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0770A -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 Google Patents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0770A
CN106130770A CN201610505242.5A CN201610505242A CN106130770A CN 106130770 A CN106130770 A CN 106130770A CN 201610505242 A CN201610505242 A CN 201610505242A CN 106130770 A CN106130770 A CN 106130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network
addition
message
encaps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052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30770B (zh
Inventor
L·W·央格三世
S·B·施鲁姆
R·E·纽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130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0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30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07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提供了用于混合网络的简单连接建立功能,其允许用户在单个简化操作中将可任选地具有数个不同网络接口(例如,其促成使用不同网络技术或协议的通信)的设备添加到混合网络,该单个简化操作缓解了对用户个别地连接和/或配置众多不同网络接口的需要。该简单连接建立功能还缓解了用户要知晓必须在哪些设备上激活简单连接建立功能以进行成功的简单连接建立的需要。

Description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3月14日、申请号为201280013206.7(国际申请号PCT/US2012/029099)、发明名称为“经由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各实施例一般涉及网络技术,尤其涉及混合联网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越来越希望将高质量数字编码内容(例如,数据、语音、和视频)分发给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两者,并且通过这些设备来实现和控制丰富的内容相关服务集合。然而,目前不存在能实现此类内容相关服务同时还允许以用户友好的方式来创建和/或修改具有根据不同网络技术进行操作的多个设备的网络的综合网络解决方案。
可无线地和/或在硬连线连接上操作的现有混合网络通常纳入基于各种不同的联网标准或协议的多种网络技术(例如,Wi-Fi、HomePlug AV、和以太网)。通常情况下,这些不同网络技术的配置、操作、和通信协议是由不同组织创建的,并且因此可能有所不同。更具体地,不仅与Wi-Fi、HomePlug AV、和以太网系统相关联的网络连接建立规程(例如,用于创建新网络、将设备添加到现有网络、发现所连接设备、桥接到其他设备/网络、等等)彼此不同,而且在不使用桥接设备和/或复杂的连接建立操作的情况下,根据这些标准中的一种标准进行操作的设备通常难以连接到根据这些标准中的另一标准进行操作的设备(并由此与之通信)。从用户立场而言,期望具有用于建立和/或修改采用众多不同联网技术的混合网络的单个简化规程。还期望混合网络作为以对用户完全透明的方式整合不同网络技术的单个无缝网络起作用。
例如,在设备能与混合网络上的其他设备交换数据之前,该设备首先需要加入该网络。如果该设备具有多个网络接口(例如,其允许该设备使用不同网络技术(诸如Wi-Fi和HomePlug AV)与其他设备通信),则该设备的多个网络接口中的每个网络接口通常都加入该混合网络的相应子网络,这进而可能需要多个网络连接建立操作。
Wi-Fi和HomePlug AV网络技术两者都支持可用来创建网络和/或将设备添加到现有网络的“简单连接建立”操作。例如,用户可使用简单连接建立操作通过在某个有限时间段内按压在彼此射程内且共享一种共用网络接口技术的两个设备上的按钮来创建新网络和/或将一个或多个设备添加到现有网络。然而,由于简单连接建立协议在不同网络技术之间通常有所不同,因此使用简单连接建立操作来将使用不同网络技术进行通信的诸设备加入到混合网络通常要求用户在这些设备上发起多个和/或不同连接建立操作,这对用户造成了过度负担。
因此,期望使用户能够以更加用户友好的方式将具有多个网络技术接口的设备和/或具有不同网络技术接口的多个设备连接和/或添加到混合网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了简单连接建立机制,其允许用户在单个简化操作中形成混合网络和/或将具有数个不同网络接口(例如,其促成使用不同网络技术或标准的通信)的设备添加到现有混合网络,该单个简化操作缓解了对用户个别地连接和/或配置众多不同网络接口的需要。更具体地,对于一些实施例,在设备上提供单个用户输入(例如,按钮或其他合适的用户接口),该单个用户输入在由用户激活时自动地将该设备连接到混合网络并且连接到其相应的适用子网络(例如,连接到该混合网络内所纳入的Wi-Fi和HomePlugAV网络),而不要求用户具有关于每个所连接设备和/或即将连接的设备采用哪些网络技术的知识。对于一些实施例,若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不能直接通信,则混合网络的现有成员可充当代理设备。对于其他实施例,若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不能直接通信,则混合网络的现有成员可充当转发设备以促成添加设备与加入设备之间的简单连接建立消息的交换。对于此类其他实施例,转发设备可能不必是具有根据不同网络技术进行操作的网络接口的混合设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各实施例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在附图中解说,并且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相似的元素,并且其中:
图1A是其中可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示例性网络环境的框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具有简单连接建立按钮的设备的简化框图;
图1C是图1A的混合网络的诸设备中的一个示例性设备的框图;
图2A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用于使用代理设备来使设备加入图1A的网络的示例性操作的解说性流程图;
图2B是描绘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用于使用转发(例如,封装/解封装)设备来使设备加入图1A的网络的示例性操作的解说性流程图;
图3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与使用简单连接代理技术将PLC设备添加到现有混合网络相关联的消息交换的序列图;
图4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与使用简单连接代理技术将Wi-Fi设备添加到现有混合网络相关联的消息交换的序列图;
图5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与使用简单连接代理技术将Wi-Fi设备和PLC设备添加到现有混合网络相关联的消息交换的序列图;
图6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与使用简单连接代理技术将具有电力线通信(PLC)和Wi-Fi网络接口的设备添加到现有混合网络相关联的消息交换的序列图;以及
图7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与使用简单连接消息封装/解封装技术将Wi-Fi设备添加到现有网络相关联的消息交换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公开了用于使具有相同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的设备、具有不同技术的多个网络接口的设备、和/或具有不同网络接口技术的多个设备加入安全混合网络的方法和装置。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诸如具体组件、电路、和过程的示例等众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另外,在以下描述中并且出于解释目的,阐述了具体的命名以提供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
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可以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就能实践本发明各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电路和设备以避免混淆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耦合”意味着直接连接到、或通过一个或多个居间组件或电路来连接。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总线上所提供的任何信号可以与其他信号进行时分复用并且在一条或多条共用总线上被提供。术语“总线”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两者,而且并不取决于连接到通信介质的设备数目。另外,各电路元件或软件块之间的互连可被示为总线或单信号线。每条总线可替换地是单信号线,而每条单信号线可替换地是总线,并且单线或总线可表示用于各组件之间的通信的大量物理或逻辑机制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本发明各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描述的具体示例,而是在其范围内包括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所有实施例。
