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4853A - 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04853A CN106104853A CN201480062658.3A CN201480062658A CN106104853A CN 106104853 A CN106104853 A CN 106104853A CN 201480062658 A CN201480062658 A CN 201480062658A CN 106104853 A CN106104853 A CN 1061048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e storage
- storage element
- element group
- connection member
- electrod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1 copper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alumane Chemical group [AlH3]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10—Multiple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e.g. arrays or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H01G11/76—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multiple or stacked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Connection only in s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7—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4—Organ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8—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out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terminals or busba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01G2/04—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chassi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横向并列地连接多个将具有电极端子(14)的多个蓄电元件(13)串联连接而成的蓄电元件组(12)的连接构造(10)中,将连接相邻的蓄电元件组(12)的连接部件(20)连接到第1电极端子(16A)和第2电极端子(16B),将多个蓄电元件组(12)电连接,其中,第1电极端子(16A)是配置于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的一端部的电极端子(14),并且配置于相邻的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侧,第2电极端子(16B)是配置于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B)的与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A)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电极端子(14),并且配置于相邻的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A)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车辆用的蓄电模块中,并列地排列有多个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蓄电元件,通过连接部件对相邻的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间进行连接,从而将多个蓄电元件串联、并联连接。
在电动汽车等中,有时要求高电压/高输出的蓄电模块,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将层叠多个蓄电元件而成的蓄电元件组排列多个而串联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79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蓄电模块中,通过母线对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间进行连接,并且通过第1形状的连接部件对相邻的蓄电元件组的电极端子间进行连接,从而将多个蓄电元件串联连接(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7)。
在具备这样的连接构造的蓄电模块中,对相邻的蓄电元件组间进行连接的第1形状的连接部件需要与构成蓄电元件组的蓄电元件的(层叠)数量相同,因此存在成本高而且蓄电模块变重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降低且轻量化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横向并列地连接多个将在同一面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串联连接而成的蓄电元件组,所述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通过将连接相邻的所述蓄电元件组的连接部件连接到第1电极端子和第2电极端子,而将多个蓄电元件组电连接,其中,所述第1电极端子是配置于一方的所述蓄电元件组的一端部的电极端子,并且配置于相邻的另一方的所述蓄电元件组侧,所述第2电极端子是配置于所述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与所述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电极端子,并且配置于相邻的所述一方的蓄电元件组侧。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连接部件连接到第1电极端子和第2电极端子,将相邻的蓄电元件组连接,其中,该第1电极端子是配置于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一端部的电极端子,并且配置于相邻的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侧,该第2电极端子是配置于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与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电极端子,并且配置于相邻的一方的蓄电元件组侧。此外,将构成一个蓄电元件组的多个蓄电元件串联连接。
