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3351A - 运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运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33351A CN106133351A CN201580017632.1A CN201580017632A CN106133351A CN 106133351 A CN106133351 A CN 106133351A CN 201580017632 A CN201580017632 A CN 201580017632A CN 106133351 A CN106133351 A CN 1061333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rolling element
- rolling
- member main
- mobile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组装作业变得容易的运动引导装置。在移动构件主体(3)的移动方向的端面配置具有方向转换路(2c)的内周侧的端部构件(4a、4b)。一对端部构件(4a、4b)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开口部(21),所述开口部与方向转换路(2c)的内周侧相连,而用于将滚动体(42)装入循环路。一对端部构件(4a、4b)的与移动构件主体(3)对置的对置面(18)形成为平面。将与保持部(5)成形为一体的一对端部构件(4a、4b)沿与移动构件主体(3)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装入移动构件主体(3)。盖构件(7a、7b)封堵端部构件(4a、4b)的开口部(2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轨道构件、和借助滚动体而能够移动地组装于轨道构件的移动构件的运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利用滚动体的滚动运动对工作台等可动体的直线运动进行引导的运动引导装置。运动引导装置也被称为线性引导件,具备导轨、和借助滚动体而能够移动地组装于导轨的移动块。在导轨上,沿长边方向形成有能够供滚动体进行滚动运动的滚动体滚行部。在移动构件上,形成有用于使滚动体循环的循环路。循环路具备与导轨的滚动体滚行部对置的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与负载滚动体滚行部平行的返回路、以及将返回路的一端与另一端连结的U字状的一对方向转换路。
典型的运动引导装置通过在移动块主体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组合端盖而成。移动块主体具有与导轨的上表面对置的中央部、和与导轨的侧面对置的一对袖部,从而形成为“コ”形。循环路的负载滚动体滚行部形成于移动块主体的袖部的内侧面。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形成于也被称为圆角件的半圆筒状构件。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形成于端盖。在将圆角件组装于端盖之后,将端盖安装于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的端面,从而构成循环路。
在向循环路装入滚动体时,从“コ”形的移动块主体的内侧面装入滚动体。然而,该滚动体装入作业是在狭小空间内的作业,因此存在花费工时这一课题。为了解决该课题,提出了在端盖上设置开口,从该开口沿导轨的长边方向插入滚动体的发明(参照专利文献1)。在将滚动体装入循环路之后,开口由封闭构件封闭。根据该发明,能够利用移动轨道的长边方向的宽阔空间来装入滚动体,因此装入作业变得容易,能够得到尤其适合利用自动机器进行滚动体的自动装入的运动引导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50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存在对向循环路装入滚动体之前的循环路进行组装的作业花费工时这一课题。另外,需要对端盖的开口进行封堵的封闭构件,也存在部件件数增加这一课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组装作业变得容易的运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具备:轨道构件,其具有滚动体滚行部;移动构件主体,其具有与所述滚动体滚行部对置的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以及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平行的返回路;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能够滚动运动地配置在所述轨道构件的所述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之间;端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上的端面,并形成将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返回路连结的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盖构件,其形成所述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以及保持部,其防止从所述轨道构件拆除所述移动构件主体时,所述滚动体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脱落,其中,一对所述端部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方向转换路相连,而用于将所述滚动体向由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所述方向转换路以及所述返回路构成的循环路装入,一对所述端部构件的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对置的对置面形成为平面,与所述保持部成形为一体的一对所述端部构件沿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组装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所述盖构件封堵所述端部构件的所述开口