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2379B -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2379B
CN106152379B CN201510145864.7A CN201510145864A CN106152379B CN 106152379 B CN106152379 B CN 106152379B CN 201510145864 A CN201510145864 A CN 201510145864A CN 106152379 B CN106152379 B CN 106152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d flow
air
human body
heat exchang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58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2379A (zh
Inventor
谢涛
唐林强
孙珺超
王定远
刘德昌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458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2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2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2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2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2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流空调的混流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温度设定信号;对出风口前的预定区域进行感测,以生产人体感测信号;根据该人体感测信号判断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若无,则关闭可控风门,以阻断直通通路,使空气全部通过换热装置的换热间隙流入混流空间后经出风口送出至环境空间;若有,则打开可控风门,以导通直通通路,使空气通过直通通路和换热装置的换热间隙流入混流空间进行混流后经出风口送出至环境空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流空调,包括换热装置、直通通路、可控风门、感测装置和控制装置,以通过感测装置的感测自动控制混流空调的出风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常见空调的风道结构一般都由进风口、离心风机、蒸发器和出风口组成。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内部,经过离心风机离心加速后,空气经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再由出风口吹向室内。然而,经出风口吹出后的凉风温度太低,不够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导致感觉不舒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引流空调,其在空调出风口处引入少许室内空气,并将其与经过蒸发器换热后的凉空气混合,从而使吹出的风更加柔和。然而,这种引流空调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例如房间内是否有人体存在或是否需要吹送柔和风等)对其输出风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使用不便;且引流空调需要对传统空调的风道结构和出风口进行全面改造,造成空调体积过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空调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混流空调的混流控制方法,其能够根据混流空调出风口前是否有人体存在自动地控制出风口送出柔和风或冷风,从而提高空调的舒适度和应用性能。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混流空调感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混流空调调节其送风温度的灵活性。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在出风口前有人体存在时,提高混流空调的风机的工作功率,以增大其送风量,从而保证混流空调的制冷量不变。
本发明第二方能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混流空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流空调的混流控制方法,包括:
换热装置,具有允许空气直接通过并与其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间隙,且与所述混流空调的出风口之间形成有允许空气进行混合的混流空间,
直通通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上游和所述混流空间,和
可控风门,配置成受控地导通和/或阻断所述直通通路;
所述混流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A:接收用于指示期望温度的温度设定信号;
步骤B:对所述出风口前的预定区域进行感测,以生成表征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
步骤C:根据所述人体感测信号判断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若无,则转步骤D,若有,则转步骤E;
步骤D:关闭所述可控风门,以阻断所述直通通路,使得所述换热装置上游的空气全部通过所述换热装置的换热间隙流入所述混流空间,并经所述出风口送出至环境空间;
步骤E:打开所述可控风门,以导通所述直通通路,使得所述换热装置上游的空气通过所述直通通路和所述换热装置的换热间隙流入所述混流空间进行混流,并经所述出风口送出至环境空间。
可选地,所述步骤B利用红外传感器感测所述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体辐射出的红外信号,从而输出表征所述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
可选地,所述步骤E包括当所述人体感测信号指示所述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启动与所述可控风门连接的驱动装置,以打开所述可控风门。
可选地,所述步骤D包括当所述人体感测信号指示所述预定区域内无人体存在时,停止与所述可控风门连接的驱动装置,以关闭所述可控风门。
可选地,所述混流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F:当所述可控风门受控地打开所述直通通路时,提高所述混流空调的风机的工作功率,以增大送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流空调,包括:
换热装置,具有允许空气直接通过并与其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间隙,且与所述混流空调的出风口之间形成有允许空气进行混合的混流空间;
