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5195A -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5195A
CN106155195A CN201510191847.7A CN201510191847A CN106155195A CN 106155195 A CN106155195 A CN 106155195A CN 201510191847 A CN201510191847 A CN 201510191847A CN 106155195 A CN106155195 A CN 106155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face glass
frame structure
middle frame
scree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18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立新
颜克胜
史江通
李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1918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51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5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5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该屏幕模组包括:玻璃面板,在所述屏幕模组与移动设备的中框结构进行组装后,所述玻璃面板覆盖并粘接于所述中框结构的顶面,且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边沿与所述顶面的外边沿平齐。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移动设备的无边框结构,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多,移动设备自身的尺寸也不得不随之增大。然而,虽然屏幕尺寸的增大有助于用户得到更佳的视觉效果,但移动设备的尺寸增大将在用户的携带、握持等方面带来负面效果,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包括:
玻璃面板,在所述屏幕模组与移动设备的中框结构进行组装后,所述玻璃面板覆盖并粘接于所述中框结构的顶面,且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边沿与所述顶面的外边沿平齐。
可选的,所述中框结构包括构成所述移动设备侧边的侧边框,且所述玻璃面板底面的边沿区域与所述侧边框的顶面区域粘接,以使所述玻璃面板覆盖并粘接于所述中框结构的顶面。
可选的,还包括:
LCD显示模组,粘贴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并在所述底面的中间区域形成对应的有效区域;其中,所述有效区域的左右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左右边沿之间形成左右侧边区域,且所述LCD显示模组中的丝印带粘贴于所述左右侧边区域内。
可选的,所述LCD显示模组通过光学胶粘贴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玻璃面板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左右侧边区域的部位呈圆弧状,使所述有效区域的出射光线反射至所述左右侧边区域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
可选的,所述移动设备的中框结构向外凸起,使所述中框结构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分别宽于所述玻璃面板。
可选的,所述中框结构的凸起部分形成一竖直方向的台面,且该台面的边沿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边沿之间形成相适应的斜面或弧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使屏幕模组中的玻璃面板完全覆盖于移动设备的正面,使得玻璃面板四周不存在塑胶或金属等材料构成的围边,从而真正实现移动设备的无边框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移动设备尺寸下,尽可能地扩展屏幕尺寸,使用户在视觉、携带和使用等各方面均能够得到更佳的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移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移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屏幕模组1与中框结构2进行组合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模组12置入中框结构2中,但屏幕模组1无法完全覆盖中框结构2的正面;实际上,中框结构2的正面四周存在包围屏幕模组1的围边20,该围边20由金属或塑胶等材料制成。所以,用户在使用相关技术中的移动设备时,总是能够从移动设备的正面看到屏幕模组1周围的围边20,从而强烈地感受到“边框”存在。
因此,本公开通过对移动设备的结构改进,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3所示,屏幕模组1可以包括:玻璃面板11和LCD显示模组12,且在屏幕模组1与移动设备的中框结构2进行组装后,玻璃面板11覆盖并粘接于所述中框结构2的顶面,且所述玻璃面板11的底面边沿与所述顶面的外边沿平齐。其中,上述的“顶面”可以为图2所示的侧边框21的顶部平面(即图2中的阴影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玻璃面板11的底面边沿与顶面的外边沿平齐,则用户从正面观察移动设备时(即图3中从上向下观察),可以看到玻璃面板11完全覆盖了中框结构2,且不存在图1所示的围边20,从而得到“无边框”的视觉感受。
1、部件组装
LCD显示模组12可以通过如光学胶等胶带或胶水粘贴于玻璃面板11的底面,并在LCD显示模组12与玻璃面板11之间形成图2-3所示的第一透明胶体层13。
由于LCD显示模组12处于玻璃面板11的所有边沿内,所以将玻璃面板11划分为与LCD显示模组12粘接的中间区域,以及位于中间区域外围的边沿区域(位于中间区域与玻璃面板11的底面边沿之间的间隙区域);其中,屏幕模组1与中框结构2进行组装时,由玻璃面板11底面的上述边沿区域与侧边框21的顶面区域粘接,比如可以通过如光学胶等胶带或胶水进行粘接,并形成图3所示的第二透明胶体层22。
此外,基于粘贴至玻璃面板11底面的中间区域的LCD显示模组12,如图3所示,该LCD显示模组12在中间区域内存在对应的有效区域(AA区域,即Active Area)111,而在有效区域111的左右边沿与玻璃面板11底面的左右边沿之间形成左右侧边区域112(图3仅示出了一侧的侧边区域),则LCD显示模组12中的丝印带(图中未示出)可以粘贴于该左右侧边区域112内(即粘贴至玻璃面板11的底面,且位于该左右侧边区域112内),并且在屏幕模组1与中框结构2组装后,该丝印带的外侧(图3中的左侧)位于玻璃面板11与侧边框21顶面之间,以遮挡第二透明胶体层22,且丝印带的内侧(图3中的右侧)位于玻璃面板11与LCD显示模组12的其他部件之间,以遮挡LCD显示模组12的两侧边框。