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具备:轨道构件,其具有滚动体滚行部;移动构件主体,其具有与所述滚动体滚行部对置的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以及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平行的返回路;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能够滚动运动地配置在所述轨道构件的所述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之间;端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上的端面;以及盖构件,其形成将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返回路连结的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在所述端部构件上一体地形成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防止从所述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及/或所述轨道构件拆除所述移动构件主体时,所述滚动体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脱落,所述盖构件具有凸起,所述端部构件具有与所述凸起嵌合的嵌合孔,所述移动构件主体具有与所述凸起嵌合的凸起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在保持部的两端部将一对端部构件成形为一体,并且将该部件沿与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组装于移动构件主体,因此能够实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上的一对端部构件的定位,从而循环路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对移动构件主体、盖构件以及端部构件在盖构件的凸起的位置统一进行定位,因此能够减少各部件的尺寸误差的影响,能够提高运动引导装置的组装性、滑动性(即滚动体的顺畅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块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树脂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构件的立体图(图5的(a)示出正面侧立体图,图5的(b)示出背面侧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沿着滚珠的循环路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制造工序图(图7的(a)示出向移动块主体组装树脂部件之前的状态,图7的(b)示出向移动块主体组装树脂部件之后的状态,图7的(c)示出向树脂部件嵌入盖构件的状态)。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制造工序图(图8的(d)示出从树脂部件突出的盖构件的凸起,图8的(e)示出将螺钉穿过盖构件的状态,图8的(f)示出将螺钉与移动块主体紧固连结的状态)。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制造工序图(图9示出向循环路装入滚珠的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移动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与导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树脂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盖构件的立体图(图13的(a)示出正面侧立体图,图13的(b)示出背面侧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移动块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立体图。运动引导装置具备作为轨道构件的导轨1、和能够滑动地组装于导轨1的作为移动构件的移动块2。在导轨1与移动块2之间,能够滚动运动地夹设有多个滚珠而作为滚动体。导轨1安装于未图示的基座等。移动块2安装于未图示的工作台等可动体。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是指将导轨1配置在水平面时的运动引导装置的上下,“左右”是指将导轨1配置在水平面并从导轨1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左右。即,使用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当然,运动引导装置的配置并不限于这样的配置。
图2表示运动引导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在导轨1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用于将导轨1安装于基座等的螺栓插入用的贯穿孔1b。在导轨1的侧面,沿长边方向形成有供滚珠滚动运动的多条滚珠滚行槽1a而作为滚动体滚行部。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导轨1的上部形成有沿宽度方向突出的左右一对突出部1c。滚珠滚行槽1a在突出部1c的上下各形成有两条,而合计形成有四条。
移动块2具备移动块主体3、树脂部件6以及一对盖构件7a、7b,所述树脂部件6通过将在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换言之为导轨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配置的一对端部板4a、4b与保持部5成形为一体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向移动块主体3仅组装三个部件、即树脂部件6以及一对盖构件7a、7b,从而构成四条循环路。
如图3所示,移动块主体3具有与导轨1的上表面对置的中央部3-1、和与导轨1的左右侧面对置的一对袖部3-2,从而整体形成为鞍形状或“コ”形状。在移动块主体3的袖部3-2的内侧面,形成有与导轨1的滚珠滚行槽1a对置的四条负载滚珠滚行槽2a而作为负载滚动体滚行部。在移动块主体3上形成有与负载滚珠滚行槽2a平行的合计四个返回路2b。返回路2b由沿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延伸的贯通孔构成。