如本文所使用的,Wi-Fi设备可经由无线局域网(WLAN)与其他Wi-Fi设备通信。术语Wi-Fi和WLAN可包括由IEEE 802标准族、蓝牙、HiperLAN(与IEEE 802.11标准相当的无线标准集,主要在欧洲使用)、以及具有相对短的无线电传播距离的其他技术来管控的通信。因此,术语“Wi-Fi设备”和“WLAN设备”在本公开中是可互换的,并且都是指具有允许由IEEE802标准族、蓝牙、HiperLAN以及具有相对短的无线电传播距离的其他技术来管控的通信的网络接口的设备。
此外,在本文中要注意,术语HomePlug AV是指针对诸如家庭TV分发、游戏和因特网接入等应用、以及针对智能电表和针对电气系统和电器之间的家用通信,由HomePlug电力线联盟所开发的标准集合以及由IEEE 1901标准组所开发的标准集合(例如,如HomePlug标准族和IEEE 1901标准族中所描述的)。HomePlug AV(HPAV)标准在本文也可被称为电力线通信(PLC)标准,其允许现有家用电气布线被用于促成各种家用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或用于促成连接到因特网。因此,术语“HomePlug AV设备”和“PLC设备”在本公开中是可互换的,并且都是指具有允许由PLC标准和/或各种HomePlug标准(例如,HomePlug 1.0、HomePlugAV、HomePlug AV2、等等)来管控的通信的网络接口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混合网络的简单连接建立功能,其允许用户在单个简化操作中将具有数个不同网络接口(例如,其促成使用不同网络技术或标准的通信)的设备添加到混合网络,该单个简化操作缓解了对用户个别地连接和/或配置众多不同网络接口的需要。更具体地,对于一些实施例,在设备上提供单个用户输入(例如,按钮或其他合适的用户接口),该单个用户输入在由用户激活时自动地将该设备连接到混合网络并且连接到其相应的适用子网络(例如,连接到该混合网络内所纳入的Wi-Fi和HomePlug AV网络),而不要求用户具有关于每个所连接设备和/或即将连接的设备采用哪些网络技术的知识。
出于本文的讨论目的,术语“按钮”可指任何按钮、开关、触摸、滑动、或其他合适的用户接口,其在被激活时使得相关联的设备开始网络连接建立操作。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加入设备”是指当前不是网络成员但(例如,响应于设备按钮的激活)已进入“加入状态”的设备,“加入状态”允许该设备开始简单连接建立操作以加入该网络。术语“添加设备”是指当前是网络成员且(例如,响应于设备按钮的激活)已进入“添加状态”的设备,“添加状态”允许该设备促成将另一设备(例如,加入设备)添加到该网络。因此,一设备若已经是网络成员或者若其先前是非默认网络的一部分且尚未被复位则可变成添加设备,而一设备若从未成为非默认网络的一部分或者其已被复位则可变成加入设备。
对于一些实施例,用户可使用简单连接建立功能通过激活可能能够或不能彼此直接通信的数个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上的按钮来形成新网络。另外,对于一些实施例,用户可通过激活第一和第二设备中的每个设备上的按钮来使第一设备加入第二设备已经是其成员的现有网络,由此允许第二设备来管理将第一设备添加到该网络,即使第一和第二设备使用不同网络技术进行通信和/或不能直接通信(例如,由于它们不在彼此的射程内)。本发明各实施例适用于支持或可被配置成支持“简单连接建立”操作的任何网络技术。
因此,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来配置的设备包括按钮,该按钮在由用户激活时可在支持简单连接建立的每个网络接口上发起简单连接建立操作。更具体地,对于启用Wi-Fi的设备(例如,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等),该按钮的激活可发起“Wi-Fi保护建立”(也称为“Wi-Fi简单配置”)操作,而对于顺应HomePlug AV的设备,该按钮的激活可发起“简单连接”操作。本发明各实施例还支持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MoCA)联网标准和其他联网标准。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优点包括通过跨不同联网技术统一简单连接建立协议和/或通过提供与未装备有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建立协议的传统设备的向后兼容性来改善混合网络的用户体验。
本文描述的本发明各实施例可使用任何数目的技术(包括例如“简单连接代理设备”技术和/或“简单连接消息封装/解封装”技术)来实现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对于简单连接代理设备技术,当前是网络成员且具有与加入设备相同类型的网络接口、并且能与加入设备直接通信的设备可用作代理设备。在被原始添加设备指定为代理设备之后,代理设备取得对加入操作的控制并且此后完成针对加入设备的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对于简单连接消息封装/解封装技术,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转发设备促成不能彼此直接通信(例如,由于添加设备是WLAN设备而加入设备是PLC设备)的添加设备与加入设备之间的简单连接建立消息的交换。转发设备不用作代理设备,而是通过在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之间转发消息来使得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自己能完成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转发设备”和“中继设备”都是指在混合网络的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之间转发消息的设备。更具体地,如本文所使用的,转发设备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根据不同网络技术进行操作的网络接口,并且包括用于封装和/或解封装要在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之间转发的消息的电路系统和/或软件模块;中继设备可包括根据单种网络技术进行操作的(诸)网络接口并在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之间中继消息,由此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可执行消息封装和/或解封装操作。此外,对于一些实施例,转发设备可以是桥接设备或者是可实现消息封装和解封装的非桥接设备。
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本发明各实施例可用于以比常规技术更简单且更高效的方式形成网络。例如,如果在Wi-Fi设备和混合Wi-Fi/PLC设备两者上按压了简单连接按钮,则可在这两个设备之间形成Wi-Fi网络。随后,在这些按钮的原始激活已超时之后,若用户想将PLC设备添加到该网络,则用户可激活该Wi-Fi设备和该PLC设备上的按钮。响应于此,混合Wi-Fi/PLC设备上的PLC接口和PLC设备上的PLC接口随后可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来形成PLC网络。这不同于常规的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对于常规的简单连接建立操作,激活Wi-Fi设备上的按钮并不会允许PLC设备加入网络。
以下关于图1A-1C的示例性框图和图2A的解说性流程图来描述使用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简单连接代理设备技术使设备加入现有网络的示例性操作。图1A示出了可在其中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网络100。网络100被示为包括加入设备J1、添加设备A1、以及两个邻设备N1和N2。图1B示出了代表加入设备J1、添加设备A1、以及邻设备N1-N2的设备110。设备110可以是能够使用无线和/或有线通信技术与其他设备通信的任何移动设备、固定设备、家用电器、消费者电子产品、或其他设备,且被示为包括可被使用(例如,由用户激活)以发起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简单连接建立操作的按钮112。
图1A的每个设备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设备,包括例如蜂窝电话、PDA、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无线接入点、调制解调器、路由器、PLC网络适配器、网际协议(IP)电视、或能够使用Wi-Fi协议、HPAV协议、MoCA协议、和/或以太网协议与其他设备通信的其他合适设备。此外,应注意,此类设备的Wi-Fi接口可在混合网络100的WLAN子网络(出于简化而未示出)上彼此通信,此类设备的PLC接口可在混合网络100的PLC子网络(出于简化而未示出)上彼此通信,等等。
图1C示出作为图1A的混合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150。设备150包括Wi-Fi网络接口160、PLC网络接口170、处理器180、以及存储器190。Wi-Fi网络接口160包括可被用于使用Wi-Fi(即,WLAN)协议与关联于网络100的其他设备交换数据的接收机/发射机电路(出于简化而未示出)。PLC网络接口170包括可被用于使用HPAV和/或其他PLC协议与关联于网络100的其他设备交换数据的接收机/发射机电路(出于简化而未示出)。
