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0725B - 输出电路与侦测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输出电路的连接端口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出电路与侦测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输出电路的连接端口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0725B
CN106160725B CN201510168700.6A CN201510168700A CN106160725B CN 106160725 B CN106160725 B CN 106160725B CN 201510168700 A CN201510168700 A CN 201510168700A CN 106160725 B CN106160725 B CN 106160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ircuit
voltage signal
period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87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0725A (zh
Inventor
许智渊
王堉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 Corp filed Critical Ali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1687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0725B/zh
Priority to US14/930,671 priority patent/US983245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160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0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0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0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4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receivers
    • H04N17/045Self-contained test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66Circuit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mparing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one or several thresholds and for indicating the result not covered by subgroups G01R19/16504, G01R19/16528, G01R19/16533
    • G01R19/16576Circuit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mparing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one or several thresholds and for indicating the result not covered by subgroups G01R19/16504, G01R19/16528, G01R19/16533 comparing DC or AC voltage with one threshol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33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01R19/16557Logic probes, i.e. circuits indicating logic state (high, low, 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Amplifier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输出电路包含:一位准调整电路以及一判断电路。该输出电路用以产生一输出至该输出电路的一输出端,该输出端耦接于一连接端口。该位准调整电路耦接于该输出端,并且用以根据该输出端上于一第一时段的一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输出端上于一第二时段的一第二电压信号,产生至少一调整后信号。该判断电路耦接于该位准调整电路,并且用以根据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产生一判断信号,其中该判断信号指出该连接端口是否连接于一负载。

Description

输出电路与侦测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输出电路的连接端口 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输出电路,尤指一种侦测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输出电路的连接端口的输出电路、相关侦测方法,以及影像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多媒体播放装置(如机顶盒)通常透过连接端口与传输线将影音信号输出至显示设备。为了因应不同显示设备上所支援的不同影像信号规格,多媒体播放装置上通常配置有相容于不同规格的连接端口,例如,复合视频信号规格(Composite video)、S视频信号规格(S-Video)、色差视频信号规格(Component Video)、数字视讯接口规格(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以及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规格(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HDMI)等。然而,仅管多媒体播放装置配置相容于不同规格的连接端口,但在实际使用时,往往有部分的连接端口并未连接于任何显示设备,而相关于这些连接端口的输出电路或是信号处理电路因无法得知是否需要输出影像信号,而必须维持正常运作,进而造成无谓的能量浪费。为了避免无谓的能量消耗,习知技术中存在数种侦测视频传输线是否与连接端口相连的技术。透过这样的侦测技术,多媒体播放装置可进一步将信号处理电路或是输出电路关闭或者切换至省电状态,减少功率消耗。