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3a形成为平面。在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3a形成有凸起孔8。凸起孔8配置在移动块主体3的袖部3-2的上下的返回路2b之间。该凸起孔8与作为定位机构而发挥功能的盖构件7a、7b的凸起9(参照图2)嵌合。在凸起孔8内,形成有内径比凸起孔8的内径小的带台阶的小径孔10。在小径孔10的内周面加工有螺纹。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示出了移动块主体3的前表面侧的凸起孔8,但在移动块主体3的背面侧也形成有凸起孔8。另外,在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3a,加工有用于将图2所示的端密封件11a、11b安装于移动块主体3的螺纹孔13。
如图4所示,树脂部件6是将保持部5与在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3a配置的一对端部板4a、4b树脂成形为一体的部件。
在从导轨1拆除移动块2时,保持部5防止滚珠从负载滚珠滚行槽2a脱落。保持部5具备沿着移动块主体3的袖部3-2的上侧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a的细长的第一保持部5-1、和沿着下侧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a的第二保持部5-2。第一保持部5-1配置在上侧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a的上侧。在移动块主体3的上侧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a与下侧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a之间形成有凸条2e(参照图3)。第一保持部5-1与凸条2e之间的间隔比滚珠的直径窄,以能够防止滚珠脱落。同样地,第二保持部5-2配置在下侧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a的下侧。第二保持部5-2与凸条2e之间的间隔比滚珠的直径窄。
端部板4a、4b具有与导轨1的上表面对置的中央部4-1、和与导轨1的左右侧面对置的一对袖部4-2,从而形成为与移动块主体3的正面形状匹配的“コ”形(换言之为鞍形状)。端部板4a、4b具备形成方向转换路2c(参照图6)的内周侧的圆角件部16,所述方向转换路2c将移动块主体3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a与返回路2b连结。圆角件部16呈在半圆筒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剖面圆弧形的槽的形状。圆角件部16的表面的槽构成方向转换路2c的内周侧。在圆角件部16的返回路2b侧形成有与返回路2b相连的连通孔17。
端部板4a、4b的与移动块主体3对置的对置面18形成为平面,使得能够将与保持部5成形为一体的一对端部板4a、4b沿与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组装。在此,平面的意思是不存在朝向移动块主体3突出的用于定位的突起等,并未排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对置面18上形成有润滑路径24的槽(参照图4)、用于安装润滑脂嘴的孔23(参照图4)等凹部的情况。在端部板4a、4b的移动方向的端面19形成有框部19a、和从框部19a挖深一层的嵌合凹部19b。在框部19a的内侧的嵌合凹部19b嵌入有后述的盖构件7a、7b的板部31(参照图2)。盖构件7a、7b以在对移动块2进行俯视(图1的箭头A)以及侧视(图1的箭头B)观察时仅能够看到端部板4a、4b的方式被端部板4a、4b包围。
如图4所示,在端部板4a、4b的嵌合凹部19b,形成有与方向转换路2c的内周侧相连且用于将滚珠向循环路装入的开口部21。滚珠从开口部21沿导轨1的长度方向装入。在开口部21的周围形成有壁21a,该壁21a防止装入滚珠时的滚珠的脱落。在从导轨1的长度方向进行观察时,壁21a未形成为闭合的曲面,而靠近导轨1的一侧开放。为了将滚珠排成一列而不晃动地进行装入,在装入滚珠时,在移动块2的内侧组装轨道夹具。通过使开口部21的壁21a的一部分开放,能够避免与该轨道夹具的干涉。开口部21的数量与方向转换路2c的数量相同,在该实施方式中为四个。
在端部板4a、4b的袖部4-2的上下的圆角件部16间形成有供盖构件7a、7b的凸起9嵌合的嵌合孔22。该嵌合孔22成为端部板4a、4b与盖构件7a、7b之间的定位的基准。如图2所示,盖构件7a、7b的板部31与端部板4a、4b的嵌合凹部19b嵌合。嵌合孔22与凸起9之间的公差设定得比板部31与嵌合凹部19b之间的公差严格,使得并不是由嵌合凹部19b与板部31对端部板4a、4b与盖构件7a、7b进行定位,而能够由嵌合孔22与凸起9对端部板4a、4b与盖构件7a、7b进行定位。
在端部板4a、4b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润滑脂嘴的孔23。在端部板4a、4b的与移动块主体3对置的对置面18,形成有从孔23直至连通孔17的润滑路径24。在孔23的左右开设有用于将端密封件11a、11b(参照图2)安装于移动块主体3的贯穿孔25,所述端密封件11a、11b防止异物进入移动块2的内部。在端部板4a、4b的袖部4-2的下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装侧密封件27a、27b(参照图2)的插入槽26,所述侧密封件27a、27b防止异物进入移动块2的内部。
图5的(a)表示盖构件7a、7b的正面侧立体图,图5的(b)表示盖构件7a、7b的背面侧立体图。盖构件7a、7b具备薄板状的板部31、和从板部31朝向端部板4a、4b突出的方向转换路构成部32。板部31具备与导轨1的上表面对置的中央部31-1、和与导轨1的侧面对置的一对袖部31-2。在袖部31-2上下地设有方向转换路构成部32。在方向转换路构成部32形成有方向转换路2c(参照图6)的外周侧。方向转换路构成部32与端部板4a、4b的圆角件部16凹凸嵌合,与圆角件部16协作而构成U字状的方向转换路2c。在板部31的上下的方向转换路构成部32之间,朝向端部板4a、4b突出地形成有圆筒形的凸起9。在凸起9中形成有供作为紧固构件的螺钉41(参照图2)穿过的贯通孔。在板部31形成有供螺钉41的头部就位的凹部31a,使得螺钉41的头不从板部31突出。