即,无论构成蓄电元件组的蓄电元件的数量是多少,都能够通过1个连接部件将相邻的蓄电元件组电连接,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减少用于制作连接部件的材料。其结果是,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成本降低且轻量化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
本发明也可以是以下的结构。
也可以是,具备绝缘保护器,该绝缘保护器由绝缘材料构成,具有保持所述连接部件的保持部,并且能够针对每个所述蓄电元件组进行分割,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与所述第1电极端子和所述第2电极端子分别连接的2个端子连接部以及将2个所述端子连接部相连的联系部,所述绝缘保护器的保持部具有沿着所述连接部件的周缘配置的保护壁,在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联系部与所述保护壁之间设置有余隙。
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针对每个蓄电元件组分割绝缘保护器,在绝缘保护器的保持部的保护壁与连接部件的联系部之间设置有余隙,因此连接部件在保持部内移动,吸收在相邻的蓄电元件的并列方向和蓄电元件组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与端子连接部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与端子连接部的位置偏差。
也可以是,在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端子连接部的端部与所述保护壁之间设置有余隙。
如果做成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吸收在蓄电元件组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与端子连接部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与端子连接部的位置偏差。
也可以是,所述绝缘保护器具有定位于所述蓄电元件组的定位部。
如果做成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将绝缘保护器定位于蓄电元件组,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绝缘保护器安装于蓄电元件组的作业。
也可以是,在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联系部设置有卡定于所述绝缘保护器的所述保持部的卡定部。
如果做成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抑制连接部件的过度的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成本降低且轻量化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绝缘保护器。
图2是安装有图1的绝缘保护器的蓄电元件组的俯视图。
图3是绝缘保护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安装有图6的绝缘保护器的蓄电元件组的俯视图。
图6是安装于图5的蓄电元件组的绝缘保护器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安装有图8的绝缘保护器的蓄电元件组的俯视图。
图8是安装于图7的蓄电元件组的绝缘保护器的局部俯视图。
图9是安装有图10的绝缘保护器的蓄电元件组的俯视图。
图10是安装于图9的蓄电元件组的绝缘保护器的局部俯视图。
图11是安装有实施方式2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中使用的绝缘保护器的蓄电模块的俯视图。
图12是蓄电元件组的俯视图。
图13是绝缘保护器的俯视图。
图14是绝缘保护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组12的连接构造10如图2所示,是横向并列地连接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蓄电元件组12的构造。如图1所示,蓄电元件组12的连接构造10具备:第1连接部件20(连接部件的一例),对相邻的蓄电元件组12进行连接;第2连接部件25,对构成蓄电元件组12的蓄电元件13、13间进行连接;以及绝缘保护器31,具有保持第1连接部件20的第2保持部36(保持部的一例)。将多个蓄电元件组12连接而成的蓄电模块(未图示)例如被用作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的驱动源。
(蓄电元件组12)
各蓄电元件组12如图2所示,是将在主体部17的电极形成面17A(同一面的一例)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14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7个)蓄电元件13串联连接而成的。在各蓄电元件组12中,以在图2的上下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3、13的电极端子14、14的极性成为相反极性的方式配置。
相邻的2个蓄电元件组12(12A、12B)配置成使输入端子15A与输出端子15B配置于对角方向上。2个蓄电元件组12的电极端子14中,图2中的左侧的蓄电元件组(第1蓄电元件组12A)的左侧上端部的电极端子14是输入端子15A,图示右侧的蓄电元件组(第2蓄电元件组12B)的右侧下端部的电极端子14是输出端子15B。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配置于第1蓄电元件组12A(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一例)的图示下端部(一端部的一例)、且配置于第2蓄电元件组12B侧(相邻的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侧)的电极端子14设为第1电极端子16A。将配置于第2蓄电元件组12B(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一例)的上端部(与第1蓄电元件组12A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一例)、且配置于第1蓄电元件组12A侧(相邻的一方的蓄电元件组侧)的电极端子14设为第2电极端子16B。
蓄电元件13具有从在内部收纳有未图示的蓄电要素的扁平的长方体状的主体部17垂直地突出的电极端子14(将正极的电极端子14图示为14A,将负极的电极端子14图示为14B)。蓄电元件13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14A、14B是方筒状的螺母,在中心贯通形成有圆形的螺纹孔18。使第2连接部件25的通孔26与这些螺母的螺纹孔18配合,并将螺栓(未图示)的轴部螺合于这些螺母的螺纹孔18来固定绝缘保护器31。
(第2连接部件25)