常见的侦测技术便是在连接端口内中设置机械制动机构。当传输线的连接端子插入连接端口时,机械制动机构中的弹簧片弹起,使得附带于弹簧片上的电路因而开路或短路,产生电流或电压信号。并且,此一信号将回馈至信号处理电路或输出电路,控制其运作状态。如此一来,信号处理电路或输出电路可在未接收受到机械制动机构产生的信号时关闭,并且在传输线插入连接端口时,收到机械制动机构产生的信号时启动。然而,这种方式造成硬体成本的提升,也就是机械制动机构与其附带电路的硬体成本。并且,在这种架构中,信号处理电路或输出电路需要提供额外的信号接脚来接收信号。如此一来增加了输出电路或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布局的复杂度。并且,机械制动机构可能因反复插拔传输线而磨损、甚至是被破坏。
图1与图2绘示了一种习知的侦测技术,并具体地解释了这种侦测技术可能面临到的问题。请参考图1,输出电路10中的输出级可产生一输出电流I_OUT至输出端E_OUT,提供给负载50,且输出端E_OUT串接一匹配电阻R1,匹配电阻R1的阻值与负载50的等效电阻R2匹配,在这种侦测技术中,比较器将输出端E_OUT上的电压V_OUT与临界电压值VTH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输出电路10是否与负载50连接,但是这种侦测技术的准确性却会受到输出电路10与负载50的耦合方式所影响。图2的(a)部分绘示了在直流耦合下(耦合电容C不存在),输出电路10的输出级输出一固定电流I_OUT时,电压V_OUT的变化。其中,当负载50与输出电路10相连时,输出端E_OUT所串接的匹配电阻R1与负载50的等效电阻R2形成并联,使输出端E_OUT上产生较低的电压V_OUT(具有电压值Vt1);反之,若负载50未与输出电路10相连时,输出端E_OUT上则产生较高的电压V_OUT(具有电压值Vt2)。因此,输出电路10的比较器可利用一介于电压值Vt1与Vt2之间的一个临界值做为判断输出电路10是否与负载相连的临界电压值VTH。图2的(b)部分则绘示了在交流耦合下(耦合电容C存在)电压V_OUT的变化。其中,电压V_OUT的变化与直流耦合的情形有一样的趋势,在负载50未与输出电路10相连时,电压V_OUT会升高。但不论是在未与负载50相连的情况或与负载50相连的情况下,电压V_OUT的值都比直流耦合时为高。在负载50与输出电路10相连时,电压V_OUT的电压值Vt3高于直流耦合时的电压值Vt1,而在负载未与输出电路10相连时,电压V_OUT的电压值Vt4高于直流耦合时的电压值Vt2。换言之,耦合电容C的存在会造成电压V_OUT正向的偏移(V_offset)。如此一来,在交流耦合时,由于Vt3与Vt4皆高于临界电压值VTH,因此,基于电压值Vt1与Vt2所选择出的临界电压值VTH并无法让输出电路10的比较器正确地判断出负载50的连接状况。因此,除非设计出可随耦合电容C的存在而改变的临界电压值,否则并无法根据固定的临界电压同时因应直流耦合与交流耦合的情形。然而,设计可变临界电压会直接增加输出电路10的电路复杂度。由此可知,习知的侦测技术仍存在需要被改进的缺陷。
发明内容
由上可知,由于输出电路与负载之间的耦合电容会造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上的输出电压偏移,从而造成比较器无法正确地判断出负载是否与输出电路连接。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消除输出电压中的偏移的方式,不论偏移存在与否,这种方式所设定的判断条件(即比较器的临界电压)都能正确地判断出与负载的连接状态。进一步来说,本发明在输出电路中加入了可消除输出电压的偏移的位准调整电路来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来说,本发明于不同时段内,利用输出电路在输出端上产生不同的电压信号,再利用位准调整电路取样这些电压信号,并且产生调整后的信号。最后,判断电路可根据这个调整后的信号来判断负载是否连接与输出电路。由于耦合电容所造成的偏移对输出端上的电压影响是固定的,所以本发明利用位准调整电路取样不同时段内输出端上的电压信号,接着将两者相减,可抵消其中的偏移。因此,后续的判断电路将不会受到偏移的干扰而无法判断出与负载的连接状况。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出电路,该输出电路包含:一位准调整电路以及一判断电路。该输出电路用以产生一输出至该输出电路的一输出端,该输出端耦接于一连接端口。该位准调整电路耦接于该输出端,并且用以根据该输出端上于一第一时段的一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输出端上于一第二时段的一第二电压信号,产生至少一调整后信号。该判断电路耦接于该位准调整电路,并且用以根据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产生一判断信号,其中该判断信号指出该连接端口是否连接于一负载。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侦测对应于一输出电路的一连接端口是否连接于一负载的方法,其中该连接端口连接于一输出端,该方法包含:于一第一时段内在该输出端上产生一第一电压信号,并且于一第二时段内在该输出端上产生一第二电压信号;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压信号,产生至少一调整后信号;以及根据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产生一判断信号,其中该判断信号指出该连接端口是否连接于该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输出电路的架构示意图。
图2解释习知输出电路无法正确判断负载连接的原因。
图3为本发明输出电路的一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输出电路的位准调整电路的一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位准调整电路于不同操作阶段内的操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输出电路的位准调整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位准调整电路于不同操作阶段内的操作示意图。
