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49674A - 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49674A
CN106149674A CN201610641483.2A CN201610641483A CN106149674A CN 106149674 A CN106149674 A CN 106149674A CN 201610641483 A CN201610641483 A CN 201610641483A CN 106149674 A CN106149674 A CN 106149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represent
arc section
throwing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414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49674B (zh
Inventor
王春亚
李威
叶永东
薛归
余月开
冯宗义
曹俊杰
苏志强
林国涛
胡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IGH-TECH ZONE SEA-CLOS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Ningbo Hong Hai Chong Chuang Space Service Co Ltd
ZHEJIANG RECLAM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IGH-TECH ZONE SEA-CLOS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Ningbo Hong Hai Chong Chuang Space Service Co Ltd
ZHEJIANG RECLAM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IGH-TECH ZONE SEA-CLOS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Ningbo Hong Hai Chong Chuang Space Service Co Ltd, ZHEJIANG RECLAM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IGH-TECH ZONE SEA-CLOS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414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49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49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9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49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9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10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watering, draining, de-aerating or blasting, e.g. by installing sand or wick dr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DBLASTING
    • F42D1/00Bla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e.g. loading or t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Drilling And Exploitation, And Min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弧段堤身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根据圆弧段外侧的落底宽度和淤泥厚度,堤身以相同的施工进尺进行施工,圆弧段外侧根据弧度变化以抛填宽度递减的抛填工艺进行参数设计、施工,根据所述淤泥厚度和施工现况进行圆弧段内侧的参数设计、施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参数设计;(2)施工:沿所述A侧围堤的堤头推进方向施工;(3)复核施工参数;(4)循环施工,直至完成所述圆弧段的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不仅施工较为方便、现场抛填控制难度减小、施工安全性高,而且不会出现施工叠加区域,避免资源浪费,也解决了由于覆盖石料出现的布药作业面减小,同时也解决了淤泥出路减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爆破挤淤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爆破挤淤法软基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港口防波堤、围海造地等工程,在节约经济、保证安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随着海洋地基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复杂地基爆破挤淤将逐渐引领爆破挤淤市场。目前,复杂地基爆破挤淤施工方法,尤其是围堤圆弧段处爆破挤淤施工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实施:在一端施工至转角位置时,堤身轴线内侧暂停施工,以堤轴线为圆心线,外侧按照一定的抛填参数和爆破参数进行数次扇形面爆破挤淤施工,但是,此方法抛填施工难度较大,在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方面都难以控制,鉴于此,急需开发一种提高圆弧段爆破挤淤施工能力的施工方法。