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7461A -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7461A
CN106127461A CN201610426371.5A CN201610426371A CN106127461A CN 106127461 A CN106127461 A CN 106127461A CN 201610426371 A CN201610426371 A CN 201610426371A CN 106127461 A CN106127461 A CN 106127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ayment
payment terminal
publisher
inform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63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志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onp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onp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263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7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7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7461A/zh
Priority to KR1020187032911A priority patent/KR102270774B1/ko
Priority to JP2018565357A priority patent/JP6723386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7/085011 priority patent/WO201721540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us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without cards, e.g. challenge-respon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从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发布者的意图以及发布者的生物特征;第二移动支付终端验证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发布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获取并验证接收者的生物特征;接收者的生物特征验证通过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基于接收者的意图生成第二信息;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接收第二信息;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基于第二信息完成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的支付交互。其经由双向验证提供更安全的电子支付方式,确保了支付两侧的安全可信,实现简单、也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非常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支付交易场景。

Description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支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支付在安全验证方面的验证对象一般仅仅是支付者,但是对于交易的对端(即收款者)的验证几乎是空白的。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应答可能是诈骗链接(比如不法分子捡到手机后绑定了其他银行卡而发送),使得支付者容易受到欺骗,因此,现有的安全验证还不是很完善,给用户带来了安全方面的困扰。
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获得一种经由双向验证、进而提供更安全的电子支付方式的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用于在发布者所持的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接收者所持的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进行电子支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从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发布者的意图以及发布者的生物特征;b)、第二移动支付终端验证发布者的生物特征;c)、发布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获取并验证接收者的生物特征;d)、接收者的生物特征验证通过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基于接收者的意图生成第二信息;e)、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接收第二信息;f)、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基于第二信息完成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的支付交互。
优选地,其还包括在步骤a)之前执行如下步骤s):发布者利用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新建支付好友列表,支付好友列表包括至少一个支付好友;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支付好友列表中每一支付好友所持的移动支付终端分别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将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存储于每一支付好友所持的移动支付终端上。
优选地,其还包括在步骤a)之前、步骤s)之后执行如下步骤t):发布者从支付好友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支付好友作为接收者。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用于在发布者所持的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接收者所持的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进行电子支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向第三方平台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发布者的意图以及发布者的生物特征;b)、第三方平台验证发布者的生物特征;c)、发布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第三方平台将第三信息转发至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其中,第三信息至少包括发布者的意图;d)、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基于发布者的意图、接收者的意图以及接收者的生物特征生成第二信息;e)、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向第三方平台发送第二信息;f)、第三方平台验证接收者的生物特征;g)、接收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第三方平台将第四信息转发至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其中,第四信息至少包括接收者的意图;h)、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基于第四信息完成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的支付交互。
