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3493A - 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53493A CN106153493A CN201610530483.5A CN201610530483A CN106153493A CN 106153493 A CN106153493 A CN 106153493A CN 201610530483 A CN201610530483 A CN 201610530483A CN 106153493 A CN106153493 A CN 1061534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 volumetric flask
- switch
- breather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7/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volume of a gas or vapour
- G01N7/02—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volume of a gas or vapour by absorption, adsorption, or combustion of components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hange in pressure or volume of the remainder
- G01N7/04—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volume of a gas or vapour by absorption, adsorption, or combustion of components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hange in pressure or volume of the remainder by absorption or adsorption alo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气成分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取气胆、通气管、吸收瓶、容量瓶、第一开关、连接管以及水准瓶;取气胆内用于盛放待检测烟气;通气管的一端与取气胆的开口端连通,其另一端与容量瓶的上端连通;容量瓶与水准瓶内均用于盛放溶液;吸收瓶通过第一开关与通气管连通;吸收瓶内用于盛放待反应液体。使用者通过将烟气中需检测的成分与吸收瓶内液体反应吸收,从而使得烟气中减少的体积即为需检测成分的体积。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并通过调节水准瓶位置,通过容量瓶液面变化得出烟气的体积和烟气中需检测成分的体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进行广泛适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成分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烟气成分检测方法主要有色谱分析法和红外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而实现分离。色谱法虽然分离效能高、样品用量少,但是价格高且样品质量要求高,对操作员的素质要求也高,不方便对烟气成分的检测。因此,一般来说,小工厂无法承受,从而适用范围较小。红外分析法是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物质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收,形成这一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据此可以对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虽然红外分析法对于烟气中的多组分混合气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但是对于分析对称结构无极性双原子分子及单原子分子气体不适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烟气成分检测方法适用范围较窄,操作不方便,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装置不方便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取气胆、通气管、吸收瓶、容量瓶、第一开关、连接管以及水准瓶;取气胆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取气胆内用于盛放待检测烟气;通气管的一端与取气胆的开口端连通,其另一端与容量瓶的上端连通;容量瓶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水准瓶连通;容量瓶与水准瓶内均用于盛放溶液;吸收瓶通过第一开关与通气管连通;第一开关用于使吸收瓶与通气管连通或断开;吸收瓶内用于盛放待反应液体。
进一步地,通气管上,位于取气胆与第一开关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第二开关用于将取气胆与容量瓶连通或断开。
进一步地,吸收瓶与第一开关均为多个;多个吸收瓶沿通气管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多个吸收瓶位于第二开关与容量瓶之间;每个吸收瓶均通过一个第一开关与通气管连通。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还包括多个分流管;多个分流管设置在吸收瓶内,且每个分流管的延伸方向与吸收瓶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吸收瓶包括进气瓶和缓冲瓶;进气瓶的底部与缓冲瓶连通,且进气瓶和缓冲瓶并排设置;缓冲瓶上端封闭;进气瓶的上端通过第一开关与通气管连通;进气瓶与缓冲瓶内设置有待反应液体;分流管设置在进气瓶内,且分流管的延伸方向与进气瓶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取气胆从通气管上取下,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
将装有待检测烟气的取气胆与通气管连通,关闭第一开关,打开第二开关,降低水准瓶,挤压取气胆,使取气胆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内,关闭第二开关,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