在盖构件7a、7b的板部31设有用于安装润滑脂嘴的圆筒突部33。该圆筒突部33与端部板4a、4b的孔23(参照图4)嵌合。在圆筒突部33的左右开设有用于将图2所示的端密封件11a、11b安装于移动块主体3的贯穿孔35。在板部31的下端部形成有内部密封用的承接部37(参照图5的(b)),该承接部37防止异物进入移动块2的内部。
图6示出移动块2的循环路。循环路由负载滚珠滚行槽2a、与负载滚珠滚行槽2a平行的返回路2b、以及将负载滚珠滚行槽2a与返回路2b连结的U字状的方向转换路2c构成。方向转换路2c的内周侧形成于端部板4a、4b的圆角件部16。方向转换路2c的外周侧形成于盖构件7a、7b的方向转换路构成部32。
以下,参照图7至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7的(a)所示,准备在保持部5上成形有一对端部板4a、4b而成的树脂部件6。接下来,将树脂部件6从移动块2的下方向移动块主体3组装。在将树脂部件6向移动块主体3组装时,如图7的(b)所示,一对端部板4a、4b夹着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因此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上的一对端部板4a、4b的定位得以实现。
接着,如图7的(c)所示,将盖构件7a沿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嵌入一方的端部板4a。于是,如图8的(d)所示,盖构件7a的凸起9嵌入端部板4a的嵌合孔22,盖构件7a的凸起9从端部板4a的与移动块主体3对置的对置面18突出。该突出的凸起9嵌入移动块主体3的凸起孔8(参照图7的(a))。因此,能够实现与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树脂部件6的定位。同时,也能够实现树脂部件6相对于移动块主体3的临时固定。在图7的(b)所示的状态下,树脂部件6在与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未定位。通过使盖构件7a沿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嵌入端部板4a,才能够实现树脂部件6的定位。
接着,如图8的(e)所示,使螺钉41穿过盖构件7a的凸起9的贯通孔,将螺钉41与移动块主体3紧固连结。如图8的(f)所示,盖构件7a固定于移动块主体3。被夹在盖构件7a与移动块主体3之间的端部板4a也固定于移动块主体3。
接着,如图9所示,从另一方的端部板4b的开口部21装入滚珠42。为了将滚珠42排成一列而装入,在移动块主体3上组装未图示的轨道夹具。滚珠42的装入可以通过自动机器也可以通过手工操作来进行,但为了以低成本进行组装而优选使用自动机器。在装入该滚珠42的阶段,端部板4b未定位于移动块主体3。然而,由于端部板4b与已定位的端部板4a为一体,因此能够容易地装入滚珠42。
在滚珠42的装入结束后,向端部板4b嵌入盖构件7b,通过盖构件7b将开口部21封闭。然后,将盖构件7b的凸起9嵌入端部板4b的嵌合孔22以及移动块主体3的凸起孔8(参照图7的(c)),进行与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端部板4b的定位。最后,通过螺钉41将盖构件7b、端部板4b固定于移动块主体3。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构造以及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实现以下的效果。
在保持部5的两端部将一对端部板4a、4b成形为一体,并且将该树脂部件6沿与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组装于移动块主体3,因此能够实现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上的一对端部板4a、4b的定位。
通过定位机构(凸起9)进行与移动块主体3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端部板4a、4b的定位,因此能够使一对端部板4a、4b临时固定于移动块主体3,能够从端部板4a、4b的开口部21插入滚珠42。
对移动块主体3、端部板4a、4b、盖构件7a、7b在凸起9的位置统一进行定位,因此能够减少各部件的尺寸误差的影响,组装性、滑动性(即滚珠42的动作)得到提高。
设于盖构件7a、7b的凸起9以可动式凸起的方式从端部板4a、4b的与移动块主体3对置的对置面18突出,因此能够实现适合自动组装的定位。
设于盖构件7a、7b的凸起9具有供螺钉41穿过的贯通孔,因此能够实现凸起9的位置处的紧固连结,并且能够将凸起9的贯通孔作为螺钉41的贯穿孔而利用。
端部板4a、4b以在对移动块2进行俯视以及侧视观察时仅能够看到端部板4a、4b的方式包围盖构件7a、7b,因此能够提高端部板4a、4b的开口部21的壁21a的高度,能够在装入滚珠42时防止滚珠42从开口部21脱落。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的移动块52的分解立体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块52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块2同样地,具备移动块主体53、树脂部件56以及一对盖构件57a、57b,所述树脂部件56通过将在移动块主体53的移动方向(图10中前后方向)的两端面配置的一对端部板54a、54b与保持部55成形为一体而成。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块52中,树脂部件56中不仅上侧的第一保持部55-1与下侧的第二保持部55-2形成为一体,上下方向的中央的第三保持部55-3也形成为一体这一点,以及树脂部件56分割为左右两个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块2不同。
如图11所示,在移动块主体53的左右的袖部53-2分别形成有上下两条负载滚珠滚行槽53a。保持部55具备在移动块主体53的上侧的负载滚珠滚行槽53a的上侧配置的第一保持部55-1、在上下的负载滚珠滚行槽53a之间配置的第三保持部55-3、以及在下侧的负载滚珠滚行槽53a的下侧配置的第二保持部55-2。第一保持部55-1与第三保持部55-3之间的间隔比滚珠42的直径窄,以能够防止滚珠42的脱落。同样地,第三保持部55-3与第二保持部55-2之间的间隔比滚珠42的直径窄。