图8为图6的位准调整电路内的控制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输出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输出电路的操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0 输出电路
210 输出级
50 负载
R1、R2、R_Gnd 电阻
C、C_sample、 电容
C_sample1~C_sample4
120、220 位准调整电路
130 判断电路
140 讯号处理电路
200 电路板
300 连接埠
400 连接线
500 外部装置
S1~S3、SW1、SW2 可控制开关
E_OUT 输出端
150 电流源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发明输出电路的一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输出电路100包含有位准调整电路120以及判断电路130。输出电路100包含有一输出端E_OUT,并且透过电路板200上的走线连接至电路板200上的一个连接端口300。在连接端口300与输出端E_OUT之间,电路板200上设置有匹配电阻R1,用以与外部装置500(可为一显示设备)的等效电阻R2进行匹配(电阻R1与R2的电阻值R分别以R1与R2来表示),且可能存在有一耦合电容C。外部装置500连接至传输线400的一端,而传输线400的另一端可插入连接端口300。当传输线400端插入连接端口300时,输出电路100中还包含一信号处理电路140。信号处理电路140中包含一电流输出级,用以将信号(如视频信号)输出给外部装置50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与负载相连」的叙述来代表输出电路100、传输线400以及外部装置500三者形成完整的连接,而以「未与负载相连」的叙述来代表输出电路100未与传输线400以及外部装置500形成完整的连接,例如是,传输线400未插入连接端口300,或者是传输线400插入连接端口300,但却未与外部装置500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电路140包含一个电流输出形式的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并且,数字至模拟转换器根据第一数字信号S_code1与第二数字信号S_code2,产生输出,控制内部的电流输出级,在输出电路100的第一操作阶段Phase 1与第二操作阶段Phase 2内,分别产生相对应于第一数字信号S_code1与第二数字信号S_code2的第一电流I1以及第二电流I2,以分别在输出端E_OUT上形成电压信号V1与V2。位准调整电路120则会取样电压信号V1与V2,据此产生至少一个调整后信号S_Adj1,在这个调整信号中,耦合电容C所造成的可能偏移将会被抵销。以下将说明位准调整电路120的工作原理。
首先,考虑当输出电路100未与负载相连,且耦合电容C不存在时,信号处理电路140中的电流输出级在第一操作阶段Phase 1内产生的第一电流I1会在输出端E_OUT上形成电压值为I1*R1的第一电压信号V1。然若输出电路100与负载之间存在耦合电容C时(信号处理电路140中的电流输出级同样产生第一电流I1),则耦合电容C会带来额外的电位差Δ1,使得此时第一电压信号V1的电压值为I1*R1+Δ1。同样的,在输出电路100未与负载相连且耦合电容C不存在的情形下,信号处理电路140中的电流输出级在第二操作阶段Phase 2内产生的第二电流I2会在输出端E_OUT上形成电压值为I2*R1的第二电压信号V2。而当输出电路100与负载之间存在耦合电容C时(信号处理电路140中的电流输出级同样产生第二电流I2),则耦合电容C带来额外的电位差Δ1,将使第二电压信号V2的电压值为I2*R1+Δ1。值得注意的是,不论耦合电容C存在与否,若将不同操作阶段内输出端E_OUT上所产生的第一电压信号V1与第二电压信号V2相减,最后都会得到V2-V1=(I2-I1)*R1的结果。显然,将不同时段内输出端E_OUT上的电压取样后再相减的方式可排除耦合电容C所造成的偏移Δ1。
接着,考虑当输出电路100与负载相连,且耦合电容C不存在的情形下,信号处理电路140中的电流输出级在第一操作阶段Phase 1内产生的第一电流I1会在输出端E_OUT上形成电压值为I1*(R1//R2)的第一电压信号V1;在耦合电容C存在的情形下,则输出端E_OUT上的第一电压信号V1的电压值为I1*(R1//R2)+Δ2。同样的,在输出电路100与负载相连且耦合电容C不存在的情形下,信号处理电路140中的电流输出级在第二操作阶段Phase 2内产生的第二电流I2会在输出端E_OUT上形成电压值为I2*(R1//R2)的第二电压信号V2;若耦合电容C存在时,则使输出端E_OUT上的第二电压信号V2的电压值变为I2*(R1//R2)+Δ2。若将不同操作阶段内输出端E_OUT上的第一电压信号V1与第二电压信号V2进行相减,则可得到V2-V1=(I2-I1)*(R1//R2)。同样的,在输出电路100与负载相连的情况下,将不同时段内输出端E_OUT上的电压取样后再相减的方式亦可排除耦合电容C造成的偏移Δ2。
从以上说明可知,在与负载相连的情况中,将不同操作阶段内输出端E_OUT上的第一电压信号V1与第二电压信号V2进行相减,可以得到电压信号差V2-V1=(I2-I1)*(R1//R2);而未与负载相连的情况中,则可以得到电压信号差V2-V1=(I2-I1)*(R1),因此,电压信号差V2-V1不会像第一电压信号V1与第二电压信号V2,受到偏移的干扰。另一方面来说,由于与负载相连的情况中所得到的电压信号差(I2-I1)*(R1//R2)实际上小于未与负载相连的情况中的电压差信号V2-V1=(I2-I1)*R1(在阻抗完全匹配时,与负载相连的情况中的电压信号差仅仅是未与负载相连的情况中的电压差信号的一半),因此,电压信号差V2-V1确实地反映出了与负载连接状态的变化。
根据上述可知,只要对不同时段内输出端E_OUT上的电压取样后再相减,可以得到不被偏移干扰,且能确实反映出负载连接状况的信号。因此,本发明利用位准调整电路120来将上述的理论付诸实现。位准调整电路120对第一操作阶段Phase_1内输出端E_OUT上的第一电压信号V1进行取样并保持,并且在第二操作阶段Phase_2内,根据所保持的第一电压信号V1,与此时输出端E_OUT上的第二电压信号V2,产生至少一个调整后信号S_Adj1。请进一步参考图4中关于位准调整电路120的具体架构以及详细操作的解释。
图4绘示了位准调整电路120的一个实施例的架构,其中位准调整电路120包含有由取样电容C_sample以及可控制开关S1以及S2所组成的取样保持电路,其中,可控制开关S1以及S2可由外部电路产生的控制信号所控制,或者由内部的控制电路所控制,两者均属本发明的范畴。