打开第一开关,向上移动水准瓶至预设高度,通气管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内并与吸收瓶内的液体反应吸收;待吸收瓶内的气体反应完毕,关闭第一开关,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
根据第一数值、第二数值和第三数值计算出烟气中检测成分的体积。
进一步地,在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者将通气管远离容量瓶的一端封闭,向上移动水准瓶至预设高度后,观察容量瓶内液体的液面高度是否变化,以检测本装置的气密性。
进一步地,将吸收瓶设置为多个;在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另一个吸收瓶对应的第一开关,向上移动水准瓶,通气管内的烟气进入至该吸收瓶内并与该吸收瓶内的液体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四数值。
进一步地,在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第二开关,向上移动水准瓶至预设高度,再降低水准瓶,挤压取气胆,使取气胆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内,关闭第二开关。
进一步地,在打开第一开关,向上移动水准瓶至预设高度,通气管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内并与吸收瓶内的液体反应吸收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第一开关,反复上下移动水准瓶,再将水准瓶向上移动至预设高度,通气管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内并与吸收瓶内的液体反应吸收。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使用者首先取下取气胆,将容量瓶与水准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再关闭第一开关,将装有待检测烟气的取气胆与通气管连通,再降低水准瓶至预设位置,挤压取气胆,使取气胆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内,再将容量瓶与水准瓶内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与第一数值的差值即为待检测烟气的体积值。使用者打开第一开关,再向上移动水准瓶至预设位置,容量瓶内的液体向上移动,通气管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内并与吸收瓶内的液体反应吸收。此时,使用者再次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液体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第三数值与第二数值的差值即为烟气中待检测成分的体积值。将待检测成分的体积值与待检测烟气的体积值相比即可得出烟气中该成分的含量。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使用者通过将烟气中需检测的成分与吸收瓶内液体反应吸收,从而使得烟气中减少的体积即为需检测成分的体积。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并通过调节水准瓶位置,通过容量瓶液面变化得出烟气的体积和烟气中需检测成分的体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进行广泛适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中进气瓶和缓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取气胆; 2-通气管; 3-容量瓶;
4-水准瓶; 5-吸收瓶; 6-第一开关;
7-第二开关; 8-分流管; 9-支架;
10-保护罩; 51-进气瓶; 52-缓冲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取气胆1、通气管2、吸收瓶5、容量瓶3、第一开关6、连接管以及水准瓶4;取气胆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取气胆1内用于盛放待检测烟气;通气管2的一端与取气胆1的开口端连通,其另一端与容量瓶3的上端连通;容量瓶3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水准瓶4连通;容量瓶3与水准瓶4内均用于盛放溶液;吸收瓶5通过第一开关6与通气管2连通;第一开关6用于将吸收瓶5与通气管2连通或断开;吸收瓶5内用于盛放待反应液体。
其中,通气管2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塑料或者玻璃等等。
还可在容量瓶3的外壁上设置刻度线,这样使用者可直接通过刻度线得出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方便使用。
还可设置支架9,该支架9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吸收瓶5、通气管2、容量瓶3、水准瓶4以及取气胆1均设置在支架9上,方便使用者移动本装置。还可在容量瓶3外套设保护罩10,从而可避免容量瓶3外表面落上灰尘。
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体可以为水。吸收瓶5内的液体为与烟气中需检测成分反应的液体,例如,当需要检测NO的含量时,吸收瓶5内的溶液可以为FeSO4,两者的反应方程式为2FeSO4+2NO=2[Fe(NO)](SO4)。当需要检测SO2的含量时,吸收瓶5内的溶液可以为I2和H2O,其反应方程式为SO2+I2+2H2O=2HI+H2SO4。当需要检测NO2的含量时,吸收瓶5内的溶液可以为NaOH,其反应方程式为2NaOH+2NO2=NaNO2+NaNO3+H2O。当需要检测CO2的含量时,吸收瓶5内的溶液可以为KOH,其反应方程式为KOH+CO2=KHCO3。当需要检测O2的含量时,吸收瓶5内的溶液可以为C6H6O,其反应方程式为C6H6O+O2=C6H4O2+H2O。当需要检测CO的含量时,吸收瓶5内的溶液可以为CuCl和H2O,其反应方程式为2CuCl+2CO+2H2O=[Cu2Cl2(CO)2·2H2O]。也就是说,只要吸收瓶5内的液体与待检测的成分反应后不产生气体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取下取气胆1,将容量瓶3与水准瓶4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再关闭第一开关6,将装有待检测烟气的取气胆1与通气管2连通,降低水准瓶4至预设位置,挤压取气胆1,使取气胆1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2内,再将容量瓶3与水准瓶4内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与第一数值的差值即为待检测烟气的体积值。