第2连接部件25由铜、铜合金、不锈钢(SUS)、铝等金属构成,形成为与所连接的电极端子14A、14B间的尺寸相对应的长度的板状,贯通形成有一对供螺栓(未图示)的轴部插通的通孔26。该通孔26的形状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长的椭圆形状。
(第1连接部件20)
第1连接部件20由铜、铜合金、不锈钢(SUS)、铝等金属构成。第1连接部件20在配置于图1中的左下方的端部具有与第1电极端子16A连接的端子连接部21,在配置于图示右上方的端部具有与第2电极端子16B连接的端子连接部21。
在端子连接部21贯通形成有供螺栓的轴部插通的通孔22。第1连接部件20的通孔22设定为比第2连接部件25的通孔26大,能够吸收公差。将第1连接部件20的2个端子连接部21相连的部分是联系部23。在联系部23,向外侧方向突出形成有卡定于绝缘保护器的第2保持部36的卡定部24。联系部23在倾斜方向上配置。
(电压检测端子28)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组12的连接构造10在第2连接部件25和第1连接部件20分别具备重叠地配置的电压检测端子28。
电压检测端子28用于检测蓄电元件13的电压,如图1所示,具备在中心部贯通形成有能够使螺栓的轴部插通的圆形状的插通孔29A的平板状的连接部29以及与连接部29的端部相连且连接到电线W的末端的电线连接部30。电压检测端子28的连接部29是与第2连接部件25、第1连接部件20重叠地连接的部分。
电线连接部30压接于剥去作为被覆电线的电线W的末端的绝缘被覆层而露出的导体,具有压接电线W的导体部分的线筒30A和从电线W的绝缘被覆层之上敛缝的绝缘筒30B。
将与电压检测端子28连接的电线W从电线导出部34导出到电线保持部35并引导到未图示的电池ECU。该电池ECU搭载有微型计算机、元件等,并且是具备用于进行蓄电元件13的电压/电流/温度等的检测、各蓄电元件13的充放电控制等的功能的公知的结构。
(绝缘保护器31)
绝缘保护器31由绝缘材料构成,如图1所示,针对每个蓄电元件组12能够分割成2个单元31A、31B。绝缘保护器31是经由连结部32(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连结2个单元31A、31B而成的结构。
在绝缘保护器31的图1中的左右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保持对蓄电元件13、13间进行连接的第2连接部件25的2列第1保持部33以及保持电压检测用的电线W的电线保持部35。另外,在绝缘保护器31的大致中央,设置有对2个单元31A、31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32以及保持对相邻的蓄电元件组12A、12B间进行连接的第1连接部件20的第2保持部36(保持部的一例)。
第1保持部33具有放置各第2连接部件25的底板33A以及沿着第2连接部件25的外周缘从底板33A立起的保持壁33C。另外,在第1保持部33的保持壁33C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止第2连接部件25脱出的防脱突部33D、保持电压检测端子28的端子保持部33E以及与端子保持部33E相连并且将电线W导出到电线保持部35侧的槽状的电线导出部34。电线导出部34与电线保持部35相连。底板33A中供电极端子14进入的部分成为没有底板33A的开口部33B。
保持壁33C被设定成能够防止工具等与第2连接部件25、螺栓的头部接触而短路的高度。
在2列第1保持部33、33之间,设置有保持与电压检测端子28连接的电线W的电线保持部35。电线保持部35具有放置电线W的底壁35A以及从底壁35A立起的一对侧壁35B、35B,侧壁35B的与电线导出部34相连的部分开口。
对2个单元31A、31B进行连结的连结部32由连结突部32A和容纳连结突部32A的连结承托部32B构成,相邻的单元31A、31B中的一方的单元(31A或者31B)的连结突部32A容纳并连结于另一方的单元(31B或者31A)的连结承托部32B。连结突部32A能够在连结承托部32B中在蓄电元件组12的并列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和蓄电元件13的并列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上移动。
保持第1连接部件20的第2保持部36具有放置第1连接部件20的底板36A以及沿着第1连接部件20的外周缘而从底板36A立起的保护壁36C。在保护壁36C中配置第1连接部件20的一个端部(配置于图1所示的右上方的端部)的保护壁36C,形成有保持电压检测端子28的端子保持部36E。底板36A中配置电极端子14的部分成为没有底板36A的开口部36B。保护壁36C被设定成能够防止工具等与第1连接部件20、螺栓的头部接触而短路的高度。
在保护壁36C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止第1连接部件20脱出的防脱突部36D。另外,在保护壁36C形成有卡定第1连接部件20的卡定部24的被卡定部37。在保护壁36C与第1连接部件20的联系部23之间设置有余隙C1,第1连接部件20在第2保持部36内移动而吸收蓄电元件13的并列方向和蓄电元件组12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16A与端子连接部21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16B与端子连接部21的位置偏差。
另外,在保护壁36C与第1连接部件20的端子连接部21的端部21A之间也设置有余隙C2,能够吸收蓄电元件组12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16A与端子连接部21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16B与端子连接部21的位置偏差。
在绝缘保护器31的背面,如图3所示,设置有向下方突出且并嵌入到蓄电元件13的螺母中而定位于蓄电元件组12的定位部38。定位部38如图4所示,形成于图示上端和从上起第四个的第1保持部33的背面。
(蓄电元件组12的连接方法)
接下来,说明蓄电元件组12的连接方法。
如图2所示,制作2个以相邻的电极端子14A、14B成为相反极性的方式排列7个蓄电元件13而成的蓄电元件组12(12A、12B),并将该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横向并列地配置。
接下来,在第2连接部件25和第1连接部件20重叠有连接了电线W的电压检测端子28,分别收纳于绝缘保护器31的第1保持部33与第2保持部36(将其设为配线模块11)。
接下来,在横向并列地配置了的2个蓄电元件组12、12的配置电极端子14的面,安装配线模块11。当将配线模块11安装于蓄电元件组12时,电极端子14的螺母嵌入到绝缘保护器31的定位部38而对绝缘保护器31进行定位,并且将第1连接部件20的各端子连接部21定位于蓄电元件组12。
此处,在如图2所示地配置相邻的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的情况下,在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之间,几乎没有蓄电元件13的并列方向(图示上下方向)上的公差,因此安装于蓄电元件组12的配线模块11的左右的单元31A、31B几乎没有偏差(参照图1)。图2中的X1是相邻的蓄电元件组12的间隔。以下说明在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中存在蓄电元件的并列方向上的偏差的情况、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的间隔与图2不同的情况。