存储器190包括设备ID表192,其存储各种设备信息(例如,可用来与关联于网络100的其他设备建立安全链路、认证与网络100相关联的其他设备、促成将设备150加入网络100、和/或促成将其他设备加入网络100的MAC地址、协议类型、口令、通行短语、密钥、和/或PIN)。
存储器190还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元件,诸如EPROM、EEPROM、闪存、硬盘驱动器、等等),其存储以下软件模块:
·代理消息软件(SW)模块194,用于促成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代理消息的交换;以及
·封装/解封装软件(SW)模块196,用于促成使用封装和/或解封装技术在其他设备之间转发消息。
每个软件模块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180执行时使设备150执行相应的功能。存储器190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由此包括用于执行以下关于图2A-2B描述的方法的操作的全部或一部分。
处理器180耦合到Wi-Fi网络接口160、PLC网络接口170、以及存储器190,且可以是能够执行存储在设备150中(例如,存储器190内)的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脚本或指令的任何合适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80可执行代理消息软件(SW)模块194从而按以下关于图2A描述的方式促成代理消息的交换,并且可执行封装/解封装软件(SW)模块196从而按以下关于图2B描述的方式促成使用封装和/或解封装技术在其他设备之间转发消息。
注意,本文讨论的Wi-Fi设备和PLC设备的实施例除了网络接口的数目和/或类型以外可类似于图1C的混合设备150。例如,Wi-Fi设备的实施例可包括混合设备150的除PLC接口170以外的所有元件,而PLC设备的实施例可包括混合设备150的除Wi-Fi接口160以外的所有元件。此外,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添加设备和/或加入设备可以不包括代理消息SW模块194或者封装/解封装SW模块196。
现在参照图2A的解说性流程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使用一个或多个代理添加设备的示例性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同时参照图1A-1B,用户首先激活加入设备J1上的按钮112以使设备J1进入加入状态(201)。用户还(并发地或在某个预定时间段内顺序地)激活添加设备A1上的按钮112以使设备A1进入添加状态(202)。注意,用户可代替地激活添加设备上的按钮、并随后激活加入设备上的按钮,或者同时激活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上的按钮。由此,尽管步骤201和202在图2A中被描绘为顺序地执行,但该次序可以颠倒、或者替换地同时执行。还应注意,该预定时间段可由设备制造商、标准机构、供应商、和/或由用户指定。
响应于进入加入状态,加入设备J1通过向作为网络100的成员的每个设备发送(例如,广播)简单连接消息来广告其寻求加入网络100(203)。对于一些实施例,若添加设备是包括多个网络接口(例如,Wi-Fi和PLC)的混合设备,则添加设备A1可针对每种相应的网络协议(例如,针对Wi-Fi和PLC)广播单独的连接消息。已经是网络100的成员的添加设备A1确定其是否接收到来自加入设备J1的简单连接消息(204)。
如果添加设备A1接收到来自加入设备J1的简单连接消息(如在205测试的),则添加设备A1促成允许加入设备J1加入网络100的简单连接操作(206)。相反,如果添加设备A1没有接收到该简单连接消息,这指示添加设备A1不能与加入设备J1直接通信(例如,由于加入设备J1不在添加设备A1的无线射程内和/或由于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使用不同的网络技术进行通信),则添加设备A1向邻设备N1和N2(它们也是网络100的成员)发送代理连接消息(207)。响应于此,收到来自添加设备A1的代理连接消息的每个邻设备N1/N2进入添加状态并且此后就像其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已被用户激活那样进行操作(208)。由此,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一旦邻设备N1/N2响应于接收到来自原始添加设备A1的代理连接消息而进入添加状态,邻设备N1/N2就充当代理添加设备以促成将加入设备J1添加到网络100。
对于一些实施例,紧接在进入添加状态之后,原始添加设备A1可立即向邻设备N1/N2发送代理连接消息而无需先确定其是否已接收到来自加入设备J1的简单连接建立消息。这例如在原始添加设备A1最终不能接收到来自加入设备J1的简单连接建立消息的情况下可减少用于完成加入操作的时间(例如,由于邻设备N1和/或N2已进入添加状态且因此准备好充当代理添加设备)。
再次参照图2A,已进入添加状态的每个邻设备N1/N2确定其是否能与加入设备J1直接通信(209)。若是(如210处测试的),则该邻设备N1/N2充当代理添加设备并且促成简单连接操作以使加入设备J1加入网络100(211)。对于一些实施例,当加入设备J1在211处被代理添加设备成功添加到现有网络100时,代理添加设备可向原始添加设备A1通知用于使加入设备J1加入网络100的简单连接操作已完成(212)。该能力可用于在加入设备J1已成功加入网络100时提醒用户,并且如以下所描述的,可用于确定“捣乱”设备已加入该网络。
相反,若邻设备N1/N2不能与加入设备J1直接通信(如210处测试的),则邻设备N1/N2向其他邻设备(图1A中出于简单化而未示出)发送代理连接消息,该代理连接消息使得此类其他邻设备进入添加状态(213),并且此后该建立操作在208处继续。另外,对于一些实施例,紧接在进入添加状态之后,每个邻设备N1/N2可立即向其他邻设备发送代理连接消息而无需先确定其是否能与加入设备J1通信。这例如在原始代理添加设备N1/N2最终不能接收到来自加入设备J1的简单连接建立消息的情况下可减少用于完成加入操作的时间。对于一个实施例,邻设备N1/N2无论其是否能与加入设备J1通信都可向该网络的所有成员广播代理连接消息。
此外,对于一些实施例,若已加入该网络的设备数目大于期望(例如,基于先前不是该网络的成员但其按钮针对该网络被激活的设备数目),则可提醒用户有未授权的“捣乱”设备(例如,并非旨在被添加到该网络的设备)可能加入了该网络。响应于此,可指令用户采取补救行动(例如,禁用并随后重新建立该网络)。
对于简单连接消息封装/解封装技术,添加设备在不使用代理设备的情况下完成简单连接操作。如果加入设备和添加设备具有对应于不同网络技术的网络接口,则加入设备可生成对于其网络技术而言是“原生”的简单连接消息,并且还可将该简单连接消息封装成对于添加设备的网络技术而言是原生的(例如,与添加设备的网络技术兼容的)格式。具有与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两者的网络技术兼容的网络接口的转发设备可通过解封装从加入设备接收到的经封装的简单连接消息并随后将结果所得的“原生”简单消息转发给添加设备来促成添加设备与加入设备之间的协议交换。转发设备还可封装从添加设备接收到的响应消息并且随后将经封装的响应消息转发给加入设备,加入设备进而可解封装该响应消息。可任选地,若该转发设备不在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两者的射程内,则一个或多个其他桥接设备可被用来完成在加入设备和添加设备之间转发消息。
更具体地,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简单连接消息封装/解封装”技术,封装可被用于在并非处于相同子网络上的设备接口(例如,根据不同网络协议和/或标准进行操作的接口)之间、或替换地在使用相同网络技术但其中一个子网络的设备不能与另一个子网络的设备通信的两个子网络中(例如,当房屋中的PLC网络通过Wi-Fi网络被桥接到在连接至发电机的导线上运行的另一隔离的PLC网络时)递送简单连接建立消息。执行封装以允许简单连接消息通过转发设备被转发,从而可执行简单连接建立协议协商。目标设备或转发设备可在再次传输或处理之前解封装该经封装的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IEEE 1905.1抽象层消息容器格式帧可被用于封装简单连接建立消息。类型-长度-值(TLV)编码可被用于既指示TLV值字段包含封装消息,还指示该经封装消息的网络技术(例如,HomePlug AV、Wi-Fi、MoCA、等等)。注意,对于每种所支持的网络技术,通常存在唯一的类型字段值。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可用于封装HomePlug AV帧的示例封装帧格式在下表1中示出:
表1
对于其他实施例,共用TLV类型可被用于所有经封装消息,并且帧的格式可通过检视、或简单地通过“试错法”(例如,其中设备在假定期望格式的情况下尝试解析该消息)来确定。对于另一实施例,以太网类型编码或其他合适的协议标识符可被用于指示帧包含经封装消息。
经封装帧的格式是因网络技术而异的,并且是混合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已知的。通常情况下,该格式与网络技术“MAC帧”格式一致,并且不包括PHY(物理)层头部。
对于一些实施例,简单连接建立操作中所涉及的两个混合联网设备执行对简单连接建立消息的封装和解封装。现在参照图2B的解说性流程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使用封装技术的示例性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同时参照图1A-1B,用户首先激活加入设备J1上的按钮112以使加入设备J1进入加入状态(251)。用户还(并发地或在某个预定时间段内顺序地)激活添加设备A1上的按钮112以使设备A1进入添加状态(252)。注意,用户可代替地激活添加设备上的按钮、并随后激活加入设备上的按钮,或者同时激活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上的按钮。由此,尽管步骤251和252在图2B中被描绘为顺序地执行,但该次序可以颠倒、或者替换地同时执行。还应注意,该预定时间段可由设备制造商、标准机构、供应商、和/或由用户指定。