使用者打开第一开关6,再向上移动水准瓶4至预设位置,容量瓶3内的液体向上移动,通气管2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5内并与吸收瓶5内的液体反应吸收。此时,使用者再次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液体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第三数值与第二数值的差值即为烟气中待检测成分的体积值。将待检测成分的体积值与待检测烟气的体积值相比即可得出烟气中该成分的含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使用者通过将烟气中需检测的成分与吸收瓶5内液体反应吸收,从而使得烟气中减少的体积即为需检测成分的体积。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并通过调节水准瓶4位置,通过容量瓶3液面变化得出烟气的体积和烟气中需检测成分的体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进行广泛适用。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通气管2上,位于取气胆1与第一开关6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7;第二开关7用于使取气胆1与容量瓶3连通或断开。
其中,还可将取气胆1通过第三开关与通气管2连通,使用者关闭第三开关,将取气胆1与通气管2断开,将容量瓶3与水准瓶4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这样可不用将取气胆1取下即可测出第一数值,进一步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实施例中,使用者首先取下取气胆1,将容量瓶3与水准瓶4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再关闭第一开关6,打开第二开关7,降低水准瓶4至预设位置,挤压取气胆1,使取气胆1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2内,关闭第二开关7,再将容量瓶3与水准瓶4内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与第一数值的差值即为待检测烟气的体积值。使用者打开第一开关6,再向上移动水准瓶4至预设位置,容量瓶3内的液体向上移动,通气管2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5内并与吸收瓶5内的液体反应吸收。此时,使用者再次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液体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第三数值与第二数值的差值即为烟气中待检测成分的体积值。
本实施例中,在通气管2上设置第二开关7,当取气胆1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2后,使用者可通过关闭第二开关7,从而防止通气管2内的气体回流至取气胆1中,提高检测精准度。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吸收瓶5与第一开关6均为多个;多个吸收瓶5沿通气管2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多个吸收瓶5位于第二开关7与容量瓶3之间;每个吸收瓶5均通过一个第一开关6与通气管2连通。
本实施例中,将吸收瓶5设置为多个,多个吸收瓶5内可放置与烟气中不同成分气体反应的溶液。例如,当吸收瓶5为两个时,两个吸收瓶5内可分别放置KOH和NaOH。烟气进入通气管2后,使用者关闭第二开关7,打开一个KOH吸收瓶5对应的第一开关6,向上移动容量瓶3至预设高度,烟气进入至KOH吸收瓶5,烟气中的CO2被反应吸收,反应完毕后,关闭该第一开关6,将容量瓶3与水准瓶4内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与第一数值的差值即为烟气中CO2的体积。然后,打开NaOH吸收瓶5对应的第一开关6,向上移动容量瓶3至预设高度,烟气进入至NaOH吸收瓶5,烟气中的NO2被反应吸收,反应完毕后,关闭该第一开关6,将容量瓶3与水准瓶4内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第三数值与第二数值的差值即可烟气中NO2的体积值。当需要检测烟气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时,可将吸收瓶5设置为三个,检测方法同上,以此类推。
本实施例中,将吸收瓶5设置为多个,多个吸收瓶5内可放置不同的反应溶液,这样使用者可检测烟气中不同成分的含量,增强了本装置的适用性。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检测装置还包括多个分流管8;多个分流管8设置在吸收瓶5内,且每个分流管8的延伸方向与吸收瓶5的延伸方向一致。
其中,多个分流管8在吸收瓶5内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等。较佳地,多个分流管8中的一部分沿吸收瓶5的内周壁依次设置,剩余一部分分流管8设置在吸收瓶5的中部,并与其他分流管8紧贴,从而使得多个分流管8将吸收瓶5内全部填充。由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气流速度较快,可将位于中间位置的分流管8的长度和截面面积均大于其他分流管8,从而使得该分流管8的体积增大,该分流管8内的待反应溶液增多,使得气体在该分流管8内与溶液充分反应。
较佳地,分流管8的长度小于吸收瓶5的高度,分流管8的上端与吸收瓶5的上端平齐,从而使得分流管8的下端与吸收瓶5的底部具有间隔。这样当烟气从分流管8的下端流出后,可进一步与间隔处的溶液反应,从而使得烟气充分反应,提高检测精准度。
本实施例中,当烟气进入吸收瓶5后,分别进入至多个分流管8内,并在分流管8内向下移动的同时与管内的溶液反应。