直通通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上游和所述混流空间;
可控风门,配置成受控地导通和/或阻断所述直通通路;
感测装置,配置成用于对所述出风口前的预定区域进行感测,以生成表征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和
控制装置,配置成用于根据接收的温度设定信号控制所述感测装置对所述预定区域进行感测,并根据所述感测装置生成的人体感测信号判断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当所述人体感测信号指示所述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打开所述可控风门,以导通所述直通通路;反之,则关闭所述可控风门,以阻断所述直通通路。
可选地,所述混流空调还包括:
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可控风门连接,以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打开和/或关闭所述可控风门,以导通和/或阻断所述直通通路。
可选地,所述感测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混流空调的壳体外侧的红外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为所述混流空调的主控板或与所述感测装置、驱动装置电连接的独立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与所述可控风门机械连接的电机。
本发明的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中,通过感测出风口前的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来控制可控风门的打开和/或关闭,从而选择性地导通和/或阻断直通通路,使得在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导通直通通路,以输出柔和风;在预定区域内无人体存在时,阻断直通通路,以输出冷风。本发明的混流控制方法可通过感测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自动控制出风口输出柔和风或冷风,从而提高了空调的舒适度和应用性能。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通过红外传感器感测混流空调出风口前是否有人体存在,根据红外传感器生成的人体感测信号打开和/或关闭可控风门,以导通和/或阻断直通通路,从而自动控制出风口输出柔和风或冷风。红外传感器感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从而提高了混流空调调节其送风温度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中在出风口前有人体存在时,提高混流空调的风机的功率,可增大风机的送风量,即增大其输送的柔和风的风量,从而使混流空调的整体制冷量不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混流控制模块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混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混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示意性结构图,其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用于从环境空间引入空气的进风口11和用于将空气送回至环境空间的出风口12。具体地,壳体10可包括相互独立的前侧板10a、后侧板10b、两侧板10c和10d、上顶板10e和下底板10f,前侧板10a、后侧板10b、两侧板10c和10d、上顶板10e和下底板10f之间通过螺钉等固定件组装连接成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1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的后侧板10b、两侧板10c和10d、上顶板10e和下底板10f也可一体成型,形成具有凹腔的半封闭壳体,前侧板10a通过螺钉等固定件与半封闭壳体固定连接成壳体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混流空调100可为立柜式空调,其进风口11可开设在壳体10的下部前侧和/或两侧,出风口12可开设在壳体10的上部前侧。具体地,进风口11可开设在前侧板10a的下部和/或两侧板10c和10d的下部。出风口12可开设在前侧板10a的上部,以便于空气的流通。出风口12处可设有可转动的活动栅格,便于调节出风角度,满足用户需要。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100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100的示意性剖视图。结合图2和图3,混流空调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风机20、设置在风机20下游的换热装置50和直通通路30。风机20配置成促使空气从进风口11朝向出风口12流动(图3中直线箭头所示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换热装置50与出风口12之间形成有允许空气进行混合的混流空间40,即混流空间40形成在换热装置50的下游,且换热装置50具有允许空气直接通过并与其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间隙。直通通路30设置在壳体10内,且连通换热装置50的上游和混流空间40,以允许换热装置50上游的空气直接通过直通通路30流入混流空间40,以致在风机20作用下朝出风口12流动的空气经由换热装置50的换热间隙和直通通路30流入混流空间40,并经由出风口12送回至环境空间。直通通路30与换热装置50上游连通的空气入口端设有开度可调的可控风门70,以受控地打开和/或关闭直通通路30。
由于本发明混流空调100中仅仅在壳体10内设置具有允许空气直接通过的直通通路30和在直通通路30的空气入口端设置可控风门70来实现可选择性地缓和空调出风口送风温度、提高空调舒适度的目的,结构简单,且未对传统空调整体结构做很大改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有效降低了空调的成本、减小了空调的体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50的上端与壳体10内壁间隔设置,以在换热装置50上端和壳体10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混流空调100还包括导风板31。导风板31的第一端311抵接于邻近间隙的换热装置50端部,即第一端311与换热装置50的上端抵接。第二端312朝向风机20延伸,以在导风板31和壳体10之间形成直通通路30。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导风板31的第一端311的端部向混流空间40内弯曲延伸,从而可以引导经过直通通路30流向混流空间40的空气,避免空气由混流空间40返流至换热装置50。可控风门70设置在导风板31朝风机20延伸的第二端312的端部,以受控地打开和/或关闭第二端312与壳体10之间的空隙。