图5的(a)部分与(b)部分别绘示了位准调整电路120在第一操作阶段Phase 1前半部与后半部的运作。在前半部时,可控制开关S1被导通,使得取样电容C_sample连接于输出端E_OUT与地之间,如此一来,第一操作阶段Phase 1内输出端E_OUT上的第一电压信号V1被取样电容C_sample所取样。接着,在(b)部分代表的第一操作阶段Phase_1的后半部中,可控制开关S2被导通而可控制开关S1被断开,使得取样电容C_sample连接于输出端E_OUT与判断电路130的一个输入端之间,从而令第一电压信号V1被保持在取样电容C_sample内,并使取样电容C_sample两端的电位差等于第一电压信号V1。图5的(c)部分绘示了位准调整电路120在第二操作阶段Phase 2的运作。此时,可控制开关S2仍旧被导通而可控制开关S1维持断开,维持取样电容C_sample与输出端E_OUT及判断电路130的连接。由于在第二操作阶段Phase 2内,输出端E_OUT上的电压为V2,且取样电容两端的电位差为V1,因此位准调整电路120在第二操作时段Phase 2内将提供相等于V2-V1的调整后信号S_Adj1至判断电路130。
在第二操作阶段Phase_2内,判断电路130被启动,并将等于电压信号差V2-V1的调整后信号S_Adj1与参考信号VTH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可指示输出电路100是否与负载相连的判断信号S_DET。当负载未与输出电路100相连时,判断信号S_DET可进一步用来关闭信号处理电路140。
于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判断电路130可由比较电路或者是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电路来实现,对其输入端上的信号进行比较,实现对于电压差信号V2-V1与参考信号VTH之间大小的判断。而由先前的说明可知,不论耦合电容C存在与否,电压信号差V2-V1的结果一致,所以电压信号差V2-V1可排除耦合电容C造成的偏移。因此,判断电路130的参考信号VTH的选择只要考虑电压信号差V2-V1在不同负载连接状况间的变化即可。亦即,根据负载连接时的电压信号差(I2-I1)*(R1//R2),以及负载未连接时的电压信号差(I2-I1)*R1,将参考信号VTH设定成在这两个不同位准之间。这样一来,判断电路130就可正确地辨识出输出电路100与负载的连接状态。应当注意的是,图4绘示的位准调整电路120的架构,并非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位准调整电路可能有不同数量的取样电容、可控制开关、以及不同的连接方式。
图6绘示了本发明位准调整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架构图。如图所示,位准调整电路220包含有由多个取样电容C_sample1、C_sample2、C_sample3以及C_sample4,与多个可控制开关S1、S2与S3所组成的取样保持电路,并且连接至信号处理电路140的输出端E_OUT、以及判断电路130的两个输入端E_IP与E_IN之间。关于这个架构的详细操作请同时参考图7。图7的(a)部分对应了第一操作阶段Phase_1内可控制开关的操作,此时,示于图6中的可控制开关S1被导通,取样电容C_sample1与C_sample2会取样在第一操作阶段Phase_1内,输出端E_OUT上的第一电压信号V1与第一参考信号VREFP。其中,在第一操作阶段Phase_1内,取样电容C_sample1内所储存的电荷量为(V1-VCM)*c1(c1为取样电容C_sample1的电容值),而取样电容C_sample2内所储存的电荷量为(VREFP-VCM)*c2(c2为取样电容C_sample2的电容值)。接着,在第二操作阶段Phase_2内,可控制开关S2被导通,此时取样电容C_sample3与C_sample4将取样在第二操作阶段Phase_2内输出端E_OUT上的第二电压信号V2与第二参考信号VREFN(图7(b)部分)。其中,在第二操作阶段Phase_2内,取样电容C_sample3内所储存的电荷量为(V2-VCM)*c3(c3为取样电容C_sample3的电容值),而取样电容C_sample4内所储存的电荷量为(VREFN-VCM)*c4(c4为取样电容C_sample4的电容值)。图7的(c)部分对应了在第三操作阶段Phase_3内可控制开关的操作。此时可控制开关S3被导通,将取样电容C_sample1~C_sample4的一端连接至共模电压VCM,并且另一端分别连接至判断电路130的输入端E_IP或者E_IN,其中取样电容C_sample1~C_sample2的一端连接至共模电压VCM,而另一端则连接至判断电路130的输入端E_IP,而取样电容C_sample3~C_sample4的一端连接至共模电压VCM,以及另一端则连接至判断电路130的输入端E_IN。这样的连接方式将造成C_sample1~C_sample4中的所储存的电荷重新分配。由于电荷总量不变,故可进一步得到以下的关系:
(VCM-VIN)*c1+(VCM-S_Adj1)*c2=(V1-VCM)*c1+(VREFP-VCM)*c2;
(VCM-VIP)*c3+(VCM-S_Adj2)*c4=(V2-VCM)*c3+(VREFN-VCM)*c4
其中,S_Adj1与S_Adj2分别为位准调整电路220输出至判断电路130的输入端E_IP与E_IN的调整后信号)
假定取样电容C_sample1与C_sample2的电容值一致,那么从上方第一个等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S_Adj1=(4*VCM-V1-VREFP))/2
另外,假定取样电容C_sample3与C_sample4的电容值一致,那么从上方第二个等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S_Adj2=(4*VCM-V2-VREFN))/2
进一步这两个等式相减,得到:
S_Adj1-S_Adj2=((VREFP-VREFN)-(V2-V1))/2
再假设VREFP-VREFN=VTH,可进一步得到:
S_Adj1-S_Adj2=((VTH)-(V2-V1))/2。
由此可知,判断电路130只要比较由位准调整电路220输出至输入端E_IP与E_IN的调整后信号S_Adj1与S_Adj2,就可以判断出V2-V1的结果是否大于参考信号VTH。其中,位准调整电路220将不同时段内输出端E_OUT上的第一电压信号V1与第二电压信号V2进行相减,消除可能存在的偏移,并且进一步取样参考信号VREFP与VREFN,并反映在所输出的调整后信号S_Adj1与S_Adj2中,从而令判断电路130的输出结果S_DET可以直接反映输出电路100是否与负载相连。