如图10以及图1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树脂部件56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树脂部件6大致相同。即,在树脂部件56的端部板54a、54b上形成有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的圆角件部58。端部板54a、54b的与移动块主体53对置的对置面64形成为平面,使得能够将树脂部件56从移动块主体53的左右一对袖部53-2的内侧沿与移动块主体53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组装(在此,平面的意思是不存在朝向移动块主体53突出的突起等,并未排除在对置面64上形成有润滑路径的槽、孔等凹部的情况)。在端部板54a、54b上形成有用于将滚珠42插入循环路的开口部59。在端部板54a、54b上形成有供盖构件57a、57b的凸起61嵌合的嵌合孔60。
图13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盖构件57a、57b。图13的(a)表示正面侧立体图,图13的(b)表示背面侧立体图。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块2中,如图2所示,盖构件7a、7b嵌入端部板4a、4b,但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块52中,如图10所示,端部板54a、54b嵌入盖构件57a、57b(换言之,盖构件57a、57b覆盖端部板54a、54b)。
第二实施方式的盖构件57a、57b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盖构件7a、7b大致相同。即,在盖构件57a、57b上形成有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62。在上下的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62之间,例如朝向端部板54a、54b突出地形成有圆筒形的凸起61。在凸起61中形成有供作为紧固构件的螺钉穿过的贯通孔。盖构件57a、57b的凸起61嵌入端部板54a、54b的嵌合孔60,还嵌入移动块主体53的凸起孔63(参照图10)。因此,能够对移动块主体53、盖构件57a、57b以及树脂部件56在盖构件57a、57b的凸起61的位置处统一进行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运动引导装置,实现以下的效果。通过在树脂部件56中将第一保持部55-1至第三保持部55-3形成为一体,能够由树脂部件56单体对滚珠42进行保持,还能够实现抗扭曲的树脂部件56。并且,不再需要在移动块主体53上加工对滚珠42进行保持的保持部,因此能够简化移动块主体53的袖部53-2的内侧的形状。并且,通过将树脂部件56分割为左右两个,从而即使移动块主体53的左右一对袖部53-2的下端部向内侧伸出,也能够向移动块主体53组装树脂部件56。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块72的分解立体图。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块72也具备移动块主体73、树脂部件76a、76b以及一对盖构件77a、77b,所述树脂部件76a、76b将在移动块主体73的移动方向(图中前后方向)的两端面配置的一对端部板74a、74b与保持部75a、75b成形为一体。移动块主体73、盖构件77a、77b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块主体53、盖构件57a、57b大致相同。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块72中,树脂部件76a、76b分割为前后两个,这一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树脂部件56不同。即,在移动块主体73的前方配置的端部板74a上一体地形成有右侧的保持部75a(由第一保持部75-1至第三保持部75-3构成)。在移动块主体73的后方配置的端部板74b上一体地形成有左侧的保持部75b(由第一保持部75-1至第三保持部75-3构成)。
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块72的其他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块52大致相同。即,在树脂部件76a、76b的端部板74a、74b上形成有供盖构件77a、77b的凸起81嵌合的嵌合孔82。在移动块主体73上形成有与凸起81嵌合的凸起孔83。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块72中,在组装移动块72时,首先从移动块主体73的前侧以及后侧将树脂部件76a、76b沿移动块主体73的移动方向组装。在将树脂部件76a、76b向移动块主体73组装时,树脂部件76a的保持部75a的前端部与树脂部件76b的端部板74b嵌合。而且,树脂部件76b的保持部75b的前端部与树脂部件76a的端部板74a嵌合。在使盖构件77a、77b与端部板74a、74b嵌合时,能够实现移动块主体73、树脂部件76a、76b以及盖构件77a、77b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具体化为上述实施方式,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具体化为各种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利用螺钉将盖构件以及端部板固定于移动块主体之后,向循环路装入滚珠,但也可以在利用螺钉固定之前的将盖构件以及端部板临时固定于移动块主体的阶段,向循环路装入滚珠。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端部板未左右地分割,但也可以将端部板在沿着导轨的长边方向的切断面上左右地分割。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设于盖构件的凸起作为定位机构,但也可以使用与盖构件分离的凸起作为定位机构。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由移动块主体的贯通孔构成循环路的返回路,但也可以由插入贯通孔的树脂管或与贯通孔成形为一体的树脂管构成返回路。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端部板以在对移动块进行俯视以及侧视观察时仅能够看到端部板的方式包围盖构件,但也可以以能够看到端部板与盖构件这双方的方式将端部板与盖构件的对合面配置在移动块主体侧。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导轨中形成四条滚珠滚行槽,在移动块主体中形成四条负载滚珠滚行槽,但滚珠滚行槽以及负载滚珠滚行槽的条数也可以根据运动引导装置的负载载重等而适当变更。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由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构成保持部,但保持部的个数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在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之间设置第三保持部。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导轨形成为直线状的例子,但导轨也可以形成为曲线状。此时的运动引导装置用于引导可动体进行曲线运动。
