC码的码长(块长)为16560比特、设LDPC码的编码率为27/46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即使是1 编码块的比特数z、编码率(打孔后的编码率)、LDPC码的码长(块长)、 LDPC码的编码率与此不同的情形,只要同样,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的<1>的情形、<2>的情形中,以如“将“P(n+1,1), P(n+1,2),…,P(n+1,6839),P(n+1,6840)”的6840比特的奇偶性(当设为P(n+1,k)时,k为1以上6840以下的整数)发送”那样将奇偶性比特全部发送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的一部分)打孔(发送装置也可以不发送奇偶性比特(奇偶性序列) (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1>的情形中,记载了“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1以上 360以下的整数时”,但也可以是,在α比特的信息中的满足α为1以上360 以下的整数的全部的α下,<1>的情形的说明成立。
此外,也可以存在用于<1>的情形的说明成立的满足1以上360以下的整数α。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2>的情形中,记载了“α比特的信息中的α为 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时”,但也可以是,在α比特的信息中的满足α为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的全部的α下,<2>的情形的说明成立。
此外,也可以存在用于<2>的情形的说明成立的满足361以上9720以下的整数α。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有关本发明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由于纠错能力较高,所以能够确保较高的数据接收品质。
标号说明
100 发送装置
150 接收装置

Claims (2)

1.一种发送方法,使用多个编码方式,其特征在于,
包括:
编码步骤,对于多个信息序列,按照每个信息序列,从预先决定的上述多个编码方式的组合中选择一个编码方式,使用所选择的编码方式将信息序列编码而得到编码序列;
调制步骤,将上述编码序列调制而得到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以及
发送步骤,对上述第1调制信号和上述第2调制信号中的至少一方,一边实施相位变更一边使相位变更的程度规则地变化而进行发送;
上述多个编码方式至少包括第1编码方式和第2编码方式;
上述第1编码方式是将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的第1代码字作为上述编码序列的方式,上述第1代码字的比特数是N比特,上述第1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N,上述第1编码方式的编码率是第1编码率;
上述第2编码方式是将对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而生成的比特序列作为上述编码序列的方式,上述第2代码字使用与上述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上述第2代码字的比特数是L比特,上述第2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L,上述比特序列的比特数是N比特,上述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方式的编码率是与上述第1编码率不同的第2编码率。
2.一种发送装置,使用多个编码方式,其特征在于,
包括:
编码部,对于多个信息序列,按照每个信息序列,从预先决定的上述多个编码方式的组合中选择一个编码方式,使用所选择的编码方式将信息序列编码而得到编码序列;
调制部,将上述编码序列调制而得到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以及
发送部,对上述第1调制信号和上述第2调制信号中的至少一方,一边实施相位变更一边使相位变更的程度规则地变化而进行发送;
上述多个编码方式至少包括第1编码方式和第2编码方式;
上述第1编码方式是将使用第1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的第1代码字作为上述编码序列的方式,上述第1代码字的比特数是N比特,上述第1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N,上述第1编码方式的编码率是第1编码率;
上述第2编码方式是将对第2代码字进行打孔处理而生成的比特序列作为上述编码序列的方式,上述第2代码字使用与上述第1奇偶校验矩阵不同的第2奇偶校验矩阵而生成,上述第2代码字的比特数是L比特,上述第2奇偶校验矩阵的列数是L,上述比特序列的比特数是N比特,上述打孔处理后的第2编码方式的编码率是与上述第1编码率不同的第2编码率。
CN201580017476.9A 2014-05-30 2015-05-25 发送装置及发送方法 Active CN1061653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04994P 2014-05-30 2014-05-30
US62/004,994 2014-05-30
US201462009387P 2014-06-09 2014-06-09
US62/009,387 2014-06-09
US201462021811P 2014-07-08 2014-07-08
US62/021,811 2014-07-08
JP2015-096313 2015-05-11
JP2015096313A JP6628124B2 (ja) 2014-05-30 2015-05-11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PCT/JP2015/002613 WO2015182102A1 (ja) 2014-05-30 2015-05-25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5302A CN106165302A (zh) 2016-11-23
CN106165302B true CN106165302B (zh) 2020-07-07