本实施例中,烟气通过多个分流管8进入至吸收瓶5内,这样可实现将烟气进行分流的作用,使得气体快速向下移动的同时与溶液充分反应,提高气体反应效率和检测精准度。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中进气瓶和缓冲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吸收瓶5包括进气瓶51和缓冲瓶52;缓冲瓶52上端封闭,且进气瓶51和缓冲瓶52并排设置;进气瓶51的底部与缓冲瓶52连通;进气瓶51的上端通过第一开关6与通气管2连通;进气瓶51与缓冲瓶52内设置有待反应液体;分流管8设置在进气瓶51内,且分流管8的延伸方向与进气瓶51的延伸方向一致。
其中,可将进气瓶5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缓冲瓶52的底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将吸收瓶5设置为进气瓶51和缓冲瓶52,并将进气瓶51的底部与缓冲瓶52连通,这样可使两者内的溶液可进行流动。当烟气较多时,烟气进入进气瓶51后,进气瓶51内的液体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向缓冲瓶52内流出,减小进气瓶51内溶液对气体的阻力,使得烟气中的需检测成分与溶液充分反应吸收,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准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将取气胆1从通气管2上取下;
步骤300: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将装有待检测烟气的取气胆1与通气管2连通,关闭第一开关6,打开第二开关7,降低水准瓶4,挤压取气胆1,使取气胆1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2内,关闭第二开关7;
步骤500: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
步骤600:打开第一开关6,向上移动水准瓶4至预设高度,通气管2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5内并与吸收瓶5内的液体反应吸收;
步骤800:待吸收瓶5内的气体反应完毕,关闭第一开关6,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
步骤900:根据第一数值、第二数值和第三数值计算出烟气中检测成分的体积。
其中,在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之前,使用者还可向上移动水准瓶4,使得容量瓶3内液面处于容量瓶3内最高位置,从而可将通气管2内的空气最大程度地排出通气管2。
本实施例中,第二数值与第一数值的差值即为待检测烟气的体积值,由于需检测的成分被吸收瓶5内的溶液反应吸收,通气管2内的气体减少的体积则为该种成分的体积,也就是说,第三数值与第二数值的差值即为待检测烟气中需检测的成分的体积值,将需检测的成分的体积值与待检测烟气的体积值相比即可得出该成分的含量。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使用者将通气管2远离容量瓶3的一端封闭,向上移动水准瓶4至预设高度后,观察容量瓶3内液体的液面高度是否变化,以检测本装置的气密性。
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将通气管2远离容量瓶3的一端封闭,向上移动水准瓶4至预设高度后停止,在一段时间内,如果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不发生变化,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较好。如果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降低,则说明该装置存在漏气的情况,使用者可检查下各部分是否连接完好。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吸收瓶5设置为多个;在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0:打开另一个吸收瓶5对应的第一开关6,向上移动水准瓶4,通气管2内的烟气进入至该吸收瓶5内并与该吸收瓶5内的液体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四数值。
本实施例中,当烟气在第一个吸收瓶5内反应完毕得出第三数值后,打开第二个吸收瓶5对应的第一开关6,向上移动水准瓶4,通气管2内的烟气进入至第二个吸收瓶5内并与该吸收瓶5内的液体反应,反应完毕后,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四数值,第四数值与第三数值的差值即为烟气中第二种成分的体积值,将第二种成分的体积值与第一数值和第二数值的差值相比即可得出第二种成分的含量。以此类推,可检测出第三中成分的体积值。通过该种方法使用者可检测烟气中多种成分的含量,操作简便。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步骤500: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打开第二开关7,向上移动水准瓶4至预设高度,再降低水准瓶4,挤压取气胆1,使取气胆1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2内,关闭第二开关7。
本实施例中,在将水准瓶4与容量瓶3内的液面高度一致,得出容量瓶3内液体的体积值之前,再次打开第二开关7,向上移动水准瓶4至预设高度,再降低水准瓶4至预设高度,挤压取气胆1,使取气胆1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2内,关闭第二开关7。还可再次重复实施例的操作步骤,这样可使得取气胆1内的烟气与通气管2内的气体充分混合,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打开第一开关6,向上移动水准瓶4至预设高度,通气管2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5内并与吸收瓶5内的液体反应吸收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0:打开第一开关6,反复上下移动水准瓶4,再将水准瓶4向上移动至预设高度,通气管2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5内并与吸收瓶5内的液体反应吸收。