优选地,其还包括在步骤a)之前执行如下步骤s):发布者利用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新建支付好友列表,支付好友列表包括至少一个支付好友;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支付好友列表中每一支付好友所持的移动支付终端分别经由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将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存储于第三方平台上;以及分别将每一支付好友的生物特征存储于第三方平台上。
优选地,其还包括在步骤a)之前、步骤s)之后执行如下步骤t):发布者从支付好友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支付好友作为接收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系统,其用于在至少两个移动支付终端之间进行支付交互,其中,移动支付终端包括支付好友管理单元以及生物特征捕获单元,支付好友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支付好友列表,生物特征捕获单元用于捕获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生物特征,该系统包括:第一移动支付终端,用于发送第一信息并接收第四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以及生物特征,第四信息至少包括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第二移动支付终端,用于发送第二信息并接收第三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以及生物特征,第三信息至少包括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以及第三方平台,分别与第一、第二移动支付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包括生物特征存储单元以及生物特征验证单元,其中,第三方平台用于接收第一信息以及发送第三信息,第三方平台同时用于接收第二信息以及发送第四信息;其中,生物特征存储单元用于储存各移动支付终端的生物特征,生物特征验证单元用于验证各移动支付终端的生物特征。
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经由双向验证提供更安全的电子支付方式,确保了支付两侧的安全可信,实现简单、也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非常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支付交易场景。此外,上述方法及系统也有利于提升支付交互过程的流畅度,进而带来更优秀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验证移动支付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用于在发布者所持的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接收者所持的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进行电子支付交互。
应注意,“第一”、“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并非表示其仅为一个移动支付终端,也并非表明它们两者之间为一对一的通信交互方式。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均可以为多个,并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各种通信交互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从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发布者的意图以及发布者的生物特征。
具体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可能期望向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支付一定金额(例如,向微商购买物品、向朋友支付餐费等)或者要求其支付一定金额(例如,学校向学生家长收款、团体内部收取会费等),这时,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移动终端将发布者意图以及发布者的生物特征组成第一信息,向接收者所持的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发送。第一、第二移动终端之间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例如WIFI方式、蓝牙方式)来通信。
其中,发布者的意图包括但不限于:要求支付指令、请求支付指令。要求支付指令表示发布者要求接收者支付相应金额,请求支付指令表示发布者请求向接收者支付相应金额。发布者的意图可以由发布者输入具体的支付金额(无论是其希望支付或是希望对方支付)并选择具体的接收者来形成,也可以由发布者将其与商户的交易信息转发接收者来形成;发布者的意图可以由一则信息、一条链接或一幅图片(例如二维码)等来体现。
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可以包括发布者的面部特征、指纹特征以及手写签名。
步骤S11、第二移动支付终端验证发布者的生物特征。
具体地,在该步骤中,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接收到第一信息后,从中解析或提取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对其进行验证。
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事先存储有发布者的生物特征,进而可以对第一信息中包含的发布者的生物特征进行验证。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可以将在当前交互中接收到的发布者生物特征与在之前交互中接收的发布者生物特征进行比对,以实施验证。
步骤S12、发布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获取并验证接收者的生物特征。
为实现双向验证的功能性,第二移动支付终端验证通过发布者生物特征后,还获取并验证其所持者(即接收者)的生物特征。
具体地,第一、第二移动终端均包括生物特征获取装置,例如,触摸屏(用于获取指纹特征、手写签名)、照相装置(用于获取面部特征)。在发布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第二移动支付装置要求接收者输入其自身的生物特征,并对生物特征进行验证,以判定当前所持者是否是第二移动终端的所有者,在确定当前所持者是第二移动终端的所有者之后,才能继续进行支付交互过程。
上述对接收者生物特征的验证,可以有效防止不法分子捡到手机后绑定了其他银行卡而向发布者回送的同意接收应答。
步骤S13、接收者的生物特征验证通过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基于接收者的意图生成第二信息。
该步骤中,接收者意图包括但不限于:同意支付应答和同意接收应答,其中,同意支付应答表示接收者同意向发布者支付相应金额,同意接收应答表示接收者同意从发布者接收相应金额。
接收者将其意图输入所持的第二移动支付终端,第二移动支付终端生成第二信息,进而向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回送。
步骤S14、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接收第二信息。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可以具有可设定的生命周期。
以发布者要求接收者支付相应金额的情况为例,如果接收者长时间未对第一信息进行应答(例如,接收者期望暂不支付),即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未能接收到第二信息,则在支付期限到期后会生成一个提醒付款消息,接收者未支付则一直对其提醒,直到第一信息到期时为止。第一信息的生命周期为以下任意一种情况:(1)接收者完成支付;(2)接收者未支付,但已到支付时限。
在已到支付时限而接收者未支付的情况下,可以重新生成第一信息并重发,如果接收者是多个,则重发时只发布给未支付的接收者。
步骤S15、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基于第二信息完成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的支付交互。