如图5所示,相邻的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的间隔X2与图2的蓄电元件组12、12的间隔X1基本相同,但有时第2蓄电元件组12B比第1蓄电元件组12A(向图示上方)突出。图5中的Y2是突出尺寸,图6中的Z2是单元31A、31B之间的间隔。
在图5所示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连接部件20的联系部23与保护壁36C之间以及第1连接部件20的端子连接部21的端部21A与保护壁36C之间也分别设定有余隙C2,因此第1连接部件20在第2保持部36内能够在蓄电元件组12的并列方向和蓄电元件13的并列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移动。在图5所示的情况下,配线模块11如图6所示地以右侧的单元31B相对于左侧的单元31A向上方偏移的状态进行安装,第1连接部件20在绝缘保护器31的第2保持部36内移动。
如图7所示,相邻的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的间隔X3比图2的蓄电元件组12、12的间隔X1小,有时第2蓄电元件组12B比第1蓄电元件组12A(向图示上方)突出。图7中的Y3是突出尺寸,图8中的Z3是单元31A、31B之间的间隔。
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也与图5所示的情况同样地,第1连接部件20在第2保持部36内能够在蓄电元件组12的并列方向和蓄电元件13的并列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移动。在图7所示的情况下,配线模块11如图8所示地以右侧的单元31B相对于左侧的单元31A向上方偏移、并且单元31A、31B之间的间隔Z3比Z2小的状态进行安装,第1连接部件20在绝缘保护器31的第2保持部36内移动。
如图9所示,相邻的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的间隔X4与图2的蓄电元件组12、12的间隔X1基本相同,但有时第1蓄电元件组12A比第2蓄电元件组12B(向图示上方)突出。图9中的Y4是突出尺寸,图10中的Z4是单元31A、31B之间的间隔。
在图9所示的情况下,也与图5所示的情况同样地,第1连接部件20在第2保持部36内能够在蓄电元件组12的并列方向和蓄电元件13的并列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移动。在图9所示的情况下,配线模块11如图10所示地以左侧的单元31A相对于右侧的单元31B向上方偏移的状态进行安装,第1连接部件20在绝缘保护器31的第2保持部36内移动。
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的配置状态在图2、图5、图7和图9中的任一情况下,都通过第2保持部36的被卡定部37来卡定第1连接部件20的卡定部24,因此能够抑制第1连接部件20的过度的移动。
在这样安装配线模块11之后,在对各电极端子14进行螺栓紧固而将配线模块11固定于蓄电元件组12后,得到能够通过第2连接部件25将蓄电元件13、13之间电连接并且能够通过第1连接部件20将2个蓄电元件组12、12之间电连接的状态的蓄电模块。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第1电极端子16A和第2电极端子16B进行连接的第1连接部件20连接相邻的蓄电元件组12A、12B,其中,所述第1电极端子16A是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元件组12中的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A的一端部的电极端子14,并且配置于相邻的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B侧,第2电极端子16B是配置于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B的与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A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电极端子14,并且配置于相邻的一方的蓄电元件组12A侧。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构成蓄电元件组12的蓄电元件13的数量是多少,都能够通过1个第1连接部件20将相邻的2个蓄电元件组12A、12B电连接,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减少用于制作电连接用的部件的材料。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成本降低并且轻量化的蓄电元件组12的连接构造1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针对每个蓄电元件组12分割绝缘保护器31,在绝缘保护器31的第2保持部36的保护壁36C与第1连接部件20的联系部23之间设置有余隙C1,因此第1连接部件20在第2保持部36内移动,能够吸收在蓄电元件13、13的并列方向和蓄电元件组12、12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16A与端子连接部21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16B与端子连接部21的位置偏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连接部件20的端子连接部21的端部21A与保护壁36C之间,设置有余隙C2,因此能够吸收在蓄电元件组12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16A与端子连接部21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16B与端子连接部21的位置偏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绝缘保护器31具有定位于蓄电元件组12的定位部38,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绝缘保护器31安装于蓄电元件组12的作业。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连接部件20的联系部23设置有卡定到绝缘保护器31的第2保持部36的卡定部24,因此能够抑制第1连接部件20的过度的移动。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图11~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针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1中的左侧的蓄电元件组(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一例,设为第1蓄电元件组42A)还与图示右上方的蓄电元件(设为第3蓄电元件43)电连接,在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参照图11)。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40如图11所示,具备将2个相邻的蓄电元件组42彼此连接的第1连接部件50(连接部件的一例)、对构成蓄电元件组42的蓄电元件13、13间进行连接的第2连接部件25以及具有保持第1连接部件50的第2保持部66(保持部的一例)的绝缘保护器6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备将第1蓄电元件组42A与第3蓄电元件43电连接的第3连接部件54。
