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0895A - 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0895A
CN106150895A CN201510156955.0A CN201510156955A CN106150895A CN 106150895 A CN106150895 A CN 106150895A CN 201510156955 A CN201510156955 A CN 201510156955A CN 106150895 A CN106150895 A CN 106150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axis
resistant device
wind wheel
road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69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569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08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0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0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防眩装置;该道路防眩装置采用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包括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及发电装置(3),垂直轴风力涡轮机与发电装置(3)功率连接。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1)、风轮(2);风轮为至少两个径向切面为半圆形的半筒形叶片,风轮(2)围绕垂直轴(1)旋转。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空气动力部件的迎风面设置为与迎风面相邻一侧的车辆所带动的气流方向相对。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能够将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产生高速气流以及坏境的风流转换为电能。由于风力涡轮机可以将原本使道路防眩装置受压的气流转换为旋转的能量,从而增强了道路防眩装置的抗风性,提高了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前大灯所产生的眩光是危害道路夜间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了消除汽车前灯的眩光影响,一般是在道路中央的隔离带上栽种树木或安装防眩装置。
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会产生高速气流,以及道路的开阔坏境的常常会有较大的环境风流,这些风能因为不能被收集而被白白浪费。同时,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产生的高速气流以及环境中的风流会令防眩装置受压,容易导致防眩装置折断或损坏。如果能提供一种可以在防止车灯眩光的同时可以收集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产生高速气流以及道路的开阔坏境的风流所产生的能量的道路防眩装置就增加道路防眩装置的经济作用;此外,如果还能提高道路防眩装置的抗风性,就能够提高道路防眩装置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防止眩光的同时还能收集风能的、更具抗风性的道路防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采用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包括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及发电装置,垂直轴风力涡轮机与的发电装置功率连接。
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叶片可以遮挡迎面汽车前灯的眩光,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在防止眩光的同时还能收集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产生的高速气流以及坏境的风流,通过发电装置转换为电能。由于风力涡轮机在受到风压时便会转动,可以将原本使道路防眩装置受压的气流转换为旋转的能量,并进一步将旋转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从而增强了道路防眩装置的抗风性,提高了安全性能。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风轮;风轮采用半圆筒型叶片,至少有两面半圆筒型叶片以垂直轴为中心均匀地分布并围绕垂直轴旋转。半圆筒型的叶片可以更好地遮挡眩光,设置有三面半圆筒型叶片可以更好地收集来自各个方向的风能。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另一个改进,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风轮;风轮采用圆筒型风轮,垂直轴设置在圆筒型风轮的中心,圆筒型风轮围绕垂直轴旋转;圆筒型风轮包括上圆盘、下圆盘、至少3面叶片;上圆盘与下圆盘对齐,叶片以垂直轴为中心均匀地分布,叶片的上端与上圆盘连接,叶片的下端与下圆盘连接。这样,圆筒型的风轮可以使垂直轴风力涡轮机更加一体化,从而更加牢固。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另一个改进,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风轮;风轮为至少两个径向切面为半圆形的半筒形叶片,风轮围绕垂直轴旋转。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空气动力部件的迎风面设置为与迎风面相邻一侧的车辆所带动的气流方向相对。这样可以更好地收集来自于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产生的高速气流的能量。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该道路防眩装置还设置有储电模块,用于储存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这样可以通过储电模块储存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再通过储电模块提供电源给路灯、警示灯、路牌、电子屏、广告牌等用电器。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的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空气动力部件采用泡沫塑料材料制成。更进一步地改进,泡沫塑料材料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空气动力部件采用泡沫塑料材料可以减轻空气动力部件的重量,提高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效率;而且当较轻的空气动力部件损坏掉落时不会对行驶车辆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外观示意图,该道路防眩装置采用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包括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及发电装置3,垂直轴风力涡轮机与发电装置3功率连接。