具体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接收到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体现了接收者意图,其可以表明接收者是否同意向发布者支付金额、支付多少金额,或表明接收者是否同意从发布者接收金额、接收多少金额。
基于第二信息,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可以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完成整个支付交互过程。具体帐户金额的流转,则是经由管理帐户的移动支付服务器来实现的。
上述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能够确保支付两侧的安全可信,实现简单。
作为对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0之前还执行如下附加步骤;而通过这些附加步骤,接收者所持的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将能够事先获知并存储支付者的生物特征,进而在实际的支付交互过程中,对包含在第一信息中的支付者生物特征进行验证;所述附加步骤如下:
A)、发布者利用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新建支付好友列表。其中,支付好友列表包括至少一个支付好友。
B)、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支付好友列表中每一支付好友所持的移动支付终端分别进行数据交互,将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存储于每一支付好友所持的移动支付终端上。
优选情况下,在新建支付好友列表之后,发布者可以从支付好友列表中选择任一个或任多个支付好友作为接收者,进而执行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方法。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不同的是,其使用第三方平台作为专门的验证装置,用来验证发布者和接收者两方的生物特征。如图2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向第三方平台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发布者的意图以及发布者的生物特征。
该步骤中,发布者的意图包括要求支付指令、请求支付指令。其中,要求支付指令表示发布者要求特定接收者支付相应金额,请求支付指令表示发布者请求向特定接收者支付相应金额。
优选情况下,发布者在其所持的第一移动支付终端维护一个支付好友列表,发布者可以从支付好友列表中选择任一个或多个支付好友作为接收者。一种支付好友列表的实现方式在以下描述。
发布者的生物特征例如为发布者的面部特征。但也可以包括指纹特征以及手写签名。
第三方平台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分别与第一、第二移动支付终端通信。
优选情况下,第三方平台基于云计算方式来架设,也可以按分布式部署方式来实现,可以提升验证效率。
步骤S21、第三方平台验证发布者的生物特征。
可以理解,为了实现由第三方平台对发布者、接收者两者的生物特征分别进行验证,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平台可以事先分别存储发布者、接收者的生物特征。
具体地,可以在步骤S20之前执行如下附加步骤:
A1)、发布者利用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新建支付好友列表,其包括至少一个支付好友。
B1)、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支付好友列表中每一支付好友所持的移动支付终端分别经由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交互,以将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存储于第三方平台上,同时分别将每一支付好友的生物特征存储于第三方平台上。
在该步骤S21中,第三方平台验证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并将验证结果通知第二移动支付终端。
步骤S22、发布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第三方平台将第三信息转发至第二移动支付终端。
在发布者生物特征由第三方平台通过验证后,第三方平台形成第三信息,具体地,第三信息至少包括发布者的意图,并可以携带前一步骤S21中获得的验证结果。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信息通过从第一信息中移除发布者生物特征、增加发布者生物特征的验证结果而获得。
步骤S23、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基于发布者的意图、接收者的意图以及接收者的生物特征生成第二信息。
具体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接收到第三信息之后,接收用户输入,该输入体现接收者的意图,接收者的意图包括同意支付应答及同意接收应答,其中,同意支付应答表示接收者同意向发布者支付相应金额(对应于第三信息中包括的发布者意图),同意接收应答表示接收者同意从发布者接收相应金额(对应于第三信息中包括的发布者意图)。
随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获取其所持者(即,接收者)的生物特征,并将接收者生物特征与发布者的意图、接收者的意图相组合,形成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除了表明接收者同意支付多少金额或同意接收多少金额之外,还携带了接收者生物特征。
步骤S24、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向第三方平台发送第二信息。
步骤S25、第三方平台验证接收者的生物特征。
该步骤中,第三方平台通过对接收者的生物特征进行验证,完整地实现了双向验证过程,可以有效防止不法分子捡到手机后绑定了其他银行卡而向发布者回送的同意接收应答,大大提升电子(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具体地,对发布者生物特征的验证与对接收者生物特征的验证可以由第三方平台上的专用模块(单元)实现,该模块采用统一、高效的特征提取算法、模式识别算法。这使得生物特征的验证始终按照统一标准来进行,即提高验证效率、又确保验证结果准确可靠。
步骤S26、接收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第三方平台将第四信息转发至第一移动支付终端。
其中,第三方平台生成第四信息,第四信息至少包括接收者的意图,并可以携带接收者生物特征的验证结果。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信息通过从第二信息中移除接收者生物特征、增加接收者生物特征的验证结果而获得。
步骤S27、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基于第四信息完成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的支付交互。
在该步骤中,基于第四信息,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完成整个支付交互过程。具体金额的流转经由移动支付服务器来实现,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可以理解,在将生物特征验证工作全部交由第三方平台来完成、而第三方平台的服务器又足够高效的情况下,第一、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不再需要进行生物特征验证工作、而只需要从第三方平台获取验证结果即可,上述整个支付交互过程可以执行得更加流畅。
也就是说,虽然相对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引入了第三方平台来进行验证工作,但其能够明显提高验证效率、提升支付交互过程的流畅度,进而带来更优秀的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移动支付终端31、至少一个第二移动支付终端32以及第三方平台30。
其中,移动支付终端(无论第一还是第二)包括支付好友管理单元以及生物特征捕获单元,支付好友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支付好友列表,生物特征捕获单元用于捕获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生物特征。