(蓄电元件组42)
第1蓄电元件组42A如图11所示,是在主体部17的电极形成面17A将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14的4个蓄电元件13串联连接而成的。第2蓄电元件组42B如图11所示,是在主体部17的电极形成面17A将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14的3个蓄电元件13串联连接而成的。在各蓄电元件组42中,以在图11的上下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3、13的电极端子14、14的极性成为相反极性的方式进行配置。
在2个蓄电元件组42(42A、42B)的电极端子14中,第2蓄电元件组42B的右侧下端部的电极端子14是输入端子45A,第3蓄电元件43的图示右侧的电极端子14是输出端子45B。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配置于第1蓄电元件组42A的图示下端部(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一端部的一例)且配置于第2蓄电元件组42B侧的电极端子14设为第1电极端子46A。将配置于第2蓄电元件组42B的图示上端部(与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且配置于第1蓄电元件组42A侧(相邻的一方的蓄电元件组42A侧)的电极端子14设为第2电极端子46B。
(第1连接部件5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部件50由铜、铜合金、不锈钢(SUS)、铝等金属构成。第1连接部件50在配置于图11中的左下方的端部具有与第1电极端子46A连接的端子连接部51,在配置于图示右上方的端部具有与第2电极端子46B连接的端子连接部51。将第1连接部件50的2个端子连接部51相连的部分是联系部53。联系部53在倾斜方向上配置。
在端子连接部51贯通形成有供螺栓的轴部插通的通孔52。第1连接部件50的通孔52设定为比第2连接部件25的通孔26大,能够吸收公差。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部件50的联系部53,并未设置卡定到绝缘保护器61的构造。第2连接部件25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第3连接部件54)
第3连接部件54是由铜、铜合金、不锈钢(SUS)、铝等金属构成的长方形状的连接部件。第3连接部件54的长度尺寸是与第1蓄电元件组42A的右侧的电极端子和第3蓄电元件43的左侧的电极端子14之间的尺寸相对应的长度,贯通形成有一对供螺栓(未图示)的轴部插通的通孔56。该通孔56的形状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长的椭圆形状。
(绝缘保护器61)
绝缘保护器61由绝缘材料构成,如图11所示,针对每个蓄电元件组42能够分割成2个单元61A、61B。绝缘保护器61是经由设置于第3保持部64的连结部65将2个单元61A、61B连结而成的结构。通过对2个单元61A、61B进行连结而形成第2保持部66和第3保持部64。
在绝缘保护器61的图11中的左右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保持对蓄电元件13、13间进行连接的第2连接部件25的2列第1保持部63。另外,在绝缘保护器61的大致中央设置有保持第3连接部件54的第3保持部64以及保持第1连接部件50的第2保持部66。
第1保持部63具有放置各第2连接部件25的底板63A以及沿着第2连接部件25的外周缘而从底板63A立起的保持壁63C。另外,在第1保持部63的保持壁63C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止第2连接部件25脱出的防脱突部63D。底板63A中供电极端子14进入的部分成为没有底板63A的开口部63B。保护壁64C被设定成能够防止工具等与第2连接部件25、螺栓的头部接触而短路的高度。
第2保持部66具有放置第1连接部件50的底板66A以及沿着第1连接部件50的外周缘而从底板66A立起的保护壁66C。底板66A中的配置电极端子14的部分成为没有底板66A的开口部66B。保护壁66C被设定成能够防止工具等与第1连接部件50、螺栓的头部接触而短路的高度。
在保护壁66C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止第1连接部件50脱出的防脱突部66D。在保护壁66C与第1连接部件50的联系部53之间设置有余隙C3,第1连接部件50在第2保持部66内移动,吸收在蓄电元件13的并列方向和蓄电元件组42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46A与端子连接部51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46B与端子连接部51的位置偏差。
另外,在保护壁66C与第1连接部件50的端子连接部51的端部51A之间也设置有余隙C4,能够吸收在蓄电元件组42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46A与端子连接部51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46B与端子连接部51的位置偏差。
保持第3连接部件54的第3保持部64具有放置第3连接部件54的底板64A以及沿着第3连接部件54的外周缘而从底板64A立起的保护壁64C。底板64A中的配置电极端子14的部分成为没有底板64A的开口部64B。保护壁64C被设定成能够防止工具等与第3连接部件54、螺栓的头部接触而短路的高度。在保护壁64C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止第3连接部件54脱出的防脱突部64D。在保护壁64C与第3连接部件54的端子连接部55的端部55A之间也设置有余隙C5,能够吸收在蓄电元件组42的并列方向上的第3蓄电元件43的电极端子14与端子连接部55的位置偏差、第1蓄电元件组42B的电极端子14与端子连接部55的位置偏差。
在第3保持部64设置有将2个单元61A、61B连结的连结部65。连结部65由连结突部65A和容纳连结突部65A的连结承托部65B构成,相邻的单元61A、61B中的一方的单元61A、61B的连结突部65A容纳并连结于另一方的单元61A、61B的连结承托部65B。连结突部65A在连结承托部65B中能够在蓄电元件组42的并列方向(图11的左右方向)上移动。
在绝缘保护器61的背面,如图13所示,设置有向下方突出地嵌入到蓄电元件13的螺母而定位于蓄电元件组42的定位部68。定位部68如图14所示,形成于上数第三个第1保持部63的背面。
