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9925U - 导风结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导风结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9925U
CN211119925U CN201921918047.0U CN201921918047U CN211119925U CN 211119925 U CN211119925 U CN 211119925U CN 201921918047 U CN201921918047 U CN 201921918047U CN 211119925 U CN211119925 U CN 211119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lower air
wind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180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明珠
曹睿
吴俊鸿
梁博
刘汉
黄鑫
张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9180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9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9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9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风结构、空调器。其中一种导风结构,包括导风通道壳体,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所述空调器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下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第一端侧面的第一下风口、第二下风口,所述第一下风口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一下挡风板,所述第二下风口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二下挡风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空调器,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空调器的工作模式变换被选择的打开或者关闭,从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导风结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风结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器送风形式单一,冷、热风均从同一个风口吹出,仅通过导风装置对风向进行偏转,容易造成制冷模式多数冷风未达到房顶就开始下沉,制热模式多数热风未到达地面就开始上浮,使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结构、空调器,具有处于所述导风结构两端的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空调器的工作模式变换被选择的打开或者关闭,从而提高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包括导风通道壳体,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空调器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下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第一端侧面的第一下风口、第二下风口,所述第一下风口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一下挡风板,所述第二下风口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二下挡风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风口与所述第二下风口并列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下挡风板、第二下挡风板分别枢接连接与所述第一下风口、第二下风口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挡风板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一下风口远离所述第二下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二下挡风板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二下风口远离所述第一下风口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下挡风板与所述第二下挡风板形成对开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的第一端侧面为柱体。
优选地,所述柱体为棱柱,所述棱柱具有处于高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侧壁,所述第一下风口与所述第二下风口分别处于所述两个相邻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检测人体的位置,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与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电连接,以调整所述导风结构的第一下挡风板及第二下挡风板的打开角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导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空调器,由于在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所述下风口结构及上风口结构,尤其能够与具有对旋轴流风机的空调器的运行工况也即工作模式相适应,具体的,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处于空调器底端的所述下风口结构充当出风口,而处于空调器顶端的所述上风口结构则充当进风口,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处于空调器底端的所述下风口结构充当进风口,而处于空调器顶端的所述上风口结构则充当出风口,由此考虑热空气与冷空气在密度上的差异,使热空气能够自行上升而冷空气能够自行下沉,从而能够使空间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升了空调的舒适性,而进一步可以明确的是,由于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分别处于了所述导风通道壳体的长度两端也即分别处于了其的顶端和底端,从而使所述下风口结构与所述上风口结构两者的间距拉大,这时所述下风口结构与所述上风口结构中流出或者回流的气流路径形成大循环,这也更加利于空间内温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下风口结构处于全部打开状态);
图2为图1的导风结构处于全部关闭状态;
图3为图1的导风结构处于居中出风状态;
图4为图1中导风结构处于右侧出风状态;
图5为图1中导风结构处于左侧出风状态。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导风通道壳体;111、第一下风口;112、第一下挡风板;113、第二下风口;114、第二下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应用于空调器尤其是具有对旋轴流风机的空调器中,更为具体的是一种柜式空调器,包括导风通道壳体1,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内布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轴流风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换热器,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图中未标出),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空调器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工作模式例如包括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在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所述下风口结构及上风口结构,尤其能够与具有对旋轴流风机的空调器的运行工况也即工作模式相适应,具体的,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处于空调器底端的所述下风口结构充当出风口,而处于空调器顶端的所述上风口结构则充当进风口,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处于空调器底端的所述下风口结构充当进风口,而处于空调器顶端的所述上风口结构则充当出风口,由此考虑热空气与冷空气在密度上的差异,使热空气能够自行上升而冷空气能够自行下沉,从而能够使空间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升了空调的舒适性,而进一步可以明确的是,由于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分别处于了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长度两端也即分别处于了其的顶端和底端,从而使所述下风口结构与所述上风口结构两者的间距拉大,这时所述下风口结构与所述上风口结构中流出或者回流的气流路径形成大循环,这也更加利于空间内温度的均匀性。
优选地,所述下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第一端侧面(针对柜式空调器而言,可以理解为底端)的第一下风口111、第二下风口113,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一下挡风板112,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二下挡风板114。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及第二下风口113,能够更加灵活的对所述下风口结构的气流针对区域进行限定,进风时限定进风流量而出风时则限定出风流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风口111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并列相邻设置,具体如图中方位所示,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及第二下风口113分别处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第二下挡风板114分别枢接连接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第二下风口113的外侧,如此可以保证所述下风口结构在出风时的出风角度的多样性及角度范围的最大化设计,而将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第二下挡风板114分别以枢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对应的下风口的外侧能够使对应下风口的气流在流出时的导风距离的最大化。所述枢接的方式具体例如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枢接轴的方式实现,而可以理解的是,任何能够使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或者第二下挡风板114相对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或者第二下风口113成角度的打开或者关闭的方式皆适用,本实用新型不作特别保护。