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根据圆弧段外侧的落底宽度和淤泥厚度,堤身以相同的施工进尺进行施工,圆弧段外侧根据弧度变化以抛填宽度递减的抛填工艺进行参数设计、施工,根据所述淤泥厚度和施工现况进行圆弧段内侧的参数设计、施工;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参数设计:根据实际工况设计抛填高程和爆破参数;根据所述抛填高程和所述圆弧段的半径设计抛填进尺;根据所述圆弧段的半径、所述圆弧段第i施工段的施工控制角度和所述抛填高程设计所述第i施工段圆弧段外侧的抛填宽度;根据所述抛填高程和堤轴线至堤身设计断面外侧坡脚宽度设计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其中,i≥1;(2)施工:根据所述的参数设计,沿A侧围堤的堤头推进方向进行抛填施工,抛填施工完成后,根据所述爆破参数再进行爆破施工;(3)复核施工参数:爆破施工完成后进行爆后测量,根据爆后测量的数据并结合体积平衡计算原理,验证各施工参数的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复核所述施工参数;(4)循环施工:循环所述步骤(2)-步骤(3),直至完成所述圆弧段的施工。
进一步,所述圆弧段内侧连接B侧围堤,每次施工时,附带一部分所述B侧围堤的施工。
进一步,所述圆弧段外侧的抛填宽度为:
式中:表示外弧侧落底半径;表示所述圆弧段第i施工段的施工控制角度;表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3-5m;表示抛填部位外侧泥上堤身的高度;表示堤身堆石体的自然安息角;H表示抛填高程;表示泥面高程。
进一步,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为:
式中:表示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表示堤轴线至堤身设计断面内侧坡脚宽度;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3-5m;表示抛填高程;表示泥面高程;表示堤身堆石体的自然安息角。
进一步,所述爆破参数包括一次爆破总药量和布药参数;所述一次爆破总药量为:
式中:表示炸药单耗;表示设计断面需置换淤泥的宽度;表示计入覆盖水深、抛石体对爆破挤淤效果影响的折算淤泥厚度;
其中,所述按下式计算:
式中:表示水的重度;表示淤泥的重度;表示淤泥的厚度;表示抛石对爆破挤淤效果的影响系数,取值范围为0.35-0.45;表示抛石的抛填厚度。
进一步,所述布药参数包括布药孔数、单孔药量和药包埋置的深度;
其中,所述布药孔数为:
式中:表示布药总长度;表示药包间距。
进一步,所述的药包埋置的深度为:
式中:表示淤泥厚度;表示抛填时石料的自沉深度;表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0.1-0.5。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不仅施工较为方便、现场抛填控制难度减小、施工安全性高,而且解决了爆破真空区域以及淤泥夹层的质量问题;2.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不会出现施工叠加区域的问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解决了由于覆盖石料出现的布药作业面减小和淤泥出路减小的问题;3.所述圆弧段施工时,附带了一部分所述B侧围堤的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圆弧段施工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圆弧段循环施工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爆破挤淤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圆弧段施工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堤头推进的方向,1表示所述圆弧段一侧的A侧围堤,2表示所述圆弧段另一侧的B侧围堤;3表示是所述圆弧段;4表示所述B侧围堤的堤轴线;5表示所述A侧围堤的堤轴线;表示内弧侧抛填宽度;表示外弧侧抛填宽度;Li表示一次施工的抛填进尺;R表示外弧侧落底半径;表示所述圆弧段第i施工段的施工控制角度。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圆弧段循环施工平面示意图,11表示第一次施工,12表示第二次施工,13表示第三次施工,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所述圆弧段的施工。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爆破挤淤施工示意图,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堤头推进的方向,6表示抛填边线;7表示药包;8表示爆后边线。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根据圆弧段外侧的落底宽度和淤泥厚度,堤身以相同的施工进尺进行施工,圆弧段外侧根据弧度变化以抛填宽度递减的抛填工艺进行参数设计、施工,根据所述淤泥厚度和施工现况进行圆弧段内侧的参数设计、施工;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参数设计:根据实际工况设计抛填高程和爆破参数;根据所述抛填高程和所述圆弧段的半径设计抛填进尺;根据所述圆弧段的半径、所述圆弧段第i施工段的施工控制角度和所述抛填高程设计所述第i施工段圆弧段外侧的抛填宽度;根据所述抛填高程和堤轴线至堤身设计断面外侧坡脚宽度设计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其中,i≥1;
(2)施工:根据所述的参数设计,沿A侧围堤的堤头推进方向进行抛填施工,抛填施工完成后,根据所述爆破参数再进行爆破施工;
(3)复核施工参数:爆破施工完成后进行爆后测量,根据爆后测量的数据并结合体积平衡计算原理,验证各施工参数的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复核所述施工参数;
(4)循环施工:循环所述步骤(2)-步骤(3),直至完成所述圆弧段的施工。
其中,所述圆弧段内侧连接所述B侧围堤,每次施工时,附带一部分所述B侧围堤的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