也就是说,直通通路30的空气入口端为导风板31的第二端312与壳体10之间形成的间隙,可控风门70邻近该间隙设置。具体地,可控风门70的固定端可固定在导风板第二端312的端部,其自由端向该间隙延伸。当可控风门70关闭直通通路30时,其自由端与壳体10的内壁密封接触,以阻挡空气通过直通通路3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控风门70的固定端还可固定在壳体10的内壁上,其自由端向该间隙延伸。当可控风门70关闭直通通路30时,其自由端与导风板第二端312的端部密封接触,以阻挡空气通过直通通路3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50可以为蒸发器、换热器或其他具有热交换功能的器件。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100的混流控制模块框体。结合图2和图4,混流空调100还包括感测装置60、控制装置80和驱动装置90。感测装置60配置成用于对出风口12前的预定区域进行感测,以生成表征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控制装置80配置成根据接收的温度设定信号控制感测装置60对预定区域进行感测,并根据感测装置60生成的人体感测信号判断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当人体感测信号指示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打开可控风门70,以导通直通通路30;反之,则关闭可控风门70,以阻断直通通路30。驱动装置90同时与控制装置80和可控风门70连接,以在控制装置80的控制下打开和/或关闭可控风门70,以导通和/或阻断直通通路30。
也就是说,控制装置80可根据从感测装置60处获取的人体感测信号的信息发出控制信号以指示可控风门70打开或关闭。驱动装置90的输入端可与控制装置80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装置90的输出端可与可控风门70连接,从而驱动装置90可接受控制装置80发出的控制信号,从而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可控风门70的状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感测装置60可为设置在混流空调100的壳体10外侧的红外传感器。当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红外传感器可感测到一定波段范围内的电磁波,即感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信号,从而生成表征在该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80可为混流空调100的主控板或与感测装置60、驱动装置90电连接的独立控制电路。驱动装置90为与可控风门70机械连接的电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感测装置60还可为其他可以感测人体是否存在的检测装置,例如热释电探头。驱动装置90还可为其他可控制可控风门70打开和/或关闭的部件。控制装置80还可为集成有控制电路的集成芯片。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100的混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混流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A:接收用于指示期望温度的温度设定信号;
步骤B:对出风口12前的预定区域进行感测,以生成表征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
步骤C:根据人体感测信号判断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若无,则转步骤D,若有,则转步骤E;
步骤D:关闭可控风门70,以阻断直通通路30,使得换热装置50上游的空气全部通过换热装置50的换热间隙流入混流空间40,并经出风口12送出至环境空间;
步骤E:打开可控风门70,以导通直通通路30,使得换热装置50上游的空气通过直通通路30和换热装置50的换热间隙流入混流空间40进行混流,并经出风口12送出至环境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2前的预定范围是出风口12前方的一大致为扇形的空间。该扇形空间的远侧边界距出风口12的距离例如可为大约2m、3m或4m左右;该扇形空间的扇形角例如可为大约60°左右;扇形空间的在垂向上的延伸高度例如可为从距混流空调100的底面1m左右至2m左右。
本发明实施例的混流控制方法中,通过感测出风口12前的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来控制可控风门70的打开和/或关闭,从而选择性地导通和/或阻断直通通路30,可使得在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导通直通通路30,以输出柔和风;在预定区域内无人体存在时,阻断直通通路30,以输出冷风。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混流控制方法可通过感测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自动控制出风口12输出柔和风或冷风,从而提高了空调的舒适度和应用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A中的温度设定信号为用户根据需求设置环境温度时所发出的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B利用红外传感器感测出风口12前的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体辐射出的红外信号,从而输出表征该预定范围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具体地,人体感测信号可为幅值可变的信号、频率可变的信号或无规则变化的信号,人体感测信号的类型可为高低电平信号、正余弦信号或其他类型的信号。也就是说,当红外传感器感测到出风口12前的预定范围内有人体辐射出的红外信号和没有人体辐射出的红外信号时输出的人体感测信号的幅值和/频率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的混流控制方法通过红外传感器感测混流空调出风口前是否有人体存在,根据红外传感器生成的人体感测信号打开和/或关闭可控风门,以导通和/或阻断直通通路,从而自动控制出风口12输出柔和风或冷风。红外传感器感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从而提高了混流空调100调节其送风温度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E包括当人体感测信号指示出风口12前的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启动与可控风门70连接的驱动装置90,以打开可控风门70。步骤D包括当人体感测信号指示出风口12前的预定区域内无人体存在时,停止与可控风门70连接的驱动装置90,以关闭可控风门70。具体地,当人体感测信号指示出风口12前的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驱动装置90的输入端接收控制其开启的控制信号,从而可打开可控风门70。