响应于进入加入状态,加入设备J1通过首先向作为网络100的成员的设备发送(例如,广播)“原生”未封装的简单连接协议交换发起消息来广告其寻求加入网络100(253)。若与该加入设备附连到相同子网络(且已使其按钮被激活)的成员设备(例如,添加设备A1)用“原生”未封装的简单连接消息作出响应(如在254处测试的),则该简单连接建立协议交换可在不进行封装且不通过转发设备来转发消息的情况下完成(255)。
相反,若加入设备J1没有接收到响应(如在254处测试的)(这可指示近期已使其按钮被激活的添加设备A1不在与加入设备J1相同的子网络上),则加入设备J1针对混合网络所支持的每种网络技术生成并传送经封装简单建立消息(256)。注意,这些消息可使用“广播”MAC地址来传送。
对于其他实施例,加入设备J1可同时传送未封装和经封装简单连接建立消息两者。
转发设备(其对于一些实施例可以是具有与加入设备处于相同子网络上的第一网络接口并且具有与添加设备处于相同子网络上的第二网络接口的邻设备N1-N2中的一个或多个)将经封装简单连接建立消息转发给添加设备A1(257)。注意,包括用广播MAC地址来发送的简单连接建立发起消息的广播消息被递送到混合网络100中的每个网络接口。
接下来,添加设备A1解封装该经封装简单连接建立消息并且尝试解析该消息(258)。如果添加设备A1能够解析该简单连接建立协议发起消息(如在259处测试的),则添加设备A1通过使用该简单连接协议并使用封装帧生成和传送响应消息来进行响应(260)。对于一些实施例,该消息是用发起该简单连接建立的设备的单播MAC地址来发送的。此后,加入设备J1和添加设备A1使用该因网络技术而异的协议以及与响应消息一致的帧格式继续经由该转发设备交换简单连接建立消息,直至该简单连接建立完成(261)。
相反,如果添加设备A1不能解析该简单连接建立协议发起消息(如在259处测试的),则转发设备可解封装该经封装消息并将结果所得的原生消息转发给加入设备J1(262)。
此后,转发设备可继续封装和解封装在添加设备A1与加入设备J1之间交换的消息,以促成在添加设备A1与加入设备J1之间转发消息(263),这进而允许完成加入设备J1与添加设备A1之间的简单连接建立操作(261)。注意,对于该示例,添加设备A1和加入设备J1在不使用代理设备的情况下完成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并且转发设备仅仅促成添加设备A1与加入设备J1之间的消息交换。
注意,由于发起设备(例如,加入设备)和响应设备(例如,添加设备和/或任何转发设备)两者都可实现多个网络接口,并且由于用户可在两个以上设备上激活简单连接按钮,因此响应设备可能接收到发起消息的多个副本,并且因此多个响应可能被传送并被发起设备接收到。结果,对于一些实施例,发起设备可仅响应于首个响应消息并且此后忽略和/或丢弃所有后续响应。
尽管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有利地允许转发设备实现消息转发操作而无需任何附加的软件或设备更新,但是可能无法与传统设备互操作(例如,其中添加设备和/或加入设备没有封装和/或解封装消息的能力)。相应地,对于其他实施例,转发设备可先解封装经封装的简单连接建立消息然后重新传送这些消息,根据正常消息路由来封装未封装的简单连接建立消息,以及在不进行封装和解封装的情况下在相同网络技术类型的子网络之间转发未封装消息。对于此类其他实施例,可仅在目标设备附连至与发射接口相同的子网络并且该子网络与封装消息中所指示的网络技术一致时才执行解封装;否则,经封装消息根据正常帧路由被转发或丢弃。若接收到广播封装简单连接建立消息,则该经封装消息与任何广播消息一样被转发。另外,对于其网络技术与封装消息中所指示的网络技术一致的每个网络接口,还从这些网络接口传送出经解封装的消息的副本。当转发设备传送经解封装的消息时,不执行加密编码,因为该消息的发源者执行了加密、一次性数生成等,如简单连接建立协议所要求的。
此外,应注意,以上描述的两个实施例可一起使用以提供使用简单连接建立来使设备加入网络的最佳成功机会。简言之,转发设备转发经封装的简单建立消息,封装所接收到的需要转发给目的地设备的简单建立消息,以及解封装从网络接口传送出的消息(若该网络接口附连至目标设备的子网络)。混合联网设备接收、解码、以及响应经封装和经解封装的简单连接建立消息,以及根据预计接收方在网络中的位置来传送经封装和未封装的消息。
另外,若网络中存在能完成该简单连接协议的混合联网设备,则另一实施例可在加入设备和添加设备是实现不同网络技术的传统设备时允许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完成。对于该实施例,混合联网设备观察来自加入传统设备的加入广告请求。若在某个时间段之后没有观察到响应,则该混合联网设备在其支持的简单连接协议(除了用于所观察到的请求的协议)中传送加入广告请求消息。随后,若该混合设备接收到对其加入请求的响应,则其进入“添加”状态并且完成与第一个设备的简单连接建立协议。
经由转发设备技术的简单连接消息封装的一个优点在于转发设备可以比简单连接代理技术中所使用的代理设备更简单。然而,在转发设备技术中使用的设备由于需要能够执行多种简单连接协议(例如,为所支持的每种网络技术实现一种简单连接协议)因而可能比代理技术中的设备更复杂。
以下关于图3-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可选择性地使用一个或多个代理添加设备的各种示例性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其中在水平方向上描绘距离而在垂直方向上描绘时间(时间在向下方向上增长)。
图3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与使用简单连接代理技术将具有PLC网络接口的PLC设备添加到现有混合网络300相关联的消息交换的序列图。网络300被示为包括数个成员设备,包括两个各自具有Wi-Fi网络接口的Wi-Fi设备WL2和WL3、具有PLC网络接口的PLC设备PL2、以及具有PLC和Wi-Fi网络接口两者的PLC/Wi-Fi设备PL1/WL1。注意,PLC设备接口PL1-PL3经由PLC子网络301彼此耦合。
对于图3的示例,PLC设备PL3是加入设备,Wi-Fi设备WL3是添加设备,而PLC/Wi-Fi设备PL1/WL1用作代理添加设备。同时参照图1B以及图2A的示例性流程图200,用户首先按压PLC加入设备PL3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该PLC加入设备PL3响应于此进入加入状态(201)。用户还(并发地或在某个预定时间段内)按压Wi-Fi设备WL3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该Wi-Fi设备WL3响应于此进入添加状态(202)。如以上提及的,用户可代替地激活添加设备上的按钮、并随后激活加入设备上的按钮,或者同时激活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上的按钮。还应注意,该预定时间段可由设备制造商、标准机构、供应商、和/或由用户指定。
响应于进入加入状态,加入设备PL3通过向作为网络300的成员的所有设备发送或广播简单连接消息来向所有其他设备广告其寻求加入网络300(203)。更具体地,对于图3的示例,加入设备PL3的PLC接口(出于简单化而未示出)向其他设备发送简单连接消息,该简单连接消息指示该加入设备PL3寻求加入网络300的PLC子网络301。
对于该示例,一旦进入添加状态,Wi-Fi添加设备WL3不会接收到来自PLC加入设备PL3的简单连接消息,并由此假定其不能与加入设备PL3直接通信。响应于此,添加设备WL3向也是相同子网络的成员的邻设备发送简单代理连接消息(207)。对于该示例,邻PLC/Wi-Fi设备PL1/WL1可使用网络300的WLAN子网络与原始Wi-Fi添加设备WL3通信。响应于此,邻设备PL1/WL1进入添加状态并且此后就像其简单连接建立按钮被激活那样起作用(208)。能经由PLC子网络与加入设备PL3直接通信的邻设备PL1/WL1充当代理添加设备并执行简单连接建立操作以将加入设备PL3连接至网络300的PLC子网络301(211)。随后,代理添加设备PL1/WL1向原始添加设备WL3通知加入设备PL3已加入该PLC子网络(212)。对于一些实施例,代理设备PL1/WL1还向其邻设备发送代理消息以使它们进入加入状态。此外,代理添加设备PL1/WL1可向加入设备PL3传递网络主通行短语(NMPP)信息。
例如,网络主通行短语提供简单且统一的认证机制,该认证机制允许用户利用单个主通行短语使用根据不同网络技术进行操作的设备来安全地形成和/或扩展混合网络,由此在创建和/或修改混合网络时通过针对具有根据各种不同网络技术或通信协议进行操作的网络接口的设备统一基于口令的认证和建立操作来有利地改善用户体验。例如,并非要求用户向使用不同网络技术来通信的诸设备输入数个不同的因技术而异的口令,而是可使用单个主通行短语以无缝和高效方式认证根据不同网络技术进行操作的各种设备并将其连接至混合网络。
图4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与使用简单连接代理技术将具有Wi-Fi网络接口的Wi-Fi设备添加到现有混合网络400相关联的消息交换的序列图。网络400被示为包括数个成员设备,包括具有Wi-Fi网络接口的Wi-Fi设备WL3、两个各自具有PLC网络接口的PLC设备PL2和PL3、以及具有PLC和Wi-Fi网络接口两者的PLC/Wi-Fi设备PL1/WL1。注意,PLC设备接口PL1-PL3经由PLC子网络401彼此耦合。
对于图4的示例,Wi-Fi设备WL2是加入设备,PLC设备PL3是添加设备,而PLC/Wi-Fi设备PL1/WL1用作代理添加设备。同时参照图1B以及图2A的示例性流程图200,用户首先按压Wi-Fi加入设备WL2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Wi-Fi加入设备WL2响应于此进入加入状态(201)。用户还(并发地或在某个预定时间段内)按压PLC添加设备PL3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PLC添加设备PL3响应于此进入添加状态(202)。如以上提及的,用户可代替地激活添加设备上的按钮、并随后激活加入设备上的按钮,或者同时激活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上的按钮。还应注意,该预定时间段可由设备制造商、标准机构、供应商、和/或由用户指定。