该系统中,第一移动支付终端31发送第一信息并接收第四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以及生物特征,第四信息至少包括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
第二移动支付终端32发送第二信息并接收第三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以及生物特征,第三信息至少包括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
第三方平台30包括生物特征存储单元301以及生物特征验证单元302,其中,生物特征存储单元301用于储存各移动支付终端的生物特征,生物特征验证单元用于验证各移动支付终端的生物特征。
具体地,第三方平台30分别与第一、第二移动支付终端31、32进行数据交互,第三方平台30能够接收第一信息以及发送第三信息,第三方平台同时能够接收第二信息以及发送第四信息。进一步地,例如,第三信息可以通过从第一信息中移除发布者生物特征、增加发布者生物特征的验证结果而获得,第四信息可以通过从第二信息中移除接收者生物特征、增加接收者生物特征的验证结果而获得。
上述说明仅针对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出各种变形设计,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及附随的权利要求。

Claims (11)

1.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用于在发布者所持的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接收者所持的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进行电子支付,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从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发布者的意图以及所述发布者的生物特征;
b)、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验证所述发布者的生物特征;
c)、所述发布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获取并验证所述接收者的生物特征;
d)、所述接收者的生物特征验证通过后,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基于所述接收者的意图生成第二信息;
e)、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从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接收所述第二信息;
f)、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基于所述第二信息完成与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的支付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所述步骤a)之前执行如下步骤s):
所述发布者利用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新建支付好友列表,所述支付好友列表包括至少一个支付好友;
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所述支付好友列表中每一支付好友所持的移动支付终端分别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
将所述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存储于所述每一支付好友所持的移动支付终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所述步骤a)之前、步骤s)之后执行如下步骤t):
所述发布者从所述支付好友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所述支付好友作为所述接收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者的意图至少包括要求支付指令或请求支付指令,所述接收者的意图至少包括同意支付应答或同意接收应答,其中,
所述要求支付指令表示所述发布者要求所述接收者支付相应金额,所述请求支付指令表示所述发布者请求向所述接收者支付相应金额,所述同意支付应答表示所述接收者同意向所述发布者支付相应金额,所述同意接收应答表示所述接收者同意从所述发布者接收相应金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个:
面部特征;
指纹特征;以及
手写签名。
6.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用于在发布者所持的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接收者所持的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进行电子支付,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向第三方平台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发布者的意图以及所述发布者的生物特征;
b)、所述第三方平台验证所述发布者的生物特征;
c)、所述发布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所述第三方平台将第三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发布者的意图;
d)、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基于所述发布者的意图、所述接收者的意图以及所述接收者的生物特征生成第二信息;
e)、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向所述第三方平台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f)、所述第三方平台验证所述接收者的生物特征;
g)、所述接收者的生物特征通过验证后,所述第三方平台将第四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其中,所述第四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接收者的意图;
h)、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基于所述第四信息完成与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之间的支付交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所述步骤a)之前执行如下步骤s):
所述发布者利用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新建支付好友列表,所述支付好友列表包括至少一个支付好友;
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与所述支付好友列表中每一支付好友所持的移动支付终端分别经由所述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
将所述发布者的生物特征存储于所述第三方平台上;以及
分别将所述每一支付好友的生物特征存储于所述第三方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所述步骤a)之前、步骤s)之后执行如下步骤t):
所述发布者从所述支付好友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所述支付好友作为所述接收者。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者的意图至少包括要求支付指令或请求支付指令,所述接收者的意图至少包括同意支付应答或同意接收应答,其中,
所述要求支付指令表示所述发布者要求所述接收者支付相应金额,所述请求支付指令表示所述发布者请求向所述接收者支付相应金额,所述同意支付应答表示所述接收者同意向所述发布者支付相应金额,所述同意接收应答表示所述接收者同意从所述发布者接收相应金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个:
面部特征;
指纹特征;以及
手写签名。