当人体感测信号指示出风口12前的预定区域内无人体存在时,驱动装置90的输入端接收控制其停止的控制信号,从而可关闭可控风门70。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混流空调的混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混流空调100的混流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F:当可控风门70受控地打开直通通路30时,提高混流空调100的风机20的工作功率,以增大其送风量。具体地,当可控风门70打开,从而导通直通通路30时,在风机驱动下朝向空调出风口12流动的空气部分经过换热装置50本身的换热间隙换热后流入换热装置的下游,另一部分经过直通通路30直接流入换热装置的下游。经过换热间隙的换热后的空气温度降低,而通过直通通路30的不被换热的空气温度基本不变,因此在混流空间40内混合后的空气温度有所缓和,使出风口12吹出柔和风。相对于直通通路30关闭时,出风口12吹出的冷风而言,单位面积内的柔和风携带的制冷量降低。风机20的功率提高后,可增大其送风量,即增大其输送的柔和风的风量,从而使混流空调100的整体制冷量不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所称的“上”、“下”、“左”、“右”、“前”和“后”均是以混流空调100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混流空调的混流控制方法,所述混流空调包括:
换热装置,具有允许空气直接通过并与其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间隙,且与所述混流空调的出风口之间形成有允许空气进行混合的混流空间,
直通通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上游和所述混流空间,和
可控风门,配置成受控地导通和/或阻断所述直通通路;
所述混流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A:接收用于指示期望温度的温度设定信号;
步骤B:对所述出风口前的预定区域进行感测,以生成表征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
步骤C:根据所述人体感测信号判断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若无,则转步骤D,若有,则转步骤E;
步骤D:关闭所述可控风门,以阻断所述直通通路,使得所述换热装置上游的空气全部通过所述换热装置的换热间隙流入所述混流空间,并经所述出风口送出至环境空间;
步骤E:打开所述可控风门,以导通所述直通通路,使得所述换热装置上游的空气通过所述直通通路和所述换热装置的换热间隙流入所述混流空间进行混流,并经所述出风口送出至环境空间;所述混流空调还包括:
壳体;
导风板,其第一端抵接于所述换热装置端部并且向所述混流空间内弯曲延伸,其第二端朝向风机延伸,以在所述导风板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直通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步骤B利用红外传感器感测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辐射出的红外信号,从而输出表征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流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步骤E包括当所述人体感测信号指示所述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启动与所述可控风门连接的驱动装置,以打开所述可控风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流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步骤D包括当所述人体感测信号指示所述预定区域内无人体存在时,停止与所述可控风门连接的驱动装置,以关闭所述可控风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F:当所述可控风门受控地打开所述直通通路时,提高所述混流空调的所述风机的工作功率,以增大送风量。
6.一种混流空调,包括:
换热装置,具有允许空气直接通过并与其进行热交换的换热间隙,且与所述混流空调的出风口之间形成有允许空气进行混合的混流空间;
直通通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的上游和所述混流空间;
可控风门,配置成受控地导通和/或阻断所述直通通路;
感测装置,配置成用于对所述出风口前的预定区域进行感测,以生成表征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人体感测信号;和
控制装置,配置成用于根据接收的温度设定信号控制所述感测装置对所述预定区域进行感测,并根据所述感测装置生成的人体感测信号判断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存在,当所述人体感测信号指示所述预定区域内有人体存在时,打开所述可控风门,以导通所述直通通路;反之,则关闭所述可控风门,以阻断所述直通通路;所述混流空调还包括:
壳体;
导风板,其第一端抵接于所述换热装置端部并且向所述混流空间内弯曲延伸,其第二端朝向风机延伸,以在所述导风板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直通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流空调,还包括:
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可控风门连接,以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打开和/或关闭所述可控风门,以导通和/或阻断所述直通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流空调,其中,
所述感测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混流空调的壳体外侧的红外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流空调,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为所述混流空调的主控板或与所述感测装置、驱动装置电连接的独立控制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流空调,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为与所述可控风门机械连接的电机。
CN201510145864.7A 2015-03-30 2015-03-30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152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5864.7A CN106152379B (zh) 2015-03-30 2015-03-30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5864.7A CN106152379B (zh) 2015-03-30 2015-03-30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2379A CN106152379A (zh) 2016-11-23