响应于进入加入状态,加入设备WL2通过向作为网络400的成员的所有设备发送或广播简单连接消息来向所有其他设备广告其寻求加入网络400(203)。更具体地,对于图4的示例,加入设备WL2的Wi-Fi接口(出于简单化而未示出)向其他设备发送简单连接消息,该简单连接消息指示加入设备WL2寻求加入网络400的WLAN子网络。
对于该示例,一旦进入添加状态,PLC添加设备PL3不会接收到来自Wi-Fi加入设备WL2的简单连接消息,并由此假定其不能与加入设备WL2直接通信。响应于此,添加设备PL3向也是相同子网络的成员的邻设备发送简单代理连接消息(207)。对于该示例,邻PLC/Wi-Fi设备PL1/WL1可使用PLC子网络与原始PLC添加设备PL3通信。响应于此,邻设备PL1/WL1进入添加状态并且此后就像其简单连接建立按钮被激活那样起作用(208)。能经由WLAN子网络与加入设备WL2直接通信的邻设备PL1/WL1充当代理添加设备并执行简单连接建立操作以将加入设备WL2连接至网络400的WLAN子网络(211)。随后,代理添加设备PL1/WL1向原始添加设备PL3通知加入设备WL2已加入该WLAN子网络(212)。对于一些实施例,代理设备PL1/WL1还向其邻设备发送代理消息以使它们进入加入状态。此外,代理添加设备PL1/WL1可向加入设备WL2传递网络主通行短语(NMPP)信息。
图5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与使用简单连接代理技术将Wi-Fi设备和PLC设备添加到现有混合网络500相关联的消息交换的序列图。网络500被示为包括数个成员设备,包括具有PLC网络接口的PLC设备PL3、以及具有Wi-Fi和PLC网络接口两者的PLC/Wi-Fi设备PL1/WL1。注意,PLC设备接口PL1-PL3经由PLC子网络501彼此耦合。
对于图5的示例,PLC设备PL2和Wi-Fi设备WL2皆是加入设备,PLC设备PL3是添加设备,而PLC/Wi-Fi设备PL1/WL1用作代理添加设备。同时参照图1B以及图2A的示例性流程图200,用户首先按压Wi-Fi加入设备WL2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Wi-Fi加入设备WL2响应于此进入加入状态(201)。用户还按压PLC加入设备PL2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PLC加入设备PL2响应于此进入加入状态(201)。用户还(并发地或在某个预定时间段内)按压添加设备PL3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添加设备PL3响应于此进入添加状态(202)。如以上提及的,用户可代替地激活添加设备上的按钮、并随后激活加入设备上的按钮,或者同时激活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上的按钮。还应注意,该预定时间段可由设备制造商、标准机构、供应商、和/或由用户指定。
响应于进入加入状态,加入设备PL2和WL2通过向作为网络500的成员的所有设备发送或广播简单连接消息来向所有其他设备广告它们寻求加入网络500(203)。更具体地,对于一些实施例,加入设备PL2向所有成员设备发送简单连接消息以请求连接至网络500的PLC子网络501,并且加入设备WL2向所有成员设备发送简单连接消息以请求连接至网络500的WLAN子网络。
对于该示例,一旦进入添加状态,添加设备PL3接收到来自PLC加入设备PL2的简单连接消息但不会接收到来自Wi-Fi加入设备WL2的简单连接消息。由此,添加设备PL3完成针对PLC加入设备PL2的简单连接建立操作(206),并假定其不能与Wi-Fi加入设备WL2直接通信。响应于此,添加设备PL3向也是相同子网络的成员的邻设备发送简单代理连接消息(207)。对于该示例,邻设备PL1/WL1能使用PLC子网络与原始PLC添加设备PL3通信,并且响应于由原始添加设备PL3发送的代理连接消息,PLC/Wi-Fi设备PL1/WL1进入添加状态并且此后就像其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被激活那样起作用(208)。能与Wi-Fi加入设备WL2直接通信的邻设备PL1/WL1充当代理添加设备并执行针对Wi-Fi加入设备WL2的简单连接建立(211)。此外,原始添加设备PL3可向加入设备PL2传递NMPP信息,并且代理添加设备PL1/WL1可向加入设备WL2传递NMPP信息。随后,代理添加设备PL1/WL1向原始添加设备PL3通知加入设备WL2已加入该WLAN子网络(212)。
图6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与使用简单连接代理技术将具有PLC和Wi-Fi网络接口的设备添加到现有混合网络600相关联的消息交换的序列图。网络600被示为包括数个成员设备,包括具有Wi-Fi网络接口的Wi-Fi设备WL2、两个各自具有电力线通信(PLC)网络接口的PLC设备PL2和PL3、以及一个具有PLC和Wi-Fi网络接口两者的PLC/Wi-Fi设备PL1/WL1。注意,PLC设备接口PL1-PL4经由PLC子网络601彼此耦合。
对于图6的示例,PLC/Wi-Fi设备PL4/WL4是加入设备,PLC设备PL3是添加设备,而PLC/Wi-Fi设备PL1/WL1用作代理添加设备。同时参照图1B以及图2A的示例性流程图200,用户首先按压加入设备PL4/WL4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加入设备PL4/WL4响应于此进入加入状态(201)。用户还(并发地或在某个预定时间段内)按压添加设备PL3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添加设备PL3响应于此进入添加状态(202)。如以上提及的,用户可代替地激活添加设备上的按钮、并随后激活加入设备上的按钮,或者同时激活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上的按钮。还应注意,该预定时间段可由设备制造商、标准机构、供应商、和/或由用户指定。
响应于进入加入状态,加入设备PL4/WL4通过向作为网络600的成员的所有设备发送或广播简单连接消息来向所有其他设备广告其寻求加入网络600(203)。对于图6的示例,设备PL4/WL4的Wi-Fi接口(出于简单化而未示出)向其他设备发送连接消息,指示其寻求加入网络600的WLAN子网络,并且设备PL4/WL4的PLC接口(出于简单化而未示出)向其他设备发送简单连接消息,指示其寻求加入网络600的PLC子网络,如图6中描绘的。
对于该示例,一旦进入添加状态,添加设备PL3不会接收到来自加入设备PL4/WL4的Wi-Fi接口的WLAN简单连接消息,并由此假定其不能与加入设备PL4/WL4直接通信。响应于此,添加设备PL3向也是添加设备PL3的相同子网络的成员的邻设备发送简单代理连接消息(207),如图6中描绘为该添加设备将“进入添加状态”传递给邻设备PL1/WL1。对于该示例,邻设备PL2和PL1/WL1可使用PLC技术与原始PLC添加设备PL3通信。响应于此,这些邻设备PL2和PL1/WL1进入添加状态并且此后就像其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被激活那样起作用(208)。能经由WLAN子网络与加入设备PL4/WL4直接通信的邻设备PL1/WL1充当代理添加设备并执行简单连接建立操作以将加入设备PL4/WL4连接至网络600的WLAN子网络(211)。随后,代理添加设备PL1/WL1向原始添加设备PL3通知加入设备PL4/WL4已加入该WLAN子网络(212),并且还可向加入设备PL4/WL4传递NMPP。对于一些实施例,邻设备PL1/WL1还向其邻设备发送代理消息,这可使它们进入添加状态。
注意,添加设备PL3会接收到来自设备PL4/WL4的PLC接口的简单连接建立消息,且因此可执行简单连接建立操作以将加入设备PL4/WL4连接到网络600的PLC子网络(例如,无需使用代理添加设备)。
图7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简单连接建立操作的序列图,其中转发设备执行封装和解封装,从而可使用执行HPAV简单连接建立操作的传统PLC设备来使Wi-Fi设备加入现有混合网络700。网络700被示为包括数个成员设备,包括一个具有Wi-Fi网络接口的Wi-Fi设备WL2、两个各自具有PLC网络接口的PLC设备PL2和PL3、以及具有PLC和Wi-Fi网络接口两者的Wi-Fi/PLC设备WL1/PL1。注意,PLC设备接口PL1-PL3经由PLC子网络701彼此耦合。
对于图7的示例,Wi-Fi设备WL3是加入设备,PLC设备PL3是添加设备,而Wi-Fi/PLC设备WL1/PL1用作转发设备。同时参照图1B以及图2B的示例性流程图200,用户首先按压Wi-Fi加入设备WL3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Wi-Fi加入设备WL3响应于此进入加入状态(251)。用户还(并发地或在某个预定时间段内)按压PLC添加设备PL3上的简单连接建立按钮112,PLC添加设备PL3响应于此进入添加状态(252)。如以上提及的,用户可代替地激活添加设备上的按钮、并随后激活加入设备上的按钮,或者同时激活添加设备和加入设备上的按钮。还应注意,该预定时间段可由设备制造商、标准机构、供应商、和/或由用户指定。
响应于进入加入状态,加入设备WL3通过向作为网络700的成员的所有设备发送或广播原生简单连接消息来向所有其他设备广告其寻求加入网络700(253)。由于在254处没有接收到响应,加入设备WL3使用Wi-Fi协议和HPAV协议两者来广播经封装消息(256)。转发设备WL1/PL1将经封装Wi-Fi消息转发给添加设备PL3(257),并且添加设备PL3解封装该消息并尝试解析该消息(258)。转发设备WL1/PL1还解封装从加入设备WL3接收到的经封装HPAV消息,并将经解封装的HPAV消息转发给添加设备PL3(262)。
响应于由加入设备WL3发送的连接消息,添加设备PL3使用转发设备WL1/PL1将响应消息发送给加入设备WL3,转发设备WL1/PL1可封装该响应消息(263)。此后,转发设备WL1/PL1可继续封装和解封装在添加设备PL3与加入设备WL3之间交换的消息,以促成加入设备WL3与添加设备PL3之间的简单连接建立操作的完成(261)。注意,对于图7的示例,添加设备PL3和加入设备WL3在不使用代理设备的情况下完成简单连接建立操作,并且转发设备WL1-PL1仅仅促成添加设备PL3与加入设备WL3之间的消息交换。