2、面板形状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玻璃面板11的边沿处可以采用任意形式,比如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图2-3中,仅对玻璃面板11的上侧边沿进行了倒角处理,以避免划伤用户。
而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4所示,玻璃面板11的表面对应于左右侧边区域112的部位呈圆弧状,使有效区域111的出射光线反射至左右侧边区域112内。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在左右侧边区域112处铺设丝印带等,使得玻璃面板11的边沿处仍然存在一条黑色(或其他颜色)窄边,而通过调整玻璃面板11在左右侧边区域112处的表面圆弧角度,可以使得有效区域111的出射光线反射和折射效果,从而弱化黑色窄边与有效区域111的显示内容之间的视觉差异,从而在物理结构和视觉效果上均实现“无边框化”。
3、中框结构
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中框结构2的外表面可以为垂直形状的侧壁;而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5所示,移动设备的中框结构2可以向外凸起,使中框结构2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图5中仅示出了左右方向,以用于举例说明)上分别宽于玻璃面板11。
通过使中框结构2向外凸起,则当移动设备发生跌落时,能够由更为坚硬的中框结构2首先触地并接受相应的冲击,避免玻璃面板11摔碎。作为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比如图5所示,中框结构2的凸起部分可以形成一竖直方向的台面211,且该台面211的边沿与玻璃面板11的底面边沿(比如图5所示的左侧边沿)之间形成相适应的斜面212或弧面(图中未示出)。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使屏幕模组1中的玻璃面板11完全覆盖于移动设备的正面(即中框结构2的顶面),使得玻璃面板11四周不存在塑胶或金属等材料构成的围边,从而真正实现移动设备的无边框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移动设备尺寸下,尽可能地扩展屏幕尺寸,使用户在视觉、携带和使用等各方面均能够得到更佳的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面板,在所述屏幕模组与移动设备的中框结构进行组装后,所述玻璃面板覆盖并粘接于所述中框结构的顶面,且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边沿与所述顶面的外边沿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结构包括构成所述移动设备侧边的侧边框,且所述玻璃面板底面的边沿区域与所述侧边框的顶面区域粘接,以使所述玻璃面板覆盖并粘接于所述中框结构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LCD显示模组,粘贴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并在所述底面的中间区域形成对应的有效区域;其中,所述有效区域的左右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左右边沿之间形成左右侧边区域,且所述LCD显示模组中的丝印带粘贴于所述左右侧边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显示模组通过光学胶粘贴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的表面对应于所述左右侧边区域的部位呈圆弧状,使所述有效区域的出射光线反射至所述左右侧边区域内。
6.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的中框结构向外凸起,使所述中框结构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分别宽于所述玻璃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结构的凸起部分形成一竖直方向的台面,且该台面的边沿与所述玻璃面板的底面边沿之间形成相适应的斜面或弧面。
CN201510191847.7A 2015-04-21 2015-04-21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Pending CN1061551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1847.7A CN106155195A (zh) 2015-04-21 2015-04-21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1847.7A CN106155195A (zh) 2015-04-21 2015-04-21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5195A true CN106155195A (zh) 2016-11-23

Family

ID=58058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1847.7A Pending CN106155195A (zh) 2015-04-21 2015-04-21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51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0610A (zh) * 2018-05-11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WO2019104660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组件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934A (zh) * 2007-11-09 2008-03-26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屏幕防护窗及防护窗的安装结构和安装方法
CN101835015A (zh) * 2010-05-07 2010-09-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封屏面板工艺处理方法
CN202615076U (zh) * 2012-05-25 2012-12-19 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无边框显示装置
CN102929576A (zh) * 2011-08-11 2013-02-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CN203102197U (zh) * 2013-01-11 2013-07-31 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用于手机的触摸屏面板
CN203102217U (zh) * 2012-12-31 2013-07-31 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面板
CN203136354U (zh) * 2012-12-28 2013-08-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的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电子产品