本实施例中,向上移动水准瓶4至预设高度,通气管2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5内并与吸收瓶5内的液体反应吸收的步骤之后,再次降低水准瓶4,并再向上移动水准瓶4,使得通气管2内的烟气充分进入至吸收瓶5内反应,使用者多次重复此操作,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准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气胆、通气管、吸收瓶、容量瓶、第一开关、连接管以及水准瓶;
所述取气胆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取气胆内用于盛放待检测烟气;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取气胆的开口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容量瓶的上端连通;
所述容量瓶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水准瓶连通;所述容量瓶与所述水准瓶内均用于盛放溶液;所述吸收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开关用于使所述吸收瓶与所述通气管连通或断开;所述吸收瓶内用于盛放待反应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上,位于所述取气胆与所述第一开关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将所述取气胆与所述容量瓶连通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瓶与所述第一开关均为多个;
多个所述吸收瓶沿所述通气管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吸收瓶位于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容量瓶之间;每个所述吸收瓶均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通气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分流管;
多个所述分流管设置在所述吸收瓶内,且每个所述分流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吸收瓶的延伸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瓶包括进气瓶和缓冲瓶;
所述缓冲瓶的上端封闭;所述进气瓶的底部与所述缓冲瓶连通,且进气瓶和缓冲瓶并排设置;所述进气瓶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瓶与所述缓冲瓶内设置有待反应液体;所述分流管设置在所述进气瓶内,且所述分流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气瓶的延伸方向一致。
6.一种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取气胆从通气管上取下;
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将装有待检测烟气的取气胆与通气管连通,关闭第一开关,打开第二开关,降低水准瓶,挤压取气胆,使取气胆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内,关闭第二开关;
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
打开第一开关,向上移动水准瓶至预设高度,通气管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内并与吸收瓶内的液体反应吸收;
待吸收瓶内的气体反应完毕,关闭第一开关,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根据第一数值、第二数值和第三数值计算出烟气中检测成分的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平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一数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者将通气管远离容量瓶的一端封闭,向上移动水准瓶至预设高度后,观察容量瓶内液体的液面高度是否变化,以检测本装置的气密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吸收瓶设置为多个;在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三数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另一个吸收瓶对应的第一开关,向上移动水准瓶,通气管内的烟气进入至该吸收瓶内并与该吸收瓶内的液体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四数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水准瓶与容量瓶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此时,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值为第二数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第二开关,向上移动水准瓶至预设高度,再降低水准瓶,挤压取气胆,使取气胆内的烟气进入至通气管内,关闭第二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打开第一开关,向上移动水准瓶至预设高度,通气管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内并与吸收瓶内的液体反应吸收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第一开关,反复上下移动水准瓶,再将水准瓶向上移动至预设高度,通气管内的烟气进入至吸收瓶内并与吸收瓶内的液体反应吸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30483.5A CN106153493A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30483.5A CN106153493A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53493A true CN106153493A (zh) | 2016-11-23 |
Family