图8进一步的绘示了在不同操作阶段中,输出端E_OUT上的电压V_OUT、位准调整电路220的可控制开关S1~S3分别的控制信号Sctrl1~Sctrl3、判断电路130的致能信号S_EN之间的时序关系。在输出端E_OUT上的电压V_OUT等于V1的期间内时,控制信号Sctrl1被升起,使可控制开关S1导通,位准调整电路220取样电压信号V1以及参考信号VREFP。而在输出端E_OUT上的电压V_OUT等于V2的期间内时,控制信号Sctrl2先被升起,使可控制开关S2导通,位准调整电路220取样电压信号V2以及参考信号VREFN,接着,控制信号Sctrl3被升起,使可控制开关S3导通,使取样电容C_sample1~C_sample4内的电荷重新分布,最后,致能信号S_EN升起,判断电路130开始比较S_Adj1与S_Adj2,产生判断结果S_DET。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电路140可能包含电流输出形式的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在操作阶段中以电流I1与I2作为输出,在输出端E_OUT上形成电压信号V1与V1。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电路140可能包含电压输出形式的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而图9则绘示了当信号处理电路140包含电压输出形式的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时,输出电路100内部的设计变化。其中,信号处理电路140包含有一电压输出级210用来产生输出信号,并与输出端E_OUT相连。在这个实施例中,电流源150分别在第一操作阶段Phase_1与第二操作阶段Phase_2中,提供第一参考电流与第二参考电流,从而在输出端E_OUT上形成第一电压信号V1与第二电压信号V2。在第一操作阶段Phase_1与第二操作阶段Phase_2中,开关SW1与SW2被导通,电流源150可提供适当的电流流经电阻R_Gnd,以在输出端E_OUT上形成第一电压信号V1与第二电压信号V2。位准调整电路120/220以及判断电路130的操作则相同于前述。
图10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出电路100的运作流程图,包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610:于第一时段内在该输出端上产生一第一电压信号,并且于一第二时段内在该输出端上产生一第二电压信号。
步骤620: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压信号,产生至少一调整后信号。
步骤630:根据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产生一判断信号,其中该判断信号指出负载是否连接于连接端口。
由于以上流程的具体操作原理以及实施变化均于先前段落中详述,故在此不另做赘述。
以上所述的输出电路与侦测方法实际上可运用于任何信号处理系统中,包含影像处理系统。一般来说,影像处理系统可能由前级电路对影像数据进行解调变、解码、影像调整等操作。的后,前级电路产生的影像画面会透过后级电路的处理,输出至显示设备(如:外部设备500)。而本发明的输出电路100可用来作为影像处理系统的后级电路,接收由前级电路所产生的影像信号,并将其进行信号转换与放大后输出。因此,即使前级电路根据影像数据产生影像画面,但若是后级电路侦测到连接端口未与显示设备相连时,可关闭内部电路元件的运作与令其进入省电状态,避免不必要的功耗。输出电路100中的信号处理电路140可能包含数字至模拟转换器,用来将前级电路产生的数字影像信号,转换成模拟影像信号。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40内的电流或电压输出级将模拟影像信号放大,再透过连接端口300上所连接的传输线400,将放大后的模拟影像信号输入至显示设备。本发明的侦测技术可用在信号处理电路140未实际输出视频内容时,如在遮没(blanking)期间,进行前述的第一操作阶段Phase_1、第二操作阶段Phase_2以及第三操作阶段Phase_3以侦测显示设备是否与输出电路连接。其中,信号处理电路140可能会收到特定的数字码,以发出特定的模拟信号,让信号处理电路140内的电流或电压输出级在遮没期间产生第一电流I1与第二电流I2,或者是让电流源150产生适当的电流,以在输出端上形成第一电压信号V1与第二电压信号V2,供判断电路130进行判断。
当侦测出显示设备未透过传输线400接入连接端口300时,可将输出电路100中的部分电路关闭(如:信号处理电路140),甚至将影像处理系统中的前级信号处理电路(如:解调变电路、解码电路或者是影像调整电路等)关闭或使其进入省电模式,因为此时并无输出影像信号的必要,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总结来说,本发明的概念在于,对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上的输出电压进行两次取样,并将取样得到的电压相减,消除耦合电容所造成的电压偏移。简单来说,倘如耦合电容存在,且造成输出端上的输出电压中具有偏移,那么对输出电压多次取样得到的取样结果都会包含相同的偏移,所以将两者相减,会得到一个不存在偏移且能反映出负载连接状态的取样结果之差(V1-V2)。如此一来,判断电路/比较器的运作就不会因为电压偏移而无法正确判断出与负载的连接状况。
以上文中所提及的「一实施例」代表针对该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是特性系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方式中。再者,文中不同段落中所出现的「一实施例」并非代表相同的实施例。因此,尽管以上对于不同实施例描述时,分别提及了不同的结构特征或是方法性的动作,但应当注意的是,这些不同特征可透过适当的修改而同时实现于同一特定实施方式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21)

1.一种输出电路,产生一输出至耦接于一连接端口的一输出端,包含:
一位准调整电路,耦接于该输出端,用以根据该输出端上于一第一时段的一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输出端上于一第二时段的一第二电压信号,产生至少一调整后信号;其中,该位准调整电路包含:
一取样保持电路,耦接于该输出端,用以于该第一时段内取样并保持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于该第二时段内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与所保持的该第一电压信号,产生该调整后信号;以及