所述上风口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如所述下风口结构相类似的结构型式,而作为一种更优的结构型式,所述上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第二端侧面(针对柜式空调器而言,可以理解为顶端)的多个上风口(图中未示出)以及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上风口的上挡风板(图中未示出),所述上挡风板可以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上风口的外侧,更进一步的,所述上风口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以保证所述上风口结构在作为出风口使用时,所述上风口能够针对用户活动范围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远离所述第二下风口113的一侧,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4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远离所述第一下风口111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与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4形成对开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的左侧,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4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的右侧,当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第二下挡风板114打开时,两者将形成一个V形的导风扇面区域,这无疑会提升空间温度的均匀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第一端侧面为柱体,例如为圆柱、三棱柱、四棱柱等棱柱,所述棱柱具有处于高度(同于前述的导风通道壳体1的长度方向)方向上的两个相邻侧壁,所述第一下风口111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分别处于所述两个相邻侧壁上,优选为三棱柱或者四棱柱,这能够保证前述的V形的导风扇面区域的最大化。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检测人体的位置,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与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电连接,以调整所述导风结构的第一下挡风板112及第二下挡风板114的打开角度。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例如采用红外线摄像头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可以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 以保证其关闭或者打开,同样道理,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可以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4以保证其关闭或者打开,此时能够有利于空调器通过控制所述多个第一下挡风板112、第二下挡风板114的打开状态及打开角度对下风口结构的出风区域以及进风面积进行灵活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导风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风结构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导风结构,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
根据获取的工作模式控制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打开或者关闭。
优选地,
当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且下风口结构包括多个下风口111、上风口结构包括多个上风口时,控制多个下风口111中的至少部分打开,控制多个上风口全部打开;
当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且下风口结构包括多个下风口111、上风口结构包括上风口时,控制多个下风口111全部打开,控制多个上风口中的至少部分打开。
优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人体的位置,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根据获取的人体的位置,调整第一下挡风板112及第二下挡风板114的夹角,以使下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人体的位置,最好的,根据获取的人体的位置实时调整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及第二下挡风板114的夹角,从而保证了所述空调器在运行时其出风能够始终跟随用户,此时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及第二下挡风板114在跟随用户调整角度的同时还能够对出风气流实现扫风。而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及第二下挡风板114全部打开且两者形成最大夹角即可,以保证所述下风口结构作为进风口时的最大进气流量。
针对所述第一下挡风112及第二下挡风板114的更为具体的实例,如图3 所示,当人体位于空调器的正前方时,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及第二下挡风板 114全部打开,且皆打开较小角度(例如30°)左右;如图5所示,当人体位于空调器的左侧方时,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打开较大角度(例如30°~90°),而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4则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打开较小角度(例如<30°);如图4所示,当人体位于空调器的右侧方时,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2打开较大角度(例如30°~90°),而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则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打开较小角度(例如<30°);如图1所示,而当左右侧都有人时,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及第二下挡风板114全部打开,且皆打开较大角度或者最大角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通道壳体(1),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长度两端分别具有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所述下风口结构、上风口结构能够根据空调器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下风口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第一端侧面的第一下风口(111)、第二下风口(113),所述第一下风口(111)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一下挡风板(112),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对应设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其的第二下挡风板(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并列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第二下挡风板(114)分别枢接连接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第二下风口(11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一下风口(111)远离所述第二下风口(113)的一侧,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4)的枢转轴设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远离所述第一下风口(111)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下挡风板(112)与所述第二下挡风板(114)形成对开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壳体(1)的第一端侧面为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为棱柱,所述棱柱具有处于高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侧壁,所述第一下风口(111)与所述第二下风口(113)分别处于所述两个相邻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检测人体的位置,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与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电连接,以调整所述导风结构的第一下挡风板(112)及第二下挡风板(114)的打开角度。
7.一种空调器,包括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结构。
CN201921918047.0U 2019-11-08 2019-11-08 导风结构、空调器 Active CN211119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8047.0U CN211119925U (zh) 2019-11-08 2019-11-08 导风结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8047.0U CN211119925U (zh) 2019-11-08 2019-11-08 导风结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9925U true CN211119925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6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18047.0U Active CN211119925U (zh) 2019-11-08 2019-11-08 导风结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99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7207A (zh) * 2019-11-08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7207A (zh) * 2019-11-08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8823U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CN106403051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2734071U (zh) 组合风道空调器室内机
CN106765540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225072A (zh) 空调系统及其换热结构
CN103629740A (zh) 组合风道空调器室内机
CN110657495B (zh) 空调内机
CN205579764U (zh) 一种双贯流空调室内机
CN211119925U (zh) 导风结构、空调器
CN109611952A (zh) 一种空调柜机
KR10087062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08901598U (zh) 一种出风组件和使用该出风组件的空调器
CN21872186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7192014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887207A (zh) 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10894989B (zh) 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965460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14384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JPH0233064Y2 (zh)
CN115218278A (zh) 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08488922A (zh) 空调壁挂机
KR20020018341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9944510U (zh) 空调柜机
CN106091312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536504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