(蓄电元件组42的连接方法)
接下来,说明蓄电元件组42的连接方法。
如图12所示,制作以相邻的电极端子14A、14B成为相反极性的方式排列4个蓄电元件13而成的第1蓄电元件组42A以及以相邻的电极端子14A、14B成为相反极性的方式排列3个蓄电元件13而成的第2蓄电元件组42B,并将该2个蓄电元件组42A、42B横向并列地配置。接下来,在第2蓄电元件组42B的图示上方配置第3蓄电元件43。
当将2个单元61A、61B连结后,得到形成有第2保持部66与第3保持部64的绝缘保护器61。当将第1连接部件50收纳于该绝缘保护器61的第2保持部66、将第2连接部件25收纳于第1保持部63、将第3连接部件54收纳于第3保持部64后,得到配线模块41。根据需要,也可以将连接了电线的电压检测端子(未图示)重叠于预定的连接部件,并收纳到绝缘保护器61的预定的保持部。作为电压检测端子,也可以使用如实施方式1所例示的结构。
接下来,将配线模块41安装于横向并列地配置的2个蓄电元件组42A、42B和第3蓄电元件43的配置有电极端子14的面。当将配线模块41安装于蓄电元件组42和第3蓄电元件43时,电极端子14的螺母嵌入到绝缘保护器61的定位部68而对绝缘保护器61进行定位,并且对第1连接部件50的各端子连接部51在蓄电元件组42中进行定位。
此处,当在2个蓄电元件组42A、42B之间几乎没有蓄电元件13的并列方向上的公差的情况下,能够没有问题地将配线模块41安装于蓄电元件组42。即使存在蓄电元件组42的间隔、并列方向上的偏差,由于在第1连接部件50的联系部53与保护壁66C之间设定余隙C3,并且在第1连接部件50的端子连接部51的端部51A与保护壁66C之间设定余隙C4,因此第1连接部件50在第2保持部66内也能够在蓄电元件组42的并列方向和蓄电元件13的并列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移动。
在这样安装配线模块41之后,在对各电极端子14进行螺栓紧固而将配线模块41固定到蓄电元件组42和第3蓄电元件43后,得到能够通过第2连接部件25将蓄电元件13、13之间电连接且能够通过第1连接部件50将2个蓄电元件组42A、42B间电连接,并且能够通过第3连接部件54将第1蓄电元件组42A与第3蓄电元件43电连接的状态的蓄电模块M。
(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无论构成蓄电元件组42的蓄电元件13的数量是多少,都能够通过1个第1连接部件50将相邻的2个蓄电元件组42A、42B电连接,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减少用于制作电连接用的部件的材料。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成本降低且轻量化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40。
另外,通过本实施方式,还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针对每个蓄电元件组42分割绝缘保护器61,在绝缘保护器61的第2保持部66的保护壁66C与第1连接部件50的联系部53之间设置有余隙C3,因此第1连接部件50在第2保持部66内移动,能够吸收在蓄电元件13、13的并列方向和蓄电元件组42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46A与端子连接部51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46B与端子连接部51的位置偏差。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连接部件50的端子连接部51的端部51A与保护壁66C之间设置有余隙C4,因此能够吸收在蓄电元件组42的并列方向上的第1电极端子46A与端子连接部51的位置偏差、第2电极端子46B与端子连接部51的位置偏差。
·根据本实施方式,绝缘保护器61具有定位于蓄电元件组42的定位部68,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绝缘保护器61安装于蓄电元件组42的作业。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通过以上叙述和附图来说明了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备能够针对每个蓄电元件组12进行分割的绝缘保护器31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一体型的绝缘保护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第1连接部件20的联系部23与保护壁36C之间以及第1连接部件20的端子连接部21的端部21A与保护壁36C之间分别设置有余隙C1、C2的例子,但也可以仅在某一方设置余隙。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定位于蓄电元件组12的定位部38的绝缘保护器31,但也可以不具备定位部。
(4)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示出了将2个蓄电元件组42和1个蓄电元件13(第3蓄电元件43)连接而成的蓄电模块,但也可以代替1个蓄电元件13而将由多个蓄电元件构成的蓄电元件组与2个蓄电元件组连接。另外,所连接的蓄电元件组也可以是4个以上。
标号说明
10、40…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
11、41…配线模块
12、42…蓄电元件组
12A、42A…第1蓄电元件组(一方的蓄电元件组)
12B、42B…第2蓄电元件组(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
13…蓄电元件
14…电极端子
14A…正极的电极端子
14B…负极的电极端子
15A、45A…输入端子
15B、45B…输出端子
16A、46A…第1电极端子
16B、46B…第2电极端子
20、50…第1连接部件(连接部件)
21、51…端子连接部
21A、51A…(端子连接部的)端部
23、53…联系部
24…卡定部
31、61…绝缘保护器
31A、61A…(左侧的)单元
31B、61B…(右侧的)单元
36、66…第2保持部
36A、66A…底板
36C、66C…保护壁
36E…端子保持部
37…被卡定部
38、68…定位部
C1、C3…(联系部与保护壁的)余隙
C2、C4…(端子连接部的端部与保护壁的)余隙。
Claims (5)
1.一种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横向并列地连接多个将在同一面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串联连接而成的蓄电元件组,所述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
通过将连接相邻的所述蓄电元件组的连接部件连接到第1电极端子和第2电极端子,而将多个蓄电元件组电连接,其中,所述第1电极端子是配置于一方的所述蓄电元件组的一端部的电极端子,并且配置于相邻的另一方的所述蓄电元件组侧,所述第2电极端子是配置于所述另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与所述一方的蓄电元件组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电极端子,并且配置于相邻的所述一方的蓄电元件组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绝缘保护器,该绝缘保护器由绝缘材料构成,具有保持所述连接部件的保持部,并且能够针对每个所述蓄电元件组进行分割,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与所述第1电极端子和所述第2电极端子分别连接的2个端子连接部以及将2个所述端子连接部相连的联系部,所述绝缘保护器的保持部具有沿着所述连接部件的周缘配置的保护壁,