CN103955310A (zh) * 2014-04-24 2014-07-30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触摸板及具有该屏幕触摸板的全触控式电子装置
TW201430636A (zh) * 2013-01-21 2014-08-01 Compal Communication Inc 無邊框之可攜式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4168344A (zh) * 2014-07-24 2014-11-2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贴合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81716A (zh) * 2014-08-22 2014-12-0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CN204925872U (zh) * 2015-04-21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934A (zh) * 2007-11-09 2008-03-26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屏幕防护窗及防护窗的安装结构和安装方法
CN101835015A (zh) * 2010-05-07 2010-09-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封屏面板工艺处理方法
CN102929576A (zh) * 2011-08-11 2013-02-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CN202615076U (zh) * 2012-05-25 2012-12-19 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无边框显示装置
CN203136354U (zh) * 2012-12-28 2013-08-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的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电子产品
CN203102217U (zh) * 2012-12-31 2013-07-31 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面板
CN203102197U (zh) * 2013-01-11 2013-07-31 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用于手机的触摸屏面板
TW201430636A (zh) * 2013-01-21 2014-08-01 Compal Communication Inc 無邊框之可攜式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3955310A (zh) * 2014-04-24 2014-07-30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触摸板及具有该屏幕触摸板的全触控式电子装置
CN104168344A (zh) * 2014-07-24 2014-11-2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贴合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81716A (zh) * 2014-08-22 2014-12-0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CN204925872U (zh) * 2015-04-21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4660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0832430A (zh) * 2017-11-3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1463569B2 (en) 2017-11-30 2022-10-04 Honor Device Co., Ltd. Structural component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832430B (zh) * 2017-11-30 2022-12-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540610A (zh) * 2018-05-11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8684B (zh) 显示面板组件和显示装置
WO2016183998A1 (zh) 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1385390A (zh) 曲面屏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204405997U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其胶框
CN101339345A (zh) 电驱动液晶透镜以及使用该电驱动液晶透镜的显示装置
CN105866964A (zh) 游戏用裸眼3d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66843A (zh) 显示装置
US10338303B2 (en) Segmented backlight for dynamic contrast
CN104932154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903519A (zh) 电视墙及其黑框消除结构
CN109656052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160135134A (ko) 모바일 기기
CN108227259A (zh) 电子装置
CN106155195A (zh)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CN206741365U (zh) 一种显示模组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5916317A (zh) 一种显示屏与金属边框装配结构
CN103903518A (zh) 电视墙及其黑框消除透镜
WO2016169210A1 (zh) 移动设备
CN105588040A (zh) 一种基于量子点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092352U (zh) 立体显示装置及应用于该立体显示装置的光栅
CN204925872U (zh) 移动设备的屏幕模组和移动设备
CN206193408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807978A (zh) 触控显示部件及电子设备
CN105204672A (zh)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83080B (zh) 一种窄边框屏幕的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