在上述所述圆弧段施工结束后,根据测量数据并结合所述A侧围堤1和所述B侧围堤2的设计断面,利用体积平衡计算原理分析判断所述圆弧段3的施工质量,分析合格后,进行所述B侧围堤2的施工,所述B侧围堤2的施工按照施工要求向前侧继续进行施工。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不仅施工较为方便、现场抛填控制难度减小、施工安全性高,而且解决了爆破真空区域以及淤泥夹层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不会出现施工叠加区域的问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解决了由于覆盖石料出现的布药作业面减小和淤泥出路减小的问题。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圆弧段外侧的抛填宽度、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抛填高程和抛填进尺的设计按以下公式计算:
(1)所述圆弧段外侧的抛填宽度为:
式中:表示外弧侧落底半径;表示所述圆弧段第i施工段的施工控制角度;表示所述圆弧段外侧的抛填宽度;表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3-5m;表示抛填部位外侧泥上堤身的高度;表示堤身堆石体的自然安息角;H表示抛填高程;表示泥面高程。
(2)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为:
式中:表示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表示堤轴线至堤身设计断面外侧坡脚宽度;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3-5m;表示抛填高程;表示泥面高程;表示堤身堆石体的自然安息角。
(3)所述抛填高程为:
式中:表示所述抛填高程;表示设计高潮位;表示考虑风浪影响的安全调整值;表示安全超高。
(4)所述抛填进尺根据以下方式选取:
所述抛填进尺的选择根据《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表4.3.13.2-2的规定选取,且所述抛填进尺的选择需满足:
式中:L表示圆弧段总抛填进尺;表示经验系数,取3-4m;表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3-5m;表示抛填高程;表示泥面高程;表示堤身堆石体的自然安息角;表示外弧侧落底半径。
所述爆破参数包括一次爆破总药量和布药参数。
(1)所述一次爆破总药量为:
式中:表示所述一次爆破总药量;表示炸药单耗;表示设计断面需置换淤泥的宽度;表示计入覆盖水深、抛石体对爆破挤淤效果影响的折算淤泥厚度。
其中,所述按下式计算:
式中:表示水的重度;表示淤泥的重度;表示淤泥的厚度;表示抛石对爆破挤淤效果的影响系数,取值范围为0.35-0.45;表示抛石的抛填厚度。
(2)所述布药参数包括布药孔数、单孔药量和药包埋置的深度。
①布药孔数为:
式中:表示布药孔数;表示布药总长度;表示药包间距。
②单孔药量为:
式中:表示单孔药量;表示一次爆破总药量;表示布药孔数。
③药包埋置的深度为:
式中:表示药包埋置深度;表示淤泥厚度;表示抛填时石料的自沉深度;表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0.1-0.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圆弧段外侧的落底宽度和淤泥厚度,堤身以相同的施工进尺进行施工,圆弧段外侧根据弧度变化以抛填宽度递减的抛填工艺进行参数设计、施工,根据所述淤泥厚度和施工现况进行圆弧段内侧的参数设计、施工;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参数设计:根据实际工况设计抛填高程和爆破参数;根据所述抛填高程和所述圆弧段的半径设计抛填进尺;根据所述圆弧段的半径、所述圆弧段第i施工段的施工控制角度和所述抛填高程设计所述第i施工段圆弧段外侧的抛填宽度;根据所述抛填高程和堤轴线至堤身设计断面外侧坡脚宽度设计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其中,i≥1;
(2)施工:根据所述的参数设计,沿A侧围堤的堤头推进方向进行抛填施工,抛填施工完成后,根据所述爆破参数再进行爆破施工;
(3)复核施工参数:爆破施工完成后进行爆后测量,根据爆后测量的数据并结合体积平衡计算原理,验证各施工参数的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复核所述施工参数;
(4)循环施工:循环所述步骤(2)-步骤(3),直至完成所述圆弧段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段内侧连接B侧围堤,每次施工时,附带一部分所述B侧围堤的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段外侧的抛填宽度为:
式中:表示外弧侧落底半径;表示所述圆弧段第i施工段的施工控制角度;表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3-5m;表示抛填部位外侧泥上堤身的高度;表示堤身堆石体的自然安息角;H表示抛填高程;表示泥面高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为:
式中:表示所述圆弧段内侧的抛填宽度;表示堤轴线至堤身设计断面外侧坡脚宽度;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3-5m;表示抛填高程;表示泥面高程;表示堤身堆石体的自然安息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参数包括一次爆破总药量和布药参数;
所述一次爆破总药量为:
式中:表示炸药单耗;表示设计断面需置换淤泥的宽度;表示计入覆盖水深、抛石体对爆破挤淤效果影响的折算淤泥厚度;
其中,所述按下式计算:
式中:表示水的重度;表示淤泥的重度;表示淤泥的厚度;表示抛石对爆破挤淤效果的影响系数,取值范围为0.35-0.45;表示抛石的抛填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药参数包括布药孔数、单孔药量和药包埋置的深度;
其中,所述布药孔数为:
式中:表示布药总长度;表示药包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包埋置的深度为:
式中:表示淤泥厚度;表示抛填时石料的自沉深度;表示经验系数,取值范围为0.1-0.5。