在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联系部与所述保护壁之间设置有余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端子连接部的端部与所述保护壁之间设置有余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保护器具有定位于所述蓄电元件组的定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联系部设置有卡定于所述绝缘保护器的所述保持部的卡定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41754 | 2013-11-22 | ||
JP2013-241754 | 2013-11-22 | ||
PCT/JP2014/077160 WO2015076034A1 (ja) | 2013-11-22 | 2014-10-10 | 蓄電素子群の接続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04853A true CN106104853A (zh) | 2016-11-09 |
CN106104853B CN106104853B (zh) | 2019-03-15 |
Family
ID=53179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6265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4853B (zh) | 2013-11-22 | 2014-10-10 | 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97806B2 (zh) |
EP (1) | EP3073550B1 (zh) |
JP (1) | JP6052427B2 (zh) |
CN (1) | CN106104853B (zh) |
WO (1) | WO2015076034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16554A (zh) * | 2017-06-12 | 2019-05-03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外部连接母线保持模块以及连接模块 |
CN112259919A (zh) * | 2019-07-05 | 2021-01-22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蓄电组及外部连接模块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121265A1 (de) * | 2016-11-07 | 2018-05-09 | Elringklinger Ag |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Vorrichtung |
JP6629710B2 (ja) * | 2016-11-08 | 2020-01-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組電池 |
JP6790923B2 (ja) * | 2017-03-03 | 2020-11-25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接続モジュール |
JP6414361B1 (ja) * | 2018-03-30 | 2018-10-31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接続モジュール |
CN111384347B (zh) * | 2018-12-29 | 2022-08-30 |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模块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81453A (ja) * | 2010-03-03 | 2011-09-15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 |
CN102656717A (zh) * | 2010-12-13 | 2012-09-0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 |
US20130230761A1 (en) * | 2010-11-30 | 2013-09-0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
CN103430352A (zh) * | 2011-03-07 | 2013-12-04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电池连接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89241B1 (ko) * | 2006-10-23 | 2009-03-1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전지모듈의 전극단자 접속부재 |
JP2009087720A (ja) | 2007-09-28 | 2009-04-23 | Toshiba Corp | 電池パック |
US8403091B2 (en) | 2009-04-22 | 2013-03-26 | Amit Prakash | Pneumatic-IC engine base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utomobiles and the like |
JP5396366B2 (ja) | 2010-10-13 | 2014-01-22 |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 マッサージ装置 |
JP2012099355A (ja) * | 2010-11-02 | 2012-05-2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の接続構造 |
JP5803405B2 (ja) | 2011-08-10 | 2015-11-04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バスバーカバー、及びカバー付きバスバー |
JP5145452B1 (ja) * | 2011-09-16 | 2013-02-20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蓄電装置 |
JP2013077500A (ja) * | 2011-09-30 | 2013-04-25 | Lithium Energy Japan:Kk | 電池パック |