例如,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树脂部件的端部板上一体地形成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以及保持部,但可以仅将任一方一体地形成在端部板上,而将另一方组装于端部板。
本说明书以2014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072766以及2015年3月30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067867为基础。上述申请文件的内容均包含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导轨(轨道构件),1a…滚珠滚行槽(滚动体滚行部),2…移动块(移动构件),2a…负载滚珠滚行槽(负载滚动体滚行部),2b…返回路,2c…方向转换路,3…移动块主体(移动构件主体),3a…两端面,4a、4b…端部板(端部构件),5…保持部,6…树脂部件,7a、7b…盖构件,8…凸起孔,9…凸起,16…圆角件部(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18…端部板4a、4b的与移动块主体3对置的对置面,21…开口部,22…嵌合孔,32…方向转换路构成部(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42…滚珠(滚动体),52…移动块(移动构件),53…移动块主体(移动构件主体),53a…负载滚珠滚行槽(负载滚动体滚行部),54a、54b…端部板(端部构件),55…保持部,56…树脂部件,57a、57b…盖构件,58…圆角件部(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59…开口部,60…嵌合孔,61…凸起,62…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63…凸起孔,72…移动块(移动构件),73…移动块主体(移动构件主体),74a、74b…端部板(端部构件),75a、75b…保持部,76a、76b…树脂部件,77a、77b…盖构件,81…凸起,82…嵌合孔,83…凸起孔。
Claims (8)
1.一种运动引导装置,具备:
轨道构件,其具有滚动体滚行部;
移动构件主体,其具有与所述滚动体滚行部对置的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以及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平行的返回路;
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能够滚动运动地配置在所述轨道构件的所述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之间;
端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上的端面,并形成将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返回路连结的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
盖构件,其形成所述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以及
保持部,其防止从所述轨道构件拆除所述移动构件主体时,所述滚动体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脱落,其中,
一对所述端部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相连,而用于将所述滚动体向由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所述方向转换路以及所述返回路构成的循环路装入,
一对所述端部构件的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对置的对置面形成为平面,
与所述保持部成形为一体的一对所述端部构件沿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组装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
所述盖构件封堵所述端部构件的所述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引导装置还具备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沿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嵌入所述端部构件,进行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端部构件的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具备设于所述盖构件上的凸起,
在所述端部构件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嵌合的嵌合孔,
在所述移动构件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嵌合的凸起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所述盖构件嵌入所述端部构件,从而设于所述盖构件的凸起从所述端部构件的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对置的对置面突出,并嵌入所述移动构件主体上设置的凸起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运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于所述盖构件的所述凸起具有供紧固构件穿过的贯通孔,