风力涡轮机也叫风力机、风车等。常见的风力涡轮机有垂直轴风力涡轮机(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VAWT) 、水平轴风力涡轮机 (HAWT)两大类;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风轮的旋转轴垂直于地面或者气流的方向,水平轴风力涡轮机的风轮的旋转轴与风向平行。可以采用遮挡光线较好的垂直轴风力涡轮机,例如侧视图影为大体长方形的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等。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也称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立轴风力发电机等,包括了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和发电装置。发电装置3可以采用发电机,进一步地,还可以采用感应发电机或永磁同步发电机等发电机。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外观示意图,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1、风轮2;风轮2采用半圆筒型叶片,至少有两面半圆筒型叶片以垂直轴1为中心均匀地分布并围绕垂直轴1旋转。更进一步地改进,风轮设置有三面半圆筒型叶片。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另一个改进,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1、风轮2;风轮采用圆筒型风轮,垂直轴1设置在圆筒型风轮的中心,圆筒型风轮围绕垂直轴1旋转;圆筒型风轮包括上圆盘、下圆盘、至少3面叶片;上圆盘与下圆盘对齐,叶片以垂直轴1为中心均匀地分布,叶片的上端与上圆盘连接,叶片的下端与下圆盘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另一个改进,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1、风轮2;风轮为至少两个径向切面为半圆形的半筒形叶片,风轮2围绕垂直轴1旋转。例如可以采用旋钮型的风轮等。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空气动力部件的迎风面设置为与迎风面相邻一侧的车辆所带动的气流方向相对。例如,在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的国家或地区,设置在道路中间的道路防眩装置可以采用逆时针旋转的设置;在靠左行驶的交通规则的国家或地区,设置在道路中间的道路防眩装置可以采用顺时针旋转的设置。空气动力部件为风叶、扇叶、叶片等直接受力于气流的部件。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该道路防眩装置还设置有储电模块,用于储存发电装置3所产生的电能。储电模块可以采用充电电池、超级电容等;充电电池可以采用镍镉、镍氢、锂离子、锂聚合物、铅酸电池等充电电池中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空气动力部件采用泡沫塑料材料制成;泡沫塑料材料可以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材料,例如塑料、金属、纤维等材料制成。空气动力部件为风叶、扇叶、叶片等直接受力于气流的部件。
本发明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可以安装在隔离墩、中间隔离带、路边等需要防止眩光的位置。还可以为道路防眩装置设置安装底座。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道路防眩装置采用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所述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包括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及发电装置(3),所述垂直轴风力涡轮机与所述的发电装置(3)功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1)、风轮(2);所述的风轮(2)采用半圆筒型叶片,至少有两面半圆筒型叶片以所述垂直轴(1)为中心均匀地分布并围绕所述垂直轴(1)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设置有三面半圆筒型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1)、风轮(2);所述的风轮采用圆筒型风轮,所述垂直轴(1)设置在所述圆筒型风轮的中心,所述圆筒型风轮围绕所述垂直轴(1)旋转;所述圆筒型风轮包括上圆盘、下圆盘、至少3面叶片;所述上圆盘与所述下圆盘对齐,所述叶片以所述垂直轴(1)为中心均匀地分布,所述叶片的上端与所述上圆盘连接,所述叶片的下端与所述下圆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包括垂直轴(1)、风轮(2);所述风轮为至少两个径向切面为半圆形的半筒形叶片,所述风轮(2)围绕所述垂直轴(1)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空气动力部件的迎风面设置为与所述迎风面相邻一侧的车辆所带动的气流方向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道路防眩装置还设置有储电模块,用于储存所述发电装置(3)所产生的电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道路防眩装置还设置有储电模块,用于储存所述发电装置(3)所产生的电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空气动力部件采用泡沫塑料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道路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塑料材料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
CN201510156955.0A 2015-04-04 2015-04-04 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Pending CN1061508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6955.0A CN106150895A (zh) 2015-04-04 2015-04-04 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6955.0A CN106150895A (zh) 2015-04-04 2015-04-04 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0895A true CN106150895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3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6955.0A Pending CN106150895A (zh) 2015-04-04 2015-04-04 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08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9002A (zh) * 2021-10-12 2021-12-21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9002A (zh) * 2021-10-12 2021-12-21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65985B1 (e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rom air conditioning exhaust
WO2014126453A1 (en) Outdoor light harnessing renewable energy
CN102979668A (zh) 一种开窗式风力发电机风轮
CN204805032U (zh) 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CN109372697A (zh) 一种宽风域微风发电系统
CN106150895A (zh) 一种道路防眩装置
CN108036268A (zh) 一种新型风能路灯
CN101561103B (zh) 一种风光互补航标灯装置
CN201339540Y (zh) 路边新组合式风动发电装置
CN204644894U (zh) 风叶式旋转发电防眩板
CN101307748A (zh) 增能风力发电系统
CN104421103A (zh) 结合太阳能板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组成的发电装置
KR101882331B1 (ko) 다중 블레이드 수직형 풍력발전장치
CN203463235U (zh) 结合太阳能板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组成的发电装置
CN208294701U (zh)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器及风能吸收装置
CN203963788U (zh) 用风力发电供电的路灯
CN208605309U (zh) 一种小型微风风力发电装置
CN207960836U (zh) 一种新型垂直式发电机
CN102168654A (zh) 带微风发电装置的汽车
CN204729235U (zh) 一种用在路两侧的风力发电机
KR20020058640A (ko) 발전기
CN203717233U (zh) 车载风力发电装置的风轮结构
CN108626073A (zh) 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器及风能吸收装置
CN101363410B (zh) 高空机翼风筝发电装置
CN203702459U (zh) 一种高效稳定增速风力发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