JP2013187046A (ja) * | 2012-03-08 | 2013-09-19 | Nissan Motor Co Ltd | 組電池 |
-
2014
- 2014-10-10 US US15/037,082 patent/US102978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10 WO PCT/JP2014/077160 patent/WO201507603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0-10 JP JP2015549031A patent/JP605242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10 CN CN201480062658.3A patent/CN10610485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10 EP EP14864034.5A patent/EP307355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81453A (ja) * | 2010-03-03 | 2011-09-15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 |
US20130230761A1 (en) * | 2010-11-30 | 2013-09-0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
CN102656717A (zh) * | 2010-12-13 | 2012-09-0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 |
CN103430352A (zh) * | 2011-03-07 | 2013-12-04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电池连接组件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16554A (zh) * | 2017-06-12 | 2019-05-03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外部连接母线保持模块以及连接模块 |
CN109716554B (zh) * | 2017-06-12 | 2021-11-12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外部连接母线保持模块以及连接模块 |
CN112259919A (zh) * | 2019-07-05 | 2021-01-22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蓄电组及外部连接模块系统 |
CN112259919B (zh) * | 2019-07-05 | 2023-01-17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蓄电组及外部连接模块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293925A1 (en) | 2016-10-06 |
JP6052427B2 (ja) | 2016-12-27 |
WO2015076034A1 (ja) | 2015-05-28 |
CN106104853B (zh) | 2019-03-15 |
US10297806B2 (en) | 2019-05-21 |
EP3073550B1 (en) | 2018-03-14 |
JPWO2015076034A1 (ja) | 2017-03-16 |
EP3073550A1 (en) | 2016-09-28 |
EP3073550A4 (en) | 2017-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04853A (zh) | 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构造 | |
ES2847201T3 (es) | Red de a bordo de vehículo de motor así como vehículo de motor con una red de a bordo de vehículo de motor | |
US7798833B2 (en) | Low inductance busbar assembly | |
JP6720354B2 (ja) | 車両用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それを含む自動車 | |
CN103891007B (zh) | 电池模块以及配线模块 | |
KR101223814B1 (ko) | 차량용 제어 장치 | |
EP3136470B1 (en) | Wiring module, wiring-module intermediary bod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ing module | |
JP6604270B2 (ja) |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 |
CN104254932B (zh) | 电池用配线模块 | |
CN103548181B (zh) | 电池布线模块 | |
US10705154B2 (en) | Voltage detection structure and voltage detection module | |
US11292405B2 (en) | Battery terminal with a star-point connection switch configuration for a vehicle electrical system | |
US20220244296A1 (en) | Sensor unit | |
KR20190098530A (ko) | 배터리 팩 커넥터 | |
WO2021039238A1 (ja) | 電力変換回路用通電部 | |
JP5430957B2 (ja) |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 |
US11293990B2 (en) | Sensor unit | |
KR101241798B1 (ko) | 하이브리드 자동차용 파워 릴레이 조립체 | |
US11075430B2 (en) | Wiring module | |
US20190103594A1 (en) |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and electricity storage pack | |
JP2020145087A (ja) |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アッセンブリ | |
US20180047952A1 (en) | Electricity storage pack | |
JP7167862B2 (ja) | センサユニット | |
US20240088797A1 (en) |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 |
JP7159984B2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