Family

ID=5488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7476.9A Active CN106165302B (zh) 2014-05-30 2015-05-25 发送装置及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10236914B2 (zh)
EP (1) EP3151435A4 (zh)
JP (1) JP6628124B2 (zh)
CN (1) CN1061653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4620B2 (ja) * 2014-05-16 2019-07-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JP6628124B2 (ja) 2014-05-30 2020-01-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US10453325B2 (en) 2015-06-01 2019-10-22 Apple Inc. Creation of reminders using activity state of an application
US9603123B1 (en) 2015-06-04 2017-03-21 Apple Inc. Sending smart alerts on a device at opportune moments using sensors
US10235863B2 (en) 2015-06-05 2019-03-19 Apple Inc. Smart location-based reminders
WO2018129695A1 (en) 2017-01-12 2018-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and repetition for data encoding
JP6903979B2 (ja) * 2017-02-20 2021-07-1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049095B2 (ja) * 2017-06-29 2022-04-06 日本放送協会 符号化器、復号器、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6930374B2 (ja) * 2017-10-31 2021-09-0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6930377B2 (ja) * 2017-10-31 2021-09-0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6930372B2 (ja) 2017-10-31 2021-09-0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6930376B2 (ja) * 2017-10-31 2021-09-0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6930373B2 (ja) 2017-10-31 2021-09-0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6930375B2 (ja) * 2017-10-31 2021-09-0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7283611B2 (ja) * 2018-01-18 2023-05-30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283612B2 (ja) * 2018-01-18 2023-05-30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135343B2 (ja) * 2018-01-18 2022-09-13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119431B2 (ja) 2018-01-18 2022-08-17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WO2019142681A1 (ja) 2018-01-18 2019-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JP7077630B2 (ja) * 2018-01-18 2022-05-3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283610B2 (ja) * 2018-01-18 2023-05-30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272492B2 (ja) * 2018-01-18 2023-05-12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077628B2 (ja) 2018-01-18 2022-05-3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077629B2 (ja) * 2018-01-18 2022-05-3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077627B2 (ja) * 2018-01-18 2022-05-3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135344B2 (ja) * 2018-01-18 2022-09-13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7210272B2 (ja) 2018-12-28 202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放送システム、エンコーダ、多重化装置、多重化方法、系統切替装置、および同期制御装置
JP2021150919A (ja) * 2020-03-23 2021-09-27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67756A2 (en) * 2002-05-31 2003-12-03 Broadcom Corporation Turbo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codec with variable code rate and signal constellation
US7035355B2 (en) * 2001-09-17 2006-04-25 Dige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e arbitration in a multi-stream multimedia system
CN101056133A (zh) * 2006-03-15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多天线发射分集方法及其装置
WO2008074919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CN101796748A (zh) * 2007-10-03 2010-08-04 Lg电子株式会社 针对广播多播业务的传输优化
CN103607265A (zh) * 2013-11-25 2014-02-2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选择性映射方式的载波上行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684578A (zh) * 2012-09-21 2014-03-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和接收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7058A1 (en) * 2001-02-20 2002-10-24 Cu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eedback-based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coding
US7702986B2 (en) * 2002-11-18 2010-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compatible LDPC codes
KR20060063012A (ko) * 2004-12-06 2006-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성상도 조합을 통한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및방법
KR100833515B1 (ko) * 2006-12-05 2008-05-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가변 정보 길이 및 가변 부호율을 가진 ldpc 부호의패리티 검사 행렬 생성 방법, 부/복호화 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하는 장치
JP2008153760A (ja) * 2006-12-14 2008-07-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情報符号化装置
JP2010518757A (ja) * 2007-02-06 2010-05-27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明示的巡回遅延および暗示的巡回遅延を用いるmimo伝送
US7861134B2 (en) * 2007-02-28 2010-12-28 Cenk Kos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DPC coding
CN101796758A (zh) * 2007-08-30 2010-08-04 汤姆逊许可证公司 用于提供不同数据损失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US9772936B2 (en) * 2008-07-10 2017-09-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Data collection and compression in a solid state storage device
CN103957373B (zh) * 2009-02-06 2018-01-1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和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JP5356073B2 (ja) * 2009-03-06 2013-1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パンクチャパターン選択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495477B2 (en) * 2010-02-11 2013-07-23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
US8356137B2 (en) * 2010-02-26 2013-01-15 Apple Inc. Data storage scheme for non-volatile memories based on data priority
JP5578619B2 (ja) * 2010-12-10 2014-08-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8867482B2 (en) * 2010-12-10 2014-10-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and signal generation device
US9294165B2 (en) * 2011-04-19 2016-03-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and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US10069665B2 (en) * 2012-12-21 2018-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y using modulation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5128290A (ja) * 2013-12-27 2015-07-09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KR102285955B1 (ko) * 2014-02-07 2021-08-05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수신 방법,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방법
JP6544620B2 (ja) * 2014-05-16 2019-07-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JP6628124B2 (ja) * 2014-05-30 2020-01-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5355B2 (en) * 2001-09-17 2006-04-25 Dige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e arbitration in a multi-stream multimedia system
EP1367756A2 (en) * 2002-05-31 2003-12-03 Broadcom Corporation Turbo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codec with variable code rate and signal constellation
CN101056133A (zh) * 2006-03-15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多天线发射分集方法及其装置
WO2008074919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CN101796748A (zh) * 2007-10-03 2010-08-04 Lg电子株式会社 针对广播多播业务的传输优化
CN103684578A (zh) * 2012-09-21 2014-03-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和接收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607265A (zh) * 2013-11-25 2014-02-2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选择性映射方式的载波上行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punctured woven convolutional codes;Yingxin Yu,et al;《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and Systems》;20120730;第10-13页 *
实现复杂度控制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研究;金欣;《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信息科技辑》;20060515;第1-6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41025A1 (en) 2017-02-09
JP2015228647A (ja) 2015-12-17
US20210306007A1 (en) 2021-09-30
US20190158121A1 (en) 2019-05-23
JP6628124B2 (ja) 2020-01-08
US10637505B2 (en) 2020-04-28
US11923871B2 (en) 2024-03-05
US10236914B2 (en) 2019-03-19
EP3151435A1 (en) 2017-04-05
EP3151435A4 (en) 2017-05-31
US20200195277A1 (en) 2020-06-18
US11063609B2 (en) 2021-07-13
CN106165302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5302B (zh) 发送装置及发送方法
US20240162919A1 (en)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US10700746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device
JP6807563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
KR102051923B1 (ko) 송신방법, 송신장치, 수신방법 및 수신장치
KR20210033557A (ko) 신호생성방법 및 신호생성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