CN106152379B true CN106152379B (zh) 2020-04-28

Family

ID=5734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5864.7A Active CN106152379B (zh) 2015-03-30 2015-03-30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23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7706A (zh) * 2018-08-24 2019-01-1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
CN109237707A (zh) * 2018-08-24 2019-01-1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24A (zh) * 1992-12-28 1994-07-06 新典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依人体位置适应控制的送风装置
JPH07300014A (ja) * 1994-05-02 1995-11-14 Toyota Motor Corp 空調用ユニットケース
CN1900613A (zh) * 2006-07-12 2007-01-24 福建工程学院 回风调温轿车空调
KR20090119427A (ko) * 2008-05-16 2009-11-19 문종식 직립형 공기조화기
CN101915450A (zh) * 2010-08-16 2010-12-15 清华大学 一种多联机室内机风侧旁通容量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76203A (zh) * 2012-10-17 201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筒状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103974602A (zh) * 2013-02-04 2014-08-06 Abb公司 冷却组件
CN104315597A (zh) * 2014-09-29 2015-01-28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柜式空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24A (zh) * 1992-12-28 1994-07-06 新典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依人体位置适应控制的送风装置
JPH07300014A (ja) * 1994-05-02 1995-11-14 Toyota Motor Corp 空調用ユニットケース
CN1900613A (zh) * 2006-07-12 2007-01-24 福建工程学院 回风调温轿车空调
KR20090119427A (ko) * 2008-05-16 2009-11-19 문종식 직립형 공기조화기
CN101915450A (zh) * 2010-08-16 2010-12-15 清华大学 一种多联机室内机风侧旁通容量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76203A (zh) * 2012-10-17 201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筒状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103974602A (zh) * 2013-02-04 2014-08-06 Abb公司 冷却组件
CN104315597A (zh) * 2014-09-29 2015-01-28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柜式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2379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24826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52378B (zh)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EP3569939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EP3104092B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WO2019024825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US9857095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airflow blocking portion for infrared sensor
CN107726444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6765540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609465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1177354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06152379B (zh)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CN110594942A (zh)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2018119762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287957A (zh) 空调器
CN113405161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14479A (zh) 智能新风机组
CN211177355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JP695226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51202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CN211119925U (zh) 导风结构、空调器
CN107726492B (zh) 空气调节机
KR101470540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878560B1 (ko) 고속 기류 감지를 위한 덕트 센서의 구조
CN21243108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082204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1

Address after: 266101 No.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No.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