11.一种双向验证移动支付系统,用于在至少两个移动支付终端之间进行支付交互,其中,所述移动支付终端包括支付好友管理单元以及生物特征捕获单元,所述支付好友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所述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支付好友列表,所述生物特征捕获单元用于捕获所述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生物特征,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移动支付终端,用于发送第一信息并接收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以及生物特征,所述第四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
第二移动支付终端,用于发送第二信息并接收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以及生物特征,所述第三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移动支付终端持有者的意图;以及
第三方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移动支付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包括生物特征存储单元以及生物特征验证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方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息以及发送所述第三信息,所述第三方平台同时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息以及发送所述第四信息;其中,所述生物特征存储单元用于储存各所述移动支付终端的生物特征,所述生物特征验证单元用于验证各所述移动支付终端的生物特征。
CN201610426371.5A 2016-06-16 2016-06-16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127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6371.5A CN106127461A (zh) 2016-06-16 2016-06-16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KR1020187032911A KR102270774B1 (ko) 2016-06-16 2017-05-19 양방향 검증 모바일 결제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18565357A JP6723386B2 (ja) 2016-06-16 2017-05-19 双方向検証モバイル決済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PCT/CN2017/085011 WO2017215402A1 (zh) 2016-06-16 2017-05-19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6371.5A CN106127461A (zh) 2016-06-16 2016-06-16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7461A true CN106127461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70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6371.5A Pending CN106127461A (zh) 2016-06-16 2016-06-16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23386B2 (zh)
KR (1) KR102270774B1 (zh)
CN (1) CN106127461A (zh)
WO (1) WO201721540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1551A (zh) * 2017-07-15 2017-10-27 刘兴丹 一种网络支付前搜索、查询、验证的方法、装置、系统
WO2017215402A1 (zh) * 2016-06-16 2017-12-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8269084A (zh) * 2017-01-03 2018-07-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扫码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26030A (zh) * 2019-11-08 2020-02-21 湖南长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软件和相关模块授权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6084A (zh) * 2013-12-03 2014-02-26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移动在线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5550862A (zh) * 2015-06-26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身份认证方法、认证终端及支付终端
CN105631673A (zh) * 2015-08-07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云支付方法、支付终端、云端支付平台和云支付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3746B1 (ko) * 2005-11-30 2007-08-31 강성욱 생체인식을 이용한 호텔 예약 및 결제 방법
JP2008171218A (ja) * 2007-01-12 2008-07-24 Hitachi Ltd 個人認証方法、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JP2009116628A (ja) * 2007-11-06 2009-05-28 Hitachi Ltd 電子マネーの決済システム、当該システムの管理サーバ、及び当該システムに適用可能な情報端末
US20120084203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The Western Union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using device-related fingerprints
KR102087984B1 (ko) * 2012-12-21 2020-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주변 기기를 이용한 결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049850A (zh) * 2013-01-05 2013-04-17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移动支付终端、系统及其支付方法
CN103729942B (zh) * 2013-03-15 2016-01-13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将传输密钥从终端服务器传输到密钥服务器的方法及系统
KR101707648B1 (ko) * 2014-03-07 2017-02-20 주식회사 핑거 트라스트 뱅킹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985038A (zh) * 2014-04-16 2014-08-13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
KR20150141232A (ko) * 2014-06-09 2015-12-18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모바일 결제 시스템, 결제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검증 방법
KR102422372B1 (ko) * 2014-08-29 2022-07-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생체 정보와 상황 정보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JP2016066849A (ja) * 2014-09-24 2016-04-28 株式会社ソットヴォーチェ 認証システム