ID=58061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30483.5A Pending CN106153493A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5349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3327A (zh) * | 2019-08-07 | 2019-10-15 |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吸收性制品吸收性能测试装置 |
CN112525766A (zh) * | 2020-11-20 | 2021-03-19 | 张俊霞 | 一种用于测量生物氢烷含量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
CN118169309A (zh) * | 2024-05-14 | 2024-06-11 | 河南心连心化肥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体积法测定硝酸铵中有机物含量的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95920A (en) * | 1956-12-05 | 1961-08-15 | Kalle Karl Torsten | Gas absorption apparatus |
CN2632664Y (zh) * | 2003-06-30 | 2004-08-1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奥氏气体分析横管 |
CN1880941A (zh) * | 2006-05-10 | 2006-12-20 | 达娜杉 | 一种改进的奥氏气体分析方法 |
-
2016
- 2016-07-06 CN CN201610530483.5A patent/CN10615349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95920A (en) * | 1956-12-05 | 1961-08-15 | Kalle Karl Torsten | Gas absorption apparatus |
CN2632664Y (zh) * | 2003-06-30 | 2004-08-1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奥氏气体分析横管 |
CN1880941A (zh) * | 2006-05-10 | 2006-12-20 | 达娜杉 | 一种改进的奥氏气体分析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任裕芳等: "《苹果贮藏与加工》", 31 July 1989, 农业出版社 * |
张有林等: "《蔬菜贮藏保鲜技术》", 30 September 200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河南省新乡地区多种经营办公室等: "《苹果简易贮藏》", 31 December 1982,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浙江大学硅酸盐教研室: "《硅酸盐工厂热平衡》", 30 April 1983, 国家建材局生产办公室 * |
贺拥军等: "《普通化学实验》", 30 September 2007,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3327A (zh) * | 2019-08-07 | 2019-10-15 |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吸收性制品吸收性能测试装置 |
CN112525766A (zh) * | 2020-11-20 | 2021-03-19 | 张俊霞 | 一种用于测量生物氢烷含量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
CN118169309A (zh) * | 2024-05-14 | 2024-06-11 | 河南心连心化肥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体积法测定硝酸铵中有机物含量的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21393B (zh) | 一种使用烟气中三氧化硫采样装置的浓度测试方法 | |
CN109000998B (zh) | 一种材料高温分解有毒烟气收集装置及方法 | |
CN106153493A (zh) | 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0489536C (zh) | 一种用于气体在线分析的一体化探头 | |
CN106568897A (zh) | 连续测量烟气各价态汞含量的装置和测量方法 | |
KR101671011B1 (ko) | 임팩터 자동 입출 모듈을 구비한 필터 테스트용 풍동 장치 | |
CN203259311U (zh) | 一种脱硫ggh泄漏率测量装置 | |
CN207351774U (zh) |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吹扫捕集装置 | |
KR101671358B1 (ko) | 다목적 필터 테스트용 풍동 장치 | |
CN205965112U (zh) | 废液收集装置以及液相色谱 | |
CN210513842U (zh) | 一种大气综合采样器 | |
CN204116292U (zh) | 己烯-1装置中间产品在线色谱分析进样系统 | |
CN114486225B (zh) | 一种测试发动机催化转换器流动与转换性能的测试装置 | |
CN105938139A (zh) | 一种硝酸生产的尾气检测吸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5758699A (zh) | 一种溶剂解吸装置以及其测定方法 | |
CN205861623U (zh) | 烟气组分的分析装置 | |
CN2798077Y (zh) | 盐雾浓度分析用采样瓶 | |
CN212017282U (zh) | 一种人造板及其制品游离甲醛吸附材料的效率检测装置 | |
CN206945625U (zh) | 一种用于通过气体吸收进行硫含量分析的装置 | |
CN110215937B (zh) | 一种大气模拟设备 | |
CN206355792U (zh) |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 | |
CN107449930A (zh) | 一种液体留样取样装置 | |
CN208860661U (zh) | 一种便携式气体污染物稀释装置 | |
CN113654853A (zh) | 一种适用于高湿烟气的so3分区分类采样装置与采样方法 | |
CN203798644U (zh) | 一种多用途的样品消化-气体吸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