一判断电路,耦接于该位准调整电路,用以根据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产生一判断信号,其中该判断信号指出该连接端口是否连接于一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一信号处理电路,耦接于该判断电路,其中当该判断信号指出该负载未连接于该连接端口时,该信号处理电路进入一省电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处理电路包含有一电流输出形式的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该数字至模拟转换器分别于该第一时段与该第二时段内,根据一第一数字信号与一第二数字信号,控制该信号处理电路产生一第一输出电流与一第二输出电流至该输出端,以在该输出端上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压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处理电路包含有一电压输出形式的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其中该信号处理电路包含一电流源耦接于该输出端,该电流源分别于该第一时段与该第二时段内,提供一第一参考电流与一第二参考电流至该输出端,以在该输出端上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压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判断电路包含:
一比较电路,耦接于该取样保持电路,具有一第一输入端耦接于一参考信号,以及一第二输入端耦接于该取样保持电路,并且该比较电路于该第二时段,从该第二输入端接收该调整后信号,比较该参考信号与该调整后信号以产生该判断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取样保持电路包含有一取样电容以及多个可控制开关,该些可控制开关于该第一时段内,先令该取样电容耦接于该输出端与一地之间,取样该第一电压信号,并接着令该取样电容耦接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以保持该第一电压信号;该些可控制开关于该第二时段内,令该取样电容耦接于该输出端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二输入端之间,基于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压信号产生该调整后信号至该比较电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位准调整电路包含:
一取样保持电路,耦接于该输出端,用以于该第一时段内取样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一第一参考信号,并于该第二时段内,取样该第二电压信号以及一第二参考信号,以及于一第三时段根据所取样的该第一电压信号、该第二电压信号、该第一参考信号与该第二参考信号,产生一第一调整后信号与一第二调整后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判断电路包含:
一比较电路,耦接于该取样保持电路,具有一第一输入端接收该第一调整后信号,以及一第二输入端接收该第二调整后信号,用以于该第三时段比较该第一调整后信号与该第二调整后信号,以产生该判断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取样保持电路包含有多个取样电容以及多个可控制开关,其中该些可控制开关于该第一时段:
令该些取样电容中的一第一取样电容耦接该输出端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一输入端之间;以及
令该多个取样电容中的一第二取样电容耦接于该第一参考信号与该第一输入端之间;
以及该些可控制开关于该第二时段:
令该多个取样电容中的一第三取样电容耦接于该输出端与该比较电路的一第二输入端之间;以及
令该多个取样电容中的一第四取样电容耦接于该第二参考信号与该第二输入端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些可控制开关于该第三时段:
令该第一取样电容耦接于一共模电压信号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一输入端之间;
令该第二取样电容耦接于该共模电压信号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一输入端之间;
令该第三取样电容耦接于该共模电压信号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二输入端之间;以及
令该第四取样电容耦接于该共模电压信号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二输入端之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比较电路实质上将该第一参考信号以及该第二参考信号之差,与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压信号之差进行比较。
12.一种侦测一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一输出电路的一连接端口的方法,其中该连接端口连接于一输出端,该方法包含:
于一第一时段内在该输出端上产生一第一电压信号,并且于一第二时段内在该输出端上产生一第二电压信号;
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压信号,产生至少一调整后信号;以及
根据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产生一判断信号,其中该判断信号指出该连接端口是否连接于该负载;
其中,产生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的步骤包含:
于该第一时段内取样并保持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
于该第二时段内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与所保持的该第一电压信号,产生该调整后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当该判断信号指出该负载未连接于该连接端口时,令该输出电路中的一信号处理电路进入一省电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判断信号的步骤包含:
于该第二时段内,利用一比较电路来比较一参考信号与该调整后信号来产生该判断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的步骤包含:
于该第一时段内,先令一取样电容耦接于该输出端与一地之间,取样该第一电压信号,并接着令该取样电容耦接于该比较电路的一输入端与该输出端之间,以保持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