CN201610641483.2A 2016-08-08 2016-08-08 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06149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1483.2A CN106149674B (zh) 2016-08-08 2016-08-08 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1483.2A CN106149674B (zh) 2016-08-08 2016-08-08 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9674A true CN106149674A (zh) 2016-11-23
CN106149674B CN106149674B (zh) 2018-08-21

Family

ID=57329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41483.2A Active CN106149674B (zh) 2016-08-08 2016-08-08 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496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5523A (zh) * 2019-04-29 2019-07-05 华侨大学 一种爆炸挤淤泥石混合层工程性质预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7713A (ja) * 1987-02-13 1988-08-16 Ohbayashigumi Ltd 埋立て地盤の発破締固め工法
CN102061696A (zh) * 2011-01-27 2011-05-18 宁波高新区围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环保型爆破挤淤软基处理的方法
CN102116006A (zh) * 2011-03-23 2011-07-06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填海路堤的修建方法
CN102635108A (zh) * 2012-05-02 2012-08-15 天津大学 山区沟谷淤泥质软基爆炸法处理工艺
CN103161150A (zh) * 2013-03-14 2013-06-19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海堤淤泥质软基的爆炸定向滑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7713A (ja) * 1987-02-13 1988-08-16 Ohbayashigumi Ltd 埋立て地盤の発破締固め工法
CN102061696A (zh) * 2011-01-27 2011-05-18 宁波高新区围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环保型爆破挤淤软基处理的方法
CN102116006A (zh) * 2011-03-23 2011-07-06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填海路堤的修建方法
CN102635108A (zh) * 2012-05-02 2012-08-15 天津大学 山区沟谷淤泥质软基爆炸法处理工艺
CN103161150A (zh) * 2013-03-14 2013-06-19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海堤淤泥质软基的爆炸定向滑移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5523A (zh) * 2019-04-29 2019-07-05 华侨大学 一种爆炸挤淤泥石混合层工程性质预测方法
CN109975523B (zh) * 2019-04-29 2021-06-29 华侨大学 一种爆炸挤淤泥石混合层工程性质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9674B (zh) 201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9328B (zh) 一种水下石方数码电子雷管精确控制爆破方法
CN102251516A (zh) 水抛石爆破挤淤筑堤方法
CN205804151U (zh) 一种桥墩防撞防冲刷装置
CN104406471B (zh) 潮间带爆破挤淤筑堤的引水爆破施工方法
CN102226673A (zh) 一种测试炸药抗深水压力性能的微型爆炸装置
CN103161150A (zh) 海堤淤泥质软基的爆炸定向滑移方法
CN203782664U (zh) 一种砂性土地基水闸的防冲结构
CN108867343B (zh) 一种桥墩或丁坝头部局部冲刷的散粒体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97631A (zh) 一种导管架多筒负压桶测风塔基础冲刷防护方法
CN109211041A (zh) 一种预留岩坎围堰爆破拆除方法及其应用
CN101701465B (zh) 水库分层取水头部的施工工艺方法
CN106149674A (zh) 一种圆弧段爆破挤淤的施工方法
CN108360499A (zh) 一种跑道基础大面积爆破密实处理方法
CN104141285A (zh) 一种防渗海堤
CN104727325B (zh) 一种海涂围垦用海堤的建造方法
Deng et al. Morphologic evolution and hydrodynamic variation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in the LINGDING Bay, South China Sea
CN207891841U (zh) 一种降低挡水幕墙下端边壁处水流泄漏量的柔性阻水结构
CN107024153B (zh) 水下岩塞爆破陀螺分布式药室法
CN108999180A (zh) 一种陆域形成中软土地基整体推进清淤方法
CN106149631B (zh) 高山窄谷拱坝崩塌型边坡处理方法
CN109506532A (zh) 水下钻孔爆破炸药单耗的确定方法
Liu et al. Analysis of external water pressure for a tunnel in fractured rocks
CN204174576U (zh) 防渗海堤
CN106930242A (zh) 桩基溢流坝与铅丝石笼护坦
CN106759252A (zh) 一种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基的双排板桩墙驳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