CN105550877A (zh) * 2015-12-21 2016-05-04 北京智付融汇科技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6127461A (zh) * 2016-06-16 2016-11-1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6084A (zh) * 2013-12-03 2014-02-26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移动在线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5550862A (zh) * 2015-06-26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身份认证方法、认证终端及支付终端
CN105631673A (zh) * 2015-08-07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云支付方法、支付终端、云端支付平台和云支付系统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15402A1 (zh) * 2016-06-16 2017-12-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JP2020513622A (ja) * 2017-01-03 2020-05-14 アリバ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リミテッド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携帯装置において利用されるスキャンアンドペイ方法と装置
CN108269084A (zh) * 2017-01-03 2018-07-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扫码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126924A1 (zh) * 2017-01-03 2018-07-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扫码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TWI681350B (zh) * 2017-01-03 2020-01-0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用於在行動設備上進行掃碼支付的方法及裝置
RU2725158C1 (ru) * 2017-01-03 2020-06-30 Алибаба Груп Холдинг Лимите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канирования и оплаты, используемые в мобильном аппарате
AU2017390725B2 (en) * 2017-01-03 2020-10-22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Scan and pay method and device utilized in mobile apparatus
US10990957B2 (en) 2017-01-03 2021-04-27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Scan and pay method and device utilized in mobile apparatus
JP2021089774A (ja) * 2017-01-03 2021-06-10 アドバンスド ニュ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携帯装置において利用されるスキャンアンドペイ方法と装置
JP7092911B2 (ja) 2017-01-03 2022-06-28 アドバンスド ニュ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携帯装置において利用されるスキャンアンドペイ方法と装置
CN107301551A (zh) * 2017-07-15 2017-10-27 刘兴丹 一种网络支付前搜索、查询、验证的方法、装置、系统
CN107301551B (zh) * 2017-07-15 2020-09-29 刘兴丹 一种网络支付前搜索、查询、验证的方法、装置、系统
CN110826030A (zh) * 2019-11-08 2020-02-21 湖南长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软件和相关模块授权使用方法
CN110826030B (zh) * 2019-11-08 2023-09-15 湖南长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软件和相关模块授权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15402A1 (zh) 2017-12-21
JP2019519855A (ja) 2019-07-11
KR20190015226A (ko) 2019-02-13
JP6723386B2 (ja) 2020-07-15
KR102270774B1 (ko)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7461A (zh) 双向验证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JP5873236B2 (ja) 出席管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4767714B (zh) 一种用户标识与用户资源信息的关联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604273A (zh) 对移动设备进行配对的方法
CN110619516A (zh) 跨行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9660594A (zh) 业务处理结果的定向推送方法、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355784B (zh) 一种用于atm设备的清机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6385403B (zh) 一种自助打印设备的用户账号注册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833037A (zh) 一种基于信用实现分期业务的方法
CN106780782B (zh) 基于服务器推荐的验票方案进行验票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6086723A1 (zh) 一种银行卡转账支付的方法
CN109829710A (zh) 交易处理方法、自助终端、客户端、移动终端、服务端及存储介质
CN108305065A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11402036B (zh) 银行网点内的客户轨迹获取方法及网点管理中心系统
CN113052587A (zh) 基于区块链的转账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05947A (zh) 非接触式ic卡的充值方法和系统
CN104618322A (zh)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285000A (zh) 一种校园自助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4618099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30581A (zh) 防伪支付方法、用户终端、服务装置和售卖终端
CN106251456B (zh) 一种电子排队系统及方法
CN102238098B (zh) 一种信息合成方法、及对应的终端和即时通讯系统
CN109919617A (zh) 一种签名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854523B (zh) 依据全球定位资讯提供学习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35501B (zh) 将用户分类实现分类信息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