于该第二时段内,令该取样电容耦接于该输出端与该比较电路的该输入端之间,基于该第一电压信号与该第二电压信号产生该调整后信号至该比较电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的步骤包含:
于该第一时段内取样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一第一参考信号,并于该第二时段内,取样该第二电压信号以及一第二参考信号;以及
于一第三时段内,根据所取样的该第一电压信号、该第二电压信号、该第一参考信号与该第二参考信号,产生一第一调整后信号与一第二调整后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判断信号的步骤包含:
于该第三时段内,利用一比较电路比较该第一调整后信号与该第二调整后信号,以产生该判断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的步骤包含:
令一第一取样电容耦接于该输出端与该比较电路的一第一输入端之间;以及
令一第二取样电容耦接于该第一参考信号与该第一输入端之间;
以及于该第二时段:
令一第三取样电容耦接于该输出端与该比较电路的一第二输入端之间;以及
令一第四取样电容耦接于该第二参考信号与该第二输入端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至少一调整后信号的步骤包含:
于该第三时段:
令该第一取样电容耦接于一共模电压信号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一输入端之间;
令该第二取样电容耦接于该共模电压信号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一输入端之间;
令该第三取样电容耦接于该共模电压信号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二输入端之间;以及
令该第四取样电容耦接于该共模电压信号与该比较电路的该第二输入端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与该第二电压信号的步骤包含:
利用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于该第一时段与该第二时段内,造成不同大小的一第一输出电流与一第二输出电流流至该输出端,以在该输出端上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压信号。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与该第二电压信号的步骤包含:
利用一电流源于该第一时段与该第二时段内,分别提供不同大小的第一参考电流与一第二参考电流至该输出端,以在该输出端上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压信号。
CN201510168700.6A 2015-04-10 2015-04-10 输出电路与侦测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输出电路的连接端口的方法 Active CN106160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8700.6A CN106160725B (zh) 2015-04-10 2015-04-10 输出电路与侦测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输出电路的连接端口的方法
US14/930,671 US9832459B2 (en) 2015-04-10 2015-11-03 Output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whether load connected to connection port corresponding to output circu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8700.6A CN106160725B (zh) 2015-04-10 2015-04-10 输出电路与侦测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输出电路的连接端口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0725A CN106160725A (zh) 2016-11-23
CN106160725B true CN106160725B (zh) 2019-08-23

Family

ID=5711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8700.6A Active CN106160725B (zh) 2015-04-10 2015-04-10 输出电路与侦测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输出电路的连接端口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32459B2 (zh)
CN (1) CN1061607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7378B1 (fr) * 2016-01-29 2018-05-18 STMicroelectronics (Alps) SAS Circuit de fourniture d'un signal video analogique
KR102656425B1 (ko) 2016-12-07 2024-04-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을 표시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38710A (en) * 1925-02-21 1929-12-10 Howard B Jones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abled wires
JP3159392B2 (ja) * 1991-04-16 2001-04-2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メモリ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US5539632A (en) * 1991-06-28 1996-07-23 Marsh; John K. Multi-phase and shifted phas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EP0543037B1 (de) * 1991-11-19 1995-09-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n einen integrierten Schaltkreis integrierte parametrierbare Ausgabeschaltung