在前述说明书中,已参照具体示例描述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然而将明显的是,可对其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宽泛精神和范围。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解说性而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各实施例可被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软件,其可包括存储有指令的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被用于将计算机系统(或其他电子设备)编程为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磁或光卡,闪存、或者其他类型的适于存储电子指令的介质/机器可读介质。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将加入设备添加到包括多个成员设备的混合网络的方法,所述多个成员设备至少包括添加设备和转发设备,其中所述加入设备使用第一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并且所述添加设备使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的第二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激活所述加入设备以按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向所述添加设备发送未封装的连接消息;
在所述加入设备中确定是否从所述添加设备接收到对所述连接消息的响应;
如果所述加入设备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则从所述加入设备广播经封装连接消息,其中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是通过以下操作来形成的:
在所述加入设备中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来封装所述连接消息以生成第一经封装连接消息;以及
在所述加入设备中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来封装所述连接消息以生成第二经封装连接消息;
采用所述转发设备将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转发给所述添加设备;以及
允许所述添加设备响应于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而将所述加入设备添加到所述混合网络,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选自电力线通信协议、无线协议、以及有线协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协议两者被广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用于:
解封装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将经解封装的连接消息发送给所述添加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设备用于:
解封装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设备用于:
通过所述转发设备将加入响应消息传送给所述加入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用于:
封装所述加入响应消息;以及
将经封装的加入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加入设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设备和所述加入设备是通过激活相应设备上的按钮来激活的。
9.一种用于将加入设备添加到包括多个成员设备的混合网络的系统,所述多个成员设备至少包括添加设备和转发设备,其中所述加入设备使用第一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并且所述添加设备使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的第二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系统包括:
用于激活所述加入设备以按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向所述添加设备发送未封装的连接消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加入设备中确定是否从所述添加设备接收到对所述连接消息的响应的装置;
用于如果所述加入设备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则从所述加入设备广播经封装连接消息的装置,其中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是通过以下操作来形成的:
在所述加入设备中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来封装所述连接消息以生成第一经封装连接消息;以及
在所述加入设备中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来封装所述连接消息以生成第二经封装连接消息;
用于采用所述转发设备将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转发给所述添加设备的装置;以及
用于允许所述添加设备响应于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而将所述加入设备添加到所述混合网络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通信协议选自电力线通信协议、无线协议、以及有线协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协议两者被广播。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用于:
解封装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连接消息发送给所述添加设备。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设备用于:
解封装所述经封装连接消息。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设备用于:
通过所述转发设备将加入响应消息传送给所述加入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用于:
封装所述加入响应消息;以及
将经封装的加入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加入设备。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设备和所述加入设备是通过激活相应设备上的按钮来激活的。
CN201610505242.5A 2011-03-14 2012-03-14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30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52306P 2011-03-14 2011-03-14
US61/452,306 2011-03-14
US13/420,215 2012-03-14
US13/420,144 US8745137B2 (en) 2011-03-14 2012-03-14 Hybrid networking simple-connect setup using proxy device
US13/420,144 2012-03-14
CN201280013206.7A CN103430515B (zh) 2011-03-14 2012-03-14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US13/420,215 US8743903B2 (en) 2011-03-14 2012-03-14 Hybrid networking simple-connect setup using forwarding device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3206.7A Division CN103430515B (zh) 2011-03-14 2012-03-14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0770A true CN106130770A (zh) 2016-11-16
CN106130770B CN106130770B (zh) 2018-04-20

Family

ID=468283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320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30515B (zh) 2011-03-14 2012-03-14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CN2016105052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30770B (zh) 2011-03-14 2012-03-14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320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30515B (zh) 2011-03-14 2012-03-14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745137B2 (zh)
EP (1) EP2687000B1 (zh)
JP (1) JP5657815B2 (zh)