通过将所述紧固构件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凸起孔紧固连结,从而所述盖构件以及所述端部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构件以在对所述移动构件主体进行俯视以及侧视观察时仅能够看到所述端部构件的方式被所述端部构件包围。
7.一种运动引导装置,具备:
轨道构件,其具有滚动体滚行部;
移动构件主体,其具有与所述滚动体滚行部对置的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以及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平行的返回路;
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能够滚动运动地配置在所述轨道构件的所述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之间;
端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上的端面;以及
盖构件,其形成将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返回路连结的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
在所述端部构件上一体地形成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防止从所述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及/或所述轨道构件拆除所述移动构件主体时,所述滚动体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脱落,
所述盖构件具有凸起,
所述端部构件具有与所述凸起嵌合的嵌合孔,
所述移动构件主体具有与所述凸起嵌合的凸起孔。
8.一种运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该运动引导装置具备:轨道构件,其具有滚动体滚行部;移动构件主体,其具有与所述滚动体滚行部对置的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以及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平行的返回路;以及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能够滚动运动地配置在所述轨道构件的所述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之间,其中,
所述运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准备将保持部与一对端部构件成形为一体的部件的工序,所述保持部防止从所述轨道构件拆除所述移动构件主体时,所述滚动体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脱落,一对所述端部构件配置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并形成将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与所述返回路连结的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并且一对所述端部构件的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对置的对置面形成为平面;
将所述部件沿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组装于所述移动构件主体的工序;
将所述多个滚动体从一对所述端部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与所述方向转换路相连的开口部向由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部、所述方向转换路以及所述返回路构成的循环路装入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端部构件的所述开口部利用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的盖构件封堵的工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72766 | 2014-03-31 | ||
JP2014-072766 | 2014-03-31 | ||
PCT/JP2015/059856 WO2015152125A1 (ja) | 2014-03-31 | 2015-03-30 | 運動案内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33351A true CN106133351A (zh) | 2016-11-16 |
CN106133351B CN106133351B (zh) | 2018-06-01 |
Family
ID=57270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17632.1A Active CN106133351B (zh) | 2014-03-31 | 2015-03-30 | 运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3335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23158A (zh) * | 2022-03-29 | 2022-06-14 | 浙江成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导轨滑块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47344A (ja) * | 1996-05-01 | 1998-02-17 | Thk Kk | 転がり運動案内装置 |
US6305846B1 (en) * | 1997-06-16 | 2001-10-23 | Thk Co., Ltd. | Linear motion guiding apparatus |
JP2005127474A (ja) * | 2003-10-27 | 2005-05-19 | Shangyin Sci & Technol Co Ltd | 組合せ式エンドカバーを持つリニアガイドウェーとその組合せ方法 |