US5479570A (en) * 1992-10-06 1995-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earning and recognition machine
US5457704A (en) * 1993-05-21 1995-10-10 At&T Ipm Corp. Pos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mbol reliability generation
US5491457A (en) * 1995-01-09 1996-02-13 Feher; Kamilo F-modulation amplification
US5847557A (en) * 1997-06-06 1998-12-08 Fincher; William C. Wire pair identification method
US6750643B2 (en) * 2002-08-05 2004-06-15 Richard Hwang Group wiring pa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 pair identification
CN100410672C (zh) * 2004-06-16 2008-08-13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输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8411073B2 (en) 2008-03-04 2013-04-02 Ati Technologies U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isplay disconnection
WO2011048103A1 (en) * 2009-10-22 2011-04-28 St-Ericsson (Grenoble) Sas Detection of display device connection
CN103378842B (zh) * 2012-04-19 2016-01-06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电路与检测连接端口是否连接于传输线的方法
TWI495294B (zh) * 2012-10-30 2015-08-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計算機網路連線狀態的偵測方法
CN104426524A (zh) * 2013-09-06 2015-03-18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电路与检测连接端口接于负载的方法及影像输出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0725A (zh) 2016-11-23
US20160301927A1 (en) 2016-10-13
US9832459B2 (en)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68053U (zh) 模数转换器中的被动模拟采样及保持
CN105630261B (zh) 触摸感测电路、显示装置及用于感测触摸面板上的触摸输入的方法
US8126663B2 (en) Signal level detection method
KR101908286B1 (ko) 커패시턴스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커패시턴스 검출 장치
US82840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ccessory connection and accessory class
US201503495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rging port detection control
US8179166B2 (en) Leakage compensation for sample and hold devices
US10121048B2 (en) Operating method for a fingerprint sensing device and fingerprint sensing system
CN106448579B (zh) 一种低功率源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160725B (zh) 输出电路与侦测负载是否连接于对应于输出电路的连接端口的方法
CN106160749A (zh) 连续时间δ-∑调制器、模数转换器及相关补偿方法
CN107613233A (zh) 一种可兼容处理两种信号的电视处理系统
US2009017481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Video Connections
CN102339594B (zh) 多媒体设备
CN104426524A (zh) 输出电路与检测连接端口接于负载的方法及影像输出电路
CN105007078A (zh) 具有宽微调范围的参考缓冲器
CN105469817B (zh) 数据接收芯片
US10789883B2 (en) Sensing apparatus for display panel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80260293A1 (en) Graphics card warning circuit
CN105096908B (zh) 用来产生显示设备中水平同步信号的电路及相关的方法
US20110267128A1 (en) Parameter sett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CN103715998A (zh) 运算放大器模块及提高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回转率的方法
CN207382285U (zh) 信号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3716510A (zh) 视频信号调节模块及调节方法
CN106324331B (zh) 一种隔离电源前端电压采样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