KR (1) KR101494123B1 (zh)
CN (2) CN103430515B (zh)
WO (1) WO20121257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515B (zh) * 2011-03-14 2016-06-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US8849949B1 (en) * 2012-01-05 2014-09-30 Google Inc. Providing proxy service during access switch control plane software upgrade
EP2979370B1 (en) 2013-03-28 2022-02-0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providing beamforming for two or more transmission channels
US9432990B2 (en) * 2013-08-23 2016-08-30 Airties Kablosuz Iletisim San. Ve Dis Tic. A.S. Hybrid mesh network
US9143512B2 (en) 2013-10-04 2015-09-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mmunication devices,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multi-path communication
FR3021829A1 (fr) * 2014-05-30 2015-12-04 Orange Technique de mediation dans un reseau residentiel
US9674043B2 (en) * 2014-07-14 2017-06-06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clustering devices
CN104980282A (zh) * 2015-05-22 2015-10-14 万高(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集线器系统
US10848992B2 (en) * 2017-02-21 2020-11-24 Sony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by virtual network boosting using proxy nodes in wireless networks
IT202000000892A1 (it) 2020-01-17 2021-07-17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Procedimento per fare funzionare una rete di comunicazione, rete di comunicazione e dispositivi corrispondenti
EP3890195B1 (en) * 2020-03-31 2024-05-15 STMicroelectronics S.r.l.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g3-plc bootstrap in hybrid networks
US11968247B2 (en) 2022-01-27 2024-04-23 Panduit Corp. Using a web proxy to provide a secure remotely controlled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9165A (zh) * 2005-02-01 2006-09-06 美国博通公司 异构网络技术的最小干涉鉴定
CN1918882A (zh) * 2004-02-06 2007-02-21 诺基亚公司 用于对互联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进行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63881A (zh) * 2006-09-18 2009-10-21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多个装置之间的自组织网络的建立
US20090303926A1 (en) * 2006-06-06 2009-12-10 Frank Theodoor Henk Den Hartog Proxy-bridge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3512A (en) * 1992-03-27 1994-08-30 Motorola, Inc. Call setup method for use with a network having mobile end users
US6523696B1 (en) * 1996-10-15 2003-02-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realizing uniform service providing environment
US6130896A (en) 1997-10-20 2000-10-10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LAN segments with point coordination
FR2772533B1 (fr) 1997-12-15 2001-09-28 Inst Nat Rech Inf Automat Dispositif d'interconnexion entre segments de reseaux communiquant selon des protocoles de formats differents,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US6272551B1 (en) 1998-04-08 2001-08-07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dapter for transmitting network packets between a host device and a power line network
US6947736B2 (en) * 2001-11-20 2005-09-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niversal broadband home network for scalable IEEE 802.11 based wireless and wireline networking
US7113763B2 (en) 2002-06-03 2006-09-26 Nokia Corporation Bluetooth access point and remote bluetooth modules for powerline based networking
EP1678897A2 (en) 2003-09-23 2006-07-12 Arkados, Inc. Integrated universal network adapter
US20050135306A1 (en) * 2003-12-05 2005-06-23 Mcallen Christopher M.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management with mobile systems manager
US7269403B1 (en) 2004-06-03 2007-09-11 Miao George J Dual-mode wireless and wir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US7391317B2 (en) 2004-09-08 2008-06-24 Satiu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data over various communication media
US7675923B2 (en) 2004-11-24 2010-03-09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Home network bridge-based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262695B2 (en) 2004-12-15 2007-08-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US8468219B2 (en) * 2005-02-01 2013-06-18 Broadcom Corporation Minimum intervention authentication of heterogeneous network technologies (MIAHNT)
US7349325B2 (en) 2005-05-07 2008-03-25 Motorola, Inc. Broadband over low voltage power line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KR100651737B1 (ko) 2005-06-17 2006-12-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Plc 망과 무선망을 연동하는 액세스 포인터 및 그 방법
US8213895B2 (en) 2005-10-03 2012-07-03 Broadcom Europe Limited Multi-wideband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mediums within a network
US20070076666A1 (en) 2005-10-03 2007-04-05 Riveiro Juan C Multi-Wideband Communications over Power Lines