TW200521345A (en) * | 2003-12-29 | 2005-07-01 | Hiwin Tech Corp | Lubrication system of linear guideway |
DE10356854A1 (de) * | 2003-12-05 | 2005-07-14 |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 Linearführung mit einer zusammensetzbaren Verschlus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inführung von deren Rollkugeln |
US20050173195A1 (en) * | 2004-02-06 | 2005-08-11 | Lin Anita | Lubrication system of linear guideway |
DE102007056860A1 (de) * | 2007-11-26 | 2009-05-28 | Robert Bosch Gmbh | Linearwälzlager mit gemeinsamen Verschlusselementen für Wälzkörpereinfüllkanäle |
-
2015
- 2015-03-30 CN CN201580017632.1A patent/CN1061333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47344A (ja) * | 1996-05-01 | 1998-02-17 | Thk Kk | 転がり運動案内装置 |
US6305846B1 (en) * | 1997-06-16 | 2001-10-23 | Thk Co., Ltd. | Linear motion guiding apparatus |
JP2005127474A (ja) * | 2003-10-27 | 2005-05-19 | Shangyin Sci & Technol Co Ltd | 組合せ式エンドカバーを持つリニアガイドウェーとその組合せ方法 |
DE10356854A1 (de) * | 2003-12-05 | 2005-07-14 |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 Linearführung mit einer zusammensetzbaren Verschlus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inführung von deren Rollkugeln |
TW200521345A (en) * | 2003-12-29 | 2005-07-01 | Hiwin Tech Corp | Lubrication system of linear guideway |
US20050173195A1 (en) * | 2004-02-06 | 2005-08-11 | Lin Anita | Lubrication system of linear guideway |
DE102007056860A1 (de) * | 2007-11-26 | 2009-05-28 | Robert Bosch Gmbh | Linearwälzlager mit gemeinsamen Verschlusselementen für Wälzkörpereinfüllkanäl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23158A (zh) * | 2022-03-29 | 2022-06-14 | 浙江成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导轨滑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33351B (zh) | 2018-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023618A1 (en) | Linear Guide Apparatus | |
JP6077585B2 (ja) | 運動案内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8220997B2 (en) | Circulating system for a linear guideway | |
CN104968962B (zh) | 具有用于连接外部模块管的法兰的车辆用减震器 | |
US9386852B2 (en) | Guide, bearing means for a guide and method and parts for forming bearing means for a guide | |
CN102878103B (zh) | 轴流式通风机的壁环 | |
JP5529316B2 (ja) | カム作動独立補助ロック | |
EP2604875B1 (en) | Linear motion guide device | |
CN106183694A (zh) | 用于双轮辙车辆的稳定器轴承 | |
US20180073558A1 (en) | Motion guide apparatus | |
CN106133351A (zh) | 运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40153849A1 (en) | Guide Device | |
CN105103382A (zh) | 连接器 | |
US9297415B2 (en) | Linear actuator | |
KR101600521B1 (ko) | 리니어 모션 가이드 | |
CN106283507A (zh) | 用于洗衣机的外筒组件和具有它的洗衣机 | |
CN103419848B (zh) | 车辆用配管固定部结构 | |
JP6298733B2 (ja) | 切欠き補強部材 | |
CN104795776A (zh) | 电气接线箱 | |
KR200474037Y1 (ko) | 수동변속기의 굴곡형 변속 레버용 스커트 | |
KR102563322B1 (ko) | 수배전반의 프레임 내진 구조 | |
JP5461608B2 (ja) | 運動装置 | |
CN103711857B (zh) | 外循环滚珠螺杆 | |
JP6528580B2 (ja) | エンドキャ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直動案内装置 | |
KR20170049794A (ko) | 폐회로형 씰이 구비된 리니어 가이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