EP1770870B1 (en) 2005-10-03 2019-04-03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8406239B2 (en) 2005-10-03 2013-03-26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wideband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mediums
US7783771B2 (en) * 2005-12-20 2010-08-2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and internet multimedia subsystems networks
EP1816824A1 (en) * 2006-02-07 2007-08-08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device insertion into a community of network devices
US8619623B2 (en) 2006-08-08 2013-12-3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d-hoc simple configuration
KR100809261B1 (ko) 2006-09-29 2008-03-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QoS를 지원하는 고속 전력선 네트워크와 이더넷 간의브리지 시스템
KR100823737B1 (ko) 2006-09-29 2008-04-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서로 다른 QoS를 제공하는 네트워크들을 위한 브리지장치
US9565561B2 (en) 2007-11-14 2017-02-07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Alert for adding client devices to a network
KR20090062664A (ko) 2007-12-13 2009-06-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선박 내부 네트워크에서의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92437B2 (en) * 2008-10-17 2016-07-1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IP multimedia bearer path optimization through a succession of border gateways
CN101729451B (zh) * 2008-10-24 2012-07-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异构型网络设备之间互连互通的方法
JP5483985B2 (ja) 2008-12-22 2014-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1662772A (zh) * 2009-09-01 2010-03-03 北京星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Zigbee网络的一键对码入网控制方法
JP5333076B2 (ja) * 2009-09-04 2013-1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可能なデバイス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970559B2 (ja) * 2010-01-21 2012-07-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3430515B (zh) * 2011-03-14 2016-06-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8882A (zh) * 2004-02-06 2007-02-21 诺基亚公司 用于对互联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进行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829165A (zh) * 2005-02-01 2006-09-06 美国博通公司 异构网络技术的最小干涉鉴定
US20090303926A1 (en) * 2006-06-06 2009-12-10 Frank Theodoor Henk Den Hartog Proxy-bridge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CN101563881A (zh) * 2006-09-18 2009-10-21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多个装置之间的自组织网络的建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87000B1 (en) 2017-03-08
KR20130137027A (ko) 2013-12-13
CN103430515A (zh) 2013-12-04
EP2687000A1 (en) 2014-01-22
US8743903B2 (en) 2014-06-03
US20120239744A1 (en) 2012-09-20
CN106130770B (zh) 2018-04-20
JP2014518023A (ja) 2014-07-24
CN103430515B (zh) 2016-06-29
JP5657815B2 (ja) 2015-01-21
WO2012125743A1 (en) 2012-09-20
KR101494123B1 (ko) 2015-02-16
US20120236758A1 (en) 2012-09-20
US8745137B2 (en) 2014-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0515B (zh) 使用代理设备的混合联网简单连接建立
CN103782649B (zh) 通过对接系统和通用网络设备驱动器的无线lan连接切换
CN102137395B (zh) 配置接入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9660B (zh) 基于蓝牙的组网方法
CN104540090B (zh) 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的组网互连方法及系统
US9363099B2 (en) UPnP/DLNA with RADA hive
CN110650070A (zh) 一种家电设备网络配置方法以及WiFi模块
TW201409887A (zh) 智慧家庭網路系統及其智慧網關
CN110636483A (zh) 一种配网方法及系统
EP285308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rect pairing in a wireless docking system
US20160164933A1 (en) Discovery and management of synchronous audio or video streaming service to multiple sinks in wireless display system
WO2016027960A1 (ko) 무선 도킹 서비스를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1238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networking of gateway device
TW201247008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 radios integrated in a cable
CN106030560A (zh) 自动互联网共享
TW201210398A (en) Plug-and-play wireless network exten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automatic connection for the same
CN101656730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CN114079862A (zh) 一种自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05376A (zh) 用于管理无线个人区域通信网络中的节点关联的方法
CN113794996B (zh)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TW201210251A (en) Plug-and-play wireless network extension station and method of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thereof
CN108494895A (zh) 交互智能平板、网域冲突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4469984B (zh)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WO2016145846A1 (zh) 一种实现Miracast和无线热点共存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10033380A (ko) Ap기능을 수행하는 전자액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ap 기능의 상태확인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